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个别细节都可以相互印证,相互讨论。 只要不像有些愚民,什么都没搞清楚说的是啥,就开始纠结为什么是10000 而不是9999这样的,就可以了。
借这个机会再跟你探讨几句。既然你喜欢逻辑,那咱还是用逻辑来交流。
你看过的那么多的“真实的”历史书,对同一件事描述的完全一样吗?
如果完全一致,他们是否互相引用的?如果真的是互相引用的,那一万本书和另外一本不同的书的说服力其实也差不多,对不对?
而如果对同一件事的描述不一致,你分析过原因吗?
所以,我赞同上面一位网友的说法:只要是人编的历史,那就有倾向性。
你或许不能说他描述了一个错误的事实,但是并没有提供完整的描述角度罢了。这种手法在当今东西方媒体都是惯用的手法。
从这个观点又引申出来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对同一件事情的正确性的判断其实是根据人的主观观点来确定的。极端点的说法就是事情的正确与否几乎无法判断,因为人的主观不同。
这个可能与你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你的观点是“非此即彼”,而我的却是却“是非不分”。
举个例子:一个人因为贫穷孩子挨饿,偷人家东西吃,被抓住判刑了。你觉得这个人做得对不对?
或许你觉得这个例子不恰当,再举个你可能认为更恰当的例子:岳飞抗金。你觉得岳飞是英雄呢?还是阻碍了历史进程呢?
总体上来讲,对于历史的认识,个人觉得应该是“每个人的历史”,而不是“大家的历史”。换句话说,你读万卷不同的历史书,你可以尽可能的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貌,从各个角度来讲的。但是你对这个历史的认识,最终还是应该从你自己的角度去判断的。
因此你指责的其实应该是别人没有读那么多不同的历史书,而不应该是别人读的历史书都是伪史。
不知道跟你讲的够明白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