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令人作呕的中国式“屠场”
腐烂猪肉涂香精色素变品牌腊肉 廉价打进超市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扫把放在砧板上,腐烂发黑的猪肉浸泡在发臭的水池中,一块块腊肉放进打包机,仅仅20秒时间,摇身一变就成了经过QS质量安全认证的品牌腊肉。如此恶心的一幕不是出现在荧屏上,而是惠州市一个非法腊肉加工点的真实场景。
在腊味加工厂门口,一袋袋用大号蛇皮袋打包好的腊肉正在装车,发往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在这个面积不到500平方米的非法加工作坊,近期每天至少有1吨问题腊肉流向市场。经过层层中转,最终摆上餐桌,吃进肠胃。
【详细】
“塑胶米线”吃三碗等于吞一个胶袋!
据悉,大部分米粉用马铃薯、红薯或粟米粉制造,而并非大米。为令米粉具有烟韧弹牙口感,部分生产商遂于制作过程加入添加剂,改善米粉质感。例如,加入食用明胶可提高韧性、降低成本,但人体过量摄入会危害健康,倘在米粉中加入工业胶,则后患无穷。
批发商承认,生产商为了省去米粉用白米做的复杂工序,以及运送方便,干脆在制作过程加入食用明胶,更恶劣的甚至使用工业胶。食品批发商说:“劲道是因为食用胶的比例比淀粉比例还大,我这卖米粉了,我肯定不能告诉你。”
【详细】
暴利驱使,潜规则横生
小渔村公开制作掺假海参发财致富
一个小渔村里竟有一半以上的人在制作掺假海参。在青岛,制作掺假海参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在这些小渔村中竟然是公开的,根本不是秘密,村民会直接问你要糖干的还是盐干的,似乎往海参里加料增重是应该、必须的。
有的村甚至百分之八十的人从事加工海参,给海参增重的手艺是一绝,在加糖加盐增加体重后,制作出来的海参筋依旧是灰白色,加工的货发往全国各地。在青岛能看到的3000元到七八千元的海参,大多数是这些渔村加工出来的,不少人都发了大财。
【详细】
每头生猪注水四遍 多赚逾200元
“将活猪灌水增加分量后再出售,这几乎是行业里都懂得的生财之道。”特别是在监管出现空白,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不少人都尝试着给生猪灌水,只是多多少少的问题。一些屠宰户,现在流行往水里添加色素和食用胶,色素的水会让猪的肉色更鲜亮,食用胶则可以将灌进去的水长久地保留在猪肉上。
每头猪要注水四次,已成注水肉行业的潜规则。一般来说,四次灌水后,一头成年宰杀的猪体重大约能增加几十斤。所注的水几乎是零成本的,但换来的却是卖八九块钱一斤的肉,每头猪至少能带来200元以上的利润,可以称得上是暴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