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收入加拿大排名垫底 吃中国的饭做加国的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个调查显示的是多个移民族群在加拿大的收入比较,也就是在加拿大的成功度比较。中国移民看上去光鲜的成功,其实都是来自其母国的成功。

华人被证明是所有移民中在加拿大是最不成功的。连黑人都赶不上。说明这肯定不是智商问题。我想是中国文化造成的性格问题,使我们成为最不招人待见的一类。不要说别人,连我都感到华人的性格跟其他所有族群都很不一样,非常另类。

我们应该拿出勇气来自我反省,以期自我矫正。
中國移民有兩個先天缺陷,一是英語,二是體力。所以基本上就只有讀書這條路,比如男电脑,女会计(讀不出來的基本上就沒戲了)。
 
最后编辑: 2015-03-2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韩国人给西人的感觉是开始并不好,接触一段时间觉得OK。
日本人的确给人感觉很好,看西人论坛上曾说希望日本人留下,但日本人都要回国的,他们很遗憾。
中国人感觉不好,看他们说30-40年前来的那些香港人还可以,最不欢迎最近这些年大批涌入的大陆人。
和语言没多大关系,和肤色也没多大关系。

可否给个你说的西人论坛讨论这个话题的网址链接,也想去看看,谢谢!
 

yyddss

不活跃园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可否给个你说的西人论坛讨论这个话题的网址链接,也想去看看,谢谢!

印象中是去年看到的。
当时我常去的几个有CTV News, The Globe & Mail, Youtube,还有一个温哥华的西人房地产论坛(记不住网址了,可以google看看)
我没有固定地瞎逛, 只要有涉及中国人的话题就有这方面的讨论。去逛逛看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们已经够惨了, 加拿大垫底, 和老墨在美国的名声基本一样。 不能再自我批评了。 感谢土共领导的第三世界中国给我们的教育和能力培养。 没有道德, 什么都是低端的, 贪官横行。 我们就像一个民工家庭出生, 在家苦, 出了家门还是个民工。 根子在土共这个混帐, 不是我们大家个人问题。 “新中国‘不代表中国文化。 真正的优秀中国文化没人知道, 全被土共洗掉了。大家应该彻底抛弃“新中国‘文化, 融入西方文化。 这是唯一出路。 土共不倒, 将来的移民还是一样。 大家走着看。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们已经够惨了, 加拿大垫底, 和老墨在美国的名声基本一样。 不能再自我批评了。 感谢土共领导的第三世界中国给我们的教育和能力培养。 没有道德, 什么都是低端的, 贪官横行。 我们就像一个民工家庭出生, 在家苦, 出了家门还是个民工。 根子在土共这个混帐, 不是我们大家个人问题。 “新中国‘不代表中国文化。 真正的优秀中国文化没人知道, 全被土共洗掉了。大家应该彻底抛弃“新中国‘文化, 融入西方文化。 这是唯一出路。 土共不倒, 将来的移民还是一样。 大家走着看。


同样中国人,在国内的那一帮:
农民工没有我们加拿大移民的有知识,官僚没有我们加拿大移民有良知,小白领没有我们加拿大移民英法语娴熟,
经济随便搞了个亚投行,八国联军排队加入,
基建机电行业随便搞了个高铁,全世界纷纷瞩目,
随便搞了个互联网淘宝,单日成交量全球无望其项背,
......


加拿大华裔移民组织怎么就没这份荣幸?
别说洋人来加入,就算华裔也七零八散不团结,
是不是应该好好检讨反省移民自身的缺陷?
 
最后编辑: 2015-03-2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同样中国人,在国内的那一帮:
农民工没有我们加拿大移民的有知识,官僚没有我们加拿大移民有良知,
随便搞了个亚投行,八国联军排队加入,

加拿大华裔移民组织怎么没怎么荣幸,是不是应该好好检讨移民自己的缺陷?
看看英文business报道有没有一点水花。 全只有中文喉舌唱开花。亚投行还没有经过任何洗礼, 还在筹备中。 还啥都不是就吹的满中文世界都是,给点面子就灿烂, 这是不是TG一贯做法么。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看英文business报道有没有一点水花。 全只有中文喉舌唱开花。亚投行还没有经过任何洗礼, 还在筹备中。 还啥都不是就吹的满中文世界都是,给点面子就灿烂, 这是不是TG一贯做法么。

错啦,这是个标志性事件,是转折的开始,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
《美国对亚投行一谈高标准,我就笑了》
发表时间:2015-03-25 21:20:18


围绕是否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美国家上演了一幕幕纠结的“宫廷戏”。不过,随着英国于本月12日率先“反水”,事态正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发生戏剧性的变化。17日,德法意三国纷纷“倒戈”。23日,美国一反常态,居然对亚投行表达了“欢迎”,只是反反复复担忧亚投行是否能够保持“高标准”。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24日在该报撰文,奉劝美国不要再继续对加入亚投行抱有过度的疑虑,也无需对其盟友加入亚投行持有太多的敌意;至于美国对“高标准”的担忧,沃尔夫表示,作为前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自己“一定要笑几声”。碰巧的是,就在前一天,沃尔夫本人刚受到中国总理李克强的会见。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资料图)

以下为《金融时报》文章全文(原标题:拒绝加入亚投行是愚蠢行为):

英国愿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曾经一度惹恼了美国。但这并不意味那是个糟糕的决定。相反,这合情合理——尽管并非毫无风险。

亚投行初始资本为500亿美元,预计将来这一数字可能还会翻倍。亚投行将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公路和铁路等,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将成为亚投行中的最大股东,而非亚洲国家所占份额被限制为最高25%。其他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和意大利等,已经决定提交申请;澳大利亚(据最新消息,澳大利亚已经决定加入亚投行——观察者网注)、日本和韩国却仍然举棋不定。

或许成为亚投行的债权人是件极为可贵的事情。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急需这样的投资。私人资本投资对这类长期并且有风险的项目,要么是索取巨额的利息,要么就是根本不投资。

因此,中国愿意把自己高达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出一部分来注资亚投行,这是个好消息。而且,中国希望通过多边机制来推动亚投行,这更是个好消息,因为无论它发出声音有多响亮,却总是多个声音当中的一个。这家银行的成员将会是全球性的,与完全由中国独资的情况相比,这也会降低亚投行的政治性。

鉴于上述理由,美国也同样应当参与亚投行。白宫也许会回应说,无论政府多么想加入,但永远无法在当下的国会(奥巴马政府去年输掉了中期选举,成为“跛脚”,国会共和党一家独大使得奥巴马政府很难推动政令——观察者网注)那里获得批准。也许确实如此,不过这并不能成为阻止别国加入的理由。

然而,美国还有另外一套说辞,尽管这套说辞令人困惑。美国认为,西方国家通过置身亚投行之外,反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影响力。一名美国官员声称,如果一旦加入亚投行并且并无信心阻止中国取得否决权的话,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加入。

但是,一个组织如果无需从外部获得资金的话,那么外部国家就对这一组织毫无影响力。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加入。如果当初欧洲人接受为加入亚投行所设置的条件的话,那么事情就确实如此。不过,现在时间已经晚了。

美国财长雅各布·卢曾表明自己的担忧,认为亚投行无法保持管理和放贷业务上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水准”。

作为世界银行的前员工,我一定要笑几声(沃尔夫曾任世行高级经济学家——观察者网注)。卢应当好好研究一下世行在资助前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著名非洲独裁者——观察者网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世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只是诸多不光彩例子当中的一个而已。

如果作为出资方的中国如积雪般洁白,那固然是件好事。但现实毕竟是(不同于上帝的)堕落世界。拥有一个更广泛的成员国构成至少比没有要好得多。

美国人也没理由因为现行机构遭到挑战而指责对方。没错,标准之争仍然存在风险。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亚投行的创立将消除亚洲基础设施赤字。

美国内心真正担忧的是,中国将通过创建新机构来削弱美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就此,我做出如下回应。

首先,美国、欧洲、日本十分重视他们对全球金融组织的影响力,而这越来越与他们的实际国际地位不相称。另外,这些国家未能做好管理工作。他们甚至还坚持要指定任命机构负责人,而过去的人选并非全都具备优秀素质。

其次,二十国集团答应降低IMF份额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国际社会直到现在还在等美国国会审议通过。美国主动放弃履行责任。

第三,长期贷款流向发展中国家,并且是通过一个比IMF规模还要大的机构,这将有益于世界经济发展。一些国家将不再因为外援资本“瞬间冷冻”而担惊受怕。

世界外汇储备已升至近12万亿美元,而上世纪之交才大约2万亿美元,而IMF的资金不足1万亿美元。这暴露出资金短板。中国资金能够推动全世界向正确的轨道前进。那将是卓越之举。

最后,美国批评英国“一直迁就”中国这个日益崛起的超级大国。但迁就的反面是对抗。中国经济崛起既使外人受益,也是历史必然。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聪明地迁就中国。

中国提出的建议既考虑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世界各国,因此,积极参与比袖手旁观更为明智。一位真诚的美国决策者曾经要求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亚投行的创立,证明中国正在履行自己的责任。

所以,英国和欧洲其他几个美国盟友的做法值得鼓励。英国加入亚投行对美国可能是个善意的警醒。

没错,如果两个国家共享相似的利益和价值观——例如英国和美国——能够共同进退,那是再好不过。没错,英国冒着风险,偏离了她最重要的国际伙伴的立场。但互相支持不能变成奴隶般的顺从。那对谁都没好处。

另外,如果英国的抉择帮助美国决策层认识到,领袖地位不是权利,而是努力争取到的结果,那英国这次算是做对了。二战以来,在各方配合下,美国创建了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国际组织。但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了。

世界需要新的参与者,需要适应新兴势力的崛起。世界不会因为美国不参与而停下脚步。如果结局不符合美国人的喜好,那她只能怪自己。

(观察者网朱新伟、李晽编译自《金融时报》)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Media/2015_03_25_313653_s.shtml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错啦,这是个标志性事件,是转折的开始,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
《美国对亚投行一谈高标准,我就笑了》
发表时间:2015-03-25 21:20:18


围绕是否加入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美国家上演了一幕幕纠结的“宫廷戏”。不过,随着英国于本月12日率先“反水”,事态正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发生戏剧性的变化。17日,德法意三国纷纷“倒戈”。23日,美国一反常态,居然对亚投行表达了“欢迎”,只是反反复复担忧亚投行是否能够保持“高标准”。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24日在该报撰文,奉劝美国不要再继续对加入亚投行抱有过度的疑虑,也无需对其盟友加入亚投行持有太多的敌意;至于美国对“高标准”的担忧,沃尔夫表示,作为前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自己“一定要笑几声”。碰巧的是,就在前一天,沃尔夫本人刚受到中国总理李克强的会见。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资料图)

以下为《金融时报》文章全文(原标题:拒绝加入亚投行是愚蠢行为):

英国愿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的决定曾经一度惹恼了美国。但这并不意味那是个糟糕的决定。相反,这合情合理——尽管并非毫无风险。

亚投行初始资本为500亿美元,预计将来这一数字可能还会翻倍。亚投行将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公路和铁路等,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将成为亚投行中的最大股东,而非亚洲国家所占份额被限制为最高25%。其他欧洲国家,包括德国和意大利等,已经决定提交申请;澳大利亚(据最新消息,澳大利亚已经决定加入亚投行——观察者网注)、日本和韩国却仍然举棋不定。

或许成为亚投行的债权人是件极为可贵的事情。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急需这样的投资。私人资本投资对这类长期并且有风险的项目,要么是索取巨额的利息,要么就是根本不投资。

因此,中国愿意把自己高达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出一部分来注资亚投行,这是个好消息。而且,中国希望通过多边机制来推动亚投行,这更是个好消息,因为无论它发出声音有多响亮,却总是多个声音当中的一个。这家银行的成员将会是全球性的,与完全由中国独资的情况相比,这也会降低亚投行的政治性。

鉴于上述理由,美国也同样应当参与亚投行。白宫也许会回应说,无论政府多么想加入,但永远无法在当下的国会(奥巴马政府去年输掉了中期选举,成为“跛脚”,国会共和党一家独大使得奥巴马政府很难推动政令——观察者网注)那里获得批准。也许确实如此,不过这并不能成为阻止别国加入的理由。

然而,美国还有另外一套说辞,尽管这套说辞令人困惑。美国认为,西方国家通过置身亚投行之外,反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影响力。一名美国官员声称,如果一旦加入亚投行并且并无信心阻止中国取得否决权的话,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加入。

但是,一个组织如果无需从外部获得资金的话,那么外部国家就对这一组织毫无影响力。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加入。如果当初欧洲人接受为加入亚投行所设置的条件的话,那么事情就确实如此。不过,现在时间已经晚了。

美国财长雅各布·卢曾表明自己的担忧,认为亚投行无法保持管理和放贷业务上的“最高级别的国际水准”。

作为世界银行的前员工,我一定要笑几声(沃尔夫曾任世行高级经济学家——观察者网注)。卢应当好好研究一下世行在资助前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著名非洲独裁者——观察者网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世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只是诸多不光彩例子当中的一个而已。

如果作为出资方的中国如积雪般洁白,那固然是件好事。但现实毕竟是(不同于上帝的)堕落世界。拥有一个更广泛的成员国构成至少比没有要好得多。

美国人也没理由因为现行机构遭到挑战而指责对方。没错,标准之争仍然存在风险。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亚投行的创立将消除亚洲基础设施赤字。

美国内心真正担忧的是,中国将通过创建新机构来削弱美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就此,我做出如下回应。

首先,美国、欧洲、日本十分重视他们对全球金融组织的影响力,而这越来越与他们的实际国际地位不相称。另外,这些国家未能做好管理工作。他们甚至还坚持要指定任命机构负责人,而过去的人选并非全都具备优秀素质。

其次,二十国集团答应降低IMF份额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国际社会直到现在还在等美国国会审议通过。美国主动放弃履行责任。

第三,长期贷款流向发展中国家,并且是通过一个比IMF规模还要大的机构,这将有益于世界经济发展。一些国家将不再因为外援资本“瞬间冷冻”而担惊受怕。

世界外汇储备已升至近12万亿美元,而上世纪之交才大约2万亿美元,而IMF的资金不足1万亿美元。这暴露出资金短板。中国资金能够推动全世界向正确的轨道前进。那将是卓越之举。

最后,美国批评英国“一直迁就”中国这个日益崛起的超级大国。但迁就的反面是对抗。中国经济崛起既使外人受益,也是历史必然。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聪明地迁就中国。

中国提出的建议既考虑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世界各国,因此,积极参与比袖手旁观更为明智。一位真诚的美国决策者曾经要求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亚投行的创立,证明中国正在履行自己的责任。

所以,英国和欧洲其他几个美国盟友的做法值得鼓励。英国加入亚投行对美国可能是个善意的警醒。

没错,如果两个国家共享相似的利益和价值观——例如英国和美国——能够共同进退,那是再好不过。没错,英国冒着风险,偏离了她最重要的国际伙伴的立场。但互相支持不能变成奴隶般的顺从。那对谁都没好处。

另外,如果英国的抉择帮助美国决策层认识到,领袖地位不是权利,而是努力争取到的结果,那英国这次算是做对了。二战以来,在各方配合下,美国创建了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国际组织。但当今世界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了。

世界需要新的参与者,需要适应新兴势力的崛起。世界不会因为美国不参与而停下脚步。如果结局不符合美国人的喜好,那她只能怪自己。

(观察者网朱新伟、李晽编译自《金融时报》)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Media/2015_03_25_313653_s.shtml
一个老外说话, 还是中国报道。 没有说服力。 查查NBC,CNN, CTV新闻 有没有把这当回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金融領域還是猶太人說了算.英.美...等中央銀行都由猶太人控制.猶太人掌握了鈔權.以色列行長去美聯儲任副行長.加拿大行長去英國任行長.英美只是在演雙簧談籌碼罷了.亞投行讓中國走入國際.引誘中國未來金融的開放才是目標.這是美國一直渴望的.誰掌握了金融就掌握了權利.現在的戰爭是金融戰爭.對伊朗.俄羅斯..都是如此.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金融領域還是猶太人說了算.英.美...等中央銀行都由猶太人控制.猶太人掌握了鈔權.以色列行長去美聯儲任副行長.加拿大行長去英國任行長.英美只是在演雙簧談籌碼罷了.亞投行讓中國走入國際.引誘中國未來金融的開放才是目標.這是美國一直渴望的.誰掌握了金融就掌握了權利.現在的戰爭是金融戰爭.對伊朗.俄羅斯..都是如此.

阴谋,别把英美想得这么龌龊好吗?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