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學生從小就開始探索性向與職業生涯, 不少學生很早就知道學校並不適合自己. 在這個議題上, 移民家庭最大的困難是跟本地就業市場及職場文化的隔閡生疏, 移民父母也缺乏在地的文化/人情/財務等社會資本.
但是, 父母是孩子職業性向計畫的教練, 身教言教對孩子影響深遠, 所以不可輕言放棄. 有幾點原則謹記在心:
- 無論就業狀況如何,孩子最有可能發展並不改初衷的是他們的興趣跟技術內容;
- 父母並不需要成為就業輔導專家才能協助孩子;
- 工作會時有時無並隨時變化,現今已難找到任何所謂的終身職;父母能做到的是找尋資訊以支持孩子做出正確的,有意義的決定.
高中學程最好是依據計畫逐步完成,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建議.
用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孩子探索他們的興趣跟未來就業,並據此了解他們在高中需要學會的技術跟有關領域的見解.
- 我最在行的是什麼?
- 我能做些什麼?
- 我最喜歡做些什麼?
- 什麼最能啟發我的興趣跟熱情?
鼓勵你的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社區義工及活動,認識人群,並融入各種不同的學習型組織,以了解整個社區人文經濟社會的狀況.試問一下
- 那些高中裡的課程,計畫,課外活動讓孩子可以探索更多的興趣及領域?
- 如何讓高中學程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
- 那些工作或職業讓孩子感興趣?
- 哪些大學或學院的學程讓孩子感興趣?
高中選課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跟未來目標而定.鼓勵孩子以他認為最重要的方向建立目標及步驟.不妨讓他自問
- 高中畢業後我有哪些選擇?
- 我選的課程符合高中畢業所需,並符合未來打算選擇的大學或學院要求嗎?
- 那些課程或學習經驗能幫助我達成我的目標?
- 如果要達到我的學習目標,職業目標,身心健康並且財務上可以平衡自理,我該完成的的優先順序有哪些?
這一部分是父母最可著力的啦!
針對孩子的計畫,找出學校跟社區學習資源,建立孩子的核心技術,廣泛連接人脈,鼓勵孩子跨越高中與大學範疇以尋找更多資源與資訊.鼓勵他們以行動為主,建立朋友圈,同時最好有個後備計畫.鼓勵孩子自問
- 我如何規劃我的未來發展?
- 那些資源可以幫助我達到目標?
- 我會面臨哪些挑戰,我怎樣可以克服這些挑戰?
- 我怎樣存錢以幫助我在高中畢業後達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