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宋体]打工第一站:食品厂[/FONT]
[FONT=宋体]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在电话簿上查到的。我在朋友给我的中文黄页上记下几个离家较近的公司名称电话,准备挨个打过去,结果第一个电话打过去是一个食品厂,老板正急着用人找不到人呢,我的出现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于是让我马上上班,
当天就让我做了两个小时的[/FONT]
VOLUNTEER([FONT=宋体]志愿者[/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每天我的任务是包装食品,装盒装箱,灌装饮料,切肉,做香肠等,一站就是八个小时,除吃饭半小时外,没有休息时间,而且工作要求速度,老板娘带头干,我们都得跟上她的速度才行。还好,干活快是我的强项,我虽然属于瘦弱型,但干起活来不输别人,很快我就成了主力队员,而陆续来的其他几个人明显跟不上。老板和老板娘会时时提醒你要快。八小时的快节奏工作确实很累,每天回到家都是倒头先睡十分钟的觉,缓和一下体力再起来做饭。
还好,下班后老板开车把顺路的几个工人捎带回家,省了等巴士车的时间。而且食品厂离家很近,不用起大早上班,因为我能贪晚而不能起早,是夜猫子型。在食品厂的四个月里,双手十指关节和胳膊一直很痛。对于我们原来没干过活的人来说,是个考验。新来了几个台湾人,干了不到两天就都跑掉了――他们受不了这个苦。因为老板是台湾人,公司里台湾人占主流,我初次接触台湾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小地方小家子气(即使台湾的民主也是比较原始的,新闻中看到台湾的立委开会经常是热闹非凡:讨论问题就是吵架骂人加动手打架,感觉象农村村委会开会一样)。说他们小家子气是因为他们对大陆来的人不了解所以敢欺负,对台湾来的则按等级分出某小姐某太太,给予不同等级的尊敬
。在这里工作我感觉象在体验中国[/FONT]
1949[FONT=宋体]年以前的生活,但我是受党教育多年的新中国主人,学过剩余价值的理论,我还当人人都是平等的劳动者,跟老板说话也是一样没有畏惧。比如对工时计算不明白了,发薪水晚了,我都会向老板问明白,老板让我们干活时不要讲话,装纸箱不用戴手套等等命令,我认为不合理的,就会跟老板理论几句。有时说得老板无话对答,因为我说得在理。那些台湾人都替我捏着一把汗,怕老板哪一天把我炒了。当时我的想法可是不怕被炒,我想找个这么累的工作不会很难吧?
我当时的这些棱角现在基本都磨平了,只剩下干活挣钱一个目的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