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买房住呢?这样说不是“何不食肉糜”,而是在加拿大,不管哪个政党上台,都不可能“打土豪,分田地”,让所有没有房产的“无产阶级”变成拥有房产的“有产阶级”(社会学上“有产阶级”,不是拥有生产资料的那个“有产阶级”)。
买房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是“刚需”。但每个人对刚需的定义是不一样的。《Nickel and Dim》书里,每晚都只能住在Motel里的清洁女工,她的刚需是攒够等于一个月房租的租房押金;而对于金字塔顶端那万分之一的人来讲,他的“刚需”则是得住在离城市中心合理车程的地方,但是推开窗户却不用看到任何邻居。
“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那是乌托邦。过去没有实现,现在没能实现,将来也实现不了。甚至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改变,家庭会加剧原子化的裂变。再加上网络的发展,势必会减少现在人们因通勤而产生的物理性移动。——所以将来,部分人不得不住得小一点,住得远一些,不一定会成为最尖锐的那部分社会矛盾。
扯远了。至少在现行阶段,政府的职能不是保证工薪阶层每个人都能在理想的地段拥有理想的房产;而是保障社会最底层的十分之一的人不必餐风露宿,帮助这些人维持做人最基本的体面。
即便是认同“小市场大政府”,认为政府应该控抑房价,也要知道政府可以采取的行政手段是非常有限的。某些政党的口号,更多的是一种选举姿态。即便真的能施行,也只可能短期有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迟早会调整回资本控制的轨道。尤其是在温哥华这样的人口以及资金净流入的优势区位,寄望于某个政党以某些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如同试图将篮球强按入水中,压力有多大,未来,反弹力就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