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还没时间贴上内容, 先上几张照片馋馋大伙儿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美国华盛顿州8天度假-1临行计划
美丽的夏季就要结束了, 不甘心雨季来临的我要进行最后的疯狂. 这次美国华盛顿州的8天度假就是这最后的疯狂.

这个假期很早就计划过了. 在去新公司上班之前就和老板打过招呼了. 因为新员工没有年假的, 所以如果要休假就是没有工资的假. 尽管没有工资也要先和老板打好招呼, 因为根据规定新来的员工这没有工资的假也是不应该请的. 请没有工资的假出去玩到底值不值, 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我看来享受生活比挣钱更加重要, 因为挣钱的最终目的也是享受生活. 何况在加拿大税收如此之高, 挣了钱最终也都缴税了, 毕竟休假是不打折的.

这次休假的时间也是因为工作项目的安排一推再推. 终于推到项目结束的时候可以踏踏实实休假了, 不用担心谁不拾趣的在休假时候找我. 他们也找不着我, 因为我计划去度假的地方既没有手机信号更没有电脑网络. 简单的说, 根本没有电. 想找我, 没门.

至于旅途目的地也是一波三折. 我家领导属于奢侈旅行那种, 出门必是飞机往返五星级酒店加上名牌购物那种. 我们可没有那么多钱, 本来就不挣钱休假, 再花钱就亏大发了. 原来计划Banff游也因为迟迟得不到我家领导的认同而错过了预定的时机. 最终妥协的结果就是4+4方案. 就是4天陪同大小领导在美国西雅图Shopping, 然后把大小领导送回渡轮去加拿大, 然后我继续独自一人野营4天在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 我这种度假方案其他人听起来实在太特别了. 总之是一种妥协的结果, 让我家大领导去风餐露宿简直是对双方的折磨, 还不如独自一人享受孤独的乐趣. 一开始我还在网上论坛上发帖子召集同路人一同露营. 结果过了一个月, 根本没有人参与. 这就是在加拿大, 因为人太少了, 想找一个人一起出去玩都找不到. 要是在北京, 帖子还没发出去, 报名的人就满了, 我还得挑挑体格强壮的邀请同行.

不过事情在我前往美国最后一天发生了变化. 有两个UVic的学生在网上表示愿意同行. 等到了开始露营的那天, 在最后一刻其中一个男生由于看见下雨就临时取消, 只有另外一个女生继续坚持参加. 结果后面4天的行程就剩下我们两个人. 还好, 比一个人强, 至少有人给帮忙看看地图说说话什么的. 而且还可以有人给我找几张照片留个影什么的.

为了节约时间, 我们一家老小周五就出发. 走的路线是从Sidney到Anacortes的渡轮. 这个渡轮走的人很少, 因为要经过美国的San Juan Island, 时间长一些, 但是直接开到北美大陆. 如果走Coho渡轮则还要达成另外一条渡轮航线才可以到北美大陆.

这不是我第一次去美国了, 不过是我第一次以加拿大永久居民的身份登陆美国. 和前几次以中国公民商务签证身份赴美相比,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移民局的人都和蔼很多, 几乎没有问什么问题就放行了. 记得以前去美国的时候每次都要被盘问很久另我十分恼火. 看来美国人对加拿大的永久居民信任度要高很多.

美国的渡轮比加拿大渡轮破旧很多, 好在价格略微便宜一点, 算是一个补偿平衡. 途径San Juan Island的时候正好是落日时分, 拍了几张夕阳的照片.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美国华盛顿州8天度假-2 Mt Rainier
接上篇Blog.

等渡轮到岸我开始以为就可以马上开走, 结果还要过美国海关. 排队过关费了半天时间. 这海关也是吃饱了撑的, 加拿大东西那么贵, 哪个神经病美国人去加拿大买东西回美国. 过了海关一路夜行到达我们的住处已经11点多了. 我住在我们大学同学家里. 两年没见了, 大家好好聊了聊. 外人都讽刺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 不是没有道理. 清华的学生毕业后几经转折大部分跑到美国来了. 留在国内的寥寥无几. 这个局面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我在美国各地都能找到同学, 而且这些同学打拼了这么些年, 多半都买了大House, 留出间客房给我们住是没有问题的. 都是老交情了.

根据老同学的指点, 第一站就去了Mt.Rainier国家公园. 那是一个火山, 顶上有冰川. 距离西雅图大约2.5-3小时路程, 适合Day Trip. 周六这天是一个十分晴朗的天气, 特别适合上Mt.Rainier. 估计持这种观点的美国人太多了, 以至于我们一路上都在堵车. 那天还是今年夏天最热的一天, 山顶的气温都高达33摄氏度. 33度在中国就算是凉快天了, 在我们这里就是最热的天气了. 难以想象的是在在这样的高温下还可以脚踩冰雪照相.
Mt.Rainier 的冰川冰川. 33度的高温与冰雪同行冰川. 33度的高温与冰雪同行冰川下游冰川下游

到了美国最大的体会就是人太多了. 当然是和加拿大相比. 在加拿大, 尤其是维多利亚, 过惯了人少的清净日子, 一到美国就感觉到人多车多. 在公园门口居然还要排队买票. 而且到山顶上居然停车位全部满员. 开来开去没有停车的地方. 在加拿大这绝对无法想象的. 我80%的时间都在加拿大的公园看不见一个人影. 而且加拿大的公园都不用买票. 顶多收一个停车票算是支持国家公园的基础建设了. 其后的几天在西雅图有深切体会到人多车堵的感觉, 好像回到三年前的北京. 主要是因为好日子过惯了, 要是从北京来西雅图肯定觉得人少车少呢.

去Mt.Rainier由于没有停车位, 也无法Hiking. 再加上来回堵车消耗时间也就是走马观花, 拍几张照片留影而已. 我想一定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没有看到. 可惜了半箱汽油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美国华盛顿州8天度假-3 西雅图

我一向对大城市没有什么好感, 尤其是一想到去市中心就头疼. 不过这次去西雅图还好, 因为靠同学的关系, 免费登上了西雅图最高的哥伦比亚中心大厦的顶楼. 欣赏一下这个现代化大城市的全景. 这个哥伦比亚中心比西雅图标志性建筑太空针高出一大截. 所以可以俯视太空针.











大城市就是高楼大厦高速公路. 西雅图在美国不算是太大的城市, 如果放到中国只能算个小城市. 不过对于住在维多利亚农村的我们来说, 这就算是进城了. 让小Emma开开眼界. 我们和Emma说你出生的城市叫北京, 就是正在开奥运会的那个, 比西雅图大好多倍呢.

从哥伦比亚中心下来, 大领导非要去逛那个被游客力捧的鱼市场. 我看也没啥新鲜的, 和北京的红桥市场有得一拼. 不过听说最近红桥市场已经没了, 搬到南郊大红门去了. 回忆以前常去红桥买鱼呢. 这美国和加拿大一般的市场都没有活鱼卖, 所以他们一见到把活鱼扔来扔去都极其兴奋, 不停的照相. 真是少见过怪.



Emma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太空针下面有一个儿童游乐场. 好好的消费了一番. 临走时还死活不肯离开, 大哭了一场. 我倒是对旁边那个音乐博物馆很感兴趣. 毕竟以前曾经搞过几年音乐, 旧情难忘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乘坐了一下西雅图的单轨列车和地下交通通道. 毕竟是大城市, 人多. 各种公共设施投资都有回报. 维多利亚人太少. 一条连接Downtown和我们城市的轻轨论证了N年, 最终还是因为乘坐的人太少而搁浅了. 没办法, 大家还只能开车上下班, 污染空气.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美国华盛顿州8天度假-4 Shopping @ Outlets
几乎所有华人最热衷的地方就是Outlets了.

其实不只是华人, 东亚人(包括日本, 韩国, 中国等)对名牌打折商品的兴趣都大大超过欧美人群. 一到假日, 本地白人都跑到山沟海边露营休假, 华人日本人韩国人都跑到Outlets里面抢购名牌打折衣服. 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差异. 记得以前我在北京生活的时候, 周围的同事大部分都比较热衷于名牌衣服鞋帽. 一般也都比较懂一些. 到了北美以后, 周围的白人就比较少关注名牌衣物. 大家平常也都是穿着十分朴素简单自由. 对品牌的认知度也比较有限. 另一方面, 很多国内叫得很响的所谓名牌在北美不一定也是名牌, 及时是名牌价格也不贵. 在Walmart, Costco这样的超市里面, 被人扔来扔去的衣服裤子很多都是在中国挂在品牌店里面拿聚光灯照着的卖的呢. 而且价格也和其他牌子区别不大. 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服装品牌的热衷程度就比较难了.

Outlets就是这样一种商场. 一般坐落在大城市远郊区, 高速路边上, 有巨大的营业面积的超巨大的停车场. 各个品牌都自己开店, 把自己品牌的衣服仓库搬在一起, 打折开卖. 由于营业面积大, 地处郊外, 低价便宜, 经营成本低, 在加上交通便利, 来的顾客多, 因此价格一般都很便宜. 通常说来, 比在中国买到的同样衣服便宜很多, 有时候便宜不止一半. 而且, 当然, 肯定, 没有假货!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 来购物的人自然很多, 尤其是直接从中国来的顾客, 简直是来搬家的. 我亲眼见到一个团队的说普通话的, 一看就是直接从中国来旅游的. 买了整整十几个平方米的东西. 为什么用平方米来计量, 因为他们买的东西实在太多, 谁也拿不了, 于是就堆在地上, 找几个老弱病残的看着, 其他人继续疯狂血拼. 毕竟这些东西比中国便宜很多, 带回去送人很有面子.

我对逛商场过敏, 主要是对人多过敏. 10分钟我就疲劳的不行. 只好在停车场等候领导Shopping回来. 到头来其实领导也没买什么. 因为在我们看来这些东西还是偏贵, 不值得那么多钱. 于是我们回头又杀奔一个叫做Stupid Price的小Outlets, 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折扣店. 价格都是至少75% Off. 一件名牌T-Shirt只要6-7块钱就拿下了. 比Outlets的半价还要划算很多. 于是Shopping一通回家了. 说实话, 10块钱以下的衣服基本上就跟白捡差不多了. 这些衣服随便放在北京的名牌店上, 拿灯光照着都要卖千把块钱的. 不知道这些商家是不是已经吃透了东亚人追求名牌的心理. 据统计, 这些名牌奢侈品最大的市场就在日本韩国和中国, 而在他们的老家, 欧洲和北美, 老百姓倒是很少花这么高的价格买, 而只用50%甚至75%Off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东西. 这算不算一种品牌剥削呢?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August 24
美国华盛顿州8天度假-5 露营 Kalaloch Beach
8天的假期已经度过了4天. 前半部分的任务已经完成. 把大小领导送到Port Angeles送上回Victoria的渡轮, 迎接Victoria来的游伴Amanda. 后面的旅程就是我们两个在Olympic国家公园Camping & Hiking.

本来还有一个人参加, 可惜他最后一刻改了主意, 可能是因为天气不好的原因. 可惜他错过了这么好的美景. 实际上只有周三和周日有雨, 周四周五和周六都是很好的天气.

Olympic国家公园是美国本土最西北角. 有温带雨林, 冰川, 高山湖泊和漫长的海岸线. 我们一共在这个公园呆了5天4夜, 也只是浏览了一半景点. 两个晚上在太平洋岸边的Kalaloch营地, 另外两个晚上在Sol Duc温泉露营地.

Kalaloch是唯一一个接受预订的露营地. 尽管我提前3周预订, 还是只能订到周三周四两个晚上. 周六周六早在半年前就被预订一空了. 据说有的人年年都来同一个地方度假, 所以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修改规则, 不允许提前一年预订, 否则其他人就永远预定不上了.

Kalaloch的营地就在太平洋边上, 很多Site直接就面对着太平洋. 不过这样的为止需要至少提前半年预订. 我自然得不到, 只得到了一个第2排的位置, 直接看不见海, 需要走10米才能到海边. 尽管如此, 这也是我第一次住得离海这么近. 每天晚上听着涛声枕着海浪入睡.

周三一天晴一阵雨一阵. 露营最怕碰见雨天, 尤其是在支帐篷和收帐篷的时候如果下雨就很麻烦. 弄得到处湿漉漉的, 睡觉都不舒服. 好在我们搭帐篷的时候刚好晴了半个小时, 等我们都支好了雨才来. 下雨了就哪儿也去不了了, 反正天也黑了, 睡觉.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孤男寡女去露营,你家的领导也能同意?不错不错
1.事先谁也不知道, 要不肯定不同意
2.不敢说我是正人君子, 但算是一个本分人.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很清楚.
3.信任是家庭稳固的基础. 靠"管"是不可靠的, 最关键是要自觉和信任
4. 结伴旅行就是简单的结伴旅行, 没有任何附加成分在里面. 如果自己管不了自己就干脆不要出国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美国华盛顿州8天度假-6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的海滩
住在维多利亚这个岛上的人对海应该没有什么新鲜的了. 因为除了海还是海. 不过Olympic国家公园的海滩有一点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海滩上的巨石. 在Oregen有一个著名的Canon 海滩, 招牌景色就是一些巨大的石头, 本来以为必须到Oregen才看得到, 结果发现原来Olympic海滩上也是类似的巨石.








我看了牌子上的介绍, 这才知道这些巨石以前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 后来由于海水不断的侵蚀, 比较软弱的部分都被击碎了形成了沙滩, 最坚硬的部分一直得以保留下来形成了奇形怪状的巨石散落的沙滩上. 这些巨石很多都很高, 看起来好像小山一样. 由于太阳出来以后, 海滩上蒸起来很多水蒸气, 形成一条不高的云雾带, 巨石的底部就被云雾带给笼罩住, 但是上部还是很清晰. 看起来好像浮在巨石空中一样. 这应该算是Olympic海滩的招牌景点吧.

沿着Olympic西侧有很多海滩, 不可能全部看到, 也就是走马观花拍了些照片. 除了巨石以外, 其他都和维多利亚的海滩一样, 都是大量的木头和深色的沙滩. 第一天的天气不是太好, 开始下雨, 后来多云. 落日也没有看见. 夏天快结束了, 不下雨就不错了, 不敢奢求有太阳了.




Olympic 国家公园里面酒店很少, 但是有大量的露营地. 大部分露营地的设施也都还不错, 有冲水的厕所. 不过全部都没有淋浴. 绝大部分来玩的露营者都是开RV来的. 像我们这样开普通汽车扎帐篷的少之甚少. 另外还有一个"野驴派" Backpacker, 全部步行背上所有的给养和帐篷去山上Walk-in Camping好几天. 我现在这个年纪看着这些有朝气年轻人也只有敬佩的份了. 再老几岁就只能开RV出来Camping了, 连扎帐篷的劲头都没了.



外出露营辛苦是有些辛苦, 但是乐趣更大. 听着涛声枕着海浪入睡是住在五星级Resort里面的人无法享受到的. 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夜里还可以看到灿烂的星空和闪烁划过星空的流星. 在完全没有电力供应的荒蛮地带可以看到比城市里多得多的星星. 如果说辛苦主要是下雨比较麻烦. 尤其是在安营扎寨的过程中下雨就更是糟糕. 我们扎帐篷的时候还没有下雨, 但是在餐桌顶上扎防雨棚的时候开始下雨了, 而且海滩上树太少, 防雨棚无法扎起来. 最后只好在雨中做一顿上天赐的天然汤喝. 这次整个露营过程中消耗热狗24个方便面9盒生菜一颗罐头和调料若干. 比起红军长征算是奢侈多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