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I can't imagine how the average career young people can afford that pricey apartment with the unit price of 40,000 per a square meter in Beijing. As for my next generation, I am not that confident for them in the future.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FONT=宋体]为了孩子的CO-OP,移民家长可能还得利用国内的人脉关系[/FONT]​




[FONT=宋体]前些天一次出去吃饭,不期遇到了在这里认识的朋友一家。言谈之下才得知,他们是为了正在滑铁卢大学就读CO-OP的儿子,刚刚在本地找到了一份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而特为跑出来庆祝的。[/FONT]​




[FONT=宋体]据那位朋友事后说:在加拿大,孩子想要申请CO-OP,不仅要大一的成绩好,而且,还要能够自己找得到愿意接收你去工作的单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加拿大与中国一样,找工作同样需要强大的人脉。相对而言,西人在这方面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除了部分自己有本事的之外,西人孩子们想要上CO-OP,很多都能够得到一直生长于斯,工作于斯的家长的帮助。而移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就明显处于劣势,既没有本地工作经验,又没有什么人际关系可资利用。[/FONT]​




[FONT=宋体]好在,CO-OP并不限定学生只能在加拿大本土工作,因此,很多无法在为本地公司录取的移民后代,可以回他们的母国去寻找工作。[/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这才恍然,怪不得在这里认识的人中,虽然只有四位正读CO-OP的孩子,其中却有三人,都在中国的企业工作着(大多是外资企业)。他们是因为无法在本地找到工作,因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通过家长在国内的人脉,帮助他们在国内的公司就业,才最终争取到了CO-OP资格的。[/FONT]​




[FONT=宋体]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是先在北京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得到了这里公司的OFFER。[/FONT]​



[FONT=宋体]因此,朋友提醒说:像他们这样已经移民十年的老移民,都仍然需要利[/FONT]
[FONT=宋体]用自己在国内的关系,帮助孩子解决工作问题。新移民家长们就更有可能,需要为自己孩子将来的C0-OP工作,利用自己在国内的人脉,为孩子铺平道路了。[/FONT]​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FONT=瀹]美食分享:家庭蒸鱼的七个秘方[/FONT]



[FONT=宋体]小鱼头富有营养,但吃起来肉少。如先将鱼头放在案板上,用刀剁成细屑,放大碗中,加适量的面粉及味精、料酒、胡椒粉、葱姜末,搅拌均匀后,用旺火蒸10多分钟,那美味可口的鱼头羹就做好了。[/FONT]

[FONT=瀹]  撒盐法:将鱼洗净后控干,撒上细盐,均匀地抹遍鱼身,如果是大鱼,应在腹内也抹上盐,腌渍半小时,再制作。经过这样处理的鱼,蒸熟不易碎,成菜能入味。[/FONT]

[FONT=瀹]  加鸡油法:做清蒸鱼时,除了放好作料外,再把成块鸡油放在鱼肉上面,这样鱼肉吸收了鸡油,蒸出来后便滑溜好吃了。[/FONT]

[FONT=瀹]  沸水上屉法:蒸鱼时,等水沸后再上屉蒸,而且要将锅盖盖严。这样蒸出来的鱼便会新鲜可口,香味纯正。[/FONT]

[FONT=瀹]  涂抹干粉法:蒸鱼时,先在鱼上涂抹一些干粉,蒸时不揭锅盖。如[FONT=瀹]250g[/FONT][FONT=宋体]重的鱼,在鱼身厚薄一致的情况下,蒸[/FONT][FONT=瀹]8-10[/FONT][FONT=宋体]分钟即可。每增重[/FONT][FONT=瀹]250g[/FONT][FONT=宋体],多蒸[/FONT][FONT=瀹]5[/FONT][FONT=宋体]分钟。[/FONT][/FONT]

[FONT=瀹]  啤酒臆浸法:清蒸腥味较大的鱼时,用啤酒腌浸[FONT=瀹]10-15[/FONT][FONT=宋体]分钟后再蒸,不仅腥味锐减,而且还会有一种螃蟹味。[/FONT][/FONT]


[FONT=瀹]剩鱼清蒸法:清蒸鱼如一次吃不完,再吃时可打入[FONT=瀹]1[/FONT][FONT=宋体]个鸡蛋,做成鱼蒸蛋,这样鱼就不腥。[/FONT][/FONT]

学习了。真是实用!谢谢琦琦!:wdb17::wdb19: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Thank u Jennifer. I appreciate your advice. That's also why I'd choose to switch to dental hygiene field, firstly I love this trade and secondly it's much easier to get setteled in west. Well, as for that BOOK, it was written in 1908, pretty much long ago, kinda children's fictions, still hard to read. I love your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the BOOK.

非常支持!

牙医保健在这里相对而言,容易找工作。过来后,再学学,拿了文凭出来就可以就业了。

对于大多数移民来说,在加拿大有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够更好地享受这里的一切美好。

《柳林风声》很经典。这么难读啊?:wdb2:

刚来时,在LINC班里,老师让俺们读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感觉还行。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 还打算回来吗?如果没有很好的东西可做,是不是回来是个更好的选择?

呵呵。。。俺不是为了做事情才来加拿大的。如果要做事情,还是在国内更好些呢。虽然辛苦,但是收获颇丰。

在这里做事情,一是为了与社会保持一定的接触,二是为孩子做个榜样,三是也可以MAKE MONEY,四是还可以提高语言水平。

不强求什么,对利润要求不高。一起合作的朋友也是投资移民,没有生活之虞,心态不错,就当玩了,原则上不赔钱就行。

因为要做事,需要和本地的相关管理部门打交道,也可以体验一把在这里做生意与官家合作的感觉。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好久没来了,冒个泡。

还是补看完了。俺也极期同意关于歧视真的不是西人,而是HK人,真有点讨人厌,总是爱理不理的,真不知他们住个小窝居怎么还能那么神气。

还有一些生活在底层的西人,他们也特别的对中国人心理不平衡。曾经听一朋友说:他们不平衡,凭什么我们中国人一来就买个大HOUSE或是大房子住,还开个奔驰宝马的好车在街上,特别是对开车还不讲文明的一些人。尤其的失衡,但绝部份的西人是非常友好的。

支持!就是这么回事!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wdb45:

嫩真打算笑?:wdb39:


谢谢马儿!:wdb17::wdb19:

在加拿大,只要肯干,就不会没有饭吃。

说到那些媚外拜金的华人同胞,真是为他们感到悲哀。笑是笑不出的,只是同意嫩说的,在这种情形下还能笑得出,实在是达到某种至高境界了。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因为有同学在香港工作,最近想买房,正在犹豫是在市区买个50多平的还是在郊区买个70多平的。她可以承受的总价是300个左右。北京二环附近50多平的房子也得200多个了吧,算上收入差,我觉得真差不多了。

10多年前,北京和香港的房价差的是很多,但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然长了太多了。那时候北京的商品房价格也不过5,000左右,保障住房自然是那个价了。现在保障住房早就不是这个价了吧!

另外,买商品房也是可以用公积金的,只不过是很多房产商不愿意给办而已。就算用公积金,利率也比香港高很多。香港买房贷款利率,商业贷款才不过2-3%,

除了房屋价格而外,不了解HK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不是很昂贵,只知道HK在吃的方面,虽然品种非常丰富,价格却实在不菲。

同理,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来说,加国人的收入水平比国人们的高了太多。可是,这里的钱很不经花。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手头紧,因为相对而言,生活必需品都贵或者很贵,因此,本地人的可支配收入就很有限。

国内的房产价格近几年涨得太厉害了,所以,很多年轻人的日子非常难过。但是,国内大部分老百姓由于之前就拥有了相对便宜的住房,所以,日子比这里的人们来说,要好过很多。

俺的在上海的工薪族TX,都有自己的住房,很少还有人有房贷。而早年来到这里的亲戚朋友,无一例外仍然背负着房贷,并且,终生都需要背着。

这里的人们很少有两套及以上房子的,而在国内,即便是普通百姓,有个两三套房子的也不在少数吧。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除了房屋价格而外,不了解HK生活的其他方面是不是很昂贵,只知道HK在吃的方面,虽然品种非常丰富,价格却实在不菲。

同理,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来说,加国人的收入水平比国人们的高了太多。可是,这里的钱很不经花。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手头紧,因为相对而言,生活必需品都贵或者很贵,因此,本地人的可支配收入就很有限。

国内的房产价格近几年涨得太厉害了,所以,很多年轻人的日子非常难过。但是,国内大部分老百姓由于之前就拥有了相对便宜的住房,所以,日子比这里的人们来说,要好过很多。

俺的在上海的工薪族TX,都有自己的住房,很少还有人有房贷。而早年来到这里的亲戚朋友,无一例外仍然背负着房贷,并且,终生都需要背着。

这里的人们很少有两套及以上房子的,而在国内,即便是普通百姓,有个两三套房子的也不在少数吧。
现在国内的通胀其实是很厉害的了,我们这儿的菜价已经高得离谱了,5元以下的蔬菜没几样了,象芦笋已经卖到12-15斤了。我们家的米以前是40多一袋的,现在便宜点的超市也要卖到65以上了;据说有可能进一步调高养老金缴费标准(听说高挺多的,因为社保这一块已经入不敷出了),这些都说明再怎么打压,楼市还有涨价的内在动因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I can't imagine how the average career young people can afford that pricey apartment with the unit price of 40,000 per a square meter in Beijing. As for my next generation, I am not that confident for them in the future.


在加拿大年轻人要买房,相对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也许要容易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对于有稳定工作的人们而言,买房首付很低,只有5%的缘故。

但是,要养房,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多伦多DOWNTOWN,买一套800~900平方英尺的两居室CONDO,需要四十万加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也要200多,300万。首付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开销,应该在2.5万左右。

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起薪是3.5~4万加元,那么,他的税后收入可能是在2.8万~3万加元左右。

如果这位大学生不依靠父母的帮助,自己攒钱买房子,那么,他在买房之前,日常开销就算节衣缩食,每月至少也需要1,100~1,900加元(合租房租500,独租900,吃200~300,养车200~300,其他用度200~400)。这样,他每年还能够攒下的,大约是7,000~17,000。

按照这样的计算,他可以在2~4年内,攒齐买房的首付,并贷款38万左右。

现在加拿大的房贷利率很低,但是几十年平均下来,房贷利率应该在5%/年左右。

所以,换句话说,这位大学毕业生在他拥有房产期间,平均每月需要背负的房贷负担,至少大约在2,000加元左右。

因此可见,这种房子虽然可以买得起,却不见得能够住得起。更遽论养CONDO每月还要交600左右的物业管理费,以及每年要交3,000多的地税了。

加拿大目前工作人口的周薪也只有880多加元,可见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可能还达不到每年3.5~4万年薪的收入水平。

更何况,这里的工作的稳定性也不是太好,一旦失业,或者被LAY OFF,很多人都会面临断供的危险,就像俺的房东那样。

俺LINC的老师,曾经为俺们描述过,多年前,他的父亲失业之后,房贷断供。某天,银行突然派人强行把他们一家赶到了大街上,事先没有通知,毫无思想准备,什么东西都不许拿,空着手,一家老小就这么出了家门。这段悲惨的经历令俺的老师铭心刻骨,20年后想起来,仍然害怕得要发抖。

所以,在哪里生活都不容易,都需要拼搏和奋斗。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现在国内的通胀其实是很厉害的了,我们这儿的菜价已经高得离谱了,5元以下的蔬菜没几样了,象芦笋已经卖到12-15斤了。我们家的米以前是40多一袋的,现在便宜点的超市也要卖到65以上了;据说有可能进一步调高养老金缴费标准(听说高挺多的,因为社保这一块已经入不敷出了),这些都说明再怎么打压,楼市还有涨价的内在动因

一袋米多少斤啊?:wdb2:俺们这里的米,8KG包装的,一般在11~13刀之间。

国内的通胀很严重,是政府滥发纸币的关系。所以,国内的资产价格还会涨。

俺们这里很多东西涨价,是因为政府债务负担太重,以及垄断公司的垄断行为和经营不善所导致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