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读Ph.D.的同学,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需要。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好学校的Ph.D.的招牌, 不读也罢。 再一个需要考虑是否愿意静下心来花5年10年去做一个科研项目, 如果不愿意, 也不要读。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是否有出类拔萃的研究能力, 如果没有不读也罢。
即使以上考虑都通过了, 能否取得MIT, Stanford的录取通知书还是一个大问题。 以国内的Ph.D. 的申请者而言, 如果本科不是国内几个顶级大学的本科生, 除非硕士科研能发表顶级论文, 基本没戏。
如果有本事拿到这些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下一关就是资格考试。 Ph.D. qualification exam 通常有两类, 一类是大学录取严格,资格考试通过率很高。 另一类是通过率低的大学。 MIT, Stanford不幸属于后一类, 通常不到50%的学生能过通过。 没有通过的这场戏也就谢幕了。
即使能够通过资格考试, 能否毕业还看你的科研能力, 通过资格考试而无法毕业的多去了。
很有道理,
不过资格考试被刷下的,基本都是观点不一样,而一般不是水平不够,
这就看你找的考官是不是你一派的了,这个是最重要的
下面这篇就属于命背的学生。你可以追求真理,但你也要死,除非你牛到天。
转一篇:
有关MIT EECS考试感想
上周五我参加了系里的资格考试。MIT EECS的资格考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及以前如同斯坦福EE的一样臭名昭著:不赶走一半人不罢休。不过最近几年这个资格考试越来越水,一次通过率甚高。系里也明文指出,大部分学生都是well done。系里师兄师姐说起PhD的历程,很少有人提到这个资格考试,就是个过场而已:两位教授坐着听一下你硕士阶段的工作,象征性问两个问题,然后给你写份报告。
但是我挂了。是的,连我自己还没回过神来。。
我是做信号处理的,回想起整个考试过程,大致是信号处理师祖爷从motivation开始就不断chanllenge我,问了一些让人不知所云的问题!你没看错,真的是不知所云!这些问题乍一看完全是显摆自己的智商,让人觉得是故意刁难学生。接着不久给我下了个结论,叫基础问题认识肤浅。然后就有要挂我的苗头。
祖师爷说话直接,经常伤人,那也是略有耳闻的。但我对这句”基础问题认识肤浅“纠结了两天。自认为自己不是顶级大牛,但也不至于是靠光耍嘴皮子忽悠人就能上MIT的。不少认识我的朋友也知道,我对于信号的东西的理解还不至于用肤浅来形容;硕士工作虽说没有影响力,但也不是拼拼凑凑水了什么东西。恐怕”认识肤浅“这个定义,要么是他老人家自以为是,没有理解我的工作吧,要么是和他拿自己的水平来衡量学生,那全世界都”肤浅“了。我自己也归结为运气不好,总觉得真像他这个标准,MIT博士生能走一大半。
师祖爷还把我傻逼的事情告状到我老板(他曾经的学生。。)那,要我老板对我多加教育。然后很自然的我老板找我谈话了。老板还是一向nice和淡定,没有责怪我什么,帮我归纳归纳哪些存在的毛病,让我调整调整好好改改,下次再过。谈话中,我问起老板,说祖师爷说的那些刁钻问题,到底和我们做的研究有啥关系,到底是我哪里不理解,还是他自以为是强加帽子了。老板听完我大概描述的问题,就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给人什么感觉呢,第一就是圈内人都知道的梗,听几个关键词就该往那想,你不知道就是傻逼。第二个感觉呢,就是很基础很基础,基础到理解与否,对研究无关痛痒。第三个感觉呢,就是似曾相识。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以追溯到本科学习课程的时候。当时真心出于对于这些学术东西的热爱,想到一点奇怪的想法就要去弄懂,弄懂了就很有快感。非常非常geek。用这种方法呢,就觉得对课程的理解有点”过了“,钻了很多牛角尖,既对考试没帮助,也没有什么潜在的科研价值。常被人叫做小聪明。这种小聪明的
价值,在主流学术界甚为遭人鄙视,换
个名字叫”学霸“。也就是说,过于追求体会现有理论的美感,而缺乏对于创新事物的探索能力,并且这两者被公认为有一定的互斥关系。在这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渐渐地,我一度开始放弃对于基础问题的理解与探索,做学术求快速出成果,求时髦,求跟主流。
我相信大部分的导师都会教导自己的学生:上课不重要,懂差不多就行了,拿这几篇paper读懂了,然后就可以开始做XXXX课题了。然后接二连三push出文章,一年一人发个两三篇,各种牛会牛杂志,光彩夺目,PhD就如民工,是个有正常智商的训练一下就能出一大摞文章。渐渐地PhD成为一种廉价劳动力和职业。
老板对于这个问题的评价很简单:真正的PhD不是能干活,是能question everything!换句话说呢,就是从哲学,到理论到高层的应用,有必备的思辨能力。并且表示,师祖爷问的问题,是你做研究的时候该追求的方向与思维方式。缺了这个能力,就是苦力,而不是PhD。对于这段评价,我悲喜交加。喜于发现自己不乏做学术的能力,因为没有人教过我该怎么做我就曾经走过很正确的道路。悲于主流学术圈误人子弟,教人急功近利,教人摒弃基础,教人学做民工。难怪学术圈苦不堪言,调侃PhD是民工,哪知这些民工的确没有被当做真正的PhD来培养啊!放眼MIT名教授亲授本科基础课,与自己科研相比毫不懈怠;导师指导学生重基础;博士毕业不要求发文限制!这种模式颇不被主流认同。内功与招式,气宗与剑宗之争,也蔓延到学术界了。然而内功与气宗一派被划为邪教,悲哉!
想起老板曾经说过,关于反对大量读文章拼凑idea的方法,反对赶时髦,反对急功近利,支持凭借自己的思辨能力去探索与挖掘学术圈的做法,我曾经认为是过时了。现在想来,这种方法出不出文章暂且不提,却真的是做学术的正道啊!
于是,我想起祖师爷的那句肤浅,或许一大半个学术界都躺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