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末的那几天

第2,3天;

一大早天不亮就出发了,一行人分乘两辆北京吉普,军区的老雷老石(均为团职干部,隐去真名)乘一辆,我们电视台3个人乘一辆。
那时的公路,不但弯弯曲曲,还基本是砂石路,就算是有段柏油马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再加上到处都在修路,只能以平均时速40公里开行。
颠了2天的七荤八素,半夜终于到达目的地——广西东兴县(再看看今天中国的交通设施,恍如隔世啊!)

我们3人住进当时的县招待所,很大的一个套间,说是招待所最好的房子了,但偌大的房子只有床,其他什么都没有,显得空荡荡的,第二天听招待所的服务员介绍才知道,我们这间房,当年胡志明曾经住过!(胡伯伯和情同手足的周恩来如果看到今天的中越战争,当作何感想啊!)

早上吃完早餐,我们3个同事和当地部队陪同的同志,一起在招待所院子里抽烟闲聊,就看到有两个一身当地农民打扮的汉子,头上还戴着草帽,衣服略显破旧,也从饭堂吃完早餐出来,往大门外慢悠悠地晃出去,但奇怪的是,其中一人肩上竟然挎着一支我从没见过感觉很长的步枪!!(我第一次看见狙击步枪,所以不知道这是什么枪,只是感觉这枪怎么这么长),忙问部队的同志;“他们是什么人?那是什么枪?”部队的同志说,“那是狙击步枪,这两个是部队的狙击手,今天他们要到离县城几公里的地方去狙击水牛“,”什么?狙击水牛?为什么“?”边境上一切都是对等的,前几天当地老百姓的一头牛被越方射杀了,所以,我方就必须派出狙击手射杀越方的一头水牛“,“那如果我们被射杀的是军人或者老百姓呢”?”那我们一定也会对等狙击越方同等目标“!”哦“,是越南的武器好还是我们的武器好?谁的狙击步枪打得准?”我又好奇的问“越南的狙击步枪是苏联生产的,我们是国产的,不如苏联的”!心里不免悠然,为那两个走远的狙击手担心,愿晚饭还能一块吃!(看看今天的中国武器,同样也是恍如隔世啊!)

上午;

当地驻军,军区,电视台开行动前详细任务介绍会议

下午:

到行动地点观察熟悉地形


今天是圣诞,时间有点紧,故上下午会议和地形观察,待下回更新,对不起各位
宿舍有个防城的
好像是东兴县
 
上午,任务预备会议:

这段时间的中越边境,大规模的行动基本停止,只是有一些零星的冷枪冷炮,总政要求在元旦期间各部队开展政治攻势,这是解放军的老传统,解放前对国民党军就经常采用,金门炮战时的空飘海飘宣传品,都是这个范畴,这次我们是要把对越军的空飘,海飘,和瓦解越军的行动拍成录像资料

在东兴县的行动主要选在原县医院地址。东兴县医院的地理位置比较特别;是在一个有点半岛形状的高地上,北仑河呈三面环绕这个高地,高地上只有县医院的一排平房,进入这个高地也只有一条小泥土路,而北仑河对岸(只有20多米,河宽才10多米,水深没膝)就有一个越军地堡,内驻一个班越军(越方地势高于我方,成符视我方地形),地堡孤立无援,便于我方监控行动,但我方进入到县医院的100多米小路均在越军有效射程之内(县医院早就空无一人,所有建筑都以被打的破烂不堪,门窗房顶都没有了,只剩一排房框子砖墙在那)

具体行动计划是:电视台3人和部队一个越语翻译共4人,分批进入县医院,为了不引起越军的警惕,只能每隔10几分钟有一个人跑过小道进入,电视台的设备需分拆(那时的采访设备都是摄录分体的,摄像机有20多斤,录像包也是20多斤,用一根电缆连接,所以,那个年月电视台的记者,扛着这40多斤的铁疙瘩满山遍野的跑,那都是重体力“工人”啊),分拆后用伪装包裹分批带进,以防止越军看到摄录设备引起恐慌,待进入县医院的4人到位后,由县民兵一人到河边向越军喊话,给越军送元旦礼品,吸引越军涉水过河,到我方接受礼品(当地民兵其实经常与越军交往,我方对越军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有几个人,叫什么,武器装备,甚至家庭情况都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全过程拍摄下来,注意的地方是千万不能让越军知道我们有人在拍摄,否则,一定会开枪阻止!

下午,观察地形;

东兴,以北仑河为界,与越南芒街隔河相望,北仑河中方一侧沿河都是民房,越方一侧就都是荒草野地树丛,但我方沿河的民房全部跟县医院一样,都没有门窗房顶了,所有房与房之间的隔墙均被打通,可以隐蔽地沿河运动,北仑河上连接中越的友谊大桥,已经彻底炸断(数年后在中越边境全民走私的社会背景下,我出于新闻记者的好奇心,私自联系了一帮做这个生意的,再一次到东兴,跟踪了解了一次走私汽车的全过程,当然,这个是不能发的新闻,那次看到的友谊大桥,已经完全修复了,再过了几年,我辞职下海经商,就经常来往于中越边境了,中越双方都已经非常繁荣,尤其是中方沿河的民房,满街都是越南特产,都是代办临时通行证的)!

离县医院最近的地方有三五间也是无人的民房,从这里出去就是往县医院的小路,军区首长和一师师长等领导明天就在这里观察指挥(东兴属于广西军区边防一师,师部位于宁明,这次行动由师长配合指挥,师长叫什么忘了,只记得是河南人),在这几间民房里,可以清楚地看到越军的地堡!

一切都按部署准备完毕,就等明天了
 
跟看纪录片一样,真有意思,手动给楼主点个赞
 
当地有一种特产 叫沙虫
凉干了 好吃
很珍贵
回答大师的问题;沙虫是很好吃,尤其做汤,很鲜,但去除沙子很麻烦,广东沿海都有,大师理解的应该没错,就是沙滩上的"蚯蚓",但比一般蚯蚓粗而且长

我们去的时候应该很便宜,那时双方的老百姓都生活不易,但越南老百姓就更苦了,跟部队的同志聊起,越南人偷偷冒险挑过来的东西价格,鸡是论只卖,8毛钱一只,走私的武器最便宜,8元人民币一颗军用制式木柄手榴弹,40元人民币一只AK47冲锋枪,听说后来广东和香港的黑帮武器都是从广西中越边境走过来的!
 
第二天上午10:00;

阴天,有点蒙蒙似雾的细雨,很冷,边境非常安静,连鸟叫声都没有,静的有点瘆人!
军区首长,边防一师各有关首长,师长,电视台同志,都齐集在出发的那几间破民房里,除了我们台的3个人是便衣,准备跟我们一起过去的那个部队同志也是便装,我们的摄录设备已经分拆并伪装好(摄像机用稻草困扎,就像一捆稻草,录像包用破布烂衣包裹,其他必要的电缆电池磁带也是用破布包裹),警卫部队只能在高地下面的路上,只有师长带了两个警卫上来。
准备行动前,一师那个要跟我们一起过去的同志告诉我们一些注意事项;因为距离越军地堡太近,尽量不要说话,就是说话也一定最小声的说,尽量用手势表达,还有就是尽量不要伸头出去看,越军的地堡里有一个6倍军用望远镜,虽然这部望远镜有一边的镜筒已经损坏不能用了,但这个相当于单筒的望远镜还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方县医院平房的(我靠,这么细致的情报,解放军的情报工作真不是吹的!),最后,告诉我们 对面地堡里的那个越军小头目脾气很暴躁,如果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一定要听从指挥,快速撤离。

开始行动
一师那个同志第一个猫着腰 快速一溜小跑过去了,等了十几分钟,看看没有什么动静,我第二个抱着摄像机也猫着腰一溜小跑,狂奔过去,心里那个怕啊!这可是开阔地,距离又那么近,如果开枪,一枪一个准,跑进平房找到一师同志蹲着的那个房子,赶紧趴在他身边,不停的那个喘啊!但心想只要有一师同志在,就绝对安全(这时的感觉;解放军同志就是亲啊!)
半个小时后全部4人都到位了,连接摄录设备后,人坐在窗框下的地上,把摄像机镜头慢慢举过头顶伸出窗框,把摄像机寻像器向下,这样就可以不露头地拍摄窗外所有的场景

按预定安排,东兴民兵派出的一个年轻人,手提一个大旅行袋,里面装满军区政治部特别定制的元旦礼品,慢慢走到河边一块沙石河滩上,向对岸半山腰的地堡用越语喊着什么,好像是叫几个人名。
不一会一个越军走出地堡,向河边走下来,走的路弯弯曲曲,旁边一师的小声告诉我们那是绕开地雷
下来的越军士兵戴着一顶盔式军帽,上身一件破旧单军衣,可下身的裤子不是军装,是一条普通裤子,还有点破,一句话;衣衫褴褛,瘦骨嶙峋,还冻得哆哆嗦嗦,整个感觉跟温哥华黑死挺街那些吸毒的差不多。
民兵接着跟他互相对了许多话,一师同志告诉我们,民兵说给地堡里的越军们送来我方的元旦礼品,让这个士兵趟过河来我们这边拿(我们的镜头就等着这个画面啊),这个越军不肯过来,执意叫我方民兵送过河(收礼还这么讲究,蛮有原则的啊)
两个人在河两边就这样对话着,双方都不肯过河,有一个多小时
我们也断断续续录了基本过程,

后面民房里的首长们发出信号,让民兵带礼品撤回,那个越军士兵也一步三回头悻悻地回去了

我们回来后,军区首长说,今天的录制也可以了,把我方与越方的互动都拍下来了,再安排一个时间,让民兵做一下地堡里班长的工作,争取越军过河收礼

下午拍了一些空飘

晚上,凌晨约莫2点左右,一师的同志敲开我们的门:“快,起床,带上设备,上车,有紧急情况,具体情况路上说”

我们3人睡眼朦胧地收拾好设备,上了车

没有月亮,黑漆漆的,只有前面两道昏黄的车灯,照着不远的泥土路面,上下颠簸着,也不知道这是去那里。
 
这次行动是政治目的,不是军事任务,必须用摄像机隐蔽地记录下来,晚上没有光无法拍(后来越军发现了我们的目的,开枪了,过几天再细说)

谢谢关注
不是晚上拍,晚上上人和设备,等天亮拍
 
不是晚上拍,晚上上人和设备,等天亮拍
您可能高看我们地方的同志了,我们不具备这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觉悟和体力,还有就是;这时候的越军士气已经非常低落,打了70年的仗,加上失去中苏的经济支持,越南人已经普遍非常厌战了(后面有我们直接采访越军士兵和老百姓的,待续),还有就是我们对面一线的越军不是其精锐部队,更没有什么斗志,都是在那凑合着混,一师和军区首长可能考虑到这些综合情况,才决定了这样的方案

谢谢您的关注,握手!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