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了 把我这迟到的祝福送给姐姐和所有所有这里的朋友们新年 平安 健康 幸福 快乐 直到永远!
几天没开,赶紧抓紧看楼哦。
姐姐家很干净很温馨,我很期待自己以后也能有这样的生活。
给新人加声望。我也是想移民加拿大,其实我虽然应该叫斑竹阿姨,但是还是叫大姐比较年轻一点哦,文章写的真是不错!非常详细!
灯姐新年好!两天没来,先跟姐姐问声好,赶紧埋头补课!!
亮姐,新年快乐!同学们新年好!学校忙赶课现在好不容易放寒假了,3 月开学。先问好再补课。
如果是生活中总也用不上的东西,我也是把它处理掉,腾出空间来心里敞亮,也有理由再买新的,改变家里小环境也会改变心情的。姐家真干净整齐,我在家忙了一天,还是乱七八糟的,好象很多东西不知放那好。看来很多东西还是坚决的丢掉。
我只知道养花,不知道名字,现在才知道那红叶似花的叫“圣诞花”。谢谢你也给我扫盲了(另一种花是马丫给我扫盲的)。其实我家的“花”都是叶啊。也谢谢你的提醒,不过我家这种花只有一盆,是别人送的。看来花也没有十全十美的,那么火红奔放喜庆热烈的花,却也会分泌不良物质。亮姐您家的花中间那个是不是叫圣诞花,好象我以前在楼顶上种的那个花,就是花就是叶子是红色的,当时有个楼下的邻居也搬了很多花到楼顶上种,他很认真的对我说,这花不要放在家里。它分泌一些不良物质。
今天放假,有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尤其是关于孩子选学校方面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对楼上的同学们会有用。我把文章的一部分粘过来,想了解更多的,我推荐去他的帖子里读。《移民杂记》连载,作者是七杯茶: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t=283053&page=9
[FONT=宋体]孩子入学的大致程序:先去居住地划片归口的中学登记,再回到学区教育局接受言语能力测评,然后再回到学校去,由学校安排具体的入学事宜……[/FONT]
[FONT=宋体]“分区划片儿、就近入学”这一套咱并不陌生,国内的小学、初中执行的就是这套政策。只不过在中国学校与家长里应外合,整出一大堆诸如变相考试、录取特长生、交赞助费、托关系、找路子等等五花八门的手段,使得这项政策弄得似有若无。而在加拿大,除非你主动放弃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自己花钱去读私立学校,否则只能按照政府划定的“管片儿”,去管片儿归口的公立学校就学,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FONT]
[FONT=宋体]加拿大教育当局这种“一根筋”的办学态度,颇不对习惯了“择校入学”的中国移民的胃口。好在中国人脑筋灵活,山不转水转,你可以禁止我“择校”,但你挡不住我“择居”,我让“家”追着学校走。于是乎,在网上的各个移民论坛里,讨论得最为热火朝天的,就是某某市的哪个学区最好?某某学校排名如何?[/FONT]
[FONT=宋体]“应试教育”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把学生家长都培养成了受虐狂痛,并快乐着。身受其害,可是还离不开。人到了加拿大,“应试教育”下的受虐心态也一并带过来了,一厢情愿地给加拿大的中小学分出了三六九等,就差替当地教育局制定“市重点”、“区重点”了。[/FONT]
[FONT=宋体]多聪明的人,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往往也会犯糊涂。根本没弄明白人家的教育体制,就硬拿中国的经验往上套,能不出现误会么?[/FONT]
[FONT=宋体]加拿大有一套保证他的各个公立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均一致的机制,既不会有拔尖儿的,也不会有扯后腿的。可中国家长偏偏就不信这一条,咬死了天下同理,只要是学校就难免有好赖之分。为了破除迷信,不得不在这里花费点笔墨,帮助那些一脑门子心思要让孩子上加拿大“重点中学”的家长们搞清楚此事。[/FONT]
[FONT=宋体]决定一个学校好与差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师资!在中国,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是普通中学没法比的。可是在加拿大,任何一所公立中小学都没有自己的师资力量。听着新鲜吗?解释一下就明白了。在加拿大,教育归省里管,不归市政府,用一个我们熟悉的词汇,叫做“垂直管理”。省教育部下设学区。拿[/FONT]BC[FONT=宋体]省来说,下辖几十个学区,基本上一个城市就算一个学区,比如列治文就属于[/FONT]BC[FONT=宋体]省的第[/FONT]38[FONT=宋体]学区。学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学区教育局。学区下面,根据学区大小不同,设有若干学校,少的只有几所,多的能上[/FONT]200[FONT=宋体]所。学校尽管有大有小,但冷眼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原因很简单: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一个妈生的娃,当然不太可能有的吃得肥头大耳、有的饿得面黄肌瘦。下面,最关键的地方到了:学区内所有学校的老师,都是由学区教育局统一聘用、管理,校长对本校的老师只有指导权、督促权,而没有实质的管理权,再进一步说,连校长本人都是给学区教育局打工的。这下明白了吧?加拿大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是在学区教育局,而不在学校!如果愣用国内的模式往上套,加拿大的一个学区,就相当于国内的一所学校,只不过其规模是中国学校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学区下面的学校就是这所“大学校”设在不同社区里的“班级教室”。所以加拿大中小学老师在同一学区内的不同学校之间流动,其性质就如有国内的老师在本校的不同班级之间流动一样,属于本单位内部的岗位调整。[/FONT]
[FONT=宋体]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可能还会有重口味受虐情节的家长不依不饶:既使是同一所学校,还有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呢,怎么加拿大同一学区下的所有学校就都跟一个模子磕出来似的、一点差异也没有呢?不是有一个“排行榜”吗?那上面的排名不显示学校之间的差异吗?[/FONT]
[FONT=宋体]说到“排行榜”,我打个比方:如果说国内中小学之间的竞争是奥运会上的百米大战,那么加拿大中小学参加的就是一场群众性健身活动既没有奖牌,也就有奖金,这种活动谁比谁跑得快点能说明什么呢?一个民间机构非要给这种“非竞技性”的活动排名次,排就排呗,人家在场上跑圈儿的自己都没拿着当回事,我们这些看客为人家着的哪门子急呢?[/FONT]
[FONT=宋体]那么,我凭什么就说加拿大中小学之间不像国内那样彼此竞争、比升学率呢?道理很简单:加拿大没有高考制度。这又是中加之间教育模式上的一个重大区别。[/FONT]
[FONT=宋体]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问题,这谁都知道,为什么改不了呢?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紧缺。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考试分高下,是唯一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比如清华大学一年招一千个学生,但报名的人有一万个,怎么办呢?你只有比另外的九千个人考得分儿都高才进得去,没别的办法。这是人和人的竞争,也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竞争,所谓你死我活,指的就是这类游戏。[/FONT]
[FONT=宋体]而加拿大呢?他们的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富裕,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不考都招不上人来,以至于加拿大的大学都急得跑到中国抢学生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进加拿大大学只需要提供你的中学成绩,哪科得是A、哪科得是B,这就够了。显然,这也是一种比较学生水平的方式,但是是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你都是A就可以进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百人得A他收一百人,有一千人得A他收一千人。因为进大学校门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所以加拿大的中小学之间当然也没有了竞争的必要,他可以踏踏实实地搞他的素质教育,而不必关心什么“升学率”的问题。[/FONT]
[FONT=宋体]说了这么多,难道“择校入学”的思想就毫无可取之处吗?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择校的动机,是否与人家当地的办学目的相契合。对孩子已经十四、五岁才出来的新移民家庭来说,适当的择校考虑不但应该甚至是必须的。这是我后来得出的切身经验。[/FONT]
[FONT=宋体]我给自己下个定义:在加拿大我基本属于没文化的残疾人:听不懂人家说话――半聋;不能说整句的话――半语子;不能听新闻看报纸――半文盲。我们面临这样的身份改变如果自己认识不到,干“累脖工”([/FONT]LABOURER[FONT=宋体])就会感到心里不平衡,感到屈才了。实际上身边许多国内来的中年移民与我有着同样的尴尬身份,所以论竞争能力我们甚至不如印度人和菲律宾人,尽管他们发音不准吐字不清,但他们毕竟和当地人讲的是同一种语言,而我们中国人普遍学历比他们高,能力不比他们差,但是眼看着保安及巴士司机工作被印度人占领了,白人工厂的主管位置都被菲律宾人占领了。只剩下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岗位没人愿意做,因此在这个岗位上奋斗的几乎都是英语水平低的中年华人。[/FONT]
[FONT=宋体]我们这一代人在年青能学习的时候,学的是老三篇,背诵的是毛主席语录和诗词。如果那时候换成背诵英文单词,我们现在就不会输给印度人和菲律宾人了。在温哥华华人占的比例最多,但华人总体上却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就因为我们的语言现状。[/FONT]
[FONT=宋体]在这里我想起一个幽默的段子:一只猫堵在老鼠洞口不走,里面的老鼠不敢出去觅食很着急,这时一只小老鼠挺身而出,对着洞口学了声狗叫,洞口的猫闻声丧胆落荒而逃。大老鼠感叹地说:学好一门外语多重要啊![/FONT]
亮灯姐把加拿大与中国的教育体制,国人惯有的择校习惯,和加拿大中小学师资情况分析的透着又清晰。 因数据库的问题,在这无法给亮灯姐送去鲜花了,只有加声望了。今天放假,有时间看了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尤其是关于孩子选学校方面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对楼上的同学们会有用。我把文章的一部分粘过来,想了解更多的,我推荐去他的帖子里读。《移民杂记》连载,作者是七杯茶: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t=283053&page=9
[FONT=宋体]孩子入学的大致程序:先去居住地划片归口的中学登记,再回到学区教育局接受言语能力测评,然后再回到学校去,由学校安排具体的入学事宜……[/FONT]
[FONT=宋体]“分区划片儿、就近入学”这一套咱并不陌生,国内的小学、初中执行的就是这套政策。只不过在中国学校与家长里应外合,整出一大堆诸如变相考试、录取特长生、交赞助费、托关系、找路子等等五花八门的手段,使得这项政策弄得似有若无。而在加拿大,除非你主动放弃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自己花钱去读私立学校,否则只能按照政府划定的“管片儿”,去管片儿归口的公立学校就学,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FONT]
[FONT=宋体]加拿大教育当局这种“一根筋”的办学态度,颇不对习惯了“择校入学”的中国移民的胃口。好在中国人脑筋灵活,山不转水转,你可以禁止我“择校”,但你挡不住我“择居”,我让“家”追着学校走。于是乎,在网上的各个移民论坛里,讨论得最为热火朝天的,就是某某市的哪个学区最好?某某学校排名如何?[/FONT]
[FONT=宋体]“应试教育”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把学生家长都培养成了受虐狂痛,并快乐着。身受其害,可是还离不开。人到了加拿大,“应试教育”下的受虐心态也一并带过来了,一厢情愿地给加拿大的中小学分出了三六九等,就差替当地教育局制定“市重点”、“区重点”了。[/FONT]
[FONT=宋体]多聪明的人,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往往也会犯糊涂。根本没弄明白人家的教育体制,就硬拿中国的经验往上套,能不出现误会么?[/FONT]
[FONT=宋体]加拿大有一套保证他的各个公立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均一致的机制,既不会有拔尖儿的,也不会有扯后腿的。可中国家长偏偏就不信这一条,咬死了天下同理,只要是学校就难免有好赖之分。为了破除迷信,不得不在这里花费点笔墨,帮助那些一脑门子心思要让孩子上加拿大“重点中学”的家长们搞清楚此事。[/FONT]
[FONT=宋体]决定一个学校好与差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师资!在中国,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是普通中学没法比的。可是在加拿大,任何一所公立中小学都没有自己的师资力量。听着新鲜吗?解释一下就明白了。在加拿大,教育归省里管,不归市政府,用一个我们熟悉的词汇,叫做“垂直管理”。省教育部下设学区。拿[/FONT]BC[FONT=宋体]省来说,下辖几十个学区,基本上一个城市就算一个学区,比如列治文就属于[/FONT]BC[FONT=宋体]省的第[/FONT]38[FONT=宋体]学区。学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是学区教育局。学区下面,根据学区大小不同,设有若干学校,少的只有几所,多的能上[/FONT]200[FONT=宋体]所。学校尽管有大有小,但冷眼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原因很简单: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一个妈生的娃,当然不太可能有的吃得肥头大耳、有的饿得面黄肌瘦。下面,最关键的地方到了:学区内所有学校的老师,都是由学区教育局统一聘用、管理,校长对本校的老师只有指导权、督促权,而没有实质的管理权,再进一步说,连校长本人都是给学区教育局打工的。这下明白了吧?加拿大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是在学区教育局,而不在学校!如果愣用国内的模式往上套,加拿大的一个学区,就相当于国内的一所学校,只不过其规模是中国学校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学区下面的学校就是这所“大学校”设在不同社区里的“班级教室”。所以加拿大中小学老师在同一学区内的不同学校之间流动,其性质就如有国内的老师在本校的不同班级之间流动一样,属于本单位内部的岗位调整。[/FONT]
[FONT=宋体]话说得这么明白了,可能还会有重口味受虐情节的家长不依不饶:既使是同一所学校,还有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呢,怎么加拿大同一学区下的所有学校就都跟一个模子磕出来似的、一点差异也没有呢?不是有一个“排行榜”吗?那上面的排名不显示学校之间的差异吗?[/FONT]
[FONT=宋体]说到“排行榜”,我打个比方:如果说国内中小学之间的竞争是奥运会上的百米大战,那么加拿大中小学参加的就是一场群众性健身活动既没有奖牌,也就有奖金,这种活动谁比谁跑得快点能说明什么呢?一个民间机构非要给这种“非竞技性”的活动排名次,排就排呗,人家在场上跑圈儿的自己都没拿着当回事,我们这些看客为人家着的哪门子急呢?[/FONT]
[FONT=宋体]那么,我凭什么就说加拿大中小学之间不像国内那样彼此竞争、比升学率呢?道理很简单:加拿大没有高考制度。这又是中加之间教育模式上的一个重大区别。[/FONT]
[FONT=宋体]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有问题,这谁都知道,为什么改不了呢?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紧缺。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考试分高下,是唯一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比如清华大学一年招一千个学生,但报名的人有一万个,怎么办呢?你只有比另外的九千个人考得分儿都高才进得去,没别的办法。这是人和人的竞争,也是世界上最残酷的竞争,所谓你死我活,指的就是这类游戏。[/FONT]
[FONT=宋体]而加拿大呢?他们的高等教育资源本来就富裕,再加上很多当地学生根本就没有读大学的愿望,不考都招不上人来,以至于加拿大的大学都急得跑到中国抢学生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进加拿大大学只需要提供你的中学成绩,哪科得是A、哪科得是B,这就够了。显然,这也是一种比较学生水平的方式,但是是学生自己和自己比,只要你都是A就可以进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百人得A他收一百人,有一千人得A他收一千人。因为进大学校门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所以加拿大的中小学之间当然也没有了竞争的必要,他可以踏踏实实地搞他的素质教育,而不必关心什么“升学率”的问题。[/FONT]
[FONT=宋体]说了这么多,难道“择校入学”的思想就毫无可取之处吗?当然也不是这么绝对,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择校的动机,是否与人家当地的办学目的相契合。对孩子已经十四、五岁才出来的新移民家庭来说,适当的择校考虑不但应该甚至是必须的。这是我后来得出的切身经验。[/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