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説加拿大医疗的帖子, 大概从2017年开始,我和医院、家庭医生接触的多了, (在这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毛病,也不需要查体) 下面我简单总结一下(或者说浅谈一下)我个人对加拿大医疗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医院将压力卸下,全部的压力转在家庭医生和方便门诊这里(英语称 walk in) 也就是说,医院只接受家庭医生推荐的病人,特殊情况可以看急诊。 去年有一次,我皮肤出现过敏,我的家庭医生正好休假,于是我只好去医院, 在医院就诊的过程,让我明白,没有特殊情况,(不是急诊)不要来医院看急诊!我那天到了医院,门口有一个急诊登记处,那个护士量完血压,听完我的陈述,然后第一句话就问,为什么不联系家庭医生,我说,家庭医生休假。 然后,填了一张表,就在候诊区等候,大约等了1个小时,终于叫到我, 然后,进入候诊室,一张可移动的病床,一把椅子,一个氧气瓶,还有所有急诊、急救用的东西,床上有按铃, 接待我的护士説今天专家很忙,可能过会儿先来一个一般大夫看一下,问我是否同意,我说,没问题。 过了10分钟,进来一个年轻的大夫,查看了我的皮肤以后问我,是不是家里有床虫,我说床虫叮过不是这种红斑,他又问我是否接触化学用品,我说我的工作,经常接触洗衣粉、洗衣液, 因为要搬运这些东西。 他接着説那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皮肤感染,我说不是,因为我天天接触,以前没有这种现象, 然后我补充説可能是调整饮食引起的食物过敏,他看了看我,然后説,这个不好确定,还是等专家吧。我问专家什么时候来,他说他也不知道,让我耐心等待,他出去以后,我开始念经,不是我的本心要念经,实在是没法打发时间,慢慢地我的心平静下来,大概过了3个小时,专家来了,专家看了我的皮肤,説没法判断,需要验血,但是,这里不接待验血。(只有住院病人,和紧急情况需要验血的才验血)言外之意,我不属于紧急情况,我説你能否给开点抗过敏的药,专家説可以, 我又把刚才和那个年轻医生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专家按我的思路,以食物过敏作了处理。整个过程花了近5个小时,给了我两片药,一张处方,我当场,吃下一片,专家説过12个小时再吃另一片,其他的要去药店拿药。
第二,有家庭医生,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walk in, 有一次,我感冒,想拿点消炎药, 为了省事,就去了我家附近的一家walk in, 我説我来的目的就是开药, 那大夫问我为啥不找家庭医生,我只能撒谎説家庭医生休假。 这个医生连检查都不做,就按我说的阿莫西林,给开了药方。
第三,看家庭医生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课,就是要把自己需要问的事都想清楚了 ,不然,回头再问,需要重新预约。 预约了要按时赴约,如果不按时赴约,又没有提前一天取消预约,将会收到罚款。
第四,没有家庭医生开单子,既不能化验,也不能拿药。 能拿的只是非处方药。
第五,没有医疗保险,拿药不免费,而且药费并不便宜。所以,要keep住一份有医疗保险的工作,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superstore的工作,就是因为有医保。
第六,没有医疗保险,看牙、看眼都很贵。以我自己为例,2017年掉了一颗门牙, 镶这一颗牙是2000多加币,因为有医保,我个人只拿了500多加币。 两年看一次眼,单位报销80%。
第七,有医疗保险拿处方药多数情况为免费,或者付很少一点费。
第八,有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患者,除了家庭医生之外,还可配备1-2名专家。
第九,如果是住院治疗,一切费用全免,包括一日三餐都是免费。 但很多情况下住院治疗的都是大病、重症患者。 很多人可能就死在了医院里。
第十,只有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都确认这个人已经不能自理,才能进免费或者收费低的Nursing home,(护理院)
第十一,除了这种一般的医疗之外,还有临终关怀医疗,这个一般收费都很高,有专门的医院,不是在普通医院内搞。
第十二,分年龄段有免费的检查, 年龄在55岁或以上,会收到肠镜检查的预约,预约之前,先发给预约者一个验大便的装置,把大便样装在里面,寄给指定的机构,医疗机构收到这个样以后会化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通知预约者是否作肠镜。 还有女性的乳腺癌检查也是根据年龄提前下通知。
第十三,也是加拿大医疗中的最关键一点:各省的医疗是独立的,在这个省看不了的病,想到其他省去看,必须搬到那个省居住满半年或者三个月有了那个省的医疗卡以后才能享受免费看病!
第十四,加拿大的医生水平,药效还是很高的。 虽然只在今年接触过一个呼吸道专家,但是感觉专家的水平很高,至于家庭医生,我原来的家庭医生水平很高, 可惜他年龄太大了70多岁了,不得不退休。 现在这个家庭医生提的建议,我基本都是听,但未必作。比如他建议我口服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我没听,我按调整食谱来控制血糖。 至于加拿大的药,我感觉尽管是相同的阿莫西林,但纯度可能要高很多,所以,我一般都是吃半个疗程就停了。效果一样很好。
第十五,所有片子、病历、化验结果等全由家庭诊所保管,个人需要留存,可以付费复印,但是X光片、CT片,个人不能存档。
第十六,尊重病人的话语权:所有单据的签字、治疗方案都由病人自己决定, 不会和家属谈论病人的治疗方案。除非病人为失去自主能力的,才会与病人的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商讨、解决。以此避免医患矛盾。没有医闹。当然若真出现事故,会起诉到法院来解决的。
最后谈一下加拿大的看病效率,就我个人体会,它是分轻重缓急的,记得去年我验血,有凝血,家庭医生怀疑我可能有血栓,于是马上联系医院作B超,他上午联系的,下午我就接到医院电话, 问我当天下午是否有空,从联系到做检查只花了2个小时!而且当场就把结果告我。一切正常。这难道还不是高效率吗? 当然,像前面叙述的看急诊的经历那肯定就是低效率了。所以,我的体会是真遇到生命攸关的时候,加拿大的医疗效率并不低。
总之,我个人对加拿大的医疗是相当满意的。
第一,医院将压力卸下,全部的压力转在家庭医生和方便门诊这里(英语称 walk in) 也就是说,医院只接受家庭医生推荐的病人,特殊情况可以看急诊。 去年有一次,我皮肤出现过敏,我的家庭医生正好休假,于是我只好去医院, 在医院就诊的过程,让我明白,没有特殊情况,(不是急诊)不要来医院看急诊!我那天到了医院,门口有一个急诊登记处,那个护士量完血压,听完我的陈述,然后第一句话就问,为什么不联系家庭医生,我说,家庭医生休假。 然后,填了一张表,就在候诊区等候,大约等了1个小时,终于叫到我, 然后,进入候诊室,一张可移动的病床,一把椅子,一个氧气瓶,还有所有急诊、急救用的东西,床上有按铃, 接待我的护士説今天专家很忙,可能过会儿先来一个一般大夫看一下,问我是否同意,我说,没问题。 过了10分钟,进来一个年轻的大夫,查看了我的皮肤以后问我,是不是家里有床虫,我说床虫叮过不是这种红斑,他又问我是否接触化学用品,我说我的工作,经常接触洗衣粉、洗衣液, 因为要搬运这些东西。 他接着説那肯定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皮肤感染,我说不是,因为我天天接触,以前没有这种现象, 然后我补充説可能是调整饮食引起的食物过敏,他看了看我,然后説,这个不好确定,还是等专家吧。我问专家什么时候来,他说他也不知道,让我耐心等待,他出去以后,我开始念经,不是我的本心要念经,实在是没法打发时间,慢慢地我的心平静下来,大概过了3个小时,专家来了,专家看了我的皮肤,説没法判断,需要验血,但是,这里不接待验血。(只有住院病人,和紧急情况需要验血的才验血)言外之意,我不属于紧急情况,我説你能否给开点抗过敏的药,专家説可以, 我又把刚才和那个年轻医生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专家按我的思路,以食物过敏作了处理。整个过程花了近5个小时,给了我两片药,一张处方,我当场,吃下一片,专家説过12个小时再吃另一片,其他的要去药店拿药。
第二,有家庭医生,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walk in, 有一次,我感冒,想拿点消炎药, 为了省事,就去了我家附近的一家walk in, 我説我来的目的就是开药, 那大夫问我为啥不找家庭医生,我只能撒谎説家庭医生休假。 这个医生连检查都不做,就按我说的阿莫西林,给开了药方。
第三,看家庭医生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课,就是要把自己需要问的事都想清楚了 ,不然,回头再问,需要重新预约。 预约了要按时赴约,如果不按时赴约,又没有提前一天取消预约,将会收到罚款。
第四,没有家庭医生开单子,既不能化验,也不能拿药。 能拿的只是非处方药。
第五,没有医疗保险,拿药不免费,而且药费并不便宜。所以,要keep住一份有医疗保险的工作,我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superstore的工作,就是因为有医保。
第六,没有医疗保险,看牙、看眼都很贵。以我自己为例,2017年掉了一颗门牙, 镶这一颗牙是2000多加币,因为有医保,我个人只拿了500多加币。 两年看一次眼,单位报销80%。
第七,有医疗保险拿处方药多数情况为免费,或者付很少一点费。
第八,有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患者,除了家庭医生之外,还可配备1-2名专家。
第九,如果是住院治疗,一切费用全免,包括一日三餐都是免费。 但很多情况下住院治疗的都是大病、重症患者。 很多人可能就死在了医院里。
第十,只有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都确认这个人已经不能自理,才能进免费或者收费低的Nursing home,(护理院)
第十一,除了这种一般的医疗之外,还有临终关怀医疗,这个一般收费都很高,有专门的医院,不是在普通医院内搞。
第十二,分年龄段有免费的检查, 年龄在55岁或以上,会收到肠镜检查的预约,预约之前,先发给预约者一个验大便的装置,把大便样装在里面,寄给指定的机构,医疗机构收到这个样以后会化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通知预约者是否作肠镜。 还有女性的乳腺癌检查也是根据年龄提前下通知。
第十三,也是加拿大医疗中的最关键一点:各省的医疗是独立的,在这个省看不了的病,想到其他省去看,必须搬到那个省居住满半年或者三个月有了那个省的医疗卡以后才能享受免费看病!
第十四,加拿大的医生水平,药效还是很高的。 虽然只在今年接触过一个呼吸道专家,但是感觉专家的水平很高,至于家庭医生,我原来的家庭医生水平很高, 可惜他年龄太大了70多岁了,不得不退休。 现在这个家庭医生提的建议,我基本都是听,但未必作。比如他建议我口服二甲双胍来控制血糖,我没听,我按调整食谱来控制血糖。 至于加拿大的药,我感觉尽管是相同的阿莫西林,但纯度可能要高很多,所以,我一般都是吃半个疗程就停了。效果一样很好。
第十五,所有片子、病历、化验结果等全由家庭诊所保管,个人需要留存,可以付费复印,但是X光片、CT片,个人不能存档。
第十六,尊重病人的话语权:所有单据的签字、治疗方案都由病人自己决定, 不会和家属谈论病人的治疗方案。除非病人为失去自主能力的,才会与病人的监护人或委托代理人商讨、解决。以此避免医患矛盾。没有医闹。当然若真出现事故,会起诉到法院来解决的。
最后谈一下加拿大的看病效率,就我个人体会,它是分轻重缓急的,记得去年我验血,有凝血,家庭医生怀疑我可能有血栓,于是马上联系医院作B超,他上午联系的,下午我就接到医院电话, 问我当天下午是否有空,从联系到做检查只花了2个小时!而且当场就把结果告我。一切正常。这难道还不是高效率吗? 当然,像前面叙述的看急诊的经历那肯定就是低效率了。所以,我的体会是真遇到生命攸关的时候,加拿大的医疗效率并不低。
总之,我个人对加拿大的医疗是相当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