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
这几天刷屏关键词之一是囤货。
加拿大官媒带节奏之前,我们有的朋友小群已经早早收到风声,一边讨论一边行动。
从文字介绍到图片。各种军用罐头,压缩饼干,到能发芽菜的各色豆子。林林总总,都自带不明觉厉的气息。
闺蜜们兴致勃勃展示那些完全激不起食欲的食物,不寒而栗的全程围观。
无法想像着自己要这样渡过饥荒。
轮到我出去购物的时候,光看看那些罐头,都觉得喉咙塞满棉花,胃里坠着铅块。
求生欲全无。
在COSTCO刷了几百刀,关于储备物资只买了退烧药,还有卫生巾护垫纸巾。
断粮时饭可以一天三顿改一顿,这些不能缺。尤其后几样,没有真会生不如死。
很多书里,描述过灾难来临的情景,真实的虚构的。
描写现实的苦难场景我都记不住了。
可能是生逢盛世,没经历过老辈人的灾年,没有那种刻在基因里的对饥荒的恐惧。
脑海中最鲜明的记忆,反而是钟晓阳在<<哀歌>>里描绘的想象。
还有他对她的叮咛,教她如何应变,又也许,"来日大难,我们都化成了灰"。
那是二十多年前读的书,毕业时把书送人了。
但是那些片段还在。黑白色,凌乱,破碎又鲜明。
据说钟晓阳新出的<<哀伤纪>>,把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哀歌作为上半场。
大难将至,下半场我还没来得及看。
检点存货,家里还有从前打折时买的好几袋大米,5月开春前怎么也饿不死了。
感觉与其跟风屯粮,不如当下先好好的吃几顿。
好久没吃火锅,一想就坐不住了。
于是晚上又去中超,重点买了涮锅的蔬菜和下周旅行的零食。
对了,下周要去旅行。
查了CDC网站,准备好各种零食和方便食品,现金消毒纸巾洗手液急救包毯子睡袋都带上。
有点冒险,但不会比去医院看急诊更险。
反正命运泥沙俱下。
在路上漂流的,在原地不动的,谁不是以为自己已搭上了诺亚方舟?
这几天刷屏关键词之一是囤货。
加拿大官媒带节奏之前,我们有的朋友小群已经早早收到风声,一边讨论一边行动。
从文字介绍到图片。各种军用罐头,压缩饼干,到能发芽菜的各色豆子。林林总总,都自带不明觉厉的气息。
闺蜜们兴致勃勃展示那些完全激不起食欲的食物,不寒而栗的全程围观。
无法想像着自己要这样渡过饥荒。
轮到我出去购物的时候,光看看那些罐头,都觉得喉咙塞满棉花,胃里坠着铅块。
求生欲全无。
在COSTCO刷了几百刀,关于储备物资只买了退烧药,还有卫生巾护垫纸巾。
断粮时饭可以一天三顿改一顿,这些不能缺。尤其后几样,没有真会生不如死。
很多书里,描述过灾难来临的情景,真实的虚构的。
描写现实的苦难场景我都记不住了。
可能是生逢盛世,没经历过老辈人的灾年,没有那种刻在基因里的对饥荒的恐惧。
脑海中最鲜明的记忆,反而是钟晓阳在<<哀歌>>里描绘的想象。
还有他对她的叮咛,教她如何应变,又也许,"来日大难,我们都化成了灰"。
那是二十多年前读的书,毕业时把书送人了。
但是那些片段还在。黑白色,凌乱,破碎又鲜明。
据说钟晓阳新出的<<哀伤纪>>,把我一直念念不忘的哀歌作为上半场。
大难将至,下半场我还没来得及看。
检点存货,家里还有从前打折时买的好几袋大米,5月开春前怎么也饿不死了。
感觉与其跟风屯粮,不如当下先好好的吃几顿。
好久没吃火锅,一想就坐不住了。
于是晚上又去中超,重点买了涮锅的蔬菜和下周旅行的零食。
对了,下周要去旅行。
查了CDC网站,准备好各种零食和方便食品,现金消毒纸巾洗手液急救包毯子睡袋都带上。
有点冒险,但不会比去医院看急诊更险。
反正命运泥沙俱下。
在路上漂流的,在原地不动的,谁不是以为自己已搭上了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