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病程进展很慢,数以年计,很多5年都进展不大。平时不疼不痒的,加上病情直观,能拖就拖了。 是的,我就拖了十几年。
淡 淡蓝时光 269 2020-02-19 #41 AZURR 说: 下肢静脉曲张,病程进展很慢,数以年计,很多5年都进展不大。平时不疼不痒的,加上病情直观,能拖就拖了。 点击展开... 是的,我就拖了十几年。
C ccyyyycc 8,960 2020-02-19 #43 AZURR 说: 下肢静脉曲张,病程进展很慢,数以年计,很多5年都进展不大。平时不疼不痒的,加上病情直观,能拖就拖了。 点击展开... 这病我很熟悉。早期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通过辅助治疗延长病程,而不是拖到后期直接手术。
AZURR 说: 下肢静脉曲张,病程进展很慢,数以年计,很多5年都进展不大。平时不疼不痒的,加上病情直观,能拖就拖了。 点击展开... 这病我很熟悉。早期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通过辅助治疗延长病程,而不是拖到后期直接手术。
C ccyyyycc 8,960 2020-02-19 #44 AZURR 说: 下肢静脉曲张,病程进展很慢,数以年计,很多5年都进展不大。平时不疼不痒的,加上病情直观,能拖就拖了。 点击展开... 老站着本身就是一大诱因。
C ccyyyycc 8,960 2020-02-19 #45 AZURR 说: 大病,急病,加拿大好。 没病中国好。 很多人没病跑医院去排队,很多药店能解决的问题也去医院排队。 点击展开... 对,如果新冠是在加拿大爆发,很多人都去药店买个泰诺回家等死了。
淡 淡蓝时光 269 2020-02-19 #46 卡城西北 说: 开始什么样的? 点击展开... 我有家族史,静脉血管一直比较明显,初期有小结节,后来慢慢发展成血管明显凸起,脚容易累,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包括运动,平时不按压也不痛。
C ccyyyycc 8,960 2020-02-19 #48 AZURR 说: 司机也好发,左肢居多。右肢踩油门和刹车,血脉就活一些。 点击展开... 静脉曲张者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比如坐长途飞机,还有静脉血栓的危险,能危及生命。
AZURR 5,495 2020-02-19 #50 ccyyyycc 说: 静脉曲张者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比如坐长途飞机,还有静脉血栓的危险,能危及生命。 点击展开... 肺动脉血栓,美国30%的死亡率。
Z zhaozhaocan 774 2020-02-20 #51 淡蓝时光 说: 我有家族史,静脉血管一直比较明显,初期有小结节,后来慢慢发展成血管明显凸起,脚容易累,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包括运动,平时不按压也不痛。 点击展开... 现在好像有激光的微创手术,你没做这种吗?
淡蓝时光 说: 我有家族史,静脉血管一直比较明显,初期有小结节,后来慢慢发展成血管明显凸起,脚容易累,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包括运动,平时不按压也不痛。 点击展开... 现在好像有激光的微创手术,你没做这种吗?
soleil_lee-太阳李 I ❤ SH 24,153 2020-02-20 #52 在急诊室呆了一天一夜,终于回家了。 这次了解到急诊等待好几个小时也有可能是观察室(stretcher room)不够。这次在急诊等待室等了5个小时才进观察室,因为观察室全满了。等前面相同等级的病人discharge才能进观察室。 好在血液尿液等检查都可以提前做。 医生还是挺负责,家人进了观察室以后我给家人的主治医生写了email,告诉病情并且人在急诊观察室。医生马上回复说晚上看完门诊就来看,果然等到6点的时候他来了。了解病情和检查结果以后,表示可以回家了,然后订了下周三回去复诊。 最后编辑: 2020-02-20
在急诊室呆了一天一夜,终于回家了。 这次了解到急诊等待好几个小时也有可能是观察室(stretcher room)不够。这次在急诊等待室等了5个小时才进观察室,因为观察室全满了。等前面相同等级的病人discharge才能进观察室。 好在血液尿液等检查都可以提前做。 医生还是挺负责,家人进了观察室以后我给家人的主治医生写了email,告诉病情并且人在急诊观察室。医生马上回复说晚上看完门诊就来看,果然等到6点的时候他来了。了解病情和检查结果以后,表示可以回家了,然后订了下周三回去复诊。
soleil_lee-太阳李 I ❤ SH 24,153 2020-02-20 #54 zj8341 说: 我今天也在急诊,肾结石,扎针的是个实习学生,给我扎出好多血,哈哈。 但一下午从进急诊到问询、抽血、点滴、CT、医生确诊都很高效,有人会带你一步一步无缝进行,很满意。 这边我有个经验,不急的找家庭医生,急的小病去walk in,自己觉得可能需要设备检查的急病去医院急诊。另外最好去偏远一些地方,人少。 我在国内从小到出国虽然没得过什么大病,但因为家里面好多医院的,所以几乎看病没挂过号,都是直接找各科主任看,但我在这边一共去了两次医院,感觉看病质量没下降。这边家庭医生除了慢也没有大问题,只去过一次的walk in觉得有点打发人的意思,但开的药也没有问题。 点击展开... 昨天也打点滴了,躺在观察室里打挺舒服。他们有个机器装在点滴上,药水完了自己会跟护士报警,病人可以放心睡觉。这个装置不错!
zj8341 说: 我今天也在急诊,肾结石,扎针的是个实习学生,给我扎出好多血,哈哈。 但一下午从进急诊到问询、抽血、点滴、CT、医生确诊都很高效,有人会带你一步一步无缝进行,很满意。 这边我有个经验,不急的找家庭医生,急的小病去walk in,自己觉得可能需要设备检查的急病去医院急诊。另外最好去偏远一些地方,人少。 我在国内从小到出国虽然没得过什么大病,但因为家里面好多医院的,所以几乎看病没挂过号,都是直接找各科主任看,但我在这边一共去了两次医院,感觉看病质量没下降。这边家庭医生除了慢也没有大问题,只去过一次的walk in觉得有点打发人的意思,但开的药也没有问题。 点击展开... 昨天也打点滴了,躺在观察室里打挺舒服。他们有个机器装在点滴上,药水完了自己会跟护士报警,病人可以放心睡觉。这个装置不错!
zj8341 游客1 2,983 2020-02-20 #55 soleil_lee-太阳李 说: 昨天也打点滴了,躺在观察室里打挺舒服。他们有个机器装在点滴上,药水完了自己会跟护士报警,病人可以放心睡觉。这个装置不错! 点击展开... 你这个装置不错,我打点滴没有,护士把输液管在输液架中间挂了个U型,保证最后不会打空就不管我了,我还挺紧张,打完了问护士,她说没事,先挂着吧,嘿嘿 建议平时去医院急诊不去中心人多的医院,如果可能,时间能在下班之前最好,比如上午,会轻松很多。
soleil_lee-太阳李 说: 昨天也打点滴了,躺在观察室里打挺舒服。他们有个机器装在点滴上,药水完了自己会跟护士报警,病人可以放心睡觉。这个装置不错! 点击展开... 你这个装置不错,我打点滴没有,护士把输液管在输液架中间挂了个U型,保证最后不会打空就不管我了,我还挺紧张,打完了问护士,她说没事,先挂着吧,嘿嘿 建议平时去医院急诊不去中心人多的医院,如果可能,时间能在下班之前最好,比如上午,会轻松很多。
金樽对月 2,068 2020-02-20 #56 淡蓝时光 说: 再说加拿大的医疗,一直以来加拿大医疗让人诟病的就是”慢“。这个我觉得有可能是对这边的体系流程不太习惯,毕竟加拿大什么都慢几拍,因为是免费医疗所以效率不比国内,但我觉得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出现过度治疗。从我几次就医来看还不算拖拉,所以我认为如果真是着急的病,医生应该知道该怎么做。还有在这边看病沟通很重要,其实很多时候觉得不顺畅都是沟通方面的问题,家庭医生容易找到华人的,但是专科医生和医院就没得选择了,所以语言很重要,起码你得有基本沟通能力,当然如果有些专业知识会更方便。 点击展开... 确实不会出现 “过度治疗”,我的病刚出现两次危机,医生第一时间不是和我们讨论怎么治疗,而是三番五次地要我签字:若病危放弃ICU治疗。
淡蓝时光 说: 再说加拿大的医疗,一直以来加拿大医疗让人诟病的就是”慢“。这个我觉得有可能是对这边的体系流程不太习惯,毕竟加拿大什么都慢几拍,因为是免费医疗所以效率不比国内,但我觉得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出现过度治疗。从我几次就医来看还不算拖拉,所以我认为如果真是着急的病,医生应该知道该怎么做。还有在这边看病沟通很重要,其实很多时候觉得不顺畅都是沟通方面的问题,家庭医生容易找到华人的,但是专科医生和医院就没得选择了,所以语言很重要,起码你得有基本沟通能力,当然如果有些专业知识会更方便。 点击展开... 确实不会出现 “过度治疗”,我的病刚出现两次危机,医生第一时间不是和我们讨论怎么治疗,而是三番五次地要我签字:若病危放弃ICU治疗。
金樽对月 2,068 2020-02-20 #57 淡蓝时光 说: 唉,理解,我也曾经遇到过扎静脉被扎出血来,这边有的医护确实业务不熟,所以说好坏真的就是个人体验了。 点击展开... 前些天有一次验血,要取动脉血,病房护士换了三个,扎了六针没取到,换到楼下验血室,又是两针都没取到。这时旁边路过一中年女护士,瞅了瞅,和给我扎针的护士聊了几句,反身洗手戴行头,一针到位,走人。护士介绍,此人之前是国内手术麻醉师。
淡蓝时光 说: 唉,理解,我也曾经遇到过扎静脉被扎出血来,这边有的医护确实业务不熟,所以说好坏真的就是个人体验了。 点击展开... 前些天有一次验血,要取动脉血,病房护士换了三个,扎了六针没取到,换到楼下验血室,又是两针都没取到。这时旁边路过一中年女护士,瞅了瞅,和给我扎针的护士聊了几句,反身洗手戴行头,一针到位,走人。护士介绍,此人之前是国内手术麻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