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评论]预测加拿大央行9月加息!房奴惨:每月多还这么多钱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57273/

飞翔的云 : 2018-08-30#1
新闻:《预测加拿大央行9月加息!房奴惨:每月多还这么多钱》的相关评论
8月29日,加拿大BMO银行发布报告称,由于加拿大CPI等经济数据稳健走高,再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和美联储表态加息预期不变。
所以BMO预测加拿大央行将在9月大概率再加息一次。
BMO还表示即便加拿大房奴能躲过9月份,但10月加拿大央行加息的概率几乎就是100%。二者唯一的不同时如果10月加息,也许将是2018年内最后一次。如果在9月加息,则有可能在12月还要再加一次。
BMO还预测,加拿大央行的加息趋势至少会维持到2020年。
届时,加拿大商业银行的25年浮动利率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或将达到5.89%。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以3%的浮动利率借入100万期限25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1500加元每月。这几乎是很多加拿大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了。
对很大一部分加拿大房奴来说,这是完全不可承受之重!
在BMO发布报告之前,市场预测央行在9月加息的概率只有23.5%,在10月加息的概率为73%,年内再加息两次的概率为26%。
但在BMO的报告发布之后,市场预测9月加息概率上涨到33%,而10月加息概率上涨到80%,年内再加息两次的概率为31%。
这既是对BMO品牌和专业程度的认可,也是加拿大全体房奴的莫大悲哀。
BMO首席经济学家Douglas Porter则表示,加息对加拿大地产市场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和监管背景更加紧张的情况下,加拿大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动持续放缓。
Douglas Porter个人判断加拿大央行在2019年至少还有2次加息,这个判断在市场里是比较乐观的,悲观的看法认为2019年还将加息4次。
BMO的贷款模型显示,以100万贷款总额25年期限计算,3%的年利率则总利息为422632.94加元,4%的年利率则总利息为583510.18加元,5.89%的年利率则总利息为912778.91加元。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黄三水说,绝大多数人都能从理智上接受加拿大央行不断加息的事实,但人们很容易在情感上选择忽略持续加息带来的巨大财务后果。这有点像温水煮青蛙,等利率真的达到BMO预测的高度后,很多人将只剩一个选择,那就是卖房。
所谓的地产泡沫被刺破就是大家都想卖房子没有人想买房子,地产市场无量下跌。
黄三水也说,末日预言永远会存在,但是不是末日真的会来很难说,如果误判了局面,把房子错卖了未来也是要拍大腿后悔的。
具体的建议就是,如果自认为家庭现金流足以抵御最爆裂的加息,那就静观其变吧,房地产是长周期行业,只要熬过寒冬,盛夏的收获也会很大。
但小编则想补充一句,现金流不足的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感谢自由党的垃圾政策

梅西 : 2018-08-30#2
任何让房价大跌的政策都支持

shi-ma-he : 2018-08-30#3
太低息低税就是鼓励杠杆和资金炒做,是帮助资本层割劳动层韭菜的推手。贫富大幅分化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利率暴跌开始的。现在的两三个百分点的利率仍是历史最低。

Andywolf : 2018-08-30#4
是因为美元有加息预期吗?

cryi7667 : 2018-08-30#5
就这点经济增长就不停加息,脑子都锈了

AVANTAR : 2018-08-31#6
加息要底气啊。加元能做到10元人民币,我们回国的底气就足一些了。

Kerrigan : 2018-08-31#7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以3%的浮动利率借入100万期限25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1500加元每月。这几乎是很多加拿大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了。 "

小编,这句话有多傻逼呢?为了制造焦虑可以胡喷对吧?

我不是说你写错小数点。你的智商低我知道,我就当你写对了,是4721.2加元。这点小事哥不跟你计较。

你知道能够借100万加元的人,年收入是多少么?按照4倍算是25万,按照6倍算也是16万多。哥年收入还没有16万,但是每两周到手的钱(扣去各种税和保险)也有3k多。年收入16万或者25万的人,肯定比我多好多吧?

也就是说,对于能够借100万加元的人来说,每月多出1500元其实就是月收入的1/4都不到,甚至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几。这对于他们来说很敏感吗?再说,他们还有很多提前还款的可能。到时候要么借款本金少了可以提前还完,要么可以维持原来的还款计划但是每月减少还款额度。

你拿高收入人群的借款数额,去评估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影响,有什么意义?你怎么不说对于一个最低收入的服务员来说一辆GLE400可能就是她四五年的生活费呢!

Horse Dragoon : 2018-08-31#8
买不起房的永远买不起, 跟利率涨跌屁关系没有。

BCIT-software : 2018-08-31#9
这下真的是戳到痛处了,连这个傻猫都跳出来了,一切妨碍房价暴涨的消息都是假消息,接盘侠们加油啊。

茹妹 : 2018-08-31#10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以3%的浮动利率借入100万期限25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1500加元每月。这几乎是很多加拿大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了。 "

小编,这句话有多傻逼呢?为了制造焦虑可以胡喷对吧?

我不是说你写错小数点。你的智商低我知道,我就当你写对了,是4721.2加元。这点小事哥不跟你计较。

你知道能够借100万加元的人,年收入是多少么?按照4倍算是25万,按照6倍算也是16万多。哥年收入还没有16万,但是每两周到手的钱(扣去各种税和保险)也有3k多。年收入16万或者25万的人,肯定比我多好多吧?

也就是说,对于能够借100万加元的人来说,每月多出1500元其实就是月收入的1/4都不到,甚至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几。这对于他们来说很敏感吗?再说,他们还有很多提前还款的可能。到时候要么借款本金少了可以提前还完,要么可以维持原来的还款计划但是每月减少还款额度。

你拿高收入人群的借款数额,去评估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影响,有什么意义?你怎么不说对于一个最低收入的服务员来说一辆GLE400可能就是她四五年的生活费呢!
这个收入也十二三万了,高收入人群。16万的不比你好多少。

neverused : 2018-08-31#11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以3%的浮动利率借入100万期限25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1500加元每月。这几乎是很多加拿大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了。

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每月1500加元? 这数学体育老师教的吗?

茹妹 : 2018-08-31#12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以3%的浮动利率借入100万期限25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1500加元每月。这几乎是很多加拿大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了。

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每月1500加元? 这数学体育老师教的吗?
写错小数点了,不过这点钱对于借100万的人来说还真无所谓。

BCIT-software : 2018-08-31#13
举个例子,温哥华,本那比一个90的房子,首付20%,18,贷72.按照目前贷款利息,每年光还利息就是2.5万,加4000千到5000千的物业费,5000的地税,每年的成本就要3.5万左右。一个90万的房子租金一年能有3.5万么,所以要投资以租养房的童鞋要仔细考虑一下,因为钱存到银行18万一年还能拿到利息,而且央行还要继续加息,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慎重,多等等可能就是几十万的差距。而且现在90万能在本那比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大家心里都有数。

shi-ma-he : 2018-08-31#14
写错小数点了,不过这点钱对于借100万的人来说还真无所谓。
对大多数借100万的人,有所谓,除非全款买房的。因为这些人往往用扛杆更多。而且很多的预算都不会有多少裕度。前阵还有个挺有钱的主在俺们这群工薪朋友一两万的借钱,然后过期了还有部分还不上的。
如果杠杆受限,就要多交本金,社会上的本金支持不了现房价,房价就会下跌。

茹妹 : 2018-08-31#15
对大多数借100万的人,有所谓,除非全款买房的。因为这些人往往用扛杆更多。而且很多的预算都不会有多少裕度。前阵还有个挺有钱的主在俺们这群工薪朋友一两万的借钱,然后过期了还有部分还不上的。
如果杠杆受限,就要多交本金,社会上的本金支持不了现房价,房价就会下跌。
市场说了算。再说了,投资要给自己留点余地,比如现在3的利息,涨到5或者6我还能抗住。不能涨到5我就破产跳楼了,这种我觉得是投机分子,没什么好同情的。

shi-ma-he : 2018-08-31#16
BC的大温,早几年起,市场就己经按利率最大化贷款供房了。当时用最大杠杆买房的,特别是炒房的都赚了不少,所以现在高杠杆已成正常市场规则。如果利率大涨,必然冲击市场。多伦多貌似也差不多。

Horse Dragoon : 2018-08-31#17
嘿嘿,2007年-2008年那会, 利率在 6% , 房价照涨, 人们的工资更低, 没听说房奴惨的。10年过去了, 房价翻了2个跟头了, 有房的更有钱, 没房的更惨!

就一白痴阿Q,还自慰呢!

shi-ma-he : 2018-08-31#18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利率不断降低适应不费力,上涨期间就难办些。

Horse Dragoon : 2018-08-31#19
看到一个挨踢的发言, 笑死人了, 对投资啥也不懂, 显LOW,跟10年前说等等再等的傻冒一样。

BCIT-software : 2018-08-31#2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多少炒房子的和高杠杆买房的破产,傻猫这么紧张干什么,所有不利于房价暴涨的消息都是假消息,要淡定。不行就南下去美国工作呗,我们这种low人在美国还能多赚点美金,接盘侠们加油哦。

CanadaQ : 2018-08-31#21
对于年薪15-20万,贷款100w的人来说,涨息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之前高杠杆买房的人来说,有很大影响。有在多伦多朋友,年薪8万多,16年买个180w多的房子,现在对生活有很大影响。

maviemonreve : 2018-08-31#22
对于年薪15-20万,贷款100w的人来说,涨息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之前高杠杆买房的人来说,有很大影响。有在多伦多朋友,年薪8万多,16年买个180w多的房子,现在对生活有很大影响。
怎么办的贷款,真是个问题

awander : 2018-09-01#23
对于年薪15-20万,贷款100w的人来说,涨息没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之前高杠杆买房的人来说,有很大影响。有在多伦多朋友,年薪8万多,16年买个180w多的房子,现在对生活有很大影响。

年薪8万,16年买180万的房子,按5倍计算贷款40万,首付140万。 也许不需要你为他/她担忧。

Andywolf : 2018-09-01#24
年薪8万,16年买180万的房子,按5倍计算贷款40万,首付140万。 也许不需要你为他/她担忧。
首先担忧应该是银行,有美国次贷的前车之鉴,加拿大银行/政府不会让那种事情再次发生吧?
最危险的应该是最早5%首付那批人,奇怪好像没听到他们抱怨。

may2may : 2018-09-01#25
嘿嘿,2007年-2008年那会, 利率在 6% , 房价照涨, 人们的工资更低, 没听说房奴惨的。10年过去了, 房价翻了2个跟头了, 有房的更有钱, 没房的更惨!

就一白痴阿Q,还自慰呢!
那时候涨是因为房子确实便宜,相对于收入而言,涨的有底气,现在已经涨到了顶,政府和银行对于杠杆资金控制严格,不超过5倍收入,相当于给房价封了顶,年收入20万,贷款最多100万,即便土豪首付100万也最多买200万的房子。其他豪宅怎么卖?

cryi7667 : 2018-09-01#26
首先担忧应该是银行,有美国次贷的前车之鉴,加拿大银行/政府不会让那种事情再次发生吧?
最危险的应该是最早5%首付那批人,奇怪好像没听到他们抱怨。
可以从其他方面省,比如取消旅游等

may2may : 2018-09-01#27
请问多伦多年入20万的人口有多少呢?

Andywolf : 2018-09-01#28
可以从其他方面省,比如取消旅游等
别说加了几次息,从一开始加息我觉得最危险的应是这批人,但加到现在居然没听到他们的大规模坏消息。:unsure:

cryi7667 : 2018-09-01#29
别说加了几次息,从一开始加息我觉得最危险的应是这批人,但加到现在居然没听到他们的大规模坏消息。:unsure:
因为我就是这批人之一,敢这么做的就是因为收入还可以。没有时间攒到足够首付但每个月可以多付但点。但也真心不希望再涨息了。因为加拿大经济并没有红火。

Andywolf : 2018-09-01#30
因为我就是这批人之一,敢这么做的就是因为收入还可以。没有时间攒到足够首付但每个月可以多付但点。但也真心不希望再涨息了。因为加拿大经济并没有红火。
看来问对人了,我还一直认为加拿大经济真地那么好,是美元加息预期吧?

cryi7667 : 2018-09-01#31
看来问对人了,我还一直认为加拿大经济真地那么好,是美元加息预期吧?
就是骚的难受,认为2%的增长就叫告诉发展 ,简直就是没见过世面,没有5%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增长。看看英国澳洲每次说加息最后都以经济发展不足为由,控制。加拿大个傻逼经济主管部门骚的难受玩命加息就为了证明2%叫高速增长。

shi-ma-he : 2018-09-01#32
GDP增长是假数据,如果算上通胀就更水份了。经济增长要看消费增长,可支配收入增长及等值货币购买力。GDP涨8%的那国,中值收入的购买力反而在下降,是内耗或无效水份GDP太高,百姓越来越穷了。

温东仔 : 2018-09-01#33
买不起房的永远买不起, 跟利率涨跌屁关系没有。

一阵见血,不愧是家园的国师啊!

awander : 2018-09-01#34
请问多伦多年入20万的人口有多少呢?

据The All-Canadian Wealth Test, 20%的个人收入达30万。

awander : 2018-09-01#35
那时候涨是因为房子确实便宜,相对于收入而言,涨的有底气,现在已经涨到了顶,政府和银行对于杠杆资金控制严格,不超过5倍收入,相当于给房价封了顶,年收入20万,贷款最多100万,即便土豪首付100万也最多买200万的房子。其他豪宅怎么卖?

多伦多平均房价250万的小区,家庭中位收入鲜有低于30万的。 (也许华人土豪集聚区除外)
20%的多伦多个人(或许家庭)收入达30万, 也许没有必要替他们担忧。

Chinada : 2018-09-01#36
据The All-Canadian Wealth Test, 20%的个人收入达30万。

这个数字是Household income

awander : 2018-09-01#37
这个数字是Household income
看数字也许是家庭收入,但那文章好似个人收入。

maviemonreve : 2018-09-01#38
看来问对人了,我还一直认为加拿大经济真地那么好,是美元加息预期吧?
加息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元加息,另一方面是为以后降做好台阶。未来五年内降息的可能非常高

gonghaiyong : 2018-09-01#39
我的房贷每月增加了45$了,看来低息贷款好日子结束了,

awander : 2018-09-01#40
我的房贷每月增加了45$了,看来低息贷款好日子结束了,

我买第一套房子时的利率可是12.75%。

目前的利率大家就偷着乐吧。

shw019 : 2018-09-01#41
怎么办的贷款,真是个问题
可能是新移民。

Chinada : 2018-09-01#42
看数字也许是家庭收入,但那文章好似个人收入。

Booming Calgary tops everyone: its wealthiest households rake in $363,760 a year on average.

shw019 : 2018-09-01#43
把买房子当成事业或作为挣钱的手段的, 或当成爱好兴趣的, 就好好研究, 无可厚非。

awander : 2018-09-01#44
Booming Calgary tops everyone: its wealthiest households rake in $363,760 a year on average.

几年前,卡尔加里中位家庭收入在全球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排列首位,第二位埃德蒙顿。 现在石油不景气加元猛跌,卡城风光不再。

Horse Dragoon : 2018-09-01#45
那时候涨是因为房子确实便宜,相对于收入而言,涨的有底气,现在已经涨到了顶,政府和银行对于杠杆资金控制严格,不超过5倍收入,相当于给房价封了顶,年收入20万,贷款最多100万,即便土豪首付100万也最多买200万的房子。其他豪宅怎么卖?


哈哈。你担心的没必要啊, 豪宅是工薪族买的吗?
有钱人多的你想不到。

Andywolf : 2018-09-01#46
加息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元加息,另一方面是为以后降做好台阶。未来五年内降息的可能非常高
我感觉2-3%的gdp增长不大可能这样不停加息,来自美元加息的压力更大一些。
最近美国的经济政策搞死了几个小国,造成十几个国家货币贬值10%以上。俄罗斯也是其中,受冲击很大。

BCIT-software : 2018-09-01#47
现在都可以返佣金啦,好多经纪打过来说可以反佣金,50-80不等,买房的想着点,省点是点。

aywl : 2018-09-01#48
50-80 不等是什么意思?具体返多少?谢答复



现在都可以返佣金啦,好多经纪打过来说可以反佣金,50-80不等,买房的想着点,省点是点。

闲钱想投资 : 2018-09-01#49
加拿大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税负高昂,个别城市的房地产比较像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从经济学看应该是个中性词吧,这个链条中受益人还是很多的,这个名称的专业说法源自美国前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证监会主席,当时人间一切荣誉他都有。如果不是他儿子坏事,估计还能玩几十年。几十年后的事,谁知道。
人活在当下活在今早,如果房地产这个担子太重,就减负。那些真真假假的钱财,谁说的清楚。

awander : 2018-09-01#50
加拿大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税负高昂,个别城市的房地产比较像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从经济学看应该是个中性词吧,这个链条中受益人还是很多的,这个名称的专业说法源自美国前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证监会主席,当时人间一切荣誉他都有。如果不是他儿子坏事,估计还能玩几十年。几十年后的事,谁知道。
人活在当下活在今早,如果房地产这个担子太重,就减负。那些真真假假的钱财,谁说的清楚。

连庞氏的来源都没有搞清楚,就敢扯淡,佩服。

闲钱想投资 : 2018-09-01#51
连庞氏的来源都没有搞清楚,就敢扯淡,佩服。
庞氏骗局如何解释,远远没有活在当下重要。
房子如果没有贷款,地税学校税管理维护及日常运作成本,低于3%就会打折扣,如果银行利息上了5%,120万的房,年度硬成本简单算大约10万。加拿大的总体税率根据菲沙研究统计,大约40%,10万养房的理论税前支出大约16万。根据最新统计,多伦多家庭中位数税前大概7万8,如果不考虑以前低价买的房及贷款很低等情况,从数学上看,这就是一个谬论。
至于这个骗局会不会破,没有谁说的清楚,有些骗局会成为千古之谜。
反正我的看法就是实在负担不了房价,就减负,不要硬挺。前几天就看到温哥华一家人住不起自己早已付清的房子,那房子能卖天文数字的钱,说穷又那么多钱,说那么多钱可是又那么困难。

闲钱想投资 : 2018-09-01#52
普通人,现在决定参与这场赌博的,要多思。
天下的路,很多,除了房地产博弈,还可以在很多地方博弈。
时间很快,尤其是加拿大这样平平淡淡的地方,要在年青走的动的时候,把自己也偶尔当人看看,该娱乐享受的时候还是给自己花点钱。退一万步讲,就算老了有千万亿万,这钱到底与你何干又谁知道。

awander : 2018-09-02#53
庞氏骗局如何解释,远远没有活在当下重要。
房子如果没有贷款,地税学校税管理维护及日常运作成本,低于3%就会打折扣,如果银行利息上了5%,120万的房,年度硬成本简单算大约10万。加拿大的总体税率根据菲沙研究统计,大约40%,10万养房的理论税前支出大约16万。根据最新统计,多伦多家庭中位数税前大概7万8,如果不考虑以前低价买的房及贷款很低等情况,从数学上看,这就是一个谬论。
至于这个骗局会不会破,没有谁说的清楚,有些骗局会成为千古之谜。
反正我的看法就是实在负担不了房价,就减负,不要硬挺。前几天就看到温哥华一家人住不起自己早已付清的房子,那房子能卖天文数字的钱,说穷又那么多钱,说那么多钱可是又那么困难。

不知道你这些数字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但和现实相差太远。

120万的房子年度硬成本10万,养房税前支出16万。 你自己相信这些荒唐数字吗?

120万的房子,25%的首付,90万房贷,5%的利率,每年利息4.5万,在多伦多,地税5009,每年基本成本5万, 10万的一半。

租一套120万的房子,每年租金至少5万。也就是说,以目前多伦多的疯狂房价,租房并不比买房便宜。 当然租一个地下室一定会比买一套120万的豪斯省钱。可这能比吗?

Andywolf : 2018-09-02#54
普通人,现在决定参与这场赌博的,要多思。
天下的路,很多,除了房地产博弈,还可以在很多地方博弈。
时间很快,尤其是加拿大这样平平淡淡的地方,要在年青走的动的时候,把自己也偶尔当人看看,该娱乐享受的时候还是给自己花点钱。退一万步讲,就算老了有千万亿万,这钱到底与你何干又谁知道。
投资房产和炒房不一样,多数投资人都属于保守型理财的,在他们眼里其它的“博弈”才是赌博。

闲钱想投资 : 2018-09-02#55
投资房产和炒房不一样,多数投资人都属于保守型理财的,在他们眼里其它的“博弈”才是赌博。
你像是属于那种容易看得开不容易偏执的性格。
房地产那么大的盘子背后推手的力量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遇到了就遇到了,没有遇到也不要强求。后来看到报道分析说美国10多年前那场次贷做局,多少普通人家血流成河,只是流入谁家就是千古之谜了。

闲钱想投资 : 2018-09-02#56
不知道你这些数字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但和现实相差太远。

120万的房子年度硬成本10万,养房税前支出16万。 你自己相信这些荒唐数字吗?

120万的房子,25%的首付,90万房贷,5%的利率,每年利息4.5万,在多伦多,地税5009,每年基本成本5万, 10万的一半。

租一套120万的房子,每年租金至少5万。也就是说,以目前多伦多的疯狂房价,租房并不比买房便宜。 当然租一个地下室一定会比买一套120万的豪斯省钱。可这能比吗?
如果你能计算120万的房子利息要4.5万,说明你能理性思考问题,至于120万的房子,一年成本到底要多少,这个在精算上并不太复杂,我说的是简化模型算法,肯定又偏差。
加拿大的税务表格,在税局官网上就有,过了免税额度(大约是1万2),最低征税大约是30%起,在这里工作挣钱的都知道要交税的。养房成本用的钱,要用你自己拿到手的钱去养。
至于很多利益驱动下的软文鼓励炒房,算算房子每年的各种硬成本,看看每年多伦多房价涨幅达到盈亏平衡点了没有,如果低于硬成本的百分点,所谓房价涨了就是蒙人。

ccyyyycc : 2018-09-02#57
几年前,卡尔加里中位家庭收入在全球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排列首位,第二位埃德蒙顿。 现在石油不景气加元猛跌,卡城风光不再。
人家是为了给你看黑体字,告诉你读文章仔细些,不是讨论阿省收入趋势。

awander : 2018-09-02#58
如果你能计算120万的房子利息要4.5万,说明你能理性思考问题,至于120万的房子,一年成本到底要多少,这个在精算上并不太复杂,我说的是简化模型算法,肯定又偏差。
加拿大的税务表格,在税局官网上就有,过了免税额度(大约是1万2),最低征税大约是30%起,在这里工作挣钱的都知道要交税的。养房成本用的钱,要用你自己拿到手的钱去养。
至于很多利益驱动下的软文鼓励炒房,算算房子每年的各种硬成本,看看每年多伦多房价涨幅达到盈亏平衡点了没有,如果低于硬成本的百分点,所谓房价涨了就是蒙人。

自80年代初期起已经填了N年税表了,加拿大的最低征税远低于30%。 谈起养房税务等等,数字非常重要。动辄相差40%,譬如10万成本,其论据论点难以信服。

老百姓需要居住,大多数人只有两个选择,租房或者买房。以多伦多为例,即或在高房价的今天,租房并不一定比买房合算。 至于所谓房价涨了蒙人, 那些10年20年租房而没有上车的人以及10年前买房的人,心里都明镜般清楚。

以多伦多市中心的高端1+1康斗为例,金融危机前,利率6%,售价30万,房租1600。如今利率3%,售价60万,房租2300。 10多年前,很多人都认为多伦多房子太贵,傻子才会买房。可如今到底谁傻不言自明。

那些计算购房成本的人不要忘记房屋的两大基本特性。 其一,居住收益功能,其二,房价的保值功能。 即使假定房价和通货膨胀同步增长,这两个功能之和超过购房成本,买房就值,就不会被人蒙了。

闲钱想投资 : 2018-09-02#59
自80年代初期起已经填了N年税表了,加拿大的最低征税远低于30%。 谈起养房税务等等,数字非常重要。动辄相差40%,譬如10万成本,其论据论点难以信服。

老百姓需要居住,大多数人只有两个选择,租房或者买房。以多伦多为例,即或在高房价的今天,租房并不一定比买房合算。 至于所谓房价涨了蒙人, 那些10年20年租房而没有上车的人以及10年前买房的人,心里都明镜般清楚。

以多伦多市中心的高端1+1康斗为例,金融危机前,利率6%,售价30万,房租1600。如今利率3%,售价60万,房租2300。 10多年前,很多人都认为多伦多房子太贵,傻子才会买房。可如今到底谁傻不言自明。

那些计算购房成本的人不要忘记房屋的两大基本特性。 其一,居住收益功能,其二,房价的保值功能。 即使假定房价和通货膨胀同步增长,这两个功能之和超过购房成本,买房就值,就不会被人蒙了。
关于这里税率,你说我在乱说,这个论坛,年薪10万的还是有,问问他们年底报税后,10万年薪真正是自己的有没7万,精确值以税局法规定。
在赌局中有人获利这是肯定的。就像这次加拿大大佬推手大麻,有的朋友信息吃的准,毛毛钱的大麻股,现在好多近百元一股了,但是这个论坛也有跟着博大麻股没赚到钱的。
我的看法是普通人遇到了就遇到了,自己量力而行。
就算按你说的120万房子一年成本4万5,多伦多家庭中位数税前7万8住这房也很艰难,硬挺下去,怕迟早要出事。可是,换位一想,海阔天空,不去炒房,天也不会塌下来,人生这道坎就过去了。

sofia : 2018-09-02#60
我的房贷每月增加了45$了,看来低息贷款好日子结束了,
一般月付是不变的,涨利率的时候就是利息部分增加,本金减少,你的月付随利率涨?

yamiyami : 2018-09-02#61
有了几个闲钱,没啥好投资的,房价一回落,还是买房子,我见到很多中国人都这样,我以前也这样

awander : 2018-09-02#62
关于这里税率,你说我在乱说,这个论坛,年薪10万的还是有,问问他们年底报税后,10万年薪真正是自己的有没7万,精确值以税局法规定。
在赌局中有人获利这是肯定的。就像这次加拿大大佬推手大麻,有的朋友信息吃的准,毛毛钱的大麻股,现在好多近百元一股了,但是这个论坛也有跟着博大麻股没赚到钱的。
我的看法是普通人遇到了就遇到了,自己量力而行。
就算按你说的120万房子一年成本4万5,多伦多家庭中位数税前7万8住这房也很艰难,硬挺下去,怕迟早要出事。可是,换位一想,海阔天空,不去炒房,天也不会塌下来,人生这道坎就过去了。


以安省为例, 夫妻两人,各自收入5万,家庭年收入10万,每年需交个人所得税不到15000。 和你说的3万,误差一倍。

如果家中两个孩子,考虑到牛奶金,该家庭的实际所得税率10%左右。

另,多伦多中位家庭收入为9万多刀,即或税后8万刀, 也不是120万的房子的收入。

要知道多伦多地区20%的家庭收入在30万刀以上。 那些所谓的豪宅是面向这些群体的。

shanshan904998999 : 2018-09-02#63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以3%的浮动利率借入100万期限25年,到2020年的时候,每个月的月供负担将从472.12加元上升到每个月6375.95加元,增加幅度接近1500加元每月。这几乎是很多加拿大人半个月的工资收入了。 "

小编,这句话有多傻逼呢?为了制造焦虑可以胡喷对吧?

我不是说你写错小数点。你的智商低我知道,我就当你写对了,是4721.2加元。这点小事哥不跟你计较。

你知道能够借100万加元的人,年收入是多少么?按照4倍算是25万,按照6倍算也是16万多。哥年收入还没有16万,但是每两周到手的钱(扣去各种税和保险)也有3k多。年收入16万或者25万的人,肯定比我多好多吧?

也就是说,对于能够借100万加元的人来说,每月多出1500元其实就是月收入的1/4都不到,甚至可能就是百分之十几。这对于他们来说很敏感吗?再说,他们还有很多提前还款的可能。到时候要么借款本金少了可以提前还完,要么可以维持原来的还款计划但是每月减少还款额度。

你拿高收入人群的借款数额,去评估对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影响,有什么意义?你怎么不说对于一个最低收入的服务员来说一辆GLE400可能就是她四五年的生活费呢!
你错了!很多人大统华打工也借着100万以上的贷款,y因为以前很好贷,中国人利用5年内新移民政策借200-500万的都有

Andywolf : 2018-09-02#64
你像是属于那种容易看得开不容易偏执的性格。
房地产那么大的盘子背后推手的力量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遇到了就遇到了,没有遇到也不要强求。后来看到报道分析说美国10多年前那场次贷做局,多少普通人家血流成河,只是流入谁家就是千古之谜了。
如果单说房地产的话我觉得正相反,房地产是非常透明的一个市场,很多信息是桌面上的,而且不需要和当地人networking, 没有语言要求,更公平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在中国成功的投移,来了加拿大投资房地产最挣钱,做其它生意并不理想。

至于做局,次贷这种危险一个人一生经历几次,股票的局经历几次?不能比啊。

不过,和中国比加拿大通胀率低,也有其它货币保值的稳妥理财方式,而且门槛比房地产低,如果有好办法也欢迎你给介绍介绍。

Andywolf : 2018-09-02#65
一般月付是不变的,涨利率的时候就是利息部分增加,本金减少,你的月付随利率涨?
是有不同选项的?
何况"月付不变"只是5年之内吧,对于很快面临renew的人还是要涨啊。

50-80 不等是什么意思?具体返多少?谢答复
猜测是50-80块。:D

gonghaiyong : 2018-09-02#66
一般月付是不变的,涨利率的时候就是利息部分增加,本金减少,你的月付随利率涨?
一套房刚刚续了新贷款,variable的

sofia : 2018-09-02#67
一套房刚刚续了新贷款,variable的
难怪,variable的现在有多少discount?最近也在申请贷款,不知道要不要搞个固定的。

BCIT-software : 2018-09-02#68
是有不同选项的?
何况"月付不变"只是5年之内吧,对于很快面临renew的人还是要涨啊。


猜测是50-80块。:D
%50到80的返佣金,现在的经纪真是厚道啊,房价暴涨,大家快买房。

annie66 : 2018-09-03#69
就这点经济增长就不停加息,脑子都锈了
是啊,都是伪增长,假的,超市的价格狂涨,工资不见涨,工作还是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