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别处的人生(电影 The hours 影评,有剧透)

嗯,不管你有没有拿我当朋友,我心里一直是拿你当朋友的,谁家没个磕磕碰碰的,气头上口不择言说完就又后悔,你是公众人物,有那么多粉丝的小芳,所以俺才不想别人看到,但愿你别嫌俺事儿多。
晕,啥时候成公众人物了,没看见俺死抱着五哥大腿,就是要增加点曝光嘛 :ROFLMAO:

五哥才是公众人物。。
 
晕,啥时候成公众人物了,没看见俺死抱着五哥大腿,就是要增加点曝光嘛 :ROFLMAO:

五哥才是公众人物。。

我要是你早就在坛子里横着走啦,要文有文,要武能武,粉丝一点不比你五哥少,你咋老看到别人的光芒看不到自己的?要不要俺给你弄个粉丝签到会?:ROFLMAO:
 
我要是你早就在坛子里横着走啦,要文有文,要武能武,粉丝一点不比你五哥少,你咋老看到别人的光芒看不到自己的?要不要俺给你弄个粉丝签到会?:ROFLMAO:
笑死我了,再牛也不能横着走啊。。

我人缘都没你好,忽冷忽热是主要毛病,这个小青应该感觉得到,她回论坛这么久,我都没找她打招呼。。。

嗯,我考虑以后要不要抱你的大腿。。。
 
笑死我了,再牛也不能横着走啊。。

我人缘都没你好,忽冷忽热是主要毛病,这个小青应该感觉得到,她回论坛这么久,我都没找她打招呼。。。

嗯,我考虑以后要不要抱你的大腿。。。

俺是蟹子啊,哈哈,想横着走是天性。。。
其实我才情绪化呢,不想说话的时候我都不来,所以你看到的都是我活蹦乱跳的时候。。。
你谁的腿都不用抱,就往哪儿一杵,等别人来抱吧:ROFLMAO:
 
梅姐和理查发生冲突后心情沮丧的回到自己公寓,理查的前男友突然来访,看到理查前男友容光焕发,毫无障碍的回忆因为太受伤,自己已经不敢面对的以往,梅姐突然崩溃了,她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事情这么不公平,理查的前男友和理查在一起生活了多年,他能说走就走的走出了理查的生活,再也不回头。而自己,只跟理查在一起一个夏天,仅仅一个夏天,却从此丢不下他,备受折磨,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这段我突然想起了王家卫《春光乍泄》里面的情节,梁朝伟生病发烧盖着被子在打摆子,张国荣推醒他,说“我饿了”,梁哭着说,你还有没有人性啊,镜头一转,下一分钟,梁披着床单,鼻子塞着纸巾,开心的在给张煮面,能让一个人溃不成军,无缘无由的,只有爱了。

电影里理查的前男友一句话让她停止了哭泣,“我离开理查那天,我登上了去欧洲的火车,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第一天,我觉得我解脱了”。 你能怪他甩手走出理查的生活吗?理查是个多么磨人的恶魔。。最后,她自己也给出答案,为什么她要照顾理查,要和他在一起,不是因为理查需要她,而是,她需要理查,因为当她和理查在一起的时候,她feel alive. 我记得绝命毒师死前也承认过,自己贩毒卖毒不是为了家人,而是因为,这样做,他feel alive. 他喜欢。。。“fell alive”,一个多么诱惑又活色生香的词,光看这个词,我都觉得心生喜欢。。。

理查德的前男友显得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或者说他和理查德并没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使得他能够说走就走,一去就不回头。而梅姐虽说只和理查德有过一个夏天的浪漫,但她说她被彻底“粘住”(stuck)。可见,爱情是不能用物理时间测量的。那前男友对理查德写的书嗤之以鼻,认为其冗长无味,会为书中的女孩要不要买指甲油写上一整章,然后在五十页后,再写她并没有买指甲油。他感觉理查德妈妈的自杀,毫无理由,整个儿是out of the blue。他说他去了他们留下爱情的地方,梅姐说他勇敢,他很不解梅姐为什么要这么说。梅姐在那里遗失了她珍视的爱情,而那前男友可能只是擦破了一点表皮,他们的感觉自然有天壤之别。梅姐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关闭了心扉,恢复平静。

《时时刻刻》里面有多个这样的场景,一方感情爆发,另一方却完全不能理解,totally clueless。精神病作家自不必说,她的感情起伏可以被解释为不可理喻的病态。不但她家的佣人,她的两个傻外甥不理解她,她的丈夫对她也时感错愕。劳拉干脆把崩溃的情绪隐藏起来,而她的丈夫浑然不知。理查德的前男友看到梅姐崩溃不知所措,不知所然。

所以,俺对《时时刻刻》的观后感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深层的理解哪怕是亲人之间都做不到,而且越是有思想的人,就越难被人所理解。人们说,如今互联网可以将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人即时地连结在一起,这样再特别的人也能找到有着共同志趣的人神交。这些人恐怕不知道 Loneliness is the human condition.
 
最后编辑: 2019-11-26
理查德的前男友显得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或者说他和理查德并没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使得他能够说走就走,一去就不回头。而梅姐虽说只和理查德有过一个夏天的浪漫,但她说她被彻底“粘住”(stuck)。可见,爱情是不能用物理时间测量的。那前男友对理查德写的书嗤之以鼻,认为其冗长无味,会为书中的女孩要不要买指甲油写上一整章,然后在五十页后,再写她并没有买指甲油。他感觉理查德妈妈的自杀,毫无理由,整个儿是out of the blue。他说他去了他们留下爱情的地方,梅姐说他勇敢,他很不解梅姐为什么要这么说。梅姐在那里遗失了她珍视的爱情,而那前男友仅失去一点儿皮毛,他们的感觉自然有天壤之别。梅姐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关闭了心扉,恢复平静。

《时时刻刻》里面有多个这样的场景,一方感情爆发,另一方却完全不能理解,totally clueless。精神病作家自不必说,她的感情起伏可以被解释为不可理喻的病态。不但她家的佣人,她的两个傻外甥不理解她,她的丈夫对她也时感错愕。劳拉干脆把崩溃的情绪隐藏起来,而她的丈夫浑然不知。理查德的前男友看到梅姐崩溃不知所措,不知所然。

所以,俺对《时时刻刻》的观后感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深层的理解哪怕是亲人之间都做不到,而且越是有思想的人,就越难被人所理解。人们说,如今互联网可以将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人即时地连结在一起,这样再特别的人也能找到有着共同志趣的人神交。这些人恐怕不知道 Loneliness is the human condition.
思想的隔膜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不管多么难以被理解,这些灵魂都无法抑制对知音的追求。
 
咦,这个贴怎么变成婆媳关系了,不行,这个走向不行的。。。

我们这些年还好了,现在基本没有问题。。
没看见你写什么。我的女伴们多多少少都有婆媳矛盾,距离远的少点,近的多点。我和老马妈妈关系还行,一是不住一起,二是相互没要求。记得第一次管马妈妈要抹布想她擦地,她半天没反应。老马解释说,这是他妈妈平生第一次遇上儿子的老婆帮忙做家务,没经验,不知道怎么应付。
现在你们两家远了,少想不愉快的,远离自我挫败的思想和行为。
 
思想的隔膜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不管多么难以被理解,这些灵魂都无法抑制对知音的追求。
《时时刻刻》这样的作品提醒偶们生活还有灵魂或精神这样的维度。作者把三个时代女人各自生活中的一天,放在一起,从早晨开始,齐头并进,犹如一曲女声三重唱的赋格,手法极为高超。像俺这种大老粗,既产生不出这样的构想,更没有实施的技巧,于是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巨大差距。当然,偶们对人与人之间财富上的、权力上的、能力上的巨大差距都有深刻体会。但精神上的呢?偶尔触碰到《时时刻刻》这样的作品,会提醒偶们一下。

弗吉尼亚伍尔夫这类的精神贵族,在西方人中也是少数派。大部分的西方人,好像尤其是美国人,也是活在表面的喧嚣中。在此方面,《时时刻刻》塑造的一个最极端的人物当属理查德吧,他对发奖派对之类喧嚣怀有深深的厌恶。他的这种态度这也感染到梅姐,使得梅姐反思她热衷于操办派对是否是在用琐事填补生活中的空虚?
 
理查德的前男友显得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或者说他和理查德并没有心灵上的沟通,这使得他能够说走就走,一去就不回头。而梅姐虽说只和理查德有过一个夏天的浪漫,但她说她被彻底“粘住”(stuck)。可见,爱情是不能用物理时间测量的。那前男友对理查德写的书嗤之以鼻,认为其冗长无味,会为书中的女孩要不要买指甲油写上一整章,然后在五十页后,再写她并没有买指甲油。他感觉理查德妈妈的自杀,毫无理由,整个儿是out of the blue。他说他去了他们留下爱情的地方,梅姐说他勇敢,他很不解梅姐为什么要这么说。梅姐在那里遗失了她珍视的爱情,而那前男友可能只是擦破了一点表皮,他们的感觉自然有天壤之别。梅姐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关闭了心扉,恢复平静。

《时时刻刻》里面有多个这样的场景,一方感情爆发,另一方却完全不能理解,totally clueless。精神病作家自不必说,她的感情起伏可以被解释为不可理喻的病态。不但她家的佣人,她的两个傻外甥不理解她,她的丈夫对她也时感错愕。劳拉干脆把崩溃的情绪隐藏起来,而她的丈夫浑然不知。理查德的前男友看到梅姐崩溃不知所措,不知所然。

所以,俺对《时时刻刻》的观后感之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深层的理解哪怕是亲人之间都做不到,而且越是有思想的人,就越难被人所理解。人们说,如今互联网可以将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人即时地连结在一起,这样再特别的人也能找到有着共同志趣的人神交。这些人恐怕不知道 Loneliness is the human condition.

写得好,从来没有想到你能有这么细致表达一个东西的时候,有时候大老爷们是不大能理解这类感情的,比如五哥就老和我们错位。。。你如果能感知到这个层次,以后我就不那么粗暴和你说话了,怕伤害你。。 :ROFLMAO:

不过我稍稍和你看法有点不同的是,至少我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梅姐说的“stuck”并不是指她对李察的感情,而是指她被“Mrs Dalloway.”这个称呼stuck一辈子,命运和Mrs Dalloway一样,一辈子做的都是无意义的小事。

还有李察的前男友,李察是个挑剔的人,他前男友不可能和他完全没有心灵上的沟通,我觉得这些只是表示,他离开李察以后,有了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和花店女老板一样,他们对李察的书,既被吸引去读,但又不理解和disturbed。。
 
《时时刻刻》这样的作品提醒偶们生活还有灵魂或精神这样的维度。作者把三个时代女人各自生活中的一天,放在一起,从早晨开始,齐头并进,犹如一曲女声三重唱的赋格,手法极为高超。像俺这种大老粗,既产生不出这样的构想,更没有实施的技巧,于是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巨大差距。当然,偶们对人与人之间财富上的、权力上的、能力上的巨大差距都有深刻体会。但精神上的呢?偶尔触碰到《时时刻刻》这样的作品,会提醒偶们一下。

弗吉尼亚伍尔夫这类的精神贵族,在西方人中也是少数派。大部分的西方人,好像尤其是美国人,也是活在表面的喧嚣中。在此方面,《时时刻刻》塑造的一个最极端的人物当属理查德吧,他对发奖派对之类喧嚣怀有深深的厌恶。他的这种态度这也感染到梅姐,使得梅姐反思她热衷于操办派对是否是在用琐事填补生活中的空虚?
我觉得你把你几个回帖搞一起,就是一个很好的the hours 的影评,远比我写的好,比我深刻,思维更宽广。。。

这次,你是比我厉害,俺甘拜下风,下回,我们约个电影来写写?
 
《时时刻刻》这样的作品提醒偶们生活还有灵魂或精神这样的维度。作者把三个时代女人各自生活中的一天,放在一起,从早晨开始,齐头并进,犹如一曲女声三重唱的赋格,手法极为高超。像俺这种大老粗,既产生不出这样的构想,更没有实施的技巧,于是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巨大差距。当然,偶们对人与人之间财富上的、权力上的、能力上的巨大差距都有深刻体会。但精神上的呢?偶尔触碰到《时时刻刻》这样的作品,会提醒偶们一下。

弗吉尼亚伍尔夫这类的精神贵族,在西方人中也是少数派。大部分的西方人,好像尤其是美国人,也是活在表面的喧嚣中。在此方面,《时时刻刻》塑造的一个最极端的人物当属理查德吧,他对发奖派对之类喧嚣怀有深深的厌恶。他的这种态度这也感染到梅姐,使得梅姐反思她热衷于操办派对是否是在用琐事填补生活中的空虚?
忙到这会儿刚吃午饭,顺便回帖。
有一个说法,没有确实的科学依据,全当笑话讲讲:猴子的智商比人类低40左右。也就是说普通入门级的天才(IQ140)和平均智商的人(IQ100)谈话,就如同普通人在和猴子沟通(当然智商100的人类语言和社交能力是猴子不能比的)。
天才碰到这种情况,说两句一搭脉“哦,猴子”,接下去就会自动切换到猴子模式,说些简单话题应付场面。普通人则感到如沐春风,也许还受益匪浅,心满意足非常高兴。
可是天才却不能获得对等的社交沟通满足感。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的痛苦。痛苦的程度与其超出正常范围的距离正相关,与遇到可无缝交流同类的机会负相关。
所以不管是智力思维超群的精神贵族也好,还是neuro diversity的神经精神特殊人群也好,他们都如同生活在孤岛上,在芸芸众生中被大多数人所隔离,常常都在寻找可遇不可求的知己。
当然这部电影为了营造绝望凄美的戏剧效果,把知己的范围限定在配偶或恋人,就更加增加了人物的悲剧色彩。其实这种精神的交流可以有多种形式,恋人、亲人、朋友、网友、神交、忘年交…
 
最后编辑: 2019-11-26
天才碰到这种情况,说两句一搭脉“哦,猴子”,接下去就会自动切换到猴子模式,说些简单话题应付场面。普通人则感到如沐春风,也许还受益匪浅,心满意足非常高兴。
可是天才却不能获得对等的社交沟通满足感。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千金易得、知己难求”的痛苦。痛苦的程度与其超出正常范围的距离正相关,与遇到可无缝交流同类的机会负相关。
所以不管是智力思维超群的精神贵族也好,还是neuro diversity的神经精神特殊人群也好,他们都如同生活在孤岛上,在芸芸众生中被大多数人所隔离,常常都在寻找可遇不可求的知己。

能写出这段话,说明,你是个聪慧的人,而你,肯定有感同身受的那种痛苦时候。。

你怎么这时候吃完饭,你在温哥华吗?
 
能写出这段话,说明,你是个聪慧的人,而你,肯定有感同身受的那种痛苦时候。。

你怎么这时候吃完饭,你在温哥华吗?
我的聪明远没有达到天才的程度,周围总是有比我精神层次更高的人,所以我不怎么痛苦。痛苦的是我尽力去与他们交流,却无法很好回应他们的那种无力感。

是的,温哥华。
 
最后编辑: 2019-11-26
能写出这段话,说明,你是个聪慧的人,而你,肯定有感同身受的那种痛苦时候。。

你怎么这时候吃完饭,你在温哥华吗?
年轻时我以为自己是溅落海上的星星,后来发现自己是块石头后,活得可老实了。
人都有过去,如何利用过去比凭吊过去更有意义 。我想我理解未尝的”错位“,因为我也有这种”淡漠“。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