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娃娃好。端午节啥计划?

家里登,补觉补电影(btw,动画片“辛巴达历险记”很难看,千万不要带你女儿去看。我原来听名字以为是国外的呢,原来是国产的 - 国产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该那么单薄)补亲子活动补此帖功课:p,和朋友聚会,哦,还有一个吃喜酒:eek:
 

霜岳

宅男战记
最大赞力
0.03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领导在网上查了一下,辛巴达评分巨低无比。就木有去。看了魁拔2。说实在话没看明白。全日式风格。

本来想看疯狂原始人来着,一直没倒出空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领导在网上查了一下,辛巴达评分巨低无比。就木有去。看了魁拔2。说实在话没看明白。全日式风格。

本来想看疯狂原始人来着,一直没倒出空来。

是伐,那看来是我自己功课没做好,该打!

说到“疯狂原始人”,因为我女儿前一阵子不是应付毕业考来着么,于是就没去看,昨天考完,想带她去看了,却发现已经下线了。所以才看了辛巴达。我特地问了电影院,说接到紧急通知,就在前天撤下线的,好遗憾!后来网上一搜,说是“疯狂原始人”票房太好,怕影响国产片票房,所以叫撤。如果是这样,国内的这点,还是让人挺失望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1843年11月,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一行来到上海,与清政府的上海道官宫慕久等人经过一番磋商后,上海宣布正式开埠,洋人们开始陆续进入上海。但是一开始,他们与华人共处的日子并不好过,华人们“对于洋鬼子的吃、喝、剃须、洗手、阅书、睡觉都要仔仔细细的观察”(《出卖上海滩》,霍塞),哈哈:D,华洋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于是洋人们开始希望开辟专属于他们的租界,清政府则出台了《上海土地章程》,对租界的范围、方法、用途以及华洋分居、外国人在租界的权利、受到的限制和与上海地方政府的关系等作了规定。但是后来,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外国驻沪领事馆等洋人机构频频伺机对《上海土地章程》进行修改和补充,扩大自身的自治权利,并以章程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老外们还基于这样一套体系,建立了租界里的市政委员会,对租界进行自治管理,该委员会的中文名字被称为“工部局”。工部局的董事每年定期由纳税人在董事候选人中选出,其中英国人一直占有绝对优势,担任者多为洋行大班或者地产商等。工部局下面所雇佣的工作人员中,也有中国人。工部局组建了相当于警察局的巡捕房,在太平天国运动时组建了志愿性质的义勇队(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像今天的城管;)),每年出版工部局运营情况的年报 - 工部局的运营经费来自于在租界内征收的土地税等,这些税款用于租界内的市政工程建设,比如建立发电站(当时上海的电力负荷与发电成本居世界发电行业之首)、自来水厂、煤气厂、书信馆(邮电通信)、兴建道路、以招标方式建设公共交通、同时也在桥梁建设、码头建设和教育等方面予以投入。

工部局还在租界里接种牛痘,以及进行霍乱和伤寒等疫苗的注射;率先在南京路两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开始使用红绿灯,发布《交通规则》;建立救火会,在主要马路设置消防龙头;出台《电影院执照章程》,颁布《电影胶片审查流程》等;随着这样一套连公共卫生、交通、文化等领域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体系的引入,上海人也成为了全国率先接触西方近代制度文化的城市。

接着上文继续讲。对于租界里执行的种种管理制度,上海人一开始可能不太习惯,但是既然落纸成文成为了“制度”,面临着“违法必究”的压力,也就不得不遵守,继而多少培养起这样的习惯了。当时的租界秩序是“基本和谐有序,生机勃勃而又秩序井然”的。此外,在洋行里打工的上海人,也接触到了西方的企业管理体系。即便是今天,中国国有企业的文化和外企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更毋庸提当年洋行进入上海,对上海人的意识和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讲了这么多关于租界的事,其实我想引出的主旨是:“契约精神”。

曾经有一次,和一个北京同事聊天,他说根据他的自身经历,他觉得上海这个城市最大的优点是“契约精神”。

无独有偶,上海电视台有一档《头脑风暴》栏目,曾邀请来自北方地区(北京、东北)和上海以及江浙的企业家代表,讨论过“契约精神”这个话题。北方貌似“红顶商人”比较多,讨论中大家也质疑了他们的经营之道与公平自由的商业经济会有多大关系。至于非“红顶商人”呢,well,北方阵营中,来自东北的一位女企业家(糖烟酒食品批发商)鄙视地说:“我总觉得南方人太磨叽,十次生意九次不成功。俺们东北客户就豪爽许多,来了就拿货,痛快!” 于是南方阵营中,有位老先生插问:“我们南方人确实习惯讨价还价、甚至斤斤计较,可生意一旦成交,违约的多不多?”那位东北女强人被问住了,最后实事求是地回答:“你们南方人不咋违约,俺们东北人违约、毁约的很多。” 听到这里,节目主持人袁岳适时打断了此话题没再深入下去。

即使是从我个人与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在工作中打交道的经历而言,我也经常能够感受到上海人与外地人在行事风格上的差异。有些北方人真的是相当豪爽,可以拍胸脯保证什么没问题,甚至连合约都不高兴签,嫌烦琐,如果你提出签约要求,他可能还会不高兴,认为你不放心他。但是即使保证了没问题,最后往往还是会有问题:wdb4:,于是扯皮的事情就都来了。上海人中当然也有不靠谱的人,但是更多的情况还是:有把握才答应你,否则不会把话说得很满,或者丑话先说在前头,然后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有人觉得上海人做生意胆子小、精明、小气,但是窃以为这倒恰恰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商业规则(尤其是“胆子小”),其中也包含着“契约精神”。

也许,在目前的中国,上海是距离西方制度式/契约式管理文化最近的一个城市。这得益于当年的租界历史。
 

irene999

反面典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讲了这么多关于租界的事,其实我想引出的主旨是:“契约精神”。

曾经有一次,和一个北京同事聊天,他说根据他的自身经历,他觉得上海这个城市最大的优点是“契约精神”。

无独有偶,上海电视台有一档《头脑风暴》栏目,曾邀请来自北方地区(北京、东北)和上海以及江浙的企业家代表,讨论过“契约精神”这个话题。北方貌似“红顶商人”比较多,讨论中大家也质疑了他们的经营之道与公平自由的商业经济会有多大关系。至于非“红顶商人”呢,well,北方阵营中,来自东北的一位女企业家(糖烟酒食品批发商)鄙视地说:“我总觉得南方人太磨叽,十次生意九次不成功。俺们东北客户就豪爽许多,来了就拿货,痛快!” 于是南方阵营中,有位老先生插问:“我们南方人确实习惯讨价还价、甚至斤斤计较,可生意一旦成交,违约的多不多?”那位东北女强人被问住了,最后实事求是地回答:“你们南方人不咋违约,俺们东北人违约、毁约的很多。” 听到这里,节目主持人袁岳适时打断了此话题没再深入下去。

即使是从我个人与外地客户(尤其是北方人)打交道的经历而言,我也经常能够感受到上海客户与外地客户在行事风格上的差异。有些北方客户真的是相当豪爽,可以拍胸脯保证什么没问题,甚至连合约都不高兴签,嫌烦琐,如果你提出签约要求,他可能还会不高兴,认为你不放心他。但是即使保证了没问题,最后往往还是会有问题:wdb4:,于是扯皮的事情就都来了。上海人中当然也有不靠谱的人,但是更多的情况还是:有把握才答应你,否则不会把话说得很满,或者丑话先说在前头,然后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有人觉得上海人做生意胆子小、精明、小气,但是窃以为这倒恰恰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商业规则(尤其是“胆子小”),其中也包含着“契约精神”。

也许,在目前的中国,上海是距离西方制度/契约管理文化最近的一个城市。这得益于当年的租界历史。

确实,我们和浙江一个单位接触比较多,每次谈起什么,都细致的不得了,但一旦签订合同,付款都比较及时,不知道是不是南方都这样,还是南方某些地方这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确实,我们和浙江一个单位接触比较多,每次谈起什么,都细致的不得了,但一旦签订合同,付款都比较及时,不知道是不是南方都这样,还是南方某些地方这样。

我有一个客户,在上海和北京都有分支,和上海分支的合作总是很愉快,比如我作为翻译,他们希望我为哪一个会议提供服务,都会很早就联系确认,然后及时提供会议信息、时间地点之类,工作结束后的付款也很及时。但是同一个公司的北京分支,合作起来就很不顺。有时到了会议前一天,都还没有任何资料提供,也不告诉我时间地点,非得我自己去问,有时到了现场还是乱哄哄的。会后付款就更别提了,比如去年4月为他们干的活,到现在还没结帐呢。当然那是一家业内还算知名的跨国公司,又有多年合作史,我倒不怕他们赖账,只是对他们的混乱低效,实在不能理解。同一家公司,两地分支的风格,很不一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范爷有一次提到上海的租界文化=香港的殖民地文化。我认为上海和香港还是有所区别。租界毕竟不完全是殖民地,上海也经历过“红色的30年代”,并成为当时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左翼”在当时的语境里纯然是褒义的)的中心舞台。俺明天来议。
 

irene999

反面典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我有一个客户,在上海和北京都有分支,和上海分支的合作总是很愉快,比如我作为翻译,他们希望我为哪一个会议提供服务,都会很早就联系确认,然后及时提供会议信息、时间地点之类,工作结束后的付款也很及时。但是同一个公司的北京分支,合作起来就很不顺。有时到了会议前一天,都还没有任何资料提供,也不告诉我时间地点,非得我自己去问,有时到了现场还是乱哄哄的。会后付款就更别提了,比如去年4月为他们干的活,到现在还没结帐呢。当然那是一家业内还算知名的跨国公司,又有多年合作史,我倒不怕他们赖账,只是对他们的混乱低效,实在不能理解。同一家公司,两地分支的风格,很不一样。

呵呵,这样啊,太过分了,一年都不付帐。不过我们单位还好,至少在会议组织安排上,会议上的费用,都是一周内结账,不会做的这么混乱。财务也不允许这么挂着账,因为会议所有费用都必须跟会议通知一起交到财务结算,会议大部分费用都是事前支取了支票的,这个必须几天内就结,那像你说的这种翻译费用,也必须一起结,不能单独结。
 
最大赞力
0.54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讲了这么多关于租界的事,其实我想引出的主旨是:“契约精神”。

曾经有一次,和一个北京同事聊天,他说根据他的自身经历,他觉得上海这个城市最大的优点是“契约精神”。

无独有偶,上海电视台有一档《头脑风暴》栏目,曾邀请来自北方地区(北京、东北)和上海以及江浙的企业家代表,讨论过“契约精神”这个话题。北方貌似“红顶商人”比较多,讨论中大家也质疑了他们的经营之道与公平自由的商业经济会有多大关系。至于非“红顶商人”呢,well,北方阵营中,来自东北的一位女企业家(糖烟酒食品批发商)鄙视地说:“我总觉得南方人太磨叽,十次生意九次不成功。俺们东北客户就豪爽许多,来了就拿货,痛快!” 于是南方阵营中,有位老先生插问:“我们南方人确实习惯讨价还价、甚至斤斤计较,可生意一旦成交,违约的多不多?”那位东北女强人被问住了,最后实事求是地回答:“你们南方人不咋违约,俺们东北人违约、毁约的很多。” 听到这里,节目主持人袁岳适时打断了此话题没再深入下去。

即使是从我个人与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在工作中打交道的经历而言,我也经常能够感受到上海人与外地人在行事风格上的差异。有些北方人真的是相当豪爽,可以拍胸脯保证什么没问题,甚至连合约都不高兴签,嫌烦琐,如果你提出签约要求,他可能还会不高兴,认为你不放心他。但是即使保证了没问题,最后往往还是会有问题:wdb4:,于是扯皮的事情就都来了。上海人中当然也有不靠谱的人,但是更多的情况还是:有把握才答应你,否则不会把话说得很满,或者丑话先说在前头,然后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有人觉得上海人做生意胆子小、精明、小气,但是窃以为这倒恰恰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商业规则(尤其是“胆子小”),其中也包含着“契约精神”。

也许,在目前的中国,上海是距离西方制度式/契约式管理文化最近的一个城市。这得益于当年的租界历史。
殖民地, 就是好,
就是好啊, 就是好。
 
最大赞力
0.54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范爷有一次提到上海的租界文化=香港的殖民地文化。我认为上海和香港还是有所区别。租界毕竟不完全是殖民地,上海也经历过“红色的30年代”,并成为当时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左翼”在当时的语境里纯然是褒义的)的中心舞台。俺明天来议。
所以, 上海比香港还差点。
 
最大赞力
0.54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呵呵,这样啊,太过分了,一年都不付帐。不过我们单位还好,至少在会议组织安排上,会议上的费用,都是一周内结账,不会做的这么混乱。财务也不允许这么挂着账,因为会议所有费用都必须跟会议通知一起交到财务结算,会议大部分费用都是事前支取了支票的,这个必须几天内就结,那像你说的这种翻译费用,也必须一起结,不能单独结。
老红军的优良革命传统, 拿了老百姓东西, 打白条: 等革命胜利那一天, 凭这个条去当地人民政府领取大洋四十块。
对外的宣传是: 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国内端午放三天假,来把落下的功课补上。顺祝各位看官端午节快乐!加拿大的华人超市,粽子想必有得卖吧?香袋呢?

娃娃端午节快乐!粽子有卖,就是不容易买到我爱吃的大肉粽:D 不过听我姐说她知道一家上海点心店里有卖,周末才托她带来着。

人民币好几十一个呢,吃不起。

我今天在ocean看到现卖的煮好的粽子,0.99刀一个,不知道算不算贵啊?
 

irene999

反面典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老红军的优良革命传统, 拿了老百姓东西, 打白条: 等革命胜利那一天, 凭这个条去当地人民政府领取大洋四十块。
对外的宣传是: 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如果真拿到了钱,还好。

这个宣传还可以,不算恶劣,现在有些宣传简直让人无语,气都没处出。
 
H

happyvanw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是伐,那看来是我自己功课没做好,该打!

说到“疯狂原始人”,因为我女儿前一阵子不是应付毕业考来着么,于是就没去看,昨天考完,想带她去看了,却发现已经下线了。所以才看了辛巴达。我特地问了电影院,说接到紧急通知,就在前天撤下线的,好遗憾!后来网上一搜,说是“疯狂原始人”票房太好,怕影响国产片票房,所以叫撤。如果是这样,国内的这点,还是让人挺失望的:(

星戰好看,鋼鐵俠差評。極速6:wdb2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我有一个客户,在上海和北京都有分支,和上海分支的合作总是很愉快,比如我作为翻译,他们希望我为哪一个会议提供服务,都会很早就联系确认,然后及时提供会议信息、时间地点之类,工作结束后的付款也很及时。但是同一个公司的北京分支,合作起来就很不顺。有时到了会议前一天,都还没有任何资料提供,也不告诉我时间地点,非得我自己去问,有时到了现场还是乱哄哄的。会后付款就更别提了,比如去年4月为他们干的活,到现在还没结帐呢。当然那是一家业内还算知名的跨国公司,又有多年合作史,我倒不怕他们赖账,只是对他们的混乱低效,实在不能理解。同一家公司,两地分支的风格,很不一样。

这么看来娃娃是自雇职业翻译还可能是英语老师兼职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