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的經驗談; 我移民時一個8年級, 一個10年級, 沒有補習請家教, 沒有花大錢上各類課程, 絞盡腦汁鬥智把他們送進UBC, UT
請樓主先靜下心來, 才能看清楚孩子的優勢在哪? 才能擬訂政策.
1. 生活關: 為了訓練孩子刻苦的生活, 善用身邊的資源選擇租房三年, 孩子逃避生活壓力沉溺電玩很正常, 苦口婆心對青春期孩子來說是嘮叨, 曉以大義讓孩子自己覺醒.
戰略:沒有人願意當傻瓜---我告訴孩子:商人設計新奇電玩是為了獲利, 而他們沉迷剛好中了圈套, 小則增加電費開銷, 大則錯過求學階段累積智慧, 將來像吸毒般受商人擺佈.
2. 語言關: 華人子女一般數理強, 但是英文不好也無法展示能力, 孩子也很苦悶沮喪
戰略: 建立自信與成就感---哥哥面臨申請大學時間緊迫, 不斷地追趕課程, 為了讓他盡快融入---打工, 打工的類型是關鍵點, 每週二次在補習班教小學生Math & Reading, 有收入又能加強自身英文, 還能發揮數學所長.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