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ZT加拿大失业率年底将破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失业率年底将破9%

通用汽车降薪裁员万人加拿大在劫难逃

【环球华报记者郑念报道】位于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总部今天(10日)公布,将在海内外广泛裁员一万人,主要是白领个人,使员工总数从73000减少至63000人,并削减工人收入,以减少开支和生产成本。

上述大部分裁员会在5月1日举行,留下的大多数员工的薪水,也将被削减3%至10%不等。

由于GM在加拿大有厂,这波裁员降薪对加国也有影响,因为GM还在北美地区削减白领员工30%的福利。几乎在第一时间,加拿大方面就召开记者会表态。

G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次裁员降薪的作出可以说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销量急剧下降,为了长期发展,必须做出结构性调整。

联合汽车工会(United Auto Workers union)本来一向以强硬挑剔著称,但这次却对裁员降薪“视而不见”,老老实实地接受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失业率年底将破9%

飞机发动机制造商普赖特惠特尼公司在加拿大裁员

2009-02-12 14:08

RCI消息,世界最大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 - 普赖特惠特尼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公司宣布大幅度裁员。该公司将裁员1000人,主要在魁北克。

普赖特惠特尼公司总部在美国,雇员总数一万人,其中七千人在加拿大,该公司说这次裁员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对产品的需求下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失业率年底将破9%

美最不易丢饭碗人也失业了
多伦多信息港 http://www.1tor.com 2009年02月12日 新华社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金融之都纽约市日前又传出坏消息:3月份皇后区两家医院将因经费短缺而关闭,这意味着又有至少2500人将加入失业大军。随着经济状况恶化,越来越多的纽约人,包括医生、教师和律师等以往很少丢“饭碗”的人,都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纽约市长布隆伯格1月30日提出的新财政年度预算方案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削减2.3万个职位的建议,其中包括教育部门的1.4万个职位。

布隆伯格曾预测,到2010年,纽约市将失去30万个职位。这是迄今官方对纽约市失业人数作出的最高估计。《纽约邮报》6日援引瑞士银行最新报告称,纽约市的经济衰退可能尚处在初步阶段,已经大幅下跌的房价可能会继续重挫。纽约州劳工厅日前说,纽约市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达到7.4%,高于一年前的5.4%。

纽约市的失业状况是纽约州的一个缩影。在位于曼哈顿下城的纽约州劳工厅,每天都有大批人等待重新就业。

失业的灯光设计师蒂莫西格里森说:“一年前,我还以为我的工作岗位不可动摇,我的收入相当不错。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变化得这么快。”

纽约州劳工厅职员芭芭拉乌尔里希说:“每周到我们办公室申请救济的人数以前大约为600人,但现在增加到了2600人。”

就连电脑系统也因不堪重负频频出现故障。今年年初,纽约州处理失业保险救济的电脑系统曾连续两天因登录人数过多而瘫痪。纽约州劳工厅发言人里奥罗萨莱斯说,平均每小时都有超过1万人试图提交失业救济申请或查询救济批复情况。

据统计,目前纽约州领取失业救济的人数已达42万人,远超一年前的17.5万人。纽约州长帕特森10日与州议会领导人达成协议,确保向纽约州所有失业者提供救济。

美国劳工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59.8万个,失业率上升至7.6%,为过去16年来的最高点。从2007年12月经济陷入衰退起至今,美国已失去了360万个工作岗位,其中一半发生在过去3个月。

看来,在经济形势改观前,纽约州还将继续遭受失业寒流侵袭。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我对中国人在北美找工作难的几点看法  

我对中国人在北美找工作难的几点看法
多伦多信息港 http://www.1tor.com 2009年02月16日

  中国人在美国的就业情况.这几年总的印象是好象对就业的问题抱怨的多.好象很多人都在痛苦中挣扎.这种痛苦同时也在婚坛和其它一些论坛中不断反映出来.对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很多人也热情地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作出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结论和一些积极的建议.这种讨论和建议对刚要在美国起步的中国人说,应该很有益处,至少可能会让人少走弯路,有时或许还能得到精神上的鼓舞.
  我在美国混了十几年,从刚来是的一个书生演变成了现在的小"资本家",一路来,读过书(硕士,博士),打过餐馆,散工,也做过IT Consultant,当过大学教授,自己也开过两家公司,雇过十来个人(七八条枪),现在做了venture capitalist,其间F1,HIB,绿卡,公民,一步一个脚印,个中的酸甜苦辣,一个人不经历是难以想象的.今天抽出半天时间,把我有关找工作的一些感受粗略谈谈,希望对一些新人有些帮助.匆匆写来,难免挂一漏万,也难免有偏见谬论,我且以良好的动机姑妄言之,还望大家姑妄听之.
  第一,我觉得你必须对美国的社会有认同感.大家来美国,基本都是自愿的,国家分配来的应该比较少.自己当初之所以来,很多人是因为向往美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纯粹是为了学习美国的先进科学技术,以便毕业后精忠报国的.今天在美国找工作的人恐怕还是第一类的居多.美国的生活方式是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你要是老觉得自己比老美优秀,技术比他们好,因而常常流露出来自己怀才不遇,有看不起人家的思想,你想人家会愿意雇你吗?要换成你是老美,你会雇有那种思想的人吗?美国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有一个相对比较完善比较成熟的市场.说白了,就是这里买卖相对公平.你找工作,人家雇人,你出劳动力,人家出钱,周喻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来好象公平合理,其实又不尽然.美国最根本的一条是资本主义,由此决定了它是一个买方市场.也就是说,最终是由资本家决定是否雇你,你要是不认同这个社会,这个现实,整天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别人无才无德,工作就难找,即使找到也难长久.一种思想一天不流露可以,长期不流露是不可能的.一旦流露出来,老板必须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才会喜欢你.可那么有气量的人毕竟是极少的.所以,要想在美国混得好,首要一条就是要认同美国的社会,肉麻一点说,就是要打心眼里喜欢它适应它,把自己真正当作这社会的一份子(你要说同流合污也行),你不去适应它,你自然就不会见容于这社会,你只好在这社会边缘游离,因为这社会绝对是不会主动来适应你的.再说了,你要这么不认同这社会,又还想要在它里面混好,心理压力一定会大,长期一来,整出个精神病都可能.
  由此引出俺想说的第二点,你怎么才能去认同这社会,又让这社会认同你呢?我觉得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分析一下美国常人的价值观.中国人很多人有一个倾向,那就是觉得只要我技术好,业务强就行了,而忽略了人文人际关系上的重要性.总觉得我能PROGRAM这个,你不行,我能算出这个,你不行,所以你狗PI不是,老子天下第一.其实分析一下,人家看重的东西却未必与你相同.你能跟人家那样在公司圣诞晚会上游刃有余,逗得男女老少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吗?你能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上说话井井有条分寸拿捏得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吗?人家有优势的地方多了,他们没说你狗PI是有教养的表现.所以呀,你要想混得好,就得也在技术之外的其它方面也提高一点,下点工夫,搞好人际关系,加入到美国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去.
  我想谈的第三点是关于种族歧视的问题.这个也是中国人抱怨最多的问题,也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首先,我要说种族歧视是有的,尤其是对非裔与西裔人.但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严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亚裔在美国的平均收入,信用,教育都比白种人高,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无论是在我孩子的中学里,我读书的研究院里,还是我曾经教书的大学里,中国人如果不说是很受尊敬至少也不能说受歧视.美国社会能见容于我们,与我们平等相待,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在你抱怨种族歧视之前,最好还是能自我反省一下,看是不是自己有点过敏.有时这种种族歧视的感觉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人家根本就没那意思.有时候,这种感觉是因为自己混淆了种族歧视与个人歧视的区别.有时侯人家是对你个人有意见,人压根没想过你啥种族什么的,你马上跟他上纲上线说他种族歧视,你其实是抬高了他的智力水平.你想呀,要你碰到一个人,英文说不好,报告写不了,见谁不理谁,天天不洗澡,你说你能不立马就烦他吗?!难道你会先去想想他是啥种族再烦他不成?所以呀,很多时候原因是在自己身上,就别把亚裔人种都扯进去,好象这样一来歧视就分散了,就跟你无关了,心理就好受了,英文就可以不学了,写作可以不认真了,人可以不理了,澡可以不洗了.平心而论,我在美国混,从开始到现在,成功也好,失败也好,真没觉得受到过种族歧视.失败的时候一般我都可以感觉其实是自己没做好.这样一来我在社会上混的时候思想负担就轻了很多,不会整天为咱种族背着个沉重的十字架.我自己没做对事,挨别人骂,我就想他是骂我,一笑了之,无非下次逮到他错,加倍骂他就是,而不会想他又在骂俺祖宗十八代了,骂俺炎帝黄帝了,更没有要跟人去报那杀父之仇的感觉.种族歧视这事,其实只要将心比心也很简单.您别想太多,想太多活得太累.你就当它没有.别人信各式各样的神,信则有不信则无,俺啥都不信,整一无神论,不也活得潇洒!
  我想说的第四点是要学会就事论事.我LP就很不会就是论事.俺俩骂架大都因此而起.每说一事,事还没扯清,她又扯别的事了,连连带带,拖泥带水,永无了结.其间逻辑混乱,偷换概念,整得俺有种想张嘴咬天却无从下口的感觉,只好每次高挂免战牌,知难而退.每次都让俺郁闷半小时之多.我时不时因招工需要面试中国同胞,发现很多人也有这个问题.说起昨晚的事更逗,俺昨晚第一次在文学城本栏发贴,提到中国同胞应开阔思路,有条件的人有机会时可以TAKE一点RISK,成为ENTREPRENEURS,我觉得美国是鼓励high risk与high return的.为了MAKE THE POINT,我说ventrue capipalist就是这种心态了.Take higher risks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higher rewards,这是ventrue capitalist的公认的定义.一位老兄跳出来,不干了,非说ventrue capitalist没有风险.俺只好说俺就是作ventrue capital投资的,并给他举了一个俺投资的例子,俺出钱给一家STARTUP软件公司开发帮助诊断multiple Sclerosis的产品,俺拿一半的股份,负责开发的公司拿一半的股份.将来要是GE或SIMENS不买我们的产品,我的钱就算是打水漂了.这位仁兄一看,话题转了,他说我算是管理人员,不算VENTRUE CAPITALIST.我说我咋算管理人员了呀?管理人员算经理,可俺是拿钱出来开工资买设备租办公室的人呀.他听了后说,你那不算投资,算管理,因为你就弄一家公司,就有风险,别人弄很多公司才叫投资,就没风险了.啊?!第一,你咋知道我就投资一家公司?第二,啥叫投资一家不叫投资,叫管理,那到第几家就变成了投资了呢?那线在哪开始画呢?怎么投资得多就没风险了呢?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明白他的逻辑.什么管理,投资都好象概念可以互换似的.好象质跟数也可以互换似的.你说要你是老板,你会雇这种胡搅蛮缠的人吗?所以,在美国就事论事很重要,要不人家觉得你脑筋有毛病,哪还敢雇你?

:wdb10::wdb9::wdb2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五年前我移居加拿大 

[FONT=宋体]五年前我移居加拿大[/FONT]
[FONT=宋体]多伦多信息港[/FONT] http://www.1tor.com 2009[FONT=宋体]年[/FONT]02[FONT=宋体]月[/FONT]17[FONT=宋体]日[/FONT] [FONT=宋体]星星生活[/FONT]
[FONT=宋体]五年前的二月十四日,情人节,一个本该浪漫的夜晚。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我开始了加国之旅。[/FONT]
[FONT=宋体]  蜷缩在朋友租来的面包车里,望着窗外泛着寒光的厚厚积雪,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和着朋友的寒暄,思维已经被冻住了,刚上飞机那会儿莫名的焦躁与兴奋早已随着风中的雪花漫天飞舞而不知落向了哪里。[/FONT]
[FONT=宋体]  恶劣的天气,稀落的人气,失望,太令人失望了。[/FONT]
[FONT=宋体]  既来之,则安之。在盲目的绕着大多地区参观游览了一圈之后,便回到了正题:找工作。[/FONT]
[FONT=宋体]  专业工作的简历发出去之后基本都是泥牛入海,化于无形。目光最终还是不得不转向体力工。清楚的记得第一次面试我的那个开餐馆的香港老板,在他半瓶子国语的猛烈攻击下,我支支唔唔地回答着他关于厨房的一系列提问,[/FONT]40[FONT=宋体]多分钟之后,他很遗憾地向我宣布了由于经验原因无法雇用我,令我失望的同时也如释重负。[/FONT]
[FONT=宋体]  后来逐渐熟悉这里的找体力工的流程,或通过中介或通过朋友介绍,最终也能够游刃有余地转战于各个行业了。搬过箱子,打过包装,上过流水线,也切过菜板。可没有一个干长的,不是人家生意不景气了,就是累得实在受不了临阵脱逃。好在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的,不用想也没精力去想太多的事情。[/FONT]
[FONT=宋体]  只是空闲下来的时候,心里总少不了莫名的惆怅。那个时候,最怕与国内的亲朋好友联系了。每每打电话或上[/FONT]MSN[FONT=宋体]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尤其是与当初强烈反对我移民的人。[/FONT]
[FONT=宋体]  可是面子总还是要有的。于是就把充满了想象力的对前景的向往提前透支了。仓库搬运工便成了仓库保管员,生产流水线便成了机器操作员,还全是自动化的,工厂里明明震耳欲聋,硬说是干净而清静,老板是多么多么地善解人意,待遇是多么多么地合理公正。[/FONT]
[FONT=宋体]  还有国家的养老保险等各种福利是多么诱人,虽然退休前基本与你无缘。法制是多么地健全,虽然你从未违过法也未被违过法。言论是多么地自由,政府是多么地民主,虽然你没有资格投票即使有了资格也在遮天蔽日的厂区里听着工头的差遣而压根就没心思去投票。种种的吹嘘有时令对方发出羡慕的赞叹,心理上就会有一点点的满足。[/FONT]
[FONT=宋体]  可撂下电话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大的茫然与空虚,真的不知明天的太阳是不是还会照常升起。那种佯装无怨无悔的凛然心态有时压得自己都有些喘不过气来。有时真想甩甩头回流算了,可出来时已经毅然决然地清理了与原单位的一切关系,再回去还得重打鼓另开张,不一定会比这里好过多少。[/FONT]
[FONT=宋体]  日子还是永不停息的流转着,生活在压力与憧憬中依旧向前。可原本偏离太远的脚步也越来越向正常的轨道靠拢了,心态是越来越平和了,不仅仅是迫于无奈,更多的是对生存的理解与宽容。在这个从从容容的国度里,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基石。任何的急躁与冒进最终都可能是欲速则不达。[/FONT]
[FONT=宋体]  伟人说,弹指一挥间。五年了。再回首,平平淡淡之间生活已经翻天覆地了。[/FONT]
[FONT=宋体]  房子由租的变成了买的,工作由阴暗的车间变成了明亮的办公室,就连看春晚也由上网下载变成了高清电视了。节假日也可以运运动旅旅游,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能躺在家里养精蓄锐为下一周储备更大的体力。逛街购物也可以挺直腰杆站在名牌高档商品前挑挑捡捡,而不是象最初那会儿即使在平价店里转悠也要小心翼翼地换算着一加元兑换多少人民币。[/FONT]
[FONT=宋体]  失业了要更新知识了首先想到政府的福利赞助尽可能减轻自己的财政压力,而不是象以前那样,面对着高昂的学习开支可能引起的家庭赤字望而却步,最终不得不一次次接受拼体力劳动的现实。遇有不公正也可以理直气壮讨还公道,而不是象以前那样生怕人家听不懂或根本听不懂人家,先是心虚了三分。投票日喜欢哈珀就投哈珀,喜欢林顿就投林顿,谁对我有利就投谁,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是在私下场合里装模作样发几句牢骚表达一下对政局的关心或是忿忿不评。[/FONT]
[FONT=宋体]  不同了,一切都已经大大的不同了。现在再与国内的朋友交流时可以坦坦荡荡而不需遮遮掩掩了,即便是有任何的不利或是困境我也会如实相告。移民几年的磨砺让我明白,虚荣是一剂毒药,只会让你在幻想的圈子里越陷越深。坦然面对现实并最终从容跨越才会引发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FONT]
[FONT=宋体]  那天聊天,朋友说经济这么糟糕,真不知自己的前途会怎么样。而且对于深处危机中心的我更是表达了深深地担忧。我笑了,生活的锤炼高诉我,我绝对有信心也有能力面对着一次次的重头再来。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FONT]
[FONT=宋体]  有统计表明,移民时间超过四年以上的,有[/FONT]90%[FONT=宋体]以上的人对当初的移民决定表示不后悔,也可以说是一种充分洋化了的无怨无悔,虽然他们大多曾经经历过生活的重重艰辛与磨练。[/FONT]
[FONT=宋体]  熟悉与了解一种生活,一两年的时间是有点太少了,何况这是一种语言、文化、思维等等完全不同的生活。而对那些原本习惯了喧嚣与浮躁、攀比与炫耀的生活的人来说,要想真正的融进这个从容与淡定、真实与洒脱的社会,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而后者其实才是面对危机时坚强与信心的源泉。[/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FONT]:wdb10::wdb9::wdb2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五年前我移居加拿大 

熬过前几年,就会迎来曙光!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