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藤校面试顺利归来 展望未来感慨良多 感恩感谢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85022/

wodelaoba : 2019-11-08#1
整理一下,慢慢给大家汇报

IMG_5227.JPG

wodelaoba : 2019-11-08#2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IMG_5229.JPG

wodelaoba : 2019-11-08#3
吃点,喝点,然后接着再说。

IMG_5228.JPG

天路行者 : 2019-11-08#4
楼主太历害,羡慕一下并恭喜恭喜!

007leo : 2019-11-08#5
想听感慨,排队等

wodelaoba : 2019-11-08#6
我现在赞力可以,大家抓紧上车,我来点赞。

一庐春秋 : 2019-11-08#7
决定去这家了是吗

dg777 : 2019-11-08#8
恭喜

sofia : 2019-11-08#9
点赞 .

一庐春秋 : 2019-11-08#10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浏览附件569275

工作机会也存在同等条件下,亚裔女孩更容易胜出的现象

lovemapleleaf : 2019-11-08#11
工作机会也存在同等条件下,亚裔女孩更容易胜出的现象

那是自然,物以稀为贵,我儿子给我说学校里的女生找工作实习一点不愁,那些公司都争着要

一庐春秋 : 2019-11-08#12
那是自然,物以稀为贵,我儿子给我说学校里的女生找工作实习一点不愁,那些公司都争着要

也还是要女生优秀先 :wdb20:

wodelaoba : 2019-11-08#13
决定去这家了是吗

我有拒绝她的理由,或者备胎吗?

曾经有个白人老头去哈佛要求捐一栋楼,结果被哈佛拒绝了,哈佛说:就你那点钱也想上我?老头一气之下,就去山里找了个兰花草,和村妞幸福在一起了,村妞叫康奈尔。后来老头的一个长工想娶村妞康奈尔的女儿,结果老头同样说:奴才你也配?后来长工闯荡西部淘金,在金山娶了一个西语姑娘,盖了一个墨西哥风味的格拉纳达小屋,取名:斯坦佛。

comeback : 2019-11-08#14
赞。。。

Tin Tin : 2019-11-08#15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同意。

Vivian2018 : 2019-11-08#16
工作机会也存在同等条件下,亚裔女孩更容易胜出的现象
我同事,不止一个曾经在聊天的时候,开玩笑说,少数族裔,女性,万一哪天真有裁员,你肯定占便宜,我们这些白人,男性,一定是最先被开刀的。

桃李满深圳 : 2019-11-08#17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浏览附件569275
录取率有没有记录,也是55-30-15?

wodelaoba : 2019-11-08#18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同意。

男人需要尊严的维护。没有尊严,挣再多的钱,住再大的房子都没有意义,还是不阳光,满脸严肃,压抑,哑裔,亚裔。我鼓励我儿子以后大学毕业,去亚洲发展成家立业,等35岁以后,有家庭有孩子有事业了,再回美加。18-35这个阶段,我希望他能够:意气风发,桃花满满,阳光自信,志在四方。

35岁以后,他就完全是成熟的男人了,可以百毒不侵了,我也那是就退休了,老的顶梁柱下岗休息,新的顶梁柱上岗接班。

那些东北亚,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食物链,生态圈。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

wodelaoba : 2019-11-08#19
录取率有没有记录,也是55-30-15?

录取率不知道,亚裔的比例高,可能是因为亚裔申请人数更高造成的。我儿子问我,为什么这些高年级男生看起啦不开心,winter blue吗?我只能white lie他,说:期中考试,大家都很紧张。

我心里非常清楚真实的原因。所以现在积极引导他,以后大二的时候去新加坡大学,或者东京大学,首尔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做一年交换生,别人拿双学位,我们拿双文凭,到那里去找男人的自信。打不过关张,还干不过刘备吗?

天路行者 : 2019-11-08#20
我有拒绝她的理由,或者备胎吗?

曾经有个白人老头去哈佛要求捐一栋楼,结果被哈佛拒绝了,哈佛说:就你那点钱也想上我?老头一气之下,就去山里找了个兰花草,和村妞幸福在一起了,村妞叫康奈尔。后来老头的一个长工想娶村妞康奈尔的女儿,结果老头同样说:奴才你也配?后来长工闯荡西部淘金,在金山娶了一个西语姑娘,盖了一个墨西哥风味的格拉纳达小屋,取名:斯坦佛。
(y) (y) (y)

天路行者 : 2019-11-08#21
录取率不知道,亚裔的比例高,可能是因为亚裔申请人数更高造成的。我儿子问我,为什么这些高年级男生看起啦不开心,winter blue吗?我只能white lie他,说:期中考试,大家都很紧张。

我心里非常清楚真实的原因。所以现在积极引导他,以后大二的时候去新加坡大学,或者东京大学,首尔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做一年交换生,别人拿双学位,我们拿双文凭,到那里去找男人的自信。打不过关张,还干不过刘备吗?
您的思路有启发性,赞!

007leo : 2019-11-08#22
期待楼主继续分享

wodelaoba : 2019-11-08#23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dg777 : 2019-11-08#24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y):wdb17:

cryi7667 : 2019-11-08#25
我也是跟我儿子讲如果足够优秀能上英美名校的高科技专业最好回国工作创业,那才是你真正能学有所长的地方,但如果学医就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混混找个华人女孩过日子生小孩,有梦想的话回国发展。因为一进职场白人很快就变成主导权。

wodelaoba : 2019-11-08#26
我也是跟我儿子讲如果足够优秀能上英美名校的高科技专业最好回国工作创业,那才是你真正能学有所长的地方,但如果学医就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混混找个华人女孩过日子生小孩,有梦想的话回国发展。因为一进职场白人很快就变成主导权。

从K-12,再到大学,再到工作,白人牢牢的控制着主导权和话语权,华女是花瓶,华男是书童,顶层设计,我们的男孩从一开始就被砍断了leadership,这些白人心知肚明,但是还是假惺惺的说:缺乏领导力。我们做家长的要看清现实,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俗就俗吧,至少先不让儿子吃亏。

藤校面试很顺利和成功,但是和高年级的亚裔男生交流后,我感觉我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以为送进藤校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这只是开始,上周波士顿一个亚裔男生刚刚自杀。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老司机还要继续做副驾给指路,不然不放心。

cryi7667 : 2019-11-08#27
从K-12,再到大学,再到工作,白人牢牢的控制着主导权和话语权,华女是花瓶,华男是书童,顶层设计,我们的男孩从一开始就被砍断了leadership,这些白人心知肚明,但是还是假惺惺的说:缺乏领导力。我们做家长的要看清现实,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俗就俗吧,至少先不让儿子吃亏。

藤校面试很顺利和成功,但是和高年级的亚裔男生交流后,我感觉我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以为送进藤校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这只是开始,上周波士顿一个亚裔男生刚刚自杀。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老司机还要继续做副驾给指路,不然不放心。
非常赞同,除非医学,其他行业尤其是高科技和金融领域如果孩子暂时不能认识到肤色差异,家长有责任帮助,否则以后对他的成长很不利,就像我在其它的帖子回复的,自身竞争力,择偶,未来发展都会被动,真的对不去前期的巨大付出,绝不是找个10万加币过小日子那么简单。一旦路走对了,后面会迎刃而解。男人在事业初期发展空间,尊严远比一点金钱重要的多,否则在白人的压力下,很快就放弃回家打游戏了。

周雅 : 2019-11-08#28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浏览附件569275
恭喜了,没别的,进藤校的在藤校就竞争激烈,进普校的在社会中竞争激烈。。。面临的竞争激烈时间早晚吧了。

茹妹 : 2019-11-08#29
科长看的很透彻,希望能用实际行动为后人开出一条道来。
加拿大的玻璃天花板之低,令人发指。认识不少华人移民,都是天之骄子,在底层默默的劳作着,切肉也好,写代码也罢。他们的能力应当远不止如此。
可惜连这边的很多华人老移民自己都不愿意承认这层天花板的存在,令人唏嘘。

一庐春秋 : 2019-11-08#30
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请问这么走一圈,最后还是要重回北美,孩子的重要人脉圈却在亚洲,怎么解?

如果压根不想在北美混也就算了,想在北美混,学生时期以及职场每一步的人脉圈,其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周雅 : 2019-11-08#31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厉害了科长,俺只能说狠有道理。。(y)

cryi7667 : 2019-11-08#32
恭喜了,没别的,进藤校的在藤校就竞争激烈,进普校的在社会中竞争激烈。。。面临的竞争激烈时间早晚吧了。
但是加拿大中小学教育几乎就是在混,如果家长不努力,小孩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其实非常不利。园子里孩子牛逼的,我相信都不是按照正常上课那点知识来满足的。我儿子说学校老师不给排名说不是加拿大风格怕一些小孩哭,我说当申请医学院,或者滑铁卢,或者斯坦福时哭就晚了,可能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茹妹 : 2019-11-08#33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1. 硅谷找不到老婆的太多了,和供需比例有关
2. 新加坡香港上海升职机会确实大得多,这也是很多人要绕道的原因。从北美去亚洲,升职后再回北美,职位不变。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有未知的困难,看看科长如何处理。
3. VP和MD是投行的职位么?中间还差个ED呢。投行VP是小组长,手下可能就一个人。MD找校花还有可能,VP就算了吧除非自己是校草。。。
4. MD在上海要司机菲佣也不容易了。在泰国可能好一些lol
5.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5,反正不喜欢4这个数字。

茹妹 : 2019-11-08#34
但是加拿大中小学教育几乎就是在混,如果家长不努力,小孩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其实非常不利。园子里孩子牛逼的,我相信都不是按照正常上课那点知识来满足的。我儿子说学校老师不给排名说不是加拿大风格怕一些小孩哭,我说当申请医学院,或者滑铁卢,或者斯坦福时哭就晚了,可能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最可笑的是真有人认为能在加拿大人人平等,放羊教育能成为精英,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流汗的拼搏和流血的厮杀,没有表面的决斗和背地的捅刀子。。。
也许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大家放羊到老,舒舒服服人人平等,但加拿大肯定还没到那一步。

cryi7667 : 2019-11-08#35
1. 硅谷找不到老婆的太多了,和供需比例有关
2. 新加坡香港上海升职机会确实大得多,这也是很多人要绕道的原因。从北美去亚洲,升职后再回北美,职位不变。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有未知的困难,看看科长如何处理。
3. VP和MD是投行的职位么?中间还差个ED呢。投行VP是小组长,手下可能就一个人。MD找校花还有可能,VP就算了吧除非自己是校草。。。
4. MD在上海要司机菲佣也不容易了。在泰国可能好一些lol
5.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写5,反正不喜欢4这个数字。
是的,所以很多华裔优秀小孩即使不喜欢医学,也去医学院,因为保底收入30万加币,在职场小范围内的霸权尤其对护士,女同学特多好处朋友,实在不行护士上几个肯定没问题。但医学职业,作为一个过来人实在是枯燥,没有创意。远没有高科技和金融行业成功者带来的职场快感。但有的时候你不能都要,所以麦马医学院和health science 总是收了很多大多区的状元。

茹妹 : 2019-11-08#36
是的,所以很多华裔优秀小孩即使不喜欢医学,也去医学院,因为保底收入30万加币,在职场小范围内的霸权尤其对护士,女同学特多好处朋友,实在不行护士上几个肯定没问题。但医学职业,作为一个过来人实在是枯燥,没有创意。远没有高科技和金融行业成功者带来的职场快感。但有的时候你不能都要,所以麦马医学院和health science 总是收了很多大多区的状元。
已经很好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内的医学生也一样辛苦,得到的回报差远了,和金码收入差很多,工作条件差,还要被医闹。
我还认识一两个医生叔叔,我同学的爸爸,在北京某医院当科室主任。他有下属移民温哥华在这边当医生的。他告诉我这里水平差工作轻松待遇好。 :ROFLMAO:
我的理解就是,customer感觉越差的地方,employee的感觉就越好。跟加拿大政府打过几次交道,效率之差令人发指,这说明当政府的员工很不错:ROFLMAO:

Tin Tin : 2019-11-08#37
最可笑的是真有人认为能在加拿大人人平等,放羊教育能成为精英,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流汗的拼搏和流血的厮杀,没有表面的决斗和背地的捅刀子。。。
也许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大家放羊到老,舒舒服服人人平等,但加拿大肯定还没到那一步。

拼杀方式不同,会体面一点。

wodelaoba : 2019-11-08#38
请问这么走一圈,最后还是要重回北美,孩子的重要人脉圈却在亚洲,怎么解?如果压根不想在北美混也就算了,想在北美混,学生时期以及职场每一步的人脉圈,其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wodelaoba : 2019-11-08#39
已经很好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内的医学生也一样辛苦,得到的回报差远了,和金码收入差很多,工作条件差,还要被医闹。
我还认识一两个医生叔叔,我同学的爸爸,在北京某医院当科室主任。他有下属移民温哥华在这边当医生的。他告诉我这里水平差工作轻松待遇好。 :ROFLMAO:
我的理解就是,customer感觉越差的地方,employee的感觉就越好。跟加拿大政府打过几次交道,效率之差令人发指,这说明当政府的员工很不错:ROFLMAO:

你就是说我呗 :cool:

comeback : 2019-11-08#40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俗也没啥不好,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吧。。。

lyoo : 2019-11-08#41
目前科长帖子的信息量最强

家里有男孩子的,确实如何培养孩子的阳光自信是一个难题

usernames : 2019-11-08#42
有道理

一庐春秋 : 2019-11-08#43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你说的又不是我或我家的情况,我干嘛要往心里去 :wdb6:

我儿子没有上过滑铁卢,只在美国读书时去麦吉尔大学交流过一学期,在多大做过一暑期课题。嗯,我儿子也不是程序员。你看,你都完全不了解我家的情况,怎么可能是针对我的直来直去呢 对吧:wdb20:

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我尊重你的观点,但我也坚持我的看法。我们互相尊重,多多理解可好:wdb9:

cryi7667 : 2019-11-08#44
已经很好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内的医学生也一样辛苦,得到的回报差远了,和金码收入差很多,工作条件差,还要被医闹。
我还认识一两个医生叔叔,我同学的爸爸,在北京某医院当科室主任。他有下属移民温哥华在这边当医生的。他告诉我这里水平差工作轻松待遇好。 :ROFLMAO:
我的理解就是,customer感觉越差的地方,employee的感觉就越好。跟加拿大政府打过几次交道,效率之差令人发指,这说明当政府的员工很不错:ROFLMAO:
所以我才移民,在国内做医生绝对是奉献,太狠了。

wodelaoba : 2019-11-08#45
你说的又不是我或我家的情况,我干嘛要往心里去 :wdb6:

我儿子没有上过滑铁卢,只在美国读书时去麦吉尔大学交流过一学期,在多大做过一暑期课题。你看,你的完全不了解我家的情况,怎么可能是针对我的直来直去呢 对吧:wdb20:

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看法,我尊重你的观点,但我也坚持我的看法。我们互相尊重,多多理解可好:wdb9:

对不起,大姐,我可能是join条件写错了,所以张冠李戴了。 :cool:

cryi7667 : 2019-11-08#46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大实话,但真正能听进去的人太少了

ami2012 : 2019-11-08#47
为楼主点赞!

WorryFree : 2019-11-08#48
目前科长帖子的信息量最强

家里有男孩子的,确实如何培养孩子的阳光自信是一个难题
阳光自信不难的,我们两位都是这样的,不太努力,感觉很好。

lyoo : 2019-11-08#49
阳光自信不难的,我们两位都是这样的,不太努力,感觉很好。
对我家的很难啊,天生害羞敏感,怎么鼓励都没有用

UrMysuperhero : 2019-11-08#50
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白人征服碾压有色人种的血腥史
很难在白人的地盘阳光自信,即使嫁了

~snowwolf~ : 2019-11-08#51
你2.0代的儿子会中文吗?愿意到东亚享受吗?

wodelaoba : 2019-11-08#52
圈子不一样,多伦多机场地勤有些香港二代移民也很光,天天和斯里兰卡的搬运工混在一样,指挥这些南亚裔的累脖工作,然后睡着中国大陆炸毛豪放女留学生。开UBER的司机也很光。这不是阳光,这是地下室的手电光。

我相信,我们华裔男孩的圈子至少应该在BAY STREET五大行的行政层,或者北约克和密市的美国IT和医药公司的办公室里,内森飞利浦广场的政府大楼里,哪里才能看见真正的阳光,而不是地下室的手电光和烛光。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53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你是在是太聪明了!

清月莲花 : 2019-11-08#54
康奈尔,校园太美了!通往学校的吊桥太赞了,我去时看着走在吊桥上的学子,觉得他们每天一定非常幸福!还有校园里的瀑布,让人有恍惚感,不知身在何处。

cryi7667 : 2019-11-08#55
你是在是太聪明了!
是的,但也是现实逼得。但讲出真话这就是勇气。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56
最可笑的是真有人认为能在加拿大人人平等,放羊教育能成为精英,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没有流汗的拼搏和流血的厮杀,没有表面的决斗和背地的捅刀子。。。
也许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大家放羊到老,舒舒服服人人平等,但加拿大肯定还没到那一步。
是没有到那个层次吧。
如果只是打个labor,感觉不到这些的。

lyoo : 2019-11-08#57
刚看科长的帖子一种压迫感,不过下来仔细想一下是不是太悲观了点………
看看美国科技IT公司的高层很多都是印度裔的,比如Google的CEO,比如微软的CEO……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时……华人中优秀的孩子更应该留在北美奋斗,为自己其实也是在为整个华人圈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58
从K-12,再到大学,再到工作,白人牢牢的控制着主导权和话语权,华女是花瓶,华男是书童,顶层设计,我们的男孩从一开始就被砍断了leadership,这些白人心知肚明,但是还是假惺惺的说:缺乏领导力。我们做家长的要看清现实,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俗就俗吧,至少先不让儿子吃亏。

藤校面试很顺利和成功,但是和高年级的亚裔男生交流后,我感觉我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以为送进藤校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这只是开始,上周波士顿一个亚裔男生刚刚自杀。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老司机还要继续做副驾给指路,不然不放心。
有这种认识的人太少了。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59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和俺想思路一样。
都像你这样,中国人下一代真的有希望了。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60
是的,所以很多华裔优秀小孩即使不喜欢医学,也去医学院,因为保底收入30万加币,在职场小范围内的霸权尤其对护士,女同学特多好处朋友,实在不行护士上几个肯定没问题。但医学职业,作为一个过来人实在是枯燥,没有创意。远没有高科技和金融行业成功者带来的职场快感。但有的时候你不能都要,所以麦马医学院和health science 总是收了很多大多区的状元。
太同意了。

Tin Tin : 2019-11-08#61
请问这么走一圈,最后还是要重回北美,孩子的重要人脉圈却在亚洲,怎么解?

如果压根不想在北美混也就算了,想在北美混,学生时期以及职场每一步的人脉圈,其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一庐姐考虑的,是35岁以后的人生,眼光更长远些。

闪亮的日子 : 2019-11-08#62
整理一下,慢慢给大家汇报

浏览附件569274
是康耐尔吧?

wodelaoba : 2019-11-08#63
刚看科长的帖子一种压迫感,不过下来仔细想一下是不是太悲观了点………
看看美国科技IT公司的高层很多都是印度裔的,比如Google的CEO,比如微软的CEO……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时……华人中优秀的孩子更应该留在北美奋斗,为自己其实也是在为整个华人圈

孩子们在面试,我们家长在外面开小会,白人一堆,我们有色人群一堆(包含苏联和东欧地区的一部分人)。我代表加拿大的家长,用英文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地的家长们,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推娃爬藤上面的应用:

1. 直面线性突破不行,那就二维平面曲线迂回;
2. 二维平面曲线迂回不行,那就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
3. 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还不行,那就上四维空间,用时间换空间;
4. 总之,有色人群打破白人天花板,必须要降维打击,积攒势能,然后回身用二相箔拍死他们,不能硬刚,不能肉搏,要非视距,非对称打击。

cryi7667 : 2019-11-08#64
孩子们在面试,我们家长在外面开小会,白人一堆,我们有色人群一堆(包含苏联和东欧地区的一部分人)。我代表加拿大的家长,用英文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地的家长们,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推娃爬藤上面的应用:

1. 直面线性突破不行,那就二维平面曲线迂回;
2. 二维平面曲线迂回不行,那就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
3. 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还不行,那就上四维空间,用时间换空间;
4. 总之,有色人群打破白人天花板,必须要降维打击,积攒势能,然后回身用二相箔拍死他们,不能硬刚,不能肉搏,要非视距,非对称打击。
用时间还空间,老共现在把川普搞得都吃不消了,就是还没买。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65
中国人在北美生存有天花板,还有浓浓的被歧视。有些人死活不承认。

茹妹 : 2019-11-08#66
是的,所以很多华裔优秀小孩即使不喜欢医学,也去医学院,因为保底收入30万加币,在职场小范围内的霸权尤其对护士,女同学特多好处朋友,实在不行护士上几个肯定没问题。但医学职业,作为一个过来人实在是枯燥,没有创意。远没有高科技和金融行业成功者带来的职场快感。但有的时候你不能都要,所以麦马医学院和health science 总是收了很多大多区的状元。
这句话,难道是我理解的意思?

~snowwolf~ : 2019-11-08#67
这条路是小概率事件,幸福率不一定大多少。

cryi7667 : 2019-11-08#68
这句话,难道是我理解的意思?
意思是实在碰到一些女医生同学牛逼哄哄眼高只看白人,那就放眼护士一群一群,不用总是做接盘侠。妹妹心领神会就行了,尤其是有男宝的话

wodelaoba : 2019-11-08#69
一庐姐考虑的,是35岁以后的人生,眼光更长远些。

不是人名,都是名人,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脉。

只要那些有资源,有权利,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脉。狐朋狗友,损友,酒肉朋友,简直玷污了人脉。这样的人,认识越多,你越倒霉。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你能见到孙正义,你能认识马化腾,你能去台积电的总经办,你能去三星的研发中心,你能去东芝和索尼的设计研发中心,你能接触到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行资源。

一直呆在北美的华人码工地下室扣脚大汉圈,给你20年,你还是那个水平,认识再多的和你一样的抠脚大汉,有什么用?35岁,还一起看片,互撸,骂社会,觉得孩子太笨不像自己,回家和非处女无颜值的黄脸老婆吵架吗?这不是人脉圈,这是负能量场。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25岁就能接手产品运营,留在北美吃屎,39岁还在每天改bug,最后被逼跳楼自杀,我没胡说,说的都是事实。醒醒吧。

茹妹 : 2019-11-08#70
意思是实在碰到一些女医生同学牛逼哄哄眼高只看白人,那就放眼护士一群一群,不用总是做接盘侠。妹妹心领神会就行了,尤其是有男宝的话
老哥啊,看看你这点出息。不是我说你,和科长差着境界呢。。。
你担心的接盘侠:
1573239992758.png
科长担心的接盘侠:
1573240014777.png
白纸黑字,狭路相逢,高下立分 :X3:

cryi7667 : 2019-11-08#71
老哥啊,看看你这点出息。不是我说你,和科长差着境界呢。。。
你担心的接盘侠:
浏览附件569312
科长担心的接盘侠:
浏览附件569313
白纸黑字,狭路相逢,高下立分 :X3:
哈哈没办法,在小孩没拿到腾校offers 之前,好的和坏的都要考虑。能屈能伸吗否则干吗要离开卡城去一个华人人口较多的城市和未来对大中华女孩留学生活有一定吸引的地方。

shw019 : 2019-11-08#72
这条路是小概率事件,幸福率不一定大多少。
精英的路咱看不懂, 读帖子都直喘气。
在白人的地盘生活学习工作, 最好把白人当合作伙伴, 而不是竞争对手,会轻松一些吧。

BMO99 : 2019-11-08#73
剛看科長的帖子一種壓迫感,不過下來仔細想一下是不是太悲觀了點………
看看美國科技IT公司的高層很多都是印度裔的,比如Google的CEO,比如微軟的CEO……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時……華人中優秀的孩子更應該留在北美奮鬥,為自己其實也是在為整個華人圈

輝達,金士頓,雅虎,新聚思,Garmmy,YouTube等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都是華人老板,華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創業家多,印度人打工的多,民族性不同。

樱花烂漫 : 2019-11-08#74
请问这么走一圈,最后还是要重回北美,孩子的重要人脉圈却在亚洲,怎么解?

如果压根不想在北美混也就算了,想在北美混,学生时期以及职场每一步的人脉圈,其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这是老一辈的思路。
如果换做我,我不会喜欢父母这样设计我的未来。
谁说这个小孩以后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

wodelaoba : 2019-11-08#75
精英的路咱看不懂, 读帖子都直喘气。
在白人的地盘生活学习工作, 最好把白人当合作伙伴, 而不是竞争对手,会轻松一些吧。

有能力有机会有运气,就博一下
否则,认命,老老实实给白人搬砖,当分母,做名副其实的Skilled Worker

有些人说加拿大没有天花板,我觉得是对的,因为他们跳起来伸出手也碰不到天花板

有些人说加拿大有天花板,我觉得也是对的,因为他们抬起头就碰到了天花板

wodelaoba : 2019-11-08#76
輝達,金士頓,雅虎,新聚思,Garmmy,等美國上市的科技都是華人老板,華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尾,創業家多,印度人打工的多,民族性不同。

还有NVIDIA,ZOOM

迷失的兔子 : 2019-11-08#77
不是人名,都是名人,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脉。

只要那些有资源,有权利,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脉。狐朋狗友,损友,酒肉朋友,简直玷污了人脉。这样的人,认识越多,你越倒霉。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你能见到孙正义,你能认识马化腾,你能去台积电的总经办,你能去三星的研发中心,你能去东芝和索尼的设计研发中心,你能接触到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行资源。

一直呆在北美的华人码工地下室扣脚大汉圈,给你20年,你还是那个水平,认识再多的和你一样的抠脚大汉,有什么用?35岁,还一起看片,互撸,骂社会,觉得孩子太笨不像自己,回家和非处女无颜值的黄脸老婆吵架吗?这不是人脉圈,这是负能量场。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25岁就能接手产品运营,留在北美吃屎,39岁还在每天改bug,最后被逼跳楼自杀,我没胡说,说的都是事实。醒醒吧。
俺太理解你在说什么了。

cryi7667 : 2019-11-08#78
精英的路咱看不懂, 读帖子都直喘气。
在白人的地盘生活学习工作, 最好把白人当合作伙伴, 而不是竞争对手,会轻松一些吧。
关键是25岁以前白人称你为同学和伙伴,25岁以后城你为员工,不再是伙伴了

啊美 : 2019-11-08#79
我现在赞力可以,大家抓紧上车,我来点赞。
我赞了,赞力还不错

cryi7667 : 2019-11-08#80
还有NVIDIA,ZOOM
如果加上大陆的就太多了,拼多多都打入富豪榜前10。

Tin Tin : 2019-11-08#81
不是人名,都是名人,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脉。

只要那些有资源,有权利,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脉。狐朋狗友,损友,酒肉朋友,简直玷污了人脉。这样的人,认识越多,你越倒霉。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你能见到孙正义,你能认识马化腾,你能去台积电的总经办,你能去三星的研发中心,你能去东芝和索尼的设计研发中心,你能接触到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行资源。

一直呆在北美的华人码工地下室扣脚大汉圈,给你20年,你还是那个水平,认识再多的和你一样的抠脚大汉,有什么用?35岁,还一起看片,互撸,骂社会,觉得孩子太笨不像自己,回家和非处女无颜值的黄脸老婆吵架吗?这不是人脉圈,这是负能量场。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25岁就能接手产品运营,留在北美吃屎,39岁还在每天改bug,最后被逼跳楼自杀,我没胡说,说的都是事实。醒醒吧。

局长表着急啊……我只是知道,亚洲市场上叱咤一圈回流北美,还是要吃土的。要做好这个思想建设。

fierysteed : 2019-11-08#82
as always, half correct and half wrong.

as China develops so fast, the ABC will not have advantage as before if they go back to Asia.

Just settle down in USA, and try to develop

There is Chinese old saying: 聪明反被聪明误

cryi7667 : 2019-11-08#83
局长表着急啊……我只是知道,亚洲市场上叱咤一圈回流北美,还是要吃土的。要做好这个思想建设。
局长的意思就是年青时该享受的享受了,该有的尊严都有了,年纪大以后不行退一步海阔天空,让给新的青年华裔俊才也可以,总比一开始就在白人的大树下拼命除草强的多

啊美 : 2019-11-08#84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浏览附件569275
亚裔男都显得这么没自信嘛?人中龙凤应该拿出气魄来!

wodelaoba : 2019-11-08#85
局长表着急啊……我只是知道,亚洲市场上叱咤一圈回流北美,还是要吃土的。要做好这个思想建设。

Maybe,吃土就吃土吧,先把眼前的过了再说,至少先在亚洲吃一圈蜜再说。

人不风流枉少年,留在北美,肯定是机会渺茫了。回师亚洲,一边风流,一边锻炼领导力。再晚,连亚洲可能都没机会了。现在白人屌丝都知道去东亚睡妹子,挣快钱,攒领导力经验值。

未尝不可 : 2019-11-08#86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赞,科长培养精英。。

一庐春秋 : 2019-11-08#87
一庐姐考虑的,是35岁以后的人生,眼光更长远些。

这条路是小概率事件,幸福率不一定大多少。

借帖说一下就我站在井底所观所见的感受,我承认我离跳出井外高瞻远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美国高科技不是只有程序员,况且程序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其次,职场天花板不仅仅在美国有。如果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停地冲啊杀阿向上爬阿,那么,这个天花板在亚洲在国内,一样有。在任何地方,大多数人,不过芸芸众生罢了,出人头地,都属于小概率。

不可否认,西人地盘,多了种族和语言困扰。如果说有种族困扰,明明有印度人独霸一方成功先例,这就破了种族限制之咒。

那么,就剩下语言问题了。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自从打开国门,轮到华人涌入西方。相信时间到了,我们华人二代三代,杰出者的比例不输任何族裔,只是需要时间,时间。。。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我们华人在西人世界的杰出者只是迟一步或几步,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的看法,对此我很乐观。不信我们走着瞧。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sportsman : 2019-11-08#88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同意。
实在打击太大,你观察入微。

BMO99 : 2019-11-08#89
Maybe,吃土就吃土吧,先把眼前的过了再说,至少先在亚洲吃一圈蜜再说。

人不风流枉少年,留在北美,肯定是机会渺茫了。回师亚洲,一边风流,一边锻炼领导力。再晚,连亚洲可能都没机会了。现在白人屌丝都知道去东亚睡妹子,挣快钱,攒领导力经验值。

應該先留在美國珪谷等地鍛鍊打拼學習,33歲還混不出名堂再回亞洲也不遲,有北美的工作經驗在亞洲更吃香,升遷機率更高。

wodelaoba : 2019-11-08#90
亚裔男都显得这么没自信嘛?人中龙凤应该拿出气魄来!

俗人说俗话,雄性的自信最终来自于异性。

在康奈尔,我看到白人男生大概略都有女伴,黑白黄都有。亚裔,老中老印,几乎都是10来个凑在一起,满脸愁云,闷闷不乐。

PA DAY 妹子被白人霸着
Study DAY 课堂节奏把白人控制
工作以后,晋升机会把白人封锁

拿出气魄?How?

sportsman : 2019-11-08#91
男人需要尊严的维护。没有尊严,挣再多的钱,住再大的房子都没有意义,还是不阳光,满脸严肃,压抑,哑裔,亚裔。我鼓励我儿子以后大学毕业,去亚洲发展成家立业,等35岁以后,有家庭有孩子有事业了,再回美加。18-35这个阶段,我希望他能够:意气风发,桃花满满,阳光自信,志在四方。

35岁以后,他就完全是成熟的男人了,可以百毒不侵了,我也那是就退休了,老的顶梁柱下岗休息,新的顶梁柱上岗接班。

那些东北亚,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食物链,生态圈。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
让你孙子再经历一遍你儿子的青春,真的好累。

zunhuhu : 2019-11-08#92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憧憬得有点过了,不过楼主思路很清晰,难得有男孩妈能看得这么明白。赞(y)

sportsman : 2019-11-08#93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你把你儿子的人生设计的很精彩,等您今后分享.....

minimini : 2019-11-08#94
那是自然,物以稀为贵,我儿子给我说学校里的女生找工作实习一点不愁,那些公司都争着要
理科女抢手哦,好!

wodelaoba : 2019-11-08#95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支持大姐回复,我也担心亚洲某国。但是华裔和印裔不能比,因为我们的故乡有原罪,相比印度,我们天生就不会被欧美白人信任,尤其是男生。所以,尽量绕开某国,但也绝对不能得罪某国,新加坡,韩国,台湾,应该还是安全的吧,那么多台湾人纵横中美IT圈。

加拿大华裔之光,加拿大第四大富豪,阿里二当家,蔡崇信,这个role model可以学习吗?

minimini : 2019-11-08#96
男人需要尊严的维护。没有尊严,挣再多的钱,住再大的房子都没有意义,还是不阳光,满脸严肃,压抑,哑裔,亚裔。我鼓励我儿子以后大学毕业,去亚洲发展成家立业,等35岁以后,有家庭有孩子有事业了,再回美加。18-35这个阶段,我希望他能够:意气风发,桃花满满,阳光自信,志在四方。

35岁以后,他就完全是成熟的男人了,可以百毒不侵了,我也那是就退休了,老的顶梁柱下岗休息,新的顶梁柱上岗接班。

那些东北亚,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食物链,生态圈。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
哇哈新眼界

啊美 : 2019-11-08#97
Maybe,吃土就吃土吧,先把眼前的过了再说,至少先在亚洲吃一圈蜜再说。

人不风流枉少年,留在北美,肯定是机会渺茫了。回师亚洲,一边风流,一边锻炼领导力。再晚,连亚洲可能都没机会了。现在白人屌丝都知道去东亚睡妹子,挣快钱,攒领导力经验值。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一些朋友送孩子出国读书都是这个目的,并不想让孩子在北美发展。

Mayeye : 2019-11-08#98
虽然一直很赞科长的许多观点,但这个话题科长心目中理想的人生轨迹好特么折腾,来来回回在亚洲和北美之间所谓阶梯式螺旋增长...至少我和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这么折腾... :LOL:

shw019 : 2019-11-08#99
借帖说一下就我站在井底所观所见的感受,我承认我离跳出井外高瞻远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美国高科技不是只有程序员,况且程序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其次,职场天花板不仅仅在美国有。如果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停地冲啊杀阿向上爬阿,那么,这个天花板在亚洲在国内,一样有。在任何地方,大多数人,不过芸芸众生罢了,出人头地,都属于小概率。

不可否认,西人地盘,多了种族和语言困扰。如果说有种族困扰,明明有印度人独霸一方成功先例,这就破了种族限制之咒。

那么,就剩下语言问题了。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自从打开国门,轮到华人涌入西方。相信时间到了,我们华人二代三代,杰出者的比例不输任何族裔,只是需要时间,时间。。。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我们华人在西人世界的杰出者只是迟一步或几步,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的看法,对此我很乐观。不信我们走着瞧。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我孩子快乐就好, 搬砖就搬砖。

我知道得最多的是管理层中白人和白人之间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极为惨烈。

啊美 : 2019-11-08#100
俗人说俗话,雄性的自信最终来自于异性。

在康奈尔,我看到白人男生大概略都有女伴,黑白黄都有。亚裔,老中老印,几乎都是10来个凑在一起,满脸愁云,闷闷不乐。

PA DAY 妹子被白人霸着
Study DAY 课堂节奏把白人控制
工作以后,晋升机会把白人封锁

拿出气魄?How?
就让他们去嘚瑟嘛, 不就是破工作嘛,历害的人都自己寻找出路, 才不屑跟人家抢饭碗,学历也不过就是一个跳板。

wodelaoba : 2019-11-08#101
虽然一直很赞科长的许多观点,但这个话题科长心目中理想的人生轨迹好特么折腾,来来回回在亚洲和北美之间所谓阶梯式螺旋增长...至少我和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这么折腾... :LOL:

没有人想这么累,如果我是红二代,那该多好。

当年老毛带着红军,在中国地图上,左边画个龙,右边画彩虹,比我还折腾。

Mayeye : 2019-11-08#102
没有人想这么累,如果我是红二代,那该多好。

当年老毛带着红军,在中国地图上,左边画个龙,右边画彩虹,比我还折腾。

那不一样,他特么是被逼的,不这么折腾万一被逮了,得被常凯申弄死 :ROFLMAO:

wodelaoba : 2019-11-08#103
我孩子快乐就好, 搬砖就搬砖。

我知道得最多的是管理层中白人和白人之间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极为惨烈。

所以说,我就是个俗人,做不到佛系。

jacobli : 2019-11-08#104
楼主这个北美学习,去东南亚打怪升级最后再杀回北美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就中国职场的环境,一个常春藤ABC我看不出有什么很大的优势。 外企会好点,民企就不要谈了。楼主的孩子如果选择中国我只能说楼主的想法可能是过于乐观了。至于其他那些东南亚国家,不了解就不在这胡扯了。。。

Tin Tin : 2019-11-08#105
Maybe,吃土就吃土吧,先把眼前的过了再说,至少先在亚洲吃一圈蜜再说。

人不风流枉少年,留在北美,肯定是机会渺茫了。回师亚洲,一边风流,一边锻炼领导力。再晚,连亚洲可能都没机会了。现在白人屌丝都知道去东亚睡妹子,挣快钱,攒领导力经验值。

你的华男在亚洲更混得开,和一庐姐在一地扎根稳扎稳打的观念,我都赞同,都是很有根据的。

jacobli : 2019-11-08#106
借帖说一下就我站在井底所观所见的感受,我承认我离跳出井外高瞻远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美国高科技不是只有程序员,况且程序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其次,职场天花板不仅仅在美国有。如果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停地冲啊杀阿向上爬阿,那么,这个天花板在亚洲在国内,一样有。在任何地方,大多数人,不过芸芸众生罢了,出人头地,都属于小概率。

不可否认,西人地盘,多了种族和语言困扰。如果说有种族困扰,明明有印度人独霸一方成功先例,这就破了种族限制之咒。

那么,就剩下语言问题了。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自从打开国门,轮到华人涌入西方。相信时间到了,我们华人二代三代,杰出者的比例不输任何族裔,只是需要时间,时间。。。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我们华人在西人世界的杰出者只是迟一步或几步,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的看法,对此我很乐观。不信我们走着瞧。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真知灼见。

很多国人就是这样。

出国前: 我混的惨是因为适应不了国内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我在国外一定能风生水起因为那里的职场是自由平等的。
出国后:我混的惨是因为国外的职场对我这种移民有天花板,我回国内就一定能风生水起因为那里的职场是我的主场。
:sneaky:

zunhuhu : 2019-11-08#107
借帖说一下就我站在井底所观所见的感受,我承认我离跳出井外高瞻远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美国高科技不是只有程序员,况且程序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其次,职场天花板不仅仅在美国有。如果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停地冲啊杀阿向上爬阿,那么,这个天花板在亚洲在国内,一样有。在任何地方,大多数人,不过芸芸众生罢了,出人头地,都属于小概率。

不可否认,西人地盘,多了种族和语言困扰。如果说有种族困扰,明明有印度人独霸一方成功先例,这就破了种族限制之咒。

那么,就剩下语言问题了。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自从打开国门,轮到华人涌入西方。相信时间到了,我们华人二代三代,杰出者的比例不输任何族裔,只是需要时间,时间。。。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我们华人在西人世界的杰出者只是迟一步或几步,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的看法,对此我很乐观。不信我们走着瞧。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赞乐观(y)

zunhuhu : 2019-11-08#108
楼主这个北美学习,去东南亚打怪升级最后再杀回北美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就中国职场的环境,一个常春藤ABC我看不出有什么很大的优势。 外企会好点,民企就不要谈了。楼主的孩子如果选择中国我只能说楼主的想法可能是过于乐观了。至于其他那些东南亚国家,不了解就不在这胡扯了。。。
同意,楼主想太多了,回去最好的一点是可以认真找个老婆,其他的真不好说。职业发展什么的,就算有歧视,也一直不乏打破天花板的minority,这玩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n_delta : 2019-11-08#109
建议有孩子未来读大学的父母有时间读读这本书,可读性很高。Malcolm Gladwell是个出名的作家,加拿大人,现住在纽约,常被CBC采访和出现在CBS 著名的“60 Minutes”节目中。他在本书里以具体例子谈到我们华人常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论点,很有启发。


科长孩子优秀,自己为孩子计划安排未来,值得赞。至于其他父母,如果孩子真的是要靠补习拼藤校的,读读这本书也许有帮助。藤校里满脸苦大仇深的亚裔没准就是来自这一群。。。 BTW,滑铁卢大学学生自杀个案应该是全加拿大最高的了,那校园的气氛真的是很压抑。。。

1573243776637.png

清月莲花 : 2019-11-08#110
其实我觉得科长多虑了,小孩子的路还是要他们自己选,家长给个参考意见就好,而且有些事家长认为好,孩子不一定认可。出人头地的事也要看孩子自身的个性,李煜不爱当皇帝,按在那个座位上不胜任也不快乐!孩子自己是锥子,扎口袋里也会冒尖。
我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其它随意。

stellated : 2019-11-08#111
恭喜恭喜!来沾一沾楼主的好运气,希望我家的娃也能申请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zunhuhu : 2019-11-08#112
建议有孩子未来读大学的父母有时间读读这本书,可读性很高。Malcolm Gladwell是个出名的作家,加拿大人,现住在纽约,常被CBC采访和出现在CBS 著名的“60 Minutes”节目中。他在本书里以具体例子谈到我们华人常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论点,很有启发。


科长孩子优秀,自己为孩子计划安排未来,值得赞。至于其他父母,如果孩子真的是要靠补习拼藤校的,读读这本书也许有帮助。藤校里满脸苦大仇深的亚裔没准就是来自这一群。。。 BTW,滑铁卢大学学生自杀个案应该是全加拿大最高的了,那校园的气氛真的是很压抑。。。

浏览附件569340
最近在听《outliers》,为了给小朋友介绍一万小时理论。才知道Malcolm Gladwell是加拿大人呢,难怪他举例会用加拿大冰球队的例子。

n_delta : 2019-11-08#113
同意,楼主想太多了,回去最好的一点是可以认真找个老婆,其他的真不好说。职业发展什么的,就算有歧视,也一直不乏打破天花板的minority,这玩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最近在听《outliers》,为了给小朋友介绍一万小时理论。才知道Malcolm Gladwell是加拿大人呢,难怪他举例会用加拿大冰球队的例子。

正在读他的新书《Talking to Strangers》,蛮有意思的。他是犹太人与黑人混血,所以他对少数族裔在社会中的地位感触很深也很同情。

wodelaoba : 2019-11-08#114
其实我觉得科长多虑了,小孩子的路还是要他们自己选,家长给个参考意见就好,而且有些事家长认为好,孩子不一定认可。出人头地的事也要看孩子自身的个性,李煜不爱当皇帝,按在那个座位上不胜任也不快乐!孩子自己是锥子,扎口袋里也会冒尖。
我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其它随意。

我儿子15岁的时候,我跟儿子说:希望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其它随意。我儿子说:爸,你让我怎么健康?Tell me how。中国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prove it to me now!

我老婆旁边喝水,差点呛死。

中国人一个大问题就是,喜欢说毫无意义的片汤话(大道理)。底层人民自己给自己灌安贫乐道的毒鸡汤,自我麻痹,我看不见的就不存在,我是最幸福的,我是最好的。这也是一种自撸行为。

jacobli : 2019-11-08#115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楼主对权力的痴迷(这个没有好坏,只能算是个人的价值观)。又帮助儿子对人生的走向进行了宏观的顶层的设计。如果我没看错,楼主的儿子选的却是计算机相关的工程专业。

这就让我不太能理解了,小孩是这里长大的语言和文化在北美这边都不是问题。这样的背景为什么不让儿子去选business或者managment这样的专业而去选技术性很强的工程专业?这世上的公司,高管甚至是CEO有几个是技术出身的?IT方面的可能还多点但也很有限,而且IT公司最多也只是一个category啊。。。

minimini : 2019-11-08#116
Maybe,吃土就吃土吧,先把眼前的过了再说,至少先在亚洲吃一圈蜜再说。

人不风流枉少年,留在北美,肯定是机会渺茫了。回师亚洲,一边风流,一边锻炼领导力。再晚,连亚洲可能都没机会了。现在白人屌丝都知道去东亚睡妹子,挣快钱,攒领导力经验值。
华男娶优秀西女的也有不少。也许贵公子到时如那出奥斯卡“包子”那样找了西女

zunhuhu : 2019-11-08#117
不是说楼主是美女吗?晕!听口气也像女的呀。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11-08#118
我心里非常清楚真实的原因。所以现在积极引导他,以后大二的时候去新加坡大学,或者东京大学,首尔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做一年交换生,别人拿双学位,我们拿双文凭,到那里去找男人的自信。打不过关张,还干不过刘备吗?
看楼主,骨骼轻奇,果然是个练武之才。
失敬、失敬

minimini : 2019-11-08#119
楼主这个北美学习,去东南亚打怪升级最后再杀回北美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就中国职场的环境,一个常春藤ABC我看不出有什么很大的优势。 外企会好点,民企就不要谈了。楼主的孩子如果选择中国我只能说楼主的想法可能是过于乐观了。至于其他那些东南亚国家,不了解就不在这胡扯了。。。
可以的,请参看澳门赌王的哈佛女婿例子…

BMO99 : 2019-11-08#120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楼主对权力的痴迷(这个没有好坏,只能算是个人的价值观)。又帮助儿子对人生的走向进行了宏观的顶层的设计。如果我没看错,楼主的儿子选的却是计算机相关的工程专业。

这就让我不太能理解了,小孩是这里长大的语言和文化在北美这边都不是问题。这样的背景为什么不让儿子去选business或者managment这样的专业而去选技术性很强的工程专业?这世上的公司,高管甚至是CEO有几个是技术出身的?IT方面的可能还多点但也很有限,而且IT公司最多也只是一个category啊。。。

華人堅信學理工走遍天下不愁飯碗,寧為雞首不為牛尾,所以電子產業的CEO是老闆或大股東,且大部分都是工科生,歐美公司的CEO都是打工仔,法商工的背景都有,來源較雜。

minimini : 2019-11-08#121
不是说楼主是美女吗?晕!听口气也像女的呀。
一直觉得是男的

jacobli : 2019-11-08#122
华男娶优秀西女的也有不少。也许贵公子到时如那出奥斯卡“包子”那样找了西女

一个身材fit,五官正常,语言交流无障碍,文化相通,加上经济条件高于median水平的华男(主要是华裔男),找个三观相投,外形可人,三维标准的适龄西女,我是觉得没什么问题。

rw777 : 2019-11-08#123
有高度,有深度!比俺至少多了一个维度!谢谢好文,有心了。

风中凌乱的男子 : 2019-11-08#124
我同事,不止一个曾经在聊天的时候,开玩笑说,少数族裔,女性,万一哪天真有裁员,你肯定占便宜,我们这些白人,男性,一定是最先被开刀的。
你还有很大的,天花板.....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潘正磊(Julia Liuson)
8CFCE807-7588-401C-BCE4-4AC52CE780DF.jpeg

minimini : 2019-11-08#125
一个身材fit,五官正常,语言交流无障碍,文化相通,加上经济条件高于median水平的华男(主要是华裔男),找个三关相投,外形可人的适龄西女,我是觉得没什么问题。
是的,我们有个朋友是律师,土生,父母台湾来的,他两兄弟都高大上高富帅,高中时就好多西女上门主动约他们,两人老婆都是西女。他说妈妈说当时找华女媳妇,每次儿子在家叫相中的女孩来家里玩,女孩都太含蓄怕羞了,西女反而主动出击,把优秀华男一早搞定

wodelaoba : 2019-11-08#126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楼主对权力的痴迷(这个没有好坏,只能算是个人的价值观)。又帮助儿子对人生的走向进行了宏观的顶层的设计。如果我没看错,楼主的儿子选的却是计算机相关的工程专业。

这就让我不太能理解了,小孩是这里长大的语言和文化在北美这边都不是问题。这样的背景为什么不让儿子去选business或者managment这样的专业而去选技术性很强的工程专业?这世上的公司,高管甚至是CEO有几个是技术出身的?IT方面的可能还多点但也很有限,而且IT公司最多也只是一个category啊。。。

老大准备以后去斯坦福读MBA。

我老二是女儿,非常不用担心,软萌人缘极好,两年后,她将冲击麦马Health Science,然后考医科,首选:儿科/妇产科,次选:牙科,保底是:RN/药剂师。父母都有私心,男孩希望出去闯未来,女孩希望留在身边暖手心。

n_delta : 2019-11-08#127
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楼主对权力的痴迷(这个没有好坏,只能算是个人的价值观)。又帮助儿子对人生的走向进行了宏观的顶层的设计。如果我没看错,楼主的儿子选的却是计算机相关的工程专业。

这就让我不太能理解了,小孩是这里长大的语言和文化在北美这边都不是问题。这样的背景为什么不让儿子去选business或者managment这样的专业而去选技术性很强的工程专业?这世上的公司,高管甚至是CEO有几个是技术出身的?IT方面的可能还多点但也很有限,而且IT公司最多也只是一个category啊。。。
我想父母为孩子设计未的成功路子可以理解,能否最终如愿就看孩子的造化了。能够进藤校并毕业找到有前途的好工作绝对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心血和钱没白花。。。 经常看到华文报纸上有补习社的广告,打出的牌号是“常青藤校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主理。读完藤校出来回温哥华开补习社,相信不是他们父母以及他们自己的初衷吧?成功?your call:sneaky:

zunhuhu : 2019-11-08#128
一直觉得是男的
刚开始一直认为是男的,后来有人说是女的又觉得是女,现在楼主自己说是男。好吧,反正据说加拿大有十四种性别。

zunhuhu : 2019-11-08#129
是的,我们有个朋友是律师,土生,父母台湾来的,他两兄弟都高大上高富帅,高中时就好多西女上门主动约他们,两人老婆都是西女。他说妈妈说当时找华女媳妇,每次儿子在家叫相中的女孩来家里玩,女孩都太含蓄怕羞了,西女反而主动出击,把优秀华男一早搞定
这种肯定也不少。

jacobli : 2019-11-08#130
我想父母为孩子设计未的成功路子可以理解,能否最终如愿就看孩子的造化了。能够进藤校并毕业找到有前途的好工作绝对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心血和钱没白花。。。 经常看到华文报纸上有补习社的广告,打出的牌号是“常青藤校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主理。读完藤校出来回温哥华开补习社,相信不是他们父母以及他们自己的初衷吧?成功?your call:sneaky:

教育怎么都是朝阳产业。在温哥华这样打工基本没活路但是有钱人又很多的地方,如果以老板或者合伙人的身份搞个这样的补习班,我觉得相当的不错(y)

jacobli : 2019-11-08#131
可以的,请参看澳门赌王的哈佛女婿例子…
哈哈,这个不了解。

但是我相信,这种上门女婿如果是个权利欲望很重的人,这样的家庭绝对长不了,肯定要出问题。

BMO99 : 2019-11-08#132
教育怎么都是朝阳产业。在温哥华这样打工基本没活路但是有钱人又很多的地方,如果以老板或者合伙人的身份搞个这样的补习班,我觉得相当的不错(y)

溫哥華早就有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和代辦公司,華人父母投資孩子是不手軟的,其實洋人也一樣,天下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是不變的,今年美國藤校做弊入學的醜聞不少。

Mayeye : 2019-11-08#133
真知灼见。

很多国人就是这样。

出国前: 我混的惨是因为适应不了国内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我在国外一定能风生水起因为那里的职场是自由平等的。
出国后:我混的惨是因为国外的职场对我这种移民有天花板,我回国内就一定能风生水起因为那里的职场是我的主场。
:sneaky:

最后两段说得太好了

茹妹 : 2019-11-08#134
没有人想这么累,如果我是红二代,那该多好。

当年老毛带着红军,在中国地图上,左边画个龙,右边画彩虹,比我还折腾。
老毛很厉害,扮猪吃老虎,是有本事的人。
1573249467110.png
小时候喜欢曹操,成年了喜欢孙权,现在喜欢刘备。

zunhuhu : 2019-11-08#135
最后两段说得太好了
但这就是人性啊,任谁都跳不出。

zunhuhu : 2019-11-08#136
老毛很厉害,扮猪吃老虎,是有本事的人。
浏览附件569366
小时候喜欢曹操,成年了喜欢孙权,现在喜欢刘备。
一直以为你刚成年。

bettertomorrow : 2019-11-08#137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同意。
不同意,以后有证据

usernames : 2019-11-08#138
科长最担心的还是儿子把妹的问题,到东南亚
一个身材fit,五官正常,语言交流无障碍,文化相通,加上经济条件高于median水平的华男(主要是华裔男),找个三观相投,外形可人,三维标准的适龄西女,我是觉得没什么问题。
楼主需要的是更多选择,儿子有机会先玩一圈,然后再找个超级美女结婚,此谓之人不风流枉少年

usernames : 2019-11-08#139
人算不如天算,风流起来玩的女人人多,风险也增大,像国内艾滋梅毒都很流行

SLS : 2019-11-08#140
华人男孩整天就迷着刷手机,打游戏,死读书。连太阳都怕,什么运动都不参加,也不参加学校活动。脸上涂脂抹粉,阴阳怪气的。还提什么阳光自信?如果能阳光自信,哪怕学习差点,绝不至于跟本地人在找媳妇的竞争上败下阵来。

j0n6dj2y2w : 2019-11-08#141
科长最担心的还是儿子把妹的问题,到东南亚
楼主需要的是更多选择,儿子有机会先玩一圈,然后再找个超级美女结婚,此谓之人不风流枉少年

说说可以,其实不然,我们一直提醒孩子注意小节,日后即使成了大人物也没什么口舌。
从K-12,再到大学,再到工作,白人牢牢的控制着主导权和话语权,华女是花瓶,华男是书童,顶层设计,我们的男孩从一开始就被砍断了leadership,这些白人心知肚明,但是还是假惺惺的说:缺乏领导力。我们做家长的要看清现实,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俗就俗吧,至少先不让儿子吃亏。

藤校面试很顺利和成功,但是和高年级的亚裔男生交流后,我感觉我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以为送进藤校就天下太平了,其实这只是开始,上周波士顿一个亚裔男生刚刚自杀。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老司机还要继续做副驾给指路,不然不放心。

祝贺你的顺利和成绩!

悠着点儿,前面的路长着呢,我到现在也没放松下来,尽管孩子已经上正轨。

茹妹 : 2019-11-08#142
华人男孩整天就迷着刷手机,打游戏,死读书。连太阳都怕,什么运动都不参加,也不参加学校活动。脸上涂脂抹粉,阴阳怪气的。还提什么阳光自信?如果能阳光自信,哪怕学习差点,绝不至于跟本地人在找媳妇的竞争上败下阵来。
我怀疑你在暗指我男神
1573253326721.png

fierysteed : 2019-11-08#143
说说可以,其实不然,我们一直提醒孩子注意小节,日后即使成了大人物也没什么口舌。


祝贺你的顺利和成绩!

悠着点儿,前面的路长着呢,我到现在也没放松下来,尽管孩子已经上正轨。

kind of agree with you.
for example, if a person want to be a politician.
his history will be dig out and checked by his opponent.

LouZhu has many mindset from China. very typical
He think it's success to be a lead,
lead has power,
lead can do whatever he want.


In China, it could be true. because there is no opponent.
in western country, it's not.
even USA president, his past will be attacked by his opponent.

SLS : 2019-11-08#144
我怀疑你在暗指我男神
浏览附件569372
这种男孩做好基友可以,男朋友就不行了。真正在外面遇到打架时,难道要女孩子出手?而且卸了妆,说不定是个丑八怪呢。

fierysteed : 2019-11-08#145
我怀疑你在暗指我男神
浏览附件569372

good taste

j0n6dj2y2w : 2019-11-08#146
kind of agree with you.
for example, if a person want to be a politician.
his history will be dig out and checked by his opponent.

孩子非常自律、守时。我的目标是多伦多高管。

fierysteed : 2019-11-08#147
孩子非常自律、守时。我的目标是多伦多高管。
I hope my son to be a Doctor, but he may not like
it's up to him.
I can instruct him ONLY when he wants.
I cannot force him do anything.

SLS : 2019-11-08#148
孩子非常自律、守时。我的目标是多伦多高管。

男孩子太规规矩矩不好,需要有点霸气才能当领导。

n_delta : 2019-11-08#149
华人男孩整天就迷着刷手机,打游戏,死读书。连太阳都怕,什么运动都不参加,也不参加学校活动。脸上涂脂抹粉,阴阳怪气的。还提什么阳光自信?如果能阳光自信,哪怕学习差点,绝不至于跟本地人在找媳妇的竞争上败下阵来。
这里长大的华人男孩涂脂抹粉,阴阳怪气?我没见过,也许我out了,小留就有可能。

j0n6dj2y2w : 2019-11-08#150
男孩子太规规矩矩不好,需要有点霸气才能当领导。

加拿大的霸气不体现在外部。

~snowwolf~ : 2019-11-08#151
这里长大的华人男孩涂脂抹粉,阴阳怪气?我没见过,也许我out了,小留就有可能。
那是相对于他闺女的勇武霸气,几个第一说的。

茹妹 : 2019-11-08#152
那是相对于他闺女的勇武霸气,几个第一说的。
我脑补了一下他女儿看到他昨天晒娃的帖子
1573255318546.png

~snowwolf~ : 2019-11-08#153
我脑补了一下他女儿看到他昨天晒娃的帖子
浏览附件569382
:wdb45:

n_delta : 2019-11-08#154
加拿大的霸气不体现在外部。
在这里想当头,要的是charisma;只是霸气,众人只当你obnoxious (令人讨厌)

SLS : 2019-11-08#155
我们家女儿是比较野蛮点,从小就是孩子头。估计会吓跑不少中国男孩子。

j0n6dj2y2w : 2019-11-08#156
在这里想当头,要的是charisma;只是霸气,众人只当你obnoxious (令人讨厌)

说得对。我在公司很有凝聚力,曾微笑着对我的手下人说过:If you guys make mistakes, I'm gonna kill myself.
他们都说:Don't kill yourself. We need you。哈哈

j0n6dj2y2w : 2019-11-08#157
我们家女儿是比较野蛮点,从小就是孩子头。估计会吓跑不少中国男孩子。

我家喜欢。

n_delta : 2019-11-08#158
说得对。我在公司很有凝聚力,曾微笑着对我的手下人说过:If you guys make mistakes, I'm gonna kill myself.
他们都说:Don't kill yourself. We need you。哈哈
没错,做头就要有担当,包括为下属犯的错负责。想当年我手下的犯了个小的计算错,结果数据让president拿去show给当时省里的副厅长,被副厅长责疑数据的准确。president回来发飙,我上司责问我。。。还能怎的?自己替手下认了,保证下不为例。

j0n6dj2y2w : 2019-11-08#159
I hope my son to be a Doctor, but he may not like
it's up to him.
I can instruct him ONLY when he want.
I cannot force him do anything.

鼓励、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j0n6dj2y2w : 2019-11-08#160
没错,做头就要有担当,包括为下属犯的错负责。想当年我手下的犯了个小的计算错,结果数据让president拿去show给当时省里的副厅长,被副厅长责疑数据的准确。president回来发飙,我上司责问我。。。还能怎的?自己替手下认了,保证下不为例。

你很有担当。我经常替上司抵挡,他会说:Thank you for helping me out。

茹妹 : 2019-11-08#161
没错,做头就要有担当,包括为下属犯的错负责。想当年我手下的犯了个小的计算错,结果数据让president拿去show给当时省里的副厅长,被副厅长责疑数据的准确。president回来发飙,我上司责问我。。。还能怎的?自己替手下认了,保证下不为例。
好领导,要赞。
我之前公司领导,是把锅往我身上推的。

fierysteed : 2019-11-08#162
好领导,要赞。
我之前公司领导,是把锅往我身上推的。
I am not sure
but for Indian Lead, usually let subordinate to take it.

I think for a good lead, should let the whole team take it. do not specify or blame any one.

n_delta : 2019-11-08#163
I am not sure
but for Indian Lead, usually let subordinate to take it.

I think for a good lead, should let the whole team take it. do not specify or blame any one.
这是正解!没有必要去blame手下,与出错的下属心平气和的讨论一下,下不为例,同时自己加强check一下结果就行了,谁没犯过错?你对下属留点情面,他们会为你效劳,这点小恩小惠是不能省滴:LOL:

n_delta : 2019-11-08#164
I am not sure
but for Indian Lead, usually let subordinate to take it.

I think for a good lead, should let the whole team take it. do not specify or blame any one.
BTW,以前的上司都是白女人,而且是比较mean的那类,也搞掂她们。有过一个本地长大的印裔VP上司,人不错,也关照俺,反正我的态度是不管你是president还是VP,总之我不卑不亢,不confrontational,与人合作,照顾手下。。。一路下来没有太多烦恼,no stress。。。也许是我lucky罢了。

离离原上草 : 2019-11-08#165
确实 亚裔有glass celling. 我老公也在tech industry, leadship开会十几个人 只有他一个亚裔。 跟西雅图那边微软高层开会 全是上了年纪白人。。。其实ABC, CBC 去亚洲优势已经不如从前。 至少上海真的没这么好用,十年二十年前或许有点优势。。。
亚裔女确实在北美比亚裔男轻松些,所以我当初希望是生女娃。。。因为我们夫妻都不高:(

BMO99 : 2019-11-08#166
梁孟松67歲的老頭被中芯半導體以千萬美元年薪挖角當執行長,65歲的李培英被紫光集團高薪挖角當副總裁,還有很多技術人員被高薪挖角,理工男有一技之長遍行天下,文科生吋步難行,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挑輕鬆的文科讀。

Aidemengdun : 2019-11-08#167
唉。矫枉过正。

Iwasgemini : 2019-11-08#168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浏览附件569275
赞,大赞。

bbjj : 2019-11-08#169
精英的心我不懂,我在哪里都不做精英,最好的工作就是无压力,嘻嘻哈哈又一天最开心,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多余的东西不过是自寻烦恼

j0n6dj2y2w : 2019-11-08#170
精英的心我不懂,我在哪里都不做精英,最好的工作就是无压力,嘻嘻哈哈又一天最开心,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多余的东西不过是自寻烦恼

我很了解精英。

bbjj : 2019-11-08#171
我很了解精英。
我不打算了解

3322 : 2019-11-08#172
男人需要尊严的维护。没有尊严,挣再多的钱,住再大的房子都没有意义,还是不阳光,满脸严肃,压抑,哑裔,亚裔。我鼓励我儿子以后大学毕业,去亚洲发展成家立业,等35岁以后,有家庭有孩子有事业了,再回美加。18-35这个阶段,我希望他能够:意气风发,桃花满满,阳光自信,志在四方。

35岁以后,他就完全是成熟的男人了,可以百毒不侵了,我也那是就退休了,老的顶梁柱下岗休息,新的顶梁柱上岗接班。

那些东北亚,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食物链,生态圈。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
至少国内风气已经变了,国企吃香外企不吃香了,口袋里揣着外国护照难免会被怀疑忠诚度,玻璃天花板等着你,这个趋势会越来越厉害,君不见牛人如杨振宁、姚期智都改回中国国籍了。

j0n6dj2y2w : 2019-11-08#173
我不打算了解

确实没有必要去了解,所谓的精英也就是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而已。

Iwasgemini : 2019-11-08#174
男人需要尊严的维护。没有尊严,挣再多的钱,住再大的房子都没有意义,还是不阳光,满脸严肃,压抑,哑裔,亚裔。我鼓励我儿子以后大学毕业,去亚洲发展成家立业,等35岁以后,有家庭有孩子有事业了,再回美加。18-35这个阶段,我希望他能够:意气风发,桃花满满,阳光自信,志在四方。

35岁以后,他就完全是成熟的男人了,可以百毒不侵了,我也那是就退休了,老的顶梁柱下岗休息,新的顶梁柱上岗接班。

那些东北亚,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食物链,生态圈。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
楼主虽然是大男子主义,但和我观点一致。

CCOYYOTEE : 2019-11-08#175
亚裔真的很多很多,30%肯定是有了,白人55%,亚裔30%,西语非洲裔等其它15%。好处是,不可能被孤立和bully,坏处是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不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亚裔最后还是和亚裔竞争。能进藤校的黑人都很优秀,真的,白人一贯的自负和清高。亚裔还是那样,满脸愁云,苦大仇深,进了藤校,也没感觉有多阳光,好像还是天天亚历山大。亚裔女明显比亚裔男阳光,亚裔女做报告,我感觉也就80分水平,但是白男都鼓掌,亚裔男作报告,我感觉也有75分水平,白男们好一点的给你嘘声,不好的,有些人干脆走人撤了,不听。Don't see, Don't know, Don't care。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浏览附件569275
你的认知总是这么客观,到位。

guihuaxiang : 2019-11-08#176
楼主的大部分观点都是赞同的, 想引用几段, 引着引着就觉着哪里不对劲了
你的这些观点到底小朋友接受到几层了, 是真的接受了, 还是在应付你
你是怎么评估你的影响结果的
聪明的孩子怎么会甘于被他人设计自己的人生呢
不是在抬杠, 而是真的为这里的华裔小男生的发展担心
除非老爸非常强悍, 儿子自觉仰视
多一些华人男生在家长的精心设计下, 打下一片天, 绝对是好事, 如果能联手打下一片天, 那真是好上加好

Iwasgemini : 2019-11-08#177
楼主的大部分观点都是赞同的, 想引用几段, 引着引着就觉着哪里不对劲了
你的这些观点到底小朋友接受到几层了, 是真的接受了, 还是在应付你
你是怎么评估你的影响结果的
聪明的孩子怎么会甘于被他人设计自己的人生呢
不是在抬杠, 而是真的为这里的华裔小男生的发展担心
除非老爸非常强悍, 儿子自觉仰视
多一些华人男生在家长的精心设计下, 打下一片天, 绝对是好事, 如果能联手打下一片天, 那真是好上加好
赞联手打天下。

gtwdx : 2019-11-08#178
一庐姐考虑的,是35岁以后的人生,眼光更长远些。
不用担心。35岁以后的人生如果孩子还不能自己决定,还需要父母设计,相信这一定不是科长希望看到的。

gtwdx : 2019-11-08#179
不是人名,都是名人,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脉。

只要那些有资源,有权利,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脉。狐朋狗友,损友,酒肉朋友,简直玷污了人脉。这样的人,认识越多,你越倒霉。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你能见到孙正义,你能认识马化腾,你能去台积电的总经办,你能去三星的研发中心,你能去东芝和索尼的设计研发中心,你能接触到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行资源。

一直呆在北美的华人码工地下室扣脚大汉圈,给你20年,你还是那个水平,认识再多的和你一样的抠脚大汉,有什么用?35岁,还一起看片,互撸,骂社会,觉得孩子太笨不像自己,回家和非处女无颜值的黄脸老婆吵架吗?这不是人脉圈,这是负能量场。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25岁就能接手产品运营,留在北美吃屎,39岁还在每天改bug,最后被逼跳楼自杀,我没胡说,说的都是事实。醒醒吧。
科长真是快人快语!痛快淋漓!希望十几年以后,母国安定从容,那时不光孩子,或者我们都会归国养老了。

gtwdx : 2019-11-08#180
有能力有机会有运气,就博一下
否则,认命,老老实实给白人搬砖,当分母,做名副其实的Skilled Worker

有些人说加拿大没有天花板,我觉得是对的,因为他们跳起来伸出手也碰不到天花板

有些人说加拿大有天花板,我觉得也是对的,因为他们抬起头就碰到了天花板
哈哈,嚷嚷有天花板最多的是挣不到十万刀的职场人士,与科长说的天花板是不同的。

tinyhuhulp : 2019-11-08#181
支持大姐回复,我也担心亚洲某国。但是华裔和印裔不能比,因为我们的故乡有原罪,相比印度,我们天生就不会被欧美白人信任,尤其是男生。所以,尽量绕开某国,但也绝对不能得罪某国,新加坡,韩国,台湾,应该还是安全的吧,那么多台湾人纵横中美IT圈。

加拿大华裔之光,加拿大第四大富豪,阿里二当家,蔡崇信,这个role model可以学习吗?
蔡崇信不是回中国混的吗?你又要绕开中国。某什么国,说话直接却连中国都不敢明说?
你的计划听起来很好,但是就怕你小孩毕业了回去还拼不过中国的土鳖。

gtwdx : 2019-11-08#182
局长的意思就是年青时该享受的享受了,该有的尊严都有了,年纪大以后不行退一步海阔天空,让给新的青年华裔俊才也可以,总比一开始就在白人的大树下拼命除草强的多
很多移民不都是这样么?十年前国内的人脉圈里就已经流行一句话:国内挣钱国外花。也别过于妄自菲薄,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白人,真的都比我们过得好么?科长希望儿子较量的是白人中的精英,这令人钦佩。但对我们芸芸众生而言,最好能告诉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加拿大TOP10%的生活状态,工作是自己喜欢的,生活令自己感到舒适,父母就很满意了。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去打破天花板吧!

gtwdx : 2019-11-08#183
借帖说一下就我站在井底所观所见的感受,我承认我离跳出井外高瞻远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美国高科技不是只有程序员,况且程序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其次,职场天花板不仅仅在美国有。如果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停地冲啊杀阿向上爬阿,那么,这个天花板在亚洲在国内,一样有。在任何地方,大多数人,不过芸芸众生罢了,出人头地,都属于小概率。

不可否认,西人地盘,多了种族和语言困扰。如果说有种族困扰,明明有印度人独霸一方成功先例,这就破了种族限制之咒。

那么,就剩下语言问题了。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自从打开国门,轮到华人涌入西方。相信时间到了,我们华人二代三代,杰出者的比例不输任何族裔,只是需要时间,时间。。。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我们华人在西人世界的杰出者只是迟一步或几步,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的看法,对此我很乐观。不信我们走着瞧。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说的太好了!我们和印度人的差别,除了语言,还有我们一代移民成长过程中受强大教育形成的思维模式,可能与西方民主意识不太合拍。如果我们或多或少传一些给后代,也会对他们有些影响。印度虽然乱,但体制与西方相同,受殖民多年,意识相近,更易融合。让孩子自己成长吧,别说35岁,25岁以后,他们就全方位超过我们了。我们只是扶上马送一程而已。坐在副驾位置上,你就是再嚷嚷,方向盘也是在人家手里 :D

aywl : 2019-11-08#184
我再三强调亚裔男在北美只有学医或学IT, 其他行业只有垫脚;

非常赞同,除非医学,其他行业尤其是高科技和金融领域如果孩子暂时不能认识到肤色差异,家长有责任帮助,否则以后对他的成长很不利,就像我在其它的帖子回复的,自身竞争力,择偶,未来发展都会被动,真的对不去前期的巨大付出,绝不是找个10万加币过小日子那么简单。一旦路走对了,后面会迎刃而解。男人在事业初期发展空间,尊严远比一点金钱重要的多,否则在白人的压力下,很快就放弃回家打游戏了。

stellated : 2019-11-08#185
说的太好了!我们和印度人的差别,除了语言,还有我们一代移民成长过程中受强大教育形成的思维模式,可能与西方民主意识不太合拍。如果我们或多或少传一些给后代,也会对他们有些影响。印度虽然乱,但体制与西方相同,受殖民多年,意识相近,更易融合。让孩子自己成长吧,别说35岁,25岁以后,他们就全方位超过我们了。我们只是扶上马送一程而已。坐在副驾位置上,你就是再嚷嚷,方向盘也是在人家手里 :D
最后一句说得好!

~snowwolf~ : 2019-11-08#186
我再三强调亚裔男在北美只有学医或学IT, 其他行业只有垫脚;
说一下你做啥的呗

aywl : 2019-11-08#187
华人N代在北美,只有靠技术,刷题,leadership别指望了。

中国人在北美生存有天花板,还有浓浓的被歧视。有些人死活不承认。

oldpanda : 2019-11-08#188
人种基因问题

BMO99 : 2019-11-08#189
我再三强调亚裔男在北美只有学医或学IT, 其他行业只有垫脚;

Apple,HP,Intel,AMD,思科,輝達,波音,電信等公司的工程師,尤其是5G和AI的領域,EE的工程師最多,而大數據就IT工程師較多,工程最難讀,所以畢業生少,永遠供不應求,中外皆然。

zunhuhu : 2019-11-08#190
没错,做头就要有担当,包括为下属犯的错负责。想当年我手下的犯了个小的计算错,结果数据让president拿去show给当时省里的副厅长,被副厅长责疑数据的准确。president回来发飙,我上司责问我。。。还能怎的?自己替手下认了,保证下不为例。
这个必须自动+手工赞,给我们这些小的们留活路。是当领导的料(y)

zunhuhu : 2019-11-08#191
好领导,要赞。
我之前公司领导,是把锅往我身上推的。
能握下小手吗?

CCOYYOTEE : 2019-11-08#192
科长真是快人快语!痛快淋漓!希望十几年以后,母国安定从容,那时不光孩子,或者我们都会归国养老了。
养老是回不去了,不能接受那个热闹的人际关系了,一年上头地随礼喝酒。加拿大生活把人搞孤独了,老了就去深山老林遁迹了。

aywl : 2019-11-08#193
我再三说希望我儿子学医,我分析一下我的思路,学医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做leader基本靠人家提拔,华人谁来提拔你呢?

还有我看大公司的CEO是可以拿半米,问题是这半米不牢靠,随时可能泡汤,做医生只要做事靠谱,做到70岁都没问题。我家娃的问题是不懂事,可能年龄太小(10岁)

北美大款 : 2019-11-08#194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都是自带风水,适当扶持就行,毕竟你无法替他包打天下。只要孩子自己够棒,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倘若真有所谓的天花板或白人至上这种事儿,那难道是你担心就能解决的么?该有的就有,该来的就来,怕它个屌,勇敢向前

zunhuhu : 2019-11-08#195
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都是自带风水,适当扶持就行,毕竟你无法替他包打天下。只要孩子自己够棒,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倘若真有所谓的天花板或白人至上这种事儿,那难道是你担心就能解决的么?该有的就有,该来的就来,怕它个屌,勇敢向前
排。无论混在哪里,勇气排第一。东想西想,唯独正经事不想。

shone604 : 2019-11-08#196
为啥会觉得藤校毕业回东亚区就能混的好,不适应的一大把。别说IT圈不看人脉,一个圈子相互提携资源置换是肯定的。藤校毕业,在北美混到中层以上在回国发展,做的风生水起的到不少。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aywl : 2019-11-08#197
我听我大学同学(南大博士毕业,白手起家在上海住别墅的)说国内人事部门公认的蹩视链:国内985》北美大学〉欧洲大学》澳洲大学,就是说海龟比不过土鳖。

蔡崇信不是回中国混的吗?你又要绕开中国。某什么国,说话直接却连中国都不敢明说?
你的计划听起来很好,但是就怕你小孩毕业了回去还拼不过中国的土鳖。

BMO99 : 2019-11-08#198
我再三说希望我儿子学医,我分析一下我的思路,学医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做leader基本靠人家提拔,华人谁来提拔你呢?

还有我看大公司的CEO是可以拿半米,问题是这半米不牢靠,随时可能泡汤,做医生只要做事靠谱,做到70岁都没问题。我家娃的问题是不懂事,可能年龄太小(10岁)

在加拿大能考上醫學院的華人少之又少,不只是考試實力,運氣也很重要,面試那關就把你刷下來,讀生命科學的上不了醫學院,前程堪憂啊!還是工學院成功的機率高,未來當老闆或科技新貴的機率也高,老闆和科技新貴的身價可不是醫生能比的。

aywl : 2019-11-08#199
我到是觉得做科技新贵的机会太少,加拿大进医学院的机会不多,美国机会不少,学费贵,可以贷款;

在加拿大能考上醫學院的華人少之又少,不只是考試實力,運氣也很重要,面試那關就把你刷下來,讀生命科學的上不了醫學院,前程堪憂啊!還是工學院成功的機率高,未來當老闆或科技新貴的機率也高,老闆和科技新貴的身價可不是醫生能比的。

BMO99 : 2019-11-08#200
我到是觉得做科技新贵的机会太少,加拿大进医学院的机会不多,美国机会不少,学费贵,可以贷款;

華人最希望兒女當醫生,錢不是問題,但美國也很難考上的,成功的機率真的很低,除非高中成績是狀元,否則還是別去當砲灰了。

tinyhuhulp : 2019-11-08#201
我到是觉得做科技新贵的机会太少,加拿大进医学院的机会不多,美国机会不少,学费贵,可以贷款;
美国的机会也只是相对加拿大多而已。我同学在美国好不容易match到医院做实习,整个lab的同事都妒忌的要死。全都在等幸运女神眷顾。

n_delta : 2019-11-08#202
在加拿大能考上醫學院的華人少之又少,不只是考試實力,運氣也很重要,面試那關就把你刷下來,讀生命科學的上不了醫學院,前程堪憂啊!還是工學院成功的機率高,未來當老闆或科技新貴的機率也高,老闆和科技新貴的身價可不是醫生能比的。
确实是这样。朋友的未来驸马,四次进入医学院的面试,都给刷下来,打击不是一般的大。最终去读牙医,也不算是太遗憾

tinyhuhulp : 2019-11-08#203
我听我大学同学(南大博士毕业,白手起家在上海住别墅的)说国内人事部门公认的蹩视链:国内985》北美大学〉欧洲大学》澳洲大学,就是说海龟比不过土鳖。
我那个放弃枫叶卡回去做HR的同学三年前就这样跟我说。abc,cbc能力不见得比土鳖强,还没有人脉。那些回去混得风生水起的,都是带技术带资金或者团队回去的。

无迈无忧 : 2019-11-09#204
周围朋友家的男孩子们基本上都学CS,EE之类的,真正最后学下来的不到一半,很多中途就换专业了。要说凭康大的牌子回国打拼,实力应该是不够的,国内牛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才更有竞争力,当然如果是HYPMS毕业的另当别论。康奈尔是藤校中招生人数最多,录取率最高的,不过学校食堂不错,校园也比较安全。楼主可以淡定些,相对于其他几个大藤,还是不要过高期望学校名气带来的价值。

laox888 : 2019-11-09#205
为啥会觉得藤校毕业回东亚区就能混的好,不适应的一大把。别说IT圈不看人脉,一个圈子相互提携资源置换是肯定的。藤校毕业,在北美混到中层以上在回国发展,做的风生水起的到不少。
大实话

公共郭 : 2019-11-09#206
什么混的好混的差,那是你想的,未必是你儿子想的。我舅的孩子30就在上市公司做到高管,我舅一直觉得他混的好,前两年辞职了,老板怎么挽留也没用。他说他去那家公司就是冲着东南亚分部经理去的,因为他非常喜欢潜水,装备都买好了,结果老板看上他直接给他干上董秘,这不几年干下来降职无望就不干了。

lh2008 : 2019-11-09#207
真不懂 楼主为何这么说 儿子长的很猥琐吗 自信 正能量的 爱笑的人 不管哪个人种 都很欢迎。 我在公司很有人缘 男女同事 工资也很高 160一个小时。 喷吧 我没在北美上过学 而且国内 普通大学本科。 要是负能量 活得真可怜

~snowwolf~ : 2019-11-09#208
我再三说希望我儿子学医,我分析一下我的思路,学医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做leader基本靠人家提拔,华人谁来提拔你呢?

还有我看大公司的CEO是可以拿半米,问题是这半米不牢靠,随时可能泡汤,做医生只要做事靠谱,做到70岁都没问题。我家娃的问题是不懂事,可能年龄太小(10岁)
学医最怕的就是家长逼孩子学。
自己不喜欢,即使上了医学院也坚持不下来。

beibeibear : 2019-11-09#209
虎妈一个啊, 强, 顺便问一句, 您是公子还是丫头, 这个presentation的他/她怎么看呢?

gtwdx : 2019-11-09#210
哈哈,这个不了解。

但是我相信,这种上门女婿如果是个权利欲望很重的人,这样的家庭绝对长不了,肯定要出问题。
不会,赌王自己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上门女婿 :)

北美大款 : 2019-11-09#211
真不懂 楼主为何这么说 儿子长的很猥琐吗 自信 正能量的 爱笑的人 不管哪个人种 都很欢迎。 我在公司很有人缘 男女同事 工资也很高 160一个小时。 喷吧 我没在北美上过学 而且国内 普通大学本科。 要是负能量 活得真可怜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勇敢,孩子就勇敢;父母阳光,孩子就阳光。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儿子们都棒着呢,班里的小白妞三天两头送礼物给他们。记着我小儿子上一年级第一天就满楼转悠,走到office,看着门开着,象是可以进去的样子,就进去,不知道里面那个人是校长,就跟校长聊了一会天,还问了问全校有多少人。校长非常nice一一解答。
我倒没觉得这有什么种族歧视,当然了,可能我还没遇到。不过我相信实力。只要你足够强,什么就都不是事儿。
前不久有个中国富二代几个包包就把小白妞拿下了,肚子搞大了,他一溜烟跑回国了。都是人,没什么两样,就看你强不强。

20062399 : 2019-11-09#212
录取率不知道,亚裔的比例高,可能是因为亚裔申请人数更高造成的。我儿子问我,为什么这些高年级男生看起啦不开心,winter blue吗?我只能white lie他,说:期中考试,大家都很紧张。

我心里非常清楚真实的原因。所以现在积极引导他,以后大二的时候去新加坡大学,或者东京大学,首尔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做一年交换生,别人拿双学位,我们拿双文凭,到那里去找男人的自信。打不过关张,还干不过刘备吗?
看啥专业吧,理工科就算是藤校的本科生也不一定(恐怕是大概率)干得过清北复交的本科生,当然你说的碾压是其他方面的话那就另说。

sheller : 2019-11-09#213
我听我大学同学(南大博士毕业,白手起家在上海住别墅的)说国内人事部门公认的蹩视链:国内985》北美大学〉欧洲大学》澳洲大学,就是说海龟比不过土鳖。

我也感觉科长有点对国内情形有误解!

abc,cbc现在真的不占什么优势。论专业,本科毕业生国内985真的不一定比藤校差;而说得自信满满的泡妞,除了帅小伙哪儿都受欢迎外,其它的真不一定比得过国内的富二代拆二代们。

20062399 : 2019-11-09#214
我个人在加拿大读的phd,最近回到了亚洲某校,说实话当时在北美也找过,有一些面试(都是不怎么样的学校,北美Top 70以后)但没拿到北美的offer。一回到亚洲之后,立刻就跟国内某大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个人觉得对于北美top50以后的学校基本上没戏),学生资源也好,收入也比北美高一截,可能离国内进对华人来说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清风拂面 : 2019-11-09#215
孩子们在面试,我们家长在外面开小会,白人一堆,我们有色人群一堆(包含苏联和东欧地区的一部分人)。我代表加拿大的家长,用英文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地的家长们,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推娃爬藤上面的应用:

1. 直面线性突破不行,那就二维平面曲线迂回;
2. 二维平面曲线迂回不行,那就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
3. 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还不行,那就上四维空间,用时间换空间;
4. 总之,有色人群打破白人天花板,必须要降维打击,积攒势能,然后回身用二相箔拍死他们,不能硬刚,不能肉搏,要非视距,非对称打击。
你看了几遍死神永生啊,对这些战略这么熟?!

lyoo : 2019-11-09#216
建议有孩子未来读大学的父母有时间读读这本书,可读性很高。Malcolm Gladwell是个出名的作家,加拿大人,现住在纽约,常被CBC采访和出现在CBS 著名的“60 Minutes”节目中。他在本书里以具体例子谈到我们华人常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论点,很有启发。


科长孩子优秀,自己为孩子计划安排未来,值得赞。至于其他父母,如果孩子真的是要靠补习拼藤校的,读读这本书也许有帮助。藤校里满脸苦大仇深的亚裔没准就是来自这一群。。。 BTW,滑铁卢大学学生自杀个案应该是全加拿大最高的了,那校园的气氛真的是很压抑。。。

浏览附件569340

他的书我也看过,中文版的叫 《异类》,确实很有启发

lh2008 : 2019-11-09#217
wodelaoba 说:
孩子们在面试,我们家长在外面开小会,白人一堆,我们有色人群一堆(包含苏联和东欧地区的一部分人)。我代表加拿大的家长,用英文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地的家长们,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推娃爬藤上面的应用:

1. 直面线性突破不行,那就二维平面曲线迂回;
2. 二维平面曲线迂回不行,那就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
3. 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还不行,那就上四维空间,用时间换空间;
4. 总之,有色人群打破白人天花板,必须要降维打击,积攒势能,然后回身用二相箔拍死他们,不能硬刚,不能肉搏,要非视距,非对称打击。

这个脑袋被洗得 难怪会有这种想法

jmadele : 2019-11-09#218
儿子9岁移民过来,现在16岁,去年回国一趟,然后每天都在考虑将来去亚洲居住生活,上海日本或者韩国。还嫌弃新加坡太西化,虽然这些地方他都没去过。
我感觉儿子在学校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和种族歧视,虽然他不承认。

一庐春秋 : 2019-11-09#219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勇敢,孩子就勇敢;父母阳光,孩子就阳光。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儿子们都棒着呢,班里的小白妞三天两头送礼物给他们。记着我小儿子上一年级第一天就满楼转悠,走到office,看着门开着,象是可以进去的样子,就进去,不知道里面那个人是校长,就跟校长聊了一会天,还问了问全校有多少人。校长非常nice一一解答。

赞 你儿子入学第一天进校长办公室跟校长聊聊,画面感好强哈 :wdb6: 你儿子好可爱:wdb32:

我倒没觉得这有什么种族歧视,当然了,可能我还没遇到。不过我相信实力。只要你足够强,什么就都不是事儿。

种族歧视现象还是有的,但北美这边,美国总统之位都被黑人拿下过,还有大把的部长议员各大公司高层人员啥的都有有色人种的身影,如果有人非要说不给有色人种机会,应该也是说不过去的吧

北美这边的文化应该算是很包容了不是吗

speaker : 2019-11-09#220
妈的怎么一股浓浓的文学城常驻大外宣味儿?

说不准 : 2019-11-09#221
恭喜科长,静候offer佳音!

usernames : 2019-11-09#222
wodelaoba 说:
孩子们在面试,我们家长在外面开小会,白人一堆,我们有色人群一堆(包含苏联和东欧地区的一部分人)。我代表加拿大的家长,用英文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地的家长们,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推娃爬藤上面的应用:

1. 直面线性突破不行,那就二维平面曲线迂回;
2. 二维平面曲线迂回不行,那就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
3. 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还不行,那就上四维空间,用时间换空间;
4. 总之,有色人群打破白人天花板,必须要降维打击,积攒势能,然后回身用二相箔拍死他们,不能硬刚,不能肉搏,要非视距,非对称打击。

这个脑袋被洗得 难怪会有这种想法
毛思想都来了,中毒太深

aywl : 2019-11-09#223
我看了一下andrew yang竞选美国总统拍的宣传片,他的路值得在北美所有的华男仿效. 建议去文学城看看;

shw019 : 2019-11-09#224
我再三说希望我儿子学医,我分析一下我的思路,学医更多的是靠自己努力,做leader基本靠人家提拔,华人谁来提拔你呢?

还有我看大公司的CEO是可以拿半米,问题是这半米不牢靠,随时可能泡汤,做医生只要做事靠谱,做到70岁都没问题。我家娃的问题是不懂事,可能年龄太小(10岁)
入职需要人脉, 尤其是入门级别的, 提拔不需要人脉, 走提拔程序。
有位置post出来, 大家申请(一般都是内部消化), 选4名候选人, 进行考试面试, 一般分数最高的被录用。

我所知道的警察队伍和公务员队伍, 都有亚裔很年轻就做到管理层的, 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本事。
象我这种没本事的, 英文不太好, 即使英文是母语, 也不行。

一庐春秋 : 2019-11-09#225
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让我们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幼儿园,来看中国人和印度人在湾区比例的变化

大家都知道,北美这边,居民区附近,各方向辐射出去,总有几个公园。我会带孙女去各个公园玩,每个公园都有一群一群的华人,我手机微信里,这种公园群有好几个。

孙女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我们自然会对别家孩子选择要去的幼儿园感兴趣,搜集信息、各种分析之后,目标逐渐聚焦到一家品牌连锁私校的幼儿园分部,这家私校口碑不错,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每一级都有设立,目前正在筹建高中,是平民私校。

目标确定后,还是各种不放心,逮到机会,就会向人请教、打听。

有一次,跟一位带着学龄前儿童在公园玩的娃爸聊起,他家娃没有选择去这家幼儿园,问他原因,他说三年前他们去参观过这家私校,全是印度娃,中国娃很少很少,他们怕娃不适应,所以放弃了。

也确实听好多人聊起过对这家私校的唯一顾虑就是印度人太多。

最终还是决定让孙女去这家幼儿园。因为我们考虑到现在的情况与几年前不同,最早一批涌出国门留学后留下工作的年青人,现在已经成家有娃,这说明华人娃的比例注定上升。

但能上升到什么程度,我们心中无数。

孙女刚进班上的时候,一共有18个小娃,华人和印度人娃各占一半,都是9个,完全破了印度人娃独霸天下的传说。

现在,班上小朋友达到24位,华人娃14位,印度娃10位。整个给颠倒过来了

所以,当我们要决策我们没经历过的很多事时,都像小马过河,也不是别人说的不对,但别人过河时的情况很可能不是现在的情况。水深水浅,还是得我们自己试过才知道,怎么过河,也得由我们自己决定

Crappie : 2019-11-09#226
恭喜楼主!其实不必迷信私校藤笑,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目标设定最重要。我女儿和她表妹都是加拿大法学院毕业的,都在纽约执业,一样面试哈佛耶鲁的毕业生。还不用还那么多的学生贷款。
她大学同班的一个男生去了哥大的法学院,毕业后却去了一个小的律师行。

BMO99 : 2019-11-09#227
美國的大律師或法官還是藤校的畢業生居多,尤其是哈佛和耶魯,當然也有少數的幸運兒。這也是為何北美的高材生搶破頭要進藤校。

yilin001 : 2019-11-09#228
不是人名,都是名人,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脉。

只要那些有资源,有权利,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脉。狐朋狗友,损友,酒肉朋友,简直玷污了人脉。这样的人,认识越多,你越倒霉。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你能见到孙正义,你能认识马化腾,你能去台积电的总经办,你能去三星的研发中心,你能去东芝和索尼的设计研发中心,你能接触到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行资源。

一直呆在北美的华人码工地下室扣脚大汉圈,给你20年,你还是那个水平,认识再多的和你一样的抠脚大汉,有什么用?35岁,还一起看片,互撸,骂社会,觉得孩子太笨不像自己,回家和非处女无颜值的黄脸老婆吵架吗?这不是人脉圈,这是负能量场。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25岁就能接手产品运营,留在北美吃屎,39岁还在每天改bug,最后被逼跳楼自杀,我没胡说,说的都是事实。醒醒吧。
接盘,非处女。----楼主满口这样迂腐的词可见一斑楼主的思维观念。不过这里大部分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也就是大概很多人都不想来这个论坛的原因吧。

yilin001 : 2019-11-09#229
借帖说一下就我站在井底所观所见的感受,我承认我离跳出井外高瞻远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美国高科技不是只有程序员,况且程序员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其次,职场天花板不仅仅在美国有。如果人生的奋斗目标就是不停地冲啊杀阿向上爬阿,那么,这个天花板在亚洲在国内,一样有。在任何地方,大多数人,不过芸芸众生罢了,出人头地,都属于小概率。

不可否认,西人地盘,多了种族和语言困扰。如果说有种族困扰,明明有印度人独霸一方成功先例,这就破了种族限制之咒。

那么,就剩下语言问题了。印度人所谓成功,不过是他们群体接近英文比华人群体早,也比华人群体普及英文方面有深度和广度。他们接受西化思想和文化以及语言,相对华人来说早了不止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了印度人的成功。印度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异族的包容和接纳。

自从打开国门,轮到华人涌入西方。相信时间到了,我们华人二代三代,杰出者的比例不输任何族裔,只是需要时间,时间。。。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我们华人在西人世界的杰出者只是迟一步或几步,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的看法,对此我很乐观。不信我们走着瞧。

再说回拼成功的捷径。是的,很有可能成功,但也存在走弯路的风险,我也实话实说。甚至有走捷径者,靠某国资金支撑,然后被当间谍被抓。

出门了 先说到这里
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像楼主这样走出了国门,满口还是接盘,非处女这样的人,教育孩子别说接受西方理念价值体系了,能不影响他小孩的三观就谢天了。

北美大款 : 2019-11-09#230
接盘,非处女。----楼主满口这样迂腐的词可见一斑楼主的思维观念。不过这里大部分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也就是大概很多人都不想来这个论坛的原因吧。
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像楼主这样走出了国门,满口还是接盘,非处女这样的人,教育孩子别说接受西方理念价值体系了,能不影响他小孩的三观就谢天了。
父母在指导孩子的时候除了少数大撒把放羊式,多数可能还是借鉴自己的过往经历。比如父母当年选的A路,结果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结论就是当年的A路选错了,很自然地再给孩子选择时就不选A了,可能会选B。但是究竟B选的对不对,就只能听天由命看孩子将来发展的结果而定了。
但是各位有没有觉得其实人生并不象做选择题那么简单——非A即B,影响因素太多了。即使今天你选的没错,过几年形势一变,当年的选择又不符合了。

星星哎 : 2019-11-09#231
"也许亚裔男最好的出路就是,拿着藤校文凭,带着美加双重国籍,去东北亚或者东南亚找自尊和自信了。"

同意。
请问美国国籍有那么好拿吗。今年排期又倒退回2015了、MITbbs说从今年开始排要十几年。那合着拿到美国绿卡都快退休了。加拿大枫叶卡容易拿倒是真的

dg777 : 2019-11-09#232
请问美国国籍有那么好拿吗。今年排期又倒退回2015了、MITbbs说从今年开始排要十几年。那合着拿到美国绿卡都快退休了。加拿大枫叶卡容易拿倒是真的
入美国国籍也要排期?还是绿卡排期?

Crappie : 2019-11-09#233
美國的大律師或法官還是藤校的畢業生居多,尤其是哈佛和耶魯,當然也有少數的幸運兒。這也是為何北美的高材生搶破頭要進藤校。
当然,有条件是一定要上滕校的。但像我们这样月光族的技术移民家庭,根本付不起这么高昂的学费,哈佛耶鲁法学院毕业的,平均欠30万美元的学生贷款。我女儿一起入行的同事中,她是最轻松的一个了。

BMO99 : 2019-11-09#234
當然,有條件是一定要上滕校的。但像我們這樣月光族的技術移民家庭,根本付不起這麼高昂的學費,哈佛耶魯法學院畢業的,平均欠30萬美元的學生貸款。我女兒一起入行的同事中,她是最輕鬆的一個了。

學費不是問題,歐巴馬當總統前才把學生貸款還完,律師所得稅高,慢慢還慢慢抵稅,就怕考不上,聽說薄瓜瓜是哥大法學博士畢業生,今年一次就考取紐約州大律師執照,很牛啊!

经理 : 2019-11-09#235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 这个应该是题主的自我意淫,卢瑟在哪都是绿色,首先家长就衰了,藤校毕业,也大多数是路人甲乙丙丁,这个是大概率,回到亚洲也是一样的

Crappie : 2019-11-09#236
细数一下周围同学朋友上公校的孩子们,也满欣慰的,一个在蒙城做麻醉师(女孩儿),两个在微软(男孩儿),一个小时候爱画画的去了Disney做动画,我们也该退休了。

星星哎 : 2019-11-09#237
入美国国籍也要排期?还是绿卡排期?
是绿卡的排期。入籍没有的。现在整个流程下来肯定是要十几年

n_delta : 2019-11-09#238
是绿卡的排期。入籍没有的。现在整个流程下来肯定是要十几年
绿卡排期是按出生地的quota,如果是加拿大出生的排期应该不用十几年

星星哎 : 2019-11-09#239
绿卡排期是按出生地的quota,如果是加拿大出生的排期应该不用十几年
确实不用的。对于很多cbc来说、这是个很不错的优势。

星星哎 : 2019-11-09#240
转自一亩三分地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卷化,为了得到同样的东西,你要付出十倍百倍的竞争成本。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一般人,回国之后,你的角色绝对不是什么放弃国外优厚待遇转而报效祖国的人才,而是一个高级掠食者。哪怕是你早上上班这种小事,都可能消磨不掉这种印迹,你挤上一列地铁/抢到一个作为,都意味着有好几个同胞让你pk掉了。而且很多时候你是不能不抢,你的主动性稍微弱一点,可能就成了牺牲者,大家都是一路读书考试出来,什么GRE/iBT/GPA/国外交流机会是怎么得到的,都应该有过体会。

一方面,这种社会形态导致你很多经历/事件花在大量重复低级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没有办法关注高级事物,只能是苟且活着。我的一个孟加拉同学跟讲过他们村子的妇女每天天一亮就出门捡做饭的柴,但是因为灌木太少,所以到每天中午只能收集到做一餐所需的,吃过午饭之后还要继续弄晚饭的柴,一天天就消耗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劳动上,而且还很辛苦。中国要比孟加拉发达,但是面对的问题本质还是一样的。我很多在国内的同龄同学,每天花几个小时通勤,十几个小时给资本打工,每天会来倒头就睡,没有任何个人生活。我见过国内很多四十多岁的马公辞掉国内的高薪工作出来读书,无非是因为是因为他们的子女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入康奈尔,伯克利这种级别的学校,而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在国内,能去这种地方你要达到什么程度。

另一方面,内卷化导致了严重的达尔文现象,你有成为顶极掠食者的机会,但是永远不能忘记有其他掠食者的存在。很多时候同学们在国内受到了强大父母的翼护,所以并没有太多接触到社会真正形态的机会。由于女性的生理弱势,往往更无法保护自己,尤其是颜值稍为高一点的,如同火锅里的肥肉被所有掠食者惦记着,坐出租被揩油,单位实习上级马上来个性方面的交易暗示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很多和我深聊过的同学都跟我讲过类似的事情。激烈的竞争意识,导致族群的分化,尤其是海龟,在土鳖眼里他们往往是作为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抢食者出现的,很多时候在你走出国门的那一瞬,你和同胞的关系就永远不能回到以前的那个状态了。

总的来说一个内卷化国家的上限大概就是日本的那个样子,人均占有的资源极其有限,同时为了保护社会秩序的平稳,个人必须在所有事情上做出异乎寻常的克制,牺牲很多个人的利益来减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

真正能够回去的同时能够保持道德上正确的只有两类人,第一类是家里有矿的,他们回去之后可以通过消费给社会提供极大的好处,同时能够保持自己在达尔文社会之外。另一类是极其有才干的,能够通过自己的技术改变社会。但是着两类人大抵上现在是在西温的豪宅里,或者是美帝的大厂的科学部门中。

n_delta : 2019-11-09#241
相信大多华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当医生,IT大拿和各种师的,能成功是好事。说一个看着长大的好友的女儿的例子。中学成绩普通,读的是大多华人父母不向往的渥太华大学文科。毕业以后在猎头公司干过,后来进入联邦政府工作,开始在国防部做(安全背景调查很严),现在在外交部某欧洲部工作,曾为外交部长撰写演讲稿,数次外派海外等等,向上爬的机会很多…… 也许她的例子没有代表性,但有一点是父母从来不为她决定读什么,只给建议,决定她自己做。so far,她过得很好,很有前途

小鱼11 : 2019-11-09#242
正在读他的新书《Talking to Strangers》,蛮有意思的。他是犹太人与黑人混血,所以他对少数族裔在社会中的地位感触很深也很同情。
正在读他的The Tipping Point,很不错,分析和调查严谨。

n_delta : 2019-11-09#243
正在读他的The Tipping Point,很不错,分析和调查严谨。
作者以前是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也给纽约时报写专栏,所以写的东西时效性很高,可读性强。能上CBS著名的电视节目“60分钟”的,绝对不是很普通的人。

樱花烂漫 : 2019-11-09#244
相信大多华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当医生,IT大拿和各种师的,能成功是好事。说一个看着长大的好友的女儿的例子。中学成绩普通,读的是大多华人父母不向往的渥太华大学文科。毕业以后在猎头公司干过,后来进入联邦政府工作,开始在国防部做(安全背景调查很严),现在在外交部某欧洲部工作,曾为外交部长撰写演讲稿,数次外派海外等等,向上爬的机会很多…… 也许她的例子没有代表性,但有一点是父母从来不为她决定读什么,只给建议,决定她自己做。so far,她过得很好,很有前途
学文科是成大器的料,这是大多数华人的短板。

~snowwolf~ : 2019-11-09#245
学文科是成大器的料,这是大多数华人的短板。
不比爬藤成功率高

樱花烂漫 : 2019-11-09#246
不比爬藤成功率高
道听途说,华人小孩爬藤的多成才的少。

~snowwolf~ : 2019-11-09#247
道听途说,华人小孩爬藤的多成才的少。
关键是如何定义成才

樱花烂漫 : 2019-11-09#248
关键是如何定义成才
没有成才,也许就是沉下去了。

~snowwolf~ : 2019-11-09#249
没有成才,也许就是沉下去了。
俺小老百姓认为,有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对社会有贡献就是成才。

n_delta : 2019-11-09#250
不比爬藤成功率高
你还别说,俺单位从president下到director一级的,绝大都是文科出身的,还真没见到IT出身的(除了CIO以外)。

~snowwolf~ : 2019-11-09#251
你还别说,俺单位从president下到director一级的,绝大都是文科出身的,还真没见到IT出身的(除了CIO以外)。
俺单位领导层也不是IT出身




俺单位一个IT没有:ROFLMAO:

一庐春秋 : 2019-11-10#252
(转文)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曾在“谷歌时代精神”Google Zeitgeist的论坛上,分享了两组数据:

一组,是哈佛大学和普通学校,攻读数学、科学学位学生的毕业率对比;

另一组,是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结果发现,在名校“垫底”的学生,毕业后的表现和成就,可能远远不如,普通学校里的顶尖学子。这在国外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

Gladwell在演讲中倡议家长和学生:不一定要选择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也许会更好。

在谷歌演讲中,Gladwell将这种不顾一切追求名校的行为,称为“精英机构认知障碍” (Elite Institution Cognitive Disorder,简称EICD)。

他认为,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都在受这一认知障碍的困扰,却不自知。
Gladwell是《纽约客》杂志的撰稿人,《异类》等多部畅销书的作者,作品涉及多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提出过广为人知的 “一万小时原则”

从考上名校的“佼佼者”到“辍学者”

我们倾向于夸大精英机构的重要性,却低估了处于层次结构底层的代价,因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

比如,都希望孩子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大学,以便他们毕业后能进入最好的公司工作。但是,选择精英大学或精英机构,一定比其他选择更好吗?

Gladwell展示了一组有关“不同学校学生,最终获得STEM学位情况”的数据。他表示,虽然每年理工科毕业人才都很紧缺,但是依然有很多原本打算攻读数学、科学等STEM学位的学生,到了大学第二年就放弃了STEM学位。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科学和数学很难,需要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而我们并没有这么多足够聪明的学生。

哈特威克学院STEM学位获得情况

可是,对比一所顶尖名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情况,就会发现问题。

哈特威克学院(Hartwick College),位于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小型文理学院,它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一百多名。

在这所普通的学校里,那些希望攻读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中:

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全部都获得了STEM学位;

排名中间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获得学位;

而排名靠后的学生,很多都选择放弃了STEM学位,甚至辍学。

我们似乎很容易归纳为: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哈佛大学STEM学位获得情况(图略)

所以,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应该像哈特威克学院的优等生一样,获得STEM学位。

可事实并非如此,哈佛大学居然与哈特威克学院,有着相似的情况。

在哈佛大学:

那些成绩靠前的孩子,也都能获得STEM学位;

而成绩靠后的学生,大多放弃了STEM 学位,转到其他更容易的专业,甚至是辍学。

尽管这些在哈佛位处“中下游”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他们的SAT成绩,也比哈特威克学院排名最靠前的学生还要高。

不仅仅是哈佛和哈特威克学院,在任何一所大学,无论学生的SAT成绩如何,这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比例数据。

其余学校STEM学位获得情况

这是为什么?

Gladwell强调:“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认知能力水平,并非直接相关;它更取决于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班级排名。”

也就是说,那些在哈佛排名靠后的孩子,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全世界99.99%的学生,他们只盯着自己身边更优秀的学生。

他们在比较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开始对自己在数学、科学上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是学理工科的料,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米切尔(Mitchell Chang),还做了一个数据分析。

他发现:大学的SAT分数每提高10分,一个学生成功获得理学和数学学位的比例,就会下降2%。因此,从马里兰大学(SAT平均成绩150)获得STEM学位的几率,要比哈佛高出30%。

Gladwell开玩笑说,当你只能在哈佛“垫底”时,不妨选择马里兰大学这样的学校。

马里兰大学

“STEM学位更重要,还是把哈佛写在简历上更重要?”Gladwell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他很清楚,没有多少孩子在面临哈佛这一选项的时候,会放弃。

因为我们在做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最顶尖、最精英的大学,却低估了一个人位于底层结构所要付出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方面的“相对剥夺感”。

心理学上的“相对剥夺感”

为了更有说服力,Gladwell分享了另外一组调查,它来自两位经济学家,约翰盖伊,对经济学博士学生毕业后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他们对顶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的数据进行检测,涵盖包括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等各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六年时间里的论文发表记录。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质量、频次,进行综合评分,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无论什么水平的大学,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毕业后在论文发表上都有很好的成果。比如:

哈佛的顶尖学子人均发表4.31篇;

麻省理工的顶尖学生发表4.73篇;

多伦多大学3.14篇;

波士顿大学则是1.59篇。

但是横向对比却发现了问题。

那些顶尖名校毕业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学术出版方面反而趋向减少,只有0.7篇,远远少于普通学校里和自己同等能力(同等SAT分数)的学生。
也许,论文发表情况,并不直接与毕业生的成功与否挂钩,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表明一位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成果。

Gladwell还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频次,也是评估经济学家的主要方式。而且发表优质论文越多,越容易申请到科研经费,进而在这一学术领域投入更多,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孩子虽然在自己的学校排名靠后,但是,能进入世界顶尖名校,说明他们不输给那些普通学校的TOP学生。

本可以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如今,却落在了后面。

为什么千挑万选的佼佼者,在进入哈佛、麻省等顶尖名校以后,并没有施展出足够的才华,而变得失败?他们进了名校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背后其实有个行为心理学上的现象,叫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它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提出,其后经R.K.默顿发展,成为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

它是指,我们不会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来进行自我评估,而是依据自己所处的圈子。

通过将自己的处境与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包括财富、美貌、名声等各方面,当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的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因此,这种感受并非来自一种绝对或永恒的标准,而是产生于比较之间,是一个相对的标准。

学生时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比较内容。

比如,当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复习考了90分,他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当他知道身边人考了100分时,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兴,而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也叫相对丧失感。

这种感受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压抑、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

一个孩子,进了某重点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很普通;

和他当初成绩差不多的孩子,进入了一所普通学校,但是名列前茅。

未来,后者也许会因为被重点培养,而得到更多的资源,且更有自信和学习热情,反而超越前者,取得更大的进步。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Gladwell为我们带来的两组数据,正好印证了一句中国俗语,“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这一观点不仅在中国,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都有相似的表达。

比如:

日本人说,“做沙丁鱼的头,好过做鲸鱼的尾”。

英美国家的说法是,“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好过做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教育领域的诸多研究,正在不断表明:普通高校中的优秀学生与顶尖高校中的一般学生相比,表现得更加能干,成绩更加出色,职业抱负上也更具野心。

东亚文化中的“面子文化”,会使这个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做“凤尾”,来满足自己置身于精英组织的虚荣感。


因此,亚洲学生更容易选择进入哈佛等顶尖名校、或是毕业后进入华尔街等机构,哪怕是成为最底层的学生,或是做不到比别人更优秀。除此以外,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可能依赖名校光环,不愿意谦卑下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然而社会变化如此迅速,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洗牌,“名校包袱”太重的学生,优越感太足,不容易重头再来。

Gladwell呼吁,雇佣者不应该过分看重毕业学校,相对而言,在群体中的相对排名,也许对应聘者影响更深。如果某个高大上的雇佣单位,说自己只招收名校毕业生,这在Gladwell看来,是很蠢的行为。

他给学生的建议是,选择本科大学时,如果一所大学你只能勉强“挤进去”,那还不如去你的第二选择或第三选择,因为你在其中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影响你的自我感觉,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而作为家长,也不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和邻居的孩子,和同一所学校的孩子做比较。希望在养育孩子方面,我们能摆脱或超越“精英机构认知障碍”,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不管怎样,当你下定决心挤进“精英名校”,在享受它所带来的丰富资源、人脉、名声的同时,也要做好承担位于组织底层,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

一庐春秋 : 2019-11-10#253
请关注上文中所提心理学上的“相对剥夺感”

一庐春秋 : 2019-11-10#254
我们的世界,注定有小草也有大树,草和树,各有使命。如果硬要拔着小草催它们长成大树,或硬要压着大树不让它们出挑,对小草和大树来讲,都是不公平的。

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公平

laox888 : 2019-11-10#255
请关注上文中所提心理学上的“相对剥夺感”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

j0n6dj2y2w : 2019-11-10#256
中国人优秀的太多,都是精英,由于相对资源紧缺,相互倾钆,内耗极大。

加拿大普通人居多,尤其是小孩子们,绝大多数都很普通,从小竞争氛围缓和,再加上资源很丰富。

移民的孩子们只要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就能全面发展,脱颖而出,只要方向正确,再加上持之以恒,出类拔萃是必然的。

lh2008 : 2019-11-10#257
我们的世界,注定有小草也有大树,草和树,各有使命。如果硬要拔着小草催它们长成大树,或硬要压着大树不让它们出挑,对小草和大树来讲,都是不公平的。

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公平

可惜 很多人 最瞧不起的就是自己。。比如 那些天天 嘴里 亚裔 华人 的。 最该骄傲的 就是你中国人的样子。 多么优秀的民族 和人种, 被全世界认可和尊敬。 可惜被GCD 洗的人人自卑。反而被人瞧不起。

n_delta : 2019-11-10#258
(转文)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曾在“谷歌时代精神”Google Zeitgeist的论坛上,分享了两组数据:

一组,是哈佛大学和普通学校,攻读数学、科学学位学生的毕业率对比;

另一组,是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结果发现,在名校“垫底”的学生,毕业后的表现和成就,可能远远不如,普通学校里的顶尖学子。这在国外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

Gladwell在演讲中倡议家长和学生:不一定要选择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也许会更好。

在谷歌演讲中,Gladwell将这种不顾一切追求名校的行为,称为“精英机构认知障碍” (Elite Institution Cognitive Disorder,简称EICD)。

他认为,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都在受这一认知障碍的困扰,却不自知。
Gladwell是《纽约客》杂志的撰稿人,《异类》等多部畅销书的作者,作品涉及多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提出过广为人知的 “一万小时原则”

从考上名校的“佼佼者”到“辍学者”

我们倾向于夸大精英机构的重要性,却低估了处于层次结构底层的代价,因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

比如,都希望孩子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大学,以便他们毕业后能进入最好的公司工作。但是,选择精英大学或精英机构,一定比其他选择更好吗?

Gladwell展示了一组有关“不同学校学生,最终获得STEM学位情况”的数据。他表示,虽然每年理工科毕业人才都很紧缺,但是依然有很多原本打算攻读数学、科学等STEM学位的学生,到了大学第二年就放弃了STEM学位。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科学和数学很难,需要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而我们并没有这么多足够聪明的学生。

哈特威克学院STEM学位获得情况

可是,对比一所顶尖名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情况,就会发现问题。

哈特威克学院(Hartwick College),位于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小型文理学院,它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一百多名。

在这所普通的学校里,那些希望攻读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中:

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全部都获得了STEM学位;

排名中间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获得学位;

而排名靠后的学生,很多都选择放弃了STEM学位,甚至辍学。

我们似乎很容易归纳为: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哈佛大学STEM学位获得情况(图略)

所以,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应该像哈特威克学院的优等生一样,获得STEM学位。

可事实并非如此,哈佛大学居然与哈特威克学院,有着相似的情况。

在哈佛大学:

那些成绩靠前的孩子,也都能获得STEM学位;

而成绩靠后的学生,大多放弃了STEM 学位,转到其他更容易的专业,甚至是辍学。

尽管这些在哈佛位处“中下游”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他们的SAT成绩,也比哈特威克学院排名最靠前的学生还要高。

不仅仅是哈佛和哈特威克学院,在任何一所大学,无论学生的SAT成绩如何,这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比例数据。

其余学校STEM学位获得情况

这是为什么?

Gladwell强调:“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认知能力水平,并非直接相关;它更取决于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班级排名。”

也就是说,那些在哈佛排名靠后的孩子,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全世界99.99%的学生,他们只盯着自己身边更优秀的学生。

他们在比较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开始对自己在数学、科学上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是学理工科的料,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米切尔(Mitchell Chang),还做了一个数据分析。

他发现:大学的SAT分数每提高10分,一个学生成功获得理学和数学学位的比例,就会下降2%。因此,从马里兰大学(SAT平均成绩150)获得STEM学位的几率,要比哈佛高出30%。

Gladwell开玩笑说,当你只能在哈佛“垫底”时,不妨选择马里兰大学这样的学校。

马里兰大学

“STEM学位更重要,还是把哈佛写在简历上更重要?”Gladwell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他很清楚,没有多少孩子在面临哈佛这一选项的时候,会放弃。

因为我们在做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最顶尖、最精英的大学,却低估了一个人位于底层结构所要付出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方面的“相对剥夺感”。

心理学上的“相对剥夺感”

为了更有说服力,Gladwell分享了另外一组调查,它来自两位经济学家,约翰盖伊,对经济学博士学生毕业后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他们对顶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的数据进行检测,涵盖包括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等各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六年时间里的论文发表记录。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质量、频次,进行综合评分,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无论什么水平的大学,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毕业后在论文发表上都有很好的成果。比如:

哈佛的顶尖学子人均发表4.31篇;

麻省理工的顶尖学生发表4.73篇;

多伦多大学3.14篇;

波士顿大学则是1.59篇。

但是横向对比却发现了问题。

那些顶尖名校毕业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学术出版方面反而趋向减少,只有0.7篇,远远少于普通学校里和自己同等能力(同等SAT分数)的学生。
也许,论文发表情况,并不直接与毕业生的成功与否挂钩,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表明一位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成果。

Gladwell还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频次,也是评估经济学家的主要方式。而且发表优质论文越多,越容易申请到科研经费,进而在这一学术领域投入更多,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孩子虽然在自己的学校排名靠后,但是,能进入世界顶尖名校,说明他们不输给那些普通学校的TOP学生。

本可以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如今,却落在了后面。

为什么千挑万选的佼佼者,在进入哈佛、麻省等顶尖名校以后,并没有施展出足够的才华,而变得失败?他们进了名校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背后其实有个行为心理学上的现象,叫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它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提出,其后经R.K.默顿发展,成为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

它是指,我们不会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来进行自我评估,而是依据自己所处的圈子。

通过将自己的处境与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包括财富、美貌、名声等各方面,当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的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因此,这种感受并非来自一种绝对或永恒的标准,而是产生于比较之间,是一个相对的标准。

学生时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比较内容。

比如,当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复习考了90分,他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当他知道身边人考了100分时,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兴,而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也叫相对丧失感。

这种感受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压抑、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

一个孩子,进了某重点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很普通;

和他当初成绩差不多的孩子,进入了一所普通学校,但是名列前茅。

未来,后者也许会因为被重点培养,而得到更多的资源,且更有自信和学习热情,反而超越前者,取得更大的进步。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Gladwell为我们带来的两组数据,正好印证了一句中国俗语,“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这一观点不仅在中国,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都有相似的表达。

比如:

日本人说,“做沙丁鱼的头,好过做鲸鱼的尾”。

英美国家的说法是,“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好过做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教育领域的诸多研究,正在不断表明:普通高校中的优秀学生与顶尖高校中的一般学生相比,表现得更加能干,成绩更加出色,职业抱负上也更具野心。

东亚文化中的“面子文化”,会使这个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做“凤尾”,来满足自己置身于精英组织的虚荣感。


因此,亚洲学生更容易选择进入哈佛等顶尖名校、或是毕业后进入华尔街等机构,哪怕是成为最底层的学生,或是做不到比别人更优秀。除此以外,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可能依赖名校光环,不愿意谦卑下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然而社会变化如此迅速,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洗牌,“名校包袱”太重的学生,优越感太足,不容易重头再来。

Gladwell呼吁,雇佣者不应该过分看重毕业学校,相对而言,在群体中的相对排名,也许对应聘者影响更深。如果某个高大上的雇佣单位,说自己只招收名校毕业生,这在Gladwell看来,是很蠢的行为。

他给学生的建议是,选择本科大学时,如果一所大学你只能勉强“挤进去”,那还不如去你的第二选择或第三选择,因为你在其中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影响你的自我感觉,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而作为家长,也不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和邻居的孩子,和同一所学校的孩子做比较。希望在养育孩子方面,我们能摆脱或超越“精英机构认知障碍”,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不管怎样,当你下定决心挤进“精英名校”,在享受它所带来的丰富资源、人脉、名声的同时,也要做好承担位于组织底层,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
非常棒的归纳总结
(转文)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曾在“谷歌时代精神”Google Zeitgeist的论坛上,分享了两组数据:

一组,是哈佛大学和普通学校,攻读数学、科学学位学生的毕业率对比;

另一组,是不同层次学校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结果发现,在名校“垫底”的学生,毕业后的表现和成就,可能远远不如,普通学校里的顶尖学子。这在国外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

Gladwell在演讲中倡议家长和学生:不一定要选择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也许会更好。

在谷歌演讲中,Gladwell将这种不顾一切追求名校的行为,称为“精英机构认知障碍” (Elite Institution Cognitive Disorder,简称EICD)。

他认为,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都在受这一认知障碍的困扰,却不自知。
Gladwell是《纽约客》杂志的撰稿人,《异类》等多部畅销书的作者,作品涉及多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还提出过广为人知的 “一万小时原则”

从考上名校的“佼佼者”到“辍学者”

我们倾向于夸大精英机构的重要性,却低估了处于层次结构底层的代价,因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选择。

比如,都希望孩子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大学,以便他们毕业后能进入最好的公司工作。但是,选择精英大学或精英机构,一定比其他选择更好吗?

Gladwell展示了一组有关“不同学校学生,最终获得STEM学位情况”的数据。他表示,虽然每年理工科毕业人才都很紧缺,但是依然有很多原本打算攻读数学、科学等STEM学位的学生,到了大学第二年就放弃了STEM学位。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科学和数学很难,需要一定水平的认知能力,而我们并没有这么多足够聪明的学生。

哈特威克学院STEM学位获得情况

可是,对比一所顶尖名校和一所普通学校的情况,就会发现问题。

哈特威克学院(Hartwick College),位于美国纽约州北部的小型文理学院,它在美国文理学院中排一百多名。

在这所普通的学校里,那些希望攻读科学和数学专业的学生中:

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全部都获得了STEM学位;

排名中间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获得学位;

而排名靠后的学生,很多都选择放弃了STEM学位,甚至辍学。

我们似乎很容易归纳为: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哈佛大学STEM学位获得情况(图略)

所以,在哈佛这样的大学,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应该像哈特威克学院的优等生一样,获得STEM学位。

可事实并非如此,哈佛大学居然与哈特威克学院,有着相似的情况。

在哈佛大学:

那些成绩靠前的孩子,也都能获得STEM学位;

而成绩靠后的学生,大多放弃了STEM 学位,转到其他更容易的专业,甚至是辍学。

尽管这些在哈佛位处“中下游”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他们的SAT成绩,也比哈特威克学院排名最靠前的学生还要高。

不仅仅是哈佛和哈特威克学院,在任何一所大学,无论学生的SAT成绩如何,这方面都有着相似的比例数据。

其余学校STEM学位获得情况

这是为什么?

Gladwell强调:“能否获得STEM学位,和学生的入学成绩,以及认知能力水平,并非直接相关;它更取决于学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班级排名。”

也就是说,那些在哈佛排名靠后的孩子,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全世界99.99%的学生,他们只盯着自己身边更优秀的学生。

他们在比较中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开始对自己在数学、科学上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是学理工科的料,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米切尔(Mitchell Chang),还做了一个数据分析。

他发现:大学的SAT分数每提高10分,一个学生成功获得理学和数学学位的比例,就会下降2%。因此,从马里兰大学(SAT平均成绩150)获得STEM学位的几率,要比哈佛高出30%。

Gladwell开玩笑说,当你只能在哈佛“垫底”时,不妨选择马里兰大学这样的学校。

马里兰大学

“STEM学位更重要,还是把哈佛写在简历上更重要?”Gladwell发出这样的疑问。可是,他很清楚,没有多少孩子在面临哈佛这一选项的时候,会放弃。

因为我们在做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最顶尖、最精英的大学,却低估了一个人位于底层结构所要付出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方面的“相对剥夺感”。

心理学上的“相对剥夺感”

为了更有说服力,Gladwell分享了另外一组调查,它来自两位经济学家,约翰盖伊,对经济学博士学生毕业后发表论文的情况进行了检索分析。

他们对顶尖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的数据进行检测,涵盖包括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斯坦福、芝加哥等各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六年时间里的论文发表记录。

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质量、频次,进行综合评分,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无论什么水平的大学,那些名列前茅的学生,毕业后在论文发表上都有很好的成果。比如:

哈佛的顶尖学子人均发表4.31篇;

麻省理工的顶尖学生发表4.73篇;

多伦多大学3.14篇;

波士顿大学则是1.59篇。

但是横向对比却发现了问题。

那些顶尖名校毕业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学术出版方面反而趋向减少,只有0.7篇,远远少于普通学校里和自己同等能力(同等SAT分数)的学生。
也许,论文发表情况,并不直接与毕业生的成功与否挂钩,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表明一位学生在学术研究上的投入和成果。

Gladwell还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频次,也是评估经济学家的主要方式。而且发表优质论文越多,越容易申请到科研经费,进而在这一学术领域投入更多,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孩子虽然在自己的学校排名靠后,但是,能进入世界顶尖名校,说明他们不输给那些普通学校的TOP学生。

本可以成为经济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如今,却落在了后面。

为什么千挑万选的佼佼者,在进入哈佛、麻省等顶尖名校以后,并没有施展出足够的才华,而变得失败?他们进了名校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背后其实有个行为心理学上的现象,叫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它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提出,其后经R.K.默顿发展,成为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

它是指,我们不会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来进行自我评估,而是依据自己所处的圈子。

通过将自己的处境与参照群体中的人相比较,包括财富、美貌、名声等各方面,当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一种“被剥夺”的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因此,这种感受并非来自一种绝对或永恒的标准,而是产生于比较之间,是一个相对的标准。

学生时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就是一项重要的比较内容。

比如,当一个学生通过努力复习考了90分,他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当他知道身边人考了100分时,他就不会像之前那样高兴,而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也叫相对丧失感。

这种感受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压抑、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我们也会发现身边有这样的现象:

一个孩子,进了某重点中学,在这所学校里很普通;

和他当初成绩差不多的孩子,进入了一所普通学校,但是名列前茅。

未来,后者也许会因为被重点培养,而得到更多的资源,且更有自信和学习热情,反而超越前者,取得更大的进步。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Gladwell为我们带来的两组数据,正好印证了一句中国俗语,“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这一观点不仅在中国,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都有相似的表达。

比如:

日本人说,“做沙丁鱼的头,好过做鲸鱼的尾”。

英美国家的说法是,“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好过做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教育领域的诸多研究,正在不断表明:普通高校中的优秀学生与顶尖高校中的一般学生相比,表现得更加能干,成绩更加出色,职业抱负上也更具野心。

东亚文化中的“面子文化”,会使这个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做“凤尾”,来满足自己置身于精英组织的虚荣感。


因此,亚洲学生更容易选择进入哈佛等顶尖名校、或是毕业后进入华尔街等机构,哪怕是成为最底层的学生,或是做不到比别人更优秀。除此以外,很多学生毕业后,还可能依赖名校光环,不愿意谦卑下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然而社会变化如此迅速,各行各业都在快速洗牌,“名校包袱”太重的学生,优越感太足,不容易重头再来。

Gladwell呼吁,雇佣者不应该过分看重毕业学校,相对而言,在群体中的相对排名,也许对应聘者影响更深。如果某个高大上的雇佣单位,说自己只招收名校毕业生,这在Gladwell看来,是很蠢的行为。

他给学生的建议是,选择本科大学时,如果一所大学你只能勉强“挤进去”,那还不如去你的第二选择或第三选择,因为你在其中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影响你的自我感觉,以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而作为家长,也不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和邻居的孩子,和同一所学校的孩子做比较。希望在养育孩子方面,我们能摆脱或超越“精英机构认知障碍”,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不管怎样,当你下定决心挤进“精英名校”,在享受它所带来的丰富资源、人脉、名声的同时,也要做好承担位于组织底层,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
非常好的归纳总结,赞!我观察周边和知道的例子确实印证了Gladwell观点。有在中学拿了一摞AP课,平均分90多分的孩子,踌躇满志地进了名校最tough的工程和CS学科,一年后最多二年级以后就退学或转学。如果家长能正视孩子的潜在弱点给予鼓励或引导,也许结果会好一点。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名校一二年级的淘汰率是20%以上,从中学到大一,所有学生都要经过称之为”transition shock"这个心理打击:从中学被全班仰视的学霸到大一学期末只有60-70分,心理能不崩溃?

n_delta : 2019-11-10#259
多年前,我在美国的华人同行告诉我他是如何利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理论来培养他女儿进入加州大学的。加拿大的父母可能不知道,能进加州大学,对加州的华裔家长和孩子也是相当增脸的事。加州公立中学有个规定,毕业班成绩top 10%的保证进入加大系统。我的同行就把他的女儿放到一个很普通的,当然也是不差的公立中学,她在那里就是凤头!轻松地地进入UC Berkeley,那可是多少华人家庭送孩子去私校,名公校后打破头要进的名大学啊!

云淡*风轻 : 2019-11-10#260
多年前,我在美国的华人同行告诉我他是如何利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理论来培养他女儿进入加州大学的。加拿大的父母可能不知道,能进加州大学,对加州的华裔家长和孩子也是相当增脸的事。加州公立中学有个规定,毕业班成绩top 10%的保证进入加大系统。我的同行就把他的女儿放到一个很普通的,当然也是不差的公立中学,她在那里就是凤头!轻松地地进入UC Berkeley,那可是多少华人家庭送孩子去私校,名公校后打破头要进的名大学啊!
根据了解的事实,加州大学体系真没有那么难进:sneaky:UC Berkeley会稍难一些,但也要看申请的是哪个或者哪些program。。。包括康奈尔,这几年严重放水。。。基本已经在藤校的边缘徘徊。。国内北上广名高中或名国际高中,每年各校考上的孩子可以达到20几个。。。。认识的在加国的朋友里的孩子,上康奈尔,Berkeley的也不算少。。。这些孩子都还是挺不错的,但还真没有出色到令人咂舌称奇的地步。。。父母也都挺淡定的。。。感觉是水到渠成的事,也没有特意推娃。。。

亲戚的孩子有两个上的哈佛,华裔男。其中一个大三,另一个哈佛本科,哈佛医学院,现在Standford 做residency。。。孩子高中毕业那年3个哈佛,2个女孩,一西一中,另一个华裔男孩获全奖。。。还有一个中西混血的男孩,上的牛津。。没有觉得华裔男孩就每天苦大仇深。。压力山大,都挺正常的孩子。。。父母也都没有看见有欣喜若狂,喜大普奔。。当然还是很高兴的。。。

sofia : 2019-11-10#261
中国古人的智慧,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BMO99 : 2019-11-10#262
加州伯克利大二才分科系的,前25%的才有機會進CS,工學院,沒有紮實的實力進去只是當墊底的,讀文科就沒有太大意義。

Lhuang : 2019-11-11#263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为什么在国内当经理回加拿大就能当?管理经验很不一样吧。

gooooood : 2019-11-11#264
所以加拿大这种以1月1号为上学年龄分化的地方, 出生在1月的孩子,比出生在12月的孩子在自信,领导力方面都更胜一筹。小时候这12年的心理优势,对一生都有帮助

BMO99 : 2019-11-11#265
所以加拿大這種以1月1號為上學年齡分化的地方, 出生在1月的孩子,比出生在12月的孩子在自信,領導力方面都更勝一籌。小時候這12年的心理優勢,對一生都有幫助

有的人是大器晚成型,有的人是少年得志型,年齡不是問題。

gooooood : 2019-11-11#266
有的人是大器晚成型,有的人是少年得志型,年齡不是問題。

一看就是没读outlier,就不跟你讨论了

wodelaoba : 2019-11-11#267
有的人是大器晚成型,有的人是少年得志型,年齡不是問題。

中学阶段:12月出生的女生在校园爱情上优势大,12月出生的男生在校园爱情上劣势大。

BMO99 : 2019-11-11#268
中學階段:12月出生的女生在校園愛情上優勢大,12月出生的男生在校園愛情上劣勢大。

有的人成熟早,有的人成熟晚,主要還是容貌和身高決定一切,不差這幾個月時間的。

ccttcc : 2019-11-12#269
宁当鸡头,不当凤尾,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有时不失为睿智的操作方式
如果与孩子意见相左, 请将最后的决定权交与孩子,因接下来的过程将需要孩子自己去执行完成而不是父母。。。

村民甲 : 2019-11-12#270
大量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思想理念、价值体系、文化熏陶的杰出二三代,可以预见地肯定会闪亮登场。

像楼主这样走出了国门,满口还是接盘,非处女这样的人,教育孩子别说接受西方理念价值体系了,能不影响他小孩的三观就谢天了。
真的被他这两句话震惊到了!一方面希望儿子到东南亚去桃花满满,一方面又惦记着儿子媳妇是不是处女,好像只能想到“龌龊”这个词了……

yilin001 : 2019-11-12#271
真的被他这两句话震惊到了!一方面希望儿子到东南亚去桃花满满,一方面又惦记着儿子媳妇是不是处女,好像只能想到“龌龊”这个词了……
国内过来的很多人很多脑壳装的陈旧迂腐冥顽不化的东西,包括这里一些妇女们对于男性将女性物化以及对女性歧视的用词和内容视若无睹,觉得很正常已经同化,更堪的是自我物化的女性们。

gooooood : 2019-11-13#272
国内过来的很多人很多脑壳装的陈旧迂腐冥顽不化的东西,包括这里一些妇女们对于男性将女性物化以及对女性歧视的用词和内容视若无睹,觉得很正常已经同化,更堪的是自我物化的女性们。

因为生儿子屁股坐歪了?

yilin001 : 2019-11-13#273
因为生儿子屁股坐歪了?
长期被男权中心文化观念的灌溉,意识上摆脱不了作为第二性的从属地位 ,没有女性自我意识 ,没有深层精神的觉醒。在言论行为上附和讨好男性,这论坛上她们随处可见 。

再说吧 : 2019-11-18#274
所以加拿大这种以1月1号为上学年龄分化的地方, 出生在1月的孩子,比出生在12月的孩子在自信,领导力方面都更胜一筹。小时候这12年的心理优势,对一生都有帮助
很多12月出生的孩子,会晚一年上学,就是基于这个原因。的确差别很大。

助产士在 : 2019-11-18#275
感觉楼主Patriarchy 气息太重,
这样教育/家庭出来的孩子,
在Me Too# 后的时代,迟早翻跟头。工作或家庭。
对女性,没有发自真心的博爱/尊重。

shanshan904998999 : 2019-11-20#276
恭喜恭喜羡慕羡慕考藤校

mandm : 2019-11-24#277
我听我大学同学(南大博士毕业,白手起家在上海住别墅的)说国内人事部门公认的蹩视链:国内985》北美大学〉欧洲大学》澳洲大学,就是说海龟比不过土鳖。
形势逼人强,科长却还是老套路。正是金榜题名时,意气风发,洋洋洒洒,春风得意,就不泼冷水了。(临募书法骗赞那个除外)

grace2218 : 2019-11-25#278
哈哈,老头威武!

向往生活 : 2019-11-27#279
顶一个。科长细心。

wisdom : 2019-12-01#280
请问这么走一圈,最后还是要重回北美,孩子的重要人脉圈却在亚洲,怎么解?

如果压根不想在北美混也就算了,想在北美混,学生时期以及职场每一步的人脉圈,其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
我和你一样蒙圈,不知道楼主在说啥,还说的头头是道,不过楼主说话很直白点赞

爱笑欧巴1991 : 2019-12-01#281
我和你一样蒙圈,不知道楼主在说啥,还说的头头是道,不过楼主说话很直白点赞

先给你的蒙圈点个赞。

哪里不知道?可以直接问楼主啊。感觉楼主自信满满,俺只是不知道楼主对未来的困难估计?

wisdom : 2019-12-02#282
先给你的蒙圈点个赞。

哪里不知道?可以直接问楼主啊。感觉楼主自信满满,俺只是不知道楼主对未来的困难估计?
我才看到第四页,眼睛吃不消,慢慢看,看会不会蒙的更狠

爱笑欧巴1991 : 2019-12-02#283
我才看到第四页,眼睛吃不消,慢慢看,看会不会蒙的更狠

不急,慢慢看。俺都看了,经历不同,感受不一样:从曾经的睡梦中笑醒,到后来的梦中惊醒甚至数夜难眠。

canland : 2019-12-05#284
我跟儿子说,8所藤校,一所一年就几千人的新生,最后能年薪百万的也不到1%,大部分人投了100多万进了藤校,最后也就是年薪10多万左右的普通中层干部,你进去了,你的条件,咱们家的状况,也是路人甲的水平。虽然我们暂时超过了本地的平均水平,但是在更高的段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在多大,UBC,或者在公立系统的州大,你可能是个小王子,但是在这里,你之前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挑战。儿子听懂了,他同意而且愿意参加合作培养的项目。

跟着那些亚裔学生走,藤校毕业,硅谷就业,可能最后就是30大几还没老婆,或者接盘一个不那么喜欢的,可能是年薪30-40万的技术骨干,但是没有权利,无法支配人财物。

走小路,重回亚洲,藤校三年,新加坡大学一年,两个学校的本科文凭,在东亚区的IT圈里混10年,大学里基本上可以海选班花,至少也能混几个名校的鲜花,然后在亚洲就业成家,几年就能做到MD或者VP,30大几带着班花校花老婆和孩子重回北美,直接就是经理岗位,有钱有权,混几年,再回亚洲,没准能当上马来西亚,台湾,泰国,中国的GM,有司机,有菲佣,公款报销国际学校。或者留在美国总部,或者40几岁,有条件继续冲击更高的天花板,去参加竞选。

我很俗,我不想骗你们说那些人生哲理的名言,我只想说我看到的真是生存状况和对策。
回亚洲其他城市不了解,但回中国不现实,ABC的思维在国人眼里就跟SB一样,谈何领导者?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的中国,外企早已没落,光环不再,现在是资本和权力的世界。

远方是何方 : 2019-12-14#285
说的好像回国就多牛逼一样

wodelaoba : 2019-12-19#286

wodelaoba : 2019-12-19#287

wodelaoba : 2019-12-19#288

wodelaoba : 2019-12-19#289

wodelaoba : 2019-12-19#290

wodelaoba : 2019-12-19#291

wodelaoba : 2019-12-19#292

wodelaoba : 2019-12-19#293

wodelaoba : 2019-12-19#294

wodelaoba : 2019-12-19#295

wodelaoba : 2019-12-19#296

茹妹 : 2019-12-20#297
科长够了,我觉得肯定有朽木不可雕的情况出现的
来扯什么教育大法真是
你就承认了吧,是你自己基因优秀
龙生龙凤生风,就这么简单

iou2007 : 2019-12-20#298
主要是现实世界大学录取的方法有利于华人进藤校,而社会这所大学却没有固定的选择套路,所以很多华人在进入藤校,清北的时候已经是人生巅峰。

根据我研究的数据,华裔在藤校的比例是20%,而华裔在美国人口比例仅仅1.5%。也就是说,在藤校里,华裔的实力被大大高估了。社会上要赢取白富美的考卷复杂的多,不是靠刷题就能做的出来。

我说过,华裔的高端战斗力是落后于日尔曼央格鲁白人的。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公司就是实例,一共三个中国人,两个清华生。清华生,当然可以作为中国高端战力的代表队。你进了藤校,就是准备挑战这个世界最高端的战斗力,失败是大概率。如果畏首畏尾,未战先切,那么失败几乎100%。

我认为,要想上高峰,那么白人碾压你的时候,你反碾压之,如果能战而胜之,那么未来必然可以碾压全世界。

如果胆怯走了捷径,去东南亚想凭着身份去碾压别的人,境界已经是下承。再想巅峰的可能已经大大缩小。成功,是需要勇气的。

at20 : 2019-12-28#299
那些东北亚,中日韩本地的小男生很可怜,因为美加过去的空降华裔,可以像白人精英碾压亚裔学霸一样,碾压这些东北亚本地的男生学霸。食物链,生态圈。就像当年的大陆外企,港台人来大陆叱诧风云一样。
这个还真不一定,尤其是在国内,现在国内非常讲究圈子和校友,在国内没有根基的空降华裔很不好混的,别管你是什么藤校.在国内大公司或者500强的,都是有关系有门路而且还有本事的,看起来可能其貌不扬.本事不会差,另外国外做事的风格和国内还是有差距的.

20062399 : 2019-12-29#300
最近我们(亚洲某校,不是亚洲最top的几所)在招博士生,有个硕士哥伦比亚统计的学生申请,结果没人愿意带她,因为面试之后都觉得这个学生基础太差。虽然哥大的硕士项目一向以水而出名,但趋势的确是所谓海归的价值在慢慢降低,觉得自己海归的身份空降回国就能高人一等的时代过去了。另外这个世界也在变,soft skills的确依然重要,但权重正在慢慢丧失,从MBA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at20 : 2019-12-30#301
最近我们(亚洲某校,不是亚洲最top的几所)在招博士生,有个硕士哥伦比亚统计的学生申请,结果没人愿意带她,因为面试之后都觉得这个学生基础太差。虽然哥大的硕士项目一向以水而出名,但趋势的确是所谓海归的价值在慢慢降低,觉得自己海归的身份空降回国就能高人一等的时代过去了。另外这个世界也在变,soft skills的确依然重要,但权重正在慢慢丧失,从MBA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出生于海外的华裔,对国内文化的softskills是基本一无所知的.回国想只靠北美的学历就立足,可能性很小.混的好的海归,都是非常熟悉国内文化,并且融入了圈子,这一点海外华裔一点没有优势. 另外哥大的硕士水在国内已经是尽人皆知了.

郑教练 : 2020-01-06#302
孩子们在面试,我们家长在外面开小会,白人一堆,我们有色人群一堆(包含苏联和东欧地区的一部分人)。我代表加拿大的家长,用英文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本地的家长们,讲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推娃爬藤上面的应用:

1. 直面线性突破不行,那就二维平面曲线迂回;
2. 二维平面曲线迂回不行,那就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
3. 三维空投敌后立体打击还不行,那就上四维空间,用时间换空间;
4. 总之,有色人群打破白人天花板,必须要降维打击,积攒势能,然后回身用二相箔拍死他们,不能硬刚,不能肉搏,要非视距,非对称打击。
不是人名,都是名人,不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脉。

只要那些有资源,有权利,能够决定你命运的人才能称之为人脉。狐朋狗友,损友,酒肉朋友,简直玷污了人脉。这样的人,认识越多,你越倒霉。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你能见到孙正义,你能认识马化腾,你能去台积电的总经办,你能去三星的研发中心,你能去东芝和索尼的设计研发中心,你能接触到香港金管局和新加坡淡马锡的投行资源。

一直呆在北美的华人码工地下室扣脚大汉圈,给你20年,你还是那个水平,认识再多的和你一样的抠脚大汉,有什么用?35岁,还一起看片,互撸,骂社会,觉得孩子太笨不像自己,回家和非处女无颜值的黄脸老婆吵架吗?这不是人脉圈,这是负能量场。

北美华人回归东亚,25岁就能接手产品运营,留在北美吃屎,39岁还在每天改bug,最后被逼跳楼自杀,我没胡说,说的都是事实。醒醒吧。


我可以说就是科长这样的人太多,所以在北美华人不如印度人混得好,骨子里就是自私。

郑教练 : 2020-01-06#303
Maybe,吃土就吃土吧,先把眼前的过了再说,至少先在亚洲吃一圈蜜再说。

人不风流枉少年,留在北美,肯定是机会渺茫了。回师亚洲,一边风流,一边锻炼领导力。再晚,连亚洲可能都没机会了。现在白人屌丝都知道去东亚睡妹子,挣快钱,攒领导力经验值。

科长您好,你培养儿子就为了睡妹子?你生了女儿或者你有了孙女被谁睡?

北美大款 : 2020-01-06#304
科长您好,你培养儿子就为了睡妹子?你生了女儿或者你有了孙女被谁睡?
哈哈哈哈,话糙理不糙,看开点儿就好。这世界只有亚当和夏娃,甭管谁做主语谁做宾语,谁睡谁还不都是一回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如何啪啪啪?

zunhuhu : 2020-01-06#305
科长您好,你培养儿子就为了睡妹子?你生了女儿或者你有了孙女被谁睡?
科长说话就这风格,不用太较真。其实科长三观很正。

小雷音 : 2020-01-09#306
主要是现实世界大学录取的方法有利于华人进藤校,而社会这所大学却没有固定的选择套路,所以很多华人在进入藤校,清北的时候已经是人生巅峰。

根据我研究的数据,华裔在藤校的比例是20%,而华裔在美国人口比例仅仅1.5%。也就是说,在藤校里,华裔的实力被大大高估了。社会上要赢取白富美的考卷复杂的多,不是靠刷题就能做的出来。

我说过,华裔的高端战斗力是落后于日尔曼央格鲁白人的。为什么这么讲,我们公司就是实例,一共三个中国人,两个清华生。清华生,当然可以作为中国高端战力的代表队。你进了藤校,就是准备挑战这个世界最高端的战斗力,失败是大概率。如果畏首畏尾,未战先切,那么失败几乎100%。

我认为,要想上高峰,那么白人碾压你的时候,你反碾压之,如果能战而胜之,那么未来必然可以碾压全世界。

如果胆怯走了捷径,去东南亚想凭着身份去碾压别的人,境界已经是下承。再想巅峰的可能已经大大缩小。成功,是需要勇气的。
估计只有华人才有这种斗争思维吧。

桂林米粉 : 2020-01-11#307
看到了楼主的直言快语,先赞一个

stellated : 2020-02-07#308
又看到这个帖子,想起来要向科长道个谢。我家娃也沾到了楼主的喜气,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giggle:

frontenac : 2020-02-07#309
又看到这个帖子,想起来要向科长道个谢。我家娃也沾到了楼主的喜气,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giggle:
恭喜。。。。。

原来你家大娃这么大了。。

eleclan : 2020-02-18#310
学文科是成大器的料,这是大多数华人的短板。
艺术加文科 基本可以一生游刃有余

QQ糖 : 2020-04-10#311
看了你的帖子。恭喜一下。悄悄告诉你俺家娃就准备去白人老头想捐一栋楼但被拒绝的学校了。

chadxz : 2020-04-10#312
先生存,后发展。

留在北美,一路公校,然后进IT公司当码农,吃青春饭。这样的人脉圈,和乞丐圈没有区别,毫无价值。大姐,我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所谓人脉,就是取长补短,你有我无。韭菜和韭菜混在一起,最后就是一起被收割,这样圈子,赶紧逃离。

我相信您的儿子看到我的话会有共鸣,您的儿子是1.5代,还有一点中国来的新手优势。我的儿子是100%本地二代,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您的儿子虽然从滑铁卢毕业,在硅谷上班当程序员,但是如果想跳出技术团队当经理和产品总监,搞运营,进管理团队,真的不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的。

我负责任的说,目前的白人世界顶层设计就没有给类似背景的亚裔理工男生这样的机会,顶层设计里,亚裔男学霸就是技术累脖。万一有,那是中Lotto Max,绝对不可复制或者可以学习的。

我现在说的,都是所有人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非常感谢能够分享心得,恭喜恭喜。

foxsha123 : 2020-04-22#313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勇敢,孩子就勇敢;父母阳光,孩子就阳光。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我儿子们都棒着呢,班里的小白妞三天两头送礼物给他们。记着我小儿子上一年级第一天就满楼转悠,走到office,看着门开着,象是可以进去的样子,就进去,不知道里面那个人是校长,就跟校长聊了一会天,还问了问全校有多少人。校长非常nice一一解答。
我倒没觉得这有什么种族歧视,当然了,可能我还没遇到。不过我相信实力。只要你足够强,什么就都不是事儿。
前不久有个中国富二代几个包包就把小白妞拿下了,肚子搞大了,他一溜烟跑回国了。都是人,没什么两样,就看你强不强。
楼主讲话直白 通透,站在不同层级, 看问题的角度自然是不同:)

iasked : 2020-05-23#314
学医最怕的就是家长逼孩子学。
自己不喜欢,即使上了医学院也坚持不下来。
的确,加拿大学医太难了。

宇航员 : 2020-06-22#315
哈哈哈哈,话糙理不糙,看开点儿就好。这世界只有亚当和夏娃,甭管谁做主语谁做宾语,谁睡谁还不都是一回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如何啪啪啪?
大款看事情很透彻
请多多发表对事情的看法

糖糖789 : 2022-01-19#316
进来仰望一下,如果louzhu能继续分享孩子在藤校的学习生活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