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gordondeng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雁荡路上的味香斋搞碗麻酱面哒哒也不错,泰康食品的鲜肉月饼也是要吃的
借娃娃的帖,记录些记忆中的上海。

泰昌 - 是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曾经红极一时的蛋糕店,门面沿着街道转弯,长有大人排队。小学每年的春游前,妈妈都带我来这里,选自己喜欢的“桃子蛋糕” (其实就是类似鸡蛋和面的马拉糕做成了桃子状),通常买4个,再有就是麦丽素和方腿片儿。每年我生日,妈妈就来这里给我买个大蛋糕,当时还都是普通蛋奶,后来红宝石兴起了鲜奶蛋糕,就此我和泰昌蛋糕的缘分尽了。

牛奶棚 - 小学三年级前,我都是喝瓶装牛奶,每天父亲一早就去排队,前后左右地唠唠家常,都是为孩子操心的父辈们。据说有一个老爷爷,在来牛奶棚给小孙子买牛奶的路上,过马路时被车压死了。牛奶棚还兼卖小点心,印象中都不太好吃。小学三年级后,我就吃上了袋装奶,带去学校吃,有可可味儿和草莓味儿两种,吃完就把袋子吹大了封口,一脚踩上乒乓响,享受这种爆炸的快感... 如今还有牛奶棚,但全部变了滋味儿,营业员都是上海老阿姨,态度倦怠,这盘生意恐是不长久。

美心 - 陕西北路茂名路。妈妈有个姐妹在里面做事,当时我每周三要去上海外国语学校读英语,妈妈送,去之前就到阿姨这里吃一碗燕皮馄饨或者鲜肉汤圆。阿姨喜欢我,常常多给我几个。我总舍不得把碗里的馄饨汤圆吃光,数着吃,慢慢吃。吃完后就等着下周三。如今美心也还在,每次回上海都去吃,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气氛已不是那个气氛,心情也不是那个心情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20路去外滩 - 20路最早是电车,在南京西路上开,一直开到外滩。外公常常陪我坐。那时公交车都不太挤,基本有座儿。我趴在窗户上,看车子驶过的店家,南京西路的商铺我能按着顺序背,同车的乘客会凑过来夸我伶俐,外公特别得意,我也得意,卯起来继续背唐诗摇头晃脑地显摆。
特别喜欢外滩,那些长得不太一样的建筑,冷峻又高傲。我牵着外公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在九江路上,外公会说一段上海与日本人的历史,外公恨日本人,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迷恋学习日语总觉得背叛了外公。
说话间,就到了码头坐轮船。我爱去甲板,外公扶着我,我吹着黄浦江的风,兴致高昂。轮船叫,我也叫,看江水拍岸,望对岸荒芜。
如今回上海,我不敢去外滩,怕想起外公和他扶着我的手掌,那么有力,充满爱。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20路去外滩 - 20路最早是电车,在南京西路上开,一直开到外滩。外公常常陪我坐。那时公交车都不太挤,基本有座儿。我趴在窗户上,看车子驶过的店家,南京西路的商铺我能按着顺序背,同车的乘客会凑过来夸我伶俐,外公特别得意,我也得意,卯起来继续背唐诗摇头晃脑地显摆。
特别喜欢外滩,那些长得不太一样的建筑,冷峻又高傲。我牵着外公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在九江路上,外公会说一段上海与日本人的历史,外公恨日本人,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迷恋学习日语总觉得背叛了外公。
说话间,就到了码头坐轮船。我爱去甲板,外公扶着我,我吹着黄浦江的风,兴致高昂。轮船叫,我也叫,看江水拍岸,望对岸荒芜。
如今回上海,我不敢去外滩,怕想起外公和他扶着我的手掌,那么有力,充满爱。
一说起外公外婆亲娘爷爷倒是令人回忆颇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从南阳路幼儿园以及后来的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放学后到我母亲当时的公司(如今的中信泰富)吃饭,是一条并不长的路,但也是我这辈子最怀念的一段时光。北京西路的梧桐树和白玉兰,总在最美的季节斑驳着阳光弥漫着花香。那个时候的上海,夏天不那么热,老房子下走走,特别凉快。那个卖栀子花白兰花的婆婆,那个我在他那儿花了2块钱巨资购入的第一套张曼玉贴纸,那个油墩子小摊贩,以及那个我和小伙伴蹲在路边吃1毛钱一串的羊肉串的小新疆。

上海的味道,就是那些阳光晒后的被单香,那些弄堂里左邻右舍的交谈声,那条和妈妈每天走过的小巷,那些已经不知何处去的小伙伴如今各奔天涯。

记得啊,还有和马桶配套的刷子,还有痰盂以及痰盂上的牡丹花。

巷口的公共厕所,每次经过都倒吸一口气全马跑过,回头再和小伙伴笑作一团。

泰昌 - 是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曾经红极一时的蛋糕店,门面沿着街道转弯,长有大人排队。小学每年的春游前,妈妈都带我来这里,选自己喜欢的“桃子蛋糕” (其实就是类似鸡蛋和面的马拉糕做成了桃子状),通常买4个,再有就是麦丽素和方腿片儿。每年我生日,妈妈就来这里给我买个大蛋糕,当时还都是普通蛋奶,后来红宝石兴起了鲜奶蛋糕,就此我和泰昌蛋糕的缘分尽了。

牛奶棚 - 小学三年级前,我都是喝瓶装牛奶,每天父亲一早就去排队,前后左右地唠唠家常,都是为孩子操心的父辈们。据说有一个老爷爷,在来牛奶棚给小孙子买牛奶的路上,过马路时被车压死了。牛奶棚还兼卖小点心,印象中都不太好吃。小学三年级后,我就吃上了袋装奶,带去学校吃,有可可味儿和草莓味儿两种,吃完就把袋子吹大了封口,一脚踩上乒乓响,享受这种爆炸的快感... 如今还有牛奶棚,但全部变了滋味儿,营业员都是上海老阿姨,态度倦怠,这盘生意恐是不长久。

美心 - 陕西北路茂名路。妈妈有个姐妹在里面做事,当时我每周三要去上海外国语学校读英语,妈妈送,去之前就到阿姨这里吃一碗燕皮馄饨或者鲜肉汤圆。阿姨喜欢我,常常多给我几个。我总舍不得把碗里的馄饨汤圆吃光,数着吃,慢慢吃。吃完后就等着下周三。如今美心也还在,每次回上海都去吃,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气氛已不是那个气氛,心情也不是那个心情了。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 我记得,在少年宫里有一张特别大特别大的宋庆龄奶奶的像。画像上,宋庆龄奶奶特别慈祥,微微笑,柳眉细长,眼睛会说话。少年宫的老师告诉我们,她特别爱孩子。
除了学校生活,我在少年宫参加合唱团和朗诵队。少年宫有一片宽广的草坪,休息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坐在草地上说话。那时,妈妈都给我穿长长的裙子,有大大的裙摆,白色的袜子,和黑色的镂空皮鞋,头发都梳起小辫,戴大红色头箍。妈妈总告诉我,小姑娘不要跑,走路要慢,要挺胸。

20路去外滩 - 20路最早是电车,在南京西路上开,一直开到外滩。外公常常陪我坐。那时公交车都不太挤,基本有座儿。我趴在窗户上,看车子驶过的店家,南京西路的商铺我能按着顺序背,同车的乘客会凑过来夸我伶俐,外公特别得意,我也得意,卯起来继续背唐诗摇头晃脑地显摆。
特别喜欢外滩,那些长得不太一样的建筑,冷峻又高傲。我牵着外公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在九江路上,外公会说一段上海与日本人的历史,外公恨日本人,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迷恋学习日语总觉得背叛了外公。
说话间,就到了码头坐轮船。我爱去甲板,外公扶着我,我吹着黄浦江的风,兴致高昂。轮船叫,我也叫,看江水拍岸,望对岸荒芜。

Celine同学接过在下的笔杆子在下倍感欣慰:wdb6::wdb37::wdb19::wdb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富丽绸缎呢绒公司 - 妈妈在这里工作了大部分时间,从小学徒做到了师傅,从豆蔻转而中年。那时候还不流行成衣,人们都爱来买布。量布的尺是长长的木头尺,剪布的刀子是铁打的张小泉。我放学后就在妈妈的柜台帮忙。这段经历很是有意思。单单是白,就分例如漂白和本白诸多种,客人说个颜色,我就把布匹给妈妈找出来。发票本儿是黄色白色蓝色三联,用影印纸,我刚学会数学那会儿,就帮着开发票,没有计算器,妈妈用算盘打,手指飞舞在木算盘上,我视妈妈为魔术师。客人们看我开发票,都不着急,我写得慢,也没人催,反而都鼓励我。柜台连着账台,开完发票我就把发票夹上,甩给在账台上的那个老爷爷。客户去给钱,转头再来领布。我还担着认清楚哪个客户哪块布的艰巨任务。这对于日后我对人脸过目不忘的才华起到了关键作用。
来买布的人各式各样,大多数来的太太穿的讲究,珍珠项链戴戴,葱白手指上有个翡翠戒指,一丝不苟的发型,讲话多是吴侬软语,走路多是轻盈优雅,多爱真丝和毛绒。也有一些普通人家的太太,买平价布,有时候也会多要点零头布。我坐在柜台的内侧,也算是经了点世面。羽西是常客,那时候就是冬菇头,化妆,算的很精,还会讨价还价。妈妈总说她难看,但妈妈也说,你要好好学英语,将来出国去念书。这句话,一晃20多年,阴差阳错,如今也总算出来了,出来读书了。
布店里的人情世故,在今天看来,潜移默化着我的为人处世。布店里妈妈的同事卧虎藏龙。譬如,某个奶奶是从前上海滩一个大官儿的三姨太,从前根本不用出来做事,娇生惯养,穿金戴银。一场劫难,大官儿带着大老婆去了台湾,没留什么给三姨太,三姨太为了养家,只好出来谋营生。三姨太说着一口地道英语,改革开放那会儿偶有外宾(那时候的洋大人都叫外宾),都是这个三姨太接待。我都跑去三姨太的柜台在旁边听她说英语,特别羡慕。三姨太对我很客气,口袋里总预备着糖果小食,和我说话都弯下腰,讲话轻,走路慢,爱穿旗袍,身姿绰约,以至于之后读张爱玲,这个三姨太都是我想象的范本。
虽说平日里一团和气,其实布店也是充满着竞争。我母亲是个不服输的人,她所在的棉麻柜台的棉麻单价不如真丝柜台高,所以要做赢真丝毛纺,只能跑量。妈妈的业绩几乎每个月都是冠军。我在柜台帮忙的时候,也学会了招呼客人,客人同我说话,我也不怕生,帮妈妈拉生意,发票越开越精准快速,还学会告诉客人全棉的是如何如何地透气舒适。或许从那个时候就注定了,我要吃开口饭。
现在公司搬到了石门二路,妈妈的同事大多退休,妈妈也早不做了。但我知道,妈妈特别怀念也特别骄傲在富丽做事的时光,其实那也是我最最喜爱的和妈妈一起亲密无间的日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从南阳路幼儿园以及后来的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放学后到我母亲当时的公司(如今的中信泰富)吃饭,是一条并不长的路,但也是我这辈子最怀念的一段时光。北京西路的梧桐树和白玉兰,总在最美的季节斑驳着阳光弥漫着花香。那个时候的上海,夏天不那么热,老房子下走走,特别凉快。那个卖栀子花白兰花的婆婆,那个我在他那儿花了2块钱巨资购入的第一套张曼玉贴纸,那个油墩子小摊贩,以及那个我和小伙伴蹲在路边吃1毛钱一串的羊肉串的小新疆。

上海的味道,就是那些阳光晒后的被单香,那些弄堂里左邻右舍的交谈声,那条和妈妈每天走过的小巷,那些已经不知何处去的小伙伴如今各奔天涯。

娃娃开的贴,勾起太多回忆,也惹了太多眼泪儿。

如今的上海,变化太快,人也变得太多,我怀念的,是那个记忆中的上海,那些我真心诚意爱过的人们。

静安区紧邻黄浦区,所以Celine所有的回忆对于我都是相当的熟悉~~

比如两边长满梧桐树的北京路贯穿静安和黄浦,北京西路石门路往静安寺方向属于静安,北京西路西藏路往外滩方向属于黄浦。北京西路和著名的南京西路平行,在地铁2号线还未开通时,我每次去南京西路都是坐21路到北京西路泰兴路下车,穿过一条马路就是著名的南京西路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 我记得,在少年宫里有一张特别大特别大的宋庆龄奶奶的像。画像上,宋庆龄奶奶特别慈祥,微微笑,柳眉细长,眼睛会说话。少年宫的老师告诉我们,她特别爱孩子。
除了学校生活,我在少年宫参加合唱团和朗诵队。少年宫有一片宽广的草坪,休息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坐在草地上说话。那时,妈妈都给我穿长长的裙子,有大大的裙摆,白色的袜子,和黑色的镂空皮鞋,头发都梳起小辫,戴大红色头箍。妈妈总告诉我,小姑娘不要跑,走路要慢,要挺胸。
少年宫还有一个勇敢者道路,还有个爬高的杆子,如今想来危险性不低。我因为穿裙子的时候多,不常玩。偶尔学校会组织课外活动的时候,我换了运动裤才有机会爬高爬低。有一次,最后一关是从爬杆的杆子高处滑下来,我很害怕,后退不能,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把在杆子下等着保护我们的自然科学课的老师的嘴唇踢开了......

现在的福利会少年宫,据说不能免费去了,要给钱了,重新装修过的少年宫有高高的墙,阻隔了一些东西,一些失去了很久的东西。

我童年记忆中的中福会少年宫是一幢白色西式建筑,还有一片大大的草坪,很典雅很洋气。和Celine一样,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喜欢在草地上玩~~

勇敢者道路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项目,看来小小的年龄就流露出了一股冒险精神,我倒并不怕从爬杆的杆子高处滑下来,反而觉得很好玩。只有勇敢的小孩子才敢玩勇敢者道路吧,Celine和我看来都属于勇敢的小孩子了,哈哈: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20路去外滩 - 20路最早是电车,在南京西路上开,一直开到外滩。外公常常陪我坐。那时公交车都不太挤,基本有座儿。我趴在窗户上,看车子驶过的店家,南京西路的商铺我能按着顺序背,同车的乘客会凑过来夸我伶俐,外公特别得意,我也得意,卯起来继续背唐诗摇头晃脑地显摆。
特别喜欢外滩,那些长得不太一样的建筑,冷峻又高傲。我牵着外公的手,小心翼翼地走在九江路上,外公会说一段上海与日本人的历史,外公恨日本人,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迷恋学习日语总觉得背叛了外公。
说话间,就到了码头坐轮船。我爱去甲板,外公扶着我,我吹着黄浦江的风,兴致高昂。轮船叫,我也叫,看江水拍岸,望对岸荒芜。
如今回上海,我不敢去外滩,怕想起外公和他扶着我的手掌,那么有力,充满爱。

外滩和外白渡桥,对于我实在有着太多太多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经常带着我去外滩散步。长大后,我一有空也经常陪伴年老的爷爷奶奶去外滩散步,去年最后一次陪爷爷去外滩散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写到这里,眼眶已经湿润了。。。

在外滩消失的上海友谊商店

曾经的上海友谊商店位于北京东路圆明园路,是现在外滩半岛酒店的所在地,紧邻上海广播电视局和外滩。小时候,家人带我去外滩散步的时候总会经过友谊商店。童年记忆中的上海友谊商店很高端大气上档次,里面卖很多外国货,价格自然也都不菲,里面的顾客大都是华侨和有钱人。我想那时候的上海友谊商店和南京东路的上海华侨商店应该是一个级别的。
 

哆啦A梦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上海挺国际化的,比那巴黎纽约都不差!
就是有些外来户,喜欢自封“港督”,给上海人民和谐的生活里添加了些不和谐的笑料!:wdb14::wdb6:
 
G

gordondeng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上海挺国际化的,比那巴黎纽约都不差!
就是有些外来户,喜欢自封“港督”,给上海人民和谐的生活里添加了些不和谐的笑料!:wdb14::wdb6:

要这么说,上海90%都来自外地,除了本地人之外。真不知道姐是不是本地人。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