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sinotour

“新政号”飞船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1. 是的,加国重视弱者的权利,并竭力保护,所以作为弱者,可以不怕当官的,不怕有钱的,和国内不同。比如所有的商场,街道路口,公司,连接路面都是斜坡,而不是楼梯,这都是方便轮椅(很多老年人腿脚不好,都坐在电动轮椅上出门),不会有任何不适。公交车门口可以放气下降10公分左右,以方便妈妈们将婴儿车推上去,对轮椅,车门口还有电动延伸板,可以搭在路牙上。我在温哥华亲眼看见一群人等着司机扶一个轮椅上车,并扣好安全带,其他人才陆续上车的(顺便,白人有凡事排队的习惯,市中心华人多,排队的秩序已经很差了,好在人不会太多,都能上车)
2. 问题是,我们年轻力壮的去移民,不是可以享受服务的弱者啊。如果你说是为了老了以后,我无话可说,等我们老还有好几十年啊。
3. 法律环境,简单,精神文明,比国内高,可是这些不能当饭吃,推一步说,就算是国内的环境不好,作为我们这个阶层,究竟是占的便宜多,还是吃的亏多?答案当然是占的便宜多,真正亏的是那些中国普通的农民和弱者!!
不同意,俺就没有占啥便宜,虽然俺赚的比楼主多很多:wdb23:
 

sinotour

“新政号”飞船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wdb10:
本来随便写了几条, 过了两天居然发现这么多给我捧场的朋友. 实在感谢.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 也就适合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我自己而言, 我已经连续这样生活了4年, 我自认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夫妻双方都是美国公司雇员, 收入水平和普通美国人差不多.应该说在国内生活算是很不错的了. 不过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越多越反动"这个口号的深刻含义.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阅历的提高. 尤其是在外企工作经常在国外出差以后, 对国内很多生活方式社会形态越来越看不惯. 以前并不觉得是陋习的很多东西现在越来越觉得难以忍受. 慢慢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我们在加拿大肯定无法找到和我们在国内同样的收入水平. 也许会降很大一个台阶. 不过我们还是最终决定要过去. 因为太多的东西看不惯也改不了别人, 只能自己走开, 重头开始新的生活. 不管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风雨, 也要偏向虎山行.

有的时候返回来想, 还不如自己没有知识不反动, 看什么都顺眼, 也就没有这么多要求了. 有一个连续剧在美国上映过, 叫做 Into the west, 司皮尔伯格导演的. 看了以后我就感觉自己是片中被抓到白人聚居区上学的印第安人. 自己肯定不是白人, 但是也无法回到印第安人的部落中了. 我们一家人肯定就是这种命运了. 下一代人可能会好一些吧
 

sinotour

“新政号”飞船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说的极对,还有一些人就是那些贪官污吏,还有贪官污吏们的子女,都跑到加拿大去了,10.1后中国又发生了42名银行高官们集体出逃"中国发生42名省银行行长集体外逃案"
   九月中旬,国家成立了一个代号为“05-9”的专案组,调查、处理四十二名省级银行分行行长集体外逃案。
  
  “05-9”专案组
  
  
   九月十四日,国务院、中央政法委下达指令,为查处四大商业银行四十二名分行行长外逃案,由中纪委、监察部、检察院、公安部、银监委抽调人员,组成 “05-9”专案组(即零五年九月之意),并由中纪委副书记张树田担任组长。张树田是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任命张树田为组长,是寄予能突破金融系统高层黑幕的裙带网。
  
   “05-9”专案,是针对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最长时间、面最广的有组织的金融界高层部署的集体外逃案。初步披露,此案涉及坏帐、假帐、贪污、挪用资金,高达七百四十多亿元。外汇合二十二点三亿美元之巨。 :wdb18:
  
  “05-9”专案涉案银行
  
  
   “05-9”专案,四大商业银行的十三省市地区,至少有四十二名行长、副行长涉案,包括中国工商银行的福建省分行、广东省分行、江西省分行、浙江省分行、上海市分行;中国银行的江苏省分行、广东省分行、山东省分行、天津市分行;建设银行的湖南省分行、湖北省分行、山西省分行、河南省分行;农业银行的湖南省分行、湖北省分行、河南省分行、陕西省分行、山东省分行、天津市分行。
  
  42名省银行行长的密谋策划
  
  
   以上这些省级银行分行的42名行长、副行长,密谋策划,在十月一日前夕,分别组团以考察金融管理为名,到香港金融机构交流学习,由香港有关机构发出邀请,再以申请休假,到境外旅游为由外逃。选择外逃的立足点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西欧。他们不少人已有家属、亲属在当地准备迎候,与他们“欢聚”。
  
  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的经过有多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这伙分行行长、副行长,早就策划外逃,他们对近期形势的评估是:即将有一场新一轮的反腐风暴,金融系统已列入清查,而且早由公安、司法部门打入内部,安排“线人”,待时机成熟,将一网打尽。
  
   天津市工商银行分行副行长,他的儿子在天津警备区任团政委,与其妻子做了父亲的工作后,随其父亲到北京,向中国人民银行纪委自首。中国人民银行纪委向中纪委国务院做了报告。
  
   另一个版本:有十名分行行长、副行长,八月中旬在天津著名的水晶宫饭店聚会密谋,商定后又去寻欢作乐,辟室时被小姐偷走了公文包,小姐发现包里有巨额外汇汇票、旅行支票及多本护照后,顿感恐慌,遂将公文包丢弃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将此公文包交到了天津市纪委,于是阴谋败露。
  
  
  
  W 家B与大陆金融业
  
  
   二OO三年,W 家B上任总理后,曾誓言:要加大力度整顿金融系统,建立、完善和国际金融市场相适应的机制,是本届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温上任后,曾九次到金融机构视察。
  
   今年八月初,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提出:金融系统不良资产值,经审计、查核、究竟是多少、还拿不出一个较为科学、实际的数字。帐目还是很混乱,资金非正常外流还在继续,党政机关小金库金额还在上升。
  
   于是,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了这份报告。W 家B说:以法行政必须在金融系统的运作中反映出来,组织力量,展开调查,查证原因,以法、以规追究责任,严控和追查资金外流。
  
  央行和银监会的一份报告
  
  
   二OO五年八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内称:至二OO四年十二月底,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累计不良资产为三二六五四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从二OOO年五月至二OO四年十一月,先后七次注资二二二五O亿,不良资产值占存款的百分之二十四点八。社会上已经形成呼声:“改革开放,亿万中下层民众二十多年付出努力,创造和累积的财富,都在政府国库中给官僚特权阶层无止境地侵吞了”。
  
  73家省级银行未交审计报告
  
  
   该报告披露:四大商业银行的省级分行有七十三间未上交二OO四年的审计报告,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十九间;中国银行十一间;建设银行十六间;农业银行二十七间。
  
   “05-9”专案组在调查四十二名省级银行分行行长集体外逃案的同时,对这么多的省级分行不交年度审计报告一次,当然不会放过。不过,对这个专案组的最后调查处理结果能否有大的突破,人们并不抱乐观的态度。(原载10月刊《争 鸣》)

要不是这些披着羊皮的狼一天在耀武扬威,为非作歹,把真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我们也不会去加拿大了.
 

天涯小白

圣与贤§可驯致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全部阅读完毕,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去寻找自己的梦吧。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本来随便写了几条, 过了两天居然发现这么多给我捧场的朋友. 实在感谢.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 也就适合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我自己而言, 我已经连续这样生活了4年, 我自认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夫妻双方都是美国公司雇员, 收入水平和普通美国人差不多.应该说在国内生活算是很不错的了. 不过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越多越反动"这个口号的深刻含义.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阅历的提高. 尤其是在外企工作经常在国外出差以后, 对国内很多生活方式社会形态越来越看不惯. 以前并不觉得是陋习的很多东西现在越来越觉得难以忍受. 慢慢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我们在加拿大肯定无法找到和我们在国内同样的收入水平. 也许会降很大一个台阶. 不过我们还是最终决定要过去. 因为太多的东西看不惯也改不了别人, 只能自己走开, 重头开始新的生活. 不管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样的风雨, 也要偏向虎山行.

有的时候返回来想, 还不如自己没有知识不反动, 看什么都顺眼, 也就没有这么多要求了. 有一个连续剧在美国上映过, 叫做 Into the west, 司皮尔伯格导演的. 看了以后我就感觉自己是片中被抓到白人聚居区上学的印第安人. 自己肯定不是白人, 但是也无法回到印第安人的部落中了. 我们一家人肯定就是这种命运了. 下一代人可能会好一些吧

写的真好!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讲个真实的故事:92年的时候,某君到了sydney,刚见到太太,就知道离婚在所难免。他要生存,就去打累脖。心理很难调整,在国内他已在新闻界谋到可观位子了。如果没有那场风波,前途似锦。还差三个可以拿PR,不要了。知道不合适,又怕拿了PR更难弃决,买单程票回来了。回来一直说那儿好,但自己的决定也是对的。再往后,此君去职经商,经营了七个公司,有了些许积累。移到vancouver,短登时就买了房。现在一直说那儿好,可以在那儿养老。 其实,外部的形态没变,只是人的境况不同,感受也就有了差异。托尔斯泰说:世上本无痛苦,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 我想,这儿每一位朋友感受都是真实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真实故事。无所谓绝对标准,适合自己就是对的。

说的很中肯!:wdb10: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偶然回到这个网站,翻起旧帖,这个主题拖的时间还真是长啊。
我已经长登了,现在CALGARY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
祝所有朋友们心想事成。

听楼主的语气,是对现状不满意现状吗?
希望楼主能再次现身,或者另开新帖,正好说说定居后的生活!
强烈期待楼主的回复!:wdb10::wdb10::wdb10: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听楼主的语气,是对现状不满意现状吗?
希望楼主能再次现身,或者另开新帖,正好说说定居后的生活!
强烈期待楼主的回复!:wdb10::wdb10::wdb10:
呵呵。
在经济危机中艰难活着,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至少在这个能源省份。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我觉得想提前在中国体验一下加拿大生活也不难. 自己假设一下:
1. 连续一年不去所有娱乐场所. 卡拉, 酒吧,
2. 极度压缩和朋友下馆子胡侃乱撮. 最多一个季度一次
3. 每天下班就回家, 和家里人待在一起. 每天如此.
4. 天气好的时候去没有人的郊外旅游. 连票都不卖的地方, 最好是全家一起, 不带其它朋友的.

如果坚持以上4点, 并不觉得寂寞, 而且十分Enjoy的话, 那么移居加拿大, 至少在寂寞这一点上面不会有问题了.

我的情况与这完全吻合.看来如果我去加拿大,没什么不适应的
 

果果guoguo

Guest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呵呵,肥嘟嘟还是长登了?
说明:国内占了便宜的人都愿意去,那我这个没占到便宜的人就更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本人携夫人、孩子短登两个月,刚刚回来,收获很多。由于朋友很多,在加拿大和各个层次的移民都有接触,有混的好的,但大多数生活都很艰难。一句话,加拿大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作为论坛里的常客,深深感到本坛子里的太多文章纯粹是在误导新移民。有了经验,不敢独享,各位如有问题,尽管提问,有问必答。
:wdb6: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重要的是想好今后怎么生活,而不是盲目的为“登陆”而登陆。本论坛的很多帖子都在极力描述加拿大的好(的确也有很好的一面),却有意回避生活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全方位的。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不就是为了生活开心舒适么。如果因为考虑不周而导致的挫折,那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我,还在权衡,没有作最后的决定。
:wdb9: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我主要在温哥华,卡尔加里周围。
如果是理工科背景的移民,建议去东部/中部,也有很多老移民建议去北部或中型城市、卫星城(就是大城市的郊区郊县范围,比如典型的大多伦多)
1. 温哥华气候很好,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沈阳一带,每年的4-10月如春,10月以后就有些阴湿多雨,比较典型的旅游城市,商业城市,如果你语言不好(大多数的理工类移民)就最后不要在这里了,这里的香港人、国内的富人等相对多,移民多,工作机会相对少,工资7-8元/小时就不错了,我认识的几个呆了一两年都走了。
2. 华人喜欢市中心,喜欢聚居(据我的观察其实也不是多么喜欢住在一起,生活所迫了)这也是移民彼此恶性竞争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耐得住寂寞,去北部也很好,如同仙境,就是太孤独了。
:wdb10: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1. 首先你会感觉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是全方位的,就像农民工进城,生活习惯、方式、语言、思维、娱乐,甚至于怎么上车,怎么买菜,怎么打招呼统统不知道。也许你会说可以学可以适应啊,可是不要忘记我们在国内生活了几十年很多东西都已经定型,要从头开始绝对没有想想的简单,比如我们的胃一辈子只能吃中餐了,改学西餐恐怕永远都不行了。
2. 的确加拿大的雷波工不想我们国内的那么低贱,但也一样和国内的体力劳动紧张。我们在国内已经小有低位,舒适悠闲,身体上的适应在其次,心理上的落差你能接收么,不要简单的说能,你肯定会和自己的过去比较的。
3. 再说说找工作,如前所述,并不是白人歧视你,但我们的语言背景、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均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白人企业里找到合适的工作真的非常非常难,如果你是老板,也绝对不会热心从接收比如越南来的移民什么的,因为工作不方便!所以,大多数华人还是会给华人公司打工,华人的圈子和国内一摸一样。顺便说一句,会说粤语也是一种技能。
:wdb10: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任何事情都有他的两方面,因人而异。
1. 移民有很多缺点。
2. 可是加国也有很多国内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在UBC旁边一个教堂周围的草坪上,我就看到了一幕国内年轻妈妈会非常羡慕的景象:一个老师带着一堆不同年龄的小孩子跳绳,孩子们大呼小叫,蓝天白云草地,童心无邪,非常的美。还有一点,这里的孩子老师相处是鼓励每个人,而国内(即使是小孩子们自己玩),往往是恶性竞争,玩的不好的往往收到斥责而慢慢回灰心丧气,就像中国的历史,最后往往只有少数精英们在表演。
3. 我只想提供我的信息,移民是大事,谨慎抉择,这个论坛我看了几年,浮躁鼓噪的多。
4. 环境非常的好了,干净,人少车多。
5. 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因为老外就不这么生活,不象国内的下饭馆、夜总会、朋友聊天等等。性格外向的人会非常寂寞。
:wdb10:
 
回复: 【分享】短登两个月,收获极多,分享

1.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所有不太熟悉的老移民,当你问起他这里怎么杨是,得到的答复总是:很好不错等等。其实我观察久了,发现这是一种无奈的掩饰,总不能让人发现自己来错了吧。只有真正知心的朋友,才会告诉你,在国内的日子其实比这里好的多!
2. 拿卡尔加里的生活来说吧,8加元/小时(税前)已经是你3-4年之内非常好的工作了,最多你只能干2/3,其他时间在失业,这样那你的月收入在800加元(税后)左右。房子一室一卫租金平均600加元,养车400加元(必须要有车,否则更没有工作),吃饭,当然是自己作,最少350加元。算算看,和国内的小打工妹有什么区别么。
3. 注意:不要总觉得自己会比别人好,看看这个坛子里,只有那么几偏工作顺利的文章在反复的转贴而已,掩耳盗铃,真正艰难困苦的帖子你认真看了么。甚至有一种荒谬的说法说只有工作不顺利的人才会上网写,那些已经稳定的人不会上完什么的,真是扯淡,这就是真正的生活,绝大多数人!
:wdb10: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