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爱美丽,爱美丽也有这种问题,但没有雷米严重,今天碰到一个雷米的所谓优等生,刷新了很多下限。
作为爹妈,如果不知道孩子学什么,只知道他的分数,碰到学校里教的东西大有问题,你孩子还得高分,那就麻烦大了。
前一阵对于BLM的问题,出了一个耶鲁华人二代的公开信,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替她爹妈感叹,怎么教出这么一个?其实很简单,把他送去某一群地产经纪号称超级好的公立小学,买那附近的房子,就能够做到了。小小的年纪,一大群三观已经被家长和学校联手扭曲的不成样的华人孩子,很让人恐惧的。
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往错误的方向带,家长越逼孩子拿高分,孩子回头越和家长冲突,像耶鲁那个,很偏执的表现。
公校教的东西,必然是左的,这和大部分生源的结构有关,你对穷人家的孩子说,有钱的不好,对于穷人家孩子,就像对饭都吃不饱的说,不能吃肉,吃肉不好,反正吃不到的葡萄,说是酸的,心理就平衡了。但是对于被周围百万豪宅围绕的雷米来说,学校里每天对孩子说,有钱不好,就像对一个每天有肉吃的人,说吃肉会得癌症一样。说的专门要去吃糠咽菜。
内容一样的,对于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背景的人,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而只看成绩,不看孩子学了什么的,学的好了,反而问题更大。
比如评论瑞典那个环保少女,你写一个二三十条,赞美她的东西,回头就傻了。雷米是IB学校,老师发一堆阅读材料,引导你觉得她很伟大,去follow她当粉丝。。。。
而且,大陆来的孩子,特别爱说教(国内三道杠崇拜),要是别人说一句,so fake,能够坐下来给你讲两小时,人家多伟大。。。
还是吃肉的比喻,有的公校,也讲吃肉不好,但是没那么极端,或者说也没有那么多中国来的小事妈和所谓的好学生。吃肉不好?so what,我还不胖,该吃就吃了,好吃第一呀。一般的学生,也不会这么钻牛角尖,什么?你竟然吃肉,你知道吃肉有多么不好吗?你还吃,你吃了会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爱吃,我就吃,咋滴?”开始跳脚,慷慨激昂,长篇大论,好像你吃肉最大恶极,马上就要下18层地狱一样。
只是一个比喻,换个topic,比如塑料瓶好不好?比如可乐能不能喝,等等的,越是成绩好的,三观越出问题,思维方式越极端和越无法正常交流。
如果不是富人区的公校,如果不是IB课程,也许还没有那么奇葩。
反而,cote des neige那些野鸡放羊公校里面,学习好的华人孩子,意识形态还比较正常,以后好好读书,念个实用专业,可以的话,做个专业人士,多赚点钱,生活好点没问题。
雷米这种教出来,我们有钱就是有罪,我们要去做义工,去革命,去打倒剥削人的坏蛋。。。。瞎折腾个屁呀,你爸妈能买百万的房子,容易吗?他们指望你革命?
看到个脸黑点的,能跪下哭一天,痛陈黑奴的苦难,(黑人苦难写的越多,考试分数越高,爹妈逼她得高分,不得不找资料论证黑人有多苦嘛。)
爱美丽因为有很多说广东话的族裔,这种东西不成主流,不像雷米,近年来涌入的大批普通话学生,互相竞争的替黑人喊冤的话。。。。(爹妈逼着得前几名逼出来的)
因为附近的房子贵,所以这个公校就被无良的经纪吹成名校,其实,住湖边四百多万大house的,孩子都在西山寄宿,只有周五才回来呢。
st clement会好很多,也是最有钱区的公校,但校风更重运动,拼gus而不是标榜道德,也许是东校中国孩子少吧,观点最重要,什么观点都是好的,而不是雷米这种,老师的观点,扩展加深就是最好的。
IB其实也是很坑人的。
看着孩子变得和耶鲁黄小妹一样了,妈妈还每天发朋友圈说孩子老师又表扬了。。。。等着吧,把一大批人坑了的同时,其实被坑的最惨的是自己。
整天觉得人类污染环境不好的,把你扒光了扔森林里,能活三天吗?
老外的评论,买得起豪宅,交得起按揭,出不起私立的学费?贪便宜上公立,学傻了当冤家,那是贪小便宜吃大亏,还不如租房子上私立,以后孩子是个正常人的好。
其实,私立很多也没法上了。。。。
真的在montreal noir长大的,才有资格说黑人有多可怜,不过,在那长大的华人,不会这么说的。
作为爹妈,如果不知道孩子学什么,只知道他的分数,碰到学校里教的东西大有问题,你孩子还得高分,那就麻烦大了。
前一阵对于BLM的问题,出了一个耶鲁华人二代的公开信,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替她爹妈感叹,怎么教出这么一个?其实很简单,把他送去某一群地产经纪号称超级好的公立小学,买那附近的房子,就能够做到了。小小的年纪,一大群三观已经被家长和学校联手扭曲的不成样的华人孩子,很让人恐惧的。
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往错误的方向带,家长越逼孩子拿高分,孩子回头越和家长冲突,像耶鲁那个,很偏执的表现。
公校教的东西,必然是左的,这和大部分生源的结构有关,你对穷人家的孩子说,有钱的不好,对于穷人家孩子,就像对饭都吃不饱的说,不能吃肉,吃肉不好,反正吃不到的葡萄,说是酸的,心理就平衡了。但是对于被周围百万豪宅围绕的雷米来说,学校里每天对孩子说,有钱不好,就像对一个每天有肉吃的人,说吃肉会得癌症一样。说的专门要去吃糠咽菜。
内容一样的,对于不同的经济状况,不同的家庭背景的人,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而只看成绩,不看孩子学了什么的,学的好了,反而问题更大。
比如评论瑞典那个环保少女,你写一个二三十条,赞美她的东西,回头就傻了。雷米是IB学校,老师发一堆阅读材料,引导你觉得她很伟大,去follow她当粉丝。。。。
而且,大陆来的孩子,特别爱说教(国内三道杠崇拜),要是别人说一句,so fake,能够坐下来给你讲两小时,人家多伟大。。。
还是吃肉的比喻,有的公校,也讲吃肉不好,但是没那么极端,或者说也没有那么多中国来的小事妈和所谓的好学生。吃肉不好?so what,我还不胖,该吃就吃了,好吃第一呀。一般的学生,也不会这么钻牛角尖,什么?你竟然吃肉,你知道吃肉有多么不好吗?你还吃,你吃了会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爱吃,我就吃,咋滴?”开始跳脚,慷慨激昂,长篇大论,好像你吃肉最大恶极,马上就要下18层地狱一样。
只是一个比喻,换个topic,比如塑料瓶好不好?比如可乐能不能喝,等等的,越是成绩好的,三观越出问题,思维方式越极端和越无法正常交流。
如果不是富人区的公校,如果不是IB课程,也许还没有那么奇葩。
反而,cote des neige那些野鸡放羊公校里面,学习好的华人孩子,意识形态还比较正常,以后好好读书,念个实用专业,可以的话,做个专业人士,多赚点钱,生活好点没问题。
雷米这种教出来,我们有钱就是有罪,我们要去做义工,去革命,去打倒剥削人的坏蛋。。。。瞎折腾个屁呀,你爸妈能买百万的房子,容易吗?他们指望你革命?
看到个脸黑点的,能跪下哭一天,痛陈黑奴的苦难,(黑人苦难写的越多,考试分数越高,爹妈逼她得高分,不得不找资料论证黑人有多苦嘛。)
爱美丽因为有很多说广东话的族裔,这种东西不成主流,不像雷米,近年来涌入的大批普通话学生,互相竞争的替黑人喊冤的话。。。。(爹妈逼着得前几名逼出来的)
因为附近的房子贵,所以这个公校就被无良的经纪吹成名校,其实,住湖边四百多万大house的,孩子都在西山寄宿,只有周五才回来呢。
st clement会好很多,也是最有钱区的公校,但校风更重运动,拼gus而不是标榜道德,也许是东校中国孩子少吧,观点最重要,什么观点都是好的,而不是雷米这种,老师的观点,扩展加深就是最好的。
IB其实也是很坑人的。
看着孩子变得和耶鲁黄小妹一样了,妈妈还每天发朋友圈说孩子老师又表扬了。。。。等着吧,把一大批人坑了的同时,其实被坑的最惨的是自己。
整天觉得人类污染环境不好的,把你扒光了扔森林里,能活三天吗?
老外的评论,买得起豪宅,交得起按揭,出不起私立的学费?贪便宜上公立,学傻了当冤家,那是贪小便宜吃大亏,还不如租房子上私立,以后孩子是个正常人的好。
其实,私立很多也没法上了。。。。
真的在montreal noir长大的,才有资格说黑人有多可怜,不过,在那长大的华人,不会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