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教育情况有用素材收集帖子--梁溪香榭整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溪溪,有没有了解到学A-LEVEL的孩子移民加拿大之后如何衔接相关课程?加拿大有没有高中开设A-LEVEL课程?我们家孩子正在学A-L,根据现在的进度可能要高二下或高三上才能拿到签证,不知道怎办。

我没有看到加拿大高中有开设A-LEVEL课程的. 只看到有AP和IB.
估计无缝衔接是没戏的. 但毕竟孩子已经接触了英式高中教育理念, 语言上也会提高得快一些.
其实即使读IB, 表面上看来是全球统一的, 但实际上衔接还是有问题的. 特别是母语和第二语言. 在国内母语一科肯定是语文, 第二语言基本是英语. 到了加拿大母语变成英语, 第二外语...... 怎么衔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我没有看到加拿大高中有开设A-LEVEL课程的. 只看到有AP和IB.
估计无缝衔接是没戏的. 但毕竟孩子已经接触了英式高中教育理念, 语言上也会提高得快一些.
其实即使读IB, 表面上看来是全球统一的, 但实际上衔接还是有问题的. 特别是母语和第二语言. 在国内母语一科肯定是语文, 第二语言基本是英语. 到了加拿大母语变成英语, 第二外语...... 怎么衔接?
语言上我听说第二外语就是汉语,并且有加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ZT--转帖一个关于中西学生差别的文章

【渥京华人网】新浪博客|中国孩子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
根据笔者在美国生活十余载的生活经历,在我眼中,我能看到的中美孩子有两大不同: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会白活。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这个问题,我特意走访了几位美国重点学校的中国学生。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孩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

的确,在孩子的眼里,中国孩子总是比同龄的美国孩子要忙。一大堆的课外功课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几乎占满了中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我女儿六岁时,我们第一次买房,也是第一次和美国人民做邻居。每天孩子放学后,在我们小区,户外是跑跑跳跳的美国同龄儿童,屋内则是学中文练钢琴补算术的女儿。每当美国小朋友上门找我女儿玩儿时,小丫头总会无可奈何地说,对不起,我要写作业,然后我还要练钢琴呢。我站在孩子身边,看到了美国孩子的一脸失望和我家孩子的一肚子不满。说实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也许你会问,美国的中国孩子为什么非要这么用功呢?我本人在美国的三个州生活过,见识过许许多多的华人家庭。我家女儿的无奈,在很多华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你信不,即使是美国学校里最优秀的中国孩子,回到家里,还是离不开课外功课。也许你又会问了,中国孩子本来就不错了,为什么还要课后给他们加码呢?

我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生活时,结识一位来自广州的博士妈妈,她的育儿观点应该很有代表性。她说,美国小学课外时间这么多,我看到孩子在家里没事晃来晃去的,我心里闹得荒。如果不给他们加些课外作业,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这就是望子成龙的中国妈妈,这就是中国妈妈的育儿观。这也是解释为什么中国孩子要比美国孩子用功的一大原因。

记得多年前我在国内读初中时,背过英文课本里的几句话,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这就是说,好了还要更好。当年我在国内接受的教育理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对孩子们今天在美国的教育。我和那位广州妈妈一样,也见不得孩子们在放学后无所事事的样子。孩子们哪,对不住了,不管你在学校怎么样,你还是要继续加油,好了还要好上加好,懂吗?不用功,你能最好吗?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在我美国三个州的十几年移民生活中,我在观察自己和其它华人孩子的成长过程时,我发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区别,那就是公众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问题。

先以我们成人为例。旅居美国的中国人在谈论他们的美国同事时,时常会这样说,我们单位的那个美国人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会白活。靠那张嘴,他把老板哄得团团转。会白活的人吃香,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上面这样的牢骚在美国的大学,医院,公司里都可以听得见。这里所谓的白活,就是我想说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早在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看到了美国和中国小朋友在这方面的不同。每天接送孩子时,我总能听到美国孩子和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东讲西。比如,家里的小狗,路上的汽车,公园的湖水,美国孩子总能没事找事地说得条条是道儿。可班上的中国孩子们呢?中国孩子大多是当听众啊,或者是躲在妈妈的身后,安静地四处张望着。是我们中国孩子天生不会表达?肯定不是。比如,林妙可这小姑娘,她不仅会表达,还表达到奥运会上去了。是美国孩子的过份自信压制了中国孩子的表达欲望?这很值得探讨和深思。

幼儿园里的中国孩子,大多来自双职工家庭。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妈妈把孩子往托儿所一扔,马上就会匆匆赶去上班。相比之下,那些和老师特别爱说的美国孩子,除了他们的语言天赋因素,他们的全职妈妈肯定也给了他们更多无形的鼓励。比如,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叫托米的男孩。每天,他妈妈总会在学校和老师有意多聊一会儿。日子久了,托米在托儿所变得越来越爱说,最后变得和他妈妈一样地健谈。

众所周知,美国妇女做全职妈妈的比中国妇女要多得多。妈妈全职在家里,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孩子。很多美国全职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地接触群体,她们通常会把孩子送到半天制的托儿所里。比起全职工作的中国妈妈来说,这些美国全职妈妈的时间会富裕得多。她们不仅会在接送孩子时,和老师悠哉悠哉地闲扯,还会去托儿所做义工帮忙。按照简单的推理,有妈妈在托儿所里帮忙,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有自信心的孩子,肯定就爱说。越说越自信,越自信越爱说。这种正反馈,会让那些美国孩子越来越会白活,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美国男孩托米一样。

和全职妈妈起类似功效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美国的中小学里,都有由学生家长自愿组建的家长会(PTA)。这些家长会,主要负责学校内部各种活动的协调和管理。笔者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我发现,活跃在家长会里的成人们,大多是美国人。虽然有少量的中国人介入其中,但中国人所起的作用可谓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美国孩子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他们父母的管理能力,也学会了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口头展示自己的本事。

笔者在俄亥俄大学读博士时,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同学的用功和美国同学的会白活。当时,在我们的生化课上,书面考试得A的几乎全是中国学生,而课堂口头报告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美国人。这种巨大的反差,其实也就是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主要区别。除去第二语言的因素,我们中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美国同学,和我们所受的教育大有关系。

记得我在国内受中小学教育时,除了啃书本念课文,我几乎没有过课堂表达的其它机会。而在美国小学,从三年级时起,孩子们就有读书报告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语言能力训炼,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则是十分宝贵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用功啃书本,得A的机会就会大增。但那种夸夸其谈的口头演讲并非一日之功,绝对是个临阵磨枪磨不出来的硬功夫。

最近,我在和美国马里兰州唯一的华裔小学校长孙凤仪博士访谈时,这位深谙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孙校长,也提醒华人孩子一定要在美国学校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她重点提出,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大人们常常会教育孩子要三思而行,不要中断或者打扰别人说话。她说,如果我们让孩子刻守这样的古训,在美国日后的成长中,华人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时一定会有挫折感。当然,如何使用技巧,如何让自己融入对方的交谈,则是门很大的学问。

以我家自己的孩子为例,我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家的三个孩子,功课都不错,但他们的公众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加强。有时想想,公开站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是我们成人,都会觉得紧张,甚至会害羞,更不用说是孩子了。为了祢补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对家里的小学生,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学校做义工。每次我去学校帮忙,我六岁的儿子总会自豪地告诉同学,瞧,那是我妈妈。然后,儿子还会和同学们哇拉哇拉顺便讲讲其它杂事。对我家的中学生,我则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班,有意锻炼孩子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这种训练班通常每周二活动一次,周末会有一整天的演讲训练。虽然大人和孩子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却觉得很值。理由就像前面提过的孙校长所讲的那样。

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戴尔。卡内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书中前序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和技巧,而另外85%则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见,“会白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假如我们能把中国孩子的用功和美国孩子的“会白活”结合在一起,那培养出来的孩子该是什么样呢?不用说,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很棒!乐观地想象一下,左手用功,右手会白活,这样的孩子,只要一出手,说不定就是打破天下无敌手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语言上我听说第二外语就是汉语,并且有加分。

有加分? 额外的加分? 不会吧.
本来第二外语就有其相应的分数可加的.
但如果母语一科变成英语, 其要求就高了不少的.

其实个人确实认为IB比A-LEVEL课程设置先进得多. 特别是IB核心课程. 关键是国内高中能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越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ZT--转帖一个关于中西学生差别的文章

【渥京华人网】新浪博客|中国孩子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
根据笔者在美国生活十余载的生活经历,在我眼中,我能看到的中美孩子有两大不同: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会白活。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这个问题,我特意走访了几位美国重点学校的中国学生。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孩子们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用功。”

的确,在孩子的眼里,中国孩子总是比同龄的美国孩子要忙。一大堆的课外功课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几乎占满了中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我女儿六岁时,我们第一次买房,也是第一次和美国人民做邻居。每天孩子放学后,在我们小区,户外是跑跑跳跳的美国同龄儿童,屋内则是学中文练钢琴补算术的女儿。每当美国小朋友上门找我女儿玩儿时,小丫头总会无可奈何地说,对不起,我要写作业,然后我还要练钢琴呢。我站在孩子身边,看到了美国孩子的一脸失望和我家孩子的一肚子不满。说实话,我心里也不是滋味。

也许你会问,美国的中国孩子为什么非要这么用功呢?我本人在美国的三个州生活过,见识过许许多多的华人家庭。我家女儿的无奈,在很多华人家庭里,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你信不,即使是美国学校里最优秀的中国孩子,回到家里,还是离不开课外功课。也许你又会问了,中国孩子本来就不错了,为什么还要课后给他们加码呢?

我在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生活时,结识一位来自广州的博士妈妈,她的育儿观点应该很有代表性。她说,美国小学课外时间这么多,我看到孩子在家里没事晃来晃去的,我心里闹得荒。如果不给他们加些课外作业,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啊。

这就是望子成龙的中国妈妈,这就是中国妈妈的育儿观。这也是解释为什么中国孩子要比美国孩子用功的一大原因。

记得多年前我在国内读初中时,背过英文课本里的几句话,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这就是说,好了还要更好。当年我在国内接受的教育理念,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对孩子们今天在美国的教育。我和那位广州妈妈一样,也见不得孩子们在放学后无所事事的样子。孩子们哪,对不住了,不管你在学校怎么样,你还是要继续加油,好了还要好上加好,懂吗?不用功,你能最好吗?

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在我美国三个州的十几年移民生活中,我在观察自己和其它华人孩子的成长过程时,我发现,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区别,那就是公众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问题。

先以我们成人为例。旅居美国的中国人在谈论他们的美国同事时,时常会这样说,我们单位的那个美国人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会白活。靠那张嘴,他把老板哄得团团转。会白活的人吃香,这世界太不公平了。上面这样的牢骚在美国的大学,医院,公司里都可以听得见。这里所谓的白活,就是我想说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早在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看到了美国和中国小朋友在这方面的不同。每天接送孩子时,我总能听到美国孩子和老师在滔滔不绝地讲东讲西。比如,家里的小狗,路上的汽车,公园的湖水,美国孩子总能没事找事地说得条条是道儿。可班上的中国孩子们呢?中国孩子大多是当听众啊,或者是躲在妈妈的身后,安静地四处张望着。是我们中国孩子天生不会表达?肯定不是。比如,林妙可这小姑娘,她不仅会表达,还表达到奥运会上去了。是美国孩子的过份自信压制了中国孩子的表达欲望?这很值得探讨和深思。

幼儿园里的中国孩子,大多来自双职工家庭。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妈妈把孩子往托儿所一扔,马上就会匆匆赶去上班。相比之下,那些和老师特别爱说的美国孩子,除了他们的语言天赋因素,他们的全职妈妈肯定也给了他们更多无形的鼓励。比如,我儿子班上有一个叫托米的男孩。每天,他妈妈总会在学校和老师有意多聊一会儿。日子久了,托米在托儿所变得越来越爱说,最后变得和他妈妈一样地健谈。

众所周知,美国妇女做全职妈妈的比中国妇女要多得多。妈妈全职在家里,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孩子。很多美国全职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地接触群体,她们通常会把孩子送到半天制的托儿所里。比起全职工作的中国妈妈来说,这些美国全职妈妈的时间会富裕得多。她们不仅会在接送孩子时,和老师悠哉悠哉地闲扯,还会去托儿所做义工帮忙。按照简单的推理,有妈妈在托儿所里帮忙,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有自信心的孩子,肯定就爱说。越说越自信,越自信越爱说。这种正反馈,会让那些美国孩子越来越会白活,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美国男孩托米一样。

和全职妈妈起类似功效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美国的中小学里,都有由学生家长自愿组建的家长会(PTA)。这些家长会,主要负责学校内部各种活动的协调和管理。笔者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我发现,活跃在家长会里的成人们,大多是美国人。虽然有少量的中国人介入其中,但中国人所起的作用可谓是冰山一角。可想而知,美国孩子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他们父母的管理能力,也学会了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口头展示自己的本事。

笔者在俄亥俄大学读博士时,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国同学的用功和美国同学的会白活。当时,在我们的生化课上,书面考试得A的几乎全是中国学生,而课堂口头报告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美国人。这种巨大的反差,其实也就是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主要区别。除去第二语言的因素,我们中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如美国同学,和我们所受的教育大有关系。

记得我在国内受中小学教育时,除了啃书本念课文,我几乎没有过课堂表达的其它机会。而在美国小学,从三年级时起,孩子们就有读书报告的机会。可以想象,当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讲台前,害羞是难免的。但这样的语言能力训炼,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则是十分宝贵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只要用功啃书本,得A的机会就会大增。但那种夸夸其谈的口头演讲并非一日之功,绝对是个临阵磨枪磨不出来的硬功夫。

最近,我在和美国马里兰州唯一的华裔小学校长孙凤仪博士访谈时,这位深谙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孙校长,也提醒华人孩子一定要在美国学校加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她重点提出,在我们中国文化中,大人们常常会教育孩子要三思而行,不要中断或者打扰别人说话。她说,如果我们让孩子刻守这样的古训,在美国日后的成长中,华人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时一定会有挫折感。当然,如何使用技巧,如何让自己融入对方的交谈,则是门很大的学问。

以我家自己的孩子为例,我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家的三个孩子,功课都不错,但他们的公众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待加强。有时想想,公开站在众人面前讲话,即使是我们成人,都会觉得紧张,甚至会害羞,更不用说是孩子了。为了祢补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对家里的小学生,我会尽量抽出时间去学校做义工。每次我去学校帮忙,我六岁的儿子总会自豪地告诉同学,瞧,那是我妈妈。然后,儿子还会和同学们哇拉哇拉顺便讲讲其它杂事。对我家的中学生,我则鼓励她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班,有意锻炼孩子在公众面前的表达能力。这种训练班通常每周二活动一次,周末会有一整天的演讲训练。虽然大人和孩子都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却觉得很值。理由就像前面提过的孙校长所讲的那样。

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戴尔。卡内基在他的那本风靡全球的“语言的突破”书中前序提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本人的智力和技巧,而另外85%则取决于沟通的能力,讲话的技巧以及说服他人的能力。由此可见,“会白活”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假如我们能把中国孩子的用功和美国孩子的“会白活”结合在一起,那培养出来的孩子该是什么样呢?不用说,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很棒!乐观地想象一下,左手用功,右手会白活,这样的孩子,只要一出手,说不定就是打破天下无敌手啊。

:wdb10::wdb10::wdb10:
中国教育太讲究谦逊. 其实在西方这个中国式好品德成了其发展的极大障碍. 俺以前也曾读过一个帖子, 大意是说一个中国人在国外公司受印度同事排挤. 那个印度同事的技术能力比这个中国同胞差很多, 但胜在其嘴皮子厉害. 一开口就如恒河之水滔滔不绝. 虽然满口恒河味英语, 但他们敢说. 中国人就成了没嘴的葫芦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有加分? 额外的加分? 不会吧.
本来第二外语就有其相应的分数可加的.
但如果母语一科变成英语, 其要求就高了不少的.

其实个人确实认为IB比A-LEVEL课程设置先进得多. 特别是IB核心课程. 关键是国内高中能不能真正发挥出其优越性.
我将的是在加报考大学,汉语是第二外语。溪溪,能说说IB比A-L的先进之处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假如我们能把中国孩子的用功和美国孩子的“会白活”结合在一起,那培养出来的孩子该是什么样呢?不用说,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很棒!乐观地想象一下,左手用功,右手会白活,这样的孩子,只要一出手,说不定就是打破天下无敌手啊。”
很对!中国的教育往往强调含蓄、内敛,其实这个时代还要学会沟通、主动和推销自己。鼓励孩子们多说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溪溪,抱歉,本人学习不认真吧:wdb8::wdb8:,我又将你原来的帖子看了一遍,受益了。纷纷伺候了。

谢谢 等俺解冻了就回礼哈 :wdb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ZT 大多伦多地区IB高中简介

1. 什么是IB学校?
IB即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由一个国际非盈利机构IBO管理的初等教育联盟。该机构成立于1968年,现有126个国家的2261所学校被认可授予IB课程,可分别用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授课。

IB 的特点, 是采用规范化的课程,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IB 的规范化体现在各个层面上。申请设立IB课程的学校,要经过IBO对学校的师资,设施,信誉等情况的全面考查后,才能认证批准;课程设置是全球统一规划;老师要经过认证才能任课;课程考题是统一的,学生考卷往往由其它国家的老师来审评。这种国际规范化的程序,保证了IB 的信誉和质量。

IB课程分为三种:IB早期课程,IB中期课程,和IB高中课程。一所IB学校可以开设其中一种或数种课程,但只有完成IB高中课程后才能授予IB文凭。大多数IB学校都是高中,家长学生主要关注的也是高中,故本文集中在IB高中的介绍上。

IB高中文凭得到世界上大多数著名大学的认可。这种认可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录取时的考量。大多数西方的大学(如哈佛大学)都把 IB, AP, Abitur 以及 A-levels 等四种考试看作说明学生学术兴趣和能力的附加指标。二是入学后的学分的转化。如果IB 高级课程 (HL) 成绩在6分以上,许多大学(包括耶鲁大学)认可将该课程转化为大学学分,即学生可免修此课。如果免修课程较多,学生进而可能提前毕业。有的大学甚至承认部分IB标准课程(SL)的学分。

由于IB高级课程(HL)与大学课程难度相当,经过IB训练的学生在高中最后一年已经预演了大学的学习,进大学后普遍适应较快。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对该校一年级新生微积分(Calculus II )课程的成绩统计表明,有IB文凭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4.58分,大大超过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4.04分,甚至超过在AP Calculus BC中考过5分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4.21 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2. 大多伦多地区的IB高中

现有126个国家拥有IB学校。最多的三个国家是美国(580 所),英国(122所),加拿大(118所)。中国现在也有37所。加拿大的IB学校增长很快。举例说安大略省在1997年只有12所,其中有6所公立学校,但迄今总数已经增加到53所,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学校。另外还有十几所学校正在申请审批之中。大多伦多地区最早一所IB公立学校是Victoria Park CI(1987)。大多伦多地区其它授予IB学校见下表。 其中用法语教学的4所,其余都是英语学校。公立学校22所,其中属于天主教教育局的有6所。能授予IB高中文凭的共有23所。

公立高中的IB文凭课程只有两年,即11和12年级。但往往从9年级开始上 IB 预备班(Pre-IB ),经过9和10两个年级的强化训练之后,正式进入11年级的IB 文凭课程。IB 预备班一般在8年级时的年底报名,在教育局所辖区内不受家庭地址的限制。有兴趣的学生应主动向自己的老师了解申请程序,寻求老师的支持。申请材料包括填写有关表格,附上最近两年的成绩,老师的推荐信(有的学校不需要信,只要求老师的电话),有的学校还要求学生写一篇对IB Program的认识的essay。如果自己有特殊的成就(如竞赛得奖,音乐体育绘画有特长),也可用附件来说明。由于申请人数往往大大超过实际招生人数,不同的学校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选拔学生。有的学校采用面试,有的学校采用书面考试,有的学校则考试和面试相结合,也有的学校二者都没有,只看成绩单和推荐信。书面考试的形式因学校而异,例如Bayview SS用自己设计的考题(Bayview Assessment Test),范围涉及英文,法语,数学和科学;而St Roberts High School采用Canada Achievement Tests,内容主要包括英文和数学。如果尚有名额,许多Pre-IB也接受9年级学生的申请。

一般有IB的公立高中同时也有普通班,但IB Program是封闭性的,即IB学生单独分班,绝大多数课程与普通班的学生分开上。IB学生如果在毕业之前想回到普通班,通常要求回到离自己家较近的Home school。 由于采用国际统一课程标准,IB学生转学一般没问题,跨地区甚至跨国转到别的IB学校后,过去的学分都将被承认。IB学生可以在暑假和周末到别的IB学校选修自己学校没有设置的IB课程。另外有的IB学校有校车,有的没有。

公立学校的Pre-IB通常不收费。由于11和12年级正式的IB课程要参加国际统考,试卷要送到国外评分,花费较大,为此每个学生每年要花费1000元左右。有的教育局要学生自己出这笔钱,但许多教育局统一出这笔钱。

IB 学生毕业时将同时获得国际统一的IB文凭和本地区教育局的文凭。IB每门课满分是7分,而加拿大高中一般课程的满分是100分,所以存在分数转化问题。不同的课程的转换因子不一样,分数如何转化各省教育厅有相应的标准。以下是IB分数向百分制转化的大致情况:7 (96分), 6 (90分), 5 (86分), 4 (76分), 3 (70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以下表列是大多伦多地区现有的IB学校简况(2008年2月)
注: 表中的PYP为IB早期课程,MYP为IB中期课程,Diploma为高中文凭课程。

大多数 IB 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详细介绍该校IB Program的情况。目前信息收集最全面的是Bayview SS的网站(见附录)。虽然IB Program都重视类似Liberal Arts的通才教育,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侧重,如有的在科学方面强一些,有的人文方面强一些,有的在Business方面强一些。在一个教育局有多所IB高中的情况下(如多伦多教育局),通常允许学生同时报考几所IB学校,学生也可以同时申请所在区域内的公立教育局和天主教教育局的IB学校,在录取后由学生自己选定想去的学校。
 

附件

  • IB_GTA.jpg
    IB_GTA.jpg
    124.4 KB · 查看: 6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3. IB program 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前面提及,IB是采用类似大学文理学院(Libral Arts)的通才教育理念,用国际统一标准来安排课程和活动。它十二年级的高级课程,与大学一年级课程难度相似,这些特点保证了IB文凭的含金量,得到教育界广泛的认可。几位今年毕业的IB学生对IB的优点的总结如下:
1) 老师通常都很好,学校给IB提供的设施(如实验设施)也很好;
2) 学习风气好。不管情不情愿,大家都在努力学习。这训练了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3) 课程难度接近大学程度,课程进度与考试安排与大学相似,进大学后适应较容易;
4) 最重要的一点是IB班上集中了很多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学生。他们除了学习外,在各项社会活动和课外活动中都想领先。据说York Region的一所IB高中,IB学生只占了1/5,但学校学生会,话剧队的主演,学生报纸,几个最大的与社会活动有关的俱乐部基本上都由IB学生把持。这种同学之间的互相促进,对孩子的一生也许都会有良性的影响。

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IB Program占用学生时间很多,课程缺少灵活性。从因材施教的原则出发,IB只适合一部分学生。
1) IB适合学习能力强,做事有条理,善于安排时间的学生。IB的课程量大,进度快,学生每天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才能完成作业和projects。学生再聪明,如果不善于安排时间,会觉得穷于应付。
2) IB适合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IB program在科学,人文,外语,艺术,社会工作等各方面注重平衡发展,不偏科,不侧重某一方面。如果学生在某学科上有特别的兴趣和天份,进入IB Program会感觉自己的特长没有时间得到充分发挥。举例说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很有天赋,他会很失望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参加大型数学竞赛。如果一个学生很优秀,但某一方面较弱(如法语),会觉得自己强项不能充分发挥,而弱点被放大,进而失去自信心。又如在艺术体育方面有天赋的学生,会因为这些活动占用很多时间,很难在IB program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类有特殊天赋的学生,最好留在普通班或课程压力尚合理的gifted program。
3) IB适合将来从事社会性的工作的学生。IB重视培养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IB文凭所要求的社会服务(CAS),毕业论文,和跨学科综合能力(TOK)都远远超过普通中学文凭的要求。理论上它培养的学生责任感较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写作和交流能力较强,学生最适合将来从事社会性的工作。如果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很大,将来只想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IB对他们的意义就不大。
4) IB不太适合法语或英文基础差的新移民学生。IB课程写作量很大,外语(这里指法语)要求也较高,新移民学生会感到压力很大。

另外一般学校IB课程没有太多的选修课。如果学生的专业兴趣已经确定,希望在这方面多修些课,在IB Program中很难实现。举例说如果某个学校的普通高中课程中开设有微积分,统计学,高等代数等选修课。这些课程不是IB课程。该校的IB学生即使对数学很感兴趣,因为时间冲突而很难被允许修这些课。

基于上述原因和其它一些原因,很多学生在Pre-IB或IB Program完成之前退回普通班。这包括一些优秀学生和部分学习较吃力的学生。以下是多伦多教育局所属的一所IB高中今年毕业班的一个统计:

Pre-IB grade 9: 103 enrolled (120 students were accepted);
Pre-IB grade 10: 84 enrolled (19 students left Pre-IB after grade 9);
IB grage 11: 58 enrolled (26 students left IB after grade 10);
IB grade 12: 35 enrolled (23 students left IB after grade 11).

York Region一所IB高中的情况与此不太相似。那所高中Pre-IB Grade 9大约有60位学生,Pre-IB Grade 10又补充了30位学生。到Grade 12毕业时尚有80位学生。该校退出IB的学生大多数是在Pre-IB grade 10结束之后。

退出IB Program的原因因人而异,学习跟不上的人只是极少数,退出IB的包括许多优秀学生。据了解在上述两个学校最主要的原因包括:

1) 不愿意上IB的法语课,预计自己在法语普通班会容易些。
2) IB的课程安排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兴趣在人文方面,而该校的IB要求上很多科学和数学课程。
3) 觉得IB课程占用时间太多,作业量大,尤其是写作量很大,不适合自己特长的发展。
4) 自己不适合IB,但先在Pre-IB读两年,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再回普通班的11年级,相当于fast-tracking,以后的学习会轻松些。
5) IB学校离家太远,每天往返占用太多时间。
6) 觉得自己在普通班成绩会更好些。

前面五条理由都有合理成份。我采访了几位IB学生,他们对最后一条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有的学生认为IB Program成绩的含金量高,预期成绩确实会低于普通班。有的学生认为虽然课程难一些,付出的努力多一些,但最终的成绩与普通班相比差别不大,而实际上学到的知识比普通班多,培养出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受益终生。另外还有一种未经查证的说法,加拿大大学录取时对IB学生有特殊考虑。据York Region一位老师说,他们IB的毕业生100%都能进四年制大学。

还有一些孩子本来适合IB Program,但家长盲目相信Fraser所谓高中排名,认为IB Program所在高中不够好。这里姑且不讨论Fraser的排名有多少参考价值。IB Program基本是封闭式的,IB班和其它普通班不在一起上课,IB Program可以说是“校中之校”,所在高中EQAO考多少与IB Program基本不相干。IB Program的师资和设施都是经过IBO论证,并定期检查的,学生都是经过适当程序挑选的,其教学质量不应当被太多地怀疑。

综上所述,IB有优点也有缺点。学生和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取舍。对不适合IB的学生,不要勉强上。对适合IB的学生,不要畏难。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4. IB与另外几类特殊教育课程的比较

A) IB和 Gifted program的比较

大多伦多地区各教育局的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除IB Program外还包括另外几种学术强化课程, 如Gifted program,TOPS program,MACS program等等(详见附录中郁苹的文章)。这些课程的共同点,都是选拔学习上有特点的学生,单独分班,与普通班采用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进度。其中Gifted program各教育局都有,较有代表性。Gifted program与IB Program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1) IB Program按国际IBO组织的标准运行,课程设置,教材深度,考试评分等都有国际标准。Gifted program由各个教育局甚至各个学校按各自的标准自行管理;
2) Gifted program一般在小学三年级选拔学生,Pre-IB一般在八年级选拔学生。经9,10两个年级的Pre-IB后,从11年级才正式开始IB Program;
3) Gifted program的学生除了一些学术课单独分班上课之外,一些课程也与普通班分享; IB Program的班级基本是封闭形的,与普通班很少有共享的课程。
4) IB Program毕业后学生将同时获得IB文凭和安省高中文凭。Gifted学生仅获得安省高中文凭。

但以上这些同异都只是表面形式。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差异是课程难度和学习强度。

Gifted program本质上仍然是高中的program. 它的教学范围与普通高中没有差异,仍然依据教育局统一的教学大纲,只是难度会比普通高中班深一些。对于很多课程,普通班只是简单地让你知其然,而Gifted试图让你进一步知其所以然。IB是一种高中到大学过渡的Program。它最后一年的高级课程(HL)难度与深度与大学一年级课程相近,这正是许多大学承认IB学分,认可用成绩良好以上的IB高级课程代替大学课程的依据。另外IB特有的TOK训练,以及4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都是普通高中,甚至大学低年级都不会要求的。从这个意义讲,IB program在学术上的要求比Gifted program要高,训练更严格,学生进入大学后适应更快。

但是这种强化学习的代价,是学生的的课程负担很重,减少了学习的灵活性,也没有多少时间体验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很难挤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IB学生的压力来自两方面,除了IB program本身的要求外,还有学校校方的期望。由于IB是国际标准,学生的试卷都由外校甚至外国的老师来评判,各个IB学校之间的教学效果在同行中是透明的。主办IB的学校都期望自己不落人后,他们对学生的期望自然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压力。

与此相对照,Gifted program教学大纲与普通班相似,课程由地方教育局和学校自行制定,不存在学校间的比较。一般来说Gifted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于IB学生要轻很多,学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包括参与社会活动,发展课外兴趣,也包括自学AP或准备SAT,甚至也包括享受生活。

综上所述,IB program和Gifted program之间不存在谁好谁不好,但存在对谁合适不合适。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B) IB和 AP的比较

AP (Advanced Placement)是一类高中生可以参加的大学程度的考试(详情见附录的参考文献)。如果考试成绩好,进大学后可以免修相关课程。在这点上AP与IB Program中的高级课程(HL)相似。由于AP和IB的课程深度都涉及到大学程度,两种在北美都很流行。美国一些教育评估机构甚至用学生通过AP和IB的人数,作为高中质量的排名标准。关于AP和IB优劣的争论,一直是美国许多论坛的热点。(见附录华盛顿时报的文章。)以下简单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别:

1) 本质上AP和IB是不同的概念。 AP是一门一门单独的考试,而IB是一个强化高中文凭的两年的完整学习计划。通常IB课程比复习相应的AP要花更多的时间。美国和加拿大各个大学对AP和IB一视同仁,但一般认为IB难度大一些,含金量高一些。
2) AP可以通过学校学习,on-line学习或自学,进而参加这类考试。IB只能通过学校学习。学生选择考什么AP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校条件自行决定。IB学生课程的选择余地相对很小。
3) IB课程成绩经转换为百分制后列入安省高中的成绩单。在安省AP一般不列入高中成绩单,也不计入高中平均成绩(GPA)的计算,这点与美国高中不一样。
4) IB学生最多只能选四门高级课程(HL),实际上大多数学校只允许三门。所以大学所承认的学分的IB课程最多为四门。AP没有这种限制。近年由于名牌大学入学竞争很激烈,许多学生都用多修AP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一位学生通过十门以上AP的情况很多见。由于IB Program这种限制,美国许多IB学生不得不自学AP以求参加更多的考试。但加拿大大多数公立高中开设的AP课程不多,即使开设一般只有很少几门。如果学生自学能力不强,选择IB学校至少能有三门大学认可的课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偶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资料 与大家分享

"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

宁铂曾是全国瞩目的“神童”,他,曾是全国的风云人物。1977年,他成为中科大少年班破格录取的第一人;他,曾让全国不少父母为“制造”神童着迷,成为无数孩子的榜样,“制造神童”成为一种风气。时至今日,在人们谈到神童教育都离不开他的名字――宁铂。

19岁,宁铂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而他醉心佛学,两度出家,再次引来关注的目光。这个从赣州市走出的天才,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天才人物。

  记者巧遇宁铂听其讲课

去年秋天,记者到离南昌不远的某寺采访时无意中得知,素有“中国第一天才少年”之称的宁铂就在该寺院出家,担任该寺佛教学院的讲师。这令记者大感意外。毕竟,此时全国有许多记者都在找寻宁铂,但无人清楚其下落。

经与该寺院的住持沟通,记者被允许到佛教学院听宁铂讲课。

在住持的带领下,记者进入课堂坐在最后一排。几分钟后,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七,圆脸、微胖的僧人捧着一大摞经书走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他就是宁铂,赣州市人。

他讲课的语速很快,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从不翻教材,却能说出哪个内容在教材的哪一章哪一页。昔日神童,今朝高僧,宁铂需要的是一份宁静的生活。

三十年前的“中国第一神童”

1977年9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此时,一封信引起了高层的注意。这封信是原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写给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推荐信。信中举荐的正是宁铂。

1964年,宁铂出生在赣州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两岁半便能背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就能从1数到 100,4岁时认得400多个汉字。宁铂看什么会什么,6岁的他看完《中医学概论》就能替人开药方,看完围棋书后就可以与高手对弈,看完唐诗宋词,便能吟诗作对,宁铂的一系列行为让父亲宁恩意识到,这个孩子不寻常。

倪霖是宁铂父亲的朋友。11月3日,方毅将倪霖的举荐信转给中国科技大学,且批示,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经过考察,宁铂成为中科大少年班第一人。

此后,全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这位少年天才,极大地激励了各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这在当时被称为“宁铂现象”。在中科大之后,众多高校的少年班风起云涌,最后的成功者屈指可数,中科大是少数的成功者之一。

宁铂电视上炮轰“神童教育”?

2002年,宁铂离开中科大前往五台山出家,被校方找回;2003年,宁铂再次出家,这次他成功了。

据媒体报道:宁铂入校一年后告诉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汪惠迪打了一份报告给学校,希望学校根据宁铂的兴趣转至南京大学天文系。学校的答复是,既来之,则安之。宁铂被安排选择了自己在赣州八中时就不喜欢的理论物理专业。1982年,宁铂本科毕业留校,19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讲师。在中国科大任教期间,宁铂并没有将时间花在物理研究上,而是开始了对宗教、气功的研究。1993年,他开始学习佛教。

1998年,宁铂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一期有关神童教育的讨论,针对神童教育,他表达出不予肯定的态度。这期节目,被传为是宁铂向神童教育开炮。

“宁铂现象”及“神童教育”留下的争议

宁铂及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宁铂及“制造神童”,留给人们的思考很多。

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是违反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人的受教育过程都要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过程,这是正常的一般的教育规律,而“神童教育”却贸然提前了学习时间,导致违背教育规律。人在违背规律的情况下,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在沉重的压力和过高的外界期望之下是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

但也有不同观点者。江西师大的李教授说,著名画家李叔同是在出家后,方才找到艺术创造的崭新天地的。宁铂何以不能成为第二位李叔同?或者成为一名高僧呢?

关于宁铂及神童教育的争论并不会很快结束,或许永远没有结束。不管如何,宁铂及神童教育,均在社会留下了一道深刻印记。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