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看了开吻 的连载, 感觉就像在一张白纸上书写着未来:憧憬维多利亚的美(当然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来自阳光心态的开吻); 也同时在自我评估着,无一技之长,加之生活能力有很差, 仅凭我有一颗奋斗的心,移民过去能行吗? 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呀!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哎呀,我不就是“无一技之长,加之生活能力有很差, 仅凭我有一颗奋斗的心,移民过去能行吗? 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吗?真的很可怕!!等我3月过去了,才能告诉你有多可怕!哈哈。。。
今天大年三十,刚买了鞭炮,大大的。想可能是宝宝最后看中国的年,想可能几年都看不到爹娘,只寄千万思绪在这灿烂的漫天烟花中,看这璀璨升腾,绽放,消隐……象看人生,如烟花般浪漫的一生,为谁璀璨为谁忙。
看着宝宝如花的小模样,我们还能为她做什么呢?是啊,让她在更高的地方更美的开放,此生也无憾了。
外边鞭炮此起彼伏,提醒我也该回家。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如意。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祝开吻及家人新年快乐!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一家回国过年了吧? 好久没见他的文字了。这两天我一直看奥巴马的就职演讲, 也同时以此锻炼英语听力和学英语单词。感觉美国朝气蓬勃。看新闻, 奥巴马出任总统后提一个访问的国家就是加拿大。希望奥能给加拿大带去创业的斗志,让加拿大人民也有点霸气和提高经济发展的奋斗精神,这样,这些新移民也能有稍多点就业机会。否则,总感觉加拿大很安于现状,总感觉地大物博,人口稀少 加之新兴的资本主义的体制才使加拿大成为今天的老人和孩子的天堂。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发展,而仅愿维持少有的企业§公司,这样就只能提供给少数人就业,这少数人也只能以当地白人为主。这样既对本国发展不利,也肯定不利于移民就业。这并不能说明所有的移民都无能,他们就那几家企业公司,所以就业条件就会有点苛刻(对于移民朋友来说)。怎么可能有机会就业?新移民找工作难呀!是不是以后的投资移民能改变这些?话又说回来, 如果未来中国的投资移民加之其他移民都冲进加拿大,加拿大要被中国东方化了怎么办? 到那时, 我们能否说:魅力加拿大不复存在了。----有点瞎扯,瞎扯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最近没有更新Blog是因为有点忙. 因为春节将至, 总是被拉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要我去弹琴伴奏. 说实话, 我一点都不感兴趣参加这种大众文化活动, 和中央台的春晚没啥差别. 人海战术, 形式重于内容的节目比比皆是. 参加完后除了觉得浪费时间就是觉得闹腾. 用当前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低俗". 不过没办法, 谁让咱是中国人, 而且还会弹点琴, 到这时候肯定逃不掉的.

加拿大没有春节假期, 所以自然没有回家过年这样的说法. 而且我自己本身也不怎么过年的. 在中国的时候都不怎么过, 别说来加拿大了. 一些朋友在一起吃吃饺子而已. 和平常没啥差别.

其实加拿大的就业情况和你说的不完全一样. 我的感觉, 除了现在经济危机期间以外, 加拿大的总体是劳动力极度缺乏的, 而不是你所理解的就业机会极度缺乏. 新移民就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加拿大雇主对新移民的信任度严重不足. 这里面肯定有北美对非北美地区的有形无形的偏见. 比如你是北京某个公司, 招聘的时候, 一个来自上海或者深圳某个知名企业的跳槽员工肯定比来自邻居河北廊坊某个企业的跳槽员工的应聘概率高. 虽然可能后者是真正的精英, 但是前者是混混.
另外一个原因是语言文化方面的隔阂, 这个不多说, 大家都知道.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但是却不太多人了解的原因, 就是技能结构. 加拿大真正缺乏的绝对不是博士硕士这样的高级智能人士, 而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比如木匠, 水管工, 护士, 伐木的和修理钻井平台之类的. 看看来自中国的移民有几个属于这几类的? 所以常看见国内对加拿大的报道诸如博士生在超市上菜之类的, 一点不奇怪.

加拿大靠近美国这个极具吸引力和扩张力的经济体, 大量的资金和人才都被美国吸引走了.在加上加拿大本身的税收和保守经济政治方针. 加拿大没有大企业就一点不奇怪了. 我如果是企业主, 我也乐意把公司开到边境南边而不是北面.

加拿大被中国东方化是不太可能, 但是融入更多的东方文化元素是肯定的.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很高兴看到了你的点评,给了我对加拿大更为清晰的了解。客观上,我抛的砖,很荣幸地引来了你的玉;惭愧的是我这儿好象都是砖。这几天春节在公司加班(我们公司是轮班制,每月工作19天,休息11天), 工作上不象平时那样忙,这样也就有了时间看你的论坛。连续4天,看到截至今天的信息。但我总觉得,没有真正消化掉。因为,你的生活日记中很多部分是知识性的。我真有点想把你的这些记载制定成册定名为:加拿大新移民生活手册。同时,真的很欣赏你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爱,你用你的一颗热忱的心为很多对加拿大充满憧憬又迷惑的人们指点迷津。夸张点说,是为普度众生的行为。所以,我还有另外一个愿望:开吻,加把劲,过语言关,努力成为加拿大的某个州议员什么的。那样将对你更有用武之地。你的阳光心态给我们带来了加拿大的美!!! 不恭维你都不行!嘿嘿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January 31
最近有些忙, 没有更新Blog. 一口气把最近的更新全部缩写在一起了
最近有些忙, Blog有些日子没有更新. 不过我考虑中国正在过春节, 谁又有功夫看我的Blog呢. 再说了, 我猜大多数博友都是上班时候偷懒看我的Blog的, 春节不上班, 自然也没有人看了. 对吧.

[{滑雪? No]

今日气温还是偏高, 因此滑雪是肯定没戏了. 但是每周的例行消耗性体育运动不能少. 每周都找个山爬爬. 如果你在Victoria, 星期六早晨起得来, 愿意和我一起消耗能量的请和我联系.

[Home Alone]

前些日子有一天老马领导要去温哥华出差一天, 我要和Emma独自在家. 这还是Emma自从来加拿大以来第一次晚上没有和妈妈在一起. 爱玛倒是没有什么担心的, 老马领导倒是担心得不得了. 提前一个月就天天唠叨那一天要我干啥干啥, 不要忘了这不要忘了那, 生怕把我家小马领导给怠慢了. 说实话, Emma单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要比和她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乖多了. Emma都是被妈妈惯的, 每天和妈妈粘糊, 哼哼唧唧的. 只要妈妈不在身边, 立马好像大了几岁一样, 自己什么都能干了, 从来不和我哼哼唧唧的. 看来还孩子真的不能惯, 越惯越长不大. 果不出所料, Emma和我单独在家的那一整天是有史以来最乖的一天. 从来半夜爬起来唱唱歌再睡觉的Emma, 一觉睡到大天亮, 害得我差点迟到. 刷牙洗脸全部都自己搞好, 一点不马虎. 晚上去上游泳课也特别积极. 下课了还继续在水里玩了一个小时. 也不想往常到处找了要零食吃. 总之, 这一天Emma过得高高兴兴, 我也轻轻松松. 如果Emma一直如此该多好啊. 后来我又问了其他几个有这么大的孩子的家庭, 发现孩子都是粘妈妈, 俗话叫见娘愁, 只要妈妈在旁边, 立马小了两岁, 撒娇耍赖全来了. 妈妈不在旁边, 立马大了两岁. 看来是通病啊.

[Emma进手术室]

Emma第一次进了手术室, 不过不要担心, 不是什么大毛病. 只是补几颗牙齿. 加拿大的牙医比较Over Treatment, 只要有点小毛病, 立刻大动干戈. 连补牙都要全身麻醉. 这可把我们当爸妈的吓的好歹. 我们都没有吸过笑气全身麻醉. 这么小的孩子行吗. 一问其他孩子的家长, 几乎没有加拿大长大的孩子都至少进过一次牙医手术室吸过笑气. 既然大家都如此, 那么就入乡随俗吧.

按照预约的时间带Emma来到手术室. 我们比Emma还要紧张. 刚开始Emma还算配合, 但是一旦要上手术台, 就开始不老实了, 四蹄蹬开不要带笑气面具. 到了这关口了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只要强制执行. 这笑气还全是管用. 带着几秒钟Emma就立马老实了. 乖乖的睡去了. 要是平时都这么容易睡觉, 我们省了多少故事去讲啊. 补牙没有什么问题, 由于是小修补, 因此麻醉醒来以后Emma也没有觉得疼. 这总算让我们悬在半空的心落定. 但愿以后不要再修补牙了.


[中国牛年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加拿大不是法定假日, 所以我们也没有特别过什么节. 但是加拿大人倒是挺赶中国的热闹. Emma他们幼儿园还特意办了一个中国春节的主题日. 不知道从哪儿, 也许是唐人家, 淘了一批中国玩意儿摆出来, 还有一件看起来是像唱戏的穿的唐装. Emma是他们幼儿园唯一的中国孩子, 所以自然成了焦点. 我们那天也给带去了一些中国特色的食物给其他孩子分享. 还有一些中国玩意儿. 说实话, 我们家里还真的找不出什么算是中国特色的东西, 除了中国话是标准的以外.

[左邻右舍包饺子]

在加拿大, 华人过春节的主要方式就是聚到某家有大厨房的家里, 一起包饺子, 看网络传送的春晚. 我对春晚是一直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饺子我从来不拒绝. 今年我们家还多了一个节目, 就是邀请我家左邻右舍的两家人来我家一起包饺子过春节. 这些洋人都吃过中餐馆的饺子, 但是一提及饺子如何做出来的, 他们就完全没有概念了. 所以这次我特意安排他们来一起亲手把学习包饺子. 这个花样得到两家人的高度称赞. 光吃是不过瘾的, 参与才有乐趣. 这些洋人学习还算挺快, 虽然先包出几个次品, 后面的大部分还算是合格的. 大家一边包一边聊天, 热热闹闹的好像一堆中国人过年一样, 不过不是说的中文. 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感觉比唐人街的中餐馆的味道还要好. 劳有所获嘛.

[Homeless]

我们把左邻右舍纠集起来聊天的范围自然离不开社区的一些新鲜事儿. 虽然社区的人平时早晨见面都打个招呼, 但是都没有时间细聊. 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并不知道. 邻家的Jeff是我们村的村委会主要领导. 所以新闻最广泛. 不听则已. 一听惊人. 因为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后院的山上最近住进来几个Homeless, 就是无家可归者. 他们说见到过那几个人, 在后山上某个地方搭了帐篷住了一阵子了. 我们这个宁静的村落虽然好客, 但是后面的森林里面住进几个不速之客感觉很不好. 尤其我们几年来都习惯了没有窗帘的生活方式. 随时往后院一看都可以看见山上翠绿的树木调皮的松鼠, 时而还有野鹿过来寻吃的. 这下假如那天一抬头看见两个Homeless衣衫褴褛的在树林里溜达, 那还不吓一大跳. 尤其是晚上, 屋里开着灯, 人家在山上都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第一件事儿就是装上窗帘, 可惜了后山的风景了.

加拿大对付Homeless可没有中国那么高效的手段. 在中国, 统统按照盲流处理, 没有身份证或者固定居所的直接送进收容所, 或者遣送回原籍. 在加拿大是绝对做不到的. 根据法律, Homeless只要没有犯罪, 只要不是在私人领地, 他爱在哪儿呆着就在哪儿呆着. 就算他们把帐篷扎到省议会门口的草坪上, 警察也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是加拿大的公民, 享有平等的选择居住地的自由, 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你看着不顺眼是你自己的事情, 只要没有扎营在你自家地产线界内, 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些Homeless多半是酗酒吸毒的家伙, 有没有其他恶习也难说. 而且他们随处露营, 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厕所和垃圾箱. 所以所住的地方会留下很多可想而知的物质. 有时候他们还生火取暖因此森林火灾. 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救济中心, 但是他们很多不愿意去, 宁愿四处溜达. 以前我们总以为这些流浪汉只是集中在市中心那小片地方, 不会跑到我们这么远的地方. 现在看来流浪汉也与时俱进了, 开始学习中产阶级往郊区迁徙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哎呀,我不就是“无一技之长,加之生活能力有很差, 仅凭我有一颗奋斗的心,移民过去能行吗? 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吗?真的很可怕!!等我3月过去了,才能告诉你有多可怕!哈哈。。。
今天大年三十,刚买了鞭炮,大大的。想可能是宝宝最后看中国的年,想可能几年都看不到爹娘,只寄千万思绪在这灿烂的漫天烟花中,看这璀璨升腾,绽放,消隐……象看人生,如烟花般浪漫的一生,为谁璀璨为谁忙。
看着宝宝如花的小模样,我们还能为她做什么呢?是啊,让她在更高的地方更美的开放,此生也无憾了。
外边鞭炮此起彼伏,提醒我也该回家。祝大家新年快乐,健康如意。
欣赏你的勇气,你对孩子的爱会感动上帝,祝你有一个好的开始,和你一样有一颗奋斗的心,也期待着你移民后的真实感受......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欣赏你的勇气,你对孩子的爱会感动上帝,祝你有一个好的开始,和你一样有一颗奋斗的心,也期待着你移民后的真实感受......
谢谢你.我这也期待着呢.我下个月28号会出发.一个美好的周末,我也开始我们三个的移民新生活.因为再过几天,我们的签证就过期了.呵呵^
看来,奋斗的心还不够坚定啊^所以,谢谢你的鼓励.另外,喜欢你的名字,我也要象一棵青青草一样,在岸的那边,在那美丽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不枉这一生.愿你也好运!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Emma第一次进了手术室, 不过不要担心, 不是什么大毛病. 只是补几颗牙齿. 加拿大的牙医比较Over Treatment, 只要有点小毛病, 立刻大动干戈. 连补牙都要全身麻醉. 这可把我们当爸妈的吓的好歹. 我们都没有吸过笑气全身麻醉. 这么小的孩子行吗. 一问其他孩子的家长, 几乎没有加拿大长大的孩子都至少进过一次牙医手术室吸过笑气. 既然大家都如此, 那么就入乡随俗吧.

按照预约的时间带Emma来到手术室. 我们比Emma还要紧张. 刚开始Emma还算配合, 但是一旦要上手术台, 就开始不老实了, 四蹄蹬开不要带笑气面具. 到了这关口了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只要强制执行. 这笑气还全是管用. 带着几秒钟Emma就立马老实了. 乖乖的睡去了. 要是平时都这么容易睡觉, 我们省了多少故事去讲啊. 补牙没有什么问题, 由于是小修补, 因此麻醉醒来以后Emma也没有觉得疼. 这总算让我们悬在半空的心落定. 但愿以后不要再修补牙了.


[中国牛年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加拿大不是法定假日, 所以我们也没有特别过什么节. 但是加拿大人倒是挺赶中国的热闹. Emma他们幼儿园还特意办了一个中国春节的主题日. 不知道从哪儿, 也许是唐人家, 淘了一批中国玩意儿摆出来, 还有一件看起来是像唱戏的穿的唐装. Emma是他们幼儿园唯一的中国孩子, 所以自然成了焦点. 我们那天也给带去了一些中国特色的食物给其他孩子分享. 还有一些中国玩意儿. 说实话, 我们家里还真的找不出什么算是中国特色的东西, 除了中国话是标准的以外.


那天我在湖北省口腔医院看到一个小孩在手术台上补牙,那个凄厉的惨叫,搞得我都掉眼泪.还是吸麻醉好,最好是牙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谢谢你.我这也期待着呢.我下个月28号会出发.一个美好的周末,我也开始我们三个的移民新生活.因为再过几天,我们的签证就过期了.呵呵^
看来,奋斗的心还不够坚定啊^所以,谢谢你的鼓励.另外,喜欢你的名字,我也要象一棵青青草一样,在岸的那边,在那美丽的地方生根,发芽,茁壮.不枉这一生.愿你也好运!
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下周六IT Club的聚会. 有兴趣的都过来聊聊
下文是我在IT Club邮件组的通知. 下周六的一个技术交流. 如果你在维多利亚, 对IT新技术有些兴趣, 欢迎光临.


当单老板邀请我来讲一下的时候, 说的是讲座, 一下子把我给吓住了. 我的水平肯定是不足以去做一个讲座的, 但是换个名头我就踏实多了, 叫做新技术学习交流与共享. 因为我自己也是正在初学的阶段, 如果大家也有同样的兴趣在这些新玩意儿, 或者自己也在学习过程中, 我很乐意邀请大家一起参加兴趣学习和讨论交流共享. 如果你已经研究了一段时间, 无论好似不是大师级别, 也请光临, 拿出你的玉, 把我这块砖给换了. 根据我的经验, 手里有玉的大师真人一般都是要等拿砖的小丑跳出来才肯露面.

时间是Feb21, 2:30 pm. 地点Emmanual Baptist Church 2楼



这个是一个学习分享体会, 顶多算一个走马观花式的技术介绍, 我的目的是提起大家对这些新一代或者未来一代的技术的兴趣, 和一些基本概念, 至少弄个名词清楚. 如果大家有兴趣, 我们以后可以再开专题讨论, 到时候拿着玉的可要真的出山了.

这个交流虽然涉及技术层面, 但是我还是打算尽量让不是Developer的一般用户和非IT人士也能分享到.
因此我这次介绍的内容60%都是非技术的, 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普通的用户也可以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技术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 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在IT方面的费用成本. 我相信所有来听的人都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方便和廉价(甚至免费)的方法可以让原本花费时间和金钱的工作变得如此容易.
对于开发者而言, 我也会分享我自己的想法, 关于如何把握这个新技术的方向, 让自己重新屹立在风头浪尖.

欢迎大家都来, 同时也更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朋友也邀请来. 即使不是IT认识, 也一定会有收获的. 如果哪位在本周日的主日聚会时宣布邀请大家都来就更好了.
附带的链接是我正在起草的提纲. 还在不停的更改中. 不用说, 限于本人的英文水平, 这个交流会是中文的 :)
http://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id=dws8n3c_98chss92tg&invite=hkv7qgr

It's not an attachment -- it's stored online at Google Docs. To open this document, just click the link above.
Kevin Zhang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小Emma的情人节
别以为情人节是大人们的事儿, 孩子们闹得更热闹. 去年过情人节的时候Emma收到一大堆情人节礼物, 估计也只有我们这样的新来的家长不知道人家这地界的规矩, 没有给其他人准备情人节礼物. 今年不能落下. 我本以为只是大人们才有情人节呢, 这3岁的孩子们懂什么叫情人. 这加拿大是要把爱心从小扎根在孩子心里. 一点都不担心我们中国孩子年轻的时候总被大人严格监督的诸如"早恋"之类的问题. 3岁的时候就可以过情人节了.
果然, Emma又带回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情人节礼物, 大部分都是其他孩子自己做的小手工, 上面还有明显是家长代言的肉麻话语, 估计每个孩子的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 So Popular呢. Emma今天还说, 我要嫁给Mathew, 吓我们一跳, 接着问, 你是不是爱Mathew呢, Emma说是的, 我们又问, 那么Mathew爱不爱你呢, Emma说不知道. 嗨, 看来还是一个单相思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February 14
到底是经济危机了, 机票都便宜了
现在温哥华-北京的往返机票, 含税全部加起来才800多. 可真的是大大便宜啊. 这可能是我来加拿大以来机票最便宜的一段时间了. 我们正在筹划4月份全家去中国度假, 这次机票优惠可要好好利用一下. 不过加币现在跌的很厉害, 估计去中国什么都买不起了, 中国东西可不像我以前认为的那么便宜了, 倒是加拿大东西现在大大的便宜. 没办法, 加元缩水, 所有加拿大人都跟着降工资啦.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不弹Bass了, 改行打鼓了
这几个星期, 打鼓的那小哥们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来了. 于是整个乐队大反串. 原本弹钢琴后来改弹Bass的我改行去打鼓, 新来的一个老哥们弹Bass, 主任牧师以前在我加入乐队之前弹Bass, 现在改弹吉他了.外人看来肯定说你们这帮人也没啥, 肯定弹这些东西特简单, 随便换角色一样上舞台.

打鼓比弹Bass更有意思. 至少外行人一样就看见而且听的见我在打鼓. 不想弹Bass的时候, 不止一次有人问我, 你到底站在台上是装模作样还是真弹呢, 怎么听不见Bass是什么声呢. 原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Bass改出什么音色. 还有逗乐的, 有人知道我弹Bass, 还要求我用Bass给弹首歌听听, 这个可真有点为难. 我还真的没有学过怎么用Bass独奏歌曲旋律这么高级的技巧呢. 打鼓大家就都没啥疑问了, 那么大动静, 那么大动作, 就算是聋子也知道我在那里卖力干活儿呢. 特有成就感.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必盯这乐谱看到底弹到哪儿了, 只要听几遍知道曲子基本结构就可以打了. 不必盯着谱看就省下很多眼神和紧张度, 还可以抽空看看台下有没有PLMM, 不过可惜, 我们Church的听众60岁以下的都算是稀有动物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