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我在另一个帖子中关于宗教问题的回复:
本人老家是著名的贫困地区,穷到什么程度?十余年前朱相考察时见到一家四口人共用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的情景,潸然泪下。铁相的泪可不像本朝影帝可以动不动就来,那是真动了感情的。另外,熟悉TG体制的应该都清楚,能让大领导看见的问题,就绝不是大问题。据说这场景还不算最惨,当地还有一家人连一条裤子都没有的,只不过还要再往山里走上近百里路。说是路,严格说来只不过是沿着金沙江边凿出来的小道。这种小道,莫说一国之尊,就连当地人不到万不得已也绝少敢去(有兴趣的可以自行google“bo(上棘下人)道”)。当地土地极为贫瘠,随便抓一把土石子多于泥土。加上天气苦寒,只能种植耐寒的荞类作物,但产量极为低下,经常是过了上半年就把粮食吃完,下半年就靠TG救济了。
就这种鸟不生蛋的地方,百余年居然前有一西洋教士前来布道,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该教士的事迹在当地颇有些传奇色彩,诸如建立学校施医布药之类的,在此不赘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该教士数十年间所整理的当地少数民族文字,不但在当地广为流传,而且解放后在民族文字整理过程中大放异彩,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居功至伟。
当然,正如胡子兄所言,历史的真相往往湮没在尘埃中,上述内容当然不会见诸于正史。坦白说,本人纯属脑补,具体细节并未详加考据。有人或许会质疑,你说的东西,谷歌百度都找不到,这不是胡诌吗?呵呵,也许也许。其实说来无奇,只不过当年为这位传教士撰写墓志的,正是本人曾祖而已。而且托当地险恶地形的福,这块墓碑尚有残余,不至于让这一段历史长埋草间。
(注意书上的文字)
我认识的20年驾龄的老司机,几乎可以闭着眼睛开到这里的每个角落,但提到两个去处仍然大摇其头。其一为上述的乌蒙山区,其二就是怒江大峡谷。
在田壮壮关于茶马古道的半纪录片《德拉姆》中,怒江大峡谷云雾缭绕,细雨蒙蒙,山高水急,其壮美直不似人间。美则美矣,险也是险到了极点。要达到怒江名镇丙中洛,即使以今日的交通条件,开越野车的话也要几乎一天的时间。但你猜游客来到丙中洛第一要看的景点是什么?不是怒江峡谷,而是一座教堂:丙中洛重丁圣心堂。
同样的穷山恶水,同样的山民,同样的赤贫,一样简陋的教堂。。。。。。
有时候真的会想,这些老外,不远万里来到这样艰险的地方,图个啥?
阴谋论者自然有其推断,无外是文化渗透,资源掠夺及军事“兼”谍之类。好吧,我承认,人家就是不怀好意来的。即便如此,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百年之前,中原板荡,龙蛇并起。一群异乡人带着某种目的义无反顾的走进深山,走进峡谷,走到所有人烟罕至的地方,面对操着刀耕火种说着完全无法理解语言的原住民,驻足,微笑,然后扎根,然后死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
摩顶放踵以利天下“,斯人庶几近之矣。