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来到加拿大生活后,孩子和女人都说对,男人都说NO:wdb2:


男人的优势在国内比在这里更能够体现出来.男人的综合适应能力一般而言不如女性,尤其在语言方面更是如此(在这里语言不好就很难有好的工作和好的提升机会).此外,男人们通常在国内有着比女人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也通常比女性更有事业心.而女人们呢,只要孩子觉得好,就会认为好.还有就是女人们更感性些,对蓝天白云红花绿草的喜爱程度一般要超过男性,所以,过来以后,男性的感觉就不容易像女性的那么好,失落感更强烈些...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同意同意!
JENNIFER能不能给大家开个清单,那些比较常用的药。
俺还真是不懂。


俺来之前,家里人为俺准备了很多的常用药,主要有:

1.消炎类:


A.头孢类的希刻劳和头孢拉定胶囊.

B.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胶囊.

C.左氧氟沙星片(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炎症,皮肤组织感染和肠道感染的).

D.黄连素片.

E.阿奇霉素片


2.抗感冒发热解毒药:

A.白加黑

B.泰诺

C.感冒解毒片

D.牛黄解毒片

E.板蓝根冲剂


3.其他

A.思密达(用于急慢性腹泻)

B.阿司匹林(融血栓用.长时间乘坐飞机之前要服用,以防血栓形成.)

C.口服补盐液(防腹泻后脱水用)

D.乳果糖口服溶液


俺自己又买了很多的外用药:

A.防水创可贴和普通创可贴(俺在厨房干活经常会有各类小创伤.儿子打球也一样容易受伤.非常有用)

B.医用胶带,棉球,医用消毒酒精,碘酒


C.金霉素眼药膏


D.眼药水


E.红花油


F.医用纱布

G.扶他林

H.风油精(这里夏天蚊子超大超凶恶,非常有用,尤其对于皮肤不好怕蚊子的人更是必需品)

I.温度计

J.艾洛松(抗真菌感染用)



俺觉得,需要带什么药,还必须根据自己家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俺儿子从小就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扁桃腺很容易发炎肿大(遗传俺家人的毛病),所以,就需要带各种各样的广谱抗菌素.


俺LG容易腹泻,所以,就需要带相应的药.


以上常用药物仅供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这个我觉得行内人的看法可能和你不同。作为国内的高年资医师,我也曾以为我们的临床经验比他们多,结果等我真的有机会和他们接触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不知道你理解学习曲线吗。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治疗,或手术,医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当学习的病例达到学习曲线的顶端后,增加病例并不能明显增加他的水平。而这里要作为一个专科医生,需要4年的住院医生培训,加上1-3年的Fellowship培训,这里的住院医生培训和国内完全不同,医生真的有机会亲自操作,需要完成规定的操作和病例,而国内的住院医生基本没有机会亲自动手,一般在边上看或做助手,只有在94-95年医改前,住院医师才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做完住院医后,就有机会出去进修,也就是这里的Fellow, 国内的进修医生除了管床,基本没机会操作的。而我看到的这里完全不同,很多操作多是Fellow完成,充分的训练那,我们很羡慕的。

我现在做的一个研究就是用仪器检测医生手术时的三维坐标活动,希望找到一个标准来评估医生的技术,从而决定他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他就不能通过培训。很严格。

这里医学讲究的是循证医学,任何干预前多需要有证据支持,而国内很多医生没有这个概念,凭经验或感觉用药和操作,也许很快,但如果错了,后果很严重。

同时现代医学讲究no harm原则 ,就是没有确定有效 ,不干预是最好。因为很多疾病会自己痊愈.

同时我看到很多人说和国内医生比这里水平差,是不是大家取样有问题,拿家庭医生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比,要和国内社区内的医生比,老说Scarborough Grace Hospital 差,这医院最多是国内区医院的级别,也就1甲的级别,和国内3甲比,怎么比。这里的UHN,Sick Children,在世界上都排在前面,那个比国内大医院差了?

效率和公平,一直是难题,其实,在这方面,加拿大和北欧做的不错。到是美国的体制,很浪费,中国现在在学美国的体制,而WHO给中国的建议就是千万别学美国体制。
俺也认为国内临床医生的水平更高一些,因为,他们的临床诊断经验之丰富,是建立在所接触过的大量的病例的基础上的.临床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熟练工种的范畴.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的确效率较低,并且,其实,老百姓也不是不花钱,而是通过较高的税赋,政府将加拿大居民所纳的税统一安排组织分配之后的结果.中产阶级是国家医疗体系最大的贡献者...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来之前,家里人为俺准备了很多的常用药,主要有:

1.消炎类:
基本没用,干净,很少感染

A.头孢类的希刻劳和头孢拉定胶囊.
会引起儿童血尿,国际上基本不用于儿童

B.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胶囊.

C.左氧氟沙星片(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炎症,皮肤组织感染和肠道感染的).

D.黄连素片.

不提倡用
E.阿奇霉素片


2.抗感冒发热解毒药:
这里有,OTC的

A.白加黑

B.泰诺

C.感冒解毒片
没用,对肾有害
D.牛黄解毒片
没用,对肾有害

E.板蓝根冲剂


3.其他
OTC

A.思密达(用于急慢性腹泻)

B.阿司匹林(融血栓用.长时间乘坐飞机之前要服用,以防血栓形成.)

C.口服补盐液(防腹泻后脱水用)

D.乳果糖口服溶液


俺自己又买了很多的外用药:
有,也不贵

A.防水创可贴和普通创可贴(俺在厨房干活经常会有各类小创伤.儿子打球也一样容易受伤.非常有用)

B.医用胶带,棉球,医用消毒酒精,碘酒


C.金霉素眼药膏

有,也不贵要处方,不过唐人街有
D.眼药水
?

E.红花油


F.医用纱布

G.扶他林

H.风油精(这里夏天蚊子超大超凶恶,非常有用,尤其对于皮肤不好怕蚊子的人更是必需品)

I.温度计

J.艾洛松(抗真菌感染用)



俺觉得,需要带什么药,还必须根据自己家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俺儿子从小就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扁桃腺很容易发炎肿大(遗传俺家人的毛病),和遗传无关,就需要带各种各样的广谱抗菌素.


俺LG容易腹泻,所以,就需要带相应的药.


以上常用药物仅供参考.
从你的药单和描述看,你的用药原则有很大问题那!
 
最后编辑: 2010-01-1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这个我觉得行内人的看法可能和你不同。作为国内的高年资医师,我也曾以为我们的临床经验比他们多,结果等我真的有机会和他们接触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不知道你理解学习曲线吗。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断,治疗,或手术,医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当学习的病例达到学习曲线的顶端后,增加病例并不能明显增加他的水平。而这里要作为一个专科医生,需要4年的住院医生培训,加上1-3年的Fellowship培训,这里的住院医生培训和国内完全不同,医生真的有机会亲自操作,需要完成规定的操作和病例,而国内的住院医生基本没有机会亲自动手,一般在边上看或做助手,只有在94-95年医改前,住院医师才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做完住院医后,就有机会出去进修,也就是这里的Fellow, 国内的进修医生除了管床,基本没机会操作的。而我看到的这里完全不同,很多操作多是Fellow完成,充分的训练那,我们很羡慕的。

我现在做的一个研究就是用仪器检测医生手术时的三维坐标活动,希望找到一个标准来评估医生的技术,从而决定他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他就不能通过培训。很严格。

这里医学讲究的是循证医学,任何干预前多需要有证据支持,而国内很多医生没有这个概念,凭经验或感觉用药和操作,也许很快,但如果错了,后果很严重。

同时现代医学讲究no harm原则 ,就是没有确定有效 ,不干预是最好。因为很多疾病会自己痊愈.

同时我看到很多人说和国内医生比这里水平差,是不是大家取样有问题,拿家庭医生和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比,要和国内社区内的医生比,老说Scarborough Grace Hospital 差,这医院最多是国内区医院的级别,也就1甲的级别,和国内3甲比,怎么比。这里的UHN,Sick Children,在世界上都排在前面,那个比国内大医院差了?

效率和公平,一直是难题,其实,在这方面,加拿大和北欧做的不错。到是美国的体制,很浪费,中国现在在学美国的体制,而WHO给中国的建议就是千万别学美国体制。


俺生长在一个医学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得到了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但是完全非专业.


俺也知道北美的医学界人士对于中医药的看法,他们认为许多中成药都是会伤肾的.对于这点俺无法予以置评.


由于俺家人都从事的是西医,所以,过去俺对中医是完全不认同的,并且,还比较排斥中医和中药,觉得中医药的疗效没有经过很多的量化分析,中医药治病欠缺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但是,前几年,俺的一个同学得了肾病综合症,并且在西医用了很多最好的药后仍然束手无策之后,是由中医将其的所有指标降下来,并且基本恢复了健康的.一个被西医判了死刑的病人(她的主治医生已经暗示她准备做透析以维持生命了),后来经由中医中药基本治愈.这个现成的例子使俺彻底推翻了过去自己对中医药的偏颇看法.


现在,俺更愿意认同这种说法:西医和中医各有千秋,不应该厚此薄彼.对于人类尚未认识的知识,不应该轻易将其彻底否定.



俺在医学环境中生活多年,感觉国内的住院医生是能够接触很多临床病例的.上次国内某某医院的什么人,不就是被一些没有经验的学生做手术从而导致死亡的吗?


俺在父母所在的医院里,看到很多的进修生和实习生都在一线给人看病.俺的姐姐从医学院毕业以后,就天天工作在急诊和门诊的第一线上,所以,很快就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在也是副高的职务.俺的药就是她给安排的.俺对她的临床治疗水平毫不怀疑,因为她在很年轻时,就曾经为俺老爸诊断出了专家教授们都没有马上诊断对的毛病----由尿道结石引起的血尿.


所以,俺才带了些中成药来,因为俺并不相信西药就没有副作用,尤其是对肾脏的副作用.只不过,西药都是经过了充分的临床实验之后才用于临床治疗的,绝大多数的副作用都已经写在了使用说明上了而已.


但是,中医向来就有"以毒攻毒"之说,所以,即便美国人大肆攻击一些中成药含汞太高,并且抵制同仁堂的许多中成药,但是,中医药几千年来之所以至今没有消亡,俺相信一定有其道理...


虽然如此,俺还是十分赞同您和蔷薇的看法: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和范畴,北美的医生和科研人员的水平是很高的!:wdb17:


还想请教:大多地区还有哪些水平比较高的医院啊?谢谢指教!:wdb19::wdb6:通过您专业的指教,可以帮助今后登陆大多的TX们,避免大家以后再遭遇那些庸医!
 
最后编辑: 2010-01-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来之前,家里人为俺准备了很多的常用药,主要有:

1.消炎类:
基本没用,干净,很少感染

A.头孢类的希刻劳和头孢拉定胶囊.
会引起儿童血尿,国际上基本不用于儿童

B.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胶囊.

C.左氧氟沙星片(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炎症,皮肤组织感染和肠道感染的).

D.黄连素片.

不提倡用
E.阿奇霉素片


2.抗感冒发热解毒药:
这里有,OTC的

A.白加黑

B.泰诺

C.感冒解毒片
没用,对肾有害
D.牛黄解毒片
没用,对肾有害

E.板蓝根冲剂


3.其他
OTC

A.思密达(用于急慢性腹泻)

B.阿司匹林(融血栓用.长时间乘坐飞机之前要服用,以防血栓形成.)

C.口服补盐液(防腹泻后脱水用)

D.乳果糖口服溶液


俺自己又买了很多的外用药:
有,也不贵

A.防水创可贴和普通创可贴(俺在厨房干活经常会有各类小创伤.儿子打球也一样容易受伤.非常有用)

B.医用胶带,棉球,医用消毒酒精,碘酒


C.金霉素眼药膏

有,也不贵要处方,不过唐人街有
D.眼药水
?

E.红花油


F.医用纱布

G.扶他林

H.风油精(这里夏天蚊子超大超凶恶,非常有用,尤其对于皮肤不好怕蚊子的人更是必需品)

I.温度计

J.艾洛松(抗真菌感染用)



俺觉得,需要带什么药,还必须根据自己家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俺儿子从小就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扁桃腺很容易发炎肿大(遗传俺家人的毛病),和遗传无关,就需要带各种各样的广谱抗菌素.


俺LG容易腹泻,所以,就需要带相应的药.


以上常用药物仅供参考.
从你的药单和描述看,你的用药原则有很大问题那!


前几天,因为从国内带来的碘酒洒了,只好在这里的药店买了一瓶:25毫升的要2.99刀,还要加13%的税.


也许您们不觉得贵,但是对于新移民来说,这个价钱真得很贵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来之前,家里人为俺准备了很多的常用药,主要有:

1.消炎类:
基本没用,干净,很少感染

A.头孢类的希刻劳和头孢拉定胶囊.
会引起儿童血尿,国际上基本不用于儿童

B.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胶囊.

C.左氧氟沙星片(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炎症,皮肤组织感染和肠道感染的).

D.黄连素片.

不提倡用
E.阿奇霉素片


2.抗感冒发热解毒药:
这里有,OTC的

A.白加黑

B.泰诺

C.感冒解毒片
没用,对肾有害
D.牛黄解毒片
没用,对肾有害

E.板蓝根冲剂


3.其他
OTC

A.思密达(用于急慢性腹泻)

B.阿司匹林(融血栓用.长时间乘坐飞机之前要服用,以防血栓形成.)

C.口服补盐液(防腹泻后脱水用)

D.乳果糖口服溶液


俺自己又买了很多的外用药:
有,也不贵

A.防水创可贴和普通创可贴(俺在厨房干活经常会有各类小创伤.儿子打球也一样容易受伤.非常有用)

B.医用胶带,棉球,医用消毒酒精,碘酒


C.金霉素眼药膏

有,也不贵要处方,不过唐人街有
D.眼药水
?

E.红花油


F.医用纱布

G.扶他林

H.风油精(这里夏天蚊子超大超凶恶,非常有用,尤其对于皮肤不好怕蚊子的人更是必需品)

I.温度计

J.艾洛松(抗真菌感染用)



俺觉得,需要带什么药,还必须根据自己家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俺儿子从小就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扁桃腺很容易发炎肿大(遗传俺家人的毛病),和遗传无关,就需要带各种各样的广谱抗菌素.


俺LG容易腹泻,所以,就需要带相应的药.


以上常用药物仅供参考.
从你的药单和描述看,你的用药原则有很大问题那!
呵呵,专家级的建议,不错!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生长在一个医学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得到了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但是完全非专业.


俺也知道北美的医学界人士对于中医药的看法,他们认为许多中成药都是会伤肾的.对于这点俺无法予以置评.


由于俺家人都从事的是西医,所以,过去俺对中医是完全不认同的,并且,还比较排斥中医和中药,觉得中医药的疗效没有经过很多的量化分析,中医药治病欠缺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但是,前几年,俺的一个同学得了肾病综合症,并且在西医用了很多最好的药后仍然束手无策之后,是由中医将其的所有指标降下来,并且基本恢复了健康的.一个被西医判了死刑的病人(她的主治医生已经暗示她准备做透隙以维持生命了),后来经由中医中药基本治愈.这个现成的例子使俺彻底推翻了过去自己对中医药的偏颇看法.


现在,俺更愿意认同这种说法:西医和中医各有千秋,不应该厚此薄彼.对于人类尚未认识的知识,不应该轻易将其彻底否定.



俺在医学环境中生活多年,感觉国内的住院医生是能够接触很多临床病例的.上次国内某某医院的什么人,不就是被一些没有经验的学生做手术从而导致死亡的吗?


俺在父母所在的医院里,看到很多的进修生和实习生都在一线给人看病.俺的姐姐从医学院毕业以后,就天天工作在急诊和门诊的第一线上,所以,很快就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在也是副高的职务.俺的药就是她给安排的.俺对她的临床治疗水平毫不怀疑,因为她在很年轻时,就曾经为俺老爸诊断出了专家教授们都没有马上诊断对的毛病----由尿道结石引起的血尿.


所以,俺才带了些中成药来,因为俺并不相信西药就没有副作用,尤其是对肾脏的副作用.只不过,西药都是经过了充分的临床实验之后才用于临床治疗的,绝大多数的副作用都已经写在了使用说明上了而已.


但是,中医向来就有"以毒攻毒"之说,所以,即便美国人大肆攻击一些中成药含汞太高,并且抵制同仁堂的许多中成药,但是,中医药几千年来之所以至今没有消亡,俺相信一定有其道理...


虽然如此,俺还是十分赞同您和蔷薇的看法: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和范畴,北美的医生和科研人员的水平是很高的!:wdb17:


还想请教:大多地区还有哪些水平比较高的医院啊?谢谢指教!:wdb19::wdb6:通过您专业的指教,可以帮助今后登陆大多的TX们,避免大家以后再遭遇那些庸医!
见解独到!
中医的神奇在于西医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可能中医就能治好,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特别常见的是风湿、坐骨神经痛等,有时还非得信咱们老祖宗的传家宝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来之前,家里人为俺准备了很多的常用药,主要有:

1.消炎类:


A.头孢类的希刻劳和头孢拉定胶囊.

B.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胶囊.

C.左氧氟沙星片(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炎症,皮肤组织感染和肠道感染的).

D.黄连素片.

E.阿奇霉素片


2.抗感冒发热解毒药:

A.白加黑

B.泰诺

C.感冒解毒片

D.牛黄解毒片

E.板蓝根冲剂


3.其他

A.思密达(用于急慢性腹泻)

B.阿司匹林(融血栓用.长时间乘坐飞机之前要服用,以防血栓形成.)

C.口服补盐液(防腹泻后脱水用)

D.乳果糖口服溶液


俺自己又买了很多的外用药:

A.防水创可贴和普通创可贴(俺在厨房干活经常会有各类小创伤.儿子打球也一样容易受伤.非常有用)

B.医用胶带,棉球,医用消毒酒精,碘酒


C.金霉素眼药膏


D.眼药水


E.红花油


F.医用纱布

G.扶他林

H.风油精(这里夏天蚊子超大超凶恶,非常有用,尤其对于皮肤不好怕蚊子的人更是必需品)

I.温度计

J.艾洛松(抗真菌感染用)



俺觉得,需要带什么药,还必须根据自己家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俺儿子从小就容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扁桃腺很容易发炎肿大(遗传俺家人的毛病),所以,就需要带各种各样的广谱抗菌素.


俺LG容易腹泻,所以,就需要带相应的药.


以上常用药物仅供参考.

:wdb17::wdb17::wdb17::wdb19::wdb19::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银行卡和信用卡的使用


俺来这里时间不长,临行前,在上海的CIBC(加拿大帝国银行)开了帐户,分别是支票帐户(存在里面的钱没有利息,可以将日用的钱放在里面),高息帐户(也叫储蓄帐户,放在里面的钱有利息,利息需要全额纳税),和美圆帐户.登陆之后,又在那里办理了VISA卡.俺LG说:留着VISA卡,以防有些店家只接受它而不接受MASTER卡.但是,到目前为止,俺还没有发现哪家只接受前者而不接受后者的.


来到加拿大之后,俺又在HSBC(香港汇丰银行)开了户,帐户同上,并且,还在那里办理了MASTER信用卡.



本来想将CIBC换成TD(道明银行),但是,搬家后发现,离俺家最近的银行就是CIBC,并且,这里的西人员工们都很NICE,不像斯嘉堡那位中国同胞似的傲慢不逊,所以,就决定继续用它啦.



这里的商家中,不是所有的都肯接受信用卡的,因为,据说信用卡公司要向商家CHARGE3%的费用(信用卡商家向客户返点1%).所以,许多小一些的餐馆,还有华人超市,都不肯接受信用卡.这样,为了消费方便,在这里你随时要保持至少两张卡:一张信用卡(需要累计在加拿大的信用),用于在接受信用卡的大商店买东西;另一张是贷记卡,用它可以在不接受信用卡的商家那里,刷卡消费(要选用CHEQUE支票帐户付款,而不是SAVING储蓄帐户付款).



由于俺原来没有用过CIBC银行,并且,在这里也没有工作,所以,CIBC银行需要冻结俺的钱才同意为俺办信用卡,数额等同于信用卡的初始额度.


在HSBC,由于俺们原来就有帐户,所以,办信用卡很方便,不需要再压什么钱了.而且,HSBC似乎不受每月取多少次现金,或者POS机上消费多少次的限制,而CIBC是有的,超过就要CHARGE钱.



HSBC每家店都有说普通话的员工,很方便,俺很喜欢.所以,俺将主要的生活费都放在那里,只放了很少一部分钱在CIBC,作为每月交日常的水电费等之用.


这样,每个月做帐只需对HSBC的信用卡和支票帐户,储蓄帐户的帐目就行了.否则,对四张卡实在是太累了,受不了,也太乱.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有经验的朋友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 2010-01-16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银行卡和信用卡的使用


俺来这里时间不长,临行前,在上海的CIBC(加拿大帝国银行)开了帐户,分别是支票帐户(存在里面的钱没有利息,可以将日用的钱放在里面),高息帐户(也叫储蓄帐户,放在里面的钱有利息,利息需要全额纳税),和美圆帐户.登陆之后,又在那里办理了VISA卡.俺LG说:留着VISA卡,以防有些店家只接受它而不接受MASTER卡.但是,到目前为止,俺还没有发现哪家只接受前者而不接受后者的.


来到加拿大之后,俺又在HSBC(香港汇丰银行)开了户,帐户同上,并且,还在那里办理了MASTER信用卡.

本来想将CIBC换成TD(道明银行),但是,搬家后发现,离俺家最近的银行就是CIBC,并且,这里的西人员工们都很NICE,不像斯嘉堡那位中国同胞似的傲慢不逊,所以,就决定继续用它啦.



这里的商家中,不是所有的都肯接受信用卡的,因为,据说信用卡公司要向商家CHARGE3%的费用(信用卡商家向客户返点1%).所以,许多小一些的餐馆,还有华人超市,都不肯接受信用卡.这样,为了消费方便,在这里你随时要保持至少两张卡:一张信用卡(需要累计在加拿大的信用),用于在接受信用卡的大商店买东西;另一张是贷记卡,用它可以在不接受信用卡的商家那里,刷卡消费(要选用CHEQUE支票帐户付款,而不是SAVING储蓄帐户付款).



由于俺原来没有用过CIBC银行,并且,在这里也没有工作,所以,CIBC银行需要冻结俺的钱才同意为俺办信用卡,数额等同于信用卡的初始额度.


在HSBC,由于俺们原来就有帐户,所以,办信用卡很方便,不需要再压什么钱了.而且,HSBC似乎不受每月取多少次现金,或者POS机上消费多少次的限制,而CIBC是有的,超过就要CHARGE钱.



HSBC每家店都有说普通话的员工,很方便,俺很喜欢.所以,俺将主要的生活费都放在那里,只放了很少一部分钱在CIBC,作为每月交日常的水电费等之用.


这样,每个月做帐只需对HSBC的信用卡和支票帐户,储蓄帐户的帐目就行了.否则,对四张卡实在是太累了,受不了,也太乱.


以上仅供参考.欢迎有经验的朋友批评指正.

乖乖,有点头晕.......
以前有很多卡,自己都很乱,所以现在已经基本只使用一张信用卡,看样子,以后到加国理财之艰巨任务只能交给老公打理,俺还是只准备一张卡,就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刷的卡即可....
可真:wdb17:珍妮~~:wdb19::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支持这样的考虑!:wdb10:家庭的稳定是最重要的事情!

上面说的"至于"是笔误,写的时候忘记擦掉了的,对不起!


两手准备很重要.:wdb20:


俺LG现在也在考虑是不是要留在加拿大与俺们待在一起的问题了,主要还是觉得一个人在国内没有家的感觉.他也开始在调整自己,这段时间帮助俺做了很多的家事!:wdb19:
Jennifer,谢谢您的回复!
也非常替你感到高兴!说实话我这个人有时候比较自私,我觉得一家三口人在一起才是生活的常态呢。
关于两手准备,我非常认同应该首先学好语言,我觉得最好能和一门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可以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在国内和加拿大都适用的最好。昨天我去了上海两家培训机构,准备下周去和他们签了。。我记得以前有加分的方法,等我查查也来加分给您!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