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后首次回国,感官大冲击

我是经常11路,单程就是1个小时。难怪这把年纪了腿脚还利落的很,完全不输你们。
我不行,我不敢骑自行车上街,上班只能坐公交,如果公交太挤,我也不敢上,只好坐下一趟,每天上下班来回四个多小时。在多伦多上班的时候,地铁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别的同事说,你怎么可以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通勤呢,想办法换个地方吧,我心里暗想,这算啥,这里地铁大部分时间都有座,还能看书,国内大部分时间就是公交车上挤得动不了。
 
我不行,我不敢骑自行车上街,上班只能坐公交,如果公交太挤,我也不敢上,只好坐下一趟,每天上下班来回四个多小时。在多伦多上班的时候,地铁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别的同事说,你怎么可以接受这么长时间的通勤呢,想办法换个地方吧,我心里暗想,这算啥,这里地铁大部分时间都有座,还能看书,国内大部分时间就是公交车上挤得动不了。
坐过多伦多高峰时段8点左右的地铁,没觉得挤,也许还太早,中午时段更空得慌。
 
坐过多伦多高峰时段8点左右的地铁,没觉得挤,也许还太早,中午时段更空得慌。

这里几乎没有国内一线城市的那种交通拥堵状况。

前段时间这里的秋老虎那阵,天气挺热的,我们一群人正穿过十字路口,马上快走到人行道上时,一深棕肤色的老人摔倒了,周围的行人立马过来帮他,过马路的行人中有两讲普通话的中年国男,其中一国男说:哦 摔倒了........然后这两人很快就走了。这些过马路的行人多数是女士,只有三个男士,另一老外男士也帮着去照顾摔倒的老人,而这两国男的冷漠.......


:wdb26:
 
国内京沪一线,总价5m到10m人民币的两房或三房公寓为基本主流,如果未来按照百分之一征收房产税,那么一年5到10w人民币。但讲实话,出国前的那帮同事客户里边,住这种几百万甚至小一千万总价公寓的不算少,但多数家庭收入远不到100w人民币,30w40w是主流,你让他拿年入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去交房产税,是逼中产造反的节奏。

国内征房产税,一定会按建筑面积收费。比如一平米每月0.5元。
中国以楼房为主的居住模式,决定了这种方式。

地方土地财政无法维继,必定以房产税为新的财政收入。
因此最先耗尽土地资源的城市,将最先开征。
 
房价,天,上海是个房子就要300万,问我们家多少平,我说不算车库,不算原子,260平,他们那个羡慕啊,也真的是太小了,住了几天心情就有点压抑了,不过我告诉他们,你们不用羡慕,你的这个房子,可以完败我们家两个房子,哈哈
一山望着一山高。
你怎么不说上海的的大学老师、医生去了大家拿能干啥?我原来在蒙村认识一家开餐馆的就是上海人,那对老夫妻一看就知道以前在国内不是搞这个的,都是迫于生计改行,过去快20年了。
 
一山望着一山高。
你怎么不说上海的的大学老师、医生去了大家拿能干啥?我原来在蒙村认识一家开餐馆的就是上海人,那对老夫妻一看就知道以前在国内不是搞这个的,都是迫于生计改行,过去快20年了。
人家要是觉得来加拿大不值得,自然就会回去,你操哪门子心啊?!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