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38、谈谈加拿大的教育

先回到上面的提问,要想上学,不论是certificate还是master,雅思或托福是必须的,不同学校要求不一样,可以到网站具体查询。国内考应该更容易拿高分,我们一起考的朋友,已经在做顾问的工作了,英语非常流利,虽然阅读拿了8分,但口语只有6分,我估计他的水平在国内考口语至少7分。

我已经拿到Bow Valley的practical nurse的入学通知,虽然已经决定放弃,但还是非常非常有成就感的。目前在等Mount Royal的massage therapy的offer,拿到后马上申请funding,由于已经有了雅思成绩,所以几周内就会有结果,希望一切顺利吧。

按照既定计划,这个周末去学first aid certificate,即使找工作用不上,这些知识日常生活中也是必须的。

进了教室一看,大部分都是中学生,还有几个公司出钱强迫学的,因为这个证书两年过期。老师带着浓重的英国口音,好在我刚考过雅思,基本能听懂70%吧,那些中学生说话那叫一个快,而这个课程大部分都是分组练习,搞得我一天下来身心别提多疲惫了。

下课老师把我单独留下了,因为明天下午课程结束就是考试,还闭卷,老师自觉她的英国口音对我这个新移民实在成问题,所以下课偷偷把明天的考试内容告诉了我,让我晚上背背。

我想说的是我对这里教育的体会,中午和那些中学生聊了聊,他们都是马上要上大学,学急救证是为了暑假找camp的工作用,他们告诉我他们都是从14岁开始打工挣零花钱,自己买车买电脑,大部分中学生上大学时会搬出去自己住,一个小女孩告诉我,他们认为independence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在大学当辅导员时面对的那些中国“奶瓶孩”,和加拿大的同龄人比,确实有差距啊。

这里的教育特别注重team work,无论干什么都是一组一组的,所以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了协商,不像中国的小孩,都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不愿意和别人合作完成任务。

下午老师让大家分组练习各种突发疾病的急救,这些孩子们有板有眼的编了一出出短剧,照顾我,让我演一个心脏病人,一动不动就行。我太感慨了,这些孩子们合作的太好了,谁也不想冒尖,就是一起把小品演好。我想这要是换成中国的中学生,几个互相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演小品,不是互相不买帐就是争执角色分配。

我想这就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差异,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当龙,聚到一起就变成了虫;而西方教育是鼓励大家贡献自己不同的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好。

所以对于那些初中毕业才移民过来的中国孩子,上高中会非常不适应,好像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了。

我的孩子这半年变化非常明显,他原来在国内是非常内向胆小的,越是这样在学校里越不受老师待见,加上没上课外班学习跟不上,一个7岁的孩子整天闷闷不乐的。现在这孩子变的整天都乐呵呵的,问他在学校怎么样,他会告诉我good。他很喜欢地理和历史,半年从图书馆借了20多本书看,喜欢看什么就借什么。下午放学会去踢球,和他的同学一起打棒球。

这里小学数学学的很少,我儿子这一个学期数学还停留在国内幼儿园水平,但他收获却不小,用牛奶罐搭了一个大大的房子,做了一个会走的机器人,做了一艘船,还用鹅卵石粘了小人,演了两出舞台剧,每周写两篇日记,每天读一本小书,摸了奥运冠军的金牌,知道了他们老师肚子里有个宝宝........

这个暑假我准备给他报一个camp,这里的camp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计划给他报一个escape,男孩喜欢冒险活动,肯定很好玩。

我很高兴我的孩子能够这么快乐的成长,再也不用天天帮他改考试卷子了,再也不用因为他是借读生受老师的冷脸,希望他长大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写的好,加油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首先,感谢祖国!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每次看到有说孩子在加的生活和学习,内心的那份感动都是无以言表的.我的女儿八岁时曾在美国上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小学,那段经历已经成为她少有的快乐回忆.我想让她的青少年时代有更多的快乐时光,所以我期待我们能移民成功.
祝山野(我的IDOL)和所有移友在加的生活幸福!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今天才无意中看到楼主的帖子,LZ和我差不多前后来的,但比我要收获大多了,尤其是积极向上的心态,值得学习。希望有机会能多交流,我们竟然在一个城市里,好象离得还不太远。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借山野驿站的地盘谈谈我对于职业的看法。我登陆多伦多2个多月了,所以觉得也有一定的体会。中国人如果想在加拿大做上专业工作,存在两个障碍。一个是专业,一个是语言。如果专业有问题,一定需要选一个专业的。譬如如果在国内是文科专业,或者从事加国需要资质的专业,就一定需要再学一个课程。如果专业没有问题了,那么语言一定要过关。雅思7分也不能说语言过关了。我雅思听力7.5,但现在听老外说话,还经常是似懂非懂,这样的状态要想在一个大的公司干,还是存在问题的。我今天去到我一个大学同学家串门,他们来了加拿大十年了,他们的专业都是自动化控制,刚来几个月,男方就在加东找到了工作。5年前他们来到大多,现在夫妻俩在不同的单位,都在做自动化控制的设计。男方认为中国人的专业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语言,如果老外的话都听不懂,就一定没有机会了。
关于专业,对于中国人还有一个障碍。在中国如果你的技术搞得好,就一定会向管理岗位的方向走。所以,有很多移民过来的人,虽然有一个专业,但是很可能对专业已经不擅长了。在加拿大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一个人做技术工作,可以一直做下去,不用考虑年龄问题。新移民想在加拿大找到和管理有点关系的工作,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需要把你的专业找回来。我以自己为例。我是以IT经理移民过来的,专业是软件开发,但实际上不开发软件已经多年了。我来后几周,正好朋友介绍了一个小公司(中国人开的公司)需要找人做点事情。开始的工作要求是设置他们公司的网络。我对于网络并不是特别精通,但是自己觉得只要是IT,问题都不大。所以,花了一段时间把他们公司存在的网络的问题都解决了。接着他们公司就产生了软件开发的需求。开始说用Access做一个数据库,我告诉他们需要开发一个软件。于是我给他们用.net开发了一个管理系统。实际上,我不仅没有开发代码很长时间了,而且从来没有亲自用.net开发过正式的软件(领导同事开发过)。但是我花了一段时间,很快就精通掌握.net开发了。我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解决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我原来的同事一个.net专家,都没有遇到过的。我给那个公司的老板演示,让他感觉不错。有两次提到考虑让我加入他的公司。我举这个例子想说明30多岁的人,在国内转管理的状况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不能找回自己的专业,就不大可能存在做专业工作的机会。
我来加拿大前申请了MBA。刚到多伦多,看到青山绿水,祥和的人民生活,心里特别冲动想尽快找一个专业工作,然后买房子,过上舒适的生活。MBA也改成Part-Time的。时间长了,这种冲动就有些减弱了。实际上,如果你坚持你的方向,解决专业问题和语言问题(如果前两个问题解决了,积累本地经验绝对不是问题),舒适而平静的生活一定会到来的。反而是那种动荡而忙碌的生活,譬如学习,是我们未来再也体会不到的。如果能有一次这样的体验,对于人生也是一种充实。
我的同学认为如果能找到专业的工作,上学是毫无必要的,尤其是MBA,学的是管理,对中国人用处更加不大。我还是有点不同的看法。首先,在加拿大要想长期发展,语言不过关是不可能的。我的同学和朋友都很积极地帮我找工作。他们的熟人认为我这样的背景(金融软件经验)不难找到工作,我知道这是客气。我看了一些银行的招聘需求,确实有招聘软件开发的。但技术要求也很高,更不用说语言关对我是一个更大的障碍。而MBA这种学习,同学之间经常探讨案例,正是对语言提高的很好的途径(我雅思平均分7分,学校给的Offer还是要求我上一个语言课程,可见MBA语言要求之高)。然后,MBA并不是专门培养管理人员的学习课程。MBA是有专业方向的,比如会计、金融、市场、IT。里面有很多方向是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的(比如金融工程方向),而这些工作也是中国人擅长的事情。学了MBA,并不是使我丧失编程的能力(我恰恰从这次干的软件开发的工作中,找到了编程方面的自信),而是给我增加了就业点(因为多了专业方向),加上过关的语言,只会比现在更有优势。当然,学习MBA需要很多钱,如果这些钱不这样花出去,而是在找到一个专业工作后买一个房子,感觉会有不同。这也正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权衡的事情,哪件事情更有风险,哪些事情更有收益,我们很难预先判断。我很欣赏以前看到的一句话:我们的前方会有很多条路,而后来我们发现,那条最容易的路竟然是原来看起来最复杂的那条。前途没有捷径,在我们开始为未来犹豫的时候,也许最值得我们去追寻的道路正是需要倾听我们的内心。


请问这位仁兄,你报MBA的时候需要提供GMAT或GRE的成绩吗?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我喜欢这句话: “其实奋斗的过程虽然辛苦,但不经过苦就感受不到甜,国内的吃喝玩乐也只能让我们有片刻的欢愉,过后是更深的空虚与失落,而自己奋斗得到的果实,幸福感能伴随终生。就像今天,回想我这一年3次雅思的挑战过程,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满足感。”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好贴。喜欢楼主细腻的叙事方式,平和而有力量。
 
回复: 开贴记录移民的心路历程

39、准备考驾照

朋友在坚持了两年之后,终于放弃了,7月份回国,好在原单位还给她保留职位,用她自己的话,不要脸了回国上班去。

朋友有一辆车,不到13万公里的美国车,准备卖了,我觉得反正我也要买车,索性就接下了她的车。只是价格一直没有谈妥,她只要我2000,我坚持给2200,最后我把我登陆时买的沃尔玛著名的158包给了她,这几只大大的包既承担了新移民登陆的兴奋,又继续承担老移民回流的失落。

不管怎样,有车了,可是没驾照也不行啊,于是手忙脚乱地准备考驾照。

先找个华人驾校把国内的驾照翻译公证了一下,花费40元。

上周四把参考书看了一遍,又在网上找了点题做,熬到凌晨3点多,周五下午红着眼睛去考试,一共给30道题,对25道过关。凭着自己头天晚上的记忆,以25道全对的骄人战果拿到7号牌。

今天去驾校交了630元,下周开始学车,一共上路10小时,等我拿到可以考5号牌的证明就可以预约考试了,争取7月份把驾照拿下来,带孩子去趟班芙。

今天去找funding办公室,本希望能把雅思考试费给我报了,结果给我报了雅思费和专业报名费,还把我老公几个月以后的雅思钱也给了,一下拿到580,驾校钱基本够了。

路一步一步走着,目前已经没有刚登陆时的兴奋和青涩,随着对加拿大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已经开始喜欢这片土地,自由、平等、和平。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