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传的《母亲写给高一禽兽儿子的信》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1。尖酸刻薄小肚鸡肠, 黛是有这个毛病,这一点我分析与她读书太早,过于明感有一定关系, 当然主要原因是她的性格决定的, 在这方面, 史湘云就与她截然相反;
2。透着一股缺乏自信的小家子气, 这个主要是客观原因决定的, 她早早死了爹娘, 寄养在贾俯, 兴趣爱好和宝玉一样, 都是不务正业的异类(喜欢西厢记这样的禁书, 而不喜欢当时主流社会推崇的正业),在夹缝之中生活。还有就是书读得太多, 沉迷于书的同时, 身体就弱, 身体弱, 很多事情就力不从心, 也会影响自信。要说自信,王熙凤没得说, 她不认几个字, 但却说:普天下的人我不瞧得起他们也就罢了, 谁敢瞧不起我。后来她生不出儿子, 得了病, 自信也大打折扣了不是。
3。骨子里的凤凰女,完全不赞同。她是大小姐。 她爸爸是探花, 娶了贾俯的大千金(贾母的女儿), 她的背景显赫, 但命运不济。
作为黛粉,我认为作者写她, 还写了那么多的缺点, 但“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是写黛玉对他精神上的慰籍是别人不能取代的。主人公身边美女如云,有堪称完美的史湘云(地位显赫)和平儿(地位低了些,是贾琏的妾),还有丰满性感的薛宝钗。在生活中作者不缺少这些,因为总有对他相敬如宾的又能满足他性欲的女人,但就是精神上没人能取代黛玉。
男人们,你们想想,有一个非常性感的女人,你们追了很久,到手了,感到满足了, 但除了身体的满足之外,没有精神上的共鸣,你们对这种性会维持多久呢?我曾经问去过妓院的男人,感觉如何,他说“不错呀,但我知道她们只是例行公事,体会了之后并不向往”。但体会了之后还向往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精神的共鸣。

钗和黛,你说曹雪芹最喜欢哪一个?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金陵十二钗,每个人都有自己单独的判词和判曲,
而曹雪芹却把钗黛判词和判曲是合而为一。。。
 
钗和黛,你说曹雪芹最喜欢哪一个?

俺个人认为,曹对他们喜欢程度是一样的。

俺非常反对把宝黛对立起来这类肤浅的解读。

她们本来是同源的,宝钗幼时不是也看过西厢记么,被分配了不同的走向。

一个是自由不羁出世的道家,一个是内敛温润入世的儒家,没谁更好。。

曹让宝玉和雪在一起,挂记着林,其实反映的是文人的一种精分,思想上期盼道家的自由,行动上在是儒家的约束和构建。。
 
最后编辑: 2016-02-04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说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吧,就是,精分。。。。

俺刚才说的。。。
俺个人认为,曹对他们喜欢程度是一样的。

俺非常反对把宝黛对立起来这类肤浅的解读。

她们本来是同源的,宝钗幼时不是也看过西厢记么,被分配了不同的走向。

一个是自由不羁出世的道家,一个是内敛温润入世的儒家,没谁更好。。

曹让宝玉和晶莹雪在一起,挂记着寂寞林,其实反映的是文人的一种精分,思想上期盼道家的自由,行动上在是儒家的约束和构建。。

这个一定要握手,看法一致。
我一直觉得曹公的心目中,钗黛是一人的两面,或者说希望是一人。
 
记得林语堂说过一句话,
了解一个人,问问他喜欢宝钗还是黛玉,
喜欢宝钗是现实主义者,喜欢黛玉的理想主义者

真的么?

哈哈,曹写了个兼具宝黛之美的秦可卿,然后摁了个和公公扒灰的任务,mission completed 以后还自挂了,很不nice...

这个林语堂倒是塑造了一个把儒家和道家结合在一起的人物,姚木兰,不错的。。。。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望乡讲啥的了?太远久了,是不是一帮姑娘坐台的故事?

鄙视你们这些喜欢看日本片的,叽里咕噜的,都不知道在讲啥。。。
日本妓女阿崎婆的故事。
俺也是在文学城闲逛时,看到片名,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长不让看的事,,,就看了一遍。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哈哈,曹写了个兼具宝黛之美的秦可卿,然后摁了个和公公扒灰的任务,mission completed 以后还自挂了,很不nice...

这个林语堂倒是塑造了一个把儒家和道家结合在一起的人物,姚木兰,不错的。。。。

没错,林语堂把钗黛合一成姚木兰。
如果一个男人同时喜欢钗和黛,就是一个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地很好的人,
自夸一下,俺钗黛都喜欢。
 
没错,林语堂把钗黛合一成姚木兰。
如果一个男人同时喜欢钗和黛,就是一个把理想和现实结合地很好的人,
自夸一下,俺钗黛都喜欢。

宝玉不能handle这种精分,最后投奔了佛家的虚空(俺不记得他跟和尚走还是道士走了,别拍俺)。。。

不过你也太往自己脸上贴金了吧。。

俺其实对宝黛没啥感情,红楼梦,京华烟云啥的,每次看都没办法看完,只能跳看。。

你如果问俺,阿朱阿碧喜欢哪个,俺还能回答快点。。。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