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岳

宅男战记
最大赞力
0.03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好主意,下个月开始我不看圣经了,专心研究可兰经。今后但凡有小葡萄,大苹果开贴说基督教至高无上,我就更加激情澎湃地歌颂真主安拉。好歹也是几亿人在后面支持呢。:wdb33:

我看行:wdb6: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这是一篇好文章,
唯一的遗憾, 没有解决圣经对自己的控制

没有理解红字部分,太抽象。
控制力,是和权威、权柄、次序、合一有关的。而圣经的权威是否夸张?有两种假设,

一,圣经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书,那么把它凌驾于其他经书之上,就是失控。
二,圣经如果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超越一切的绝对真理,那么把它凌驾于其他书之上,只是实事求是,丝毫没有过度。称总统为总统,称上帝为上帝,理所当然、实至名归。

如果说第一种可能是存在的,那么第二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如果说只有第一种可能,没有第二种可能,那么您已经把自己的这种信念绝对化了,用这种逻辑肯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
如果说两种可能都存在,那么至少您必须尊重我选择相信和表达第二种信念。

有许多方法验证圣经的权威性,目前本人认为最可靠的验证就是历史。这个本人在信仰贴内已经多方阐述,以后也会继续分享,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没有理解红字部分,太抽象。
控制力,是和权威、权柄、次序、合一有关的。而圣经的权威是否夸张?有两种假设,

一,圣经如果只是一本普通的书,那么把它凌驾于其他经书之上,就是失控。
二,圣经如果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超越一切的绝对真理,那么把它凌驾于其他书之上,只是实事求是,丝毫没有过度。称总统为总统,称上帝为上帝,理所当然、实至名归。

如果说第一种可能是存在的,那么第二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如果说只有第一种可能,没有第二种可能,那么您已经把自己的这种信念绝对化了,用这种逻辑肯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
如果说两种可能都存在,那么至少您必须尊重我选择相信和表达第二种信念。

有许多方法验证圣经的权威性,目前本人认为最可靠的验证就是历史。这个本人在信仰贴内已经多方阐述,以后也会继续分享,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转)《圣经》是本什么书?

世界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圣经》也是其中的一种,一般的书籍都是人来写作的,写的都是人要讲的话,但《圣经》却是恶魔借着人来记录他的话,里面记载的都是恶魔要对人讲的。

整本《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写《圣经》的神棍一共有四十多位,他们中间有些人是作君王的,有些人是牧养的,有些人是渔夫,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读书人,有些却是无学问的小民。他们有些住在城市,有些住在山野,从写第一卷创世记到最后一卷启示录,中间经过了一千六百年,耶经的中心内容是前后不一,一直讲到恶魔的奴役计划,里面矛盾重重与混乱不堪。

一本书,尤其是涉及到历史的著作,往往都不是孤立出现的。比如我国关于春秋时期历史的书籍就包括《春秋》以及更为详细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等,这些史书在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上互相印证,因此,人们相信他们是“真实”的历史。有些史书,是私人记载的正史之外的人们无法考证的内容,我们称为野史,既然无法考证,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更有甚者,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无视历史事实,编造谎话,为的是达到某些个人和群体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样的书便狗屁不是了,而基督教的《圣经》恰恰就是这样一本狗屁不是的书。

关于《圣经》讲述的那些年代的史书,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但能与《耶经》互相印证的却没有,基督教对其他可以互相印证的史书记载的历史矢口否认,却惟独对荒唐可笑的《圣经》坚信不疑,甚至还称之为“神的话语”,这些基督徒要么是脑袋有病,要么就是动机不纯。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老子说“过犹不及,物壮则老”,孔孟说“中庸”,佛说“无欲则刚”,你硬要说圣经更高明,只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了。你所谓的含混不清的法在哪里,在你自己的解释里吧?几千年前的人,认识总是有限,但经过几千年各代研究者的“注释”,逐渐就变得更合理些,所有的古籍都是这样。说实话,只要用现代眼光去解释,任何烂书都可以解释的头头是道。你硬要说别人的解释不对,而你的解释对,也正说明原书水平有限,含糊不清。

所谓“度”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什么事做过了头总有些坏处。这个在经济学里也有解释。每个人的时间是个限定数,要分配给不同的爱好,而每个爱好遵从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为了实现个人的最大快乐,必须找到边际平衡点,这个点必然在快乐-时间这个凸函数曲线的中间某点。

你要说法,这个解释才更象法,定义清楚,逻辑明了,可以分析每个假设的成立条件,继续验证和探讨。
1、比如为什么边际效益递减?为什么每小时的快乐感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减?于是就可以研究快乐的由来,发现了多巴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因决定机制。
2、有没有边际效益不递减的可能?从1的研究,发现是可能的。只不过快乐是快乐了,但生物体可能过渡消耗热量而早死或者精神分裂。由此发明了各种药物来治疗相关疾病,如抑郁症,帕金森症等等。
3、至此又和进化论互相验证了。短时间的大量能量消耗无疑是有利于生物体应对突发事件,但如此机制产生畸变而失控,则生物将早夭。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筛选,我们能活下来在这里发贴就是因为我们本身已是筛选的产物,体内化学物质通过边际效益递减而让我们保持在“度”内。

任何宗教,成功学,共产纳粹,传销,富爸爸理论在试图蛊惑人心时,都会套用些common sense的话。比如“天道酬勤”啦,“解决中国5000年王朝更替靠民主(毛泽东语)”啦,等等。只不过他们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就走偏变形了。他们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经常有失败的案例。之所以说科学最靠得住,就是因为他重视内在的原因,强调前提条件和边界条件,不断提供实验来验证和完善理论。任何的失效对科学来说都是值得兴奋的好事,而对于那些认定“绝对真理”的理论却是致命的打击,往往试图遮掩而阻碍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的恰到好处。正如您对经济学边际效益的青眯一样,我对圣经的中度解说尤为欣赏、深感叹服。我没有说过“别人解释的不对”,我只说明了我的信仰和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我说了“从圣经的角度看”有点偏差。您的任何观点也都有坐标,非常清晰的坐标。您也用您的坐标来定义别人“走偏变形”了。您的逻辑、对自己信念的坚定和执着,跟我的并无太大差异。

有建设性和可持续性的交流,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的前提。如果您说的是A语言,我说的是B语言,没有出现C语言的共同平台,那么交流就会很快夭折。经济学边际效益虽然也是一个满意度有限和下降趋势的问题,但现代经济学的前提和目的,和基督信仰的前提和目的,不尽相同;前者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作为调节人类物质生活的杠杆;后者宏观上达历史风云、政治经济、文化走向、灵魂命运,微观下达个人抉择、家长里短、瞬间思维。

“快乐”、“感官满意度”只是一个信仰的副产品,而不是信仰的终极价值和目的。您用您的思维来猜测了我的意图,误读之外另生误解。我虽然提到快乐,却没有把它作为终极价值。

现代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低成本高效率、资本积累、资源转移、能源转换、创造与再造、生产与再生产。利润是中枢神经,且不谈这个利润是怎样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受益人是劳苦大众还是利益集团。且不谈这个经济学能怎样进行变异和再变异,服务于深藏不露的财团和变幻莫测的政客。经济学在国家之间,也就像抢夺资源的一盘围棋,谁下得好,谁得的多,不费一枪一弹。

现代经济学可以说没有信仰原则,也可以说有极高的信仰原则,个人看法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原则。这是对现代经济学最诚实的描述。那是否存在圣经所提倡的经济学?个人认为原始经济,没有工业的小农社会、从事农业、手工业、小范围贸易、交通工具是马车。模型是美国 AMISH 基督教社区,自给自足完成高中教育(最高教育),零失业率、犯罪率极低(说明满意度高、边际效益低)。没有保险、只交税不享受社会福利,自建互助系统、实现消防、社工、医疗、养老的自治,从摇篮到坟墓、无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可持续性。

当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包括经济学的成果之时,是否需要关注弊病和代价?正如理性主义风靡之时,人类将工业革命成果首先运用于军事的代价。二战所带来的毁灭和危机,跟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毁灭和危机,哪一个更大?二战把那些对理性主义和工业革命高兴得太早的人打醒了、打碎了。而我们又进入了一轮新的狂潮,头脑更加发热。

当城市的网络受到灾难打击之时,当停电停水让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和死寂之时,那些相信遵从圣经原始经济学的人们,仍然可以安然度日。历史将证明,他们是对的。

马克思韦伯的《基督教与资本主义》是对圣经的滥用,我个人不认同马克思韦伯的观点。现代经济学是蝗虫经济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相当于卖血得艾滋,等着人类的是资源的快速耗竭与天崩地裂的灾难。因此,在对现代经济学盲目相信的同时,需要先等一等,看看历史怎么说。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是否有大量教堂关闭?


有!这是事实。但这是否说明宗教衰落了?不可能。

最近温哥华的百货商店ZELLERS关闭了,但是否说明ZELLERS的商家都没生意了?关闭等于倒闭?ZELLERS被收购了,大统华被Loblaw收购了,更兴旺了。大鱼吃小鱼,商场如战场。

现实的确如此,最近的50年,北美的基督徒数量并无大增,也无大减。有大量的MEGA CHURCH出现,而这些MEGA CHURCH 的人数激增,并不代表基督徒总体数量激增。

这些MEGA CHURCH 主要以自由派、灵恩派为主,代表性的有 EMERGING CHURCH, UNITED CHURCH。这些教会的信徒来源,主要是过去保守派信徒的儿女。这些保守派信徒的儿女,不愿跟随父母的保守老路,却又无法放弃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信仰,于是将信仰稍作改动,迎合自我和时代的需要。因此,MEGA CHURCH 出现了。大量保守派教会关闭,自由派教会建立。

这是宗教界的金融。

而华人教会,相对于西人教会,则更为保守;但这种保守,具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色彩。华人教会受加尔文主义的影响较为深广。因为加尔文主义是一种强势教派,有精英主义色彩,给人以安全感和优越感。加尔文主义的“无条件的拣选”、“一次得救、永远得救”都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神学,符合长期受实用主义熏陶的华人信徒。加尔文主义的文化使命,有政治联姻的色彩,给人以精英文化、中流砥柱的强势,深得知识分子移民的青眯。华人牧者发展出来的加尔文归正神学,用希腊式理性分析,紧密细致地阐述这种优选宿命论,将信仰描述成天之骄子之命运和理性神秘主义。所以这种神学,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当中,深得人心。

同时,华人教会也对自由派、灵恩派尤为开放,可谓来者不拒。在教派的五花八门之类别上,华人教会没有任何“落后”的迹象,MEGA CHURCH 层出不穷。然而在保守教会眼里,教会一旦进入数量和规模的追求,必然趋于堕落腐败。家庭教会仍然以小规模为主,避免对人数和辉煌建筑物的推崇,主张朴实低调的敬拜作风,以及简单易懂的平民神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养猪对我有点盲目信任,
这盘棋还没有结束,大家不要定论的太早,试着开放型讨论。

我不急的,基本上是你一篇,我才写一段这样的频率。

我看你有点着急,教会没新人来,留不住人是事实,要正确面对。可以多用一些聚会形式吸引留住常客,比如 BBQ拉,郊外野营啦,小组唱编排什么的。你一直用“苦就是甜,打你就是爱你,痛心忏悔才能进天堂“这些招不太灵,需要改进,才能使教会蒸蒸日上。:wdb2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而华人教会,相对于西人教会,则更为保守;但这种保守,具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色彩。华人教会受加尔文主义的影响较为深广。因为加尔文主义是一种强势教派,有精英主义色彩,给人以安全感和优越感。加尔文主义的“无条件的拣选”、“一次得救、永远得救”都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神学,符合长期受实用主义熏陶的华人信。加尔文主义的文化使命,有政治联姻的色彩,给人以精英文化、中流砥柱的强势,深得知识分子移民的青眯。华人牧者发展出来的加尔文归正神学,用希腊式理性分析,紧密细致地阐述这种优选宿命论,将信仰描述成天之骄子之命运和理性神秘主义所以这种神学,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当中,深得人心。

恩,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发现上面那几个假惺惺的基督徒说的东西总有怪怪感觉,但由于我文化水平不高。他们错在哪里说不上来,经过你这么一总结,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就是这么一群人啊,你说他们哪里来的优越感啊?:wdb14::wdb26: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批判是好事。

养猪批得尚流于表面。我觉得亨利批得更深----呃,可能有点太深了。
他们未必是在否定,
意图和效果,往往会交错,
等待批判慢慢发酵,酒是在腐烂中产生的,
因为等待酒香,我需要一点臭味,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小葡萄,我早说了,上面那些只会阿弥托佛哈雷路亚喊口号的冒牌基督徒,连基本圣经都答不上来,你说他们是怎么受洗的啊? 我强烈建议温哥华教会凡需要受洗的人把见证email给你过目一下比较保险。你把关,我比较放心。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恩,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发现上面那几个假惺惺的基督徒说的东西总有怪怪感觉,但由于我文化水平不高。他们错在哪里说不上来,经过你这么一总结,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就是这么一群人啊,你说他们哪里来的优越感啊?:wdb14::wdb26:
你理解错了,可以先想想,
目前为止我没有对本楼的任何人产生反感,
对ANDYWHO 曾有一时的不解,现在没有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你理解错了,可以先想想,
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对本楼的任何人产生反感,
对ANDYWHO 曾有一时的不解,现在没有了。

我错不错的不要紧。重要的是那些虚伪的假教徒不能让他们混迹于教会啊。他们除了背下几句圣经中的口号,装作虔诚无比以外,一旦有了风吹草动,立马矢口否认连那个鸡叫之前背叛耶稣三次的瘪三都不如啊。你要小心呐。:wdb2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喔原来说的是这两段,没有宣扬吧,只是现在人的理解可能是兄妹生的吧。类似这个问题我好像也问过我的受洗牧师,别的人从哪来的? 而且记载的还有女儿把父亲灌醉了,父女生孩子的为了繁衍后代。我理解这只是记载历史,而非在宣扬乱伦。 
是啊如果,没有这些事实,也没有你!好像DNA已能说明所有人类来源同一母体。人类其实是一家人!

这在数学上是很显然的,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先,而现在地球上有70亿人,如果祖先不重复,那么往上推40代(25年1代)到公元1000年,就会有7*10的21次方个祖先。

可是当时人口只有2亿,10的8次方级,所以必然有一个人出现在所有70亿人的家谱中。(反证法易得)

从这个也可以推出,你同样可能成为千年后所有人的祖先,只要你愿意生孩子,生得越多当然机会越大。

所以,所谓DNA指向同一个母体或父体是毫无悬念的,目前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线粒体DNA的研究确定现代智人战胜其他人种,并在全世界的迁移轨迹。

宗教人士往往对科学不感兴趣,可又偏偏喜欢用一知半解的科学发现来为自己的信仰辩护,这点是最令人齿冷的。和韩寒那种不学无术但喜欢剽窃老爸装天才的行为差不多。

你要信什么没人在乎,别盗用科学的名义就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这在数学上是很显然的,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先,而现在地球上有70亿人,如果祖先不重复,那么往上推40代(25年1代)到公元1000年,就会有7*10的21次方个祖先。

可是当时人口只有2亿,10的8次方级,所以必然有一个人出现在所有70亿人的家谱中。(反证法易得)

从这个也可以推出,你同样可能成为千年后所有人的祖先,只要你愿意生孩子,生得越多当然机会越大。

所以,所谓DNA指向同一个母体或父体是毫无悬念的,目前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线粒体DNA的研究确定现代智人战胜其他人种,并在全世界的迁移轨迹。

宗教人士往往对科学不感兴趣,可又偏偏喜欢用一知半解的科学发现来为自己的信仰辩护,这点是最令人齿冷的。和韩寒那种不学无术但喜欢剽窃老爸装天才的行为差不多。

你要信什么没人在乎,别盗用科学的名义就成。
牛逼在下力顶1976年生人的亨利同学科学论证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的恰到好处。正如您对经济学边际效益的青眯一样,我对圣经的中度解说尤为欣赏、深感叹服。我没有说过“别人解释的不对”,我只说明了我的信仰和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我说了“从圣经的角度看”有点偏差。您的任何观点也都有坐标,非常清晰的坐标。您也用您的坐标来定义别人“走偏变形”了。您的逻辑、对自己信念的坚定和执着,跟我的并无太大差异。

有建设性和可持续性的交流,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的前提。如果您说的是A语言,我说的是B语言,没有出现C语言的共同平台,那么交流就会很快夭折。经济学边际效益虽然也是一个满意度有限和下降趋势的问题,但现代经济学的前提和目的,和基督信仰的前提和目的,不尽相同;前者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作为调节人类物质生活的杠杆;后者宏观上达历史风云、政治经济、文化走向、灵魂命运,微观下达个人抉择、家长里短、瞬间思维。

“快乐”、“感官满意度”只是一个信仰的副产品,而不是信仰的终极价值和目的。您用您的思维来猜测了我的意图,误读之外另生误解。我虽然提到快乐,却没有把它作为终极价值。

现代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低成本高效率、资本积累、资源转移、能源转换、创造与再造、生产与再生产。利润是中枢神经,且不谈这个利润是怎样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受益人是劳苦大众还是利益集团。且不谈这个经济学能怎样进行变异和再变异,服务于深藏不露的财团和变幻莫测的政客。经济学在国家之间,也就像抢夺资源的一盘围棋,谁下得好,谁得的多,不费一枪一弹。

现代经济学可以说没有信仰原则,也可以说有极高的信仰原则,个人看法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原则。这是对现代经济学最诚实的描述。那是否存在圣经所提倡的经济学?个人认为原始经济,没有工业的小农社会、从事农业、手工业、小范围贸易、交通工具是马车。模型是美国 AMISH 基督教社区,自给自足完成高中教育(最高教育),零失业率、犯罪率极低(说明满意度高、边际效益低)。没有保险、只交税不享受社会福利,自建互助系统、实现消防、社工、医疗、养老的自治,从摇篮到坟墓、无后顾之忧。最重要的,是可持续性。

当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包括经济学的成果之时,是否需要关注弊病和代价?正如理性主义风靡之时,人类将工业革命成果首先运用于军事的代价。二战所带来的毁灭和危机,跟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毁灭和危机,哪一个更大?二战把那些对理性主义和工业革命高兴得太早的人打醒了、打碎了。而我们又进入了一轮新的狂潮,头脑更加发热。

当城市的网络受到灾难打击之时,当停电停水让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和死寂之时,那些相信遵从圣经原始经济学的人们,仍然可以安然度日。历史将证明,他们是对的。

马克思韦伯的《基督教与资本主义》是对圣经的滥用,我个人不认同马克思韦伯的观点。现代经济学是蝗虫经济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相当于卖血得艾滋,等着人类的是资源的快速耗竭与天崩地裂的灾难。因此,在对现代经济学盲目相信的同时,需要先等一等,看看历史怎么说。
牛逼顶小葡萄老公出手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基督教和西方文化

他们未必是在否定,
意图和效果,往往会交错,
等待批判慢慢发酵,酒是在腐烂中产生的,
因为等待酒香,我需要一点臭味,

等你把思路理清楚,把该定义的东西定义清楚,该下的判断下踏实,我可以再来分析。

我对我说的话并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只不过是我目前认知下最可靠的答案,他们随时等待着被改变。如果你的圣经体系能够提供任何可以验证的东西,我也很有兴趣聆听。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