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问题了,国内有个职位,年薪还不错,该回吗?

根本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你们想啊,你一个中国有钱阶层,带着你种种所谓高品质高品位的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来到加拿大,没想到周围的人都不CARE,人家玩人家的,根本不当你回事。 你崇尚的东西别人根本不敢兴趣。你郁闷不郁闷?国内有人点头哈腰喊老总,这里没人正眼瞧你。你开心得起来吗? 你问别人,新上市的皇帝蟹吃了吗?人家问你新开的雪道去滑了吗?牛头不对马嘴啊。
 
所谓退税就是预扣税款时多扣了,才会有退税发生,尤其是工资收入的。要知道这个退税的钱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不是政府的 free money。还有的就是政府多收你的税钱是不计算利息的,但你欠政府钱超过一定期限,就要算利息的。

如果你多交了税,超过一定时间,政府是会给你利息的,只不过这利息也算收入,要交税的。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我这次有点
这里经常发帖的,最起码一半根本都没来过加拿大

还要一半是在加拿大,但是根本不接触社会呆在家里的
奇怪,以前多版总有人问国内家庭年收入60几万,已经在国内有房子车子的,该不该移民加拿大,下面回帖的有说来,有说不来。

这次温版33万,无房无车俩孩子,这么多人说回去。而且很多的是有专业工作的同学来说工作中的不开心,间接给楼主打气。

稳定下来平常要上班的移民, 在这逛的人的很少,俺的圈子里几乎没有。
 
我这次有点奇怪,以前多版总有人问国内家庭年收入60几万,已经在国内有房子车子的,该不该移民加拿大,下面回帖的有说来,有说不来。

这次温版33万,无房无车俩孩子,这么多人说回去。而且很多的是有专业工作的同学来说工作中的不开心,间接给楼主打气。

有什么好奇怪的。第一种情况,楼主也许就是属于回复说不来的那类,结果楼主不听选择来了。来了有份体面但跟原工作不相关的职业,虽然这边也不是活不下去但是他不开心所以选择回去。如果他不来,他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喜欢加拿大,以后会一直遗憾。来了经历了,发现不适合自己再回去不是很正常吗?五年都觉得不开心,估计以后会开心的机会也不大。楼主比很多人幸运,年纪不算大,回去还有offer。很多人是想回去但回不去。你当年还不是选择回流了。等楼主回去十年八年,钱赚够了,说不定财务自由了又像你一样再次来加拿大享受退休生活。
 
弄得好像很悲壮一样。其实你就是个loser。你几年前决定了,到加拿大来。你有老婆,你有两个孩子。你的老婆其实正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她的前途肯定不差的。差的是你。你受不了这个过渡期的折磨。你要解脱. 问题是,你回北京就解脱了?33万人民币,一个打工仔,北京没有房产。还有你准备让你老婆放弃她在这里的康庄大道?你的两个孩子的教育怎么办?你就是一个选择逃避的懦夫而已。等你回北京了,呆在北京的出租屋里吸着雾霾,你又想加拿大了。你这种人就是loser的完美诠释。没有耐心,没有耐力,没有魄性。。。就想逃避。永远摇摆着。到最后哪里的好处你都捞不到!

痛苦?没有方向?。。。哪个真正的技术移民没有经历过这一步?你这种人不会成功的。不管是北京还是多伦多。永远记住一句话,狼走天边吃肉,狗走天边吃屎!period!

说的好像自己多成功似的。你就这么确定楼主老婆回去就没有康庄大道?而且如果楼主老婆都同意回去,也有可能说明这护士工作也不一定是她心头好,纯粹是冲着工资高工作稳定罢了。说人家looser,指不定你回去连33万的offer都没有。还有,楼主在温哥华不在多伦多,楼主在这边一样有专业工作,只是跟他喜欢的原工作不沾边而已。没看清楚就喷真是够了。回去好好学学语文和修养。
 
稳定下来平常要上班的移民, 在这逛的人的很少,俺的圈子里几乎没有。

我认识好几个是只看不怎么说话,除非碰到感兴趣的话题。回流不在讨论之列,但不代表不想走。行动派是别人还在讨论的时候他已经做了。比如青菜,比如那个北京年消费33万美金的楼主。
 
我觉得两地各有各的好。在中国度假挺好的,在加拿大上班不错,人nice,活动多,挺开心,生活比较简单,环境安全,可以放在家庭和孩子上的时间比国内的同学朋友多得很多。

我有个法国来的同事,以前去中国出差过一段时间,一提起中国菜就激动,说吃得惊人的好,特怀念那段时间。

放在楼主这种情况,我想我会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同时不断发简历在加拿大找工作。工作简历上有内容就好找很多。当然两个孩子可以得带回去一个或两个,让楼主太太专心完成学业。设个两年计划,两年后无论如何也要团聚。那时楼主太太也毕业了,楼主说不定也搞定了加拿大的工作。
 
我认识好几个是只看不怎么说话,除非碰到感兴趣的话题。回流不在讨论之列,但不代表不想走。行动派是别人还在讨论的时候他已经做了。比如青菜,比如那个北京年消费33万美金的楼主。

青菜好象还没回去吧?她说要等孩子三年级
 
那是对付老虎的
也许你不在生意圈子里
国内还是人情社会,即便一个小小的商务或付款出纳,我们每月随随便便都要送个千八百的卡,别家呢?
人脉积累,自创并不是仅仅自己出来开公司,这里门道多了,不一一展开,随便说一个
如果管采购或渠道,每年有一定的合同金额和权限,认证一家自己的合格供应商不是难事,后面的事,水到渠成+运气
楼主40+,出国5年还能重新拿到国企offer,本身就是有人脉关系的,只是之前不开窍或者吃多了出去避避风头而已
内里乾坤未必是你们所想的
你们怎么一个个给楼主加年龄,人家是奔四,就是35-40,一下被你们说成了40+。还好男的应该不太计较年龄,不然哭晕在厕所。
 
很多人老说在加拿大,对孩子教育好。
娃还小吧?!以为呐!

除了少部分孩子,大部分混啊混啊,很快就跟“洋主流”接轨了:能大学毕业管好自己不啃老就算很不错了。
昨天听广播,一个家长打电话进去说孩子放学时间太宽松,家长又不能好好管教,娃的网瘾,触目惊心。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