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记 第六回
正在解鞋带,一抬头,看见左边靠墙的一个长沙发上并排坐着四条中国汉子,一色的赤脚,八只眼睛一齐看着我们,再看右边,还有四条中国汉子坐在那里八只眼睛看过来。 这家庭旅馆里到底住着多少人啊?
定一定神,才发现原来左边那是一面大镜子。一位大嫂领我们到我们的房间,正要进屋,忽听得外面客厅里汉子们说话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好亲切,那竟是熟悉的乡音, 我从小长大的那个县的口音,而且很纯正。
我转身回到客厅,看见用我的乡音说话的是坐在中间的那位汗衫短裤赤脚汉子。
“请问大哥是哪里人?”我问道。
“H省。”
“哪个城市?”
“X市。”就是我在那长大的那个县级市。
“哪个村?”这回我也改成很多年不说的方言,虽然不太纯了。
“N村。怎么着,你哪个村呢?”赤脚汉子眼睛瞪大了。
“我是D庄的。”
对话到这里,四只手已经紧紧握在了一起。N村和D庄相距只有几里地啊!
几年前,在泰国的一个小镇上,偶然看见身边的人流里闪过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似乎是我大学同班的一位女同学,没敢相信是真的,但还是喊了一声她的名字。那个人没有停住,我以为是认错人了,刚要转身离开,一位女士走过来问我:“你刚才是喊Z吗?”我说:“是啊。”她立即跑过去把人拖了回来,真的是Z。她看见我,嘴巴张的大大的,说她刚才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但不相信在这里会有人喊她,所以看都没看。那时我们已经有好多年没见过面了。
这次也没想到在温尼伯,这个很多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遇到了老乡,而且还是正宗的老乡。
老乡兴奋地拉我坐在沙发上。我问他:“来这里多长时间了?”
老乡答:“来了十几年了。”
“以前在哪个城市?”
“一直在温尼伯。”
我觉得有点奇怪,来温尼伯十几年还住家庭旅馆?
“大哥怎么称呼?”
“ZYX。”
哦,这个名字有点熟,好像跟我小学的一个同学同名同姓。我就说:“大哥名字好记,我小学一个同学也叫ZYX。”
“大哥在这里做什么?”我不习惯问人“做什么工作”,通常都是问“做什么”。
“我在省政府工作。”
有点出乎意料,看来永远也不能轻易凭衣着判断人的身份。
老乡边说边掏出一张名片。接过来刚看了一眼名片上的内容,我心头就是一震:不对,对这个名字感觉熟悉不是因为有小学同学也叫这个名字(想起来了,我那个小学同学根本不姓Z),而是因为这个名字属于我来温尼伯要找的那个人。
此次东游,一半目的是旅游,一半目的是来温尼伯办一件事。早在来加拿大前,国内的一个朋友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电话号码,说如果你去温尼伯有事,可以找这个人帮助,他在政府工作。
这次驱车两千五百公里来这里要办的事还真需要找这个人帮助,但那张纸条已经找不到了,号码没记住,名字也想不起来了,想再问问当初给我提供信息的那位朋友,可那家伙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这个家庭旅馆的房间我预定了一个星期,就是为了准备多住几天好找到这个人。难道这位老乡就是他?遇到老乡已经够巧的了,不会还有更巧的事吧?
“大哥认识J公司的小C吗?”我仍然不敢相信天下有这么巧的事。
“认识啊,我每次回国都见他。咦,你怎么知道我认识他的?”老乡也觉得蹊跷了。
我哈哈大笑,这才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正在解鞋带,一抬头,看见左边靠墙的一个长沙发上并排坐着四条中国汉子,一色的赤脚,八只眼睛一齐看着我们,再看右边,还有四条中国汉子坐在那里八只眼睛看过来。 这家庭旅馆里到底住着多少人啊?
定一定神,才发现原来左边那是一面大镜子。一位大嫂领我们到我们的房间,正要进屋,忽听得外面客厅里汉子们说话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好亲切,那竟是熟悉的乡音, 我从小长大的那个县的口音,而且很纯正。
我转身回到客厅,看见用我的乡音说话的是坐在中间的那位汗衫短裤赤脚汉子。
“请问大哥是哪里人?”我问道。
“H省。”
“哪个城市?”
“X市。”就是我在那长大的那个县级市。
“哪个村?”这回我也改成很多年不说的方言,虽然不太纯了。
“N村。怎么着,你哪个村呢?”赤脚汉子眼睛瞪大了。
“我是D庄的。”
对话到这里,四只手已经紧紧握在了一起。N村和D庄相距只有几里地啊!
几年前,在泰国的一个小镇上,偶然看见身边的人流里闪过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似乎是我大学同班的一位女同学,没敢相信是真的,但还是喊了一声她的名字。那个人没有停住,我以为是认错人了,刚要转身离开,一位女士走过来问我:“你刚才是喊Z吗?”我说:“是啊。”她立即跑过去把人拖了回来,真的是Z。她看见我,嘴巴张的大大的,说她刚才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但不相信在这里会有人喊她,所以看都没看。那时我们已经有好多年没见过面了。
这次也没想到在温尼伯,这个很多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遇到了老乡,而且还是正宗的老乡。
老乡兴奋地拉我坐在沙发上。我问他:“来这里多长时间了?”
老乡答:“来了十几年了。”
“以前在哪个城市?”
“一直在温尼伯。”
我觉得有点奇怪,来温尼伯十几年还住家庭旅馆?
“大哥怎么称呼?”
“ZYX。”
哦,这个名字有点熟,好像跟我小学的一个同学同名同姓。我就说:“大哥名字好记,我小学一个同学也叫ZYX。”
“大哥在这里做什么?”我不习惯问人“做什么工作”,通常都是问“做什么”。
“我在省政府工作。”
有点出乎意料,看来永远也不能轻易凭衣着判断人的身份。
老乡边说边掏出一张名片。接过来刚看了一眼名片上的内容,我心头就是一震:不对,对这个名字感觉熟悉不是因为有小学同学也叫这个名字(想起来了,我那个小学同学根本不姓Z),而是因为这个名字属于我来温尼伯要找的那个人。
此次东游,一半目的是旅游,一半目的是来温尼伯办一件事。早在来加拿大前,国内的一个朋友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电话号码,说如果你去温尼伯有事,可以找这个人帮助,他在政府工作。
这次驱车两千五百公里来这里要办的事还真需要找这个人帮助,但那张纸条已经找不到了,号码没记住,名字也想不起来了,想再问问当初给我提供信息的那位朋友,可那家伙也不知道跑哪去了,怎么也联系不上了。
这个家庭旅馆的房间我预定了一个星期,就是为了准备多住几天好找到这个人。难道这位老乡就是他?遇到老乡已经够巧的了,不会还有更巧的事吧?
“大哥认识J公司的小C吗?”我仍然不敢相信天下有这么巧的事。
“认识啊,我每次回国都见他。咦,你怎么知道我认识他的?”老乡也觉得蹊跷了。
我哈哈大笑,这才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最后编辑: 200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