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楼主:伦敦地税很高吗?
伦敦地税是1.5%,不过,税基是房屋评估价格的80%左右。这个我不是从官方文件中得到的确切消息,而是看一些有意向的房子的内部信息的时候得到的印象,关注了好几套,2010年的地税税基是以2008年政府对该套房屋的评估价格乘以0.8得出。也就是说,该套房屋的2010年的地税=2008年评估价X0.8X1.5%.
好象政府对房屋价格的评估不是每年都做的.
不知道加拿大其他地方的地税怎样征收,倒是美国北卡罗来纳的朋友说,她们那边是按1%征收。
 
回复: 伦敦絮语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尤其感谢个别朋友的体谅与理解。
小女子不才,只是“过日子”的水平,抽空絮叨一下,有朋友看了觉得略有用,就非常开心了。
 
回复: 伦敦絮语

图书馆的作用

登陆之前就听说了,图书馆非常重要,要善于利用图书馆。不过,登陆以后除了在最初没有网络的日子去上过网、后来儿子借过几本书外,都没怎么用到图书馆,究其原因,是实在不知道怎么用。
语言学校的上学期末(3月底,这里LINC三个月为一个学期),老师教我们模拟召集、组织、举办会议,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要选择议题,趁这个机会,我们就把一些日常生活中感觉有盲点的问题作为了会议议题,如伦敦附近旅游景点、图书馆利用等等。其实LINC的老师,除了教授英语语言技能,还肩负着帮助新移民安置及传播本地文化的职责。我们的老师从那次的会议活动中才知道,原来我们大家都苦于不知道如何从图书馆得到帮助,因而,她联系了伦敦中央图书馆,本周分两次由专门的人员给我们作了接待与介绍。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图书馆除了借阅图书、音响制品的功能外,它其实还有“政府窗口”的功能,几乎所有你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到图书馆问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在图书馆得到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会告诉你到哪里、找谁解决。新移民登陆时都是直接到“移民中心”的,但那里解决的是最初几天的问题,如到哪里办工卡、健康卡,如何联系孩子的学校,大人语言测试、上学等等,我个人的经验是,由于这里的移民接待中心CCLC没有把图书馆的作用阐述清楚,而他们自己又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使得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有问题更多地求助于网络及身边的朋友,没有很好地利用政府巨资设置的图书馆资源。这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非常的KNOWLEDGEBLE,简直是一本生活工作的活字典,很多我们身边的热心朋友所不知道的信息,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我们原本期待从移民中心得到的帮助,在这里的系统设计中,是放在了图书馆这个窗口来实现的。
所以,正如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说,我们可以将生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提交到图书馆,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一切我们应该得到的帮助。而且,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用好图书馆这个资源库,因为只有我们都好好地求助于图书馆,使得图书馆的各个部门都有足够的工作量的情况下,政府才会觉得这种设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不至于在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削减这部分的投入。
作为新移民,四月份是我的第一个报税季,由于比较执着于“自理”,所以花了我不少时间来学习研究,不过,那天跟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到了报税服务,结果拿到一个长达三页的伦敦市区免费报税服务清单,包括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服务时间等等,第二天就近挑了一家,没10分钟就搞定了。
另一项我立即启用的图书馆服务是,我知道了一个专门让英语学习者练习听力的CD资源库,分难、中、易三个等级的小说、剧本,配有对应的阅读资料,可以一次借回家三个星期。我们现在是放在车上当故事听,在不占用额外时间的条件下练习听力,而且由于有很好的故事情节,也不枯燥,兼有娱乐功能。

一点点心得,可能于跟我一样语言不够好、获取信息能力不强的朋友有帮助,在此分享一下。
 
回复: 伦敦絮语

LINC与ESL的异同

记得有些朋友在一些帖子里讨论过LINC与ESL的区别,我最近拿到的老师给的权威解释如下:
相同点:都是帮助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新移民学习英语的课程,评估的手段与标准相同,即,同样是LEVEL5的话,两个课程的学生水平相当。
不同点:LINC由联邦政府出资,ESL由省政府出资;LINC课程除了教授语言,更注重文化渗透,听说读写综合上课,期间不断穿插生活、工作、社会文化的具体实际知识介绍,而ESL更专注于语言技能的提高,听、说、读、写分别开课,使得技能进步更快。所以,如果倾向于继续学位深造、要求语言进度的,推荐读ESL,而如是更专注于对本地社会、文化的了解的,适合读LINC。
 
回复: 伦敦絮语

图书馆的作用

登陆之前就听说了,图书馆非常重要,要善于利用图书馆。不过,登陆以后除了在最初没有网络的日子去上过网、后来儿子借过几本书外,都没怎么用到图书馆,究其原因,是实在不知道怎么用。
语言学校的上学期末(3月底,这里LINC三个月为一个学期),老师教我们模拟召集、组织、举办会议,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要选择议题,趁这个机会,我们就把一些日常生活中感觉有盲点的问题作为了会议议题,如伦敦附近旅游景点、图书馆利用等等。其实LINC的老师,除了教授英语语言技能,还肩负着帮助新移民安置及传播本地文化的职责。我们的老师从那次的会议活动中才知道,原来我们大家都苦于不知道如何从图书馆得到帮助,因而,她联系了伦敦中央图书馆,本周分两次由专门的人员给我们作了接待与介绍。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图书馆除了借阅图书、音响制品的功能外,它其实还有“政府窗口”的功能,几乎所有你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到图书馆问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在图书馆得到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会告诉你到哪里、找谁解决。新移民登陆时都是直接到“移民中心”的,但那里解决的是最初几天的问题,如到哪里办工卡、健康卡,如何联系孩子的学校,大人语言测试、上学等等,我个人的经验是,由于这里的移民接待中心CCLC没有把图书馆的作用阐述清楚,而他们自己又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使得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有问题更多地求助于网络及身边的朋友,没有很好地利用政府巨资设置的图书馆资源。这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非常的KNOWLEDGEBLE,简直是一本生活工作的活字典,很多我们身边的热心朋友所不知道的信息,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我们原本期待从移民中心得到的帮助,在这里的系统设计中,是放在了图书馆这个窗口来实现的。
所以,正如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说,我们可以将生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提交到图书馆,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一切我们应该得到的帮助。而且,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用好图书馆这个资源库,因为只有我们都好好地求助于图书馆,使得图书馆的各个部门都有足够的工作量的情况下,政府才会觉得这种设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不至于在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削减这部分的投入。
作为新移民,四月份是我的第一个报税季,由于比较执着于“自理”,所以花了我不少时间来学习研究,不过,那天跟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到了报税服务,结果拿到一个长达三页的伦敦市区免费报税服务清单,包括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服务时间等等,第二天就近挑了一家,没10分钟就搞定了。
另一项我立即启用的图书馆服务是,我知道了一个专门让英语学习者练习听力的CD资源库,分难、中、易三个等级的小说、剧本,配有对应的阅读资料,可以一次借回家三个星期。我们现在是放在车上当故事听,在不占用额外时间的条件下练习听力,而且由于有很好的故事情节,也不枯燥,兼有娱乐功能。

一点点心得,可能于跟我一样语言不够好、获取信息能力不强的朋友有帮助,在此分享一下。

非常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伦敦絮语

今天是2011年4月21号

今天的LONDON PRESS上有篇报道,说昨天下午三点过后,三百多人在DOWNTOWN游行,抗议政府将吸食大麻定为非法,警察出动,拘禁了好几个人。由此说到毒品问题,来自利比亚的同学说,他居住的大楼门口常常有人光天化日地买卖毒品,有次晚上,他还跑到马路对面的警察局里去报告,说有人买卖毒品,结果警察回答说,他们知道这事情,但是没有证据不好行动。老师接口说,她26岁的女儿有个同学也住那幢大楼,那个女孩曾邀请她去玩,说租的公寓很漂亮,结果那天她到公寓门口的时候,正碰上出来四五个小青年,站到公寓门口就公然地交易起毒品,吓得她没敢上楼,立即逃之夭夭,回家后马上打电话给女儿的同学,建议她马上搬家,因为她是“SUCH A PRETTY GIRL”,住那种地方实在太不安全。
老师说,那幢公寓确实环境很好,房子也新,被毒品污染,可惜了。她说,之前她住温哥华十年,那里同样有这个问题。老师认为,警察之所以不作为,是因为他们在放长线、钓大鱼,但利比亚同学不同意此说法,因为他住那里2年,对那些交易毒品的面孔都很熟悉了,警察从未行动过,并且,他在药店做收银,知道药店卖一种专门吸食毒品的TOOL,很贵,每次买的都是熟面孔,还很大方,常常将找头当小费送给他,他的疑问是:既然毒品是被禁止的,为什么政府允许公然出售吸食毒品的专门工具?!
 
回复: 伦敦絮语

图书馆的作用

登陆之前就听说了,图书馆非常重要,要善于利用图书馆。不过,登陆以后除了在最初没有网络的日子去上过网、后来儿子借过几本书外,都没怎么用到图书馆,究其原因,是实在不知道怎么用。
语言学校的上学期末(3月底,这里LINC三个月为一个学期),老师教我们模拟召集、组织、举办会议,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要选择议题,趁这个机会,我们就把一些日常生活中感觉有盲点的问题作为了会议议题,如伦敦附近旅游景点、图书馆利用等等。其实LINC的老师,除了教授英语语言技能,还肩负着帮助新移民安置及传播本地文化的职责。我们的老师从那次的会议活动中才知道,原来我们大家都苦于不知道如何从图书馆得到帮助,因而,她联系了伦敦中央图书馆,本周分两次由专门的人员给我们作了接待与介绍。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图书馆除了借阅图书、音响制品的功能外,它其实还有“政府窗口”的功能,几乎所有你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到图书馆问任何一个工作人员,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在图书馆得到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会告诉你到哪里、找谁解决。新移民登陆时都是直接到“移民中心”的,但那里解决的是最初几天的问题,如到哪里办工卡、健康卡,如何联系孩子的学校,大人语言测试、上学等等,我个人的经验是,由于这里的移民接待中心CCLC没有把图书馆的作用阐述清楚,而他们自己又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使得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有问题更多地求助于网络及身边的朋友,没有很好地利用政府巨资设置的图书馆资源。这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非常的KNOWLEDGEBLE,简直是一本生活工作的活字典,很多我们身边的热心朋友所不知道的信息,都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我们原本期待从移民中心得到的帮助,在这里的系统设计中,是放在了图书馆这个窗口来实现的。
所以,正如图书馆工作人员所说,我们可以将生活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提交到图书馆,在那里我们可以得到一切我们应该得到的帮助。而且,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用好图书馆这个资源库,因为只有我们都好好地求助于图书馆,使得图书馆的各个部门都有足够的工作量的情况下,政府才会觉得这种设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不至于在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削减这部分的投入。
作为新移民,四月份是我的第一个报税季,由于比较执着于“自理”,所以花了我不少时间来学习研究,不过,那天跟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到了报税服务,结果拿到一个长达三页的伦敦市区免费报税服务清单,包括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服务时间等等,第二天就近挑了一家,没10分钟就搞定了。
另一项我立即启用的图书馆服务是,我知道了一个专门让英语学习者练习听力的CD资源库,分难、中、易三个等级的小说、剧本,配有对应的阅读资料,可以一次借回家三个星期。我们现在是放在车上当故事听,在不占用额外时间的条件下练习听力,而且由于有很好的故事情节,也不枯燥,兼有娱乐功能。

一点点心得,可能于跟我一样语言不够好、获取信息能力不强的朋友有帮助,在此分享一下。
:wdb37::wdb45:
为我们过去生活的细节提供很大的帮助。
 
回复: 伦敦絮语

关于毒品专用工具的问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老师是临时代课老师,上了年纪的老太,水平与我们自己的K老师不可同日而语,K很博学,这类问题应该可以提供思路。K的妈妈在萨省病了,这周她飞去照顾,我们这星期的课,BORING AND CONFUSING。。。。。。:wdb7::wdb7::wdb7:
以上说到的公寓,在KING与ADLAIDE的交界处,提醒要租房的TX注意下。。。。。。:wdb1:
 
最后编辑: 2011-04-22
回复: 伦敦絮语

关于毒品专用工具的问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的老师是临时代课老师,上了年纪的老太,水平与我们自己的K老师不可同日而语,K很博学,这类问题应该可以提供思路。K的妈妈在萨省病了,这周她飞去照顾,我们这星期的课,BORING AND CONFUSING。。。。。。:wdb7::wdb7::wdb7:
以上说到的公寓,在OXFORD与ADLAIDE的交界处,提醒要租房的TX注意下。。。。。。:wdb1:

贩毒和种植大麻是违法的,但吸毒和卖工具合法。加拿大的法律体系独立的,政府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你要禁止一件事,哪那么容易?
 
回复: 伦敦絮语

今天也有好事情,跟着儿子去考G1,两个人都通过了。
我自己一向都不善于动手,且无方向感,一直怵开车。国内时,开始一直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学车,后来因申请移民,赋闲且申请无消息的情况下,终于痛下决心学会了开车,算算驾龄也两年了,去年因“娘家”有事,在杭州湾大桥上“单飞”了两次,也算是“老”驾驶员了。不过,来了加拿大,旧病复发,又把开车的任务交给老公一人了,连G1都一直推托不考。这次是儿子,他想在明年上大学前把G2拿下,大学期间哪怕开辆二手车也方便些。被儿子催了两次,不好意思再逃避,昨天晚上临时抱佛脚,把以前移友QIQI给的中文考题“葵花宝典”看了两遍,今天下午下了课,先到儿子学校接了他,再一起到位于伦敦西南角落的考试中心考G1,碰到5、6题“葵花宝典”上没出现过的,凭着常识判断,居然一题没错,通过了。儿子比我早交卷将近10分钟,错了两题,一样过了。我出来的时候,父子俩十分MEAN地窃窃私语着:看,在国内时驾照笔试就考了个100,到了加拿大,还想考100,横检查竖检查的。。。。。。
现在想得起来的,那“葵花宝典”上没有的几题是:
1、你在多车道的自己车道上行使,发现同车道前方有自行车,你如何超越?
正确答案是:先观察交通情况,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变道到左道,绕过自行车超越。
2、持有G1的情况下,什么时候不能开车:
正确答案:午夜到凌晨5点(不是日落后、日出前或,或,雾浓看不清等)。
3、持有G1的情况下,什么情况下才能开车到时速80码以上?
正确答案:有牌专业教练在座的情况下(4年驾龄以上合格陪驾者不行)。
4、当行驶到电车专门用的、电车乘客上下车的专门区域时,你应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除非单车道,可以从右侧超越,不过要特别谨慎,防备行人和乘客突然行动。
5、当你是G1持有者时,开车时车上:
正确答案:前排只能有合格陪驾者一人(“学过驾驶课程的人员在车上不行”)

题目都是选择题,四选一,但我现在无法记起所有备选答案,不过有些答案很容易排除,我现在记得的应是当时带给我混淆的。
还有非常困扰人的是,中文卷子不但非常“港台腔”,还非常“加拿大调”,繁体字不说,语法实在“非常西化”,我花了不少时间来理解这些“中文”到底在“说什么”,呵呵。
 
最后编辑: 2011-04-22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