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读硕士的时候, 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生活费补助比较低,大概是每个月国家给约60元人民币(记不太准了)。生活极为清苦。三年的硕士,在后两年的时候,就琢磨能不能挣点钱花。
那时在校园里生活,没接触过社会,脑筋不活络。外出找工没门路。同学中有几个四川考过来的同学也有挣钱的打算。后来听说他们四五个人,在周末找了一份去郊区给农场收割(东北)大豆的活儿,一天才挣五角钱,,手都磨起泡了。干了一天,第二天谁也不去了。挣点辛苦钱着实不易。
后来想想,还是走学术的路子吧,毕竟能利用知识又学有所用。于是试着搞起翻译英文文章来。希望能挣点稿费。
翻译出来的文章试着投稿专业杂志,那时没有电脑,在草纸上写出,又一字一字抄写在稿纸上,很认真。折腾了几个月,没有一篇文章被采纳刊登。难道自己不是这块料? 后来仔仔细细研读自己翻译文章,发现语句存在翻译的生硬,有时读着别扭。想到当时刚刚翻译完成的时候,读着自己的大作还沾沾自喜。看来英文中文都还差劲。
那时英语确实不太过关。记得学校有次英语笔译竞赛,可以带辞典进入参赛。那时还充满信心,想着毕竟比别人先起步了几个月,起码有一定笔译经验。竞赛时候,场内静静,只有刷刷翻页声。那篇英文很难,读来好象读不太懂,而且生词太多。如今记忆中的是,那三个多小时的竞赛,竟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辞典查生词了,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竟然查了众多胺基酸的名字,如洛胺酸、浦胺酸、半胱胺酸等。
那次竞赛名落孙山,对自己笔译水平摇头不止。
后来还是坚持不懈地翻译文章、投稿。某一天却突然开窍了。正是应了那句话,娟娟细流,日久成溪。译文不断地开始刊登。几乎每日都有。编辑部来信。也每日都跑到收发室去询问,已成为收发室工作人员重点观注对象。
经验的不断积累,投搞命中率极大提高。当时总结一下,主要有两点:一是翻译时充分理解原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样就流畅生动;二是选题(英文原文)要新,这就需要站在专业的前沿,并不停地阅读流览。
当时的感觉是越是勤奋不辍翻译,头脑越是清晰,思维变得更加灵动。说是闻一而知十,见树叶动而知风有些过了,但这种感觉好象一切尽在掌握,游刃有余,真真切切的智珠在握。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改正自己固有的语言习惯极错误,译文完成后请同学帮助校正。发表时写着某某某译,某某某校正。
收到稿费时,同学也想来分一杯羹,当时耍赖式地拒绝。后来采用方式是他翻译的文章,由我来校对。
当时还出过一个笑话,有位同学翻译了一篇文章,然后送给自己的导师看,名义上是要导师给校正一下。那位同学比较倔,送给导师时说:"您给看一下,反正您也不一定看得懂"。
这事后来传开,成为一个笑谈。
快毕业的时候,算了一下,也挣了几百块钱。一篇文章刊出,能得10一20块钱稿费。后来九十年代,要发个文章还要倒交钱给出版社,称为版面费。呵,那个有趣挣小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后来有个同学说,早就不稀罕做译者了,开始写文章综述之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原创。投稿被采纳,挣得更多。那位同学高人一等,有出息,后来成为长江学者。
当年杂志社都是寄来汇票,然后去邮局把它兑成现金。第一次拿到钱的时候,买了听猪肉罐头,两块五角钱。那个年代,吃着感觉真是好美味。
翻译文章多了,也观注别人的译文,琢磨他人的文笔。还记得当年有一个趣事儿。有个《大众科学》杂志刊登一篇译文,说是土耳其有一种蛋,超极大。读后马上发现作者译错了,他不知道土耳其(Turkey)这个词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火鸡。它的蛋当然很大。
......
前两天试着在网上检索自己以前译文,还真能检索到。读着那精力充沛、奋发向上年代自己为挣点小钱的奋进"大作",感觉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
那个清贫的年代,忙忙乎乎,辛苦又快乐着....。
那时在校园里生活,没接触过社会,脑筋不活络。外出找工没门路。同学中有几个四川考过来的同学也有挣钱的打算。后来听说他们四五个人,在周末找了一份去郊区给农场收割(东北)大豆的活儿,一天才挣五角钱,,手都磨起泡了。干了一天,第二天谁也不去了。挣点辛苦钱着实不易。
后来想想,还是走学术的路子吧,毕竟能利用知识又学有所用。于是试着搞起翻译英文文章来。希望能挣点稿费。
翻译出来的文章试着投稿专业杂志,那时没有电脑,在草纸上写出,又一字一字抄写在稿纸上,很认真。折腾了几个月,没有一篇文章被采纳刊登。难道自己不是这块料? 后来仔仔细细研读自己翻译文章,发现语句存在翻译的生硬,有时读着别扭。想到当时刚刚翻译完成的时候,读着自己的大作还沾沾自喜。看来英文中文都还差劲。
那时英语确实不太过关。记得学校有次英语笔译竞赛,可以带辞典进入参赛。那时还充满信心,想着毕竟比别人先起步了几个月,起码有一定笔译经验。竞赛时候,场内静静,只有刷刷翻页声。那篇英文很难,读来好象读不太懂,而且生词太多。如今记忆中的是,那三个多小时的竞赛,竟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翻辞典查生词了,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竟然查了众多胺基酸的名字,如洛胺酸、浦胺酸、半胱胺酸等。
那次竞赛名落孙山,对自己笔译水平摇头不止。
后来还是坚持不懈地翻译文章、投稿。某一天却突然开窍了。正是应了那句话,娟娟细流,日久成溪。译文不断地开始刊登。几乎每日都有。编辑部来信。也每日都跑到收发室去询问,已成为收发室工作人员重点观注对象。
经验的不断积累,投搞命中率极大提高。当时总结一下,主要有两点:一是翻译时充分理解原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样就流畅生动;二是选题(英文原文)要新,这就需要站在专业的前沿,并不停地阅读流览。
当时的感觉是越是勤奋不辍翻译,头脑越是清晰,思维变得更加灵动。说是闻一而知十,见树叶动而知风有些过了,但这种感觉好象一切尽在掌握,游刃有余,真真切切的智珠在握。
后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改正自己固有的语言习惯极错误,译文完成后请同学帮助校正。发表时写着某某某译,某某某校正。
收到稿费时,同学也想来分一杯羹,当时耍赖式地拒绝。后来采用方式是他翻译的文章,由我来校对。
当时还出过一个笑话,有位同学翻译了一篇文章,然后送给自己的导师看,名义上是要导师给校正一下。那位同学比较倔,送给导师时说:"您给看一下,反正您也不一定看得懂"。
这事后来传开,成为一个笑谈。
快毕业的时候,算了一下,也挣了几百块钱。一篇文章刊出,能得10一20块钱稿费。后来九十年代,要发个文章还要倒交钱给出版社,称为版面费。呵,那个有趣挣小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后来有个同学说,早就不稀罕做译者了,开始写文章综述之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原创。投稿被采纳,挣得更多。那位同学高人一等,有出息,后来成为长江学者。
当年杂志社都是寄来汇票,然后去邮局把它兑成现金。第一次拿到钱的时候,买了听猪肉罐头,两块五角钱。那个年代,吃着感觉真是好美味。
翻译文章多了,也观注别人的译文,琢磨他人的文笔。还记得当年有一个趣事儿。有个《大众科学》杂志刊登一篇译文,说是土耳其有一种蛋,超极大。读后马上发现作者译错了,他不知道土耳其(Turkey)这个词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火鸡。它的蛋当然很大。
......
前两天试着在网上检索自己以前译文,还真能检索到。读着那精力充沛、奋发向上年代自己为挣点小钱的奋进"大作",感觉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飞快。
那个清贫的年代,忙忙乎乎,辛苦又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