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 IT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Fifty six

The wise man says nothing;

The man who says too much is not a wise man…

Close your mouth, shut up your door, break your spirit,

Remove your chaotic thought, adjust your light to match other’s

brightness’s,

Take yourself to be the same as the world:

That calls for the great (The Dao):

Neither a gain nor close by.

Neither a gain nor distant,

Neither a gain nor advantage,

Neither a gain nor disadvantage, and

Neither gentle nor simple

And so again, the people who reach this Dao

Are the most valuable people in the world.


第五十六章:知恵のあるものがめったにいいません。いつも言うものが賢くありません。噤まして巧を閉じらせ、鋭さを挫かせ、紛争を解決させ、輝かしさを調和させ、浮世と同和させるとううのが玄妙な同和とは言えます。したがって得れば親しく、親しくなく、得で、損で、高くて、安くては行けません。そうすれば天下のひとびとに尊敬される。

有关第五十六章个人浅析:这一章实际还是老子给统治者支招,要很好地理解这一章必须结合第一章和第五十二章来理解。老子在这一章为世人列出了知者的形象,这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为什么说知者不言?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开篇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所以,能讲的就不是道!于是老子提倡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后来和光同尘发展成了一个成语,表示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之意。 也就是老子所说的玄同。 何谓玄同,就是一种玄妙的同一境界。 这个同不是同流合污。 这个同就如老子在这一章后面的解释:不可得而亲,而疏,而利、而害、而贵、而贱。我个人认为这一章也是老子解释如何对待得的问题。 得不要分亲疏、不要分利害、不要分贵贱, 这才叫贵得,为天下人所尊贵。 就像上一章说得应像婴儿所得一样。如果一个人把得看淡, 或者把得与失看为一体,那他就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一个人患得患失,则很可能得不偿失。
由这一章的得想起一个典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典故很好地解释了得与失的关系,实际就是一体两面,过分看重失或者得都不可取。 这一点与世尊的不二很相似。 不二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是一二的合体。
这一章老子还讲了如何达到玄同,闭上自己的嘴巴,关上自己的心门,收敛起自己的锐气,解除自己与他人的纷争, 和别人的光芒混在一起, 混同尘世。 放眼古今,真正达到这一点的统治者几乎没有。 大部分统治者都是在发号施令, 都做不到不可得而亲。 所以,老子最后也彻底绝望了,知道真正能按道行事的统治者没有,于是绝尘而去。
最后说一下这一章的一个关键字 知。
我看很多版本对知字的解释都是智的通假字。我个人还是认为这个知就是明白的意思。 明白道(或者说懂的道)的不会随便说话, 滔滔不绝的是无知者。 (不懂道的)
 
“ 这一点与世尊的不二很相似。 不二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是一二的合体。”

这句话是否能理解为世界不是黑的, 也不是白的, 而是灰色的。
 
最后编辑: 2021-02-19
“ 这一点与世尊的不二很相似。 不二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是一二的合体。”

这句话是否能理解为世界不是黑的, 也不是白的, 而是灰色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如果站在佛的角度对世界的理解则与道完全不同。 佛在金刚经中说:佛说世界并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谓世界就是一合相,一合相就是不可说。 也就是说佛法认为世界只是一个叫世界的名字,只是一个相。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也不例外。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