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评论]加拿大已有2个省站队:力挺阿省 BC省不能胡搞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848766/

yibingsg : 2018-04-13#1
新闻:《加拿大已有2个省站队:力挺阿省 BC省不能胡搞》的相关评论
位于埃德蒙顿的石油管道输送站 /Jonathan Hayward/Canadian Press
曼省总理呼吁BC省为了加拿大的利益,不应阻碍输油管扩建
在跨山输油管项目争论白热化之际,加拿大又有一个省的领导人站出来反对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阻拦这一项目。曼尼托巴省省长布莱恩·帕利斯特(Brian Pallister)星期四表态说,扩建这条输油管道是加拿大国家利益所需,不能允许某一省份阻碍它。
帕利斯特说,扩建输油管道是为了增加石油出口,符合国家利益。而BC省“所谓的领导人”却声称,不会让该项目得以实施。他说:“BC省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是加拿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自身并不是加拿大,永远也不是”。
跨山输油管线长1150公里 / Kinder Morgan
跨山输油管道扩建项目是为将更多的阿尔伯塔出产的石油输送到太平洋岸边港口装船出口,但遇到环保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泄漏事故可能会对该地区的生态造成负面影响。
但加拿大联邦政府邀请专家做出评估后,对输油管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耗时数年,并最终批准了这一项目。
此前的争论一直都是在阿尔伯塔省和BC省之间。但上周日这一项目的投资方金德··摩根公司宣布,由于这项耗资74亿加元的项目遇阻,正考虑暂停非必要的支出,并要求联邦政府在5月31日之前做出决定。
此前已有萨斯喀彻温省的领导人表态力挺阿省,支持跨山输油管道扩建工程。现在曼尼托巴省省长也说,国家能源局和联邦政府已经审查和批准了该项目,确认它符合国家利益。
帕利斯特说:“我们必须有一个程序使人们能够尊重它,也愿意接受它的结果,如果没有,就像现在这样,那就会引发混乱”。
加拿大商会的主席也认为,在此项目上的拖延将损害加拿大作为安全投资国的声誉。
联邦政府总理特鲁多已经定于在星期天中断在国外的访问返回渥太华,与BC省省长和阿省省长一起开会讨论解决争议的办法。财政部长莫若此前已表示,联邦政府会继续推进此项目的落实。
阿省的石油是全体加拿大人民的财富,BC省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坏全国一盘棋。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2
输油管道经过谁家门口,谁还会开心的放鞭炮?既然石油是全加拿大人民的,那么石油收入是不是要分配给每个人?

changtong : 2018-04-13#3
输油管道经过谁家门口,谁还会开心的放鞭炮?既然石油是全加拿大人民的,那么石油收入是不是要分配给每个人?
pls check canada equalization paymen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qualization_payments_in_Canada

  • Quebec ($11.732 billion)
  • Manitoba ($2.037 billion)
  • Nova Scotia ($1.933 billion)
  • New Brunswick ($1.874 billion)
  • Ontario ($963 million)
  • Prince Edward Island ($419 million)

changtong : 2018-04-13#4
油田有大把的人家住在安省,BC省,魁省

Aidemengdun : 2018-04-13#5
我就想说石油带来的利益,难道没有benefit BC吗?
那么多人老了退休在bc小镇买养老房。旅游消费。可以降低汽油价格。同时能源行业增加有质量的高薪人口。人们有手里有钱可以更自由的消费。

况且并不是没有进行认真的讨论,包括政府的几年调研环境评测。已经想办法把风险剪成最低了。

问题是反对者的抗议,也没有让他们不去使用石油制品,以及不开汽车。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6
pls check canada equalization payment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qualization_payments_in_Canada

  • Quebec ($11.732 billion)
  • Manitoba ($2.037 billion)
  • Nova Scotia ($1.933 billion)
  • New Brunswick ($1.874 billion)
  • Ontario ($963 million)
  • Prince Edward Island ($419 million)
加拿大不是全民所有制,所以不要动不动阿省的石油属于全体加拿大人。

changtong : 2018-04-13#7
两桶油是全民所有制,又怎样?

政府只能通过税收拿到资源利润,难不成去石油公司抢钱?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8
不怎样,只是有些说法有问题,什么叫阿省的石油资源属于全加拿大人的财富?

杰里肥狮 : 2018-04-13#9
BC被污染是一己私利?
阿省石油就是全加拿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如果阿省石油是全加拿大利益,那么bc 受污染也是全加拿大的损失。
确保安全不是没得商量,但是通过断油来胁迫那就是不地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环保是多么认真,这正是加拿大伟大的地方。可不想加拿大跟中国一样,只要能挣钱管他三七二十八呢。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10
BC被污染是一己私利?
阿省石油就是全加拿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如果阿省石油是全加拿大利益,那么bc 受污染也是全加拿大的损失。
确保安全不是没得商量,但是通过断油来胁迫那就是不地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环保是多么认真,这正是加拿大伟大的地方。可不想加拿大跟中国一样,只要能挣钱管他三七二十八呢。
那个网友的回复,让我想起了党媒的一贯说辞,教育人民要爱党爱国,为了国家的利益,做出自我的牺牲,唉,被洗脑太深。

malihom007 : 2018-04-13#11
除非bc独立出加拿大,不然必须听从联邦政府的决定。有法不遵,是知法犯法。

山中幸盛 : 2018-04-13#12
BC被污染是一己私利?
阿省石油就是全加拿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如果阿省石油是全加拿大利益,那么bc 受污染也是全加拿大的损失。
确保安全不是没得商量,但是通过断油来胁迫那就是不地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环保是多么认真,这正是加拿大伟大的地方。可不想加拿大跟中国一样,只要能挣钱管他三七二十八呢。

现有的km跨山管道每天有30万桶油运往bc,部分供应bc,部分装船出口。从1950年代以来,每天大约有五千台油罐车容量的油输送到本拿比的终端。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油在海运的过程中漏了多少?

数字是,自有石油工业以来,bc最大的offshore漏油事故跟油轮与管道无关,是bc自家的轮渡 bc ferry的北方女王号在2006年沉没的,泄露了相当于五台油罐车的动力柴油。

跟运油有关的offshore spill,最大的一起是1988年发生在美国华盛顿州海域,部分漂过了边境。那艘船漏了多少呢? 两台油罐车。

malihom007 : 2018-04-13#13
BC被污染是一己私利?
阿省石油就是全加拿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如果阿省石油是全加拿大利益,那么bc 受污染也是全加拿大的损失。
确保安全不是没得商量,但是通过断油来胁迫那就是不地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环保是多么认真,这正是加拿大伟大的地方。可不想加拿大跟中国一样,只要能挣钱管他三七二十八呢。
问题是,所有环境评估都通过了,算是确保安全了。骂街没用,法律上联邦政府有大义。

SunnyV : 2018-04-13#14
说这么多没有。我住在BC,我周围朋友都说如果联邦政府敢强行修建,我们BC的居民就会集体罢工去阻止修建。到时候看看小土豆敢不敢压着老百姓的尸体开动推土机。

blabla : 2018-04-13#15
新闻:《加拿大已有2个省站队:力挺阿省 BC省不能胡搞》的相关评论阿省的石油是全体加拿大人民的财富,BC省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损坏全国一盘棋。

看了几个贴子,真的很好笑。建议大家看一看

加国宪法 第 92 条 10,a). 内容简洁,明了。transport interprovincial est une competence exclusive du federal. (与121 条内容,省际的商品消售毫不搭界)

这就是BC法院法官在上礼拜对阻碍施工的示威者建议公诉人以刑事而不是民事对当事人提起诉讼。这是给当事人及全社会发出的警讯。

在真正的法治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一切问题,说到底就是法律问题。

对现时越搞越大的纠份,争论 ,在认真看了这里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后,实际上,对于联邦有4-5个选项。最终的结果,油管一定会建成并完工。

可以预期的是:1,联邦或AB 省拿钱,继续施工,因为,施工方已有法院的禁制令在手。

2, 边施工,边等待三审的消息。不受理,环保党的司法救济之路就此结束。三审受理,也就是多数月时间而已。

3,在这个问题上,三审如受理,也就是个如何理解或如何解读有关宪法条款的问题。稍有法律知识的应该知道,加国修宪难于登天

这就解释了为何绿党头在面对纪者单刀直入的问题时,支唔而言其他的原因。明知必输无疑,还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币,这是负责任的政府?

煤炭工人 : 2018-04-13#16
BC既然那么矫情,干脆独立吧。

SunnyV : 2018-04-13#17
BC省长也不是说什么都算。怨BC省长没用。现在是老百姓坚决反对修建。

SunnyV : 2018-04-13#18
BC既然那么矫情,干脆独立吧。
独不独立不是你说的算的。

lily777777 : 2018-04-13#19
甭说这么多有的没的,只要联邦政府承诺将来因为石油输出造成了任何环境污染问题,联邦政府、阿省负责承担大部分责任和解决费用,再来和bc谈判。专家评估过有用吗?到时原油泄露污染专家能负什么责?是赔钱还是坐牢?

shi-ma-he : 2018-04-13#20
除非bc独立出加拿大,不然必须听从联邦政府的决定。有法不遵,是知法犯法。
以前魁省也拒绝了一条管路。从加国用油利益上,往安省魁省修不是价值大得多?

山中幸盛 : 2018-04-13#21
BC省长也不是说什么都算。怨BC省长没用。现在是老百姓坚决反对修建。

老百姓坚决反对修建。。。来源?出处?

下面是能找到的bc最新民调:
http://vancouversun.com/news/local-...plit-on-kinder-morgan-pipeline-expansion-poll

退一步讲,即使反对的更多,如果工程走完合法程序,拿到合法的开工许可,反对的人再多也没有用。

少数项目,涉及公众利益的,私人土地可以按市场价被强制收购,业主反对也没有用。 land expropriation在加拿大每天都在发生,否则公路机场核电站都没可能建成。不要说这不是民主,程序与法律就是民主的基石之一,上街闹事是民粹不是民主。

(km的土地是现成的,不涉及土地征用land expropriation问题,这是土豆内阁否决其余更佳线路批准km扩建的原因之一)

打嘴炮的那些我倒是很期待 。如果是在路边打个标语,欢迎,民众有权发声。如果对一个合法工程,堵塞道路,工地trespassing。这时你的身份不是民众,而是暴徒。如果加拿大还是一个法制国家不是阿根廷那样的民粹国家,等着暴徒的就是刑事指控加工程业主的民事索赔。

山中幸盛 : 2018-04-13#22
以前魁省也拒绝了一条管路。从加国用油利益上,往安省魁省修不是价值大得多?


臭傻逼又出现了? 这贴不造谣了?

你在油气贴里出现一次我就骂一次。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23
呵呵,连装都不装,直接开骂了?

cncba : 2018-04-13#24
阿省的石油给联邦多少税,带来多少效益,BC只是要参与分红,安全问题加强就行,如果要环境好,工业全都不要,到原始社会去了。说到底,还是看你在那里省位置的问题

shi-ma-he : 2018-04-13#25
很多人不明白,问题的根本在于这条油管不适合建,BC不想要,不用扯原始社会啥的,没这条管,甚至没有AB的油,也不会回到原始社会。

山中幸盛 : 2018-04-13#26
呵呵,连装都不装,直接开骂了?

其他人,顶多是观点不同,那两傻逼每贴必编造必造谣。shimade和heyday两个id我直接开骂,直到封号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27
其他人,顶多是观点不同,那两傻逼每贴必编造必造谣。shimade和heyday两个id我直接开骂,直到封号
造谣你就揭,出来骂算怎么回事?你对加拿大的事情挺了解,我很佩服,也愿意看你的帖子,学习学习,但是这样骂,有必要吗?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28
加拿大的政体和中国不一样,各省的权利很大,联邦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虽然宪法上有规定,但是就这件事情上来说,恐怕也未必就能用得上,否则还需要跟bc谈?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29
阿省的石油给联邦多少税,带来多少效益,BC只是要参与分红,安全问题加强就行,如果要环境好,工业全都不要,到原始社会去了。说到底,还是看你在那里省位置的问题
你这种解释太极端,把环境污染降低和完全没有任何污染是一回事?说白了,还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现在并不是说离开这条输油管道,阿省的油就没法卖了,只不过要扩大收入而已,少卖这点油,加拿大就完蛋了?要促进经济发展,难道只有卖资源这一条路?

cncba : 2018-04-13#30
w
你这种解释太极端,把环境污染降低和完全没有任何污染是一回事?说白了,还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现在并不是说离开这条输油管道,阿省的油就没法卖了,只不过要扩大收入而已,少卖这点油,加拿大就完蛋了?要促进经济发展,难道只有卖资源这一条路?
完全没任何污染你就骑自行车吧,加拿大除了卖资源你说还有啥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3#31
w

完全没任何污染你就骑自行车吧,加拿大除了卖资源你说还有啥
这就是问题所在,不想着转型,就想着省事,这不,BC省不就不愿意了?

laox888 : 2018-04-13#32
w

完全没任何污染你就骑自行车吧,加拿大除了卖资源你说还有啥
自行车的轮胎是什么做的请科普一下。

cncba : 2018-04-13#33
自行车的轮胎是什么做的请科普一下。
那就光脚跑步

laox888 : 2018-04-13#34
那就光脚跑步
回到原始社会。

cncba : 2018-04-13#35
这就是问题所在,不想着转型,就想着省事,这不,BC省不就不愿意了?
加拿大能转型还卖资源吗,就是美国的后院。BC不愿意理解,利益问题,我在BC也想政府对抗一下收点过路钱,环保只是个说法,大家一乐,看看具体怎么发展。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3#36
说这么多没有。我住在BC,我周围朋友都说如果联邦政府敢强行修建,我们BC的居民就会集体罢工去阻止修建。到时候看看小土豆敢不敢压着老百姓的尸体开动推土机。
BC居民集体罢工?太可笑了,我们也是BC居民,我们就支持,加拿大不是喜欢投票吗?那就全国投票来决定

cncba : 2018-04-13#37
全国投票。。。BC难赢

blabla : 2018-04-13#38
反对建油管的人士常用的二个理由:

1,代表BC 省民;
2,油管输油不能做到绝对安全。(地震带,泄油)

第一条就不用反驳了
第二条就更可笑。做到绝对安全。说这话的人每分每秒都有生命风险。你吃的,你喝的,你敢保证无风险绝对安全?你站立的2尺地块,也会随时塌陷。。。你不活了。(大温属地震带,以环保人的说法,这里就不该有人类。生命总要比几桶油更重要吧)

客观地说,只要人们做到了在人类认知范围合理的严格的能做到的全部安全举措就可以了。做到绝对的安全,无风险事不仅不可能同时更做不到。真做到的话,人类社会一分一秒都无法运行。

油管建设纯属联邦专属管辖。而联邦能源局5年的环境评估的结论完全认可建设运行的安全风险问题。时至今日,工程所有过程合理,合法,合规,BC的环保党也就是为反而反,真的就是胡折腾。(就不用搅屎棍一词了)

shi-ma-he : 2018-04-13#39
那解释下为什么魁省反东线,东线就没建?东线是加拿大工业经济中心,修过去利益十倍于修到大温。
另外,从地球仪上看,大温离亚洲和中东俄罗斯的油谁距离近成本有竞争力?而东岸跨大西洋只有太平洋的一半距离,更有欧洲盟友。
最后还是环境。即使没到渗漏标准或程度的炼化厂和运输沿途的长期环境污染也不小,而菲莎河岸入海是大温存在的命门,一个大渗漏或运输事故代价会十分昂昂,全面自然恢复也许要百年以上。在这个可能发生大地震的特殊地质区域,值得冒险吗?这个加压增七倍量输送稀释沥青一次大渗漏就会把大温的生态毁掉。

miaomiaolin : 2018-04-13#40
说这么多没有。我住在BC,我周围朋友都说如果联邦政府敢强行修建,我们BC的居民就会集体罢工去阻止修建。到时候看看小土豆敢不敢压着老百姓的尸体开动推土机。
不要说全BC省人民。 只有几个地方的人而已,就怕一半的温哥华人都不一定站出来你!!!现象都是绿党在那里狐假虎威:wdb21:

shi-ma-he : 2018-04-13#41
不要说全BC省人民。 只有几个地方的人而已,就怕一半的温哥华人都不一定站出来你!!!现象都是绿党在那里狐假虎威:wdb21:
另个贴里讨论内容差不多,感兴趣就看看,民调显示加拿大支持不支持的对半开,刨掉AB,不支持的占多数。大温近6成人反对建油管。http://forum.iask.ca/threads/评论-躲不开严酷现实!杜鲁多必须解决输油管道问题.848595/page-4

shi-ma-he : 2018-04-13#42

miaomiaolin : 2018-04-13#43
那解释下为什么魁省反东线,东线就没建?东线是加拿大工业经济中心,修过去利益十倍于修到大温。
另外,从地球仪上看,大温离亚洲和中东俄罗斯的油谁距离近成本有竞争力?而东岸跨大西洋只有太平洋的一半距离,更有欧洲盟友。
最后还是环境。即使没到渗漏标准或程度的炼化厂和运输沿途的长期环境污染也不小,而菲莎河岸入海是大温存在的命门,一个大渗漏或运输事故代价会十分昂昂,全面自然恢复也许要百年以上。在这个可能发生大地震的特殊地质区域,值得冒险吗?这个加压增七倍量输送稀释沥青一次大渗漏就会把大温的生态毁掉。
一看你就不看新闻,魁省反对,是联邦没批,那是土豆大本营,反对魁省。下次竞选0机会

laox888 : 2018-04-13#44
另个贴里讨论内容差不多,感兴趣就看看,民调显示加拿大支持不支持的对半开,刨掉AB,不支持的占多数。大温近6成人反对建油管。http://forum.iask.ca/threads/评论-躲不开严酷现实!杜鲁多必须解决输油管道问题.848595/page-4
这个民调你理解错了。

山中幸盛 : 2018-04-13#45
那解释下为什么魁省反东线,东线就没建?东线是加拿大工业经济中心,修过去利益十倍于修到大温。
另外,从地球仪上看,大温离亚洲和中东俄罗斯的油谁距离近成本有竞争力?而东岸跨大西洋只有太平洋的一半距离,更有欧洲盟友。
最后还是环境。即使没到渗漏标准或程度的炼化厂和运输沿途的长期环境污染也不小,而菲莎河岸入海是大温存在的命门,一个大渗漏或运输事故代价会十分昂昂,全面自然恢复也许要百年以上。在这个可能发生大地震的特殊地质区域,值得冒险吗?这个加压增七倍量输送稀释沥青一次大渗漏就会把大温的生态毁掉。

谣棍的关键词:可能,也许。。。

miaomiaolin : 2018-04-13#46
:wdb1:
你看了吗:wdb21:这种东西也算民调

shi-ma-he : 2018-04-13#47
一看你就不看新闻,魁省反对,是联邦没批,那是土豆大本营,反对魁省。下次竞选0机会
问题就在,第一,如果是好事魁省干嘛反对?那弄到安省不效果也差不多?第二个魁省不干联邦就不行权,那BC反对有啥不行?第三,真忍心为了AB的人涨几块工资,而可能彻底毁大温的好山好水吗?哪个价值更高?

shi-ma-he : 2018-04-13#48
你看了吗:wdb21:
我看了,切回去。

山中幸盛 : 2018-04-13#49

这民调是调查如何看待bc省政府的拖延战术,到了谣棍这里就变成了反对的占多数。

原文报告里只有一处提到对管道项目支持率的调查,第三页,原文:

As for views on the Kinder Morgan project itself, roughly half of Canadians (49%) say they support its construction, while one-in-three (33%) are opposed. The rest (18%) are unsure.

翻译一下,对km tm项目支持,全国民调,支持的占49%,反对的占33%,中立的占18%

shi-ma-he : 2018-04-13#50
:wdb1:
你看了吗:wdb21:这种东西也算民调
你给我找个比这个更有效全面的看。你想想魁省为什么反对东线?是少数几个人的意见吗?

miaomiaolin : 2018-04-13#51
你给我找个比这个更有效全面的看。你想想魁省为什么反对东线?是少数几个人的意见吗?
有人回答你的问题了 。:wdb25:

shi-ma-he : 2018-04-13#52
这个民调你理解错了。
你要去掉产油两省阿省萨省的意见的话,全国整体是不支持这条油管的。安省中立,其它六省倾向BC。

山中幸盛 : 2018-04-13#53
你要去掉产油两省阿省萨省的意见的话,全国整体是不支持这条油管的。安省中立,其它六省倾向BC。

继续打脸

第三页,原文:

As for views on the Kinder Morgan project itself, roughly half of Canadians (49%) say they support its construction, while one-in-three (33%) are opposed. The rest (18%) are unsure.

翻译一下,对km tm项目支持,全国民调,支持的占49%,反对的占33%,中立的占18%

谣棍的翻译:全国整体是不支持这条油管的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3#54
另个贴里讨论内容差不多,感兴趣就看看,民调显示加拿大支持不支持的对半开,刨掉AB,不支持的占多数。大温近6成人反对建油管。http://forum.iask.ca/threads/评论-躲不开严酷现实!杜鲁多必须解决输油管道问题.848595/page-4
那我们周围怎么大多数都不反对啊,投票吧,公平吧,

laox888 : 2018-04-13#55
你要去掉产油两省阿省萨省的意见的话,全国整体是不支持这条油管的。安省中立,其它六省倾向BC。
你理解错了。这么固执,别人再解释也没用。

abcba : 2018-04-13#56
w

完全没任何污染你就骑自行车吧,加拿大除了卖资源你说还有啥

有种别用橡胶轮胎. 另外自行车的高强度铝对环境的损害也很大.

blabla : 2018-04-13#57
BC NDP 的粉丝都是这样的主。

shi-ma-he : 2018-04-13#58
那我们周围怎么大多数都不反对啊,投票吧,公平吧,
这个赞成,如果大温投票决定修不修,就建议投票。问题是现在属司法过程,投票没用。

laox888 : 2018-04-13#59
你要去掉产油两省阿省萨省的意见的话,全国整体是不支持这条油管的。安省中立,其它六省倾向BC。
你说的5-5开,只是针对双方的论据而已Asked which province – B.C., which wants to delay the project for environmental reasons, or Alberta, which wants to avoid delays for economic reasons – is making the more compelling argument, Canadians are evenly split, with 50 per cent saying each province’s government is more persuasive,只能说明啊省辩论能力有待提高,至于对管道的支持与否,49 比 33.

shi-ma-he : 2018-04-13#60
有种别用橡胶轮胎. 另外自行车的高强度铝对环
境的损害也很大.
再讲一遍,很多人不明白,问题的根本在于具体这条油管不适合建,BC不想要,不用扯原始社会啥的,没这条管,甚至没有AB的油,也不会回到原始社会。

山中幸盛 : 2018-04-13#61
再讲一遍,很多人不明白,问题的根本在于具体这条油管不适合建,BC不想要,不用扯原始社会啥的,没这条管,甚至没有AB的油,也不会回到原始社会。

近距离观赏谣棍的撒泼。

laox888 : 2018-04-13#62
再讲一遍,很多人不明白,问题的根本在于具体这条油管不适合建,BC不想要,不用扯原始社会啥的,没这条管,甚至没有AB的油,也不会回到原始社会。
那就不供油给BC试试嘛。

malihom007 : 2018-04-13#63
再讲一遍,很多人不明白,问题的根本在于具体这条油管不适合建,BC不想要,不用扯原始社会啥的,没这条管,甚至没有AB的油,也不会回到原始社会。
适不适合是联邦政府说了算,bc政府压根没这个权利,宪法上早就有答案了。问题是bc政府在违法,联邦政府要bc就范就必须去法院。这官司不知道要打多久,打完后一切都黄了。最后结果可能是变成政府工程,bc一堆人牢底坐穿。

shi-ma-he : 2018-04-13#64
那就不供油给BC试试嘛。
赞成,那BC直接从美国进油气应该也不难,顺便把原来那个又小又旧的威胁一并除掉。

laox888 : 2018-04-13#65
赞成,那BC直接从美国进油气应该也不难,顺便把原来那个又小又旧的威胁一并除掉。
你进口的美国油气说不定是就是原产于啊省的。

malihom007 : 2018-04-13#66
你进口的美国油气说不定是就是原产于啊省的。
肥了美国,害了自己。汽油价格突破3$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shi-ma-he : 2018-04-13#67
你理解错了。这么固执,别人再解释也没用。
没办法,真不喜欢这条油管,当然坚决。

shi-ma-he : 2018-04-13#68
肥了美国,害了自己。汽油价格突破3$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美国那边不到一刀,加什么关税也到不了3刀吧?安省也用很多美国油好象也不贵。

laox888 : 2018-04-13#69
没办法,真不喜欢这条油管,当然坚决。
其实这条管道是所有方案里面最make sense的之一。原来就有一条管道现在只是在旁边加一条罢了。

shi-ma-he : 2018-04-13#70
[QUTE="laox888, post: 12117293, member: 371082"]你进口的美国油气说不定是就是原产于啊省的。[/QUOTE]
那阿省可得长点志气,不给老美卖,断了BC用它油的可能性。

laox888 : 2018-04-13#71
[QUTE="laox888, post: 12117293, member: 371082"]你进口的美国油气说不定是就是原产于啊省的。
那阿省可得长点志气,不给老美卖,断了BC用它油的可能性。[/QUOTE]
你这是抬杠。

shi-ma-he : 2018-04-13#72
其实这条管道是所有方案里面最make sense的之一。原来就有一条管道现在只是在旁边加一条罢了。
这条是单独加的管道,直经远大过原管,油轮会增七倍,所以输油量也大六七倍,威胁大很多。

malihom007 : 2018-04-13#73
美国那边不到一刀,加什么关税也到不了3刀吧?安省也用很多美国油好象也不贵。
以后只能用美国的汽油,是只能,别无选者,垄断,再高也不出奇。而且关税是联邦政府定的.....

malihom007 : 2018-04-13#74
这条是单独加的管道,直经远大过原管,油轮会增七倍,所以输油量也大六七倍,威胁大很多。
记得好像是3倍,难道记错了?

laox888 : 2018-04-13#75
以后只能用美国的汽油,是只能,别无选者,垄断,再高也不出奇。而且关税是联邦政府定的.....
是啊,宁可让美国卡脖子也不让啊省输油。

shi-ma-he : 2018-04-13#76
是啊,宁可让美国卡脖子也不让啊省输油。
阿省不加这条管,毛都不伤一根,真想发展帮助加拿大,往安省修。如果只为环保多卖钱,往美国修,川普批过了。大温是下策。

malihom007 : 2018-04-13#77
这油管肯定会建的,问题在于要多久,和多花多少钱。这么一闹,估计成本会高了不少,多出来的也是要加拿大人买单的。

山中幸盛 : 2018-04-13#78
记得好像是3倍,难道记错了?

日均运量从三十多万桶到九十多万。谣棍的数字都是脑补的。

谣棍的数学:90/30=7

还从美国运油? 华盛顿州的五个炼油厂,四个都在美加边境上,bellingham附近,原料来源一大部分靠的是km支线运过来的ab油。

就算这四个炼厂不用ab的油,原料一样要靠油轮运进来,一样要通过bc的近海。

laox888 : 2018-04-13#79
阿省不加这条管,毛都不伤一根,真想发展帮助加拿大,往安省修。如果只为环保多卖钱,往美国修,川普批过了。大温是下策。
你要是做这一行的你就不会说这话了。凡事要将心比心。

malihom007 : 2018-04-13#80
阿省不加这条管,毛都不伤一根,真想发展帮助加拿大,往安省修。如果只为环保多卖钱,往美国修,川普批过了。大温是下策。
亚省等着这条油管救命呢。最近几年,觉得从亚省过来的车越来越多了。最近有个职位招人,63个申请者,大多从亚省来的。

shi-ma-he : 2018-04-13#81
你要是做这一行的你就不会说这话了。凡事要将心比心。
因为从家庭收入和省财政,看不出阿省有啥问题,那边艰苦,但收入也是大家平均两倍吧。

laox888 : 2018-04-13#82
因为从家庭收入和省财政,看不出阿省有啥问题,那边艰苦,但收入也是大家平均两倍吧。
平均数字对失业工人有意义吗?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3#83
日均运量从三十多万桶到九十多万。谣棍的数字都是脑补的。

谣棍的数学:90/30=7

还从美国运油? 华盛顿州的五个炼油厂,四个都在美加边境上,bellingham附近,原料来源一大部分靠的是km支线运过来的ab油。

就算这四个炼厂不用ab的油,原料一样要靠油轮运进来,一样要通过bc的近海。
和这帮人辩论简直侮辱智商,你给他说A,他给你说B,你给他数据,他给你胡扯八道 夸大造谣,就像有人说工程停止会影响几万人就业,NDP说现在失业率最低,好像这个功劳都是他们努力一样的

山中幸盛 : 2018-04-13#84
因为从家庭收入和省财政,看不出阿省有啥问题,那边艰苦,但收入也是大家平均两倍吧。
谣棍日常之编造。阿省总债务已经540亿加币,五年后会飙升到960亿

cal : 2018-04-13#85
阿省要是能加入美国,会好些吧。在加拿大做事太难了。左B的世界。

山中幸盛 : 2018-04-13#86
平均数字对失业工人有意义吗?

其实失业已经蔓延到各个行业。比如工作最稳定的大专院校。

阿尔伯塔大学最近裁了不少行政人员和合同制讲师。

南阿理工学院去年到现在也在裁员,手段柔和一些,给补偿让主动离职。

阿省艺术设计学院和阿萨巴萨斯卡大学已经有传闻要关门大吉。

成人高中也要砍很多项目。

省政府雇员包括工会系统的教师和医疗系统因为ndp执政,暂时没裁员,不过已经冻结招聘好几年了。

http://www.cbc.ca/news/canada/calgary/adult-learning-closure-viscount-bennett-calgary-1.4443993

http://business.financialpost.com/n...bertas-recovery-amid-male-dominated-recession

nobody : 2018-04-13#87
另个贴里讨论内容差不多,感兴趣就看看,民调显示加拿大支持不支持的对半开,刨掉AB,不支持的占多数。大温近6成人反对建油管。http://forum.iask.ca/threads/评论-躲不开严酷现实!杜鲁多必须解决输油管道问题.848595/page-4
不带这样糊弄人。 说好的民调呢:wdb5:

shi-ma-he : 2018-04-13#88
和这帮人辩论简直侮辱智商,你给他说A,他给你说B,你给他数据,他给你胡扯八道 夸大造谣,就像有人说工程停止会影响几万人就业,NDP说现在失业率最低,好像这个功劳都是他们努力一样的
只回你这一帖。你脑子断线看不懂逻辑关系,就别出来秀低智商了。另外你住温哥华吗?不是就改名,真不象这里的居民。

shi-ma-he : 2018-04-13#89
不带这样糊弄人。 说好的民调呢:wdb5:
看贴不仔细,不但贴里有,下面还专门链接,回去重看。

shi-ma-he : 2018-04-13#90
平均数字对失业工人有意义吗?
那有什么能体现阿省目前不扩产是什么麻烦的信息统计数据不?如税收,收入,失业率,总产值等对比?除大温,还有什么更好方案不?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3#91
只回你这一帖。你脑子断线看不懂逻辑关系,就别出来秀低智商了。另外你住温哥华吗?不是就改名,真不象这里的居民。
说你低智商了,这么炸了? 咱们两个那个不住在大温是SB,敢骂吗?老子01年就一直住在大温,难道住在温哥华就必须反对吗,你的意见就代表了全大温全BC居民民意?

blabla : 2018-04-13#92
只回你这一帖。你脑子断线看不懂逻辑关系,就别出来秀低智商了。另外你住温哥华吗?不是就改名,真不象这里的居民。

可以告诉你,这位网民可是温市居民,而且比你了解加国,比你更了解BC,了解大温。可以100%肯定,他是一位纳税大户。100%比你交税金多。明白这是啥意思吗?简言:你不如他。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laox888 : 2018-04-13#93
那有什么能体现阿省目前不扩产是什么麻烦的信息统计数据不?如税收,收入,失业率,总产值等对比?除大温,还有什么更好方案不?
你这是典型的Not in my backyard 思维。方案有好几个,都被否定了,只有这个通过了层层审批。

shi-ma-he : 2018-04-13#94
可以告诉你,这位网民可是温市居民,而且比你了解加国,比你更了解BC,了解大温。可以100%肯定,他是一位纳税大户。100%比你交税金多。明白这是啥意思吗?简言:你不如他。差距可不是一点点。
如不如是你能判断的?人有智商学识专业人品运气多个角度,你还是别乱当裁判的好。
还又加个差距不是一点点,人有成百上千方面的差异,不多说,随便说个一二十条我差过这个鹰的来听听,让咱有目标建立个新人生观。

blabla : 2018-04-13#95
再写一次,BC NDP的粉丝都是一路货。不好好琢磨搞经济,尽干那些不靠谱,加税,增税,劫富济贫。这号人济聚在一起真的很可怕。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少交税,不交税,还整天想着如何获取与他们向社会付出不相符的大大的社会资源。坐等财富。麻烦大大滴。

shi-ma-he : 2018-04-13#96
这就是根本上的思想分岐所在。低收入的人收入低并不是创造价值低,而是分配体系造成的。而高收入的更多是依靠分配体制并不是创造了多少价值。偷逃税最恶劣的恰恰是最高收入的群体。

游客_ : 2018-04-13#97
如不如是你能判断的?人有智商学识专业人品运气多个角度,你还是别乱当裁判的好。

你的智商和学识我还专门研究过一次。

shi-ma-he : 2018-04-13#98
你这是典型的Not in my backyard 思维。方案有好几个,都被否定了,只有这个通过了层层审批。
不是后院问题,而是大温有预期大地震,在移动板块上风险比别处大很多。

shi-ma-he : 2018-04-13#99
你的智商和学识我还专门研究过一次。
我还真没研究过你,只记得你也是挨过些砖的。

shi-ma-he : 2018-04-13#100
你的智商和学识我还专门研究过一次。
我还真没研究过你,只记得你也是挨过些砖的。

laox888 : 2018-04-13#101
不是后院问题,而是大温有预期大地震,在移动板块上风险比别处大很多。
那以后大温不要有任何大的投资好吧,什么桥梁高楼都不要建,太危险。

kent88 : 2018-04-13#102
我以前对油管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今天看了个新闻,讲到几点危害,很有道理,另外2007年,本拿比的原油管道曾被不小心凿开过,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现在反对建油管。

shi-ma-he : 2018-04-13#103
那以后大温不要有任何大的投资好吧,什么桥梁高楼都不要建,太危险。
建筑都有特殊抗震要求,即使垮塌拆除,也和油管污染性质不同。

unicat : 2018-04-13#104
BC被污染是一己私利?
阿省石油就是全加拿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如果阿省石油是全加拿大利益,那么bc 受污染也是全加拿大的损失。
确保安全不是没得商量,但是通过断油来胁迫那就是不地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环保是多么认真,这正是加拿大伟大的地方。可不想加拿大跟中国一样,只要能挣钱管他三七二十八呢。

还真别说,国内不止一个污染项目,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而下马了。影响最大的是厦门的PX项目,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发改委都已经批准了。厦门老百姓上街游行了,结果项目不得不取消了。

游客_ : 2018-04-13#105
不是后院问题,而是大温有预期大地震,在移动板块上风险比别处大很多。

BC自己以前的LNG项目要不要管道?

温哥华用不用煤气管道?有没有风险?

laox888 : 2018-04-13#106
建筑都有特殊抗震要求,即使垮塌拆除,也和油管污染性质不同。
我只是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罢了,其他什么厂也别建了,通往各家各户的天然气管道都别用了。讲环保以后BC就别砍树了好吧。工人失业NDP就高兴了。

shi-ma-he : 2018-04-13#107
这些和这次的管道远不是一个量级,而且稀释沥青也和煤气类的危害差别巨大。

游客_ : 2018-04-13#108
这些和这次的管道远不是一个量级,而且稀释沥青也和煤气类的危害差别巨大。

你是说稀释沥青比BC以前计划的LNG管道风险大?

LNG也是要tanker的。

山中幸盛 : 2018-04-13#109
我以前对油管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今天看了个新闻,讲到几点危害,很有道理,另外2007年,本拿比的原油管道曾被不小心凿开过,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现在反对建油管。

2007年那次因为市政排水管施工失误,land spill 大约六台油罐车的量,每年这条管道输送量大约相当于七八十万台油罐车。

当然我承认北方管道比跨山线路更好,问题是土豆政府不批准,而且有法案不让在bc北海岸建油轮港口。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3#110
我以前对油管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今天看了个新闻,讲到几点危害,很有道理,另外2007年,本拿比的原油管道曾被不小心凿开过,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现在反对建油管。
我们支持各方合理合法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本来民主社会大家就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反对的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而故意夸大或歪曲真实的客观数据的行为

游客_ : 2018-04-13#111
我以前对油管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今天看了个新闻,讲到几点危害,很有道理,另外2007年,本拿比的原油管道曾被不小心凿开过,造成很多麻烦,所以我现在反对建油管。

管道运输是最安全的石油运输方式。如果你反对所有的能源运输,我可以理解你的立场。你知道加拿大因为石油管道事故死亡的人数吗?

如果哪天加油站的油罐车出事故,是否要反对汽油运输?School Bus出事故是否要反对School Bus上路?

我不是说你没有反对的权利。只是说要理性的思考。

shi-ma-he : 2018-04-13#112
你没看过我以前的帖。管道运送的确是最安全方式,但对大温来说,一是在地震带且有预期大地震。二是大温的水体生态和居民密度污染成本远高过其它周边地区。
我搞航空,接触过多种油品,不管多小心,也挡不住油滴油气的扩散。如果油轮班次增加数倍,即使不出事故,水体污染也会很可观。一个游泳池洒一勺煤油,你就知道它多有害了。放掉全部水都不行,气味可以布满上方所有区域。

shi-ma-he : 2018-04-13#113
现在油品东送主要是火车,那个是首选用管道替代的。

游客_ : 2018-04-14#114
现在油品东送主要是火车,那个是首选用管道替代的。

BC现在已经有oil pipeline了,所以BC是首选。

BC的LNG管道和tanker不上了。很荣幸,基于经济和环境的考虑,你又被oil pipeline选中了。

联邦法,你懂的。早干啥去了?

heyday : 2018-04-14#115
再说一遍石油管道绝不安全。就拿一个小小地萨省来说,这两年每年漏个20万立升,不要几年萨河就废了。
再拿美国发达的管道系统来说,17年35起泄露,18年到现在9起。这样的事故率是飞机失事能比的?
整个加拿大需要摆脱石油依赖,资源依赖。痛苦的产业转型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没有? 然而并没有哪个社会就此一蹶不振,永远失去希望了。我希望温哥华能坚持住不建油管,我也祝阿省能早日摆脱经济衰退,实现经济腾飞。

游客_ : 2018-04-14#116
再说一遍石油管道绝不安全。就拿一个小小地萨省来说,这两年每年漏个20万立升,不要几年萨河就废了。
再拿美国发达的油管系统来说,17年35起泄露,18年到现在9起。这样的事故率是飞机失事能比的?
整个加拿大需要摆脱石油依赖,资源依赖。痛苦的产业转型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没有? 然而并没有哪个社会就此一蹶不振,永远失去希望了。我希望温哥华能坚持住不建油管,我也祝阿省能早日摆脱经济衰退,实现经济腾飞。

我愿意相信你是逻辑不清,而不是故意偷换概念。没有人说石油管道绝对安全。我们说的是石油管道是最安全的石油运输方式。

只要你消费油气制品,就需要运送石油。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是最安全的运送石油方式。至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如果温哥华有能力做到不消耗汽油和天然气。Albert就有能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我估计你自己现在开的是汽车吧?用的是天然气吧?只能说你的希望在现阶段太幼稚。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Pipelines are the safest way to transport oil and gas

heyday : 2018-04-14#117
我愿意相信你是逻辑不清,而不是故意偷换概念。没有人说石油管道绝对安全。我们说的是石油管道是最安全的石油运输方式。

只要你消费油气制品,就需要运送石油。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是最安全的运送石油方式。至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如果温哥华有能力做到不消耗汽油和天然气。Albert就有能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我估计你自己现在开的是汽车吧?用的是天然气吧?只能说你的希望在现阶段太幼稚。

Pipelines are the safest way to transport oil and gas
不扩建这些管道,温哥华也不会缺石油用的。我们讨论的是产业问题,不是使用问题,对吗?

heyday : 2018-04-14#118
不扩建这些管道,温哥华也不会缺石油用的。我们讨论的是产业问题,不是使用问题,对吗?
你说石油管道是最安全的运输方式,对比下铁路运输,怎么样?

游客_ : 2018-04-14#119
你说石油管道是最安全的运输方式,对比下铁路运输,怎么样?

你用地下铁路运输石油吗?

感觉每次回你和shi-he-ma的帖子,都需要补充下能量。

heyday : 2018-04-14#120
那你尽管秀智商好了。我确实不能理解所谓地下铁路跟石油运输有什么关系。现在的铁路系统和现存的石油管道做对比,未曾显示石油管道有什么所谓最安全的优势

游客_ : 2018-04-14#121
不扩建这些管道,温哥华也不会缺石油用的。我们讨论的是产业问题,不是使用问题,对吗?

你知道温哥华的石油哪里来的?

谁说这些石油是给温哥华用的?

讨论的是石油运输问题,是你非得讨论石油使用和产业问题。

游客_ : 2018-04-14#122
那你尽管秀智商好了。我确实不能理解所谓地下铁路跟石油运输有什么关系。现在的铁路系统和现存的石油管道做对比,未曾显示石油管道有什么所谓最安全的优势

哈哈。我也不能理解所谓地下铁路跟石油运输有什么关系,不理解你为什么把它们搅和在一起。你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本事。我退了。

changtong : 2018-04-14#123
铁路运输是这效果:


cenovus正在大量的用铁路往BC运石油上船,因为没有足够管道。

heyday : 2018-04-14#124
你知道温哥华的石油哪里来的?

谁说这些石油是给温哥华用的?

讨论的是石油运输问题,是你非得讨论石油使用和产业问题。
我始终在讨论的管道问题,因为主要是管道运输不安全,所以温哥华不愿意用,而这又是阿省的产业问题,所以两省要打仗。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这些油既不是温哥华要用,温哥华当然有权利说不。

游客_ : 2018-04-14#125
我始终在讨论的管道问题,因为主要是管道运输不安全,所以温哥华不愿意用,而这又是阿省的产业问题,所以两省要打仗。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这些油既不是温哥华要用,温哥华当然有权利说不。

I can not win the argue with you and I will fxck myself off.

heyday : 2018-04-14#126
铁路运输是这效果:


cenovus正在大量的用铁路往BC运石油上船,因为没有足够管道。
这已经是13年的事故。离现在有5年了。

游客_ : 2018-04-14#127
铁路运输是这效果:


cenovus正在大量的用铁路往BC运石油上船,因为没有足够管道。

我被hayday搞傻了,你保重啊!

Snowbat : 2018-04-14#128
BC被污染是一己私利?
阿省石油就是全加拿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双重标准?!
如果阿省石油是全加拿大利益,那么bc 受污染也是全加拿大的损失。
确保安全不是没得商量,但是通过断油来胁迫那就是不地道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环保是多么认真,这正是加拿大伟大的地方。可不想加拿大跟中国一样,只要能挣钱管他三七二十八呢。
送西岸就是污染,送东岸不是?
双标表到处都是,BC省的特别多!
要执行自己全绿色的标准,把污染都留在其他省份,不仅是恶心,而是心肠坏掉了。
有本事你别用油啊,请BC全省都用绿能和开电动车。

changtong : 2018-04-14#129
我就是逗他们玩的,没想说服他们。

主流民意我觉得不会这么狭隘,好歹是developed country吧

游客_ : 2018-04-14#130
我就是逗他们玩的,没想说服他们。

主流民意我觉得不会这么狭隘,好歹是developed country吧

本来那个什么shi-he-ma的帖子我是看都不看的。我今天也是手贱,现在要好好补补脑子。

SunnyV : 2018-04-14#131
送西岸就是污染,送东岸不是?
双标表到处都是,BC省的特别多!
要执行自己全绿色的标准,把污染都留在其他省份,不仅是恶心,而是心肠坏掉了。
有本事你别用油啊,请BC全省都用绿能和开电动车。
因为在温哥华石油一直很贵。所以温哥华很多人已经去美国加油很多年了。因为边境实在太近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阿省用不卖石油来危协BC。其实根本危协不到。如果阿省走这条路。只会逼更多的人去美国加油。我讲的是事实。没有编造成份

SunnyV : 2018-04-14#132
我只是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罢了,其他什么厂也别建了,通往各家各户的天然气管道都别用了。讲环保以后BC就别砍树了好吧。工人失业NDP就高兴了。
不单单是环保问题。因为温哥华在高频地震带。每年都会有1000次以上的小型地震。一年中房屋因为地震颤抖时有发生。一旦因为地震而引发油管破裂,灾难刚会是毁灭性的。水污染后,恐怕几代人都无法继续在那里生存。

SunnyV : 2018-04-14#133
其实失业已经蔓延到各个行业。比如工作最稳定的大专院校。

阿尔伯塔大学最近裁了不少行政人员和合同制讲师。

南阿理工学院去年到现在也在裁员,手段柔和一些,给补偿让主动离职。

阿省艺术设计学院和阿萨巴萨斯卡大学已经有传闻要关门大吉。

成人高中也要砍很多项目。

省政府雇员包括工会系统的教师和医疗系统因为ndp执政,暂时没裁员,不过已经冻结招聘好几年了。

http://www.cbc.ca/news/canada/calgary/adult-learning-closure-viscount-bennett-calgary-1.4443993

http://business.financialpost.com/n...bertas-recovery-amid-male-dominated-recession
自己发展不好。不要把责任都归于BC。以前阿省挣大钱的时候也没看见帮衬过BC

刘瑛 : 2018-04-14#134
看了几个贴子,真的很好笑。建议大家看一看

加国宪法 第 92 条 10,a). 内容简洁,明了。transport interprovincial est une competence exclusive du federal. (与121 条内容,省际的商品消售毫不搭界)

这就是BC法院法官在上礼拜对阻碍施工的示威者建议公诉人以刑事而不是民事对当事人提起诉讼。这是给当事人及全社会发出的警讯。

在真正的法治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一切问题,说到底就是法律问题。

对现时越搞越大的纠份,争论 ,在认真看了这里主流媒体的专题报道后,实际上,对于联邦有4-5个选项。最终的结果,油管一定会建成并完工。

可以预期的是:1,联邦或AB 省拿钱,继续施工,因为,施工方已有法院的禁制令在手。

2, 边施工,边等待三审的消息。不受理,环保党的司法救济之路就此结束。三审受理,也就是多数月时间而已。

3,在这个问题上,三审如受理,也就是个如何理解或如何解读有关宪法条款的问题。稍有法律知识的应该知道,加国修宪难于登天

这就解释了为何绿党头在面对纪者单刀直入的问题时,支唔而言其他的原因。明知必输无疑,还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币,这是负责任的政府?
你是jim 严吧!宪法学的很好!

SunnyV : 2018-04-14#135
如果BC不在地震带上,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36
这个帖子里的有些观点,思维模式真的是令人惊讶,动不动让BC省的人不烧汽油,回归原始社会?难道这世界上的问题,只有零和一的区别吗?如果我住的地方PM2.5已经100多了,我抗议增加污染工业,令PM2.5将来有可能会变成300就不行了?按照有些人的逻辑,你要环保,就要生活在真空中?何等的荒唐?
别提阿省有什么油田气矿的,那是没办法,不是为了生存的话,谁会傻到住在油田附近?BC省居民需要用油用气,没错,满足自身需要即可,这就是环保的最低标准,就像石油工人一样为了生存而已,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存在污染及污染的可能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满足了生存的最低需求,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造成环境污染这方面的平衡问题,就需要认真的考虑一下了,毕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要钱不要命的。
铺设输油管道,谁最受益?看看谁在蹦着脚跳就一清二楚了,千万别说什么税收分配的问题,在利益方面,受益最小的就是BC省,风险最大的部分却要承担,这是什么逻辑?我前面的帖子已经提到了:青岛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具体的惨烈程度,绝对不是维基百科上所能描述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当时距离现场就只有十几公里。真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管道没修你家附近,是不是?相比较BC要修的石油管道,青岛那条简直就是小儿科,请问如果真的出事,支持铺设的各位,谁能抗这个责任?
有人提民调,民调好用的话,那还要选举干什么?BC省的政党是省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省民的利益,有错吗?难不成BC的政党要为阿省的民众谋福利?既然是省民选出来的,那就有权代表选举人,有人会不同意,认为自己不能被代表,那不好意思,人类的社会规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难道你还能给改了?认为违法的,那就法庭见,民主法制社会就是这样,虽然效率低点,但是至少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看不惯的,觉得专制效率高的,中国欢迎您!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4#137
因为在温哥华石油一直很贵。所以温哥华很多人已经去美国加油很多年了。因为边境实在太近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阿省用不卖石油来危协BC。其实根本危协不到。如果阿省走这条路。只会逼更多的人去美国加油。我讲的是事实。没有编造成份
前面好像已经有帖子说华盛顿州的四个炼油厂都在美加边境上,bellingham附近,原料来源大部分靠的是km支线运过来的ab油,要靠油轮运进来,这样BC 将面临更多油轮漏油的风险,总之最后肯定是双方妥协谈判。

这个帖子里的有些观点,思维模式真的是令人惊讶,动不动让BC省的人不烧汽油,回归原始社会?难道这世界上的问题,只有零和一的区别吗?如果我住的地方PM2.5已经100多了,我抗议增加污染工业,令PM2.5将来有可能会变成300就不行了?按照有些人的逻辑,你要环保,就要生活在真空中?何等的荒唐?
别提阿省有什么油田气矿的,那是没办法,不是为了生存的话,谁会傻到住在油田附近?BC省居民需要用油用气,没错,满足自身需要即可,这就是环保的最低标准,就像石油工人一样为了生存而已,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存在污染及污染的可能性,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既然满足了生存的最低需求,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造成环境污染这方面的平衡问题,就需要认真的考虑一下了,毕竟不是任何人都愿意要钱不要命的。
铺设输油管道,谁最受益?看看谁在蹦着脚跳就一清二楚了,千万别说什么税收分配的问题,在利益方面,受益最小的就是BC省,风险最大的部分却要承担,这是什么逻辑?我前面的帖子已经提到了:青岛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具体的惨烈程度,绝对不是维基百科上所能描述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当时距离现场就只有十几公里。真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管道没修你家附近,是不是?相比较BC要修的石油管道,青岛那条简直就是小儿科,请问如果真的出事,支持铺设的各位,谁能抗这个责任?
有人提民调,民调好用的话,那还要选举干什么?BC省的政党是省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省民的利益,有错吗?难不成BC的政党要为阿省的民众谋福利?既然是省民选出来的,那就有权代表选举人,有人会不同意,认为自己不能被代表,那不好意思,人类的社会规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难道你还能给改了?认为违法的,那就法庭见,民主法制社会就是这样,虽然效率低点,但是至少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看不惯的,觉得专制效率高的,中国欢迎您!
好像现在支持的人做的就是法庭见吧,就像你说的,好在这边是民选制度,不然上面一点头,媒体一致宣传是利国利民 大干快上,大家那还能在这里争的面红耳赤

逍遥似神仙 : 2018-04-14#138
你的智商和学识我还专门研究过一次。
直接说结果吧 到底有多低?

山中幸盛 : 2018-04-14#139
你没看过我以前的帖。管道运送的确是最安全方式,但对大温来说,一是在地震带且有预期大地震。二是大温的水体生态和居民密度污染成本远高过其它周边地区。
我搞航空,接触过多种油品,不管多小心,也挡不住油滴油气的扩散。如果油轮班次增加数倍,即使不出事故,水体污染也会很可观。一个游泳池洒一勺煤油,你就知道它多有害了。放掉全部水都不行,气味可以布满上方所有区域。

我为什么说shimale是个坏逼呢,他在航空行业,明明知道温哥华机场在建的一个巨型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他一个字也不提及。一勺煤油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温哥华机场扩建的巨型煤油储油罐,也是在海边也是在地震带上,那么你这傻逼怎么一个字也不提?

看图说话,蓝圈是温哥华机场现有的储油罐,在机场边上,容量相当于1500台大型油罐车。红圈是要新建的储油罐,在飞沙河边,容量相当于3000台大型油罐车。这两个油罐的容量,相当于跨山管道现在一天的运输量。而把油从扩建的油罐运往机场,要穿过整个列治文市包括一大片居民区。请仔细看连接红圈和蓝圈的紫色黄色线路。

我就想问一句,机场输油管道和机场巨型油罐所在的列治文市政府和部分列治文市民也反对这个工程,为什么BC省政府还是批准了这个项目?

https://www.richmond.ca/__shared/assets/_2_YVR_Fuel_Delivery_Project_Enviro_Assessment44228.pdf

Capture2.JPG

Capture33.JPG

来去如飞 : 2018-04-14#140
全国投票,让阿省与BC省合并,一切都搞定。

dragonsakura : 2018-04-14#141
这个帖子也是住在BC的网友反对,其他省的网友中立或支持

游客_ : 2018-04-14#142
因为在温哥华石油一直很贵。所以温哥华很多人已经去美国加油很多年了。因为边境实在太近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阿省用不卖石油来危协BC。其实根本危协不到。如果阿省走这条路。只会逼更多的人去美国加油。我讲的是事实。没有编造成份

用脑子想想,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来回2个小时。你这一箱油下来,时间成本是多少?当然,你还可以顺带购物,那也是要交税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么做,估计BC经济崩溃已经不远了。严格上讲你加的油也应该要交税(关税,GST/PST, 碳税),不交税就是偷税,你还很自豪的样子。

一年BC有多少人出入美国?你讲的可能是一小部分人低收入人群的事实。你让Victoria的也去美国加油?

山中幸盛 : 2018-04-14#143
用脑子想想,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来回2个小时。你这一箱油下来,时间成本是多少?当然,你还可以顺带购物,那也是要交税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么做,估计BC经济崩溃已经不远了。严格上讲你加的油也是要交税(包括碳税),不交税就是偷税,你还很自豪的样子。

一年BC有多少人出入美国?你讲的可能是一小部分人低收入人群的事实。你让Victoria的也去美国加油?

他以为就是私家车加个油这么简单:海运,航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 都要用油。 另外温哥华岛,kamloops以南的bc内陆地区也会瘫痪。

切断供油可以说两个省会同归于尽。

游客_ : 2018-04-14#144
不单单是环保问题。因为温哥华在高频地震带。每年都会有1000次以上的小型地震。一年中房屋因为地震颤抖时有发生。一旦因为地震而引发油管破裂,灾难刚会是毁灭性的。水污染后,恐怕几代人都无法继续在那里生存。

你是不知道BC早在1953年就有Oil Pipeline了?你是不理解什么是毁灭性吧?核爆是毁灭性,油管破裂最多可以说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灾难性。无论如何,无法改变管道运输是最安全的原油运输方式的事实。

The new proposed pipeline is along with the existing pipeline. BC在油管沿线大搞建设,不正是说明了群众对pipeline安全性的认可吗?

在历史上,BC是穷乡僻壤。BC加入加拿大联邦开出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求联邦出钱出力修建铁路。BC跨省公路也是联邦资助的。BC每年还接受Equalization payments,其中有Alberta很大的贡献。支持oil pipeline可以说是BC的法定义务。现在出来嫌oil脏,有脸么?绿茶表是什么来着?

Snowbat : 2018-04-14#145
自己发展不好。不要把责任都归于BC。以前阿省挣大钱的时候也没看见帮衬过BC
A previous version of this story stated that on average,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axes from Alberta contributed between $15 billion to $20 billion a year in equalization payments to Ottawa. In fact, on average, that figure is $2 billion per year.Feb 18, 2016
Equalization panel aims to find fairness for Alberta | CBC News - CBC.ca
www.cbc.ca/news/canada/.../equalization-panel-aims-fairness-for-alberta-1.3453666
看看清楚阿尔伯塔到底帮衬过全国多少钱!
阿尔伯塔森林大火,阿尔伯塔石油触底,加拿大全国又帮衬过AB省多少钱? 数字为零!
拿补贴的时候不手软,不说谢谢,拿完了补贴长壮实了,就开始对恩人拳打脚踢了?还真有能耐啊,BC!

Snowbat : 2018-04-14#146
他以为就是私家车加个油这么简单:海运,航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 都要用油。 另外温哥华岛,kamloops以南的bc内陆地区也会瘫痪。

切断供油可以说两个省会同归于尽。
不会的,AB的油还可以往东边卖,或者直接走蒙大拿卖原油去美国提炼。只不过利润大幅减少,全部送给美国人赚走了。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47
我为什么说shimale是个坏逼呢,他在航空行业,明明知道温哥华机场在建的一个巨型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他一个字也不提及。一勺煤油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温哥华机场扩建的巨型煤油储油罐,也是在海边也是在地震带上,那么你这傻逼怎么一个字也不提?

看图说话,蓝圈是温哥华机场现有的储油罐,在机场边上,容量相当于1500台大型油罐车。红圈是要新建的储油罐,在飞沙河边,容量相当于3000台大型油罐车。这两个油罐的容量,相当于跨山管道现在一天的运输量。而把油从扩建的油罐运往机场,要穿过整个列治文市包括一大片居民区。请仔细看连接红圈和蓝圈的紫色黄色线路。

我就想问一句,机场输油管道和机场巨型油罐所在的列治文市政府和部分列治文市民也反对这个工程,为什么BC省政府还是批准了这个项目?

https://www.richmond.ca/__shared/assets/_2_YVR_Fuel_Delivery_Project_Enviro_Assessment44228.pdf

浏览附件492668

浏览附件492669
我想你把概念搞混了,列治文属于bc省,属于省管辖,事关bc省的利益,省政府当然有权做出批准决定,而阿省的油管对bc省弊大于利,那么省政府做出拒绝决定也无可厚非,我在自家后院建排污管道,并不意味着我也一定要同意邻居家得排污管道通到我家,对不对?

山中幸盛 : 2018-04-14#148
我想你把概念搞混了,列治文属于bc省,属于省管辖,事关bc省的利益,省政府当然有权做出批准决定,而阿省的油管对bc省弊大于利,那么省政府做出拒绝决定也无可厚非,我在自家后院建排污管道,并不意味着我也一定要同意邻居家得排污管道通到我家,对不对?

列治文是bc省的,bc管辖权限下的项目列治文无权反对

bc是联邦的,联邦管辖权限下的项目bc也无权反对

嗯,你看你们双标玩得多溜,按你们的说法,机场油库一样有泄露风险,怎么就不闭口不提'生态灾难'?

山中幸盛 : 2018-04-14#149
我想你把概念搞混了,列治文属于bc省,属于省管辖,事关bc省的利益,省政府当然有权做出批准决定,而阿省的油管对bc省弊大于利,那么省政府做出拒绝决定也无可厚非,我在自家后院建排污管道,并不意味着我也一定要同意邻居家得排污管道通到我家,对不对?

你类比例子也举得不对,邻居家的管道要从你家地下通过,你没有权力反对的。各省的市政法规,土地法规,municipal government act, local government act,survey act, land title act 赋予市政在私人土地上注册utility right of way的权力

SunnyV : 2018-04-14#150
用脑子想想,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来回2个小时。你这一箱油下来,时间成本是多少?当然,你还可以顺带购物,那也是要交税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么做,估计BC经济崩溃已经不远了。严格上讲你加的油也应该要交税(关税,GST/PST, 碳税),不交税就是偷税,你还很自豪的样子。

一年BC有多少人出入美国?你讲的可能是一小部分人低收入人群的事实。你让Victoria的也去美国加油?
你以为没阿省的石油。BC不能从其它途径进口石油了吗?我们每次去加油都在车上放几个桶。去一次足够用二个月的。而且美国的油真的很便宜。

proman : 2018-04-14#151
BC省是地震高危地区,而且9级以上地震,说发生就会发生。
不知道如果发生大地震,输油管道能否及时关闭?不会出现电力故障或者机械故障吗?

游客_ : 2018-04-14#152
你以为没阿省的石油。BC不能从其它途径进口石油了吗?我们每次去加油都在车上放几个桶。去一次足够用二个月的。而且美国的油真的很便宜。

希望你讲一些逻辑。我没有说BC不能从其它途径进口石油。我说的是因为历史原因,BC在法律上和道义上有支持oil pipeline的义务。详细见我给你的另一个回帖。
你是不知道BC早在1953年就有Oil Pipeline了?你是不理解什么是毁灭性吧?核爆是毁灭性,油管破裂最多可以说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灾难性。无论如何,无法改变管道运输是最安全的原油运输方式的事实。

The new proposed pipeline is along with the existing pipeline. BC在油管沿线大搞建设,不正是说明了群众对pipeline安全性的认可吗?

在历史上,BC是穷乡僻壤。BC加入加拿大联邦开出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求联邦出钱出力修建铁路。BC跨省公路也是联邦资助的。BC每年还接受Equalization payments,其中有Alberta很大的贡献。支持oil pipeline可以说是BC的法定义务。现在出来嫌oil脏,有脸么?绿茶表是什么来着?

至于你自己去美国加油,还带几个油桶,只能说明你自己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风险。想想所有美加边境过往的车辆都带着几个“汽油炸弹”风驰电致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风险。以你的作为,再来谈oil pipleline的风险,有双标和可笑的成分。我再用原帖回复你一下。到此为止。

用脑子想想,不到一个小时就出境了,来回2个小时。你这一箱油下来,时间成本是多少?当然,你还可以顺带购物,那也是要交税的。如果所有的人都这么做,估计BC经济崩溃已经不远了。严格上讲你加的油也应该要交税(关税,GST/PST, 碳税),不交税就是偷税,你还很自豪的样子。

一年BC有多少人出入美国?你讲的可能是一小部分人低收入人群的事实。你让Victoria的也去美国加油?

山中幸盛 : 2018-04-14#153
BC省是地震高危地区,而且9级以上地震,说发生就会发生。
不知道如果发生大地震,输油管道能否及时关闭?不会出现电力故障或者机械故障吗?

管道输送是靠加压的,每隔一段距离有加压站,传感器感知到地震,即使小型的,控制中心和加压站也会立即知道,会视情况停止加压。即使真的某一段管道破裂,没有压力了,油也不会源源不断泄露出来。如果真的发生灭绝级别的地震,海边的机场巨型油罐,温哥华半径200公里以内的五个炼化厂,都会被无差别毁灭。

阿拉斯加的经验表明,管道可以经受住7.9级的地震。人口密集区域的地震, 95年神户大阪,94年洛杉矶,管道也出现过泄漏,但没有造成所谓的生态灾难。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54
列治文是bc省的,bc管辖权限下的项目列治文无权反对

bc是联邦的,联邦管辖权限下的项目bc也无权反对

嗯,你看你们双标玩得多溜,按你们的说法,机场油库一样有泄露风险,怎么就不闭口不提'生态灾难'?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联邦和省,省和市的权利关系能一样?既然无权反对,那么还叽歪啥劲,直接开建就是了,搞得阿省油蹦又跳的要断油?
双标?bc省为自己省的利益开建项目,和外省为了自己的利益经过bc省建项目,是一回事?你不会以为要环保就不吃饭了吧?我在自己家建排污管道,当然是为了我家的需要,邻居不会说你们家的管道有污染可能,因此我往你们家建一条你也应该同意,否则你就是双标,什么逻辑?

山中幸盛 : 2018-04-14#155
我想你把概念搞混了,列治文属于bc省,属于省管辖,事关bc省的利益,省政府当然有权做出批准决定,而阿省的油管对bc省弊大于利,那么省政府做出拒绝决定也无可厚非,我在自家后院建排污管道,并不意味着我也一定要同意邻居家得排污管道通到我家,对不对?

再问你个问题:

你有一片私人农场,你家地底下发现了一个油田,而地下资源的所有权是王室的,实际操作中,省政府是crown的代理人。

省政府把你家农场地下的采油权拍卖给某油公司。油公司必须到你家农场上安装磕头机并且在你家地上修一条管道把油运出去。

你很不爽,不想别人过来打井,更不想让他们建管道。那么问题来了,油公司的卡车到了你家农场门口,你能不让人家进来吗?

游客_ : 2018-04-14#156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联邦和省,省和市的权利关系能一样?既然无权反对,那么还叽歪啥劲,直接开建就是了,搞得阿省油蹦又跳的要断油?
双标?bc省为自己省的利益开建项目,和外省为了自己的利益经过bc省建项目,是一回事?你不会以为要环保就不吃饭了吧?我在自己家建排污管道,当然是为了我家的需要,邻居不会说你们家的管道有污染可能,因此我往你们家建一条你也应该同意,否则你就是双标,什么逻辑?

说的就是BC叽歪啥劲。本身BC在法律上和道义上有支持oil pipeline的义务。只是BC的政客和有些民众双标,以环境的名义做搅屎棍,Abuse民主和法律程序,到头来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以拖其它省份的后退为乐。下面的帖子也送给你。

你是不知道BC早在1953年就有Oil Pipeline了?你是不理解什么是毁灭性吧?核爆是毁灭性,油管破裂最多可以说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灾难性。无论如何,无法改变管道运输是最安全的原油运输方式的事实。

The new proposed pipeline is along with the existing pipeline. BC在油管沿线大搞建设,不正是说明了群众对pipeline安全性的认可吗?

在历史上,BC是穷乡僻壤。BC加入加拿大联邦开出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求联邦出钱出力修建铁路。BC跨省公路也是联邦资助的。BC每年还接受Equalization payments,其中有Alberta很大的贡献。支持oil pipeline可以说是BC的法定义务。现在出来嫌oil脏,有脸么?绿茶表是什么来着?

abcba : 2018-04-14#157
再讲一遍,很多人不明白,问题的根本在于具体这条油管不适合建,BC不想要,不用扯原始社会啥的,没这条管,甚至没有AB的油,也不会回到原始社会。

你不要引用我了, 不想和你讨论问题.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58
再问你个问题:

你有一片私人农场,你家地底下发现了一个油田,而地下资源的所有权是王室的,实际操作中,省政府是crown的代理人。

省政府把你家农场地下的采油权拍卖给某油公司。油公司必须到你家农场上安装磕头机并且在你家地上修一条管道把油运出去。

你很不爽,不想别人过来打井,更不想让他们建管道。那么问题来了,油公司的卡车到了你家农场门口,你能不让人家进来吗?
你的举例不恰当,应该邻居家发现了石油要卖钱,之前是用交通工具运,后来跟我说要多赚钱,因此要修一条输油管道经过我家,你说我有没有权拒绝?

山中幸盛 : 2018-04-14#159
既然无权反对,那么还叽歪啥劲,直接开建就是了,搞得阿省油蹦又跳的要断油?

继续科普一下

transmoutain的管道本身是联邦管辖的。但是不可能用直升机从空中建吧。

建造的过程中,管道工程的人员和车辆需要在管道土地及其周边施工,必须在紧邻管道土地的其他业主的地盘上取得temporary workspace的使用权,期限大约是一到两年,临时地存放工具材料土方等等。

如果管道边上的土地是crown land 需要省政府的authorization,一般是一封授权信同意管道施工临时使用这片地方。此外还有零零总总的各种地方性的permit,license等等,比如砍树,临时占用市政的街道 license of occupation,跨越河流时的crossing permit....

联邦批准的项目,地方政府有法律责任不得阻挠。类似的例子,手机公司要建通信塔,联邦政府批准之后,通信塔所在的市政不得以建筑安全为理由不给发建筑许可,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联邦有义务介入,否则手机公司可以上法庭控告地方政府甚至是联邦政府。

bc ndp省政府就面临被巨额索赔的法律风险。ndp的司法部长明确知道这一点,所以bc从来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我们不会批各种相关的地方许可,而且说需要再审查再研究才能发地方许可,企图用拖延法搞垮项目。

http://vancouversun.com/news/politi...ys-province-wont-delay-trans-mountain-permits

山中幸盛 : 2018-04-14#160
你的举例不恰当,应该邻居家发现了石油要卖钱,之前是用交通工具运,后来跟我说要多赚钱,因此要修一条输油管道经过我家,你说我有没有权拒绝?

即使油田在你邻居农场上,他把管道修出来,要路过你家,你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我那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你没有权力拒绝油公司进来打井。

我说的这些是土地法规的常识,不存在价值判断。如果不信你可以找专业人士问问看。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61
即使油田在你邻居农场上,他把管道修出来,要路过你家,你是没有权利拒绝的。

我那个问题的答案也是,你没有权力拒绝油公司进来打井。

我说的这些是土地法规的常识,不存在价值判断。如果不信你可以找专业人士问问看。
你还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关键,bc并没有禁止阿省运油,只是不同意加大管道这种方式,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现在不是不让你运,而是你为了多赚钱降低成本,却把麻烦丢给我,这是什么道理?
另外,你的例子也代表不了什么,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和联邦与省的关系,能是一回事?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62
继续科普一下

transmoutain的管道本身是联邦管辖的。但是不可能用直升机从空中建吧。

建造的过程中,管道工程的人员和车辆需要在管道土地及其周边施工,必须在紧邻管道土地的其他业主的地盘上取得temporary workspace的使用权,期限大约是一到两年,临时地存放工具材料土方等等。

如果管道边上的土地是crown land 需要省政府的authorization,一般是一封授权信同意管道施工临时使用这片地方。此外还有零零总总的各种地方性的permit,license等等,比如砍树,临时占用市政的街道 license of occupation,跨越河流时的crossing permit....

联邦批准的项目,地方政府有法律责任不得阻挠。类似的例子,手机公司要建通信塔,联邦政府批准之后,通信塔所在的市政不得以建筑安全为理由不给发建筑许可,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联邦有义务介入,否则手机公司可以上法庭控告地方政府甚至是联邦政府。

bc ndp省政府就面临被巨额索赔的法律风险。ndp的司法部长明确知道这一点,所以bc从来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我们不会批各种相关的地方许可,而且说需要再审查再研究才能发地方许可,企图用拖延法搞垮项目。

http://vancouversun.com/news/politi...ys-province-wont-delay-trans-mountain-permits
ok 回头我做下功课!

山中幸盛 : 2018-04-14#163
你还是没有搞清楚问题的关键,bc并没有禁止阿省运油,只是不同意加大管道这种方式,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现在不是不让你运,而是你为了多赚钱降低成本,却把麻烦丢给我,这是什么道理?

同不同意的权力是在联邦能源局neb和联邦内阁。

bc省政府的意见已经在联邦能源局过去几年的审批过程中征询过了,简惠芝政府的意见和原住民的反馈以construction conditions的形式写入到能源局的permit中。

因为省选举换了省政府,bc新的省政府就要推倒neb下发的联邦许可? 你是这个意思吗?

而且对那些配套的地方性许可,ndp也没敢直接说不批准,(它如果敢直接这么说,等于直接给管道公司以诉讼口实,数十亿的赔偿跑不掉的),而是只说需要再多花时间review,用拖延术搞垮项目。

山中幸盛 : 2018-04-14#164
ok 回头我做下功课!

我很耐心地在科普,因为这事上我觉得大部分人是认知不够,而非真的有什么恶意。

我说的那个土地access的法规问题,其实很有意思的,超过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一般人以为土地是我的,国王也不能进来,其实不是的。法律这么规定,有它背后的逻辑。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65
同不同意的权力是在联邦能源局neb和联邦内阁。

bc省政府的意见已经在联邦能源局过去几年的审批过程中征询过了,简惠芝政府的意见和原住民的反馈以construction conditions的形式写入到能源局的permit中。

因为省选举换了省政府,bc新的省政府就要推倒neb下发的联邦许可? 你是这个意思吗? 呵呵,bc ndp也不敢这么做,这太滑稽了。

而且对那些配套的地方性许可,ndp也没敢直接说不批准,(它如果敢直接这么说,等于直接给管道工程以诉讼口实,数十亿的赔偿跑不掉的),而是只说需要再多花时间review,用拖延术搞垮项目。
我觉得这事情,说白了背后应当还是利益分配问题,bc从这个项目收益少,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anyway,我没做功课,再辩就是瞎扯了,多谢科普!

blabla : 2018-04-14#166
我觉得这事情,说白了背后应当还是利益分配问题,bc从这个项目收益少,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anyway,我没做功课,再辩就是瞎扯了,多谢科普!

不是利益分配问题。实质是,BC NDP 是靠禄党的3个议席的支持坐上官位。现在BC 事实上是NDP 与禄党联合执政,没有禄党,目前的政府垮台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情。所以,严格意义上,现在是BC 禄党在执政。说搅屎棍绝不为过。这样的政府能搞好经济,天大的笑话。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67
不是利益分配问题。实质是,BC NDP 是靠禄党的3个议席的支持坐上官位。现在BC 事实上是NDP 与禄党联合执政,没有禄党,目前的政府垮台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情。所以,严格意义上,现在是BC 禄党在执政。说搅屎棍绝不为过。这样的政府能搞好经济,天大的笑话。
绿党拒绝的原因?

blabla : 2018-04-14#168
绿党拒绝的原因?

通常见到与听到的: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地震带,泄油。。。)个人认为禄党及反建油管人都犯了个大忌:

开口闭口代表省民,二是过于夸大了风险及强调绝对安全。

反对建油管的人士常用的二个理由:

1,代表BC 省民;
2,油管输油不能做到绝对安全。(地震带,泄油)

第一条就不用反驳了
第二条就更可笑。做到绝对安全。说这话的人每分每秒都有生命风险。你吃的,你喝的,你敢保证无风险绝对安全?你站立的2尺地块,也会随时塌陷。。。你不活了。(大温属地震带,以环保人的说法,这里就不该有人类。生命总要比几桶油更重要吧)

客观地说,只要人们做到了在人类认知范围合理的严格的能做到的全部安全举措就可以了。做到绝对的安全,无风险事不仅不可能同时更做不到。真做到的话,人类社会一分一秒都无法运行。

油管建设纯属联邦专属管辖。而联邦能源局5年的环境评估的结论完全认可建设运行的安全风险问题。时至今日,工程所有过程合理,合法,合规,BC的环保党也就是为反而反,真的就是胡折腾。(就不用搅屎棍一词了)

游客_ : 2018-04-14#169
我觉得这事情,说白了背后应当还是利益分配问题,bc从这个项目收益少,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anyway,我没做功课,再辩就是瞎扯了,多谢科普!

赞和敬佩你的态度!

不愿意和shi-he-ma辩论的原因是shi-he-ma只在乎输赢。

Chinada : 2018-04-14#170
输油管道有必要建,但是没有必要建在人口稠密的地方。

shi-ma-he : 2018-04-14#171
赞和敬佩你的态度!

不愿意和shi-he-ma辩论的原因是shi-he-ma只在乎输赢。
各舒己见,能有什么输赢,做人谁能不挨砖。

游客_ : 2018-04-14#172
各舒己见,能有什么输赢,做人谁能不挨砖。

挨砖是我最不在乎的。挨的砖多了,证明自己认识的偏差多或观点比较偏执。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73
赞和敬佩你的态度!

不愿意和shi-he-ma辩论的原因是shi-he-ma只在乎输赢。
说实话,我对加拿大政治历史和环境不熟悉,也没有太多了解,因此只是通过常识来判断,不懂没必要装懂,否则只会让别人笑话,感谢各位的解释,学习了很多知识!

shi-ma-he : 2018-04-14#174
挨砖是我最不在乎的。挨的砖多了,证明自己认识的偏差多或观点比较偏执。
有道理,跟俺媳妇批评得一致。今后多哈哈些,争取少挨几下。虽然俺也不在乎滴。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4#175
不是利益分配问题。实质是,BC NDP 是靠禄党的3个议席的支持坐上官位。现在BC 事实上是NDP 与禄党联合执政,没有禄党,目前的政府垮台就是分分钟钟的事情。所以,严格意义上,现在是BC 禄党在执政。说搅屎棍绝不为过。这样的政府能搞好经济,天大的笑话。
说到点子上了,NDP真要在乎环保的话,不会两个省的NDP先打起来

山中幸盛 : 2018-04-14#176
说到点子上了,NDP真要在乎环保的话,不会两个省的NDP先打起来

各种偶然因素搅在一起,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去年省选,bc自由党只需要再多拿一个选区,就能拿到87个议席中的44个,组织多数党政府。

结果在comox选区,自由党的候选人仅仅以189票输给了ndp,所以自由党只有43票,而ndp和绿党加在一起44票。

只拿到3票的绿党,实际成为bc的执政党,极为罕见。如果投ndp的189个人,有95个人,改变主意,就不会形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可以说comox这个小城市的95个选民,一念之差,造成现在的宪政危机。这就是蝴蝶风暴。

shi-ma-he : 2018-04-14#177
NDP是在竞选阶段就说将阻止KM,因此现在是兑现承诺,并非因为绿党,尽管这方面两党意见雷同。
大温的环境是非常珍贵的,人口稠密生态复杂水质优良,又有大地震预期,是个不值得冒险的地方,所以我还有很多大温居民反对是必须的,这个真没法动摇。

山中幸盛 : 2018-04-14#178
加拿大媒体一贯对保守党和阿省没多少好话。但这次的争端,包括cbc和globe and mail这样的非常左翼的媒体,几乎一致站在联邦和阿省的立场。

这场管道争端,无论最后结局如何,影响远超过环保,能源这些议题。

首先是联邦是否有存在必要的宪政危机;

其次是资本该如何看待加拿大这个国家的政商环境,是一个尊重法律,敬畏规则,鼓励投资的自由市场国家,还是为政党私利,纵容民粹的拉美式国家。即使管道最后顺利建成,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对在这种环境的投资仍然会心存顾虑,不仅外来资本流失,本地资金也会逃走。。对BC NDP极为不满的,除了阿省能源业,更有bay street的金融资本。

资本外逃下的经济会成为什么状况,可以看看现在的委内瑞拉。虽然加拿大不至于沦为委国这种状况,但不是没可能成为第二个阿根廷/南非。

abx : 2018-04-14#179
Thanks for sha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your thoughts. No matter what, some of you won’t be happy to hear what I’m gonna say.
鉴于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岀于好奇,我在同事间也做了个小小的 survey。 我的问题一岀,立马得到了四个土生土长的白人同事的一致否决。
Unfortunately, these people represent the voices of the mainstream in BC, and their voices are louder.
所以,这个事情还真的有些不妙啊。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80
很多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是可以共存的,我一直对此心存异议,所谓的环境保护,只不过是延缓污染的速度而已,看看现如今的世界,所谓环境好的发达国家,也只不过将污染转移了而已,全球范围来看,污染的程度总体趋势是不断加重的。资本的属性就是逐利,不要幻想它可以自我约束,尤其是当资本能够操控权利的时候,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高速发展的经济,尤其是我们从中国过来的移民,已经有深刻的切肤之痛,因此,无论法律怎样,我还是倾向于不要建管道的意见!

游客_ : 2018-04-14#181
Thanks for sha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your thoughts. No matter what, some of you won’t be happy to hear what I’m gonna say.
鉴于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岀于好奇,我在同事间也做了个小小的 survey。 我的问题一岀,立马得到了四个土生土长的白人同事的一致否决。
Unfortunately, these people represent the voices of the mainstream in BC, and their voices are louder.
所以,这个事情还真的有些不妙啊。

这个事情不会那么顺利的解决。到现在都拖了多少年了。要不怎么说加拿大各省之间的合作比国际合作都难。

如果BC这次得逞,联邦法也就没有什么权威了。

abx : 2018-04-14#182
这个事情不会那么顺利的解决。到现在都拖了多少年了。要不怎么说加拿大各省之间的合作比国际合作都难。

如果BC这次得逞,联邦法也就没有什么权威了。
做为一个已经发展后的国家的国民,这边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已经摆脱了对金钱追求的强烈欲望。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随遇而安和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胜于经济的发展,不太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游客_ : 2018-04-14#183
做为一个已经发展后的国家的国民,这边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已经摆脱了对金钱追求的强烈欲望。因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随遇而安和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胜于经济的发展,不太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经济因素,我不相信BC的民众都是爱护环境的天使,Alberta的民众都是喜欢破坏环境的恶魔。我相信如果这油砂在BC,如果这pipeline关系到BC几百万的工作岗位,是BC的主要财政和各项福利的来源,BC照样要开发。

如果分你这些同事1万美金一年,或者你这些同事是在Alberta石油相关岗位工作的BC省民。Most of them may weight their own interest over the so sai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C开采起煤矿,森林来一点都不含糊,这些对环境和全球气候都有很大的影响。BC当时对LNG也是大张旗鼓,也要建pipeline,也要tanker。可惜LNG国际价格一路走低,不得不放弃。

shi-ma-he : 2018-04-14#184
不少事是基本可以叫BC保守党的BC自由党在任,但已经被选下台了。现在换了政府,改朝换代,不能清朝讲明朝的政策,方向转变顺应民意是正常的。

abx : 2018-04-14#185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经济因素,我不相信BC的民众都是爱护环境的天使,Alberta的民众都是喜欢破坏环境的恶魔。我相信如果这油砂在BC,BC照样要开发。

BC开采起煤矿,森林来一点都不含糊,这些对环境和全球气候都有很大的影响。BC当时对LNG也是大张旗鼓,也要建pipeline,也要tanker。可惜LNG国际价格一路走低,不得不放弃。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理解,在我家我想干嘛干嘛,你别人来干那可不行,要干我也得先考虑考虑是不是合适,不合适还是不行。
我看这个法官可不好做,怎么做都会招来骂声,同时也会得到赞誉。

游客_ : 2018-04-14#186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理解,在我家我想干嘛干嘛,你别人来干那可不行,要干我也得先考虑考虑是不是合适,不合适还是不行。
我看这个法官可不好做,怎么做都会招来骂,同时也会得到赞誉。

如果BC是独立的国家,当然可以拒绝修建pipeline. 但BC是加拿大联邦的一部分,BC这个家不光有省政府这个家长,还有联邦政府这个家长。修pipeline是联邦法管辖范围,BC没有权利阻挠。

现在是BC以环境为由阻挠。BC政府的观点是修管道不符合BC省民的利益。但忽略这是联邦法规定的,BC在法律上的义务。尽业务当然要付出代价。

遵守联邦法律是BC加入联邦时和联邦签订的合同。联邦也是付出代价的。很多民众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不考虑其他省份的利益和法律上的义务。大多数人其实是无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联邦层面的义务,根本不知道这个“合同”的存在。只想在联邦层面攫取利益,以环境为借口不想履行义务。

说难听点,BC的做法就是耍赖,胡搅蛮缠。

abx : 2018-04-14#187
再有,BC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是上天赐予加拿大的一块宝地。我在加拿大去的地方不是太多,中部省份的自然环境无法同BC相提并论。东部是我到加拿大的第一站,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准备今天夏天或秋天过去看看。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胜过BC的。所以,我也倾向于不是万不得已,还是先不要她吧。我对经济法律不是太懂,你们谁说的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上面的那些话,完全是从个人感情出发的。不过要是最终决定修了,我也会接受的。

游客_ : 2018-04-14#188
再有,BC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是上天赐予加拿大的一块宝地。我在加拿大去的地方不是太多,中部省份的自然环境无法同BC相提并论。东部是我到加拿大的第一站,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准备今天夏天或秋天过去看看。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胜过BC的。所以,我也倾向于不是万不得已,还是先不要她吧。我对经济法律不是太懂,你们谁说的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上面的那些话,完全是从个人感情出发的。不过要是最终决定修了,我也会接受的。

所有加拿大人都支持保护环境。pipeline有很多方案,现在联邦批准的就是到BC的方案。BC如果反对,应该在联邦环境审批期间做工作,而不是在联邦已经作出决定之后在跳出来反对。

BC上界政府想多分一点羹,现在的政府是想卡脖子,看能不能搞点利益(经济利益,选票之类)。政客的游戏,民意大多是他们的工具。

游客_ : 2018-04-14#189
再有,BC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是上天赐予加拿大的一块宝地。我在加拿大去的地方不是太多,中部省份的自然环境无法同BC相提并论。东部是我到加拿大的第一站,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准备今天夏天或秋天过去看看。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胜过BC的。所以,我也倾向于不是万不得已,还是先不要她吧。我对经济法律不是太懂,你们谁说的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上面的那些话,完全是从个人感情出发的。不过要是最终决定修了,我也会接受的。

BC的煤矿。砍伐森林,然后种上经济树种,破坏生态的多样性。不要把BC放在道德的制高点。更主要的原因是利益。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90
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经济因素,我不相信BC的民众都是爱护环境的天使,Alberta的民众都是喜欢破坏环境的恶魔。我相信如果这油砂在BC,BC照样要开发。

BC开采起煤矿,森林来一点都不含糊,这些对环境和全球气候都有很大的影响。BC当时对LNG也是大张旗鼓,也要建pipeline,也要tanker。可惜LNG国际价格一路走低,不得不放弃。
这个事情上说不好,如果说没收入和有收入会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赚5万和赚10万,对很多人来说,宁愿选择好的生活环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存在环境问题,就像核电和煤电,看起来核电清洁干净,看看福岛核泄漏吧,同样是人类过于自信,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这结果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同样的bc管道评估,抗风险能力到底怎样,只有天知道,到时候灾难的结果,还不是普通民众来承担?

山中幸盛 : 2018-04-14#191
所有加拿大人都支持保护环境。pipeline有很多方案,现在联邦批准的就是到BC的方案。BC如果反对,应该在联邦环境审批期间做工作,而不是在联邦已经作出决定之后在跳出来反对。

BC上界政府想多分一点羹,现在的政府是想卡脖子,看能不能搞点利益(经济利益,选票之类)。政客的游戏,民意大多是他们的工具。

扩建申请是2013年提交到联邦能源局的,审批花了四年时间,bc省和原住民意见都被考虑过了,2016年联邦能源局和土豆内阁批准了这个工程,permit中包括157个条件。bc当时的省政府对这些条件是满意的,简蕙芝曾经公开出来表态过。

2017年,管道公司准备开工,开工除了要联邦批准的管道permit,还需要地方给批准各种乱七八糟的配套批文,涉及砍树,交通,临时占用土地作为施工空间等等。按宪法,bc地方政府不得在配套批文上卡脖子。但bc省选,ndp和绿党上台,这时npd省政府和本拿比市政府开始玩拖延术,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开工。土豆政府装死不问不闻。管道公司耗不起,已经下了最后通牒,5月底没有解决方案,就不玩了。bc省政府会因为整黄这个项目面临巨额索赔。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92
如果BC是独立的国家,当然可以拒绝修建pipeline. 但BC是加拿大联邦的一部分,BC这个家不光有省政府这个家长,还有联邦政府这个家长。修pipeline是联邦法管辖范围,BC没有权利阻挠。

现在是BC以环境为由阻挠。BC政府的观点是修管道不符合BC省民的利益。但忽略这是联邦法规定的,BC在法律上的义务。尽业务当然要付出代价。

遵守联邦法律是BC加入联邦时和联邦签订的合同。联邦也是付出代价的。很多民众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不考虑其他省份的利益和法律上的义务。大多数人其实是无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联邦层面的义务,根本不知道这个“合同”的存在。只想在联邦层面攫取利益,以环境为借口不想履行义务。

说难听点,BC的做法就是耍赖,胡搅蛮缠。
虽然我不了解加拿大的法律,但是根据我的法律常识,联邦政府应该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吧?即是管路归联邦管辖,应该法律对其行为也会有约束,当然,具体的抗辩,还要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游客_ : 2018-04-14#193
所有加拿大人都支持保护环境。pipeline有很多方案,现在联邦批准的就是到BC的方案。BC如果反对,应该在联邦环境审批期间做工作,而不是在联邦已经作出决定之后在跳出来反对。

BC上界政府想多分一点羹,现在的政府是想卡脖子,看能不能搞点利益(经济利益,选票之类)。政客的游戏,民意大多是他们的工具。

BC省民现在跟着政府起哄,
这个事情上说不好,如果说没收入和有收入会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赚5万和赚10万,对很多人来说,宁愿选择好的生活环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存在环境问题,就像核电和煤电,看起来核电清洁干净,看看福岛核泄漏吧,同样是人类过于自信,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这结果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同样的bc管道评估,抗风险能力到底怎样,只有天知道,到时候灾难的结果,还不是普通民众来承担?

天灾,人祸,大地震,彗星撞地球。人类在这些灾难面前是渺小的,如果遇到这些灾难,管道破裂is the last thing that you may worry about。如果你担心这些,先向政府抗议把温哥华的炼油厂关了,机场附近的巨型储油罐也关了。

If the whole Victoria island is wiped out, do you care the leak?
If thousands of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is the leak that you cared the most?

总而言之,在联邦作出决定后,支持pipeline是BC的法定义务。管道运输同时可以减少通过BC的油罐车。leak的多少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BC已经有了50年的石油管道了,目前为止,安全是可以接受的。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4#194
扩建申请是2013年提交到联邦能源局的,审批花了四年时间,bc省和原住民意见都被考虑过了,2016年联邦能源局和土豆内阁批准了这个工程,permit中包括157个条件。bc当时的省政府对这些条件是满意的,简蕙芝曾经公开出来表态过。

2017年,管道公司准备开工,开工除了要联邦批准的管道permit,还需要地方给批准各种乱七八糟的配套批文,涉及砍树,交通,临时占用土地作为施工空间等等。按宪法,bc地方政府不得在配套批文上卡脖子。但bc省选,ndp和绿党上台,这时npd省政府和本拿比市政府开始玩拖延术,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开工。土豆政府装死不问不闻。管道公司耗不起,已经下了最后通牒,5月底没有解决方案,就不玩了。bc省政府会因为整黄这个项目面临巨额索赔。
这个事挺有意思,有时间可以作为案例研究一下!

山中幸盛 : 2018-04-14#195
这个事情上说不好,如果说没收入和有收入会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赚5万和赚10万,对很多人来说,宁愿选择好的生活环境!任何开发项目都会存在环境问题,就像核电和煤电,看起来核电清洁干净,看看福岛核泄漏吧,同样是人类过于自信,在大自然面前不堪一击,这结果不是人类可以承受的,同样的bc管道评估,抗风险能力到底怎样,只有天知道,到时候灾难的结果,还不是普通民众来承担?

同意你说的。但管道公司,人家已经通过了bc省的环境评估。bc省政府的网站上还有官方新闻稿:

https://news.gov.bc.ca/releases/2017ENV0001-000047

游客_ : 2018-04-14#196
再有,BC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是上天赐予加拿大的一块宝地。我在加拿大去的地方不是太多,中部省份的自然环境无法同BC相提并论。东部是我到加拿大的第一站,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准备今天夏天或秋天过去看看。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胜过BC的。所以,我也倾向于不是万不得已,还是先不要她吧。我对经济法律不是太懂,你们谁说的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上面的那些话,完全是从个人感情出发的。不过要是最终决定修了,我也会接受的。

总之,希望跟着抗议之前,希望多自我教育一下,起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和反对声音辩论起来也不会显得无知。

你们可以说:“这些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我们就是反对。” 我们抗议,集会就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意愿。只要合理合法,不伤害到你自己(比如被刑事控罪),我本人都没有意见。

游客_ : 2018-04-14#197
虽然我不了解加拿大的法律,但是根据我的法律常识,联邦政府应该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吧?即是管路归联邦管辖,应该法律对其行为也会有约束,当然,具体的抗辩,还要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当然是按规矩办事。BC在这件事上,在大原则上应该是给予支持,合法控制各项permits的条件。但政治从来不是这样运行的。互相使绊子是常态。

家园小千 : 2018-04-14#198
再有,BC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是上天赐予加拿大的一块宝地。我在加拿大去的地方不是太多,中部省份的自然环境无法同BC相提并论。东部是我到加拿大的第一站,印象已经很模糊了,准备今天夏天或秋天过去看看。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胜过BC的。所以,我也倾向于不是万不得已,还是先不要她吧。我对经济法律不是太懂,你们谁说的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上面的那些话,完全是从个人感情出发的。不过要是最终决定修了,我也会接受的。
你这个大温资深老居民,态度有些两面摇啊。

abx : 2018-04-14#199
我不喜欢情绪化的讨论,这跟华人不华人没有关系。我只是表达一下我对自己生活的这块地方关心和热爱。各位晚安!

shi-ma-he : 2018-04-14#200
绿党票房从百分之几跳上18%,和上届政府的业绩是分不开的。NDP政府有办法使伴子把这事弄黄弄没,支持率还会上升。

shi-ma-he : 2018-04-14#201
怎么没有自我点赞功能涅?没别人赞咱也可以自我鼓励一下。

山中幸盛 : 2018-04-14#202
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省政府说翻脸就翻脸,联邦不闻不问,投资人白白浪费几年,巨额前期投资打水漂。其他资本看到这种政商状况还敢过来吗?不管是不是能源业者,不管你是在ab还是bc,都会被波及。

abx : 2018-04-14#203
你这个大温资深老居民,态度有些两面摇啊。
住得长而已,但啥也不懂,跟着大家学习。一方面我希望加拿大各省、各省人民在经济发展上获益,一方面我又不希望对环境造成任何伤害。所以我说我是个感性的人,谁都能得到的支持。

山中幸盛 : 2018-04-14#204
绿党票房从百分之几跳上18%,和上届政府的业绩是分不开的。NDP政府有办法使伴子把这事弄黄弄没,支持率还会上升。

晒傻逼

山中幸盛 : 2018-04-14#205
怎么没有自我点赞功能涅?没别人赞咱也可以自我鼓励一下。

sb除了挂标语就是造谣,你发的东西有一点营养没?

家园小千 : 2018-04-14#206
我不喜欢情绪化的讨论,这跟华人不华人没有关系。我只是表达一下我对自己生活的这块地方关心和热爱。各位晚安!
7点就睡了?

游客_ : 2018-04-14#207
BC是北美最大的煤炭出口商。煤炭是污染最严重的fossil fuel,比oil sand污染还严重。BC一面出口污染最严重的煤炭,一面以环境为由反对最安全的石油运输。所以说环境只是BC的借口。

真正热爱环境的BC省民,应该支持oil sand, 要求省俯关闭本省的煤炭行业。或者至少应该先呼吁关闭BC的煤矿。毕竟Pipeline leaks对环境的破坏只是遥远的可能性,煤炭对环境的破坏是正在发生的。如果加拿大多出口些OIL,世界对煤炭的需求可能会减少一些。

环境保护主义活动家都同意温哥华在环境保护上就是伪君子hypocrite)。

http://nationalpost.com/news/politi...ly-is-north-americas-largest-exporter-of-coal
Yes, anti-pipeline Vancouver really is North America’s largest exporter of coal

Quote: "Lately, it’s one of the few things that oil boosters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tscan agree upon: Calling Vancouver a hypocrite for opposing carbon emissions while also being the continent’s largest coal port."

山中幸盛 : 2018-04-14#208
管道即使建成了,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损害是持久的。我不打算再参与讨论了,说得已经够多了。

家园小千 : 2018-04-14#209
都是资深强辩大人物,看看贴就能涨不少知识。

游客_ : 2018-04-14#210
管道即使建成了,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损害是持久的。我不打算再参与讨论了,说得已经够多了。

我也就说到这里了。Oil sand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还是从这个帖子学习了很多东西。感谢各位。

游客_ : 2018-04-14#211
不少事是基本可以叫BC保守党的BC自由党在任,但已经被选下台了。现在换了政府,改朝换代,不能清朝讲明朝的政策,方向转变顺应民意是正常的。

BC省府改朝换代,不能把前任政府对外的合同都撕毁了。如果前任政府签了建设site C十年期的合同,BC换了政府也不能撕毁合同啊。你也可以撕毁合同,最后还是省民为损失买单。

BC前任政府同意了环境评估,你不能换了政府就不认账了。Pipeline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如果取消,现在不知道最终谁会为损失买单。

游客_ : 2018-04-14#212
我不喜欢情绪化的讨论,这跟华人不华人没有关系。我只是表达一下我对自己生活的这块地方关心和热爱。各位晚安!

我也最讨厌以华人说事,因为人和人都不同。我有错,帖子改了。

shi-ma-he : 2018-04-14#213
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决定虽然终止有代价,但任何时候能回头也好过错误到底,买错股票也要斩仓。
别老说什么手欠的,本来是聊天或辫论,用这词会自损形象。

laox888 : 2018-04-14#214
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决定虽然终止有代价,但任何时候能回头也好过错误到底,买错股票也要斩仓。
别老说什么手欠的,本来是聊天或辫论,用这词会自损形象。
幼稚,没有法制观念。

游客_ : 2018-04-14#215
亡羊补牢,犹时未晚,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决定虽然终止有代价,但任何时候能回头也好过错误到底,买错股票也要斩仓。
别老说什么手欠的,本来是聊天或辫论,用这词会自损形象。

改了。

abx : 2018-04-14#216
我也最讨厌以华人说事,因为人和人都不同。我有错,帖子改了。
我非常理解你们说的,还有AB面临的困境。就如同BC只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一样,AB又何尝不是更在意自己的经济利益呢?BC人对自己家园的在意,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情感反应。自己的家自己都不 care,谁还会 Care 呢,对吧?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一天AB人民真的到了没饭吃的地步,我相信 BC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的,至少我肯定会投赞成票的。

laox888 : 2018-04-14#217
我非常理解你们说的,还有AB面临的困境。就如同BC只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一样,AB又何尝不是更在意自己的经济利益呢?BC人对自己家园的在意,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情感反应。自己的家自己都不 care,谁还会 Care 呢,对吧?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一天AB真的到了没饭吃的地步,我相信 BC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其实说这些有点晚了,要说应该很多年前就说。多年评估,联邦政府批准,BC省政府颁发环保批文之后BC想翻脸不认账,现在问题是还要不要法制和诚信的问题了。

shi-ma-he : 2018-04-14#218
幼稚,没有法制观念。
法制社会的法是互相制约的,只能找能使用的别的法来抵制,BC政府上庭也有一些法律工具可用,并且有陪审听证等人为叠加,以防止法的过度使用。这事还有得扯。虽然咱们属闲聊,但真正结果还未知数的。

laox888 : 2018-04-14#219
法制社会的法是互相制约的,并且有陪审听证等人为叠加,以防止法的过度使用。这事还有得扯。虽然咱们属闲聊,但真正结果还未知数的。
这么多年的听证还不够?另外,你举的买错股票斩仓例子也不对,你这不是斩仓,而是叫股票经纪买,下单后赖账。

laox888 : 2018-04-14#220
其实辩论这么多都没用,a deal is a deal.

shi-ma-he : 2018-04-14#221
这么多年的听证还不够?另外,你举的买错股票斩仓例子也不对,你这不是斩仓,而是叫股票经纪买,下单后赖账。
好吧,如果真后悔了,我希望能合法赖掉就行。补偿退赔经纪。

abx : 2018-04-14#222
其实说这些有点晚了,要说应该很多年前就说。多年评估,联邦政府批准,BC省政府颁发环保批文之后BC想翻脸不认账,现在问题是还要不要法制和诚信的问题了。
我不懂法律,但我相信你说的。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期间BC易主。

laox888 : 2018-04-14#223
我不懂法律,但我相信你说的。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期间BC易主。
易主也不能翻脸不认账。前任政府也是大家选出来的。

abx : 2018-04-14#224
刚刚听广播,如果我没有听错,小土豆明天找 Horgan 谈话。

abx : 2018-04-14#225
易主也不能翻脸不认账。前任政府也是大家选出来的。
没錯,那为什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laox888 : 2018-04-14#226
刚刚听广播,如果我没有听错,小土豆明天找 Horgan 谈话。
明天与两位省长开会。这事是联邦职权,现在讨论这么多已经很给祸根面子了。

游客_ : 2018-04-14#227
我为什么说shimale是个坏逼呢,他在航空行业,明明知道温哥华机场在建的一个巨型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他一个字也不提及。一勺煤油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温哥华机场扩建的巨型煤油储油罐,也是在海边也是在地震带上,那么你这傻逼怎么一个字也不提?

看图说话,蓝圈是温哥华机场现有的储油罐,在机场边上,容量相当于1500台大型油罐车。红圈是要新建的储油罐,在飞沙河边,容量相当于3000台大型油罐车。这两个油罐的容量,相当于跨山管道现在一天的运输量。而把油从扩建的油罐运往机场,要穿过整个列治文市包括一大片居民区。请仔细看连接红圈和蓝圈的紫色黄色线路。

我就想问一句,机场输油管道和机场巨型油罐所在的列治文市政府和部分列治文市民也反对这个工程,为什么BC省政府还是批准了这个项目?

https://www.richmond.ca/__shared/assets/_2_YVR_Fuel_Delivery_Project_Enviro_Assessment44228.pdf

浏览附件492668

浏览附件492669

没仔细看这个帖子。“红圈是要新建的储油罐,在飞沙河边,容量相当于3000台大型油罐车。这两个油罐的容量,相当于跨山管道现在一天的运输量。”
基本可以秒杀所有的以灾难和环境为借口的反对者。重磅!!

laox888 : 2018-04-14#228
没錯,那为什么说翻脸就翻脸呢?
这要问祸根。

laox888 : 2018-04-14#229
没仔细看这个帖子。“红圈是要新建的储油罐,在飞沙河边,容量相当于3000台大型油罐车。这两个油罐的容量,相当于跨山管道现在一天的运输量。”
基本可以秒杀所有的以灾难和环境为借口的反对者。重磅!!
其实这些储油罐里的油一旦外泄,他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相同数量的重油外泄所造成的危害。

laox888 : 2018-04-14#230
好吧,如果真后悔了,我希望能合法赖掉就行。补偿退赔经纪。
问题是,以后还有人敢给你下单吗?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4#231
sb除了挂标语就是造谣,你发的东西有一点营养没?
虽然不赞成骂人,但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信口雌黄,罔顾事实把管道扩容3倍直接说成7倍等等,被人指出也从不道歉和改正,令人不齿

abx : 2018-04-14#232
这要问祸根。
小土豆明天就约谈他。只是不知道到时候谁训谁。

游客_ : 2018-04-14#233
我非常理解你们说的,还有AB面临的困境。就如同BC只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一样,AB又何尝不是更在意自己的经济利益呢?BC人对自己家园的在意,完全是出于一种自然而朴素的情感反应。自己的家自己都不 care,谁还会 Care 呢,对吧?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一天AB人民真的到了没饭吃的地步,我相信 BC人民绝不会袖手旁观的,至少我肯定会投赞成票的。

加拿大根本不存在你的BC,我的Alberta。Alberta没饭吃,流动到其他城市都是分分钟的事情。BC海啸,地震同样可以流动到其他省份。这个自由是绝对保障的。

abx : 2018-04-14#234
加拿大根本不存在你的BC,我的Alberta。Alberta没饭吃,流动到其他城市都是分分钟的事情。BC海啸,地震同样可以流动到其他省份。这个自由是绝对保障的。
那现在还争什么呢?你的我的,都是大家伙儿的。

shi-ma-he : 2018-04-14#235
虽然不赞成骂人,但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信口雌黄,罔顾事实把管道扩容3倍直接说成7倍等等,被人指出也从不道歉和改正,令人不齿
你说的容量扩3倍正确,这个我有误解,因为是通过水域的运油船次会加七倍。Kinder Morgan: Pipeline expansion will increase tanker traffic nearly seven-fold。

shi-ma-he : 2018-04-14#236
问题是,以后还有人敢给你下单吗?
承担毁约责任还是好同志。商业中出现多了,只要依法认赔,信誉还不会太差。政府和商业团体间类似不能完成的转让收购等协议合约有很多,按条款认赔了的一方好象没有见到多少负面影响。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37
同意你说的。但管道公司,人家已经通过了bc省的环境评估。bc省政府的网站上还有官方新闻稿:

https://news.gov.bc.ca/releases/2017ENV0001-000047
就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如果说彗星撞地球,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地震带这种事情,可不算小概率事件,这是已经被人类社会所研究证明了的,bc省是,同样日本也是,日本人工作够严谨,对付自然灾害的经验也不能不说不丰富,偏偏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核电,结果不用说,只是地震海啸引起的泄露就让全世界颤抖了!加拿大政府还不接受教训,偏要在地震高危地区建输油管道,明显是过于自信,而根本不拿人民安危当回事。
说到机场附近建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相比,那个潜在的危害更大,这还要看相关的分析,说来有意思,还是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在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前,黄岛地区曾经还发生过油库爆炸事故,那次的事故损失程度远远不及输油管道爆炸这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输油管道建在人口密集区,根据管路分布广,能量传递迅速的特点,其破坏力不是储油设施所能比拟的。反过来再看联邦政府及以前的bc政府,还允许管道通过人口稠密区,为了利益竟然出卖人民的安全利益,真的是很无耻,在这一点上,我也倾向于反对意见!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5#238
就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如果说彗星撞地球,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地震带这种事情,可不算小概率事件,这是已经被人类社会所研究证明了的,bc省是,同样日本也是,日本人工作够严谨,对付自然灾害的经验也不能不说不丰富,偏偏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核电,结果不用说,只是地震海啸引起的泄露就让全世界颤抖了!加拿大政府还不接受教训,偏要在地震高危地区建输油管道,明显是过于自信,而根本不拿人民安危当回事。
说到机场附近建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相比,那个潜在的危害更大,这还要看相关的分析,说来有意思,还是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在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前,黄岛地区曾经还发生过油库爆炸事故,那次的事故损失程度远远不及输油管道爆炸这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输油管道建在人口密集区,根据管路分布广,能量传递迅速的特点,其破坏力不是储油设施所能比拟的。反过来再看联邦政府及以前的bc政府,为了利益竟然出卖人民的安全,真的是很无耻,在这一点上,我也倾向于反对意见!
你说的有道理,但前面人家说的机场输油管道通过的Richmond是人口更加稠密的地区,你所有的质疑也同样适用这条管道,但NDP省政府却批准了,这怎么不让人们感到现在NDP省政府的虚伪和政治考量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39
没仔细看这个帖子。“红圈是要新建的储油罐,在飞沙河边,容量相当于3000台大型油罐车。这两个油罐的容量,相当于跨山管道现在一天的运输量。”
基本可以秒杀所有的以灾难和环境为借口的反对者。重磅!!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40
你说的有道理,但前面人家说的机场输油管道通过的Richmond是人口更加稠密的地区,你所有的质疑也同样适用这条管道,但NDP省政府却批准了,这怎么不让人们感到现在NDP省政府的虚伪和政治考量
你参考一下我另外回帖的异议,另外对方说的是储油罐。

laox888 : 2018-04-15#241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此油非彼油。机场管道和储油罐装的是航空燃油jet fuel,啊省到BC的新管道输送的是重油(青岛繁华市区爆炸的是轻质原油)。航空燃油当然比重原油危险多了。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5#242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这个就是外行非专业的也能明白一点的是,储油罐里的油也是通过管道运到机场附近的,而且靠近菲沙河,危险更大,难道在大家眼里,运油罐油的管道不是运油管道?

游客_ : 2018-04-15#243
就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如果说彗星撞地球,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地震带这种事情,可不算小概率事件,这是已经被人类社会所研究证明了的,bc省是,同样日本也是,日本人工作够严谨,对付自然灾害的经验也不能不说不丰富,偏偏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核电,结果不用说,只是地震海啸引起的泄露就让全世界颤抖了!加拿大政府还不接受教训,偏要在地震高危地区建输油管道,明显是过于自信,而根本不拿人民安危当回事。
说到机场附近建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相比,那个潜在的危害更大,这还要看相关的分析,说来有意思,还是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在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前,黄岛地区曾经还发生过油库爆炸事故,那次的事故损失程度远远不及输油管道爆炸这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输油管道建在人口密集区,根据管路分布广,能量传递迅速的特点,其破坏力不是储油设施所能比拟的。反过来再看联邦政府及以前的bc政府,还允许管道通过人口稠密区,为了利益竟然出卖人民的安全利益,真的是很无耻,在这一点上,我也倾向于反对意见!

环境评估应该已经考虑到了你说的风险。如果有疑虑,这么在意,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申请调阅环境评估报告。估计很少个人有专业水平和精力review这些报告。再有环境评估是2016年前做的吧,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当时你没有关心,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在意油管的建设和环境影响。现在关心,已经晚了。任何阻挠油管的建设都是违法的,拖延也不行。Horgan却公开声称将使用任何的power去阻止这个项目。承建商已经威胁停止项目了,可能有权利诉讼争取数十亿加币的损失。Horgan现在就想通过司法程序拖延项目的进行。

Trudeau, Horgan, Notley明天(星期天)开会。联邦还是有很多大棒可以应用到BC的。包括:
1。走法庭程序。
2。下星期二,在参议院讨论并尝试确认石油管道“is a work for the general advantage of Canada.”如果通过,Horgan基本就没有任何手段了。现在舆论基本是支持联邦的。
3。 砍掉BC 41亿的联邦基础设施预算。

Alerbta星期一将讨论切断对BC的石油供应的动议。Alberta无后路可走,应该可以动用任何可以动用的手段just like Horgan stated。

IMO, there is no merits for Horgan to stir all these debacle other than to please the green party. Shame on him. And laugh at you (sorry). 因为Horgan是被绑架的,是政客,你是自愿的。

http://business.financialpost.com/c...-time-for-the-prime-minister-to-use-the-stick
quote:“The problem is Horgan has continued to threaten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top the project, while being dismissive of concerns he’s pushing the country into a constitutional crisis and exposing British Columbians to billions in liability if project proponent Kinder Morgan Canada Ltd. pulls out and sues to recover its losses.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halted work and threatened to walk away, blaming continuing harassment from the B.C. government.”
... ...
One of the big problems with Canada’s pipeline struggles is that it costs little or nothing to oppose them. The Prime Minister can fix that by making it clear on Sunday that opposition to a lawfully approved project – such as the one incited by Horgan — comes with consequences."unquote:

山中幸盛 : 2018-04-15#244
就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如果说彗星撞地球,算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地震带这种事情,可不算小概率事件,这是已经被人类社会所研究证明了的,bc省是,同样日本也是,日本人工作够严谨,对付自然灾害的经验也不能不说不丰富,偏偏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核电,结果不用说,只是地震海啸引起的泄露就让全世界颤抖了!加拿大政府还不接受教训,偏要在地震高危地区建输油管道,明显是过于自信,而根本不拿人民安危当回事。
说到机场附近建储油设施,和输油管道相比,那个潜在的危害更大,这还要看相关的分析,说来有意思,还是发生在青岛的事件,在黄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前,黄岛地区曾经还发生过油库爆炸事故,那次的事故损失程度远远不及输油管道爆炸这次,究其原因,是因为输油管道建在人口密集区,根据管路分布广,能量传递迅速的特点,其破坏力不是储油设施所能比拟的。反过来再看联邦政府及以前的bc政府,还允许管道通过人口稠密区,为了利益竟然出卖人民的安全利益,真的是很无耻,在这一点上,我也倾向于反对意见!

好吧,我再最后回复一次。

阿拉斯加管道,1970年代建成的,地震带上。

2002年, 7.9级的陆上地震发生在管道附近,没有任何泄露,见图。红星是震中,虚线是管道。

今年1月,同样7.9级的海底地震发生在阿拉斯加管道终端南边约400公里处,管道也没受到影响。

如果真的出现摧毁整段管道的地震,温哥华这个城市也不复存在了,周围的五个炼油厂,机场和温哥华岛和华盛顿州几个海军基地的储油罐也都得爆炸,无差别毁灭。

Geotechnical-affects-of-the-3-November-2002-M79-Denali-fault-earthquake-Peak-ground.png

游客_ : 2018-04-15#245
这个问题,要有专业比较,比较引发灾难时,是管道的损害大,还是储油罐的危害更大?是管道抗灾能力强,还是储油罐抗灾能力强?毕竟是两件不同的东西,建造的地方,结构完全不同,怎样能拿来类比?如果你能举例bc也有类似容量,性质特点,位置大致相同的输油管道存在,然后证明反对理由的牵强,这才有说服力!

同时我认可,储油罐可以作到更强的抗灾能力。油管全线做到一样级别的抗灾比较困难。

关键是你们关心的都是极端情况下的灾难。你不担心储油罐在极端情况下出事故(可能造成百倍于油管的泄露和损害),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偏偏担心油罐造成的影响。我可以给你hypocritical这个词吗?

shi-ma-he : 2018-04-15#246
也议两句这个机场的油管行不?拍砖可以别打脖子以上。刚好和我的工作地点沾边,也略知一二。
这个油管不用奇怪,也是前自由党政府的业绩。这是由于大约2011年左右,当时根据YVR机场的班次的迅速增加,预计到目前使用的两条供应链,从美国及本那比KM的煤油供应及机场储油管都将不足以供应机场航班,提出的为保障机场航煤供差的方案,当然也是有不少反对声音。所以机场方选择从沿99号公路东侧农田修个13公里管道,从bridgeport北侧西行进机场,基本避开了列志文的居民区。管道直接连接接收点和YVR储油罐,其油品只供机场航班使用。只在补充机场储油时开动工作,其它全时间段闲置,不是7X24的加压运行。关健是,这个储油量是温哥华这个起降级别的机场的刚需。在成品油中,煤油属于不易挥发,燃点高且相对稳定的油品,这个管道又只是按需间歇工作,(30厘米粗管道),所以阻力没那么大,最重要是它在2016年9月已经开动,干了一部分了,到明年就完工,已经无法改变了。从各方面真无从拿它比较KM。

shi-ma-he : 2018-04-15#247
YVR现在每天四五百航班起降,飞机加油每架次是十几到几十吨,需要机场储油能力一周到十天,超大油罐群是必需的,这个的确不能争议,只能尽可能满足安全标准。
PS,航空煤油是改良过的特种煤油,常温常压不燃不爆,燃点高,挥发很慢,不见得比原油危险。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48
最近忙的要死,根本没时间做功课,今晚上刚好有点时间,就顺便搜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算是大概有个了解。

根据我搜索的资料进行总结,康德摩根公司申请扩建输油管道,在项目介绍中说,横山油管扩建项目将帮助提升加拿大石油的价值,每个人都会受益。数以千计的建筑工人将在76亿元的施工项目中受益。石油供应商也能通过他们的产品获得更多收入。政府将从石油收入中提高税收,这些税收又将服务于全体加拿大人。据康德摩根估计,石油生产供应商的收入将在20年内增加735亿元,同时支付467亿元的税收和特许权使用费给联邦和省政府。
划重点:资本家为了赚钱,联邦政府和阿省也是为了赚钱,这就是联邦政府批准这个项目的根本动力。

横山输油管计划提交之初,遭到了BC省的强烈反对,BC省省长简蕙芝曾就横山油管扩建计划提出的5项条件:通过环境评估;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防御系统;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恢复系统;维护原住民的权利;BC省应获得公平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说就是,管道泄漏的风险要控制到最小,同时BC省不能白白承担了风险,还应该共享管道带来的经济利益。
划重点:BC前政府之所以能够同意,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赚钱。看了TM的分析报告,据称头二十年,BC可以分57亿,阿省可以分194亿。

总管道起始点在埃德蒙顿,经过贾斯伯,跨过卑诗省,终点是西桥(Westbridge)公司位于本拿比的储油终端;经过兰里、素里、高贵林、温哥华及本拿比等城市。https://www.wildernesscommittee.org/sites/all/files/KMpipelineroute_MetroVan_Map_Nov2014.pdf
划重点:该管线几乎横跨半个大温地区,沿途经过相当的人口稠密区。

主流声音针对该计划的抗议和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管道破裂的风险以及带来的污染和危险
如果输油管发生泄漏,温哥华沿岸超过10公里的海湾将受到污染,破坏史丹利公园、大部分海堤、海滩及其他海滨地区。除了危及数以万计以海洋及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工作以外,温哥华价值310亿元的可持续、洁净、绿色“品牌”,亦可能蒙受高达30亿元的损失,而整个大温将在70-100年内被有毒气体笼罩!BC省附近海域的逆戟鲸等海洋生物将会灭绝。事实上,穿越BC省境内的横山输油管曾发生过数十次泄露。
具体泄露的表格链接:http://hdb.m.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nid=18313341008496748678&n_type=-1&p_from=5








2007年7月24日,工人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凿穿一条原油管;不足半小时内,约25万公升黑色原油因压力像水柱般喷上高空,原油部分流进附近民居,另有约七万公升流进Burrard内湾。该事件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大量原油射入空气,射向房屋、汽车、草坪和道路,把周边地区草地变成了一个厚厚的、黑色的原油地毯。有约250名居民需要疏散,清理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






2013年6月12日康德摩根公司位于玛烈特(Merritt)一条油管漏出数桶燃油,估计泄漏的燃油约有4000公升,公司因此而被迫关闭油管。



划重点:由此可见,输油管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安全,该公司的管理手段也未必那么令人放心,上面的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油轮交通压力增大
目前通过横山输油管道从阿尔伯塔省输送的30万桶石油每周需要大约1到2艘油轮,才能将储存的石油从西桥海运码头运往国外市场。而扩建计划将管道的运输能力增加两倍,意味着通过布拉德湾的温哥华市油轮运输量将增加到每周高达10艘。
这是环保团体、当地旅游业者、原住民和依靠BC省西海岸水域发展经济的行业不愿看到的,增加的油轮意味着更多的石油泄漏的风险,给水域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3.扩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加工,释放更多温室气体
油管扩建将阿尔伯塔省资源运输到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同时势必会增加在北阿尔伯塔省经营的油砂公司的开采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当油砂被加工并制成汽油等产品时,在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受到持续关注。根据大多数研究,制一桶油砂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常规制一桶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3至4倍。阿尔伯塔油砂是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许多人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输油管道的扩张会长期助力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4.储油罐若失火,后果严重
最早的一批反对油管项目游行是在本拿比山举行,这包括了很多SFU的师生。油管的最后一段对SFU大学呈现“包围”之势。该校发表报告,指扩建输油管威胁3.5万师生的性命安全,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原本设立在本拿比山脚的储油罐增长了一倍。
康德摩根计划将目前13个储油槽扩至26个,而且每个油槽容量也有所增加,使储油设施容量从目前的160万桶,增至550万桶,将严重威胁sfu的师生以及周围住户的安全。
有本拿比消防队员曾称,一旦储油罐失火,由于同一地点多达26个,将无法及时扑灭,只有让储油罐烧光,产生的浓烟可能长达4天,届时主要道路必将封闭,住在山上的住户和师生仅能徒步下山。

以我的观点,这典型的是资本绑架权力的表现,石油巨头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他才不会在乎你加拿大的环境和未来,更不会在乎加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联邦政府和各地省政府,追求的是政绩,保的是位子,为石油这种夕阳产业大兴土木,却忽视未来的环境埋下的隐患,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加拿大国家利益?

我倒是真的很佩服bc省政府的行为,其实他们何必较这个真呢?和联邦政府合作,既有利益分,又能获取政治资源,何必要把自己逼到角落呢?像前任政府那样多好,好像NDP竞选的纲领之一就是要阻止管线项目的进行,现在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样言而有信的行为,不值得尊敬?

我还没时间研究联邦的法律体系,有时间一定补上,不过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根据职权做出的规定,各地省政府如果已承诺遵守,就应当严格遵守执行,即使是并不认可这个行为,至少保证国家的信誉,这倒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另外再啰嗦一句,合理地利用法律的规则,没有任何不可以,这也是策略之一,比如你起诉我,我可以利用法律规则合理的拖延时间,最后将你拖垮或妥协,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49
同时我认可,储油罐可以作到更强的抗灾能力。油管全线做到一样级别的抗灾比较困难。

关键是你们关心的都是极端情况下的灾难。你不担心储油罐在极端情况下出事故(可能造成百倍于油管的泄露和损害),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偏偏担心油罐造成的影响。我可以给你hypocritical这个词吗?
现实生活中考虑问题,基本上是程度的高低,而不是事件的有无。举个简单的例子,储油罐是点,而输油管道是线,同样的项目安全评估,自然会有接受的程度,如果以满分10分为标准,储油罐的安全综合系数是8,我能承受的底线是6,那么这个项目为什么不可以进行?换而言之,如果相同的情况下,输油管道的安全综合系数是5,低于我能承受的底线,那我为什么要支持?同样,我的地区是地震频发地带,当然地震未必就一定会造成损害的发生,过去未发生,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至少这种几率很高,如果损害一旦发生,假如经过评估储油罐波及10个人,输油管道波及1000个人,那么我否定危害严重的有什么错吗?这就是我的逻辑方式,任何的危害后果,不能低于我能接受的范围,更何况,储油罐是我所必需的,那输油管路也是我必需的?
就像我家的孩子在我的肚皮上蹦,你过来说,让我也蹦几下,我说不行,你说为什么不行?你看你不是也让你家的孩子蹦了吗?我可以给你hypocritical这个词吗?我的孩子的体重和动作幅度,经过我的评估,对我造成的潜在伤害很小,即使出现,我认为也可以承受,而你一个成人,体重和动作幅度经过我的评估,有可能对我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我没法承担,因此我当然会拒绝,更何况我是为了满足我孩子快乐的需要,对于你我又没有这个义务,为什么要同意你的要求呢?这么说,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意思?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50
环境评估应该已经考虑到了你说的风险。如果有疑虑,这么在意,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申请调阅环境评估报告。估计很少个人有专业水平和精力review这些报告。再有环境评估是2016年前做的吧,这些又不是什么秘密,当时你没有关心,说明你并不是真的在意油管的建设和环境影响。现在关心,已经晚了。任何阻挠油管的建设都是违法的,拖延也不行。Horgan却公开声称将使用任何的power去阻止这个项目。承建商已经威胁停止项目了,可能有权利诉讼争取数十亿加币的损失。Horgan现在就想通过司法程序拖延项目的进行。

Trudeau, Horgan, Notley明天(星期天)开会。联邦还是有很多大棒可以应用到BC的。包括:
1。走法庭程序。
2。下星期二,在参议院讨论并尝试确认石油管道“is a work for the general advantage of Canada.”如果通过,Horgan基本就没有任何手段了。现在舆论基本是支持联邦的。
3。 砍掉BC 41亿的联邦基础设施预算。

Alerbta星期一将讨论切断对BC的石油供应的动议。Alberta无后路可走,应该可以动用任何可以动用的手段just like Horgan stated。

IMO, there is no merits for Horgan to stir all these debacle other than to please the green party. Shame on him. And laugh at you (sorry). 因为Horgan是被绑架的,是政客,你是自愿的。

http://business.financialpost.com/c...-time-for-the-prime-minister-to-use-the-stick
quote:“The problem is Horgan has continued to threaten to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top the project, while being dismissive of concerns he’s pushing the country into a constitutional crisis and exposing British Columbians to billions in liability if project proponent Kinder Morgan Canada Ltd. pulls out and sues to recover its losses. The company has already halted work and threatened to walk away, blaming continuing harassment from the B.C. government.”
... ...
One of the big problems with Canada’s pipeline struggles is that it costs little or nothing to oppose them. The Prime Minister can fix that by making it clear on Sunday that opposition to a lawfully approved project – such as the one incited by Horgan — comes with consequences."unquote:
这些事情,都需要时间的,就怕联邦政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51
这个就是外行非专业的也能明白一点的是,储油罐里的油也是通过管道运到机场附近的,而且靠近菲沙河,危险更大,难道在大家眼里,运油罐油的管道不是运油管道?
参见石马河的解释帖子。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52
此油非彼油。机场管道和储油罐装的是航空燃油jet fuel,啊省到BC的新管道输送的是重油(青岛繁华市区爆炸的是轻质原油)。航空燃油当然比重原油危险多了。
我认为不能单纯比油的安全性,还要看储存的地点,范围,使用性质,监管手段等等,就像一个50公斤的人压在你身上,也许你会没事,但是换作他以一百米冲刺的速度撞到你身上,恐怕你就有可能会受伤。

山中幸盛 : 2018-04-15#253
YVR现在每天四五百航班起降,飞机加油每架次是十几到几十吨,需要机场储油能力一周到十天,超大油罐群是必需的,这个的确不能争议,只能尽可能满足安全标准。
PS,航空煤油是改良过的特种煤油,常温常压不燃不爆,燃点高,挥发很慢,不见得比原油危险。

原油储运危险,煤油就就安全?

机场煤油全部来自阿省供应,八成直接来自是阿省炼化厂,两成来自本那笔炼化厂 ,原料也来自阿省。你不要阿省的管道,这些储油罐的油从哪里来?

机场航班增加,所以要扩容储油罐三倍。那凭什么认为别的行业对油的需求就没有增长?

双标玩得真溜,我在的行业需要油,就可以建,'必需的',别的就不行。

谣棍的日常用语:不见得。

hypocrite at its finest

山中幸盛 : 2018-04-15#254
最近忙的要死,根本没时间做功课,今晚上刚好有点时间,就顺便搜了一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算是大概有个了解。

根据我搜索的资料进行总结,康德摩根公司申请扩建输油管道,在项目介绍中说,横山油管扩建项目将帮助提升加拿大石油的价值,每个人都会受益。数以千计的建筑工人将在76亿元的施工项目中受益。石油供应商也能通过他们的产品获得更多收入。政府将从石油收入中提高税收,这些税收又将服务于全体加拿大人。据康德摩根估计,石油生产供应商的收入将在20年内增加735亿元,同时支付467亿元的税收和特许权使用费给联邦和省政府。
划重点:资本家为了赚钱,联邦政府和阿省也是为了赚钱,这就是联邦政府批准这个项目的根本动力。

横山输油管计划提交之初,遭到了BC省的强烈反对,BC省省长简蕙芝曾就横山油管扩建计划提出的5项条件:通过环境评估;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防御系统;创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和陆地原油泄漏恢复系统;维护原住民的权利;BC省应获得公平的经济效益。简单来说就是,管道泄漏的风险要控制到最小,同时BC省不能白白承担了风险,还应该共享管道带来的经济利益。
划重点:BC前政府之所以能够同意,归根到底也是为了赚钱。看了TM的分析报告,据称头二十年,BC可以分57亿,阿省可以分194亿。

总管道起始点在埃德蒙顿,经过贾斯伯,跨过卑诗省,终点是西桥(Westbridge)公司位于本拿比的储油终端;经过兰里、素里、高贵林、温哥华及本拿比等城市。https://www.wildernesscommittee.org/sites/all/files/KMpipelineroute_MetroVan_Map_Nov2014.pdf
划重点:该管线几乎横跨半个大温地区,沿途经过相当的人口稠密区。

主流声音针对该计划的抗议和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管道破裂的风险以及带来的污染和危险
如果输油管发生泄漏,温哥华沿岸超过10公里的海湾将受到污染,破坏史丹利公园、大部分海堤、海滩及其他海滨地区。除了危及数以万计以海洋及绿色经济为基础的工作以外,温哥华价值310亿元的可持续、洁净、绿色“品牌”,亦可能蒙受高达30亿元的损失,而整个大温将在70-100年内被有毒气体笼罩!BC省附近海域的逆戟鲸等海洋生物将会灭绝。事实上,穿越BC省境内的横山输油管曾发生过数十次泄露。
具体泄露的表格链接:http://hdb.m.baidu.com/feed/data/landingpage?nid=18313341008496748678&n_type=-1&p_from=5








2007年7月24日,工人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凿穿一条原油管;不足半小时内,约25万公升黑色原油因压力像水柱般喷上高空,原油部分流进附近民居,另有约七万公升流进Burrard内湾。该事件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大量原油射入空气,射向房屋、汽车、草坪和道路,把周边地区草地变成了一个厚厚的、黑色的原油地毯。有约250名居民需要疏散,清理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






2013年6月12日康德摩根公司位于玛烈特(Merritt)一条油管漏出数桶燃油,估计泄漏的燃油约有4000公升,公司因此而被迫关闭油管。



划重点:由此可见,输油管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安全,该公司的管理手段也未必那么令人放心,上面的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油轮交通压力增大
目前通过横山输油管道从阿尔伯塔省输送的30万桶石油每周需要大约1到2艘油轮,才能将储存的石油从西桥海运码头运往国外市场。而扩建计划将管道的运输能力增加两倍,意味着通过布拉德湾的温哥华市油轮运输量将增加到每周高达10艘。
这是环保团体、当地旅游业者、原住民和依靠BC省西海岸水域发展经济的行业不愿看到的,增加的油轮意味着更多的石油泄漏的风险,给水域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3.扩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加工,释放更多温室气体
油管扩建将阿尔伯塔省资源运输到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同时势必会增加在北阿尔伯塔省经营的油砂公司的开采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当油砂被加工并制成汽油等产品时,在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受到持续关注。根据大多数研究,制一桶油砂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常规制一桶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高3至4倍。阿尔伯塔油砂是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许多人担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输油管道的扩张会长期助力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4.储油罐若失火,后果严重
最早的一批反对油管项目游行是在本拿比山举行,这包括了很多SFU的师生。油管的最后一段对SFU大学呈现“包围”之势。该校发表报告,指扩建输油管威胁3.5万师生的性命安全,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原本设立在本拿比山脚的储油罐增长了一倍。
康德摩根计划将目前13个储油槽扩至26个,而且每个油槽容量也有所增加,使储油设施容量从目前的160万桶,增至550万桶,将严重威胁sfu的师生以及周围住户的安全。
有本拿比消防队员曾称,一旦储油罐失火,由于同一地点多达26个,将无法及时扑灭,只有让储油罐烧光,产生的浓烟可能长达4天,届时主要道路必将封闭,住在山上的住户和师生仅能徒步下山。

以我的观点,这典型的是资本绑架权力的表现,石油巨头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他才不会在乎你加拿大的环境和未来,更不会在乎加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联邦政府和各地省政府,追求的是政绩,保的是位子,为石油这种夕阳产业大兴土木,却忽视未来的环境埋下的隐患,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加拿大国家利益?

我倒是真的很佩服bc省政府的行为,其实他们何必较这个真呢?和联邦政府合作,既有利益分,又能获取政治资源,何必要把自己逼到角落呢?像前任政府那样多好,好像NDP竞选的纲领之一就是要阻止管线项目的进行,现在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样言而有信的行为,不值得尊敬?

我还没时间研究联邦的法律体系,有时间一定补上,不过如果按照法律规定,联邦政府根据职权做出的规定,各地省政府如果已承诺遵守,就应当严格遵守执行,即使是并不认可这个行为,至少保证国家的信誉,这倒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另外再啰嗦一句,合理地利用法律的规则,没有任何不可以,这也是策略之一,比如你起诉我,我可以利用法律规则合理的拖延时间,最后将你拖垮或妥协,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感谢你做的研究,我再自食其言,最后说一下:

1.价值判断问题:资本家修管道是为了赚钱,但是人家如果做到了环保要求,赚钱有何不可? 更何况这里是产业资本在赚钱,工人政府都有钱拿,多方共赢有何不可?

2.环保不等于没有泄露,就像生产飞机汽车,不可能预期完全没有事故一样。管道设计建造时,如何应对这些泄露,都有措施来预防与控制。

3. 看泄露记录,一半以上的泄露地点是发生在管道公司的泵站,加压站,终端里。另外一半发生在管道公司的设施之外,但并没有失控。四千升的泄露,相当于一台小型油罐车的量,半台大中型油罐车的量。一次大的管道泄露事故,性质跟一台油罐车在路上翻车了一致。而这条线路,每天的运量等于五千台大油罐车或者一万台小型油罐车的运量。过去五十年,这台管道的运输量等于上亿台车次的大型油罐车的运量,翻车次数屈指可数,且都在清清楚楚公布了,可以看到要做到同样的运量,如果用油罐车或者铁路运输,翻车出轨几率是现在的数十倍不止。如果安全记录不佳,管道扩建根本不可能通过联邦和省政府的环评。

4. 2007年的泄露,大约有六台油罐车的量,已经是比较大规模的泄露了。一部分是land spill,也有一部分sea spill。清理完毕后,不但普通市民觉察不到什么,且本拿比和burrard inlet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生态灾难。普通轮渡翻船了,船用燃料泄露到海里都有好几台油罐车的量,参考bc ferry的北方女王号。如果要完全消除sea spill的可能,bc ferry和sea bus的船就不要出海了。

5. 温室气体。bc ndp也没敢以这个为理由diss油砂开发,包括极左的绿党,也没敢说要把bc的那几个大型煤矿关停。煤的碳排放可是远超过油气的。阿省已经禁止用煤发电了。阿省自己的大型煤矿,grande cache,因为这个政策,处于半瘫痪状态。teck,总部在温哥华的煤矿公司,它一个公司在bc内陆经营的几个露天煤矿,超过了整个油砂产业的开采面积。温哥华也因此是北美最大的煤出口港。

6. 极端状况。没有任何设计能应付极端状况。如果12级地震发生在温哥华市中心,任何建筑安全标准,存储安全标准,管道安全标准统统都没有用,就是灭绝两个字。如果因为极端情况,就不允许基建,相当于人类下一秒可能要灭亡就没必要吃饭一样可笑。(阿拉斯加管道的设计经受住了7.9级地震,并没发生泄露,这个烈度的地震是温哥华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

7. tank traffic, 最需要慎重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北方线路更好的原因,因为北部海域开阔,海上交通也不是那么繁忙。问题是土豆已经毙掉了北方线路还要加上c48的紧箍咒。真的是蠢到家。管道不得不走温哥华出海的话,对油轮来讲,安全措施:双层船壳,最有效的预防泄露措施之一,在2010年后进入加拿大海域的油轮必须是double hull,船进入乔治亚海峡后船上必须有本地海员领航,另外在狭窄水域必须有驳船拖拽,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类似。这两条运河比bc近海更狭窄更拥挤,也没出现过重大事故。(新奥尔良鹿特丹新加坡这样的超级油轮港口规模都比本拿笔大得多的。一个可以类比的设施是挪威Mongstad港,有挪威国家石油和壳牌的终端,挪威人能做到兼顾安全储运和环保,加拿大没理由做不到)

8. 感谢各位,真的再不参与这个话题了。

frontenac : 2018-04-15#255
感谢你做的研究,我再自食其言,最后说一下:

1.价值判断问题:资本家修管道是为了赚钱,但是人家如果做到了环保要求,赚钱有何不可? 更何况这里是产业资本在赚钱,工人政府都有钱拿,多方共赢有何不可?

2.环保不等于没有泄露,就像生产飞机汽车,不可能预期完全没有事故一样。管道设计建造时,如何应对这些泄露,都有措施来预防与控制。

3. 看泄露记录,一半以上的泄露地点是发生在管道公司的泵站,加压站,终端里。另外一半发生在管道公司的设施之外,但并没有失控。四千升的泄露,相当于一台小型油罐车的量,半台大中型油罐车的量。一次大的管道泄露事故,性质跟一台油罐车在路上翻车了一致。而这条线路,每天的运量等于五千台大油罐车或者一万台小型油罐车的运量。过去五十年,这台管道的运输量等于上亿台车次的大型油罐车的运量,翻车次数屈指可数,且都在清清楚楚公布了,可以看到要做到同样的运量,如果用油罐车或者铁路运输,翻车出轨几率是现在的数十倍不止。如果安全记录不佳,管道扩建根本不可能通过联邦和省政府的环评。

4. 2007年的泄露,大约有六台油罐车的量,已经是比较大规模的泄露了。一部分是land spill,也有一部分sea spill。清理完毕后,不但普通市民觉察不到什么,且本拿比和burrard inlet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生态灾难。普通轮渡翻船了,船用燃料泄露到海里都有好几台油罐车的量,参考bc ferry的北方女王号。如果要完全消除sea spill的可能,bc ferry和sea bus的船就不要出海了。

5. 温室气体。bc ndp也没敢以这个为理由diss油砂开发,包括极左的绿党,也没敢说要把bc的那几个大型煤矿关停。煤的碳排放可是远超过油气的。阿省已经禁止用煤发电了。阿省自己的大型煤矿,grande cache,因为这个政策,处于半瘫痪状态。teck,总部在温哥华的煤矿公司,它一个公司在bc内陆经营的几个露天煤矿,超过了整个油砂产业的开采面积。温哥华也因此是北美最大的出口港。

6. 极端状况。没有任何设计能应付极端状况。如果12级地震发生在温哥华市中心,任何建筑安全标准,存储安全标准,管道安全标准统统都没有用,就是灭绝两个字。如果因为极端情况,就不允许基建,相当于人类下一秒可能要灭亡就没必要吃饭一样可笑。(阿拉斯加管道的设计经受住了7.9级地震,并没发生泄露,这个烈度的地震是温哥华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

7. tank traffic, 最需要慎重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北方线路更好的原因,因为北部海域开阔,海上交通也不是那么繁忙。问题是土豆已经毙掉了北方线路还要加上c48的紧箍咒。真的是蠢到家。管道不得不走温哥华出海的话,对油轮来讲,安全措施:双层船壳,最有效的预防预防泄露措施之一,在2010年后进入加拿大海域的油轮必须是double hull,船进入乔治亚海峡后船上必须有本地海员领航,另外在狭窄水域必须有驳船拖拽,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类似。这两条运河比bc近海更狭窄更拥挤,也没出现过重大事故。

8. 感谢各位,真的再不参与这个话题了。

干嘛不参与呢,就你的帖子有看头。。

哈法 : 2018-04-15#256
我不懂法律,但我相信你说的。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期间BC易主。
这件事你错了!如果因为易主,撕毁以前的约定,那还有什么信用呢!其实这件事说白了,我也同意网友blabla 和山中幸盛所说的完全是绿党在做怪,而NDP为了保证不下台只有被绿党掐着脖子走,而绿党也利用这大好时光为自己取得政治筹码。

shi-ma-he : 2018-04-15#257
公司更换老总后改变经营和变更合同的例子很多,只要承担了法制和经济责任。这和个人的一贯信用不同。摩根继续其竞选承诺恰恰是遵守维护信用的表现。
川普上台,把很多给各国的合同都收回了,比如一些军机小发动机合同。因为这些合同里虽然还没到期,但里都有例如阶段审核等视情更改的条款,哪怕故意找茬按这些细则执行收回了,仍然合法,中止合同并不损其信用。
NDP在竞选中就说要阻止KM,这个和绿党一致,NDP正在行动兑观的承诺,即使没绿党独立当选也一样会做。几位说绿党绑架操纵NDP的是否无视了事实?

游客_ : 2018-04-15#258
那现在还争什么呢?你的我的,都是大家伙儿的。

所以说除了本省的利益,还有加拿大的利益(the interest of Canada),在争取本省的利益时还要 honor the federal law。只以本省利益为中心,不尊重联邦法,不履行对联邦的法定义务,以各种手段推托,胡搅蛮缠,这不就是典型的搅屎棍吗?对不起,说得难听,但我认为Horgan现在的行为本质上就是这样。

laox888 : 2018-04-15#259
所以说除了本省的利益,还有加拿大的利益(the interest of Canada),在争取本省的利益时还要 honor the federal law。只以本省利益为中心,不尊重联邦法,不履行对联邦的法定义务,以各种手段推托,胡搅蛮缠,这不就是典型的搅屎棍吗?对不起,说得难听,但我认为Horgan现在的行为本质上就是这样。
他是以本党利益为重,为了能执政。

laox888 : 2018-04-15#260
要环保,BC首先马上停止将市政污水直接排放到海里,停止伐木,停止露天采煤。

laox888 : 2018-04-15#261
公司更换老总后改变经营和变更合同的例子很多,只要承担了法制和经济责任。这和个人的一贯信用不同。摩根继续其竞选承诺恰恰是遵守维护信用的表现。
川普上台,把很多给各国的合同都收回了,比如一些军机小发动机合同。因为这些合同里虽然还没到期,但里都有例如阶段审核等视情更改的条款,哪怕故意找茬按这些细则执行收回了,仍然合法,中止合同并不损其信用。
NDP在竞选中就说要阻止KM,这个和绿党一致,NDP正在行动兑观的承诺,即使没绿党独立当选也一样会做。几位说绿党绑架操纵NDP的是否无视了事实?
老狮,你就不要找借口了,一个省政府刚批准的项目马上可以翻脸不认,这与你举的那些合同细节能同日而言吗?你好不容易离开了一个没有法制不讲信用的党控制的国度,难道是为了帮助另一个不讲法制没有信用的政党吗?

游客_ : 2018-04-15#262
他是以本党利益为重。

我完全理解Horgan一是被绿党绑架,二是为了stir up省民,争取支持率,完全是政党的私心。XXX这个词其实是想送给那些跟着Horgan一起反对油管建设的网友的。觉得难听,伤害网友感情,才把Horgan扯进来。

所以说除了本省的利益,还有加拿大的利益(the interest of Canada),在争取本省的利益时还要 honor the federal law。只以本省利益为中心,不尊重联邦法,不履行对联邦的法定义务,以各种手段推托,胡搅蛮缠,这不就是典型的XXX吗?对不起,说得难听,但我认为Horgan和反对油管建设的网友现在的行为本质上就是这样。

laox888 : 2018-04-15#263
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这事是联邦政府管辖的,祸根要求法院裁决管辖权只是想拖垮对方。当年建铁路保证BC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全国,现在不让其他省产品经过BC,那还要这个联邦干嘛。

哈法 : 2018-04-15#264
CBC news报道“Speaking in Lima late Saturday, Trudeau said he wanted to remind those suggesting his actions threaten the federation that the Trans Mountain pipeline was approved by the previous B.C.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intends to "move forward in a respectful, responsible cooperative way." 既然已被前任政府批准,现任政府唯一可做的只有在细节上讨价还价,而不是推翻!如果现任政府在此事上可以得呈,请问此政府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哈法 : 2018-04-15#265
老狮,你就不要找借口了,一个省政府刚批准的项目马上可以翻脸不认,这与你举的那些合同细节能同日而言吗?你好不容易离开了一个没有法制不讲信用的党控制的国度,难道是为了帮助另一个不讲法制没有信用的政党吗?
加拿大是个法制的,诚信的国家,为了争取本党的利益和本省的利益本无可厚非,但要把加拿大变成非法制的,非诚信的国家,BC 的NPD也太过分了!

shi-ma-he : 2018-04-15#266
[QU心OTE="laox888, post: 12119926, member: 371082"]老狮,你就不要找借口了,一个省政府刚批准的项目马上可以翻脸不认,这与你举的那些合同细节能同日而言吗?你好不容易离开了一个没有法制不讲信用的党控制的国度,难道是为了帮助另一个不讲法制没有信用的政党吗?[/QUOTE]
对这个项目,新政府反对,但还是在走司法途径。这种政体结构和继任制有区别,对那个游客老说搅屎棍之类的,那他的习惯用语,但what you say is what you are.彼此吧。
只要是通过正当司法程序而不是暴力解决的方法,不管结局如何,就是合理的对不?

游客_ : 2018-04-15#267
要环保,BC首先马上停止将市政污水直接排放到海里,停止伐木,停止露天采煤。

山中已经用事实讲的很明白了。BC现在做的“龌龊”的比油管还破坏环境的事情多了去,而且是实际的正在发生的破坏环境反对油管建设的网友直接选择无视。如果这些网友真的关新环境,应该义愤填膺,立即要求关停这些项目。

相反,这些网友反而百般托词,为这些项目找借口。

和这些人讨论,感觉就是在浪费时间?我本人倒是从山中的帖子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malihom007 : 2018-04-15#268
[QU心OTE="laox888, post: 12119926, member: 371082"]老狮,你就不要找借口了,一个省政府刚批准的项目马上可以翻脸不认,这与你举的那些合同细节能同日而言吗?你好不容易离开了一个没有法制不讲信用的党控制的国度,难道是为了帮助另一个不讲法制没有信用的政党吗?
对这个项目,新政府反对,但还是在走司法途径。这种政体结构和继任制有区别,对那个游客老说搅屎棍之类的,那他的习惯用语,但what you say is what you are.彼此吧。
只要是通过正当司法程序而不是暴力解决的方法,不管结局如何,就是合理的对不?[/QUOTE]
已经算暴力了。不少环境分子去工地扰乱施工,已经有人坐牢了。

shi-ma-he : 2018-04-15#269
[QUOTE="malihom007, post: 12119977:
已经算暴力了。不少环境分子去工地扰乱施工,已经有人坐牢了。[/QUOTE]
说的是新政府的处理方式。居民个体的抗议示威是类似项目常见的。和政府执政不是一回事。

malihom007 : 2018-04-15#270
[QUOTE="malihom007, post: 12119977:
已经算暴力了。不少环境分子去工地扰乱施工,已经有人坐牢了。
说的是新政府的处理方式。居民个体的抗议示威是类似项目常见的。和政府执政不是一回事。[/QUOTE]
议员带头的。

shi-ma-he : 2018-04-15#271
和一些辩论赛类似,我是从正反方都有不少学习收获,不需要输赢。从自己的参与中也有收获。谢谢所有参与观注的网友。

laox888 : 2018-04-15#272
[QUOTE="malihom007, post: 12119977:
已经算暴力了。不少环境分子去工地扰乱施工,已经有人坐牢了。
说的是新政府的处理方式。居民个体的抗议示威是类似项目常见的。和政府执政不是一回事。[/QUOTE]
新政府是耍无赖。民主制度下,新政府承认并执行前政府所认可的合同,只有流氓政府才耍赖。祸根不惜花费纳税人的钱在法律问题很明确的问题上以法律为借口拖延时间,很无耻。

laox888 : 2018-04-15#273
和一些辩论赛类似,我是从正反方都有不少学习收获,不需要输赢。从自己的参与中也有收获。谢谢所有参与观注的网友。
问题是你根本没看有些网友的帖子。

shi-ma-he : 2018-04-15#274
议员带头的。
政府是上法庭的。至于议员,你知道这里的多党派体制结构,议员个体出面反对的事项举不胜举,不一定都是支持政府决议的。

laox888 : 2018-04-15#275
经过多年听证专家研究,其他几个方案都被否决了,只有这条油管被批准,现在突然有人出来说这条不是最好方案,你这么多年干嘛去了。

malihom007 : 2018-04-15#276
政府是上法庭的。至于议员,你知道这里的多党派体制结构,议员个体出面反对的事项举不胜举,不一定都是支持政府决议的。
被捕的是绿党领袖。
https://m.huffingtonpost.ca/2018/03...n-pipeline-protest-trans-mountain_a_23393934/

游客_ : 2018-04-15#277
对这个项目,新政府反对,但还是在走司法途径。这种政体结构和继任制有区别,对那个游客老说搅屎棍之类的,那他的习惯用语,但what you say is what you are.彼此吧。
只要是通过正当司法程序而不是暴力解决的方法,不管结局如何,就是合理的对不?

跟你说文明用语你听不懂啊!

hypocritical (通俗翻译:搅屎棍): Hypocritical involves acting in a way that goes against your stated beliefs. You guys state that you care about the environment, but don't against the ongoing environment damage projects, instead try to block a project with less environment impact.

以本省利益为中心,不尊重联邦法,不履行对联邦的法定义务,以各种手段推托,胡搅蛮缠。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却对本省破坏环境的项目百般托词,找理由。这种行为用XXX来形容不是最贴切的吗?我也不想这么粗俗,恳请网友给找一个更贴切的词。

环境保护主义者自己都在称反对油管建设的BC人是hypocritical。你觉得不对吗?
http://torontosun.com/opinion/colum...olumbia-sinking-in-its-own-pipeline-hypocrisy

游客_ : 2018-04-15#278
和一些辩论赛类似,我是从正反方都有不少学习收获,不需要输赢。从自己的参与中也有收获。谢谢所有参与观注的网友。

其实不反对支持环保,只是如果去油管工地抗议,被抓去坐牢(charged for crime),可能不如去煤矿工地抗议对环境更有意义。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79
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这事是联邦政府管辖的,祸根要求法院裁决管辖权只是想拖垮对方。当年建铁路保证BC货物可以自由流通全国,现在不让其他省产品经过BC,那还要这个联邦干嘛。
bc并没有不让其他省的产品经过,事实上bc省已经有石油管道,并且允许公路及铁路运输,只不过不同意以再次扩张管道的形式经过省内,这一点上,不能混淆!

shi-ma-he : 2018-04-15#280
问题是你根本没看有些网友的帖子。
我每个帖都看了,但意见总可以不同吧?
还有政府层面,如果一届政府把后面的项目都签了定了,而后面接手的不能改,那选举换届还有意义吗?本来政策就有方向性不同,通过正常可用方法去兑现竞选承诺完全合理。比如说安省福特说上台要炒电力老总。如果他合同比福特任期长没到期是不是不能炒?当然可以,按法律和合同细则赔偿就可以。我懂你的意思,不过信用包括履行和特殊情况违约两部分,只要承担相应责任都不算失信。

laox888 : 2018-04-15#281
我每个帖都看了,但意见总可以不同吧?
还有政府层面,如果一届政府把后面的项目都签了定了,而后面接手的不能改,那选举换届还有意义吗?本来政策就有方向性不同,通过正常可用方法去兑现竞选承诺完全合理。比如说安省福特说上台要炒电力老总。如果他合同比福特任期长没到期是不是不能炒?当然可以,按法律和合同细则赔偿就可以。我懂你的意思,不过信用包括履行和特殊情况违约两部分,只要承担相应责任都不算失信。
你屏蔽了人家怎么看人家的帖子?

abx : 2018-04-15#282
这件事你错了!如果因为易主,撕毁以前的约定,那还有什么信用呢!其实这件事说白了,我也同意网友blabla 和山中幸盛所说的完全是绿党在做怪,而NDP为了保证不下台只有被绿党掐着脖子走,而绿党也利用这大好时光为自己取得政治筹码。
瞧你们这群情激愤的。我们BC大温哥华地区华人决定推出老狮子为代表为大家泄愤,好不啦?。老狮赶紧买装备去啊。算了,买什么也没用,你定是有去无回了。
你说你们,我们本来小日子过着,晚上老婆孩子抱着。突然有一天,你们非往我们怀里塞个油管,还不兴我们哼一声?对了,你们家不是也有港口吗,要不往你们家那边修?
其实对于大部分BC人,最后修也成,不修也成。
一提绿党,想起几乎二十年前我曾跟一个铁杆绿党党员工作过。他真的做得很绝,毎年只花一万多 to just keep him alive,其余的全捐了。我这会儿在想,他会不会也去抗议了,是不是被抓了。
今天他们不是会面吗?等着结果吧。如果BC违法了,联邦政府为什么不釆用极端手段?

laox888 : 2018-04-15#283
bc并没有不让其他省的产品经过,只不过不同意以再次扩张管道的形式经过省内,这一点上,不能混淆!
各级政府已经批准过的现在NDP想翻脸不认账。

shi-ma-he : 2018-04-15#284
你屏蔽了人家怎么看人家的帖子?
那个人早先可能在其它辩论中骂人,很没素质。品质差的人不值得交流。

laox888 : 2018-04-15#285
那个人早先可能在其它辩论中骂人,很没素质。品质差的人不值得交流。
但是他很多帖子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功课,举的事实和讲的道理比你多。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86
各级政府已经批准过的现在NDP想翻脸不认账。
这个你也别急着下结论,江泽民卖给俄罗斯上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事实上是违法并违反人民利益的行为,你说如果共产党被推翻了,新政府还要认吗?

laox888 : 2018-04-15#287
这个你也别急着下结论,江泽民卖给俄罗斯上百万平方公里国土,事实上是违法并违反人民利益的行为,你说如果共产党被推翻了,新政府还要认吗?
估计翻不了账了。

shi-ma-he : 2018-04-15#288
&abx 没关系,咱已经交叉火力被打成筛子了,也不差再挨几炮,牺牲我吧,你们还要留着建设社会主义的。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89
估计翻不了账了。
翻不翻得了,是一回事,努不努力去翻,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能说这些人也是搅屎棍吧,这就是我要阐述的事情!

laox888 : 2018-04-15#290
各级政府已经批准过的现在NDP想翻脸不认账。
而且前任NDP党魁Adrian Dix也不是刚开始就反对这个项目的,后来选举时以为反对这个项目可以拉多几张选票就出来反对,结果简蕙之赢了。

shi-ma-he : 2018-04-15#291
但是他很多帖子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功课,举的事实和讲的道理比你多。
那也不值得看,现在不差砖家,差的是人品素质。我也不准备考研用。

laox888 : 2018-04-15#292
翻不翻得了,是一回事,努不努力去翻,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能说这些人也是搅屎棍吧,这就是我要阐述的事情!
国际上政府之间签署的条约是要遵守的。巴铁也给中国一些土地,以后跟你要回来你愿意吗?

游客_ : 2018-04-15#293
翻不翻得了,是一回事,努不努力去翻,是另外一回事,你不能说这些人也是XXX吧,这就是我要阐述的事情!

能不能帮想一个高雅但又能让人听得懂的词?我觉得有污论坛。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94
而且前任NDP党魁Adrian Dix也不是刚开始就反对这个项目的,后来选举时以为反对这个项目可以拉多几张选票就出来反对,结果简蕙之赢了。
不能说新政府想不认账,就一定是无赖,不讲信用,如果发现前任政府的决策存在重大失误或损害本省利益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救济措施也无可厚非的!

laox888 : 2018-04-15#295
那也不值得看,现在不差砖家,差的是人品素质。我也不准备考研用。
你不看是你的自由,但这样感觉是你没道理。比如你现在还在说这条油管不是最好的方案,人家说当然走北边好,但北边被否决了。你要是有更好的方案应该几年前提出来,而不是事情决定后才瞎嚷嚷。

shi-ma-he : 2018-04-15#296
能不能帮想一个高雅但又能让人听得懂的词?我觉得有污论坛。
傲侠客?奥特曼?活雷锋?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97
能不能帮想一个高雅但又能让人听得懂的词?我觉得有污论坛。
支持法律的权威,尊重契约精神,是我所强烈支持的,但是,法律也有例外,法外也有人情,如果新政府意识到前任政府的重大决定缺限,试图穷尽手段阻止,有何不可?只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办事!

laox888 : 2018-04-15#298
不能说新政府想不认账,就一定是无赖,不讲信用,如果发现前任政府的决策存在重大失误或损害本省利益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救济措施也无可厚非的!
NDP是机会主义,你应该看看Adrian Dix是怎样改变主意的。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299
NDP是机会主义,你应该看看Adrian Dix是怎样改变主意的。
这个定义只是你的个人看法,我看到的是前任政府为了利益出卖本省的重大利益,达成可耻的交易!

laox888 : 2018-04-15#300
这个定义只是你的个人看法,我看到的是前任政府为了利益出卖本省的重大利益,达成可耻的交易!
你先看看Adrian Dix的立场转变过程。

laox888 : 2018-04-15#301
这个定义只是你的个人看法,我看到的是前任政府为了利益出卖本省的重大利益,达成可耻的交易!
前任省政府为BC争取到了最大利益。联邦事务省没法阻拦的,只是尽量争取利益罢了。

游客_ : 2018-04-15#302
支持法律的权威,尊重契约精神,是我所强烈支持的,但是,法律也有例外,法外也有人情,如果新政府意识到前任政府的重大决定缺限,试图穷尽手段阻止,有何不可?只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办事!

没有人说不可,你认为Horgan发现了前任政府的重大决定缺限的缺陷吗?Horgan也可以滥用法律程序拖垮这个项目,加拿大是法制国家,在法律范围内是允许的。Horgan最可能的是浪费公币,也可能为BC捞点好处。我可以放心的说环境绝对不是Horgan的主要考虑,Horgan追逐的是利益。

我相信反对油管的省民考虑的主要是环境,但你们却对自己的法律义务视而不见,对BC现有的大型污染项目视而不见。这就是大家说BC是 hypocritic(胡搅蛮缠者)的原因。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03
你先看看Adrian Dix的立场转变过程。
你的这个回复和我表达的观点联系不大。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04
前任省政府为BC争取到了最大利益。联邦事务省没法阻拦的,只是尽量争取利益罢了。
你要了解,利益不只是金钱这方面!

laox888 : 2018-04-15#305
你的这个回复和我表达的观点联系不大。
联系很大。说明NDP不是真的为了环保,而是为了选票而反对这个项目。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06
联系很大。说明NDP不是真的为了环保,而是为了选票而反对这个项目。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顺应民意,对吧?

laox888 : 2018-04-15#307
你要了解,利益不只是金钱这方面!
当然不是,你说这话前应该先看看前任政府的5项条件。

laox888 : 2018-04-15#308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顺应民意,对吧?
民意就是他选败了。

游客_ : 2018-04-15#309
就算是这样,那也是顺应民意,对吧?

如果这些民意只想占联邦便宜,不想履行规定的联邦法定义务,这个民意就是非法的民意。非法的民意当然不应该顺应。

如果民意是合理的保护环境,同联邦合作,保证环保评估科学合理,保证油管的安全建设。这个民意是合法的,应该顺应。

首先要界定合法,非法。BC居民反对在本社区建低收入保障住房也是民意。省政为什么没有顺应民意,反而威胁把制止施工的抓去坐牢?

capricon : 2018-04-15#310
说你低智商了,这么炸了? 咱们两个那个不住在大温是SB,敢骂吗?老子01年就一直住在大温,难道住在温哥华就必须反对吗,你的意见就代表了全大温全BC居民民意?

温哥华本地的 News 1130 电台里每天都有Bill Goods 的特约评论,经常发声支持KM的输油管。

加拿大还是法制国家吗?太可笑了。

什么环保? 什么民主自由法制? 还是利益最大。恶心的是还给自己立个贞洁牌坊

哈法 : 2018-04-15#311
Canada will take financial and legislative action to make pipeline happen: Trudeau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said his government has the authority to ensure the Trans Mountain pipeline is built and is taking financial and legislative actions to make it happen.

"I have instructed the minister of finance to initiate formal financial discussions with Kinder Morgan, the result of which will be to remove the uncertainty overhanging the Trans Mountain pipeline expansion project," Trudeau said after meeting with Alberta Premier Rachel Notley and B.C. Premier John Horgan in Ottawa.
Trudeau said the financial discussions with Kinder Morgan will not be in public but that "construction will go ahead."

"I have also informed premiers Notley and Horgan today that we are actively pursuing legislative options that will assert and reinforce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s jurisdiction in this matter which we know we clearly have," he added.
CBC news reported.

laox888 : 2018-04-15#312
记者招待会结束了,土逗明确表明油管会开建。

给NDP这么一搞,政府又要多花多少钱?看这个祸根找个什么样的台阶。

游客_ : 2018-04-15#313
Canada will take financial and legislative action to make pipeline happen: Trudeau
Prime Minister Justin Trudeau said his government has the authority to ensure the Trans Mountain pipeline is built and is taking financial and legislative actions to make it happen.

"I have instructed the minister of finance to initiate formal financial discussions with Kinder Morgan, the result of which will be to remove the uncertainty overhanging the Trans Mountain pipeline expansion project," Trudeau said after meeting with Alberta Premier Rachel Notley and B.C. Premier John Horgan in Ottawa.
Trudeau said the financial discussions with Kinder Morgan will not be in public but that "construction will go ahead."

"I have also informed premiers Notley and Horgan today that we are actively pursuing legislative options that will assert and reinforce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s jurisdiction in this matter which we know we clearly have," he added.
CBC news reported.

Trudeau indicates he pipeline will be built (of cause he will say so). His tune is very soft for BC.

capricon : 2018-04-15#314
在这件事情上,土豆没有太多可以做的。他如果采取强硬手段,恐怕牺牲的是他自己的政治生命。

这场戏可笑,但也蛮好看的,慢慢看吧。

游客_ : 2018-04-15#315
记者招待会结束了,土逗明确表明油管会开建。

给NDP这么一搞,政府又要多花多少钱?看这个祸根找个什么样的台阶。


有可能是Alberta和联邦同KM谈,让KM恢复油管建设,出了损失Alberta和联邦政府买单。加拿大政府也就有花钱的本事。最后降低KM的风险,可以放开手脚花钱。

BC省民也是间接的买单。Horgan这场闹剧对BC, Alberta和全加拿大各方可能就是loss, loss, loss。不知道这是不是BC省民想看到的结果。

laox888 : 2018-04-15#316
有可能是Alberta和联邦同KM谈,让KM恢复油管建设,出了损失Alberta和联邦政府买单。加拿大政府也就有花钱的本事。最后降低KM的风险,可以放开手脚花钱。

BC省民也是间接的买单。Horgan这场闹剧对BC, Alberta和全加拿大各方可能就是loss, loss, loss。不知道这是不是BC省民想看到的结果。

Chinada : 2018-04-15#317
我觉得是好事。AB省本来就不会投票给土豆,BC省这么一搞也会减少给他的投票,自由党失分很多。全加拿大都看清楚了他们毫无用处。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18
民意就是他选败了。
现在的政府是ndp,而其竞选的承诺就是阻止油管项目,又怎么讲?

laox888 : 2018-04-15#319
现在的政府是ndp,而其竞选的承诺就是阻止油管项目,又怎么讲?
这次是简蕙之在任时间太久了,有关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20
如果这些民意只想占联邦便宜,不想履行规定的联邦法定义务,这个民意就是非法的民意。非法的民意当然不应该顺应。

如果民意是合理的保护环境,同联邦合作,保证环保评估科学合理,保证油管的安全建设。这个民意是合法的,应该顺应。

首先要界定合法,非法。BC居民反对在本社区建低收入保障住房也是民意。省政为什么没有顺应民意,反而威胁把制止施工的抓去坐牢?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去法院诉我,需要给我送达起诉书,对吧?我不接,最后法院只有通过公告送达,但是这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你说我是违法吗?如果因为这样导致你经营困难,最终倒闭了,你能怪谁?
又或者,在诉讼过程中,我申请笔迹鉴定,又要耗费数月,你能怪我无赖?

laox888 : 2018-04-15#321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去法院诉我,需要给我送达起诉书,对吧?我不接,最后法院只有通过公告送达,但是这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你说我是违法吗?如果因为这样导致你经营困难,最终倒闭了,你能怪谁?
说白了这就是祸根想要的效果,拖垮对方。土逗已经表明了,油管一定会建,NDP没必要再搞下去了。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22
这次是简蕙之在任时间太久了,有关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是不是决定因素,你我否则说不好,是不是?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23
说白了这就是祸根想要的效果,拖垮对方。土逗已经表明了,油管一定会建,NDP没必要再搞下去了。
我的观点是,只要不违法,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行事,就没有问题!法律和现实,还是有区别的。法制国家这点很不错,不是你官大就能说了算的!

laox888 : 2018-04-15#324
是不是决定因素,你我否则说不好,是不是?
不想side track。油管问题土逗决心已定,再闹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25
不想side track。油管问题土逗决心已定,再闹下去对谁都没好处。
这个问题,我们只是探讨,具体怎样解决,不是你我能左右的。

laox888 : 2018-04-15#326
我的观点是,只要不违法,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行事,就没有问题!
土豆说了会要求议会立法,更加明确联邦的权利, NDP上法院没用的。

游客_ : 2018-04-15#327
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去法院诉我,需要给我送达起诉书,对吧?我不接,最后法院只有通过公告送达,但是这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你说我是违法吗?如果因为这样导致你经营困难,最终倒闭了,你能怪谁?

我们谁也不怪,BC省民选了一个就爱窝里斗的胡搅蛮缠,奥特曼的省长。Horgan这场闹剧最终给BC, Alberta和全加拿大各方都造成损失。BC省民最终分摊损失,但自己高兴啊。全加拿大只有跟着傻乐的份了。

游客_ : 2018-04-15#328
土豆会要求议会立法,更加明确联邦的权利, NDP上法院没用的。

这个就是土豆说的Legislative action的意思。说不惩罚BC,给 Horgan 个台阶和面子。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29
土豆说了会要求议会立法,更加明确联邦的权利, NDP上法院没用的。
有没有用,也得等程序结束了再说,对不对?不能土豆说没用就没用!

游客_ : 2018-04-15#330
有没有用,也得等程序结束了再说,对不对?不能土豆说没用就没用!

laox888都说了,这就是奥特曼省长要的效果。要不然怎么叫奥特曼呢?奥特曼什么意思?你懂的。

laox888 : 2018-04-15#331
有没有用,也得等程序结束了再说,对不对?不能土豆说没用就没用!
立法,法院就要按照法律裁决,还闹什么呢?

虽然现在法律已经很明确这事是联邦权限之内的,但为了更进一步消除一切不确定因素,土豆会要求议会立新法。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32
我们谁也不怪,BC省民选了一个就爱窝里斗的胡搅蛮缠,奥特曼的省长。Horgan这场闹剧最终给BC, Alberta和全加拿大各方都造成损失。BC省民最终分摊损失,但自己高兴啊。全加拿大只有跟着傻乐的份了。
保护自己本省利益就叫窝里斗?难道省长对联邦的话唯命是从就好了?那不是集权制度吗?我觉得胡搅蛮缠这个词用的不恰当,我们现在也有不同意见,那你也可以说我在胡搅蛮缠?至于你说到的损失,至少bc省,我没看出来!

游客_ : 2018-04-15#333
保护自己本省利益就叫窝里斗?难道省长对联邦的话唯命是从就好了?那不是集权制度吗?我觉得胡搅蛮缠这个词用的不恰当,我们现在也有不同意见,那你也可以说我在胡搅蛮缠?至于你说到的损失,至少bc省,我没看出来!

联邦可能的损失你看得出来吧?联邦的损失不是BC的损失?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34
laox888都说了,这就是奥特曼省长要的效果。要不然怎么叫奥特曼呢?奥特曼什么意思?你懂的。
我已经给你举过法律上的例子了,这并不违法,就像足球比赛赢球的一方消耗时间,是一回事,这是规则允许的,这你应该明白吧?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35
联邦可能的损失你看得出来吧?联邦的损失不是BC的损失?
联邦损失的是钱,bc可能损失的是钱也换不来的。

laox888 : 2018-04-15#336
保护自己本省利益就叫窝里斗?难道省长对联邦的话唯命是从就好了?那不是集权制度吗?我觉得胡搅蛮缠这个词用的不恰当,我们现在也有不同意见,那你也可以说我在胡搅蛮缠?至于你说到的损失,至少bc省,我没看出来!
这事已经讨论了这么多年了,不仅跟各级政府讨论商量过,还跟土著人团体也讨论过,这也能叫集权?要闹也要前几年论证过程闹,现在决定了再闹是无理取闹。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37
立法,法院就要按照法律裁决,还闹什么呢?

虽然现在法律已经很明确这事是联邦权限之内的,但为了更进一步消除一切不确定因素,土豆会要求议会立新法。
没通过之前,就是还没有,就像咱们俩打官司,你跟我说,别打了,你肯定输,国家很快就要颁布令你败诉的法律的,是一个道理。

游客_ : 2018-04-15#338
我已经给你举过法律上的例子了,这并不违法,就像足球比赛赢球的一方消耗时间,是一回事,这是规则允许的,这你应该明白吧?

如果最终你BC能阻止管道的建设,这个不算窝里斗。

你BC明明知道阻止不了管道的建设,同时BC省,Alberta,联邦都受损害,这个才是典型的窝里斗,奥特曼。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39
这事已经讨论了这么多年了,不仅跟各级政府讨论商量过,还跟土著人团体也讨论过,这也能叫集权?要闹也要前几年论证过程闹,现在决定了再闹是无理取闹。
我要问你,保守党执政的时候,修改了国籍法, 自由党上台,又给改了回去,这算事怎么回事?

laox888 : 2018-04-15#340
没通过之前,就是还没有,就像咱们俩打官司,你跟我说,别打了,你肯定输,国家很快就要颁布令你败诉的法律的,是一个道理。
其实根本不需要立新法,立法只是给对方一些面子。

4. Regulation of Pipelines in Canada
4.1 Who regulates pipelines in Canada?
Pipelines in Canada are regulated based on jurisdiction, according to Canada’s Constitution. The NEB, an independent federal agency created in 1959 by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regulates pipelines that cross inter-provincial or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This includes 73,000 kilometres of inter-provincial and international pipelines within Canada. The NEB regulates approximately 100 pipeline companies in Canada.

Pipelines that are intra-provincial (i.e. are entirely within one province) are regulated by each individual province. This includes the smaller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lines which go to every house with a natural gas furnace or water heater.

laox888 : 2018-04-15#341
我要问你,保守党执政的时候,修改了国籍法, 自由党上台,又给改了回去,这算事怎么回事?
这是联邦政府的权限之内的事情。跨省油管也是,所以省政府没权阻止。没权阻止的东西还要闹就是无理取闹。

laox888 : 2018-04-15#342
其实根本不需要立新法,立法只是给对方一些面子。

4. Regulation of Pipelines in Canada
4.1 Who regulates pipelines in Canada?
Pipelines in Canada are regulated based on jurisdiction, according to Canada’s Constitution. The NEB, an independent federal agency created in 1959 by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regulates pipelines that cross inter-provincial or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This includes 73,000 kilometres of inter-provincial and international pipelines within Canada. The NEB regulates approximately 100 pipeline companies in Canada.

Pipelines that are intra-provincial (i.e. are entirely within one province) are regulated by each individual province. This includes the smaller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lines which go to every house with a natural gas furnace or water heater.
联邦在跨省油管上的管辖权这么明确,祸根还要法院裁定管辖权,这不是无理取闹是什么?

哈法 : 2018-04-15#343
这是联邦政府的权限之内的事情。跨省油管也是,所以省政府没权阻止。没权阻止的东西还要闹就是无理取闹。
如果前仼BC政府不批准,我想联邦政府也不会批准吧?

laox888 : 2018-04-15#344
如果前仼BC政府不批准,我想联邦政府也不会批准吧?
联邦制就是互相尊重,尽量商量解决,总理还要顾及自己党下次选举的票数,所以一般不会强制推行,但是牵涉到国家利益的事情该做决断时还是要做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国防部要在BC某地设立防空导弹基地,BC说我们爱好和平不要导弹,能让他们阻止吗?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45
理论上来说,只要所有的程序没走完,就还有翻盘的可能,即是希望渺茫,也不能剥夺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如果全部救济措施用完了,bc政府依然硬着头皮抗,那么我认为确实是做的有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这就是我的观点,不再多述了!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46
如果前仼BC政府不批准,我想联邦政府也不会批准吧?
有个可能性,不知道你想过没有,假设前任政府同意的事情损害本省重大利益时,该怎么办?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47
联邦制就是互相尊重,尽量商量解决,总理还要顾及自己党下次选举的票数,所以一般不会强制推行,但是牵涉到国家利益的事情该做决断时还是要做的。举个极端的例子,国防部要在BC某地设立防空导弹基地,BC说我们爱好和平不要导弹,能让他们阻止吗?
这个例子,我同意,国防的事情,当然属于重大利益,但是,输油管道建在地震频发的人口稠密区,说这个属于重大利益,我不敢苟同。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48
这事已经讨论了这么多年了,不仅跟各级政府讨论商量过,还跟土著人团体也讨论过,这也能叫集权?要闹也要前几年论证过程闹,现在决定了再闹是无理取闹。
我还是要问你那个问题,老江这任政府卖的土地,将来有一天的新政府也要认吗?

laox888 : 2018-04-15#349
这个例子,我同意,国防的事情,当然属于重大利益,但是,输油管道建在地震频发的人口稠密区,说这个属于重大利益,我不敢苟同。
我们都是外行,但是人家是经过多年听证讨论的。我的观点是,民主制度下,要反对就要在听证讨论阶段发声,已经走完审批程序了再来说环保风险大,那太迟了。

laox888 : 2018-04-15#350
我还是要问你那个问题,老江这任政府卖的土地,将来有一天的新政府也要认吗?
能不认吗?以前那些不平等条约,老毛虽然说不认,还不是默认了?除非哪天中国彻底打趴俄罗斯。

你看看德国版图,战前战后对比一下相差多大啊。

malihom007 : 2018-04-15#351
这个例子,我同意,国防的事情,当然属于重大利益,但是,输油管道建在地震频发的人口稠密区,说这个属于重大利益,我不敢苟同。
国家最高权力通过长时间调研得出的结论,代表了大多数的加拿大人。

laox888 : 2018-04-15#352
我还是要问你那个问题,老江这任政府卖的土地,将来有一天的新政府也要认吗?
别说那片土地,现在看来连钓鱼岛都保不住。钓鱼岛周围几个小岛经纬度都标错了,我曾经写电邮给外交部、海事局、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处等指出错误,都没有回复也没有更改。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53
别说那片土地,现在看来连钓鱼岛都保不住。钓鱼岛周围几个小岛经纬度都标做错了,我曾经写电邮给外交部、海事局、中国煮联合国代表处等指出错误,都没有回复也没有更改。
我觉得即是条约生效,将来的新政府也要要,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bc新政府可以寻求救济途径的原因,一回事!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54
我们都是外行,但是人家是经过多年听证讨论的。我的观点是,民主制度下,要反对就要在听证讨论阶段发声,已经走完审批程序了再来说环保风险大,那太迟了。
但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这不正是法制的存在意义吗?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55
国家最高权力通过长时间调研得出的结论,代表了大多数的加拿大人。
代表加拿大人是不错,但是代表的对与不对,是另外一回事。

laox888 : 2018-04-15#356
我觉得即是条约生效,将来的新政府也要要,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bc新政府可以寻求救济途径的原因,一回事!
这个还是要等待时机,实力悬殊很大的时候一举夺回。其实咱们更应该和米国合作,现在俄罗斯GDP还不如广东,说不定哪天米国在西边跟俄罗斯干,日本夺北方四岛,咱们趁虚而入。

laox888 : 2018-04-15#357
但是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权益,这不正是法制的存在意义吗?
但也要识时务,明明是联邦管辖权还要法院裁定,那是想拖垮对方而已。

malihom007 : 2018-04-15#358
代表加拿大人是不错,但是代表的对与不对,是另外一回事。
希望bc有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管道公司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通过了所有的评估。如果没证据就说人家不对,就是无赖。好像学生考试答卷全部符合标准答案,批卷老师无故给0分一样。

iou2007 : 2018-04-15#359
其实绿党也可以收买。说绿党为了环保,其实是太天真了。

BC现在就开采着大型露天煤矿,对CO2排放是明白的,绿党怎么不关了它?阿省为了保油砂,已经PHASE OUT煤炭。所以在环保上,是苍蝇落在屎上面,谁都别怪谁脏。

我后来仔细看了下对绿党的采访,其实绿党只是反对DILUTED BITUMEN,绿党头子明说了,如果是汽油,航空油,他们大大欢迎。BC汽油价那么高,他们当然希望汽油降价。而运输油砂油卖给中国,他们没有好处。


这后面的潜台词很清楚,要么阿省建了炼油厂把汽油卖给他们,要么在BC建炼油厂阿省或者联邦出钱。

我认为,这就是他们的要价。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60
但也要识时务,明明是联邦管辖权还要法院裁定,那是想拖垮对方而已。
这个事我是这样认为的,联邦有权,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联邦错误的运用这种权力怎么办?有什么救济途径?那就是到法院诉讼,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认定联邦正确,那就要认,如果没有认定,那么合法权益就会得到保护,这就是民主法治国家限制滥用权利的方法。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61
希望bc有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管道公司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通过了所有的评估。如果没证据就说人家不对,就是无赖。好像学生考试答卷全部符合标准答案,批卷老师无故给0分一样。
这就需要法院来认定了,不能说强队和弱队踢球,还没踢完,就跟人家说,你肯定输了,别浪费时间拖延了,没到最后谁也说不好,只要在场上没有犯规,就不能剥夺在场上踢球的机会,是不是?

laox888 : 2018-04-15#362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63
楼里有的朋友一些法律概念可能不是很清楚,法律规定和是否按照法律执行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法律规定我可以给张三安排工作,并规定了怎样安排的详细情形,当我给张三分配工作时,我已经行使了法律赋予我的我的权利,但是张三是不是一定要严格执行呢?不一定,如果张三认为我违反分配程序或分配内容,他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我的行为无效,如果败诉,那么就必须强制执行,同样,bc的行为也属于这个意思!

malihom007 : 2018-04-15#364
楼里有的朋友一些法律概念可能不是很清楚,法律规定和是否按照法律执行是有区别的。举个例子,法律规定我可以给张三安排工作,并规定了怎样安排的详细情形,当我给张三分配工作时,我已经行使了法律赋予我的我的权利,但是张三是不是一定要严格执行呢?不一定,如果张三认为我违反分配程序或分配内容,他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确认我的行为无效,如果败诉,那么就必须强制执行,同样,bc的行为也属于这个意思!
bc绿领袖已经以身犯险,不惜坐牢都要制止油管工程的。很可能即使法院判决下来,也一样捣乱。尽一切手段都要制止油管,这“一切手段”估计包括抗法违法。如果是尊重法律的话,是不会以身试法的。绿党领导被捕,就说明她根本不在乎法律。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5#365
bc绿领袖已经以身犯险,不惜坐牢都要制止油管工程的。很可能即使法院判决下来,也一样捣乱。尽一切手段都要制止油管,这“一切手段”估计包括抗法违法。如果是尊重法律的话,是不会以身试法的。绿党领导被捕,就说明她根本不在乎法律。
没人愿意坐牢,除非这个人精神不正常,法律程序没有走完,和走完了不执行,那是两个概念,如果法律流程全走完,他还不认账,那我跟着一块骂他!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5#366
有人说法律上AB可以公投独立,那最坏彻底闹翻后AB会不会利用民意公投独立而后加入美国,BC到东部的路运空运相反全要看AB的脸色了,还可以豁免上交大量联邦税和趁机取消环保税,这对AB是不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大利好?

changtong : 2018-04-15#367
AB独立难度不低

如果逼到墙角会发生什么呢?谁知道...

哈法 : 2018-04-16#368
On the west coast, the same sentiment prevails within the business community, which wants to see a concerted federal push to get Trans Mountain finished.
“This is no longer about a pipeline project, it’s abo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invest with confidence in any business in B.C. or frankly in Canada,” said Greg D’Avignon, president of the Business Council of British Columbia.
The B.C.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the Greater Vancouver Board of Trade also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the ramifications if Trans Mountain ultimately fails.
“If we can’t build this project, it will show the world that government approval and rule of law count for nothing in Canada,” said Val Litwin, head of the B.C. chamber.
http://vancouversun.com/opinion/col...icks/wcm/af455615-7479-47e4-90f6-d6ac6f22d4a0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69
算起来,川普算是最没信用的了,推翻,废除了前任政府的多少条约?这样言而无信,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敢投资美国了。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70
不出意外,三方会议还是没有结果,不过Horgan的一段话,倒是说出了我的观点:"I absolutely believe in the rule of law. All Canadians do. And it's my view that should the courts render a decision that is counter to our position then that is the way it should be."
http://www.cbc.ca/news/politics/trudeau-horgan-notley-ottawa-1.4620367
既然法律还未有最终定论,那么这个事件的性质就还没有结论,无论法院的任何最终的判决结果,都值得我们去遵守。当然,联邦政府也可以为这件事情推动立法,如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修改法律这种手段都能用得上,那么这届政府也即将信誉扫地。

abx : 2018-04-16#371
On the west coast, the same sentiment prevails within the business community, which wants to see a concerted federal push to get Trans Mountain finished.
“This is no longer about a pipeline project, it’s about whether or not you can invest with confidence in any business in B.C. or frankly in Canada,” said Greg D’Avignon, president of the Business Council of British Columbia.
The B.C.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the Greater Vancouver Board of Trade also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the ramifications if Trans Mountain ultimately fails.
“If we can’t build this project, it will show the world that government approval and rule of law count for nothing in Canada,” said Val Litwin, head of the B.C. chamber.
http://vancouversun.com/opinion/col...icks/wcm/af455615-7479-47e4-90f6-d6ac6f22d4a0
昨晚睡得怎么样?还好吧?
你为什么把贴子改了?昨晚我就看到了,本不想马上理你的,想多抻你一会儿。要不是担心你那小心脏,我现在还不会回你呢。我不是就说了句把油管往你们家那儿引吗,就心口发堵了?我都 move on 了,你还揪着不放呢?小心眼儿啊。
昨天跟一位88岁态度非常温和我很尊敬的老者曾经的 businessman 聊天,他主动提起油管。他说,“你看,不管出来件什么事,总是那一群相同的人在反对,从这个地点跑到另一个地点而已,看照片总是那几个人。有些人就喜欢 complain。”
我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经商者一定会从经济发展利益的角度去看待的。
单就 Horgan 和 NDP 的角度来讲,他们当初竞选承诺就包括了反对油管,现在上台了,为了自己和自己政党的前途,他们也必须要这样做的,没办法。与其说被绿党绑架了,不如说也被自己绑架了呢。但他的行为应该还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否则那一群群反对他的饿狼们能允许他这样为所欲为?而其他省呢?就看着他胡闹也不阻止?还是在为自己将来相同行为寻找背书呢?要不就是事不关己?
其实这件事情我最没有资格参与讨论,因为我什么也不懂,所以才最容易被 influenced。你们谁说什么我都觉得有理,谁最后一个说我就觉得谁最对……
但这件事情却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渐向实际主义靠近并接受—-世界就是被利益操纵的,每个团体和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争取着抗争着。在国际上,是以国家为整体;而在国家层面上,则是以省为单位……这次Burnaby反对得最凶,不就是这个油管对该地区利益损害最大吗?这是不是才是民主的真正体现?什么为了加拿大的共同利益和经济发展做出自我牺牲在这里是不是根本行不通?这是不是才是最自然的、最人性的体现?
我这纯属胡说,我自己也没有答案。我看还是不关心政治,每天糊里糊涂地最快乐。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72
昨晚睡得怎么样?还好吧?
你为什么把贴子改了?昨晚我就看到了,本不想马上理你的,想多抻你一会儿。要不是担心你那小心脏,我现在还不会回你呢。我不是就说了句把油管往你们家那儿引吗,就心口发堵了?我都 move on 了,你还揪着不放呢?小心眼儿啊。
昨天跟一位88岁态度非常温和的老者曾经的 businessman 聊天,他主动提起油管。他说,“你看,不管出来件什么事,总是那一群相同的人在反对,从这个地点跑到另一个地点而已,看照片总是那几个人。有些人就喜欢 complain。”
我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经商者一定会从经济发展利益的角度去看待的。
单就 Horgan 和 NDP 的角度来讲,他们当初竞选承诺就包括了反对油管,现在上台了,为了自己和自己政党的前途,他们也必须要这样做的,没办法。与其说被绿党绑架了,不如说也被自己绑架了呢。但他的行为应该还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否则那一群群反对他的饿狼们能允许他这样为所欲为?而其他省呢?就看着他胡闹也不阻止?还是在为自己将来相同行为寻找背书呢?要不就是事不关己?
其实这件事情我最没有资格参与讨论,因为我什么也不懂,所以才最容易被 influenced。你们谁说什么我都觉得有理,谁最后一个说我就觉得谁最对……
但这件事情却改变了我对世界认识,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逐渐向实际主义靠近并接受—--世界就是被利益操纵的,每个团体和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争取着抗争着。在国际上,是以国家为整体;而在国家层面上,则是以省为单位……这次Burnaby反对得最凶,不就是这个油管对该地区利益损害最大吗?这是不是才是民主的真正体现?什么为了加拿大的共同利益和经济发展做出自我牺牲在这里是不是根本行不通?这是不是才是最自然的、最人性的体现?
我这纯属胡说,我自己也没有答案。我看还是不关心政治,每天糊里糊涂地最快乐。
我想,那些支持油管通过地震频发人口稠密区的人,特别是那些声称为了国家利益的政客,请把你们的房子建在或买在管道经过的路线之上,并保证每天都居住在那里,我想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最恨那些便宜自己赚,风险让别人担,嘴上还说漂亮话的人!

abx : 2018-04-16#373
我想,那些支持油管通过地震频发人口稠密区的人,特别是那些声称为了国家利益的政客,请把你们的房子建在或买在管道经过的路线之上,并保证每天都居住在那里,我想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最恨那些便宜自己赚,风险让别人担,嘴上还说漂亮话的人!
普通民众就那么点儿利益,也只能看到那么多。假如他们没有发声,油管顺顺利利从他们家门前修了,又有谁能说他们是为了加拿大的国家利益做出了自我牺牲?恐怕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里,有时并不太容易。这也适用于对待AB省。
我想最后还是会修的。再耐心多等待一下吧。
好了,我这个政经无知者所言是不值得反驳的。我想我还是先做个好学生吧。不好意思浪费大家时间了。

shi-ma-he : 2018-04-16#374
大温和温岛有两百多万人口,山体水体森木生态完善,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加拿大难得的一块宝地,更何况它有大地震预期增大很多漏油污染风险。把油管修到它心脏地带是全加拿大利益?这才是奥特曼说法。

abx : 2018-04-16#375
大温和温岛有两百多万人口,山体水体森木生态完善,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加拿大难得的一块宝地,更何况它有大地震预期增大很多漏油污染风险。把油管修到它心脏地带是全加拿大利益?这才是奥特曼说法。
哎呀,你怎么又跑岀来了?你能不能先找个没人的地儿,稍息?

shi-ma-he : 2018-04-16#376
zzzzzzz……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77
普通民众就那么点儿利益,也只能看到那么多。假如他们没有发声,油管顺顺利利从他们家门前修了,又有谁能说他们是为了加拿大的国家利益做出了自我牺牲?恐怕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里,有时并不太容易。这也适用于对待AB省。
我想最后还是会修的。再耐心多等待一下吧。
好了,我这个政经无知者所言是不值得反驳的。我想我还是先做个好学生吧。不好意思浪费大家时间了。
特鲁多和阿省都声称要给石油公司经济上的支持,防止石油公司撤资,你有那钱补贴给石油公司,就没有想想用这钱让石油管道改线?bc省大着唻,就非的走人口的稠密区?看来省钱比人命重要多了。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78
哎呀,你怎么又跑岀来了?你能不能先找个没人的地儿,稍息?
加拿大是法制国家,可是很多人却不懂得怎样去遵守和尊重法律,怎样在法律的框架下解决问题!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79
感谢你做的研究,我再自食其言,最后说一下:

1.价值判断问题:资本家修管道是为了赚钱,但是人家如果做到了环保要求,赚钱有何不可? 更何况这里是产业资本在赚钱,工人政府都有钱拿,多方共赢有何不可?

2.环保不等于没有泄露,就像生产飞机汽车,不可能预期完全没有事故一样。管道设计建造时,如何应对这些泄露,都有措施来预防与控制。

3. 看泄露记录,一半以上的泄露地点是发生在管道公司的泵站,加压站,终端里。另外一半发生在管道公司的设施之外,但并没有失控。四千升的泄露,相当于一台小型油罐车的量,半台大中型油罐车的量。一次大的管道泄露事故,性质跟一台油罐车在路上翻车了一致。而这条线路,每天的运量等于五千台大油罐车或者一万台小型油罐车的运量。过去五十年,这台管道的运输量等于上亿台车次的大型油罐车的运量,翻车次数屈指可数,且都在清清楚楚公布了,可以看到要做到同样的运量,如果用油罐车或者铁路运输,翻车出轨几率是现在的数十倍不止。如果安全记录不佳,管道扩建根本不可能通过联邦和省政府的环评。

4. 2007年的泄露,大约有六台油罐车的量,已经是比较大规模的泄露了。一部分是land spill,也有一部分sea spill。清理完毕后,不但普通市民觉察不到什么,且本拿比和burrard inlet也没有出现所谓的生态灾难。普通轮渡翻船了,船用燃料泄露到海里都有好几台油罐车的量,参考bc ferry的北方女王号。如果要完全消除sea spill的可能,bc ferry和sea bus的船就不要出海了。

5. 温室气体。bc ndp也没敢以这个为理由diss油砂开发,包括极左的绿党,也没敢说要把bc的那几个大型煤矿关停。煤的碳排放可是远超过油气的。阿省已经禁止用煤发电了。阿省自己的大型煤矿,grande cache,因为这个政策,处于半瘫痪状态。teck,总部在温哥华的煤矿公司,它一个公司在bc内陆经营的几个露天煤矿,超过了整个油砂产业的开采面积。温哥华也因此是北美最大的煤出口港。

6. 极端状况。没有任何设计能应付极端状况。如果12级地震发生在温哥华市中心,任何建筑安全标准,存储安全标准,管道安全标准统统都没有用,就是灭绝两个字。如果因为极端情况,就不允许基建,相当于人类下一秒可能要灭亡就没必要吃饭一样可笑。(阿拉斯加管道的设计经受住了7.9级地震,并没发生泄露,这个烈度的地震是温哥华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

7. tank traffic, 最需要慎重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说北方线路更好的原因,因为北部海域开阔,海上交通也不是那么繁忙。问题是土豆已经毙掉了北方线路还要加上c48的紧箍咒。真的是蠢到家。管道不得不走温哥华出海的话,对油轮来讲,安全措施:双层船壳,最有效的预防泄露措施之一,在2010年后进入加拿大海域的油轮必须是double hull,船进入乔治亚海峡后船上必须有本地海员领航,另外在狭窄水域必须有驳船拖拽,跟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类似。这两条运河比bc近海更狭窄更拥挤,也没出现过重大事故。(新奥尔良鹿特丹新加坡这样的超级油轮港口规模都比本拿笔大得多的。一个可以类比的设施是挪威Mongstad港,有挪威国家石油和壳牌的终端,挪威人能做到兼顾安全储运和环保,加拿大没理由做不到)

8. 感谢各位,真的再不参与这个话题了。

加拿大的政体是合作联邦制,是联邦政府和省政府一起互相合作解决共同问题的制度,虽然宪法赋予了联邦相应的管辖权,但是从立法的历史和本意来说,联邦政府更多的是要承担调节各省及地区利益平衡的角色。这次的事件中,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石油管道扩建后的主要受益者是石油公司,联邦政府和阿省,那么从项目的批准方面,就难免让人怀疑联邦政府对这件事情上处理的公正性,这就是我的质疑。

美国运输部(DOT)研究与特殊项目委员会(RSPA)将各种致使管道失效的原因分为五类,分别是外力、腐蚀、焊接和材料缺陷、设备和操作以及其它,因此在进行选址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外力因素,外力引起的管道失效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因素与人为破坏,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又分为雷电引发的事故与地震破坏;人为破坏主要表现为在管道沿线修建违章建筑与在管道上打孔盗气。其中自然因素中地震破坏表现为:当地震强度达到Ⅶ度或以上时就会引发管道的严重变形,管道因地层错动或土壤变形产生皱褶弯曲,严重时会出现开裂或者错断。因此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尽量会避开地震频发区,这是基本的避险常识。

环保不等于没有泄露,这句话非常正确,但是环境风险评估里面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一旦事故出现,其损害结果是不是能够承受的,无人地带发生泄露爆炸事故和人口稠密区所产生的损害结果是完全无法比拟的,洛杉矶大地震里氏6.6级,结果直接和间接的造成62人死亡,设想一下,如果同时引发石油管道大爆炸,还会死这么少的人吗?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建设的时候,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政府为了所谓的经济利益,不顾各种反对意见上马这个项目,肯定也是经过这个环评,那个保障的,结果怎样?当然可以以福岛9级地震为极端情况这种理由来搪塞,但是所产生的后果却是由当地的人民甚至全世界来承受,不是说没有选择,不是说除了核电日本人就要靠煤油灯来照明,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几条人命算什么?环境污染算什么?这就是现代政府的思路。

地震并不可怕,但是由地震引发的连锁反应才是最可怕的,阿拉斯加的输油管道在地震中没有问题,不代表大温地区的输油管道没有问题,管线建设的地质条件不同,结果完全不一样,人口稠密区地下有多少公共设施,而荒原地带地下又有多少公共设施?另外,2007年7月24日的那次泄露事件,就是由于工人在挖掘下水道时,意外凿穿一条原油管而已发的,地震高发区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密集的人为因素,外力破坏的因素这条输油管道全占了。

再来看腐蚀性,2013年3月29日,美国阿肯色州一条输油管道发生了原油泄漏,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但此次并不算严重的漏油事故却令Keystone XL管道审批再次处于风口浪尖之上。Keystone XL项目自公布之初便处于舆论漩涡之中。Keystone XL项目自公布之初便处于舆论漩涡之中。双方争论的核心问题,便是来自油砂的原油是否比传统的重质原油更具腐蚀性。管道安全顾问机构Accufacts主席理查德·库普利维茨表示,来自油砂的原油如果在高温或高压环境下运输,确实存在更大的风险性。美国近年来漏油事故频发,美国交通部下属管道及危险材料安全署(Pipeline & Hazardous Materials Safety Administration)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共发生364起输油管道漏油事故,泄漏了大约5.4万桶原油和炼油产品。根据规定,只要泄漏量达到5加仑以上,就将被视为一次漏油事故。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联合会3月要求政府为来自油砂的原油运输设定更加严格的标准。该机构指出,来自于油砂的原油稠度较高,比一般的原油更重,因此清理工作通常很难进行,尤其是那些泄漏到水中的原油。原因是来自油砂的原油会沉入水底,而不是漂浮在水面上。

再来研究一下操作的问题,过去的记录中,穿越BC省境内的横山输油管曾发生过数十次泄露,当然你可以说这些泄漏事件都是小事情,那我要说的是,如果历史上这家公司出过大事故,那么今天的管路之争也就不会存在了,我列出这些事故的原因,就是要说明在操作方面,这条管线的隐患非常大,证明其管理上存在缺陷,以这样的情况,怎样可能保证不会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2007年那次事故没有引起大的灾难,当然可以这样轻松的来评价,就像福岛核电站没有出事故之前,偶尔的技术故障也可以称之为没有问题,但是设想一下,如果生态灾难发生了,还有回头的余地吗?

学过概率的人应该明白,风险的发生几率与频率是成正比的,温哥华海域的油轮进出量达到7倍,也就意味着风险的发生几率增加了7倍,环境和经济利益还是有区别的,钱没了还可以再赚,环境完蛋了,有些可能几辈子都再也赚不回来了。

最后,贴一段温哥华市长的话:石油工业已是日暮西山,政府为了短浅的利益而拿欣欣向荣的温哥华经济来冒险,这未必会给温哥华的经济利益带来多少正面影响,所创造的新工作岗位也并非优质;其次,温哥华有大约3万个旅游相关就业人员,同时还有很多海洋相关企业。如果扩建的油管出现泄漏,这些人和企业都将会损失惨重。这些损失和油管给温哥华带来的利益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下图是2013年青岛原油管道爆炸现场图,当时我的微信里的图片比这个惨烈多了,不知道那些支持的人,谁愿意住在这样的管线周围?



这贴回复只是陈述我的观点,人有时候要做下换位思考,也要衡量一下金钱和生命健康权,哪一个更重要?中国如今的政府倒是效率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看看留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环境?难道我们每个移民出来的人也希望加拿大变成这个样子吗?

杰里肥狮 : 2018-04-16#380
送西岸就是污染,送东岸不是?
双标表到处都是,BC省的特别多!
要执行自己全绿色的标准,把污染都留在其他省份,不仅是恶心,而是心肠坏掉了。
有本事你别用油啊,请BC全省都用绿能和开电动车。
你后面说的对,我已经预订了特斯拉准备换电动车了。BC没有想把任何污染留在其他省份,只是想进一步保护环境。如果保护环境也成了有些人眼中的罪,那么有问题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子孙后代会感谢那些肯牺牲一些现时利益来保护环境的父辈们。

山中幸盛 : 2018-04-16#381
1。有无污染的替代能源与替代材料,当然是最优选择。问题是短期内石化能源无法被替代, 有人口的地方就会有各种石化设施。即使北极圈内的小村庄也会有储油罐。

2。以为没有这条管道,温哥华地区就没有石化设施?没有油轮? 温哥华西雅图都市圈七百多万人口,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之大是你想象不到的。温哥华自己的那个炼油厂远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一部分成品油得从埃德蒙顿输送过来,一部分从美国运过来。华盛顿州的五个炼油厂有四个在美加边境五十公里之内,每个炼厂的面积都相当于UBC校园那么大,只有这样才能供应西北太平洋海岸一千多万人口的需求

看图

离白石镇15公里,bp炼油厂,在海边
013 bp 13km.PNG

离白石镇20公里,康菲石油的炼油厂,边上是美国铝业的一角,在海边
014 philips 20km.PNG

离白石镇正南方50公里,两个炼厂,都在半岛上
015 anacortes.PNG

016 anacortes1.PNG

这些炼厂对安全要求比原油管道只高不低。而且供应这些炼厂的,近一半是阿省的油,其余是阿拉斯加过来的油轮,少量是火车从北达科他过来的。(华盛顿州和美国中南部的管网干线并不相连)

看图,今天的oil tanker traffic,美国那边的油轮比加拿大这边密集多了,限制管道,需要更多油轮供应这些炼厂。

001 vancouver.PNG

3。再看图,以美国为例,只要是人口密集地区,必然要有大型设施提供石化产品。美国西海岸的炼化产能实际上非常紧张。为什么会觉得西北太平洋城市群的千万人口可以不需要石化产品?大型城市附近必须要有石化设施,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除非你有办法让市政不用沥青铺路,飞机改用太阳能,工地用驴,做饭烧柴火。。。(纠结为什么出口为主的原油管道也要修在温哥华,again,这个要问你支持的土豆和自由党内阁为什么要毙掉北方管道)


019 refinerymap.png
020 population.png

4。成天喊着禁止修管道的蒙特利尔附近的油轮。数量比bc近海更多
002 montreal.PNG


圣洛朗河口的油轮。魁省一边抵制管道,一边从中东美国进口,否则这个地方立即瘫痪。
003 st lawrence.PNG

5。五大湖区的油轮。
004 lakes.PNG

6。人口更加密集的欧洲,亚洲,美国的油轮实时地图:休斯顿,新加坡,濑户内海,东京湾,釜山,鹿特丹,哥德堡,汉堡。。。这些地方的油轮密度石化设施数十倍于温哥华,有的也在地震带上,难道人家就不重视环保,就破坏生态了?

005 houston.PNG 006 singapore.PNG 007 japsn.PNG 008 tokyo.PNG 009 korea.PNG 010 europe.PNG 011 sweden.PNG 012 hamburg.PNG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82
1。有无污染的替代能源与替代材料,当然是最优选择。问题是短期内石化能源无法被替代, 有人口的地方就会有各种石化设施。即使北极圈内的小村庄也会有储油罐。

2。以为没有这条管道,温哥华地区就没有石化设施?没有油轮? 温哥华西雅图都市圈七百多万人口,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之大是你想象不到的。温哥华自己的那个炼油厂远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一部分成品油得从埃德蒙顿输送过来,一部分从美国运过来。华盛顿州的五个炼油厂有四个在美加边境五十公里之内,每个炼厂的面积都相当于UBC校园那么大,只有这样才能供应西北太平洋海岸一千多万人口的需求

看图

离白石镇15公里,bp炼油厂,在海边
浏览附件492921

离白石镇20公里,康菲石油的炼油厂,边上是美国铝业的一角,在海边
浏览附件492922

离白石镇正南方50公里,两个炼厂,都在半岛上
浏览附件492923

浏览附件492924

这些炼厂对安全要求比原油管道只高不低。而且供应这些炼厂的,近一半是阿省的油,其余是阿拉斯加过来的油轮,少量是火车从北达科他过来的。(华盛顿州和美国中南部的管网干线并不相连)

看图,今天的oil tanker traffic,美国那边的油轮比加拿大这边密集多了,限制管道,需要更多油轮供应这些炼厂。

浏览附件492925

3。再看图,以美国为例,只要是人口密集地区,必然要有大型设施提供石化产品。美国西海岸的炼化产能实际上非常紧张。为什么会觉得西北太平洋城市群的千万人口可以不需要石化产品?


浏览附件492926
浏览附件492927

4。成天喊着禁止修管道的蒙特利尔附近的油轮。数量比bc近海更多
浏览附件492928


圣洛朗河口的油轮。魁省一边抵制管道,一边从中东美国进口,否则这个地方立即瘫痪。
浏览附件492929

5。五大湖区的油轮。
浏览附件492930

6。人口更加密集的欧洲,亚洲,美国的油轮实时地图:休斯顿,新加坡,濑户内海,东京湾,釜山,鹿特丹,哥德堡,汉堡。。。这些地方的油轮密度石化设施数十倍于温哥华,有的也在地震带上,难道人家就不重视环保,就破坏生态了?

浏览附件492931 浏览附件492932 浏览附件492933 浏览附件492934 浏览附件492935 浏览附件492936 浏览附件492937 浏览附件492938
你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从来没有认为目前来说,人类的生活可以脱离石化产品,同时我也从来没有说过环保就是不能建任何工业,这是我的观点基础,因此在这方面的针对性观点和我的观点没有太多关联。
换个简单的说法,同样是管线走bc省,铺设人烟稀少的地区,我可以接受,同样是运输方式,铁路和公路运输,我更容易理解,同样是石油工业,bc为了经济运行必须修建的,我认为没有问题,这就是我的出发点。
对于环境评估,我更喜欢看压力测试及损失预估,简而言之,当极端情况出现,各种应急防范手段失效时,造成的损失是否能够接受?人的生命健康权大于一切,因此,综合tm管道项目分析,我认为对大量人口的生命健康权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意见是否定的!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6#383
我想,那些支持油管通过地震频发人口稠密区的人,特别是那些声称为了国家利益的政客,请把你们的房子建在或买在管道经过的路线之上,并保证每天都居住在那里,我想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最恨那些便宜自己赚,风险让别人担,嘴上还说漂亮话的人!
那你更要问问政府和那些政客前几年为什么否决了更合理潜在危害影响更小的北方管道?难道当时包括现在的环保保护者不知道否决北方管道后就剩下现在这么一条管道计划?还是他们更乐观地认为他们有能力否决全部管道计划?其实,任何事情从逻辑来思考问题就会更清楚,就是现在的管道也不是凭空出现的,burnaby管道周围的房屋大多数也是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大力发展而后开建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房屋是在管道后开建的,当然现在周围居民基于自身利益反对管道扩建的诉求也是合逻辑和可以理解的,回到这个管道扩建上,最理想的是符合了环保者的意愿否决了AB最后这条线路,不谈什么国家长远利益,就从支持开建的利益方AB省来说,他们内部右翼也不希望能够通过,不要忘了,AB现在当权的也是有环保理念的NDP,他们受够了NDP为了通过这条线路妥协下而加的环保税和油砂开采限制,他们盼着通不过NDP立即倒台,谁能保证在最坏的情况下,AB不会民怨沸腾,走到公投独立加入美国的情况?从历史上看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脱离不了当时客观环境的,包括德国纳粹的发展和希特勒的出现,也就是说,AB要是真独立,BC到东部的陆路空路相反要和AB谈判了,当然从现在看,更大可能是这条线路最后还是在各种反对下开建。当然,不是说现在大家的反对没有意义,恰恰相反,通过现在的争议一方面使BC得到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使更多人能够更加关心环保和平衡经济发展的矛盾。

题外话,看了这几天大家的争论,还是学到不少环保知识,从另一方面也看到加拿大的优势,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和发声保护自身利益,可以想象如果在国内,是怎样的气氛和结果,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加拿大经济会发展慢,在中国可能十几年前就大干快上已经修通了四五条油管线路,现在手握上千亿盈余再来大谈环境保护和新能源新科技超越发展了(什么新科技发展都离不开钱),但同时我们也庆幸现在虽然发展慢但我们仍然拥有蓝天白云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84
那你更要问问政府和那些政客前几年为什么否决了更合理潜在危害影响更小的北方管道?难道当时包括现在的环保保护者不知道否决北方管道后就剩下现在这么一条管道计划?还是他们更乐观地认为他们有能力否决全部管道计划?其实,任何事情从逻辑来思考问题就会更清楚,就是现在的管道也不是凭空出现的,burnaby管道周围的房屋大多数也是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大力发展而后开建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居民房屋是在管道后开建的,当然现在周围居民基于自身利益反对管道扩建的诉求也是合逻辑和可以理解的,回到这个管道扩建上,最理想的是符合了环保者的意愿否决了AB最后这条线路,不谈什么国家长远利益,就从支持开建的利益方AB省来说,他们内部右翼也不希望能够通过,不要忘了,AB现在当权的也是有环保理念的NDP,他们受够了NDP为了通过这条线路妥协下而加的环保税和油砂开采限制,他们盼着通不过NDP立即倒台,谁能保证在最坏的情况下,AB不会民怨沸腾,走到公投独立加入美国的情况?从历史上看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脱离不了当时客观环境的,包括德国纳粹的发展和希特勒的出现,也就是说,AB要是真独立,BC到东部的陆路空路相反要和AB谈判了,当然从现在看,更大可能是这条线路最后还是在各种反对下开建。当然,不是说现在大家的反对没有意义,恰恰相反,通过现在的争议一方面使BC得到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使更多人能够更加关心环保和平衡经济发展的矛盾。

题外话,看了这几天大家的争论,还是学到不少环保知识,从另一方面也看到加拿大的优势,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和发声保护自身利益,可以想象如果在国内,是怎样的气氛和结果,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加拿大经济会发展慢,在中国可能十几年前就大干快上已经修通了四五条油管线路,现在手握上千亿盈余再来大谈环境保护和新能源新科技超越发展了(什么新科技发展都离不开钱),但同时我们也庆幸现在虽然发展慢但我们仍然拥有蓝天白云
说到北方项目,我还真查了一下,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个项目也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最终联邦法院判决决议无效。所以并不是政客政府良心发现,而是bc人民抗争的结果!

laox888 : 2018-04-16#385
说到北方项目,我还真查了一下,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个项目也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最终联邦法院判决决议无效。所以并不是政客政府良心发现,而是bc人民抗争的结果!
说白了,反对的人就是一条管道都不想要。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6#386
说到北方项目,我还真查了一下,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个项目也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最终联邦法院判决决议无效。所以并不是政客政府良心发现,而是bc人民抗争的结果!
当然不是什么政客良心发现,只是回答你:“同样是管线走bc省,铺设人烟稀少的地区,我可以接受,同样是运输方式,铁路和公路运输,我更容易理解”,不过后一句连反对者都不反对的是,专业领域已经回答了管道运输比同等运输量的铁路公路运输更安全,这就不要再想当然了。另外大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拜托强有力的集权政府(可没有任何替他们歌功颂德的意思),当然我们可以不要这种牺牲环境的超高速发展,但是也必须平衡发展,最坏也要想到对手(支持方)的强烈反制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87
当然不是什么政客良心发现,只是回答你:“同样是管线走bc省,铺设人烟稀少的地区,我可以接受,同样是运输方式,铁路和公路运输,我更容易理解”,不过后一句连反对者都不反对的是,专业领域已经回答了管道运输比同等运输量的铁路公路运输更安全,这就不要再想当然了。另外大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也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拜托强有力的集权政府(可没有任何替他们歌功颂德的意思),当然我们可以不要这种牺牲环境的超高速发展,但是也必须平衡发展,最坏也要想到对手(支持方)的强烈反制
你还是没读懂我的观点,能避的就一定要避,实在避不了的,就选潜在损害规模小的,一切以人的生命健康权为优先考虑的要素,你认为管道运输比公路铁路运输安全,但你是否有想过,如果灾难发生,哪种情况损害面更广?危害更大?这不是想当然的问题,而是思考的角度问题,风险小不等于没风险发生,一旦风险发生,后果是不是能够承担的!全世界范围内,核电的恶性事故有几起?但是每一起的后果都是不可承受的,这就是我要表达的观点。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88
说白了,反对的人就是一条管道都不想要。
这也是我的观点,能不要,一条也不要,如果真的必须的要,那就选潜在危害最小的地方建!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89
我在这楼里的观点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了,可能有的朋友没有读懂,提出很多的反驳观点并没有针对性,这一点上,可能我们也做了些无用的辩论。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6#390
你还是没读懂我的观点,能避的就一定要避,实在避不了的,就选潜在损害规模小的,一切以人的生命健康权为优先考虑的要素,你认为管道运输比公路铁路运输安全,但你是否有想过,如果灾难发生,哪种情况损害面更广?危害更大?这不是想当然的问题,而是思考的角度问题,风险小不等于没风险发生,一旦风险发生,后果是不是能够承担的!全世界范围内,核电的恶性事故有几起?但是每一起的后果都是不可承受的,这就是我要表达的观点。
当然明白你的意思,而是你没有跳出来你的观点看大家对你的回复,或者说对油管的争议最少没有从前几年就一直follow, 换个角度说,现在有北方路线和现在这条同时让大家选,谁都知道北方线的潜在威胁小,但是那些人先否了北方线然后造成现在这条是霸王硬上弓。后者就像你举得核电例子一样,每起事故的灾难不可承受,但有人统计过同样的发电量其他火电等能源企业造成事故的灾难人数和对环境破坏的整体统计吗?只是那些事故产生的数字不像飞机遇难那样一下给人以强烈震撼,但由于运油车产生的灾难多年统计下来同样是惊人的,更不说就在几年前东部运油火车对小镇的灭绝灾难。这些都是经过专业领域且科学严密计算和统计的,否则中国现在也不敢全国都在大搞第三代核电

考拉不是熊 : 2018-04-16#391
当然明白你的意思,而是你没有跳出来你的观点看大家对你的回复,或者说对油管的争议最少没有从前几年就一直follow, 换个角度说,现在有北方路线和现在这条同时让大家选,谁都知道北方线的潜在威胁小,但是那些人先否了北方线然后造成现在这条是霸王硬上弓。后者就像你举得核电例子一样,每起事故的灾难不可承受,但有人统计过同样的发电量其他火电等能源企业造成事故的灾难人数和对环境破坏的整体统计吗?只是那些事故产生的数字不像飞机遇难那样一下给人以强烈震撼,但由于运油车产生的灾难多年统计下来同样是惊人的,更不说就在几年前东部运油火车对小镇的灭绝灾难。这些都是经过专业领域且科学严密计算和统计的,否则中国现在也不敢全国都在大搞第三代核电

你说的运油车产生的灾难多年统计下来的数据,请问有详细的数据吗?如果有,那么对我们这次的辩论会很有帮助,但是你忘记了我的前提是什么,以我对环保问题上的理解,除非是bc省必须的发展需求,能不增加石化设施及运量,就不要增加,无论是储油罐,还是管道运输,地面交通运输,最大的限度上限制污染因素存在的空间,而在这一项上,TM项目就首先不符合,所以不存在你说的二选一的问题;其次能用地面交通运输,就尽量这种方式,至少我认为这种方式将风险有效的分散,容易对灾害的发生及损害进行控制,降低到可承受的范围;最后如果证明该项目确实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那么选址上也要避开人口稠密区。
前面的帖子已经说了,我来加拿大时间不算太久,说实话对加拿大的很多事情,也没有什么兴趣去follow,如果不是这个帖子,我想也不会去做这么多的功课,所以非常感谢你们,让我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个人的想法都不会相同,否则也不会出现支持和反对的对立面了,我比较欣赏山中幸盛网友,因为他的帖子很多时候都会附带出处及数据说明,这会改变我的很多想法和思路,这个帖子里的辩论不涉及输赢,只是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明白就好了。

格林尼治时间 : 2018-04-16#392
你说的运油车产生的灾难多年统计下来的数据,请问有详细的数据吗?如果有,那么对我们这次的辩论会很有帮助,但是你忘记了我的前提是什么,以我对环保问题上的理解,除非是bc省必须的发展需求,能不增加石化设施及运量,就不要增加,无论是储油罐,还是管道运输,地面交通运输,最大的限度上限制污染因素存在的空间,而在这一项上,TM项目就首先不符合,所以不存在你说的二选一的问题;其次能用地面交通运输,就尽量这种方式,至少我认为这种方式将风险有效的分散,容易对灾害的发生及损害进行控制,降低到可承受的范围;最后如果证明该项目确实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那么选址上也要避开人口稠密区。
前面的帖子已经说了,我来加拿大时间不算太久,说实话对加拿大的很多事情,也没有什么兴趣去follow,如果不是这个帖子,我想也不会去做这么多的功课,所以非常感谢你们,让我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个人的想法都不会相同,否则也不会出现支持和反对的对立面了,我比较欣赏山中幸盛网友,因为他的帖子很多时候都会附带出处及数据说明,这会改变我的很多想法和思路,这个帖子里的辩论不涉及输赢,只是能够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明白就好了。
你最后的观点很好,最后也回复一下,就是辩论没有输赢,大家通过辩论能够不仅阐明各自己观点还能使大家共同推动经济和环保的共同平衡发展。至于你开头说的和有些人的观点一样,不仅这条线路就是所有管道都是反对的,不能说不对,只是这些人的一贯观点,当然那些一贯支持的最后肯定也同样会做他们的动作,只是大家都不希望最后是双方的激烈碰撞 两败俱伤,很忙 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