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大赞力
- 0.00
- 当前赞力
- 100.00%
新闻:《中石油巨亏300亿,这家A股更离谱,半年巨亏270亿》的相关评论
最最不要脸的上市公司。没有之一。从上市以来就为了圈钱。套死了无数的股民。现在居然亏损。简直是无耻下流到无以复加了意料之外,清理之中,巨无霸中国石油刚刚出了半年报,上半年净亏损299.8亿元。
还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才100亿,上半年就亏了270多亿。把市值都亏没了。
中石油上半年巨亏近300亿
8月27日下午,中国石油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中国石油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去年同期为1.196万亿元,同比下滑22.3%;归母净亏损299.8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84.23亿元,同比下滑205.5%。
不过,二季度亏损较一季度环比收窄,经营趋势稳步向好。
在全部业务板块中,炼油和销售业务板块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亏损,分别出现亏损105.40亿元和128.92亿元。
继一季度亏损162.34亿元创下最差单季表现后,中石油又创下最差半年报表现。今年以来,中国石油A股股价累计下跌了22.74%,总市值蒸发超2500亿元。
同时,中国石油公告,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08742元(含适用税项),总派息额人民币160亿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重创了全球经济,原油市场首当其冲。4月,美国原油期货崩溃,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负价格。当前,油气行业仍未回暖,下半年油价反弹面临较强不确定性,业内公司将持续面对挑战。
放眼全球,石油巨头上半年损失惨重。沙特阿美虽然依靠低廉的石油开采成本上半年净赚232亿美元,但相比上年同期净利润下降了50%。相比之下,其他油企就没那么“幸运”了,仅今年二季度,壳牌亏损181亿美元,BP亏损168亿美元,雪佛龙亏损83亿美元,埃克森美孚亏损11亿美元……
西水股份上半年净亏损270.9亿元
快追上中石油了
27日晚间,出了中石油公告巨额亏损之外,还有一家公司西水股份出了一份半年报,亏损幅度直追中石油,高达270亿。而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西水股份的市值才102亿!
西水股份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8.13亿元,同比减少54.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70.899亿元,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15.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71.08亿元,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4.55亿元;基本每股亏损24.7834元。
业绩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本期天安财险计提投资资产减值所致。
公告显示,根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0 年 7 月 17 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公告,中国银保监会决定自2020年 7 月 17 日起对公司下属子公司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安财险”)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可依法适当延长。
近日,公司接到通知,子公司天安财险认购的新时代信托作为受托人发行的“新时代信托蓝海信托计划”(以下简称 “信托计划”),其中于 2020 年 6 月份到期的信托产品共有 5 笔、合计投资本金 60.40 亿元,逾期之后,天安财险积极努力与各方进行了协商,但是截止目前该投资资金逾期未收回,存在到期不能兑付风险。
2020 年 8 月 27 日,公司接到子公司天安财险通知,上述新时代信托计划中 于 2020 年 8 月 26 日到期的“新时代信托蓝海 1061 号”和“新时代信托蓝海 1069 号”信托计划投资本金分别为 9.9 亿元、5.8 亿元,到期利息为 0.54 亿元、0.31亿元,本息合计10.44亿元、6.11 亿元,截至 8 月 26 日末天安财险未收到上述两笔信托计划的本金和投资收益。
截至本公告日,天安财险到期且未收到投资本金和收益的新时代信托产品共有 15 笔、合计投资本金 171.50 亿元。
西水股份公告称,本次对天安财险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将计入母公司 2020 年度损益, 将导致母公司 2020 年度净利润减少 149.02 亿元。
另外,因子公司天安财险持有的信托产品等资产到期后发生实质性违约,为真实反映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天安财险对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的相关投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
经公司核算,本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共计577.45 亿元,将减少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7.24 亿元。
上交所紧急下发问询函
是否业绩虚假或调节利润
西水股份半年报一出来,上交所紧急下发了监管工作函,其中提到。
公司报告期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577.57亿元,主要系天安财险所持的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请公司审慎核实并补充披露:
(1)结合相关会计准则,及公司所持新时代信托产品的具体构成、 底层资产、担保物情况等,说明公司资产减值测算的具体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主 要参数选取及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减值计提金额是否准确、恰当;
(2) 说明减值迹象出现的具体时点,公司迟至本期才计提相关减值的合理性和审慎性, 是否存在前期计提不足的情形,是否存在前期业绩虚假或调节利润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