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国内舆论为什么对俄特别宽容?
俄驻华使馆昨天在微博上发表的一段文字引起很多国人的关注。
这条微博是为纪念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而作。
微博指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始于1860年,并特别注明俄罗斯人在这里建立的军事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文含义是“统治东方”。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直到中俄《尼布楚条约》仍明文规定隶属于清朝吉林将军管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1860年在俄国逼迫下,中俄签署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予俄。历史上,俄国侵占并最终被承认的中国领土面积数以百万平方公里计。
谈论历史并非是要鼓动民族主义情绪,支持战狼式攻击,而是想不通一个现象,那就是,对于历史和领土问题向来热血满腔、对另外一些国家不依不饶的中国人为什么对俄罗斯特别宽容?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俄驻华使馆今天的微博内容有两点不同寻常之处,一是声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始于1860年,事实上海参崴的历史要早得多;二是特别注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是“统治东方”。
用外交辞令来说,这显然是“蓄意挑衅”、“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俄罗斯是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些领土有些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由于靠近中国,因此形成潜在的实际威胁,而且这个国家向来是国家利益至上,
对中国缺乏真实感情,缺少善意,但吊诡的是,却得到了中国人最多和特别的宽容——舆论几乎从未发起对俄的批评,甚至在其驻华使馆如此公开地刺激中国人的情况下。
将其与美中关系的发展作比较,就格外令人唏嘘。
美国从未直接侵占并吞并中国领土;在晚清时期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避免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美国人率先将庚子赔款相继归还中国,用于发展教育等公益事业。
美国近代的历届政府都对中国释放了很多善意,直到抗日战争早期向中国提供大量实际援助,在二战中与中国并肩作战,提供的援助比所有国家都多,特别是在二战期间和结束后力主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中占据关键一席——四警察之一。
冷战中期,美国又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共同抗击苏联威胁,促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在特殊事件后又以极大的善意,快速恢复了美中关系,进而建立了接触融合的对华政策;新世纪之交,在美国的不可或缺的支持下,中国加入WTO,快速融入自由国际体系,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在此之后的美国政府都总体相信并支持中国的发展,中国由此得以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进一步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举措有没有私心?肯定是有的,美国人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但其私心是有节制、有边界的,其政策和措施是高度互利和双赢的,是有利于而且也确实是在每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帮助了中国,促进了中国发展的。
但美国人却得到了中国舆论最苛刻的对待。美中关系已经在过去数年从接触融合转向了全面战略竞争,现在又正在跨越敌意的新临界点,跟一百年来最强大的国家为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从历史上看,俄美与中国的关系,谁更多善意,谁更多恶意;谁帮助得多,谁掠夺得多,是一目了然的。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要指责什么,更不是为了鼓励民族主义,而是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舆论是如此的好歹不分,善恶不分,对美苛刻而对俄特别宽容?
美中关系恶化到今天的地步——甚至仍在继续恶化,是与舆论的片面性直接关联的——美国人从历史中看到了这一点,指出了这一点,并且依据这些正在改变对华态度和政策。
中关系敌对化,能从俄国得到什么?有人可能认为,在此情况下,它会帮助中国抵御美国的对抗。这可能有些一厢情愿。
从世卫大会决议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从俄国支持美国的印太盟友印度、向其提供全方位武装加强其军事能力,我们也能看到。如果俄罗斯是可靠的盟友,它怎么会向中国的军事对手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在中印边境的军事冲突仍在持续,美中关系随着诸多因素的对立而更加恶化之际,俄驻华使馆发表前述内容的微博,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及潜在的意图?大家可以慢慢思量......
俄驻华使馆昨天在微博上发表的一段文字引起很多国人的关注。
这条微博是为纪念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而作。
微博指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始于1860年,并特别注明俄罗斯人在这里建立的军事港口“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文含义是“统治东方”。
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直到中俄《尼布楚条约》仍明文规定隶属于清朝吉林将军管辖,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1860年在俄国逼迫下,中俄签署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予俄。历史上,俄国侵占并最终被承认的中国领土面积数以百万平方公里计。
谈论历史并非是要鼓动民族主义情绪,支持战狼式攻击,而是想不通一个现象,那就是,对于历史和领土问题向来热血满腔、对另外一些国家不依不饶的中国人为什么对俄罗斯特别宽容?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俄驻华使馆今天的微博内容有两点不同寻常之处,一是声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历史始于1860年,事实上海参崴的历史要早得多;二是特别注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是“统治东方”。
用外交辞令来说,这显然是“蓄意挑衅”、“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俄罗斯是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而且这些领土有些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由于靠近中国,因此形成潜在的实际威胁,而且这个国家向来是国家利益至上,
对中国缺乏真实感情,缺少善意,但吊诡的是,却得到了中国人最多和特别的宽容——舆论几乎从未发起对俄的批评,甚至在其驻华使馆如此公开地刺激中国人的情况下。
将其与美中关系的发展作比较,就格外令人唏嘘。
美国从未直接侵占并吞并中国领土;在晚清时期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避免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美国人率先将庚子赔款相继归还中国,用于发展教育等公益事业。
美国近代的历届政府都对中国释放了很多善意,直到抗日战争早期向中国提供大量实际援助,在二战中与中国并肩作战,提供的援助比所有国家都多,特别是在二战期间和结束后力主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中占据关键一席——四警察之一。
冷战中期,美国又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共同抗击苏联威胁,促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在特殊事件后又以极大的善意,快速恢复了美中关系,进而建立了接触融合的对华政策;新世纪之交,在美国的不可或缺的支持下,中国加入WTO,快速融入自由国际体系,为经济腾飞创造了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在此之后的美国政府都总体相信并支持中国的发展,中国由此得以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进一步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举措有没有私心?肯定是有的,美国人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但其私心是有节制、有边界的,其政策和措施是高度互利和双赢的,是有利于而且也确实是在每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帮助了中国,促进了中国发展的。
但美国人却得到了中国舆论最苛刻的对待。美中关系已经在过去数年从接触融合转向了全面战略竞争,现在又正在跨越敌意的新临界点,跟一百年来最强大的国家为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从历史上看,俄美与中国的关系,谁更多善意,谁更多恶意;谁帮助得多,谁掠夺得多,是一目了然的。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要指责什么,更不是为了鼓励民族主义,而是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舆论是如此的好歹不分,善恶不分,对美苛刻而对俄特别宽容?
美中关系恶化到今天的地步——甚至仍在继续恶化,是与舆论的片面性直接关联的——美国人从历史中看到了这一点,指出了这一点,并且依据这些正在改变对华态度和政策。
中关系敌对化,能从俄国得到什么?有人可能认为,在此情况下,它会帮助中国抵御美国的对抗。这可能有些一厢情愿。
从世卫大会决议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从俄国支持美国的印太盟友印度、向其提供全方位武装加强其军事能力,我们也能看到。如果俄罗斯是可靠的盟友,它怎么会向中国的军事对手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
在中印边境的军事冲突仍在持续,美中关系随着诸多因素的对立而更加恶化之际,俄驻华使馆发表前述内容的微博,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及潜在的意图?大家可以慢慢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