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都学钢琴
已经不止一次有朋友请我帮孩子挑钢琴. 琴行的Sales都快认识我了, 上次就打听我在哪儿教琴. 说实话, 挑钢琴我绝对不是内行, 虽然我会弹但是钢琴不是我的专业. 我以前搞过作曲和音乐制作. 即使我自己的作品中, 除了小样是自己弹以外, 到了真正制作的时候也是请专门的乐手来弹. 毕竟专业钢琴手弹的又好有快. 基本上两三次就过, 不用后期修. 如果是我去棚里亲自弹, 即使是自己的作品也每次都带点瑕疵, 录音师和监制肯定被气死.

一个是令我自己更令很多洋人不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所有中国人的孩子都学钢琴. 我其实早就发现这个奇怪的问题了. 尤其是等我自己有了孩子, 周围有一批华人同龄小朋友以后更发现, 好像所有中国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 而且都冲着考级去的. 首先声明我自己没有级. 我学琴的时候好没有考级这个概念, 而且就算有, 我肯定也考不过. 我家门口就是Tom Lee Music, 里面那个卖钢琴的Sales除了不会说中文以外, 简直就是一个中国通了. 因为在那里挑琴, 买琴, 学琴的中国人家庭占最高比例. 那个Sales十分清楚中国人买琴为什么, 反复推荐说哪个型号是考级专用云云. 我猜测如果中国人啥时候不学弹钢琴了, 这个店肯定早就关门了.

不仅是普及度高, 入门年龄也是一再提前. 现在4岁开始学习就算是输在起跑线上了. 听起来很吓人的. 本地也有钢琴比赛, 基本上进入可以拿名次的阶段白人就寥寥无几了, 基本都是在华人孩子之间比拼.

洋人就听纳闷, 为啥中国孩子都在学钢琴呢. 我自己也没有答案. 我唯一知道的是这些学琴的孩子中最终能够喜欢音乐的比例很低. 很大一个比例都是被父母逼着练琴的. 只要没有逼着, 一辈子都不愿意摸那个琴键, 更谈不上对音乐喜好和追求了. 在很多孩子看起来, 钢琴不是作为乐器被发明的, 而是作为刑具被使用的. 如果坐在琴蹬上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混完时间交差, 那就根本谈上不去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了. 如果学习音乐不是因为音乐会带来快乐, 那么何苦浪费大好时光和金钱呢.

我家Emma已经四岁了, 我还没有任何计划让她参加学习班学琴. 根据我的观察, 她的乐感发育还听落后的. 她现在基本的音准在刚刚有些掌握, 节奏感还基本没有. 这个阶段去学琴就是浪费时间, 而且很大可能会产生对音乐的厌恶情绪, 弄不好会让她终生失去和音乐交融的机会. 至于何时给她进行音乐启蒙, 我看还需时日. 我确实十分希望她能从爸爸这里继承一些音乐细胞, 和我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 现在还看不出来. 再耐心等等看. 我就是初中时候才开始对音乐开窍的. 我爸爸也说, 他的音乐细胞最终还是没有在变异中丢掉, 最终还是遗传给我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Trailer-a-bike
先上照片


这个是Emma的新Toy. 一个 Trailer-a-bike. 我并不知道这东西中文怎么翻译, 也许可以翻译成为两人三轮车?



Emma现在还不能独自骑自行车, 还需要带Training Wheel. 这样的话自然骑不远, 我也不放心让她自己骑带training Whee的车子在Trail上. 要知道虽然Trail上没有机动车, 但是这里自行车的行车速度也十分可观, 很多骑手可以一直保持20-30公里的时速, 超车冲刺时候更快. 为了可以让Emma提前享受在Trail上骑行的快乐, 我一直就关注想买这么一个Trailer Bike.


但是这种车很贵, 比一般自行车还要贵. 二手的还不容易找. 好在夏天快过完了, 很多骑够了的人开始在网上卖掉这些夏天玩意儿准备过冬. 前两天看到一个好Deal, 立马买下. Emma 开心极了. 这是我给他买了这么多运动器械中她最Enjoy的.


今天和她在Trail上骑了一大圈, Emma乐的一路一边骑还一边唱歌.
后面的是我们邻居的孩子 Linda, 比Emma大一岁, 已经可以很好地自己骑没有Training Wheel的自行车了. Emma就是胆子太小, 要不也可以学会了.

Trail的风景


天气好的时候在Trail上骑车真的是一种享受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Emma Hiking -- Lone Tree Hill
一直盼望着可以把我的爱好传授一些给Emma, 这样我们总有一些可以共同喜欢的东西. 看人家老Bill和儿子Tony, 老少都是高尔夫明星人物. 可惜我家Emma是个女娃娃, 把我的全部爱好都遗传过去基本没可能, 只能试着传点是点.

现在可以拉着Emma去爬山了. 我仔细研究了岛上我走过的无数条trail, 试图找一条难度小但是有乐趣的路线, 以免Emma迅速对Hiking失去兴趣措施一个遗传爱好的机会. 这些天的天气特别好, 于是筹划了Lone Tree Hill的Hiking. 而且是安排在Trailer bike之后, 还带上Emma的小玩伴Linda, 以增加Hiking的吸引力, 用来抵消可能的艰苦和疲劳.

还是先上照片

这张最有意思, 站在Top of the world, 意气风发, 指点天下.

对于Emma来说, 这就算是 Top of the world了. 所以在山顶上小心翼翼的



累了, 撒了娇, 耍个赖, 打个盹



Linda & Emma




Emma 爬树, 实际上她不敢爬, 是我给她放上去的, 她趴在上面还很胆怯, 表情都不自然.


全体登山团队.



和摄影师, 苦力, 兼向导.

这张表情也挺逗的.



有人问, 天空颜色这么蓝, 是不是加上偏振镜了.

回答, 没有, 维多利亚的天空就是这么蓝只要是晴天.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好图,我现在是想轻松了就上上家园,特别是看了同志们的片片那可真是享受啊。
顺祝开吻全家中秋快乐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漫长而且复杂的DIY工程-加装倒车监视系统
我的Honda Ridgeline是06款的最高配置. 他的DVD导航系统有一个功能可以加装倒车摄像头, 这样一旦你挂入倒车档, 原来那个显示GPS地图的7寸显示器会自动显示车后的图像. 对于一个比较高而且长的卡车来说, 这个安全装备十分必要.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06款并没有安装这个功能, 哪怕是最高配置也没有. 只有在09(也许08)款才开始有. 于是Ridgeline用户俱乐部网站了的各位大侠级DIYer都纷纷自行改装, 让比较早期款的Ridgeline也安装上倒车摄像头监视系统. 在我第一天买这个车的时候, 这个计划就已经在我的任务列表上了.

根据论坛上的介绍, 很多人购买原装的09款摄像头. 价格要300多块, 对于我等加拿大贫民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 如果手懒的请人安装就要1000多块钱. 我也发现了和我类似的有多余的体力和智力和不多余的私房钱的DIYer们也采用第三方便宜的摄像头进行改装, 而且成功者还写了详细的Blog给其他人共享. 我仔细阅读过, 发现根据我的能力应该可以胜任, 于是就开始筹划. 整个花费是30块钱, 大约是原厂的1/10价格.

原车的倒车摄像头安装在Tail Gate的门把手上. 对于06款的由于没有这个配置, 所以需要在钢板上打孔. 这个我一般不敢动, 万一处理不好, 成了生锈的重点因素就麻烦了. 于是我仔细研究, 发现在Tail Gate的顶部有一个塑料Trim, 很适合安装市场上的那种原来设计安装在车牌照上的倒车摄像头. 而且坛子上也有成功案例. 而且这个位置比原来的位置还要高, 可以俯视车的后保险杠, 十分精确的测量车后距离. 尤其是需要Hitch对Trailer的时候, 这东西简直就是后脑勺长出第三只眼, 不用别人帮助指挥就可以准确的倒车到Trailer接Hitch的位置, 一次对接成功. 所以这个位置应该是最佳位置.

购买这个摄像头零件是在Ebay上, 香港的一个卖家卖的. 其实肯定是深圳那个厂出的东西从香港往全球卖. 价格极为便宜, 但是便宜也造成后面我会提到的不少麻烦.

零件到货了就开始准备安装. 由于最近还挺忙, 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很充分, 我的唯一的一个万用表居然在该用的时候没有电池了. 我一时偷懒就没有去换电池, 就免去了过程中必要的中间测试, 后来造成了多次返工, 损失大量时间和体力. 这就是得到的一个重要教训. 磨刀不费砍柴工.

Honda这款车设计十分精巧, 空间利用极为紧凑, 而且为了隔音, 没有预留任何可以从车外进入车内的走线的通道. 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线路. 那样就需要进行一番大拆除. 需要把整个车后扇都拆下来才可以露出走线的位置. 这个工程巨大, 还需要从人家那里接专用的bit(转接头). 即使如此, 在拆后排座椅的时候还是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 我现有的所有扳手都不够强力, 无法拧动那一排螺钉. 我知道除非我买一个加力长柄转换扳手才可以, 但是那东西很贵. 最终我还是硬着头皮找我那个修车的哥们帮忙. 人家家里就是一个修车厂, 什么工具都有. 结果他只有了几秒钟就全解决了, 多亏一个叫Impact Gun的靠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自动扳手. 他告诉我他那些工具总价值约4万加币. 这个事实严重的击毁了我进行更复杂的DIY的信心. 我的车也不值那么多钱啊.

由于拆装如此复杂, 我在穿线的时候多留了一个心眼, 顺便多穿了两根线, 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我这辈子也不愿意再把车后半扇全拆一次了. 实在太累人了. 这个心眼后来救了我的命, 如果不是如此, 最终只能半途而废.

线路接好, 我的万用表没有电了. 无法检测是否短路或者断路. 当时图省事就假定一切OK, 没有进行测试就装回去. 因为当天已经没有时间了, 太阳下山了, 第二天还要上班, 不能只开车的钱半扇走把后半扇留车库里. 结果后来知道, 在安装过程中, 可能是由于那个低价的摄像头的连线强度不够大, 被某个钢板压住, 造成了内部短路. 由于我并没有进行测试. 在后来的时候这个短路造成了车的一根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保险丝烧毁. 由于这个车的电子安全系统十分发达, 启动时候车载电脑在自检的过程中发现了部分问题, 就进行我把车从P档移开. 也就是说车只能原地不动. 而且我也没有专用的读车载电脑的错误码的工具, 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吓得我一身冷汗. 虽然我基本可以断定肯定是哪个保险烧掉, 但是车内接近100根保险丝, 一一检查很困难. 而且我也没有那种专用的检查保险丝的工具. (这个工具我后来被迫买了一个).

车子不能动了, 只好上网求援. 很快坛子上就有人救我. 说可以肯定是某个保险丝断掉, 一定要耐心找. 而且他还给我几个可能的保险丝. 我检查了可能和倒车有关的保险丝都正常, 但是他还是坚持要检查所有的保险丝, 因为很可能断掉的那个和你认为的毫无关系. 最终我骑车跑去买了一个检查保险丝的工具, 实际上也就是几块钱. 还有一块电表用的电池. 回来果然发现一个毫无关系的保险丝断掉. 换上以后, 一切正常. 虚惊一场.

经过一番苦战, 就算有枪指着我脑袋我也不愿意把安装好的部分再拆开来搞一遍. 电表测量的结果是信号线短路. 皮线和信号线电阻为0. 我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我曾经多加进去的两根线可以使用. 于是就拆开必要的三块钢板, 找到我曾经预埋进去的两根线. 这两根不是信号线而是电源线. 但是我可以把原来短路的信号线的皮线和芯线拧在一起当一根信号线, 然后用这两根线的一条做公共地线, 另外一根做12V电源线. 这样我还避免从倒车灯上接电源的风险. 因为Honda的说明上严格说明不允许在倒车灯线路上Tap任何负载. 虽然我这个负载实在小到可以忽略, 但是由于这种低价的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值得怀疑. 我不想由于这个小设备的故障造成整个倒车信号系统保险烧掉, 再搞的车不能动的窘况. 这样的改动就可以让这个倒车摄像头从专门的地方得到电源, 有专门的保险丝, 不会对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最差的后果就是看不见倒车图像而已. 这个方案最终证明是可行的. 而且额外的好处就是这个摄像头是一直工作的, 因此如果我愿意可以安装一个单独的显示器一直显示车后图像而不仅仅是倒车时候. 好处就是如果车后装了太多货物看不见后视镜的时候这东西就起作用了. 这个都是后话.

信号接入DVD导航系统十分顺利. 按照坛子上高人画的线路图一接通就工作了. 这个本来我以为可能会是最大难点的地方居然是最容易的部分. 原来看起来很简单的走线工作最终成为最难最累而且多次出毛病的地方.

全部装好, 测试一下. 还是不工作. 这次有万用表了. 一检测, 发现最后安装的摄像头线路又被某个地方压断了. 我干脆一气之下, 把摄像头原有的线路全部更换成为合格的电线, 重新装. 这次只需要拆三块钢板即可, 因为我最初预埋进去的线路是合格的线路, 不用重新全拆. 全部装好, 再检测, 一切正常. 我终于可以打出一口气. 用省下1000大元, 得到慢脑子的经验和教训. 下次TMD再有这样的活儿我可不干了.

上几张照片看看

这个是我的车Trail Gate. 注意上面的那个黑东西就是摄像头

这个是摄像头的特写


倒车的时候在GPS的显示器上就可以看到后面的景象



调整好角度, 可以刚好看见后保险杠.

弄完以后, 跑到海边看看落日, 享受一下劳动完后的快乐.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不知道可不可以把摄像头安在保险杠上,这样就可以从底盘下套根管一直拉到机舱下,一般都有预留或共用一个原有的孔接入驾驶室就好了。保险杠上装摄像头还有视野较宽的好处吧,因为我看图像里只有地面的画面而没有周边环境。是太高了的原因吗,最后就是开门放货就要注意别伤着那娇嫩的国货(不管是不是黑锅就让他先背着吧)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摄像头上面那根线应该再塞进去一点,突出来这么多确实不可靠。建议从后面那块黑塑料的下面走线,或者钻个洞过去。实在不行也可以DIY一个铁片或硬塑料片挡一下。
摄像头本体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防水性能,也许内部使用了环氧树脂(国货很难讲会用这个),或者是普通的热熔胶(这个可能性比较大),如果用热熔胶的话冬天还行,夏天要是开到美国再晒晒太阳,胶可能就化了。
其实国货便宜除了劳动力廉价外,元件costdown和随便使用不规范的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公司给美国客户ODM的一个汽车用电子产品只因加了一小块泡棉,结果被客户骂得半死要是给国内山寨厂或者阿三客户做的东西,谁管你这个啊,那个同事因为做多了这种项目,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才搞出这种事。
开吻能不能介绍几个这样的论坛啊,我也搞点东西弄ebay上去试试?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不知道可不可以把摄像头安在保险杠上,这样就可以从底盘下套根管一直拉到机舱下,一般都有预留或共用一个原有的孔接入驾驶室就好了。保险杠上装摄像头还有视野较宽的好处吧,因为我看图像里只有地面的画面而没有周边环境。是太高了的原因吗,最后就是开门放货就要注意别伤着那娇嫩的国货(不管是不是黑锅就让他先背着吧)了

摄像头在保险杠上的话无法精确知道保险杠和后面的障碍物的距离. 而且无法看到Hitch上的那个球. 那个球是拖Trailer时候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能够看到, 倒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倒在那个球该链接的位置. 周围环境可以从倒车镜里面看到, 不用从摄像头看, 摄像头要看的就是因为车高, 车后面紧挨着的位置看不见的盲区.

从底盘下套管是最容易被想到但是最不可取的方案. 因为目前的PVC的类型的穿线管子都不够结实, 高温或者路上溅的石子很容易就破坏了. 根据以前DIYer的经验, 顶多一年的寿命. 如果穿钢管会好一些, 但是找到合适的链接位置不容易.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摄像头上面那根线应该再塞进去一点,突出来这么多确实不可靠。建议从后面那块黑塑料的下面走线,或者钻个洞过去。实在不行也可以DIY一个铁片或硬塑料片挡一下。
摄像头本体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防水性能,也许内部使用了环氧树脂(国货很难讲会用这个),或者是普通的热熔胶(这个可能性比较大),如果用热熔胶的话冬天还行,夏天要是开到美国再晒晒太阳,胶可能就化了。
其实国货便宜除了劳动力廉价外,元件costdown和随便使用不规范的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公司给美国客户ODM的一个汽车用电子产品只因加了一小块泡棉,结果被客户骂得半死要是给国内山寨厂或者阿三客户做的东西,谁管你这个啊,那个同事因为做多了这种项目,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才搞出这种事。
开吻能不能介绍几个这样的论坛啊,我也搞点东西弄ebay上去试试?

如果能把那根线塞进去我肯定就塞了, 但是问题是这个摄像头设计的时候出线的位置就在上面, 没法改. 防水性能目前简单测试还可以, 原来设计是带防水的(希望真的如此). 高温是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如果真的是热熔胶的话夏天估计就玩完了. 反正用在汽车上的东西对环境要求都要高一些, 低档的货色很难长久.

你问什么样的论坛? DIY的还是车的? 你有什么好东西, 我先瞅瞅?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看国庆阅兵
算了一下时差, 发现正好是晚饭后的时间可以看中国的国庆阅兵. 这个时差正好, 如果是欧洲的华侨估计的半夜看实况了.
现在网络发达, 基本上任何中国的电视节目这里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 而且很多节目还都是高清的, 最重要的是一分钱都不用花. 尽管如此我也很好去看, 因为没有发现有什么好看的节目, 也没有那个时间. 不过国庆阅兵自然不同了, 另外一个可以媲美的就是奥运会开幕式了, 可惜那个时间是我们的凌晨. 注: 我使用CCTV Box这个软件看国庆阅兵的, CCTV的网站上免费下载.

和以往的阅兵式差不多, 99年阅兵的时候我在北京, 虽然也是在电视上看, 但是头上隆隆飞过的飞机清晰的告诉我那个都是真的. 这次肯定看不见头顶飞过的飞机了, 气氛还是一样浓厚. 中国的类似活动的都有基本一致的特色, 那就是人多. 反正中国即不缺人也不缺给国家过生日的钱. 所以尽可能的用. 不仅仅是人多, 还要就是根据中国文化的传统, 类似的大型活动要十分精细的照顾好各个方面的利益, 党政军工农商学兵各个省市各个民族, 万一冷落了哪个方面都会造成麻烦. 所以只好不断的往里面加节目加人加钱. 最终看起来虽然辛苦, 但是总会得到不错的结果.

国庆那天北京天气可真好, 蓝天白云的, 十月北京最好的季节了, 估计大多数市民都主动或者被动的跑到外地旅游去了吧. 听说尽管已经尽可能少的扰民, 真个国庆庆典还是给北京市民带了不少麻烦. 听说街上到处都是戴红箍蓝箍, 大檐帽小檐帽, 各色制服. 小偷小摸三轮蹦蹦早就逃遁在河北各地, 等待国庆结束重新杀回北京加班加点好把损失的营业额给加倍挣回来呢.

作为海外华人, 无论你是转什么轮子的, 这样的庆典活动应该都是会喜欢的. 毕竟是祖籍国在耀武扬威, 给移民长脸的事儿.无论如何, 一个强大的中国总比一个弱小的中国让我们这些海外的华人腰杆子更硬啊. 更重要的是, 这个长脸的事儿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没有成本, 完全是白赚来的. 加拿大政府没有出一分钱, 也就是说没有从我们兜里掏一分钱. 前前后后的排练和交通管制和安检没有影响到我们上班度假. 等于说我们这些海外华人没有负担成本的白白享受了长脸挺腰杆的机会. 所以说为什么海外华人听起来更爱国呢. 如果加拿大政府胆敢话这么多钱来搞这些东西, 肯定混不下去的. 毕竟政府每一分钱都是从我钱包里面硬生生的抽走的. 所以加拿大政府很穷, 每年加拿大国庆节放烟火, 十分钟就完事儿了, 还不如Disneyland 每个星期放的多. 明年2010温哥华冬奥会, 也差不多穷得揭不开锅了. 昨天看新闻, 说没钱修宾馆安置可能会蜂拥而至的记者运动员, 于是打算租一个游轮挺在岸边当临时旅馆, 但是还因为影响环境被要求不能停在市区附近. 去年有人建议把市内一些公园改成临时的RV营地供游客临时居住也被附近的居民给否了. 毕竟谁也不希望平时孩子们平时去的公园被一些外国友人给占了当停车场. 可以想象这个冬奥会应该会比较艰苦办下来.

实际上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搞阅兵, 法国英国也都搞. 不过他们规模小很多, 更多的是怀旧性质的, 谈不上是耀武扬威.

中国的阅兵式我认为更重要的不是向外国势力耀武扬威, 而是对内聚集人气, 凝聚民族的向心力. 我虽然不在国内, 但是在一些论坛上也看到了不少年轻人在积极讨论为中国的强大和自豪. 实际上对于外国而言, 想了解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完全犯不着跑到阅兵式上去看. 平时那些间谍都不是吃干饭的. 所以阅兵式的重要意义还是在于对内, 让那些分裂势力和海峡那边的一小撮震慑一下, 同时鼓舞士气, 冲一下不和谐的气氛, 对内拧拧劲. 从国家高层来看, 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这个钱还是确实值得花, 而且花对了地方.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October 01
继续介绍我的老歌. 今天的题目是"沙尘"
这首歌是我写的第一首歌. 那时候还是刚出校园的小帮菜. 而且那时候是校园民谣盛行的时代, 多多少少收到校园民谣的影响. 尽管我自己很不愿意把自己混在校园民谣一帮人里面去.

这首歌下载在这里, 歌名是"沙尘".

http://cid-786c11c2ee11258e.skydrive.live.com/self.aspx/music made by me/SAND.MP3

沙尘那是北京春天常见的一种气候. 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治理好了一些, 反正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没少吃沙子. 我一次为题写歌不是表示要治理沙漠, 而是借题而已.

那时候我还没有自己的电子乐器. 所以的音乐都是用当时很贵的一种声霸卡做的. 即使是声霸卡我当时也买不起, 当时是CreativeLabs的朋友借给我作曲用的. 那时候总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有了自己的电子合成器以后一定把这些音乐重新做一遍. 不过后来也没有重新做. 一段时间的作品就是应该保持那段时候的风格, 无论设备大档次如何. 声霸卡的音色无论如何无法和现代的电子合成器相比, 但是算是保留当时的淳朴气氛吧.

歌曲录制大约是在1996年. 歌曲是男女声二重唱, 女声是樊竹青, 就是后来上了北广当录音室的, 男声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等我日后想起来或者别人谁提醒我以后再更正.

请大家笑纳, 别忘了提点批评意见. 毕竟那时候的作品很幼稚, 制作很粗燥.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