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 在1948年是十岁 89的话 是17 18岁 这么算好像是这样,我没算过。他们看起来很老,不知道几岁。
sabre 85,059 2020-04-22 #62 卡城西北 说: 就是说的环境,以及所谓的“融入”bullshit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病态到何种程度。 点击展开... 我看, 更是不融入的程度深,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极度不融入, 才造成二代过犹不及,形成反叛, 假如老一辈学点英语, 有点通融性, 第二代应该不会如此刚硬的反叛
卡城西北 说: 就是说的环境,以及所谓的“融入”bullshit在一定的环境下能病态到何种程度。 点击展开... 我看, 更是不融入的程度深,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极度不融入, 才造成二代过犹不及,形成反叛, 假如老一辈学点英语, 有点通融性, 第二代应该不会如此刚硬的反叛
卡城西北 10,590 2020-04-22 #64 sabre 说: 我看, 更是不融入的程度深,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极度不融入, 才造成二代过犹不及,形成反叛, 假如老一辈学点英语, 有点通融性, 第二代应该不会如此刚硬的反叛 点击展开... 现在就是这样。我们这一代移民,语言不是问题了。
sabre 说: 我看, 更是不融入的程度深, 正是因为老一辈的极度不融入, 才造成二代过犹不及,形成反叛, 假如老一辈学点英语, 有点通融性, 第二代应该不会如此刚硬的反叛 点击展开... 现在就是这样。我们这一代移民,语言不是问题了。
B bear88 3,578 2020-04-22 #65 卡城西北 说: 客家人其实是我们周人后裔,比现在的河南人中原一万倍。 点击展开... 现在河南人早就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原人了,都是当时周边的游牧名族聚集而成,而当时大部分的河南人为了躲避战争很多南下了,譬如我的先祖们就是在宋后经福建移到了广东。
卡城西北 说: 客家人其实是我们周人后裔,比现在的河南人中原一万倍。 点击展开... 现在河南人早就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原人了,都是当时周边的游牧名族聚集而成,而当时大部分的河南人为了躲避战争很多南下了,譬如我的先祖们就是在宋后经福建移到了广东。
武松 1,701 2020-04-22 #68 樱花烂漫 说: 明白,sabre大师就是一正派人,眼前没有看到过沙子 您不是穷苦家庭出身,不一定知道穷苦人家的痛苦 再说,刚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第二年、或第三年上的大学那几年(据说197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普遍性),如果能够从偏远农村考上清华(希望我没说错哈),那些丑文化可能还没来得及涌现吧 点击展开... 那时候一本里面农村孩子挺多的,当时的助学金(15-25元不等)还基本上能吃饱饭,毕业后基本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85以后的农村孩子能上一本的越来越少,完成阶级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
樱花烂漫 说: 明白,sabre大师就是一正派人,眼前没有看到过沙子 您不是穷苦家庭出身,不一定知道穷苦人家的痛苦 再说,刚恢复高考制度第一年、第二年、或第三年上的大学那几年(据说197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普遍性),如果能够从偏远农村考上清华(希望我没说错哈),那些丑文化可能还没来得及涌现吧 点击展开... 那时候一本里面农村孩子挺多的,当时的助学金(15-25元不等)还基本上能吃饱饭,毕业后基本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85以后的农村孩子能上一本的越来越少,完成阶级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
pavo 3,004 2020-04-22 #69 sabre 说: 我1981上学,没发现这个现象, 城里的孩子, 家里给20,30伙食费, 农村的孩子, 大概20的助学金, 大家差别不大, 我觉得你得到这个印象的原因, 是坏文学的丑化, 点击展开...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sabre 说: 我1981上学,没发现这个现象, 城里的孩子, 家里给20,30伙食费, 农村的孩子, 大概20的助学金, 大家差别不大, 我觉得你得到这个印象的原因, 是坏文学的丑化, 点击展开...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卡城西北 10,590 2020-04-22 #70 以前有个电影,包氏父子,说的就是这种故事。 pavo 说: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点击展开...
以前有个电影,包氏父子,说的就是这种故事。 pavo 说: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点击展开...
pavo 3,004 2020-04-22 #72 武松 说: 那时候一本里面农村孩子挺多的,当时的助学金(15-25元不等)还基本上能吃饱饭,毕业后基本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85以后的农村孩子能上一本的越来越少,完成阶级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 点击展开... 15到25元的助学金基本上能吃饱饭?你可能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时的物价。我不知道那时有25元的助学金,我以为我就是最高的了。17块5毛的伙食费,3块钱零花钱。伙食费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餐券形式发。生活委员每月发一次,一大张,某月某日早餐券,中餐券,晚餐券,撕下去食堂使用。如果因故没使用,月底可去食堂兑换现金。17块钱5毛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学徒工,月薪18元。
武松 说: 那时候一本里面农村孩子挺多的,当时的助学金(15-25元不等)还基本上能吃饱饭,毕业后基本上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85以后的农村孩子能上一本的越来越少,完成阶级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 点击展开... 15到25元的助学金基本上能吃饱饭?你可能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时的物价。我不知道那时有25元的助学金,我以为我就是最高的了。17块5毛的伙食费,3块钱零花钱。伙食费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餐券形式发。生活委员每月发一次,一大张,某月某日早餐券,中餐券,晚餐券,撕下去食堂使用。如果因故没使用,月底可去食堂兑换现金。17块钱5毛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学徒工,月薪18元。
MONTREALCANADA 无地自农 改行算卦 1,885 2020-04-22 #73 bear88 说: 现在河南人早就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原人了,都是当时周边的游牧名族聚集而成,而当时大部分的河南人为了躲避战争很多南下了,譬如我的先祖们就是在宋后经福建移到了广东。 点击展开...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bear88 说: 现在河南人早就不是我们认为的中原人了,都是当时周边的游牧名族聚集而成,而当时大部分的河南人为了躲避战争很多南下了,譬如我的先祖们就是在宋后经福建移到了广东。 点击展开...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B bear88 3,578 2020-04-22 #74 MONTREALCANADA 说: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点击展开... 江南哪里?既然有50%相似度我也来学学你家乡的语言。
MONTREALCANADA 说: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点击展开... 江南哪里?既然有50%相似度我也来学学你家乡的语言。
MONTREALCANADA 无地自农 改行算卦 1,885 2020-04-22 #75 bear88 说: 江南哪里?既然有50%相似度我也来学学你家乡的语言。 点击展开... 赣东。因为父母出生两地 原因 我会两处方言 南昌和抚州 , 听广东话,先要忘记普通话(我现在在家里说的是普通话),用赣语思维。 数字里面 发音 粤语2和我们1相同 其他都有接近 哈哈哈 学习不赚钱 但是有乐趣 广东话我估计50%相识度 客家话歌曲得发音大约80%相似度 我听客家歌曲连字幕都不需要 不知道广东人能否听懂客家话 哈哈哈 油管可以搜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例子 我一直对中国各地区的东西都感兴趣 哈哈哈哈 最后编辑: 2020-04-23
bear88 说: 江南哪里?既然有50%相似度我也来学学你家乡的语言。 点击展开... 赣东。因为父母出生两地 原因 我会两处方言 南昌和抚州 , 听广东话,先要忘记普通话(我现在在家里说的是普通话),用赣语思维。 数字里面 发音 粤语2和我们1相同 其他都有接近 哈哈哈 学习不赚钱 但是有乐趣 广东话我估计50%相识度 客家话歌曲得发音大约80%相似度 我听客家歌曲连字幕都不需要 不知道广东人能否听懂客家话 哈哈哈 油管可以搜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例子 我一直对中国各地区的东西都感兴趣 哈哈哈哈
sabre 85,059 2020-04-22 #76 pavo 说: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点击展开... 文革时候批判17年高等教育 故意歪曲 电影决裂里 有这么一个镜头
pavo 说: 我比你更早一些,并且就是从乡下出来的,当时曾有这样的话,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不过,那是极其个别的,我的同学中,和我认识的人中,都没有这种特例。 点击展开... 文革时候批判17年高等教育 故意歪曲 电影决裂里 有这么一个镜头
B bear88 3,578 2020-04-23 #77 MONTREALCANADA 说: 赣东。因为父母出生两地 原因 我会两处方言 南昌和抚州 , 听广东话,先要忘记普通话(我现在在家里说的是普通话),用赣语思维。 数字里面 发音 粤语2和我们1相同 其他都有接近 哈哈哈 学习不赚钱 但是有乐趣 广东话我估计50%相识度 客家话歌曲得发音大约80%相似度 我听客家歌曲连字幕都不需要 不知道广东人能否听懂客家话 哈哈哈 油管可以搜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例子 我一直对中国各地区的东西都感兴趣 哈哈哈哈 点击展开... 在广东,客家话和潮州话都属于特殊语系,一般的广东人还真听不懂。我小时候倒是因为邻居是客家人所以能听个大概。
MONTREALCANADA 说: 赣东。因为父母出生两地 原因 我会两处方言 南昌和抚州 , 听广东话,先要忘记普通话(我现在在家里说的是普通话),用赣语思维。 数字里面 发音 粤语2和我们1相同 其他都有接近 哈哈哈 学习不赚钱 但是有乐趣 广东话我估计50%相识度 客家话歌曲得发音大约80%相似度 我听客家歌曲连字幕都不需要 不知道广东人能否听懂客家话 哈哈哈 油管可以搜到很多东西 这是一个例子 我一直对中国各地区的东西都感兴趣 哈哈哈哈 点击展开... 在广东,客家话和潮州话都属于特殊语系,一般的广东人还真听不懂。我小时候倒是因为邻居是客家人所以能听个大概。
卡城西北 10,590 2020-04-23 #78 MONTREALCANADA 说: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点击展开... 我听不懂客家话,不过我的春秋祖先从中原南迁的时候,说的应该就是那种口音。西南,东南,历来没有什么战略和经济意义,从背面下来的入侵者也不会看得上,所以方言里有比较多的古音。
MONTREALCANADA 说: 我在北方上学,后来也没回老家工作,江南的中小学朋友越来越少,以前也没QQ微信,感情淡了。移民后和家里联系也少了,说了快20年的方言居然没地方用了。后来为了教育小孩方言,结果也找不到什么资料来学习。网上搜索视频语音,发现广东话居然和老家话接近,约50%相似度,哈哈哈,干脆学点广东话,本来以前就喜欢看港台电视,看粤语的需要字幕。后来慢慢每天看一点新闻,现在居然不用字幕了。南方很多语言,可能确实是以前的古汉语,中学语文老师在读大学时要学古汉语,他说这个他很容易掌握,很多发音和老家话一样,哈哈哈。我是一直喜欢多学各种语言,丰富看世界,看美女的视角。 点击展开... 我听不懂客家话,不过我的春秋祖先从中原南迁的时候,说的应该就是那种口音。西南,东南,历来没有什么战略和经济意义,从背面下来的入侵者也不会看得上,所以方言里有比较多的古音。
MONTREALCANADA 无地自农 改行算卦 1,885 2020-04-23 #79 卡城西北 说: 我听不懂客家话,不过我的春秋祖先从中原南迁的时候,说的应该就是那种口音。西南,东南,历来没有什么战略和经济意义,从背面下来的入侵者也不会看得上,所以方言里有比较多的古音。 点击展开... 准备睡觉了 ,我喜欢研究些歌曲美女文化,哈哈哈,所以对很多方言有兴趣,包括闽南语,学过一点,最后没通。台湾推行国语,台语市场变小。发现老家话发音和客家话八成接近,但是这个客家民族比较分散,不像广东话和英文主宰的香港,我是出于好奇,研究些东西,如果有懂客家话的家园朋友,可以鉴定下我老家话发音和客家话的发音到底相识度是几成 哈哈哈哈 我附上一首儿歌 方言资源不容易找到啊 哈哈哈哈 回复帖子主题 中国人 还是不要忘记中国话 特别是自己的孩子 法语英语 谋生好用 终究是浮云 落叶归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544043/
卡城西北 说: 我听不懂客家话,不过我的春秋祖先从中原南迁的时候,说的应该就是那种口音。西南,东南,历来没有什么战略和经济意义,从背面下来的入侵者也不会看得上,所以方言里有比较多的古音。 点击展开... 准备睡觉了 ,我喜欢研究些歌曲美女文化,哈哈哈,所以对很多方言有兴趣,包括闽南语,学过一点,最后没通。台湾推行国语,台语市场变小。发现老家话发音和客家话八成接近,但是这个客家民族比较分散,不像广东话和英文主宰的香港,我是出于好奇,研究些东西,如果有懂客家话的家园朋友,可以鉴定下我老家话发音和客家话的发音到底相识度是几成 哈哈哈哈 我附上一首儿歌 方言资源不容易找到啊 哈哈哈哈 回复帖子主题 中国人 还是不要忘记中国话 特别是自己的孩子 法语英语 谋生好用 终究是浮云 落叶归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544043/
武松 1,701 2020-04-23 #80 pavo 说: 15到25元的助学金基本上能吃饱饭?你可能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时的物价。我不知道那时有25元的助学金,我以为我就是最高的了。17块5毛的伙食费,3块钱零花钱。伙食费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餐券形式发。生活委员每月发一次,一大张,某月某日早餐券,中餐券,晚餐券,撕下去食堂使用。如果因故没使用,月底可去食堂兑换现金。17块钱5毛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学徒工,月薪18元。 点击展开... 年代不一样,俺父母都是农村孩子,50年代末上的师范,就靠十几块助学金念完大学。 俺是86上的大学,那是生活费飞涨的时代,食堂大排从进校的2毛3涨到离校时的1块钱。
pavo 说: 15到25元的助学金基本上能吃饱饭?你可能是太年轻了,不知道那时的物价。我不知道那时有25元的助学金,我以为我就是最高的了。17块5毛的伙食费,3块钱零花钱。伙食费不以现金形式发放,而是以餐券形式发。生活委员每月发一次,一大张,某月某日早餐券,中餐券,晚餐券,撕下去食堂使用。如果因故没使用,月底可去食堂兑换现金。17块钱5毛是个什么概念?当时学徒工,月薪18元。 点击展开... 年代不一样,俺父母都是农村孩子,50年代末上的师范,就靠十几块助学金念完大学。 俺是86上的大学,那是生活费飞涨的时代,食堂大排从进校的2毛3涨到离校时的1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