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不如投资

上年的工资减去各种deductions后,到手只有66%,工资真的是再高也枉然!另一方面,上年才刚刚学买股票,小白一个居然赚了25%,而且无税!这样一比,打工的真是吃力不讨好,致富只能靠投资!结论,当工作达到10w收入后,继续进修还不如学点投资。单单靠打工根本无法积累财富,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吧。
 
上年的工资减去各种deductions后,到手只有66%,工资真的是再高也枉然!另一方面,上年才刚刚学买股票,小白一个居然赚了25%,而且无税!这样一比,打工的真是吃力不讨好,致富只能靠投资!结论,当工作达到10w收入后,继续进修还不如学点投资。单单靠打工根本无法积累财富,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吧。

我收入达到10w后的决定是暂时不炒股,继续把重点放在职业上升空间上。当资金达到至少50万再谈投资。

虽然看似不理性的做法。但把精力放在炒股上,收入增长的速度会变慢。
 
我收入达到10w后的决定是暂时不炒股,继续把重点放在职业上升空间上。当资金达到至少50万再谈投资。

虽然看似不理性的做法。但把精力放在炒股上,收入增长的速度会变慢。
前提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一般群众来说,到10w已经接近天花板。就我自己来说,在本地城市,再努力2年应该工资还能增长2w,然后就会触碰到天花板。这不但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而且税收也更高,最后到手的钱其实不多。如果除去税收到手60%,30年的收益是36w。反观股市,如果选择保守傻瓜式投资,年化收益约8%。如果用7w把tfsa填满,每年额外再放6千,30年后就是110w的收益,而且无税。
 
前提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一般群众来说,到10w已经接近天花板。就我自己来说,在本地城市,再努力2年应该工资还能增长2w,然后就会触碰到天花板。这不但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而且税收也更高,最后到手的钱其实不多。如果除去税收到手60%,30年的收益是36w。反观股市,如果选择保守傻瓜式投资,年化收益约8%。如果用7w把tfsa填满,每年额外再放6千,30年后就是110w的收益,而且无税。
股市诱惑太多,很少有人会经得住各种诱惑,只买SPY,而且能长期坚持,比如2000-2010年SPY震荡10年,期间两次腰斩,除非是设了定投并且不看股市,要不然很难做到一直持有SPY。有人开玩笑说满仓股票后被抓进监狱关几十年再放出来,出来就是大富翁,不无道理。

我炒股这些年错过的黑马太多,印象深刻的有jazz ,这个代码好记,3刀买了1000股,赚几毛就卖了,后来一看最高涨到200多,还有拆股前200刀买的特斯拉,好像还是略微割肉离场的,当时都在说特斯拉可能倒闭,留到现在要赚20倍。我的缺点是赚钱后就想跑,拿不住股票,亏损后舍不得割肉,导致越亏越多。总是克服不了这个天性,所以我也就不改了,干脆就搞分散投资,资金分散到100-200个股票上,赚钱就跑,滚动操作,赔了扔在那不管,现在看来这个思路还比较适合我的性格,收益也比指数要强一点。
 
最后编辑: 2021-01-21

Aidemengdun

真 · 宇宙的尽头 · 冠军之城 · 北境 · The North · 挨得猛冻
不赞同

主动收入高也有太多的benefit
 
我收入达到10w后的决定是暂时不炒股,继续把重点放在职业上升空间上。当资金达到至少50万再谈投资。

虽然看似不理性的做法。但把精力放在炒股上,收入增长的速度会变慢。
有道理,资金达到50万再考虑投资,确实能避免一些弯路,因为资金大了以后,一般来说会注重风控,以保本增值为主,这样貌似速度慢,但比较稳当。

投资者假如只有比较少的本钱,就很少会考虑防范风险,容易胆大妄为,多数人折腾下来的结果是不赚反亏。我也经历了这个阶段,折腾多年并交了很多学费。当然,也不能说这样做就不值得,小资金有机会可以重来,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很好的经验积累,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将来也许会走得更加稳妥。
 
股市诱惑太多,很少有人会经得住各种诱惑,只买SPY,而且能长期坚持,比如2000-2010年SPY震荡10年,期间两次腰斩,除非是设了定投并且不看股市,要不然很难做到一直持有SPY。有人开玩笑说满仓股票后被抓进监狱关几十年再放出来,出来就是大富翁,不无道理。

我炒股这些年错过的黑马太多,印象深刻的有jazz ,这个代码好记,3刀买了1000股,赚几毛就卖了,后来一看最高涨到200多,还有拆股前200刀买的特斯拉,好像还是略微割肉离场的,当时都在说特斯拉可能倒闭,留到现在要赚20倍。我的缺点是赚钱后就想跑,拿不住股票,亏损后舍不得割肉,导致越亏越多。总是克服不了这个天性,所以我也就不改了,干脆就搞分散投资,资金分散到100-200个股票上,赚钱就跑,滚动操作,赔了扔在那不管,现在看来这个思路还比较适合我的性格,收益也比指数要强一点。
你的思路不错,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指数,
一般人跑不过指数的,
 
前提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一般群众来说,到10w已经接近天花板。就我自己来说,在本地城市,再努力2年应该工资还能增长2w,然后就会触碰到天花板。这不但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而且税收也更高,最后到手的钱其实不多。如果除去税收到手60%,30年的收益是36w。反观股市,如果选择保守傻瓜式投资,年化收益约8%。如果用7w把tfsa填满,每年额外再放6千,30年后就是110w的收益,而且无税。

非常有道理。非常认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策略也不同。我达到10w的时候,和你所描述的处境相似,必须另辟蹊径。

加拿大不同职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并不是很大。责任差距却很大。技工,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岗,组长,经理这些级别,差距基本就2万。过10万后,税后差距基本就一万。Director收入会比经理高很多,一代华人到了经理级后,升到director比较难。算来算去,能力中等,做中级技术岗最轻松,因为中级业务压力小,活一般也不累。能力强些,做高级技术岗好些,有一定的话语权,累活,没意思的活可以推给别人。

组长(supervisor)并不属于管理层,但有一定管理职能,收入也未必比高级技术岗高。做组长,经理还真需要一些文字和管理能力,一代华人努力一些也是可做做到的。一般华人靠技术支撑,做组长,然后做经理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但升到director就比较难。关键是要喜欢lead,不然勉强做到领导岗位,自己不舒服,手下也受委屈。

从个人来讲,一般会提前几年做好职业规划,每个阶段做什么事情,提前计划好的。提前储备几年后需要的能力,提前创造机会,其中包括提升领导能力和networking。对本行业,本公司,相关公司的发展要有清楚的认识,要和同行业不同公司建立联系,在同行中建立威望,保持Visionary,这样有利于抓住机会和创造机会。
 
最后编辑: 2021-01-21
做股票能够胜过工资,那只能是对那些能真正把握股票的高手们。
对我来说,去年进入股市才一年,以前没有任何国内外股票经验的人来说,去年累积投入8万加币,含margin和免税账户,有时亏有时赚,累积一年增长1.2万加币,还要扣除税的。就这样的炒股水平,怎么可能靠炒股吃饭?还得上班。
这还是去年一年算是炒股好年景的情况下。
 
做股票能够胜过工资,那只能是对那些能真正把握股票的高手们。
对我来说,去年进入股市才一年,以前没有任何国内外股票经验的人来说,去年累积投入8万加币,含margin和免税账户,有时亏有时赚,累积一年增长1.2万加币,还要扣除税的。就这样的炒股水平,怎么可能靠炒股吃饭?还得上班。
这还是去年一年算是炒股好年景的情况下。

只要是买个股,就有很大的风险(当然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买指数,跟大盘风险低些。

很多上市公司的员工喜欢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尤其是本公司业务有进展的时候。但往往收益并不理想。我服务过两个上市公司,都买了自己公司的股票,在一个公司还有期权,结果都亏了。其实股市中好公司很多,不必只盯着自己服务的公司。
 
只要是买个股,就有很大的风险(当然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买指数,跟大盘风险低些。

很多上市公司的员工喜欢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尤其是本公司业务有进展的时候。但往往收益并不理想。我服务过两个上市公司,都买了自己公司的股票,在一个公司还有期权,结果都亏了。其实股市中好公司很多,不必只盯着自己服务的公司。
现在我也买了点ETF的指数型股票。总之,至少不敢大金额押宝在一两个单一股票上了。
以后GIC也不做了,现在银行的回报利率很差
 
上年的工资减去各种deductions后,到手只有66%,工资真的是再高也枉然!另一方面,上年才刚刚学买股票,小白一个居然赚了25%,而且无税!这样一比,打工的真是吃力不讨好,致富只能靠投资!结论,当工作达到10w收入后,继续进修还不如学点投资。单单靠打工根本无法积累财富,这就是穷人和富人的最大区别吧。
股市有赚有陪,身边有赚 1000 万美元的,也有亏上千万 RMB 的!
 
股市诱惑太多,很少有人会经得住各种诱惑,只买SPY,而且能长期坚持,比如2000-2010年SPY震荡10年,期间两次腰斩,除非是设了定投并且不看股市,要不然很难做到一直持有SPY。有人开玩笑说满仓股票后被抓进监狱关几十年再放出来,出来就是大富翁,不无道理。

我炒股这些年错过的黑马太多,印象深刻的有jazz ,这个代码好记,3刀买了1000股,赚几毛就卖了,后来一看最高涨到200多,还有拆股前200刀买的特斯拉,好像还是略微割肉离场的,当时都在说特斯拉可能倒闭,留到现在要赚20倍。我的缺点是赚钱后就想跑,拿不住股票,亏损后舍不得割肉,导致越亏越多。总是克服不了这个天性,所以我也就不改了,干脆就搞分散投资,资金分散到100-200个股票上,赚钱就跑,滚动操作,赔了扔在那不管,现在看来这个思路还比较适合我的性格,收益也比指数要强一点。
人性使然,我也一样,所以只能分散投资。
 
只要是买个股,就有很大的风险(当然可能有很大的收益)。买指数,跟大盘风险低些。

很多上市公司的员工喜欢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尤其是本公司业务有进展的时候。但往往收益并不理想。我服务过两个上市公司,都买了自己公司的股票,在一个公司还有期权,结果都亏了。其实股市中好公司很多,不必只盯着自己服务的公司。
买自己完全不熟悉领域的股票风险更大。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