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38、谈谈加拿大的教育
先回到上面的提问,要想上学,不论是certificate还是master,雅思或托福是必须的,不同学校要求不一样,可以到网站具体查询。国内考应该更容易拿高分,我们一起考的朋友,已经在做顾问的工作了,英语非常流利,虽然阅读拿了8分,但口语只有6分,我估计他的水平在国内考口语至少7分。
我已经拿到Bow Valley的practical nurse的入学通知,虽然已经决定放弃,但还是非常非常有成就感的。目前在等Mount Royal的massage therapy的offer,拿到后马上申请funding,由于已经有了雅思成绩,所以几周内就会有结果,希望一切顺利吧。
按照既定计划,这个周末去学first aid certificate,即使找工作用不上,这些知识日常生活中也是必须的。
进了教室一看,大部分都是中学生,还有几个公司出钱强迫学的,因为这个证书两年过期。老师带着浓重的英国口音,好在我刚考过雅思,基本能听懂70%吧,那些中学生说话那叫一个快,而这个课程大部分都是分组练习,搞得我一天下来身心别提多疲惫了。
下课老师把我单独留下了,因为明天下午课程结束就是考试,还闭卷,老师自觉她的英国口音对我这个新移民实在成问题,所以下课偷偷把明天的考试内容告诉了我,让我晚上背背。
我想说的是我对这里教育的体会,中午和那些中学生聊了聊,他们都是马上要上大学,学急救证是为了暑假找camp的工作用,他们告诉我他们都是从14岁开始打工挣零花钱,自己买车买电脑,大部分中学生上大学时会搬出去自己住,一个小女孩告诉我,他们认为independence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大学当辅导员时面对的那些中国“奶瓶孩”,和加拿大的同龄人比,确实有差距啊。
这里的教育特别注重team work,无论干什么都是一组一组的,所以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协商,不像中国的小孩,都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不愿意和别人合作完成任务。
下午老师让大家分组练习各种突发疾病的急救,这些孩子们有板有眼的编了一出出短剧,照顾我,让我演一个心脏病人,一动不动就行。我太感慨了,这些孩子们合作的太好了,谁也不想冒尖,就是一起把小品演好。我想这要是换成中国的中学生,几个互相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演小品,不是互相不买帐就是争执角色分配。
我想这就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差异,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当龙,聚到一起就变成了虫;而西方教育是鼓励大家贡献自己不同的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好。
所以对于那些初中毕业才移民过来的中国孩子,上高中会非常不适应,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
我的孩子这半年变化非常明显,他原来在国内是非常内向胆小的,越是这样在学校里越不受老师待见,加上没上课外班学习跟不上,一个7岁的孩子整天闷闷不乐的。现在这孩子变的整天都乐呵呵的,问他在学校怎么样,他会告诉我good。他很喜欢地理和历史,半年从图书馆借了20多本书看,喜欢看什么就借什么。下午放学会去踢球,和他的同学一起打棒球。
这里小学数学学的很少,我儿子这一个学期数学还停留在国内幼儿园水平,但他收获却不小,用牛奶罐搭了一个大大的房子,做了一个会走的机器人,做了一艘船,还用鹅卵石粘了小人,演了两出舞台剧,每周写两篇日记,每天读一本小书,摸了奥运冠军的金牌,知道了他们老师肚子里有个宝宝........
这个暑假我准备给他报一个camp,这里的camp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计划给他报一个escape,男孩喜欢冒险活动,肯定很好玩。
我很高兴我的孩子能够这么快乐的成长,再也不用天天帮他改考试卷子了,再也不用因为他是借读生受老师的冷脸,希望他长大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