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在西方的老人都无比孤独

这就是西方从小的教育方式导致的恶果,小时候不管孩子(不像中国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经济支持)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也不会管父母,这是因为亲情淡漠所导致的恶果。
我在中国看到的普遍现象倒是父母对孩子照顾得越周到,孩子长大后反而不孝的多,而小时候对孩子不太管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对父母很好
 
我在中国看到的普遍现象倒是父母对孩子照顾得越周到,孩子长大后反而不孝的多,而小时候对孩子不太管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对父母很好
这绝对是谬论。我就是父母不管的孩子,我很孝顺,远在异国也要想法买吃的穿的给老人,有什么好东西先想着他们,但是没有父母关爱的小孩心理不健康,我从小到大都很不开心,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经常想自杀。
如果父母为了收获孩子的孝就这样对待他们,那真是自私到了极致。
 
这就是西方从小的教育方式导致的恶果,小时候不管孩子(不像中国家长对孩子从小到大的经济支持)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也不会管父母,这是因为亲情淡漠所导致的恶果。
一派胡言。还西方教育的恶果。哪家小时候不管孩子了,我倒是看到国内才是不管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而且你说西人没有对孩子从小到大经济上支持?而且孩子长大以后为什么要管父母,非要搬到一起住到一起和国内似的关系绑架起来才叫管父母?亲情冷漠的恶果?笑死了。
 

waren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在基本自理的前提下的西人老人:
我没有觉得他们孤独,原以为他们孤独,西人老人精神独立性远远大于华人老人。
本地老人大多数有信仰活动,或社区活动,还有各种朋友间来往。如果走进他们,他们业余活动一点都不少,华人社区活动都多,何况本地人。一定比率的西人老人,就是喜欢独处,不是孤独,他们喜静。
路上遇到与你搭讪的本地老人,他们找人说话,不是孤独,是农耕社会的人际关系遗迹。他们认为遇到近距离的陌生人应该打声招呼。
我们是几乎是工业社会产物,信仰渐渐变少,等到我们老时,排除团体活动,街上搭讪陌生人的几率比现在会大大减少。
 
这绝对是谬论。我就是父母不管的孩子,我很孝顺,远在异国也要想法买吃的穿的给老人,有什么好东西先想着他们,但是没有父母关爱的小孩心理不健康,我从小到大都很不开心,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经常想自杀。
如果父母为了收获孩子的孝就这样对待他们,那真是自私到了极致。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考虑自杀!基督教说生命是上帝给的,所以不能自杀。不信教的,至少也要有精神寄托。
 
谢谢,这几年想开了些,但是总觉得自己非常失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因为不会打牌,只是跟着感觉乱出牌,好运气不会总有。
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败?win, lose, what's the difference?
有时候,经历失败,反而可以看得开:这样都熬过来了,有这壶酒垫底,还有什么受不了的?
成功失败,主要是金钱罢了。身体最重要,开心,心态平和最重要。加拿大高税收,税扣下来,其实多数人都差得不太多。即使差一点,衣食无忧,有地方住,就可以了。房子再大,睡觉的床也不过那么大,坐的椅子也不过是那么大;吃的再好,也只有一个胃;没钱旅游,加拿大遍地是免费的景点,小镇,瀑布什么的。。。。。。要求降低,人就想开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