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论坛现在是越来越好 - 但正在上演《黑镜》真人秀

我看完了,请问是作者原创吗?

我们的社会就是这么分层的,家园网也逐渐成为这样分层的网络社区,应该说差一点已经成为这种社区。

生活中是这样,如果网络还不来点虚幻的,那真的很没有意思。

所以,我也不会在这里发布自己的照片,让我们依然留有一点点生活中不具备的幻想。
说得好,俺有同感。。。
 

Mimi2007

程序员妹子
《黑镜》是自《Breaking Bad》 (绝命毒师)后的另一神剧 。

1)家园币 = 《黑镜》第三季《Nosedive》

相同点是,家园币/评分影响你在社区的位置;你需要高赞力/高分的人给你点赞,才能提高你的家园币/评分。

2)拉黑 = 《黑镜》第二季特别版《"White Christmas"》中的“blocked“


转知乎里《Nosedive》的介绍,

这个世界存在一个评分系统,当你和任何人产生任何社交行为后,都需要通过手中的终端系统为其评分。分数从1-5,代表着你对这个人的印象。

在这个世界,评分系统已经是一套历史悠久的制度,它和各项社会福利挂钩。通常4.5分以上的人被认为是高分人群,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优先的社会资源,比如租房福利、机场快速通道、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等。

而低于2.5分的人,即使健康健全也会被看做异类,失去工作和住房,被整个社会体制抛弃。



女主角是一个在社交上相当努力的4.2分,她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对于女主角来说,4.2分远远不够,她看中了一处高档房产,必须达到4.5分才能以她能接受的价格租住。

而女主角的评分分析师告诉她,因为她平时的评分都来自于服务人员和同事,也就是同样是3-4分左右的人群,意味着她的社交圈子质量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分数提升到4.5分以上。

女主角的社交圈中,只有一位儿时的旧相识是4.7分的高分人士,女主角为了尽快提高分数,开始刻意讨好身边的高分人士,比如在社交网上发布了一张和这位旧相识一起制作的手工娃娃的照片。

很快,这位旧相识为女主的照片打了5分,并联系她说,希望让她当自己的伴娘,在婚礼上进行演讲,旧相识特意提到,婚礼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

这几乎成了女主角唯一的机会,她精心准备了关于儿时友情的演讲,希望能借此获得高分人士的好感,让自己的评分上升,成功入住梦想中的社区。



可就在她赶赴婚礼的路上时,航班被无故取消,补救政策也只为高分人士服务。女主角愤怒的在机场发了火,被引来的安保人员对女主实行了惩罚机制——24小时短期扣除1分评分,此期间负面评分加倍。

一下子从4分变成3分的女主角十分愤怒,但她认为当自己在24小时后赶赴婚礼现场,不但短期扣分会恢复,还可以通过演讲提升自己的评分。

于是女主角选择租车赶往婚礼,一路上她尝尽了评分系统的马太效应,因为分数低,自己无法租到好用的汽车,在路上搭车也不被理睬。

更是有很多路人仅仅因为看到她落魄的样子和头上的低分就给了她负面评价,于是女主角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让她的评分越来越低。


当女主角快要赶到婚礼现场时,她接到了儿时旧相识的电话,对方说禁止她出现在自己的婚礼,一个4.5分的婚礼不能出现一个2分的伴娘。愤怒之中双方都说了实话,两人之间哪有友情,不过一个需要一段儿时的友谊为婚礼撑场子,一个需要进入高分人士的社交圈。



已经崩溃的女主角并没有放弃希望,她选择偷偷来到婚礼现场,冲入人群抢走麦克风开始自己的演讲。结果显而易见,宾客们面对衣衫褴褛的低分女主角无法产生任何好感,女主角也因为崩溃和窘迫想不起任何一句台词。

崩溃的女主角产生了过激行为,说脏话、要挟要自杀。她的评分急转直下,成了0分,警察带走了她。


在监狱中,女主角接受了惩罚——卸掉眼中的隐形眼睛,彻底被清退出评分系统。当隐形眼睛被摘掉后,整个画面的颜色都产生了变化,原来以前粉嫩的马卡龙色和温馨的柔光只是社交网络系统的滤镜,女主角看到了真实世界空气中的粉尘和自己脸上的雀斑。

脱离了评分系统后,她终于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她开始和对面放假的犯人对骂起来,语言中充满了恶意,两人的表情却是无比鲜活快乐。

我的赞力貌似还不错。点赞了 :)
 
《黑镜》是自《Breaking Bad》 (绝命毒师)后的另一神剧 。

1)家园币 = 《黑镜》第三季《Nosedive》

相同点是,家园币/评分影响你在社区的位置;你需要高赞力/高分的人给你点赞,才能提高你的家园币/评分。

2)拉黑 = 《黑镜》第二季特别版《"White Christmas"》中的“blocked“


转知乎里《Nosedive》的介绍,

这个世界存在一个评分系统,当你和任何人产生任何社交行为后,都需要通过手中的终端系统为其评分。分数从1-5,代表着你对这个人的印象。

在这个世界,评分系统已经是一套历史悠久的制度,它和各项社会福利挂钩。通常4.5分以上的人被认为是高分人群,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优先的社会资源,比如租房福利、机场快速通道、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等。

而低于2.5分的人,即使健康健全也会被看做异类,失去工作和住房,被整个社会体制抛弃。



女主角是一个在社交上相当努力的4.2分,她对身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对于女主角来说,4.2分远远不够,她看中了一处高档房产,必须达到4.5分才能以她能接受的价格租住。

而女主角的评分分析师告诉她,因为她平时的评分都来自于服务人员和同事,也就是同样是3-4分左右的人群,意味着她的社交圈子质量不高,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分数提升到4.5分以上。

女主角的社交圈中,只有一位儿时的旧相识是4.7分的高分人士,女主角为了尽快提高分数,开始刻意讨好身边的高分人士,比如在社交网上发布了一张和这位旧相识一起制作的手工娃娃的照片。

很快,这位旧相识为女主的照片打了5分,并联系她说,希望让她当自己的伴娘,在婚礼上进行演讲,旧相识特意提到,婚礼上都是4.5分以上的高分人士。

这几乎成了女主角唯一的机会,她精心准备了关于儿时友情的演讲,希望能借此获得高分人士的好感,让自己的评分上升,成功入住梦想中的社区。



可就在她赶赴婚礼的路上时,航班被无故取消,补救政策也只为高分人士服务。女主角愤怒的在机场发了火,被引来的安保人员对女主实行了惩罚机制——24小时短期扣除1分评分,此期间负面评分加倍。

一下子从4分变成3分的女主角十分愤怒,但她认为当自己在24小时后赶赴婚礼现场,不但短期扣分会恢复,还可以通过演讲提升自己的评分。

于是女主角选择租车赶往婚礼,一路上她尝尽了评分系统的马太效应,因为分数低,自己无法租到好用的汽车,在路上搭车也不被理睬。

更是有很多路人仅仅因为看到她落魄的样子和头上的低分就给了她负面评价,于是女主角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让她的评分越来越低。


当女主角快要赶到婚礼现场时,她接到了儿时旧相识的电话,对方说禁止她出现在自己的婚礼,一个4.5分的婚礼不能出现一个2分的伴娘。愤怒之中双方都说了实话,两人之间哪有友情,不过一个需要一段儿时的友谊为婚礼撑场子,一个需要进入高分人士的社交圈。



已经崩溃的女主角并没有放弃希望,她选择偷偷来到婚礼现场,冲入人群抢走麦克风开始自己的演讲。结果显而易见,宾客们面对衣衫褴褛的低分女主角无法产生任何好感,女主角也因为崩溃和窘迫想不起任何一句台词。

崩溃的女主角产生了过激行为,说脏话、要挟要自杀。她的评分急转直下,成了0分,警察带走了她。


在监狱中,女主角接受了惩罚——卸掉眼中的隐形眼睛,彻底被清退出评分系统。当隐形眼睛被摘掉后,整个画面的颜色都产生了变化,原来以前粉嫩的马卡龙色和温馨的柔光只是社交网络系统的滤镜,女主角看到了真实世界空气中的粉尘和自己脸上的雀斑。

脱离了评分系统后,她终于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她开始和对面放假的犯人对骂起来,语言中充满了恶意,两人的表情却是无比鲜活快乐。
点赞
 
我看完了,请问是作者原创吗?

我们的社会就是这么分层的,家园网也逐渐成为这样分层的网络社区,应该说差一点已经成为这种社区。

生活中是这样,如果网络还不来点虚幻的,那真的很没有意思。

所以,我也不会在这里发布自己的照片,让我们依然留有一点点生活中不具备的幻想。

同意。

自打家园币实施,大家的言行好像被无形的力量操控了似的。好的一面是,原来吵架乱骂的现象就像忽然被风吹走,不见了。彼此握手言欢.......点赞/家园币的力量太神奇了

然而 ......想想也累,如果我想各种招增加自己的币值.....
 

霜岳

宅男战记
同意。

自打家园币实施,大家的言行好像被无形的力量操控了似的。好的一面是,原来吵架乱骂的现象就像忽然被风吹走,不见了。彼此握手言欢.......点赞/家园币的力量太神奇了

然而 ......想想也累,如果我想各种招增加自己的币值.....

这么想。

如果你不想“想想也累”,那就不用“想各种招增加自己的币值”。这样,对你来说,跟原先没有区别。
而论坛总体氛围是“握手言欢”,比原先更好。

这样,总体氛围+你的感受,比原先还是好了。
 
这么想。

如果你不想“想想也累”,那就不用“想各种招增加自己的币值”。这样,对你来说,跟原先没有区别。
而论坛总体氛围是“握手言欢”,比原先更好。

这样,总体氛围+你的感受,比原先还是好了。

是呀,我自己是不打算考虑如何增加币值滴,所以才会感慨。

一个机制存在有它的道理,有人愿意进入体系做富人,也有人甘心做穷人。做自己喜欢的就好......
 
最后编辑: 2019-12-08
我看完了,请问是作者原创吗?

我们的社会就是这么分层的,家园网也逐渐成为这样分层的网络社区,应该说差一点已经成为这种社区。

生活中是这样,如果网络还不来点虚幻的,那真的很没有意思。

所以,我也不会在这里发布自己的照片,让我们依然留有一点点生活中不具备的幻想。
层只是其一
还有块 或者圈子
网友更多的 还是活跃在圈子里 在自己的圈子 不会计较层的区别
 
现实跟这个 差别不是很多
花钱是给别人打分 挣钱是别人给你打分
大城市是四分环境 小城市是三分环境
撒大师高见!

这也是俺的感受。该剧可以既可以看作是科幻,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把场景放在未来的寓言,其中的寓意则正是发生在我们现实中的事情。

社交媒体中的打分系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经济系统。你越有钱,就越容易挣钱,越能得到高性价比的服务,就越能跟有钱人混在一起,赚到钱的机会也越多,而你越穷,越需要帮助,他人就越缺乏动机帮助你,社会也越不给你机会。最后你顶不住了,崩溃了,社会系统会有监狱来解决你这个问题。

剧中用互相打印象分来表现这样的系统,更加突出这种系统虚妄性。这些分值是不具有真实意义的,只是我们的虚荣,是十分肤浅的东西。但一旦大家愿意玩儿这样的游戏,突然之间,这些本来没有意义的东西就变得比真实更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比食物和水还重要。这就好比,对一个不参与足球赛的人来说,球赛的输赢没有太多的意义,而对参与的人来说,球赛的输赢在某些时候显得比天还大。目前,很多玩儿社交媒体的人,他们玩起吸粉的游戏,粉丝对他们的关注成了他们的生活中心,成了他们悲喜的源泉。我们对金钱,实际上也有类似反应。钱当然比点赞或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更加实在,因为它有现实的功用。但是除此之外,很多的人是在玩儿财富的游戏,而不是真正需要财富,正如我们其实不需要家园币一样。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系统是我们人为的设计,是我们自愿加入的游戏。生活原本是简单的,为何我们要把它搞得艰难?Life is simple, why do we make it hard?
 
我们办公室有几个黑镜迷,经常聊

我看了前两三集,没有特别的吸引我
黑镜的特点是侧重于未来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比如人人都可以上传视频而政府又无法封网的情况下,这个新的技术基础会对政治产生什么影响?对人际关系会有什么影响?对人的世界观会有什么影响?这是黑镜的魅力所在,尽管它各集独立,没有宏大的场面和长篇故事。

与此相对的是《三体》这样的作品,它可以在科技方面非常炫,比如高强度细丝切割船舰之类的想象,但人物都我们现实社会中搬过去的。当外星人都和地球人交流了,宇宙都要毁灭了,但人的思想莫啥实质性的变化,该丛林原则还是丛林原则,该男性女性的刻板类型还是传统的刻板类型。

像《1984》《美丽新世界》这样的作品就是更是另一个极端了。它们中间所提到的未来科技完全居于从属地位。奥威尔不会花笔墨细谈政府装在各家的视像系统是什么样的,或者树丛中的窃听系统是如何实现的,他着重描写人们在那样的环境里怎么生活,怎么交往,怎么争取自由。
 
是呀,我自己是不打算考虑如何增加币值滴,所以才会感慨。

一个机制存在有它的道理,有人愿意进入体系做富人,也有人甘心做穷人。做自己喜欢的就好......
“做自己喜欢的就好 ...”, 这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社会要容许你做你喜欢的事儿,你才能做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在过去,同性恋就不能和自己所爱的人组成家庭,女性不能出外工作。所以,不是一个机制有它的道理就完了,而是对机制要有所鉴别,有所取舍,这就是民主的意义。 :unsure: :unsure: :unsure:
 
“做自己喜欢的就好 ...”, 这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社会要容许你做你喜欢的事儿,你才能做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在过去,同性恋就不能和自己所爱的人组成家庭,女性不能出外工作。所以,不是一个机制有它的道理就完了,而是对机制要有所鉴别,有所取舍,这就是民主的意义。 :unsure: :unsure: :unsure:

我这里特指挣家园币.....无关其它.....

咳咳~搞家园币能激励论坛活跃,论坛活跃能带来广告,广告能给家园老板带来利润.....这就是这个机制存在的前提和中心

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它都在那里.......你我只能选择来或不来,参与或不参与.....

如果要泛论及其它,确实,喜欢而不能做的事情多了......活着也只能是尽量让自己舒心,无法事事如意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