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January 31
最近有些忙, 没有更新Blog. 一口气把最近的更新全部缩写在一起了
最近有些忙, Blog有些日子没有更新. 不过我考虑中国正在过春节, 谁又有功夫看我的Blog呢. 再说了, 我猜大多数博友都是上班时候偷懒看我的Blog的, 春节不上班, 自然也没有人看了. 对吧.
[{滑雪? No]
今日气温还是偏高, 因此滑雪是肯定没戏了. 但是每周的例行消耗性体育运动不能少. 每周都找个山爬爬. 如果你在Victoria, 星期六早晨起得来, 愿意和我一起消耗能量的请和我联系.
[Home Alone]
前些日子有一天老马领导要去温哥华出差一天, 我要和Emma独自在家. 这还是Emma自从来加拿大以来第一次晚上没有和妈妈在一起. 爱玛倒是没有什么担心的, 老马领导倒是担心得不得了. 提前一个月就天天唠叨那一天要我干啥干啥, 不要忘了这不要忘了那, 生怕把我家小马领导给怠慢了. 说实话, Emma单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要比和她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乖多了. Emma都是被妈妈惯的, 每天和妈妈粘糊, 哼哼唧唧的. 只要妈妈不在身边, 立马好像大了几岁一样, 自己什么都能干了, 从来不和我哼哼唧唧的. 看来还孩子真的不能惯, 越惯越长不大. 果不出所料, Emma和我单独在家的那一整天是有史以来最乖的一天. 从来半夜爬起来唱唱歌再睡觉的Emma, 一觉睡到大天亮, 害得我差点迟到. 刷牙洗脸全部都自己搞好, 一点不马虎. 晚上去上游泳课也特别积极. 下课了还继续在水里玩了一个小时. 也不想往常到处找了要零食吃. 总之, 这一天Emma过得高高兴兴, 我也轻轻松松. 如果Emma一直如此该多好啊. 后来我又问了其他几个有这么大的孩子的家庭, 发现孩子都是粘妈妈, 俗话叫见娘愁, 只要妈妈在旁边, 立马小了两岁, 撒娇耍赖全来了. 妈妈不在旁边, 立马大了两岁. 看来是通病啊.
[Emma进手术室]
Emma第一次进了手术室, 不过不要担心, 不是什么大毛病. 只是补几颗牙齿. 加拿大的牙医比较Over Treatment, 只要有点小毛病, 立刻大动干戈. 连补牙都要全身麻醉. 这可把我们当爸妈的吓的好歹. 我们都没有吸过笑气全身麻醉. 这么小的孩子行吗. 一问其他孩子的家长, 几乎没有加拿大长大的孩子都至少进过一次牙医手术室吸过笑气. 既然大家都如此, 那么就入乡随俗吧.
按照预约的时间带Emma来到手术室. 我们比Emma还要紧张. 刚开始Emma还算配合, 但是一旦要上手术台, 就开始不老实了, 四蹄蹬开不要带笑气面具. 到了这关口了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只要强制执行. 这笑气还全是管用. 带着几秒钟Emma就立马老实了. 乖乖的睡去了. 要是平时都这么容易睡觉, 我们省了多少故事去讲啊. 补牙没有什么问题, 由于是小修补, 因此麻醉醒来以后Emma也没有觉得疼. 这总算让我们悬在半空的心落定. 但愿以后不要再修补牙了.
[中国牛年日]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加拿大不是法定假日, 所以我们也没有特别过什么节. 但是加拿大人倒是挺赶中国的热闹. Emma他们幼儿园还特意办了一个中国春节的主题日. 不知道从哪儿, 也许是唐人家, 淘了一批中国玩意儿摆出来, 还有一件看起来是像唱戏的穿的唐装. Emma是他们幼儿园唯一的中国孩子, 所以自然成了焦点. 我们那天也给带去了一些中国特色的食物给其他孩子分享. 还有一些中国玩意儿. 说实话, 我们家里还真的找不出什么算是中国特色的东西, 除了中国话是标准的以外.
[左邻右舍包饺子]
在加拿大, 华人过春节的主要方式就是聚到某家有大厨房的家里, 一起包饺子, 看网络传送的春晚. 我对春晚是一直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饺子我从来不拒绝. 今年我们家还多了一个节目, 就是邀请我家左邻右舍的两家人来我家一起包饺子过春节. 这些洋人都吃过中餐馆的饺子, 但是一提及饺子如何做出来的, 他们就完全没有概念了. 所以这次我特意安排他们来一起亲手把学习包饺子. 这个花样得到两家人的高度称赞. 光吃是不过瘾的, 参与才有乐趣. 这些洋人学习还算挺快, 虽然先包出几个次品, 后面的大部分还算是合格的. 大家一边包一边聊天, 热热闹闹的好像一堆中国人过年一样, 不过不是说的中文. 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感觉比唐人街的中餐馆的味道还要好. 劳有所获嘛.
[Homeless]
我们把左邻右舍纠集起来聊天的范围自然离不开社区的一些新鲜事儿. 虽然社区的人平时早晨见面都打个招呼, 但是都没有时间细聊. 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并不知道. 邻家的Jeff是我们村的村委会主要领导. 所以新闻最广泛. 不听则已. 一听惊人. 因为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后院的山上最近住进来几个Homeless, 就是无家可归者. 他们说见到过那几个人, 在后山上某个地方搭了帐篷住了一阵子了. 我们这个宁静的村落虽然好客, 但是后面的森林里面住进几个不速之客感觉很不好. 尤其我们几年来都习惯了没有窗帘的生活方式. 随时往后院一看都可以看见山上翠绿的树木调皮的松鼠, 时而还有野鹿过来寻吃的. 这下假如那天一抬头看见两个Homeless衣衫褴褛的在树林里溜达, 那还不吓一大跳. 尤其是晚上, 屋里开着灯, 人家在山上都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第一件事儿就是装上窗帘, 可惜了后山的风景了.
加拿大对付Homeless可没有中国那么高效的手段. 在中国, 统统按照盲流处理, 没有身份证或者固定居所的直接送进收容所, 或者遣送回原籍. 在加拿大是绝对做不到的. 根据法律, Homeless只要没有犯罪, 只要不是在私人领地, 他爱在哪儿呆着就在哪儿呆着. 就算他们把帐篷扎到省议会门口的草坪上, 警察也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是加拿大的公民, 享有平等的选择居住地的自由, 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你看着不顺眼是你自己的事情, 只要没有扎营在你自家地产线界内, 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些Homeless多半是酗酒吸毒的家伙, 有没有其他恶习也难说. 而且他们随处露营, 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厕所和垃圾箱. 所以所住的地方会留下很多可想而知的物质. 有时候他们还生火取暖因此森林火灾. 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救济中心, 但是他们很多不愿意去, 宁愿四处溜达. 以前我们总以为这些流浪汉只是集中在市中心那小片地方, 不会跑到我们这么远的地方. 现在看来流浪汉也与时俱进了, 开始学习中产阶级往郊区迁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