上海居然还有人这么住啊?

一般我这种乡下人才会住上海的酒店,你怎么也成了乡下人?

(这楼里没广东人吧?) 我原来公司同事聚会,听几个公司老人说改革开放初期那会,长江以南普遍发展比北方快。 他们去广州出差,从下飞机坐出租就被司机严重歧视,司机拒绝和他们说普通话(完全听得懂就是不说), 一路用粤语对他们讽刺挖苦,后来吵了一架。他们去街上买东西,也是被小贩嘲笑土,大肢什么的。但是一到上海,完全从地狱到了天堂,机场的司机拉到了个好活非常兴奋,一路用上海口音的普通话热情介绍上海,像个免费导游。去购物也是售货员看到钱包来了,积极热情,把顾客当成上帝( 上海那么早就出现了提成制吗?)。总之就是两个世界的感觉。
80年代初的"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清一色上海牌轿车,那时候就是提成制的。
 
都在上只角一带,我的印象很少
石库门房子和里弄作为上海文化的一个符号,很多人都听过。不过不多人真的了解。石库门对不同时代的人意义不同。石库门1920年代前后出现的。它其实是类似于现在的town house,一户一个单元。30年代的时候,茂名北路一个单元的价格是两个大条(10两一根)。所以对那个时代的人,石库门是联排别墅。49年以后,不管业主愿不愿意,每个单元搬进许多不相干的人,大家挤在一起。所以对之后的几代人来说,石库门是72家房客。到了00年前后,旧区改造,石库门不是被拆了,就是保留外墙里面改造得面目全非。所以对现代年轻人来说,石库门是拆迁和新天地。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