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对那些说三年中饿死千万级的数量表示怀疑!!百万级的我相信,因为从多个文件 和当时人们的回忆中可以印证出几百万人死亡是与饥饿相关的,或饥饿引起免疫力低下病死的。我问过父辈,他们单位 有老家在全国各地的,也很少听到饿死的,说几百万人饿死,父辈们都说没有那么多。
另一个事实是:当时育齡妇女大多因为营养不良,不能怀孕!于是那些年人口出生率低。身边的事实是:我姑当时在大学 里上学,她说她们班里大多数女孩子长时间 没有例假。而大学生可是粮食受保证的人,那些没有保障的小城镇和农村,妇女的情况 可推想而知。
还一个事实是,我大姐出生于1963年,父母结婚是59年,他们可没有采取过什么节育措施。姐姐上学时,比他们 高几级的孩子很少,一年级十几个,而从他们以后,一年级三十几个孩子。
现在好多推测几千万人死去的数量多引用“中国人口年鉴”。那几年人口负增长,他们按正常的生育率推算,差额约等于饿死的!很显然这是不科学和肤浅的。试想,如果把现在欧洲人口负增长的国家也说成是饿死或什么 特定原因是不是很荒诞?!
事实 求是说事情。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即使不好也不能说是就坏到什么 程度 了,同理,说好也不能说一切都 好。一个罪犯判定,不能因为他坏就把罪行夸大直接枪毙吧。
话说回来,对这次公祭,本人持 否定态度,没有这个必要嘛,如果逢个整十年或特殊年可以大张旗鼓一下,平常,好好做好执政者该做的,才是兴邦之计!!
饿死千万级的数量你表示怀疑,百万级你表示相信? 你说的“从多个文件 和当时人们的回忆”包不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 目录
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1956 年9 月―1966 年5 月)
第十四章 庐山会议纠“左”的曲折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
二、全党范围的“反右倾”斗争及其严重后果
继续“大跃进”和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1959 年的旱灾是新中国成立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受旱面积达5 亿亩,其
他灾害面积1 亿多亩。1960 年1 月至7 月,全国累计受灾面积达6.7 亿亩。其
中受旱面积6 亿亩,主要受旱地区是华北、西南、华南及西北部分地区。7 月上
半月,全国洪涝面积共3900 万亩。广东、福建台风侵袭受灾面积1000 万亩。黑
龙江、吉林内涝面积1100 万亩,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大部地区连降暴雨,
受害面积1000 多万亩。其他灾害(冰雹、霜雪冻害)约3000 多万亩。由于严重的
自然灾害,1959 年粮食少收600 亿斤左右。
最大的问题是严重缺粮。一方面粮食连年大幅度减产,另一方面粮食的销售
量却因城镇人口的剧增而不断增加。为了维持城镇商品粮供应,国家不断地向农
村下达征购指标。由于高估产,1958 年至1960 年连续三年,国家每年的征购量
都高达1000 亿斤以上,几乎占当年总产量的30%―40%。尽管如此,仍然不能保
证城镇人口的最低需要,只好不断动用粮食库存。进入1960 年后,库存急剧减
少,周转调拨极为困难,大中城市基本上是调入一点销售一点,随时都有脱销危
险。五六月间,中央几次发出紧急指示,要求为京、津、沪和辽宁等地调运粮食。
当时,北京的粮食库存只够销七天,天津只够销十天,上海已几乎没有大米库存,
只能靠借外贸部门准备出口的大米过日子;辽宁省十个城市的存粮也只够销八九
天。
1960 年7 月5 日至8 月10 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
国际问题(中苏关系)和国内经济问题。受当时中苏关系的影响,特别是赫鲁晓夫
在7 月16 日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召回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10],使中国一些
重大设计项目和科研项目中途停顿,一些正在施工的建设项目被迫停工,一些正
在试验的厂矿不能按期投产。7 月31 日,周恩来就苏联专家撤走和外贸问题向
会议作报告。报告说,由于这两年农业大幅度减产,粮、油、肉、蛋等不能按计
划收购,影响对苏出口,对苏贸易欠账达25 亿卢布。
毛泽东在会议上讲话,强调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条。“三级所有,队为
基础”,至少五年不变,搞一个死规定,五年以后再说。会议形成了三个文件:
《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全党动手,大办农
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关于全党大搞对外贸易收购和出口运动的紧急指示》。
会议确定认真清理劳动力,充实农业战线,首先是粮食战线的方针;坚决缩短基
本建设战线,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基本建设项目。
9 月底,全国82 个大中城市的粮食库存比上年同期减少近一半,不到正常
库存量的1/3。过去大量调出粮食的吉林、黑龙江、四川等省,也因连年挖了库
368
存而无力继续大量调出。在此情况下,尽管采取诸如在调拨上搞南北季节性调剂、
在销售上限制居民每次购买的数量等许多措施,但仍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只得靠
减少城镇居民的供应定量、压低农村地区的口粮标准、大力提倡采集和制造代用
食品等办法,来渡过缺粮难关。在农村,由于连年征购过头粮,许多省区农民的
口粮也在急剧减少。
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
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患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出生率
大幅度大面积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 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
减少1000 万[11]。突出的如河南信阳地区,1960 年有9 个县死亡率超过100‰,
为正常年份的好几倍[12]。
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结果却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情。
这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其沉痛的教训
应该认真总结和记取。
[1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年版,
第103 页;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统计资料汇编》,中国
统计出版社2010 年版,第6 页。
[12]《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7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