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加拿大已有2个省站队:力挺阿省 BC省不能胡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此油非彼油。机场管道和储油罐装的是航空燃油jet fuel,啊省到BC的新管道输送的是重油(青岛繁华市区爆炸的是轻质原油)。航空燃油当然比重原油危险多了。
 
最后编辑: 2018-04-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这个就是外行非专业的也能明白一点的是,储油罐里的油也是通过管道运到机场附近的,而且靠近菲沙河,危险更大,难道在大家眼里,运油罐油的管道不是运油管道?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就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如果说彗星撞地球,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地震带这种事情,可不算小概率事件,这是已经被人类社会所研究证明了的,bc省是,同样日本也是,日本人工作够严谨,对付自然灾害的经验也不能不说不丰富,偏偏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核电,结果不用说,只是地震海啸引起的泄露就让全世界颤抖了!加拿大政府还不接受教训,偏要在地震高危地区建输油管道,明显是过于自信,而根本不拿人民安危当回事。
说到机场附近建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相比,那个潜在的危害更大,这还要看相关的分析,说来有意思,还是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在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前,黄岛地区曾经还发生过油库爆炸事故,那次的事故损失程度远远不及输油管道爆炸这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输油管道建在人口密集区,根据管路分布广,能量传递迅速的特点,其破坏力不是储油设施所能比拟的。反过来再看联邦政府及以前的bc政府,还允许管道通过人口稠密区,为了利益竟然出卖人民的安全利益,真的是很无耻,在这一点上,我也倾向于反对意见!

环境评估应该已经考虑到了你说的风险。如果有疑虑,这么在意,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申请调阅环境评估报告。估计很少个人有专业水平和精力review这些报告。再有环境评估是2016年前做的吧,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当时你没有关心,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在意油管的建设和环境影响。现在关心,已经晚了。任何阻挠油管的建设都是违法的,拖延也不行。Horgan却公开声称将使用任何的power去阻止这个项目。承建商已经威胁停止项目了,可能有权利诉讼争取数十亿加币的损失。Horgan现在就想通过司法程序拖延项目的进行。

Trudeau, Horgan, Notley明天(星期天)开会。联邦还是有很多大棒可以应用到BC的。包括:
1。走法庭程序。
2。下星期二,在参议院讨论并尝试确认石油管道“is a work for the general advantage of Canada.”如果通过,Horgan基本就没有任何手段了。现在舆论基本是支持联邦的。
3。 砍掉BC 41亿的联邦基础设施预算。

Alerbta星期一将讨论切断对BC的石油供应的动议。Alberta无后路可走,应该可以动用任何可以动用的手段just like Horgan stated。

IMO, there is no merits for Horgan to stir all these debacle other than to please the green party. Shame on him. And laugh at you (sorry). 因为Horgan是被绑架的,是政客,你是自愿的。

http://business.financialpost.com/c...-time-for-the-prime-minister-to-use-the-stick
quote:“The problem is Horgan has continued to threaten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top the project, while being dismissive of concerns he’s pushing the country into a constitutional crisis and exposing British Columbians to billions in liability if project proponent Kinder Morgan Canada Ltd. pulls out and sues to recover its losses.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halted work and threatened to walk away, blaming continuing harassment from the B.C. government.”
... ...
One of the big problems with Canada’s pipeline struggles is that it costs little or nothing to oppose them. The Prime Minister can fix that by making it clear on Sunday that opposition to a lawfully approved project – such as the one incited by Horgan — comes with consequences."unquote:
 
最后编辑: 2018-04-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就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如果说彗星撞地球,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地震带这种事情,可不算小概率事件,这是已经被人类社会所研究证明了的,bc省是,同样日本也是,日本人工作够严谨,对付自然灾害的经验也不能不说不丰富,偏偏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核电,结果不用说,只是地震海啸引起的泄露就让全世界颤抖了!加拿大政府还不接受教训,偏要在地震高危地区建输油管道,明显是过于自信,而根本不拿人民安危当回事。
说到机场附近建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相比,那个潜在的危害更大,这还要看相关的分析,说来有意思,还是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在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前,黄岛地区曾经还发生过油库爆炸事故,那次的事故损失程度远远不及输油管道爆炸这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输油管道建在人口密集区,根据管路分布广,能量传递迅速的特点,其破坏力不是储油设施所能比拟的。反过来再看联邦政府及以前的bc政府,还允许管道通过人口稠密区,为了利益竟然出卖人民的安全利益,真的是很无耻,在这一点上,我也倾向于反对意见!

好吧,我再最后回复一次。

阿拉斯加管道,1970年代建成的,地震带上。

2002年, 7.9级的陆上地震发生在管道附近,没有任何泄露,见图。红星是震中,虚线是管道。

今年1月,同样7.9级的海底地震发生在阿拉斯加管道终端南边约400公里处,管道也没受到影响。

如果真的出现摧毁整段管道的地震,温哥华这个城市也不复存在了,周围的五个炼油厂,机场和温哥华岛和华盛顿州几个海军基地的储油罐也都得爆炸,无差别毁灭。

Geotechnical-affects-of-the-3-November-2002-M79-Denali-fault-earthquake-Peak-ground.png
 
最后编辑: 2018-04-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同时我认可,储油罐可以作到更强的抗灾能力。油管全线做到一样级别的抗灾比较困难。

关键是你们关心的都是极端情况下的灾难。你不担心储油罐在极端情况下出事故(可能造成百倍于油管的泄露和损害),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偏偏担心油罐造成的影响。我可以给你hypocritical这个词吗?
 
最后编辑: 2018-04-15

shi-ma-he

狮马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也议两句这个机场的油管行不?拍砖可以别打脖子以上。刚好和我的工作地点沾边,也略知一二。
这个油管不用奇怪,也是前自由党政府的业绩。这是由于大约2011年左右,当时根据YVR机场的班次的迅速增加,预计到目前使用的两条供应链,从美国及本那比KM的煤油供应及机场储油管都将不足以供应机场航班,提出的为保障机场航煤供差的方案,当然也是有不少反对声音。所以机场方选择从沿99号公路东侧农田修个13公里管道,从bridgeport北侧西行进机场,基本避开了列志文的居民区。管道直接连接接收点和YVR储油罐,其油品只供机场航班使用。只在补充机场储油时开动工作,其它全时间段闲置,不是7X24的加压运行。关健是,这个储油量是温哥华这个起降级别的机场的刚需。在成品油中,煤油属于不易挥发,燃点高且相对稳定的油品,这个管道又只是按需间歇工作,(30厘米粗管道),所以阻力没那么大,最重要是它在2016年9月已经开动,干了一部分了,到明年就完工,已经无法改变了。从各方面真无从拿它比较KM。
 
最后编辑: 2018-04-15

shi-ma-he

狮马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YVR现在每天四五百航班起降,飞机加油每架次是十几到几十吨,需要机场储油能力一周到十天,超大油罐群是必需的,这个的确不能争议,只能尽可能满足安全标准。
PS,航空煤油是改良过的特种煤油,常温常压不燃不爆,燃点高,挥发很慢,不见得比原油危险。
 
最后编辑: 2018-04-15

考拉不是熊

小猫是我大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近忙的要死,根本没时间做功课,今晚上刚好有点时间,就顺便搜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算是大概有个了解。

根据我搜索的资料进行总结,康德摩根公司申请扩建输油管道,在项目介绍中说,横山油管扩建项目将帮助提升加拿大石油的价值,每个人都会受益。数以千计的建筑工人将在76亿元的施工项目中受益。石油供应商也能通过他们的产品获得更多收入。政府将从石油收入中提高税收,这些税收又将服务于全体加拿大人。据康德摩根估计,石油生产供应商的收入将在20年内增加735亿元,同时支付467亿元的税收和特许权使用费给联邦和省政府。
划重点:资本家为了赚钱,联邦政府和阿省也是为了赚钱,这就是联邦政府批准这个项目的根本动力。

横山输油管计划提交之初,遭到了BC省的强烈反对,BC省省长简蕙芝曾就横山油管扩建计划提出的5项条件:通过环境评估;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防御系统;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恢复系统;维护原住民的权利;BC省应获得公平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说就是,管道泄漏的风险要控制到最小,同时BC省不能白白承担了风险,还应该共享管道带来的经济利益。
划重点:BC前政府之所以能够同意,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赚钱。看了TM的分析报告,据称头二十年,BC可以分57亿,阿省可以分194亿。

总管道起始点在埃德蒙顿,经过贾斯伯,跨过卑诗省,终点是西桥(Westbridge)公司位于本拿比的储油终端;经过兰里、素里、高贵林、温哥华及本拿比等城市。https://www.wildernesscommittee.org/sites/all/files/KMpipelineroute_MetroVan_Map_Nov2014.pdf
划重点:该管线几乎横跨半个大温地区,沿途经过相当的人口稠密区。

主流声音针对该计划的抗议和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管道破裂的风险以及带来的污染和危险
如果输油管发生泄漏,温哥华沿岸超过10公里的海湾将受到污染,破坏史丹利公园、大部分海堤、海滩及其他海滨地区。除了危及数以万计以海洋及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工作以外,温哥华价值310亿元的可持续、洁净、绿色“品牌”,亦可能蒙受高达30亿元的损失,而整个大温将在70-100年内被有毒气体笼罩!BC省附近海域的逆戟鲸等海洋生物将会灭绝。事实上,穿越BC省境内的横山输油管曾发生过数十次泄露。
具体泄露的表格链接:http://hdb.m.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nid=18313341008496748678&n_type=-1&p_from=5








2007年7月24日,工人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凿穿一条原油管;不足半小时内,约25万公升黑色原油因压力像水柱般喷上高空,原油部分流进附近民居,另有约七万公升流进Burrard内湾。该事件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大量原油射入空气,射向房屋、汽车、草坪和道路,把周边地区草地变成了一个厚厚的、黑色的原油地毯。有约250名居民需要疏散,清理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






2013年6月12日康德摩根公司位于玛烈特(Merritt)一条油管漏出数桶燃油,估计泄漏的燃油约有4000公升,公司因此而被迫关闭油管。



划重点:由此可见,输油管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安全,该公司的管理手段也未必那么令人放心,上面的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油轮交通压力增大
目前通过横山输油管道从阿尔伯塔省输送的30万桶石油每周需要大约1到2艘油轮,才能将储存的石油从西桥海运码头运往国外市场。而扩建计划将管道的运输能力增加两倍,意味着通过布拉德湾的温哥华市油轮运输量将增加到每周高达10艘。
这是环保团体、当地旅游业者、原住民和依靠BC省西海岸水域发展经济的行业不愿看到的,增加的油轮意味着更多的石油泄漏的风险,给水域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3.扩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加工,释放更多温室气体
油管扩建将阿尔伯塔省资源运输到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同时势必会增加在北阿尔伯塔省经营的油砂公司的开采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当油砂被加工并制成汽油等产品时,在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受到持续关注。根据大多数研究,制一桶油砂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常规制一桶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3至4倍。阿尔伯塔油砂是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许多人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输油管道的扩张会长期助力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4.储油罐若失火,后果严重
最早的一批反对油管项目游行是在本拿比山举行,这包括了很多SFU的师生。油管的最后一段对SFU大学呈现“包围”之势。该校发表报告,指扩建输油管威胁3.5万师生的性命安全,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原本设立在本拿比山脚的储油罐增长了一倍。
康德摩根计划将目前13个储油槽扩至26个,而且每个油槽容量也有所增加,使储油设施容量从目前的160万桶,增至550万桶,将严重威胁sfu的师生以及周围住户的安全。
有本拿比消防队员曾称,一旦储油罐失火,由于同一地点多达26个,将无法及时扑灭,只有让储油罐烧光,产生的浓烟可能长达4天,届时主要道路必将封闭,住在山上的住户和师生仅能徒步下山。

以我的观点,这典型的是资本绑架权力的表现,石油巨头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他才不会在乎你加拿大的环境和未来,更不会在乎加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联邦政府和各地省政府,追求的是政绩,保的是位子,为石油这种夕阳产业大兴土木,却忽视未来的环境埋下的隐患,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加拿大国家利益?

我倒是真的很佩服bc省政府的行为,其实他们何必较这个真呢?和联邦政府合作,既有利益分,又能获取政治资源,何必要把自己逼到角落呢?像前任政府那样多好,好像NDP竞选的纲领之一就是要阻止管线项目的进行,现在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样言而有信的行为,不值得尊敬?

我还没时间研究联邦的法律体系,有时间一定补上,不过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根据职权做出的规定,各地省政府如果已承诺遵守,就应当严格遵守执行,即使是并不认可这个行为,至少保证国家的信誉,这倒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另外再啰嗦一句,合理地利用法律的规则,没有任何不可以,这也是策略之一,比如你起诉我,我可以利用法律规则合理的拖延时间,最后将你拖垮或妥协,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最后编辑: 2018-04-15

考拉不是熊

小猫是我大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同时我认可,储油罐可以作到更强的抗灾能力。油管全线做到一样级别的抗灾比较困难。

关键是你们关心的都是极端情况下的灾难。你不担心储油罐在极端情况下出事故(可能造成百倍于油管的泄露和损害),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偏偏担心油罐造成的影响。我可以给你hypocritical这个词吗?
现实生活中考虑问题,基本上是程度的高低,而不是事件的有无。举个简单的例子,储油罐是点,而输油管道是线,同样的项目安全评估,自然会有接受的程度,如果以满分10分为标准,储油罐的安全综合系数是8,我能承受的底线是6,那么这个项目为什么不可以进行?换而言之,如果相同的情况下,输油管道的安全综合系数是5,低于我能承受的底线,那我为什么要支持?同样,我的地区是地震频发地带,当然地震未必就一定会造成损害的发生,过去未发生,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至少这种几率很高,如果损害一旦发生,假如经过评估储油罐波及10个人,输油管道波及1000个人,那么我否定危害严重的有什么错吗?这就是我的逻辑方式,任何的危害后果,不能低于我能接受的范围,更何况,储油罐是我所必需的,那输油管路也是我必需的?
就像我家的孩子在我的肚皮上蹦,你过来说,让我也蹦几下,我说不行,你说为什么不行?你看你不是也让你家的孩子蹦了吗?我可以给你hypocritical这个词吗?我的孩子的体重和动作幅度,经过我的评估,对我造成的潜在伤害很小,即使出现,我认为也可以承受,而你一个成人,体重和动作幅度经过我的评估,有可能对我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我没法承担,因此我当然会拒绝,更何况我是为了满足我孩子快乐的需要,对于你我又没有这个义务,为什么要同意你的要求呢?这么说,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意思?
 
最后编辑: 2018-04-15

考拉不是熊

小猫是我大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环境评估应该已经考虑到了你说的风险。如果有疑虑,这么在意,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申请调阅环境评估报告。估计很少个人有专业水平和精力review这些报告。再有环境评估是2016年前做的吧,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当时你没有关心,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在意油管的建设和环境影响。现在关心,已经晚了。任何阻挠油管的建设都是违法的,拖延也不行。Horgan却公开声称将使用任何的power去阻止这个项目。承建商已经威胁停止项目了,可能有权利诉讼争取数十亿加币的损失。Horgan现在就想通过司法程序拖延项目的进行。

Trudeau, Horgan, Notley明天(星期天)开会。联邦还是有很多大棒可以应用到BC的。包括:
1。走法庭程序。
2。下星期二,在参议院讨论并尝试确认石油管道“is a work for the general advantage of Canada.”如果通过,Horgan基本就没有任何手段了。现在舆论基本是支持联邦的。
3。 砍掉BC 41亿的联邦基础设施预算。

Alerbta星期一将讨论切断对BC的石油供应的动议。Alberta无后路可走,应该可以动用任何可以动用的手段just like Horgan stated。

IMO, there is no merits for Horgan to stir all these debacle other than to please the green party. Shame on him. And laugh at you (sorry). 因为Horgan是被绑架的,是政客,你是自愿的。

http://business.financialpost.com/c...-time-for-the-prime-minister-to-use-the-stick
quote:“The problem is Horgan has continued to threaten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top the project, while being dismissive of concerns he’s pushing the country into a constitutional crisis and exposing British Columbians to billions in liability if project proponent Kinder Morgan Canada Ltd. pulls out and sues to recover its losses.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halted work and threatened to walk away, blaming continuing harassment from the B.C. government.”
... ...
One of the big problems with Canada’s pipeline struggles is that it costs little or nothing to oppose them. The Prime Minister can fix that by making it clear on Sunday that opposition to a lawfully approved project – such as the one incited by Horgan — comes with consequences."unquote:
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的,就怕联邦政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考拉不是熊

小猫是我大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此油非彼油。机场管道和储油罐装的是航空燃油jet fuel,啊省到BC的新管道输送的是重油(青岛繁华市区爆炸的是轻质原油)。航空燃油当然比重原油危险多了。
我认为不能单纯比油的安全性,还要看储存的地点,范围,使用性质,监管手段等等,就像一个50公斤的人压在你身上,也许你会没事,但是换作他以一百米冲刺的速度撞到你身上,恐怕你就有可能会受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YVR现在每天四五百航班起降,飞机加油每架次是十几到几十吨,需要机场储油能力一周到十天,超大油罐群是必需的,这个的确不能争议,只能尽可能满足安全标准。
PS,航空煤油是改良过的特种煤油,常温常压不燃不爆,燃点高,挥发很慢,不见得比原油危险。

原油储运危险,煤油就就安全?

机场煤油全部来自阿省供应,八成直接来自是阿省炼化厂,两成来自本那笔炼化厂 ,原料也来自阿省。你不要阿省的管道,这些储油罐的油从哪里来?

机场航班增加,所以要扩容储油罐三倍。那凭什么认为别的行业对油的需求就没有增长?

双标玩得真溜,我在的行业需要油,就可以建,'必需的',别的就不行。

谣棍的日常用语:不见得。

hypocrite at its finest
 
最后编辑: 2018-04-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最近忙的要死,根本没时间做功课,今晚上刚好有点时间,就顺便搜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算是大概有个了解。

根据我搜索的资料进行总结,康德摩根公司申请扩建输油管道,在项目介绍中说,横山油管扩建项目将帮助提升加拿大石油的价值,每个人都会受益。数以千计的建筑工人将在76亿元的施工项目中受益。石油供应商也能通过他们的产品获得更多收入。政府将从石油收入中提高税收,这些税收又将服务于全体加拿大人。据康德摩根估计,石油生产供应商的收入将在20年内增加735亿元,同时支付467亿元的税收和特许权使用费给联邦和省政府。
划重点:资本家为了赚钱,联邦政府和阿省也是为了赚钱,这就是联邦政府批准这个项目的根本动力。

横山输油管计划提交之初,遭到了BC省的强烈反对,BC省省长简蕙芝曾就横山油管扩建计划提出的5项条件:通过环境评估;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防御系统;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恢复系统;维护原住民的权利;BC省应获得公平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说就是,管道泄漏的风险要控制到最小,同时BC省不能白白承担了风险,还应该共享管道带来的经济利益。
划重点:BC前政府之所以能够同意,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赚钱。看了TM的分析报告,据称头二十年,BC可以分57亿,阿省可以分194亿。

总管道起始点在埃德蒙顿,经过贾斯伯,跨过卑诗省,终点是西桥(Westbridge)公司位于本拿比的储油终端;经过兰里、素里、高贵林、温哥华及本拿比等城市。https://www.wildernesscommittee.org/sites/all/files/KMpipelineroute_MetroVan_Map_Nov2014.pdf
划重点:该管线几乎横跨半个大温地区,沿途经过相当的人口稠密区。

主流声音针对该计划的抗议和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管道破裂的风险以及带来的污染和危险
如果输油管发生泄漏,温哥华沿岸超过10公里的海湾将受到污染,破坏史丹利公园、大部分海堤、海滩及其他海滨地区。除了危及数以万计以海洋及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工作以外,温哥华价值310亿元的可持续、洁净、绿色“品牌”,亦可能蒙受高达30亿元的损失,而整个大温将在70-100年内被有毒气体笼罩!BC省附近海域的逆戟鲸等海洋生物将会灭绝。事实上,穿越BC省境内的横山输油管曾发生过数十次泄露。
具体泄露的表格链接:http://hdb.m.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nid=18313341008496748678&n_type=-1&p_from=5








2007年7月24日,工人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凿穿一条原油管;不足半小时内,约25万公升黑色原油因压力像水柱般喷上高空,原油部分流进附近民居,另有约七万公升流进Burrard内湾。该事件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大量原油射入空气,射向房屋、汽车、草坪和道路,把周边地区草地变成了一个厚厚的、黑色的原油地毯。有约250名居民需要疏散,清理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






2013年6月12日康德摩根公司位于玛烈特(Merritt)一条油管漏出数桶燃油,估计泄漏的燃油约有4000公升,公司因此而被迫关闭油管。



划重点:由此可见,输油管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安全,该公司的管理手段也未必那么令人放心,上面的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油轮交通压力增大
目前通过横山输油管道从阿尔伯塔省输送的30万桶石油每周需要大约1到2艘油轮,才能将储存的石油从西桥海运码头运往国外市场。而扩建计划将管道的运输能力增加两倍,意味着通过布拉德湾的温哥华市油轮运输量将增加到每周高达10艘。
这是环保团体、当地旅游业者、原住民和依靠BC省西海岸水域发展经济的行业不愿看到的,增加的油轮意味着更多的石油泄漏的风险,给水域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3.扩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加工,释放更多温室气体
油管扩建将阿尔伯塔省资源运输到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同时势必会增加在北阿尔伯塔省经营的油砂公司的开采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当油砂被加工并制成汽油等产品时,在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受到持续关注。根据大多数研究,制一桶油砂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常规制一桶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3至4倍。阿尔伯塔油砂是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许多人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输油管道的扩张会长期助力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4.储油罐若失火,后果严重
最早的一批反对油管项目游行是在本拿比山举行,这包括了很多SFU的师生。油管的最后一段对SFU大学呈现“包围”之势。该校发表报告,指扩建输油管威胁3.5万师生的性命安全,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原本设立在本拿比山脚的储油罐增长了一倍。
康德摩根计划将目前13个储油槽扩至26个,而且每个油槽容量也有所增加,使储油设施容量从目前的160万桶,增至550万桶,将严重威胁sfu的师生以及周围住户的安全。
有本拿比消防队员曾称,一旦储油罐失火,由于同一地点多达26个,将无法及时扑灭,只有让储油罐烧光,产生的浓烟可能长达4天,届时主要道路必将封闭,住在山上的住户和师生仅能徒步下山。

以我的观点,这典型的是资本绑架权力的表现,石油巨头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他才不会在乎你加拿大的环境和未来,更不会在乎加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联邦政府和各地省政府,追求的是政绩,保的是位子,为石油这种夕阳产业大兴土木,却忽视未来的环境埋下的隐患,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加拿大国家利益?

我倒是真的很佩服bc省政府的行为,其实他们何必较这个真呢?和联邦政府合作,既有利益分,又能获取政治资源,何必要把自己逼到角落呢?像前任政府那样多好,好像NDP竞选的纲领之一就是要阻止管线项目的进行,现在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样言而有信的行为,不值得尊敬?

我还没时间研究联邦的法律体系,有时间一定补上,不过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根据职权做出的规定,各地省政府如果已承诺遵守,就应当严格遵守执行,即使是并不认可这个行为,至少保证国家的信誉,这倒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另外再啰嗦一句,合理地利用法律的规则,没有任何不可以,这也是策略之一,比如你起诉我,我可以利用法律规则合理的拖延时间,最后将你拖垮或妥协,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感谢你做的研究,我再自食其言,最后说一下:

1.价值判断问题:资本家修管道是为了赚钱,但是人家如果做到了环保要求,赚钱有何不可? 更何况这里是产业资本在赚钱,工人政府都有钱拿,多方共赢有何不可?

2.环保不等于没有泄露,就像生产飞机汽车,不可能预期完全没有事故一样。管道设计建造时,如何应对这些泄露,都有措施来预防与控制。

3. 看泄露记录,一半以上的泄露地点是发生在管道公司的泵站,加压站,终端里。另外一半发生在管道公司的设施之外,但并没有失控。四千升的泄露,相当于一台小型油罐车的量,半台大中型油罐车的量。一次大的管道泄露事故,性质跟一台油罐车在路上翻车了一致。而这条线路,每天的运量等于五千台大油罐车或者一万台小型油罐车的运量。过去五十年,这台管道的运输量等于上亿台车次的大型油罐车的运量,翻车次数屈指可数,且都在清清楚楚公布了,可以看到要做到同样的运量,如果用油罐车或者铁路运输,翻车出轨几率是现在的数十倍不止。如果安全记录不佳,管道扩建根本不可能通过联邦和省政府的环评。

4. 2007年的泄露,大约有六台油罐车的量,已经是比较大规模的泄露了。一部分是land spill,也有一部分sea spill。清理完毕后,不但普通市民觉察不到什么,且本拿比和burrard inlet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生态灾难。普通轮渡翻船了,船用燃料泄露到海里都有好几台油罐车的量,参考bc ferry的北方女王号。如果要完全消除sea spill的可能,bc ferry和sea bus的船就不要出海了。

5. 温室气体。bc ndp也没敢以这个为理由diss油砂开发,包括极左的绿党,也没敢说要把bc的那几个大型煤矿关停。煤的碳排放可是远超过油气的。阿省已经禁止用煤发电了。阿省自己的大型煤矿,grande cache,因为这个政策,处于半瘫痪状态。teck,总部在温哥华的煤矿公司,它一个公司在bc内陆经营的几个露天煤矿,超过了整个油砂产业的开采面积。温哥华也因此是北美最大的煤出口港。

6. 极端状况。没有任何设计能应付极端状况。如果12级地震发生在温哥华市中心,任何建筑安全标准,存储安全标准,管道安全标准统统都没有用,就是灭绝两个字。如果因为极端情况,就不允许基建,相当于人类下一秒可能要灭亡就没必要吃饭一样可笑。(阿拉斯加管道的设计经受住了7.9级地震,并没发生泄露,这个烈度的地震是温哥华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

7. tank traffic, 最需要慎重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北方线路更好的原因,因为北部海域开阔,海上交通也不是那么繁忙。问题是土豆已经毙掉了北方线路还要加上c48的紧箍咒。真的是蠢到家。管道不得不走温哥华出海的话,对油轮来讲,安全措施:双层船壳,最有效的预防泄露措施之一,在2010年后进入加拿大海域的油轮必须是double hull,船进入乔治亚海峡后船上必须有本地海员领航,另外在狭窄水域必须有驳船拖拽,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类似。这两条运河比bc近海更狭窄更拥挤,也没出现过重大事故。(新奥尔良鹿特丹新加坡这样的超级油轮港口规模都比本拿笔大得多的。一个可以类比的设施是挪威Mongstad港,有挪威国家石油和壳牌的终端,挪威人能做到兼顾安全储运和环保,加拿大没理由做不到)

8. 感谢各位,真的再不参与这个话题了。
 
最后编辑: 2018-04-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感谢你做的研究,我再自食其言,最后说一下:

1.价值判断问题:资本家修管道是为了赚钱,但是人家如果做到了环保要求,赚钱有何不可? 更何况这里是产业资本在赚钱,工人政府都有钱拿,多方共赢有何不可?

2.环保不等于没有泄露,就像生产飞机汽车,不可能预期完全没有事故一样。管道设计建造时,如何应对这些泄露,都有措施来预防与控制。

3. 看泄露记录,一半以上的泄露地点是发生在管道公司的泵站,加压站,终端里。另外一半发生在管道公司的设施之外,但并没有失控。四千升的泄露,相当于一台小型油罐车的量,半台大中型油罐车的量。一次大的管道泄露事故,性质跟一台油罐车在路上翻车了一致。而这条线路,每天的运量等于五千台大油罐车或者一万台小型油罐车的运量。过去五十年,这台管道的运输量等于上亿台车次的大型油罐车的运量,翻车次数屈指可数,且都在清清楚楚公布了,可以看到要做到同样的运量,如果用油罐车或者铁路运输,翻车出轨几率是现在的数十倍不止。如果安全记录不佳,管道扩建根本不可能通过联邦和省政府的环评。

4. 2007年的泄露,大约有六台油罐车的量,已经是比较大规模的泄露了。一部分是land spill,也有一部分sea spill。清理完毕后,不但普通市民觉察不到什么,且本拿比和burrard inlet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生态灾难。普通轮渡翻船了,船用燃料泄露到海里都有好几台油罐车的量,参考bc ferry的北方女王号。如果要完全消除sea spill的可能,bc ferry和sea bus的船就不要出海了。

5. 温室气体。bc ndp也没敢以这个为理由diss油砂开发,包括极左的绿党,也没敢说要把bc的那几个大型煤矿关停。煤的碳排放可是远超过油气的。阿省已经禁止用煤发电了。阿省自己的大型煤矿,grande cache,因为这个政策,处于半瘫痪状态。teck,总部在温哥华的煤矿公司,它一个公司在bc内陆经营的几个露天煤矿,超过了整个油砂产业的开采面积。温哥华也因此是北美最大的出口港。

6. 极端状况。没有任何设计能应付极端状况。如果12级地震发生在温哥华市中心,任何建筑安全标准,存储安全标准,管道安全标准统统都没有用,就是灭绝两个字。如果因为极端情况,就不允许基建,相当于人类下一秒可能要灭亡就没必要吃饭一样可笑。(阿拉斯加管道的设计经受住了7.9级地震,并没发生泄露,这个烈度的地震是温哥华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

7. tank traffic, 最需要慎重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北方线路更好的原因,因为北部海域开阔,海上交通也不是那么繁忙。问题是土豆已经毙掉了北方线路还要加上c48的紧箍咒。真的是蠢到家。管道不得不走温哥华出海的话,对油轮来讲,安全措施:双层船壳,最有效的预防预防泄露措施之一,在2010年后进入加拿大海域的油轮必须是double hull,船进入乔治亚海峡后船上必须有本地海员领航,另外在狭窄水域必须有驳船拖拽,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类似。这两条运河比bc近海更狭窄更拥挤,也没出现过重大事故。

8. 感谢各位,真的再不参与这个话题了。

干嘛不参与呢,就你的帖子有看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我不懂法律,但我相信你说的。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期间BC易主。
这件事你错了!如果因为易主,撕毁以前的约定,那还有什么信用呢!其实这件事说白了,我也同意网友blabla 和山中幸盛所说的完全是绿党在做怪,而NDP为了保证不下台只有被绿党掐着脖子走,而绿党也利用这大好时光为自己取得政治筹码。
 

shi-ma-he

狮马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公司更换老总后改变经营和变更合同的例子很多,只要承担了法制和经济责任。这和个人的一贯信用不同。摩根继续其竞选承诺恰恰是遵守维护信用的表现。
川普上台,把很多给各国的合同都收回了,比如一些军机小发动机合同。因为这些合同里虽然还没到期,但里都有例如阶段审核等视情更改的条款,哪怕故意找茬按这些细则执行收回了,仍然合法,中止合同并不损其信用。
NDP在竞选中就说要阻止KM,这个和绿党一致,NDP正在行动兑观的承诺,即使没绿党独立当选也一样会做。几位说绿党绑架操纵NDP的是否无视了事实?
 
最后编辑: 2018-04-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那现在还争什么呢?你的我的,都是大家伙儿的。

所以说除了本省的利益,还有加拿大的利益(the interest of Canada),在争取本省的利益时还要 honor the federal law。只以本省利益为中心,不尊重联邦法,不履行对联邦的法定义务,以各种手段推托,胡搅蛮缠,这不就是典型的搅屎棍吗?对不起,说得难听,但我认为Horgan现在的行为本质上就是这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所以说除了本省的利益,还有加拿大的利益(the interest of Canada),在争取本省的利益时还要 honor the federal law。只以本省利益为中心,不尊重联邦法,不履行对联邦的法定义务,以各种手段推托,胡搅蛮缠,这不就是典型的搅屎棍吗?对不起,说得难听,但我认为Horgan现在的行为本质上就是这样。
他是以本党利益为重,为了能执政。
 
最后编辑: 2018-04-15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