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搜出家人百年前照片

我有个舅舅当时上海读书跟了国民党,49年去了台湾,50还是51年不知道怎么想家跑回来了,我妈当时小也记得家里人当时大喜,以为死了的儿子突然出现。可是接下来就是反复被拷打被送去采石场做苦力,29岁就折磨死了。外公家里坐牢的枪毙的都有,没被杀死的过些年也饿死了。同乡一起去台湾的了另一个没有回来,听说快80岁的时候带着40岁的太太回来探亲
 
我有个舅舅当时上海读书跟了国民党,49年去了台湾,50还是51年不知道怎么想家跑回来了,我妈当时小也记得家里人当时大喜,以为死了的儿子突然出现。可是接下来就是反复被拷打被送去采石场做苦力,29岁就折磨死了。外公家里坐牢的枪毙的都有,没被杀死的过些年也饿死了。同乡一起去台湾的了另一个没有回来,听说快80岁的时候带着40岁的太太回来探亲
真是这样。我们家亲戚里面这类故事多了去了。
 
回答一下您的问题。我父母属于那种小资情调的类型,从五十年代开始,就会买一般家庭都不会买的杂物。比如小提琴、口琴、照相机、自行车、收音机、电唱机、婴儿车等等。他们都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八十年代中期还没评上教授。因为八十年代中期去香港与台湾的亲人世纪相见,顺便又买了打字机、电钢琴等杂物。
打字机电钢琴,都是大块头。带回家可不容易啊!还有在自己家里边用自己的钱买打字机,写论文出书,真的是对事业很投入的教授。
 
真是这样。我们家亲戚里面这类故事多了去了。

所以说同样的操作,在不同的时间,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50年代回来就是美蒋特务扔劳改农场,90年代回来就是返乡台胞欢迎投资,再过10年不知道又是什么了。我也有个只听我已故的奶奶提过很多次的亲舅公,49年去了对面,好像80年代有寻亲搭上联系,我奶奶还算做台属,单位里有相关部门会过问之类的,只是这位舅公从来没有回大陆来看过。
 
打字机电钢琴,都是大块头。带回家可不容易啊!还有在自己家里边用自己的钱买打字机,写论文出书,真的是对事业很投入的教授。
打字机还好,块头不是很大,但比较重。我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一有新奇好玩的东西就买,估计太兴奋了,就不觉得重了。当时还买了一个日本大彩电,好像那时国内还没普及彩电。原来家里有个黑白的。
 
所以说同样的操作,在不同的时间,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50年代回来就是美蒋特务扔劳改农场,90年代回来就是返乡台胞欢迎投资,再过10年不知道又是什么了。我也有个只听我已故的奶奶提过很多次的亲舅公,49年去了对面,好像80年代有寻亲搭上联系,我奶奶还算做台属,单位里有相关部门会过问之类的,只是这位舅公从来没有回大陆来看过。
我们家在台湾的亲戚也没回来大陆过。
 
赞楼主长辈,这是真正的光复英雄,中华民族的脊梁
感谢网友樱花的提醒,赶紧放狗搜了一下,把我家人的百年前照片翻出来了,是我母亲的爷爷,为了推翻清政府,25岁时把躯捐了。太年轻,留下一个老婆两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娶四个老婆。 :LOL: 与樱花颇有渊源,他早年留学日本,在那儿认识了孙中山,经不住忽悠就参加了同盟会。生的虽然不那么伟大,死的还是有点光荣。把他的照片晒出来挣家币,罪恶感满满的。
 

shanshan904998999

吃喝玩乐每一天是我的目标
所以说同样的操作,在不同的时间,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50年代回来就是美蒋特务扔劳改农场,90年代回来就是返乡台胞欢迎投资,再过10年不知道又是什么了。我也有个只听我已故的奶奶提过很多次的亲舅公,49年去了对面,好像80年代有寻亲搭上联系,我奶奶还算做台属,单位里有相关部门会过问之类的,只是这位舅公从来没有回大陆来看过。
你让我想起来了,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是台属,前一年台湾叔公回来了,加20分,进了重点!
 
点赞

石德宽(1885—1911),出生于安徽寿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能文,夙有大志,目睹清政府腐败,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十分愤慨。1903年石德宽来到安徽安庆,结识陈独秀、潘赞化等人,并成至交。不久,考入安庆陆军武备学堂。1905年石德宽和范传甲、毕镜波一起加入了新军驻安庆常备军,在新军中努力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6年石德宽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东渡日本留学,初入同文书院,后又考入西京农机学校。1908年11月,石德宽从日本回国,与熊成基、范传甲等一起发动马炮营起义,但起义却不幸失败。1909年石德宽与熊成基赴哈尔滨,暗杀载洵未成,熊成基被捕殉难,石德宽逃至日本。1910年入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1911年3月石德宽由日本回国,参与谋划广州起义。石德宽受黄兴委任,组织暗杀队,奔波于香港、广州之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石德宽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战。石德宽与数倍于己的清军短兵相接,身受剧创,仍全力奋战,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石德宽为拯救民族、振兴中华英勇奋斗而牺牲,他的遗骨长眠黄花岗,英名列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
 
其实这个简介也不知谁写的。听家里人说,
点赞

石德宽(1885—1911),出生于安徽寿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能文,夙有大志,目睹清政府腐败,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十分愤慨。1903年石德宽来到安徽安庆,结识陈独秀、潘赞化等人,并成至交。不久,考入安庆陆军武备学堂。1905年石德宽和范传甲、毕镜波一起加入了新军驻安庆常备军,在新军中努力宣传革命思想,组织一批有志之士,准备武装反清斗争。1906年石德宽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东渡日本留学,初入同文书院,后又考入西京农机学校。1908年11月,石德宽从日本回国,与熊成基、范传甲等一起发动马炮营起义,但起义却不幸失败。1909年石德宽与熊成基赴哈尔滨,暗杀载洵未成,熊成基被捕殉难,石德宽逃至日本。1910年入日本大学法律科学习。1911年3月石德宽由日本回国,参与谋划广州起义。石德宽受黄兴委任,组织暗杀队,奔波于香港、广州之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石德宽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战。石德宽与数倍于己的清军短兵相接,身受剧创,仍全力奋战,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石德宽为拯救民族、振兴中华英勇奋斗而牺牲,他的遗骨长眠黄花岗,英名列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
曾外祖父在日本读的是军校。我也这么认为,否则不可能回国就会拿枪打仗。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