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工作很没安全感

工作机会少;面试时间长;
解聘赔偿金少;EI最高只能是 $51,700,也就是一周只能是$547。 刨除房子费用,还能有钱吃饭么?
1. ei要求工作满一段时间才能拿,至少也是好几个月
2. 拿ei期间不能出境,回国探亲都不行
3. 如果当年总收入超过四万八,ei要吐回去30%
 

gjw8060

President-Elect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lucky的,回来加拿大之前就找好了工作和住处。我搬到加拿大职位是平移的,薪水也没啥变化。 在加拿大待了快三年了,越发觉得没安全感。第一是这边基础开销比国内大,感觉断了收入老本就会消耗很快。第二这边工资涨幅度几乎只能平通胀,而我身边国内的人薪水涨幅大,基本他们又上了一个台阶了。 第三这边被裁了之后补偿很少,以前在国内的标准是N+1(好点的公司N+3),拿半年工资再找工作心理负担会低不少。第四感觉国内就业机会比较多, 而且面试流程也没那么长,很快能找到新的工作。

难道大家都没有焦虑感么?
人比人气死人;
你没有看见国内体制内的被抓了吗?
还是安安心心在加拿大好好工作,享受生活吧!
 

good4ever

随便玩儿玩儿
人比人气死人;
你没有看见国内体制内的被抓了吗?
还是安安心心在加拿大好好工作,享受生活吧!
我在国内就没见过那个身边工作的被抓了。人以类聚,你身边人被抓的多,也只能说明你自身也有点啥。。。
 

good4ever

随便玩儿玩儿
1. ei要求工作满一段时间才能拿,至少也是好几个月
2. 拿ei期间不能出境,回国探亲都不行
3. 如果当年总收入超过四万八,ei要吐回去30%
我公司前段时间有个白人小伙子项目经理,忍不下一口气,辞职了。 从8月到现在还在找工作, 快半年了。所以我说加拿大存钱太难,找工作时间流程太长,积蓄支撑不了多久。
 
在很多人眼里我是lucky的,回来加拿大之前就找好了工作和住处。我搬到加拿大职位是平移的,薪水也没啥变化。 在加拿大待了快三年了,越发觉得没安全感。第一是这边基础开销比国内大,感觉断了收入老本就会消耗很快。第二这边工资涨幅度几乎只能平通胀,而我身边国内的人薪水涨幅大,基本他们又上了一个台阶了。 第三这边被裁了之后补偿很少,以前在国内的标准是N+1(好点的公司N+3),拿半年工资再找工作心理负担会低不少。第四感觉国内就业机会比较多, 而且面试流程也没那么长,很快能找到新的工作。

难道大家都没有焦虑感么?

加拿大是逆水乘舟,不进则退。

中国以前是工资基本不用。大部分都存下来了。
 
加拿大是逆水乘舟,不进则退。

中国以前是工资基本不用。大部分都存下来了。
在哪里底层都不安全
在加拿大是最底层啊
所以不安全 受歧视
你以为移民是啥好事啊
空气是好了
可是工作没了
好比我问你
阁下打算得艾滋病还是癌症啊?
你说我都不想
我说
你活腻歪啦?还都不想得
 
在哪里底层都不安全
在加拿大是最底层啊
所以不安全 受歧视
你以为移民是啥好事啊
空气是好了
可是工作没了
好比我问你
阁下打算得艾滋病还是癌症啊?
你说我都不想
我说
你活腻歪啦?还都不想得

很认同底层都不安全的说法。

中国八年职业上走过的路,在加拿大用了四年。其中包括转换专业以及提高英语,相当于从零起步。在职业道路上,个人觉得加拿大比中国公平得不是一点点。这不光是基于我个人职业成长的判断,也是通过我参与过的多次招聘小组(interview panel)得出的判断。这些招聘涉及行业领先私企,crown company和政府部门,有初级岗位,也有经理岗,所有的招聘基本上是按候选人的能力选择的。可以说对中国人,first nation以及其他移民,没有歧视。有的招聘,对first nation还有优先录用的政策。

认同在加拿大发展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的说法。但不认同歧视的说法。印度人可以做google, Microsoft, Pepsi等世界顶级公司的CEO,说明只要你有才干,种族不是问题。

华裔做CEO和高管的也有,比如blackberry 的 John S. Chen。我可以说华裔的职业瓶颈主要是领导能力欠缺的体现。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是领导能力的一部分。歧视不是根本原因。
 
很认同底层都不安全的说法。

中国八年职业上走过的路,在加拿大用了四年。其中包括转换专业以及提高英语,相当于从零起步。在职业道路上,个人觉得加拿大比中国公平得不是一点点。这不光是基于我个人职业成长的判断,也是通过我参与过的多次招聘小组(interview panel)得出的判断。这些招聘涉及行业领先私企,crown company和政府部门,有初级岗位,也有经理岗,所有的招聘基本上是按候选人的能力选择的。可以说对中国人,first nation以及其他移民,没有歧视。有的招聘,对first nation还有优先录用的政策。

认同在加拿大发展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的说法。但不认同歧视的说法。印度人可以做google, Microsoft, Pepsi等世界顶级公司的CEO,说明只要你有才干,种族不是问题。

华裔做CEO和高管的也有,比如blackberry 的 John S. Chen。我可以说华裔的职业瓶颈主要是领导能力欠缺的体现。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是领导能力的一部分。歧视不是根本原因。
1. 祝你新年好!
2. 欢迎你参与讨论。
3. 我就问你几个最简单的个问题:
是中国让大规模教授、博士杀鸡、宰鱼,还是加拿大?还是美国?
这个世界上,你能找出第二个如此侮辱知识分子的国家吗?难道说那么多教授、博士都不合格吗?
英语国家来的也不合格吗?
您是说大规模的中国移民混的不好(别不承认,这是事实),都怪中国移民。是这个意思吗?别不好意思,我替您说出来了。我怎么觉得都怪加拿大政府呢?
4. 请问苦寒之地是空穴来风吗?
5. 你的网名,给人的感觉就是来搅局的,不是吗?游客做网名,也是绝了。本来你就不珍惜自己的网名,是吗?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游客,有一种故意匿名,然后捞一把就跑的感觉,是不是啊?
6.你时而出没,时而潜伏。说实话,挺吓人的。这是我的感觉。
7.如果您蛮不讲理,歪搅胡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我真的没有时间陪阁下浪费时间。
谢谢!
 
最后编辑: 2020-01-25
很认同底层都不安全的说法。

中国八年职业上走过的路,在加拿大用了四年。其中包括转换专业以及提高英语,相当于从零起步。在职业道路上,个人觉得加拿大比中国公平得不是一点点。这不光是基于我个人职业成长的判断,也是通过我参与过的多次招聘小组(interview panel)得出的判断。这些招聘涉及行业领先私企,crown company和政府部门,有初级岗位,也有经理岗,所有的招聘基本上是按候选人的能力选择的。可以说对中国人,first nation以及其他移民,没有歧视。有的招聘,对first nation还有优先录用的政策。

认同在加拿大发展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的说法。但不认同歧视的说法。印度人可以做google, Microsoft, Pepsi等世界顶级公司的CEO,说明只要你有才干,种族不是问题。

华裔做CEO和高管的也有,比如blackberry 的 John S. Chen。我可以说华裔的职业瓶颈主要是领导能力欠缺的体现。沟通能力和语言能力是领导能力的一部分。歧视不是根本原因。

不按能力录用的情况也有。就是工会岗位。工会岗位一般要求先内部招聘,在满足条件的获选人中不是择优录取,而是按工作年限(seniority) 录取。比如说,在60分工作十年,和95分工作8年的候选人中。60分的人会被录取。
 
1. 祝你新年好!
2. 欢迎你参与讨论。
3. 我就问你几个最简单的个问题:
是中国让大规模教授、博士杀鸡、宰鱼,还是加拿大?还是美国?
这个世界上,你能找出第二个如此侮辱知识分子的国家吗?难道说那么多教授、博士都不合格吗?
英语国家来的也不合格吗?
您是说大规模的中国移民混的不好(别不承认,这是事实),都怪中国移民。是这个意思吗?别不好意思,我替您说出来了。我怎么觉得都怪加拿大政府呢?
4. 请问苦寒之地是空穴来风吗?
5. 你的网名,给人的感觉就是来搅局的,不是吗?游客做网名,也是绝了。本来你就不珍惜自己的网名,是吗?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游客,有一种故意匿名,然后捞一把就跑的感觉,是不是啊?
6.你时而出没,时而潜伏。说实话,挺吓人的。这是我的感觉。
7.如果您蛮不讲理,歪搅胡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我真的没有时间陪阁下浪费时间。
谢谢!

宇航员新年好。

有一点你说的对。不珍惜自己的网名是真。但也不至于胡搅蛮缠。

其他的,我只能说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官当然也会不同。
 
本帖很多人可能出国比较早,思想上还停留在以前中国经济高企的年代

而且有些人工作在政府机构或者外企,对996的民企没啥认识……
 
最后编辑: 2020-01-26
其实本地的学徒制度很好,能让你把底子打结实。再加上中国人聪明肯干,不消三几年,就会成为一把好手,再拿上执照,那就是如虎添翼了。但很多人就忍受不了这三年。弄假考到一个证,遇到真正的排故,就抓瞎了。
说的太好了 最考验水平的 就是排故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